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观察|供需缺口持续拉大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5月观察|供需缺口持续拉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导读 商品房供需缺口继续拉大,若维持当前供地,全年供需缺口将至少拉大至4.1亿平方米,隐含价格上行压力。 1.新开工面积再次下降6%,但销售面积增长9%,供需缺口继续拉大,按年化,将带来4.1亿平方米供需缺口,而上一篇报告讨论的年初以来供地大幅度减少,预计将带来2021~2022年较大的房价上行压力。前5月份,按住宅口径计算,新开工面积累计为5.6亿平方米,对应销售面积为6.0亿平方米,但若考虑开工和销售的季节性因素,根据季调因子(计算2010~2020年),前5月新开工面积占全年比重为36%,而销售面积仅31%。也即,若保持当前趋势不变,则全年新开工面积仅15.5亿平方米,对应销售面积达19.6亿平方米,分别同比下降6%和增长26%,缺口拉大至4.1亿平方米。前一篇报告当中,我们已经讨论了今年以来的土地供给大幅度减少,隐含对2021~2022年楼市的价格上行压力。 2.集中供地预计会带来6~8月份的脉冲式新开工反弹,地产投资继续高位运行。尽管我们对全年新开工判断自年初以来一直为同比负增长,预计全年在-3%,但脉冲式的反弹会伴随集中供地而来,预计在6~7月份回到同比正增长。由于新开工后会顺延到快速推盘和去化,对地产投资增速来说将成为正向拉动。5月单月地产投资增速为9.8%,尽管下半年后基数逐步抬高,我们认为地产投资仍将高位运行,全年维持在6%以上。 3.高去化率情况下,引发债务风险的概率在下降,行业竞争在土地供给减少背景下仍将十分激烈,对全行业来看,维持金融风险仍在下降、经营风险大幅度提升的判断。债务到期,对应的是资产变现来进行兑付,因此,只要资产变现渠道足够通畅,引发债务风险的概率就不高,历史上,房企出现债务危机,无一例外是资产去化遇到困境导致。今年以来,由于信用超发、经济后周期带来的需求增长,使得住房去化得到极大好转,在此背景下,房企会更加激烈的拿地(对应当前的土地价格大幅度上涨),债务压力也得到极大缓解。我们此前判断,行业的金融风险在下降、经营风险在提升,当前仍在沿着此判断发展。 风险提示:政府重新放开前融、再走土地金融模式。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内容均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表或引用。
报告导读 商品房供需缺口继续拉大,若维持当前供地,全年供需缺口将至少拉大至4.1亿平方米,隐含价格上行压力。 1.新开工面积再次下降6%,但销售面积增长9%,供需缺口继续拉大,按年化,将带来4.1亿平方米供需缺口,而上一篇报告讨论的年初以来供地大幅度减少,预计将带来2021~2022年较大的房价上行压力。前5月份,按住宅口径计算,新开工面积累计为5.6亿平方米,对应销售面积为6.0亿平方米,但若考虑开工和销售的季节性因素,根据季调因子(计算2010~2020年),前5月新开工面积占全年比重为36%,而销售面积仅31%。也即,若保持当前趋势不变,则全年新开工面积仅15.5亿平方米,对应销售面积达19.6亿平方米,分别同比下降6%和增长26%,缺口拉大至4.1亿平方米。前一篇报告当中,我们已经讨论了今年以来的土地供给大幅度减少,隐含对2021~2022年楼市的价格上行压力。 2.集中供地预计会带来6~8月份的脉冲式新开工反弹,地产投资继续高位运行。尽管我们对全年新开工判断自年初以来一直为同比负增长,预计全年在-3%,但脉冲式的反弹会伴随集中供地而来,预计在6~7月份回到同比正增长。由于新开工后会顺延到快速推盘和去化,对地产投资增速来说将成为正向拉动。5月单月地产投资增速为9.8%,尽管下半年后基数逐步抬高,我们认为地产投资仍将高位运行,全年维持在6%以上。 3.高去化率情况下,引发债务风险的概率在下降,行业竞争在土地供给减少背景下仍将十分激烈,对全行业来看,维持金融风险仍在下降、经营风险大幅度提升的判断。债务到期,对应的是资产变现来进行兑付,因此,只要资产变现渠道足够通畅,引发债务风险的概率就不高,历史上,房企出现债务危机,无一例外是资产去化遇到困境导致。今年以来,由于信用超发、经济后周期带来的需求增长,使得住房去化得到极大好转,在此背景下,房企会更加激烈的拿地(对应当前的土地价格大幅度上涨),债务压力也得到极大缓解。我们此前判断,行业的金融风险在下降、经营风险在提升,当前仍在沿着此判断发展。 风险提示:政府重新放开前融、再走土地金融模式。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内容均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表或引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