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策略】A股2021下半年策略展望:行稳致远,聚焦中国优势
(以下内容从西南证券《【西南策略】A股2021下半年策略展望:行稳致远,聚焦中国优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A股2021下半年策略展望 |行稳致远,聚焦中国优势| 核心观点 在疫情常态化、流动性逐步收紧、政策逐渐正常化、经济总体向下的大背景下,A股行情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聚焦业绩可持续板块,聚焦”中国优势“。 关注新能源车、碳中和、军工、科技等业绩具有长期高增长的板块,关注物联网、机械、大炼化、LED等业绩具备阶段性亮点的板块。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复苏超预期导致通胀超预期货币政策快速收紧 疫情:逐步企稳,打持久战 经济:高点已过,逐季回落 流动性:宽松难再,边际收紧 政策:保持定力,回归常态 公司业绩:分化明显,冷暖不一 投资策略:把握可持续性,聚焦中国优势 01 新冠疫情:逐步企稳,打持久战 当前,随着气温升高和全球开启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全球疫情开始逐步缓解。从指标上看,全球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从4月下旬的90万,已经逐步回落到当前的40万。 新冠疫情:警惕反复,打持久战 当前的状况: 截至2021年6月1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病例接近1.8亿例,累计死亡近356万人。虽然总量仍在增长,但周增速虽然有所下降。 新冠疫情:英美基本控制住 英美通过群体免疫以及有效疫苗(mRNA疫苗)的快速大范围接种,在世界各国中比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目前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在低位徘徊。 新冠疫情:警惕反复,打持久战 上个世纪的西班牙流感,感染人数出现过两个峰值。此次的新冠很有可能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峰值,并且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切换。预计最后将以疫苗伴随群体免疫而与人类长期共存告终。 02 经济:前高后低,逐季回落 整体而言,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前高后低的态势已经确立。 一季度GDP增速由于2020年一季度低基数的缘故,增速达到了18.5%; 之后的三个季度,有望逐步回落到8%、6%和5%的增长区间。 实际上在2020年三季度,经济增速已经基本回到了疫情前的轨道:2020年三季度GDP增速5%,已经接近潜在经济增长率 经济波动:增速下行或成趋势 在2021年,一季度应该就是全年增速最高点,之后逐季回落。一季度GDP增速由于2020年一季度低基数的缘故,增速达到18.5%;但之后的三个季度,会逐步回落到8%、6%和5%左右的增长区间,回落幅度非常明显。新冠冲击褪去后,中国GDP增速会逐渐回落到潜在增速,即5%左右。 经济波动:一季度数据里的玄机 从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国内需求较为旺盛,通胀有超预期可能。外需与生产端有所回落。PPI大幅度超预期,而工业增加值不及预期,显示上游涨价正在侵蚀中游制造业的利润。而出口不及预期,英美疫情回落,显示海外生产端的恢复使得外需有回流风险。 先行指标:复苏当中的结构性分化 从当前经济领先指标来看,企业复苏较为疲弱,前高后低的态势已经初步显现,不同规模类型的企业复苏分化明显。 投资:预计一季度是增速反弹高点 储存 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 现在梦醒了,可是什么也没有,依旧是一颗空虚的心。 消费:一季度反弹高点,后续仍显疲弱 消费增速的反弹同样非常显著。在经历了2020年的低潮后,2021年一季度时,不论是耐用品如汽车的消费,还是其它消费,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反弹。 消费:反弹同样迎来高点 商品消费、餐饮消费在新冠疫情中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出现了大幅负增长,直到7月份才有所反弹。预计在未来仍然能够反弹到正增长区间,但是增速中枢下行是大概率。 净出口:一季度将是全年高点 由于2020年一季度的基数极低,2021年一季度的进出口增速创出阶段性高点,其中出口金额增速更是历史新高,而进口增速预计也将是全年的高点。 工业企业营收利润:反弹高点已现 随着经济恢复正常,工业企业营收和利润出现较为明显的反弹。两者的增速基本达到了过去10年左右的峰值。 03 流动性:宽松难再,边际收紧 货币政策:宽松难再,边际收紧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货币政策正常化已经稳步推进。目前市场认为2021年底之前,美联储基本没有加息的可能。但这一认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逐步走向正常化,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当前位置接近3%,未来随着货币政策正常化,利率水平易上难下。 信用状况: 下半年社融增速将呈现回落状态 而从信用上看,7月份以后信用将呈现趋势性收紧态势。截至2021年5月,新增社融规模达到了14万亿,而2020年同期是17.4万亿,同比下降近20%,可以说信用正常化的态势非常明显。 A股的股票供给:IPO已创历史新高 科创板、创业板相继开启注册制后,A股IPO速度明显加快。2021年上半年的IPO数量仍然在历史高位徘徊,预计下半年的IPO频率不会有太大幅度的降低。 从募集资金规模来看,当前募集资金规模也在高位徘徊,一直比2015年时期的高峰值要高。 A股的资金供给:增量资金正在快速减弱 从A股的资金供给状况来看,随着指数进入震荡,资金供给有所放缓。 从公募基金发行份额来看,高点基本略提前于市场高点,当前已经明显回落。 从北上资金来看,随着市场对汇率升值的预期,进入5月份以来,北上资金一改此前有进有出的格局(蓝框),开始进入到大规模净买入的阶段。 04 政策:保持定力,回归常态 政治局会议定调:不“急”转弯,但弯还是要转,回归常态只是时间问题 银保监会:清查“经营贷”等违规贷款入市 证监会:IPO现场检查全面展开。 政策:总体平稳,保持定力 价格:工业品价格持续高涨推升通胀上行 总体而言: 工业品与食品类价格走势分化明显。工业品价格已经大幅度上行,但食品类价格仍然有向下趋势。预计二季度会是PPI的高点,之后将逐步回落。 价格:大宗商品价格上行明显 价格:农产品价格走势 受到疫情的冲击,大部分商品价格都出现了短时大幅度下跌,之后明显反弹。但随着经济复苏态势延续,价格走势开始平缓。 政策:”碳中和“热点犹在 2030年碳达峰目标。 其一:碳中和目标下的供给侧去产能,受益行业:钢铁 其二:碳中和目标下的新能源与新能源车,受益行业:储能、新能源车。 政策:上海车展中的新能源车 新能源车已经成世界大趋势。 关注整车厂、电池龙头、电池添加剂龙头;车载智能系统供应商。 05 公司业绩:分化明显,冷暖不一 总体上看,2021年一季度预计是A股上市公司业绩增速高点。 从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情况来看:行业上,电子、电气设备、通讯、有色金属、军工等行业2020年年报利润增速较高;而交通运输、休闲服务、商业贸易等行业业绩表现靠后。 从增速变动看,化工、钢铁、汽车行业利润增速较上年提升明显,而通信、农林牧渔、交通运输、休闲服务行业业绩增速有所回落,房地产和纺织服装等行业则景气度不及预期。 各个行业净利润增速对比(%) 06 投资策略: 把握可持续性,聚焦中国优势 下半年的市场布局方向 聚焦业绩可持续板块,聚焦”中国优势“。 关注新能源车、碳中和、军工、科技等业绩具有长期高增长的板块,关注物联网、大炼化、LED、机械等业绩具备阶段性亮点的板块。 他山之石:外资如何押注”中国优势“ 新能源&碳中和 建议关注: 军工 建议关注: 科技 建议关注: 物联网 建议关注: LED 建议关注: 大炼化 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通胀超预期导致的政策超预期收紧 未来的风险主要来自政策的调整 由于海外经济复苏超预期导致通胀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快速收紧,由此带来两个连带后果:中国央行政策也被迫快速收紧,人民币汇率贬值、外资流出
A股2021下半年策略展望 |行稳致远,聚焦中国优势| 核心观点 在疫情常态化、流动性逐步收紧、政策逐渐正常化、经济总体向下的大背景下,A股行情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聚焦业绩可持续板块,聚焦”中国优势“。 关注新能源车、碳中和、军工、科技等业绩具有长期高增长的板块,关注物联网、机械、大炼化、LED等业绩具备阶段性亮点的板块。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复苏超预期导致通胀超预期货币政策快速收紧 疫情:逐步企稳,打持久战 经济:高点已过,逐季回落 流动性:宽松难再,边际收紧 政策:保持定力,回归常态 公司业绩:分化明显,冷暖不一 投资策略:把握可持续性,聚焦中国优势 01 新冠疫情:逐步企稳,打持久战 当前,随着气温升高和全球开启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全球疫情开始逐步缓解。从指标上看,全球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从4月下旬的90万,已经逐步回落到当前的40万。 新冠疫情:警惕反复,打持久战 当前的状况: 截至2021年6月1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病例接近1.8亿例,累计死亡近356万人。虽然总量仍在增长,但周增速虽然有所下降。 新冠疫情:英美基本控制住 英美通过群体免疫以及有效疫苗(mRNA疫苗)的快速大范围接种,在世界各国中比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目前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在低位徘徊。 新冠疫情:警惕反复,打持久战 上个世纪的西班牙流感,感染人数出现过两个峰值。此次的新冠很有可能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峰值,并且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切换。预计最后将以疫苗伴随群体免疫而与人类长期共存告终。 02 经济:前高后低,逐季回落 整体而言,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前高后低的态势已经确立。 一季度GDP增速由于2020年一季度低基数的缘故,增速达到了18.5%; 之后的三个季度,有望逐步回落到8%、6%和5%的增长区间。 实际上在2020年三季度,经济增速已经基本回到了疫情前的轨道:2020年三季度GDP增速5%,已经接近潜在经济增长率 经济波动:增速下行或成趋势 在2021年,一季度应该就是全年增速最高点,之后逐季回落。一季度GDP增速由于2020年一季度低基数的缘故,增速达到18.5%;但之后的三个季度,会逐步回落到8%、6%和5%左右的增长区间,回落幅度非常明显。新冠冲击褪去后,中国GDP增速会逐渐回落到潜在增速,即5%左右。 经济波动:一季度数据里的玄机 从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国内需求较为旺盛,通胀有超预期可能。外需与生产端有所回落。PPI大幅度超预期,而工业增加值不及预期,显示上游涨价正在侵蚀中游制造业的利润。而出口不及预期,英美疫情回落,显示海外生产端的恢复使得外需有回流风险。 先行指标:复苏当中的结构性分化 从当前经济领先指标来看,企业复苏较为疲弱,前高后低的态势已经初步显现,不同规模类型的企业复苏分化明显。 投资:预计一季度是增速反弹高点 储存 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 现在梦醒了,可是什么也没有,依旧是一颗空虚的心。 消费:一季度反弹高点,后续仍显疲弱 消费增速的反弹同样非常显著。在经历了2020年的低潮后,2021年一季度时,不论是耐用品如汽车的消费,还是其它消费,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反弹。 消费:反弹同样迎来高点 商品消费、餐饮消费在新冠疫情中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出现了大幅负增长,直到7月份才有所反弹。预计在未来仍然能够反弹到正增长区间,但是增速中枢下行是大概率。 净出口:一季度将是全年高点 由于2020年一季度的基数极低,2021年一季度的进出口增速创出阶段性高点,其中出口金额增速更是历史新高,而进口增速预计也将是全年的高点。 工业企业营收利润:反弹高点已现 随着经济恢复正常,工业企业营收和利润出现较为明显的反弹。两者的增速基本达到了过去10年左右的峰值。 03 流动性:宽松难再,边际收紧 货币政策:宽松难再,边际收紧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货币政策正常化已经稳步推进。目前市场认为2021年底之前,美联储基本没有加息的可能。但这一认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逐步走向正常化,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当前位置接近3%,未来随着货币政策正常化,利率水平易上难下。 信用状况: 下半年社融增速将呈现回落状态 而从信用上看,7月份以后信用将呈现趋势性收紧态势。截至2021年5月,新增社融规模达到了14万亿,而2020年同期是17.4万亿,同比下降近20%,可以说信用正常化的态势非常明显。 A股的股票供给:IPO已创历史新高 科创板、创业板相继开启注册制后,A股IPO速度明显加快。2021年上半年的IPO数量仍然在历史高位徘徊,预计下半年的IPO频率不会有太大幅度的降低。 从募集资金规模来看,当前募集资金规模也在高位徘徊,一直比2015年时期的高峰值要高。 A股的资金供给:增量资金正在快速减弱 从A股的资金供给状况来看,随着指数进入震荡,资金供给有所放缓。 从公募基金发行份额来看,高点基本略提前于市场高点,当前已经明显回落。 从北上资金来看,随着市场对汇率升值的预期,进入5月份以来,北上资金一改此前有进有出的格局(蓝框),开始进入到大规模净买入的阶段。 04 政策:保持定力,回归常态 政治局会议定调:不“急”转弯,但弯还是要转,回归常态只是时间问题 银保监会:清查“经营贷”等违规贷款入市 证监会:IPO现场检查全面展开。 政策:总体平稳,保持定力 价格:工业品价格持续高涨推升通胀上行 总体而言: 工业品与食品类价格走势分化明显。工业品价格已经大幅度上行,但食品类价格仍然有向下趋势。预计二季度会是PPI的高点,之后将逐步回落。 价格:大宗商品价格上行明显 价格:农产品价格走势 受到疫情的冲击,大部分商品价格都出现了短时大幅度下跌,之后明显反弹。但随着经济复苏态势延续,价格走势开始平缓。 政策:”碳中和“热点犹在 2030年碳达峰目标。 其一:碳中和目标下的供给侧去产能,受益行业:钢铁 其二:碳中和目标下的新能源与新能源车,受益行业:储能、新能源车。 政策:上海车展中的新能源车 新能源车已经成世界大趋势。 关注整车厂、电池龙头、电池添加剂龙头;车载智能系统供应商。 05 公司业绩:分化明显,冷暖不一 总体上看,2021年一季度预计是A股上市公司业绩增速高点。 从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情况来看:行业上,电子、电气设备、通讯、有色金属、军工等行业2020年年报利润增速较高;而交通运输、休闲服务、商业贸易等行业业绩表现靠后。 从增速变动看,化工、钢铁、汽车行业利润增速较上年提升明显,而通信、农林牧渔、交通运输、休闲服务行业业绩增速有所回落,房地产和纺织服装等行业则景气度不及预期。 各个行业净利润增速对比(%) 06 投资策略: 把握可持续性,聚焦中国优势 下半年的市场布局方向 聚焦业绩可持续板块,聚焦”中国优势“。 关注新能源车、碳中和、军工、科技等业绩具有长期高增长的板块,关注物联网、大炼化、LED、机械等业绩具备阶段性亮点的板块。 他山之石:外资如何押注”中国优势“ 新能源&碳中和 建议关注: 军工 建议关注: 科技 建议关注: 物联网 建议关注: LED 建议关注: 大炼化 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通胀超预期导致的政策超预期收紧 未来的风险主要来自政策的调整 由于海外经济复苏超预期导致通胀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快速收紧,由此带来两个连带后果:中国央行政策也被迫快速收紧,人民币汇率贬值、外资流出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