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PMI:生产与价格有所降温——PMI数据分析(21.6)

PMI:生产与价格有所降温——PMI数据分析(21.6)

作者: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宏观】/ 发布时间:2021-06-3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PMI:生产与价格有所降温——PMI数据分析(21.6)》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PMI:生产与价格有所降温 ——PMI数据分析(21.6) 秦泰 博士 首席宏观分析师 屠强 / 贾东旭 宏观分析师 申万宏源宏观 主要内容 6月中采制造业PMI小幅回落0.1至50.9,上个月高增的生产指数明显回落,而新订单虽小幅改善但仍然偏弱、且弱于竣工交付本应拉动的幅度,尤其是涨价较多的领域。 新订单小幅改善但仍明显弱于Q1水平,且结构上工业品通胀直接传导的领域均明显偏弱,国内商品需求恢复之路仍然崎岖。6月新订单指数在上月大幅回落基础上,本月仅小幅改善0.2至51.5,且仍弱于今年Q1水平,也继续弱于强竣工交付本应拉动的幅度,指向整体需求环比扩张速度延续偏慢.且行业出现明显分化现象,涨价相对较少的纺织服装服饰、医药行业新订单均高于上月2个点以上。而受工业品通胀直接传导的领域需求均明显偏弱,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新订单降至50以下,汽车新订单也继续处于50以下。显示本轮工业品高通胀通过传导至耐用消费品价格上升、抬升投资成本的链条,对国内消费、投资需求继续构成直接抑制。而新出口订单在5月跌至50以下后,6月再度小幅回落0.2至48.1,显示美国“过度补贴——畸高消费”峰值已过、外需巅峰不再,5月已是出口全年“分水岭”,预计下半年出口增速行将下行两个台阶。 原材料涨价预期令前期企业生产行为“短期化”的特征,逐步回归至跟随需求偏弱而明显降温,生产指数5月冲高后、6月更大幅度回落。5月生产指数在工业品通胀抑制需求、新订单指数大幅回落的背景下,“逆势”上行0.5,充分反映出原材料涨价预期持续令企业生产行为“短期化”。而来到6月,企业“短期化”的生产行为明显降温、回归至反映持续偏弱的需求而回落,生产指数下行0.8至51.9,回落幅度更是大于5月冲高幅度。 大宗保供稳价政策持续推进、尤其是聚焦遏制“价格不合理上涨”,原材料购进价格明显回落。6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大幅回落11.6至61.2。出厂价格亦回落9.2至51.4。5月PPI 9% 预计已是年内高点,此后有望逐步回落。 疫情“零星散发”导致服务业PMI回落,投资天平继续向地产倾斜。6月受个别地区疫情的“零星散发”扰动,服务业PMI结束3月以来整体持续向好的增长态势,转而明显回落2至52.3。构成拖累的正是此前持续积极改善的生活性服务业,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50以下,而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60.4继续处于高位,显示后续伴随疫情扰动消退、服务业PMI仍有望重拾积极恢复态势。建筑业PMI持平于上月60.1,更多反映的是地产投资的持续韧性,而基建投资仍可能受到投资成本抬升的影响而偏弱。 工业品过快通胀的风险链条持续演绎,可能削弱本轮经济复苏“二轮峰值”。6月PMI数据充分显示下半年经济增长结构的分化表现:一方面,地产投资持续显现韧性,服务消费虽受疫情“零星散发”影响,但业务活动预期仍然向好,伴随国内严格的防控措施,下半年服务消费仍有望呈现积极恢复态势。但另一方面,工业品过快通胀持续显现出约束国内商品消费恢复的情况,使得本应在强竣工交付滞后拉动下积极改善的可选消费需求持续不及预期。同时,商品消费走弱亦或直接约束制造业投资后续恢复动能,同时工业品过快通胀直接带来投资成本的抬升,亦或对后续基建投资的增长带来扰动,可能会共同导致本轮经济复苏“二轮峰值”不及预期。 以下为正文 6月,中采制造业PMI小幅回落0.1至50.9,上个月高增的生产指数明显回落,而新订单虽小幅改善但仍然偏弱、且弱于竣工交付本应拉动的幅度,尤其是涨价较多的领域,工业品过快通胀导致的短期风险如预期加速。 一、新订单小幅改善但仍明显弱于Q1水平,且结构上工业品通胀直接传导的领域均明显偏弱,国内商品需求恢复之路仍然崎岖 6月中采PMI新订单指数在上月大幅回落的基础上,本月仅小幅改善0.2至51.5,且仍弱于今年一季度水平,也继续弱于强竣工交付本应拉动的幅度,指向整体需求环比扩张速度延续偏慢。且行业出现明显分化现象,涨价相对较少的纺织服装服饰、医药行业新订单均高于上月2个点以上。而受工业品通胀直接传导、价格涨幅较明显的领域需求均明显偏弱,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新订单降至50以下,汽车新订单也继续处于50以下。显示本轮工业品高通胀通过传导至耐用消费品价格上升、抬升投资成本的链条,对国内消费、投资需求继续构成直接抑制。在此背景下,内需订单仅小幅改善0.2至51.9。而新出口订单在5月跌至50以下后,6月再度小幅回落0.2至48.1,显示美国“过度补贴——畸高消费”峰值已过、外需巅峰不再,5月已是出口全年“分水岭”,预计下半年出口增速行将下行两个台阶。在生产指数回落背景下,产成品库存反而上行0.6至47.1,也充分反映了需求侧的持续偏弱。 二、原材料涨价预期令前期企业生产行为“短期化”的特征,逐步回归至跟随需求偏弱而明显降温,生产指数5月冲高后、6月更大幅度回落 5月生产指数在工业品通胀抑制需求、新订单指数大幅回落的背景下,“逆势”上行0.5,充分反映出原材料涨价预期持续令企业生产行为“短期化”。而来到6月,企业“短期化”的生产行为明显降温、回归至反映持续偏弱的需求而回落,生产指数下行0.8至51.9,回落幅度更是大于5月冲高幅度,生产调整短期风险如预期显现。 三、大宗保供稳价政策持续推进、尤其是聚焦遏制“价格不合理上涨”,原材料购进价格明显回落 伴随5月以来愈加“严厉”的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的持续推进,尤其是多措并举聚焦遏制拖累供需基本面的“价格不合理上涨”,6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大幅回落11.6至61.2。出厂价格亦回落9.2至51.4。5月PPI 9% 预计已是年内高点,此后有望逐步回落。 四、疫情“零星散发”导致服务业PMI回落,投资天平继续向地产倾斜 6月受个别地区疫情的“零星散发”扰动,服务业PMI结束3月以来整体持续向好的增长态势,转而明显回落2至52.3。构成拖累的正是此前持续积极改善的生活性服务业,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50以下,而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与线上消费密切相关的邮政快递、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PMI均位于57以上,且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60.4继续处于高位,显示后续伴随疫情扰动消退、服务业PMI仍有望重拾积极恢复态势。 而建筑业PMI持平于上月60.1,更多反映的是地产投资的持续韧性,而基建投资仍可能受到投资成本抬升的影响而偏弱。 五、工业品过快通胀的风险链条持续演绎,可能削弱本轮经济复苏“二轮峰值” 6月PMI数据充分显示下半年经济增长结构的分化表现: 一方面,地产投资持续显现韧性,服务消费虽受疫情“零星散发”影响,但业务活动预期仍然向好,伴随国内严格的防控措施,下半年服务消费仍有望呈现积极恢复态势。 但另一方面,工业品过快通胀传导至耐用消费品价格提升,持续显现出约束国内商品消费恢复的情况,使得本应在强竣工交付滞后拉动下积极改善的可选消费需求持续不及预期。同时,商品消费走弱亦或直接约束制造业投资后续恢复动能,同时工业品过快通胀、尤其是4月以来的煤炭冶金产业链价格大幅飙升的推动特征,直接带来投资成本的抬升,亦或对后续基建投资的增长带来扰动,可能会共同导致本轮经济复苏“二轮峰值”不及预期。 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宏观研究报告: 《PMI:生产与价格有所降温——PMI数据分析(21.6)》 证券分析师:秦泰 研究支持:屠强 / 贾东旭 发布日期:2021.06.30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