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计算机【云计算公司PS估值研究:收入增速为锚,PSG分布收敛】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计算机【云计算公司PS估值研究:收入增速为锚,PSG分布收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评级:增持(维持) 投资要点 PS估值方法涵盖了企业的成长性和盈利质量:云厂商在成长初期表观利润往往无法真实体现公司的盈利质量,更适合用PS对企业进行估值,而PS=PE×净利率,其中PE以公司业绩增速为锚,净利率代表了在公司商业模式下的盈利质量。我们推导出一般公式:PS = PEG×gS×NMt×100(gS为公司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NMt为公司远期净利率)作为对选取PS估值倍数的重要参考。 PS倍数应以收入增速为锚:我们用多元线性回归对美股具有代表性的46家云计算公司进行统计分析,立足当下,PS和未来及过去收入增速显著正相关,回溯过去,结论仍然成立,且模型R2为0.75。此外,PS还和研发费用率、净利率显著相关,表明公司的盈利质量也会影响PS,与推导出的PS估值公式一致。 PSG是云业务估值重要参考:我们引入PSG指标:PSG = PEG×NMt,研究PS与gS的定量关系。发现美股云计算公司的PSG符合正态分布,在95%置信区间下中枢为0.531-0.780。国内白马云计算公司PS和过去三年收入增速相关系数高达0.90,和未来三年收入增速相关系数达0.84,规律和美股云计算公司基本一致。对于国内云计算公司可以采用分部估值,云业务PSG中枢可以参考美股云计算公司。 综上,国内云计算公司估值与国际接轨,PS估值规律和美股基本一致。国内云公司应该采用分部估值,云业务部分PSG中枢可以参考美股,当前的中枢值为0.531-0.780。此外,根据公式PS = PEG×gS×NMt×100,在一般PEG >1的情况下,PS的值亦可以用公司收入增速和远期稳态净利率求得。这个公式为云计算公司估值的量化带来新的逻辑支持和估值锚。 风险提示:仅选取有限时间截面数据和财务指标,未对云业务收入单独分析,模型采用较多历史数据。 目录 1. 云计算公司采用PS估值的科学性 云计算公司采用PS估值更具普适性。云计算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在成长初期,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到产品完善或者平台的打造上,这个阶段费用支出和收入规模往往不成匹配关系,账面利润不足以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质量甚至往往长时间亏损。所以在成长初期,这类企业更适合用PS估值。当企业进入稳定盈利期后,可以通过PE比较直观对企业进行估值,但由于PS和PE存在简单的数学关系:PS=PE×净利率,其中净利率保持稳定,所以实际上也可以采用PS对企业进行估值。在成长末期,这个时候企业市值天花板开始浮现,企业商业模式和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决定企业的估值水平,一般也可以通过经验性的PE进行估值,PS和PE的换算关系仍然成立。所以相对其它指标,对于云计算公司采用比较直观和容易计算的PS估值具有普适性。 PS估值倍数体现了企业的成长性和盈利质量。PS和PE间存在如下数学关系: PS=PE0×NM0 其中,PE0是即期PE估值倍数,一般以公司业绩增速为锚; NM0是即期净利率,代表了公司商业模式的盈利质量。 因此PS估值倍数本身涵盖了企业的成长性和盈利质量。但对于云业务尚处在成长初期、商业模式正在转型的公司来说,上述的数学关系虽然存在,但由于表观净利润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盈利质量,导致PE0和NM0失真或为负,因此无法直接使用。 2. 对PS估值方法的拆解 对成长中的公司,未来稳态净利率反映公司实际盈利质量。虽然处于成长初期的云计算公司表观净利率波动较大或为负值,但在前期市场开拓和产品完善以后,理论上公司的净利率会达到稳定状态,它反映了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我们可以使用NMt来刻画公司在成长初期收入高增时的实际盈利能力,此时: PS= PE0×NMt 其中NMt为公司远期稳态净利率,它代表了公司的实际盈利质量。 收入增速反映公司未来业绩增速。PEG估值法较为流行的被应用在科技类公司上,它与PE之间存在如下数学关系: PE=PEG×gNM×100(gNM为公司未来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下同) PEG最早由英国成长股大师史莱特提出,由彼得·林奇发扬光大,他认为一家公司股票如果定价合理,市盈率和收益增长率应该存在数量关系,一般认为市盈率和利润增长率的100倍相等,即PEG=1。PEG的高低要视情况而定,但是其往往在一定区间内波动,对于: PS = PE0×NMt= PEG×gNM×100×NMt=k×gNM×NMt×100 其中k是PEG,国内科技类公司的取值一般都大于1。 对处于成长初期的公司来说,远期稳态净利率反映了其真实的盈利质量,在净利率稳定的前提下,收入的增速也即利润的增速。 因此,我们可以推出以下对PS估值的方法: PS = k×gS×NMt×100 其中gS为公司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 因此,如果假设k和NMt逐渐往稳态收敛的情况下,我们从公式推测gS是PS估值的最重要参考和估值锚。 3. 实证研究PS与各变量的相关性 我们统计了美股中市值在信息技术板块中位数(约21亿美元)以上的具有代表性的46家云计算公司的基本信息,选取了近三年收入复合增速,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基于彭博一致预期),经营性净现金流占收入比例(过去三年均值)、研发费用率(过去三年均值)、销售和管理费用率(过去三年均值)、销售毛利率(过去三年均值)、净利率(过去三年均值)等7个变量,对PS-TTM(2021年5月21日)进行回归分析。 立足当下,过去收入增速对未来收入增速判断没有影响。为避免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影响回归结果,我们先对公司近三年和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进行相关性分析,二者相关系数仅为0.10,且用过去三年收入复合增速作为因子对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做回归,系数p值为0.5,在90%的统计学意义上也不显著,由此说明,过去的收入增速并未影响到市场对未来收入复合增速的判断。 当前PS-TTM和未来及过去收入复合增速显著正相关。我们以PS-TTM为因变量,对所有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回归模型R2为0.51,调整后R2为0.42,F值为5.57,在0.001水平上显著。由回归结果可见,PS-TTM和过去三年的收入复合增速显著正相关(p<0.001),系数为25.6,和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显著正相关(p<0.1),系数为29.0,而销售毛利率、经营性净现金流/收入、研发费用率、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净利率均未通过90%显著性检验,说明PS-TTM和收入复合增速最为相关。模型拟合优度有待提升,主要是因为选取指标有限,且部分指标没有预测值可用的缘故。 立足过去,未来收入增速对PS影响更大。为检验结果稳定性,我们回溯过去,从历史某一时点来研究影响PS-TTM的可能因素。我们从上文46家美股云计算公司中选取了在2017年之前上市的29家,同样选取了过去三年收入复合增速(2015-2017年),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基于2018-2020年彭博一致预期),经营性净现金流占收入比例(2015-2017年均值)、研发费用率(2015-2017年均值)、销售和管理费用率(2015-2017年均值)、销售毛利率(2015-2017年均值)、净利率7个变量(2015-2017年均值),对PS-TTM(2018年1月1日)进行回归分析。 PS和收入增速、研发费用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强相关。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模型R2为0.75,调整后R2为0.66,拟合效果较好。PS和过去收入增速(p=0.085)、未来收入增速(p=0.001)、研发费用率(p=0.010),净利率(p=0.039)均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前文推导的PS估值计算公式基本一致。其中,盈利质量和商业模式对具体公司来说相对稳定,因此PS估值波动主要取决于收入增速的变化。 综上,根据公式PS = k×gS×NMt×100推测PS倍数和gS高度正相关,并通过美股数据证明,PS倍数应该以收入增速为锚。 4. PSG的中枢现象非常明显 针对目前PS估值公式中的不确定性,我们引入PSG这一指标来寻找可能的规律: PS = k×gS×NMt×100 = PSG×gS×100 即 PSG = k×NMt 在成长性和商业模式稳定的情况下,PEG和远期净利率也应该相对稳定,因此我们可以推测PSG应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且存在明显中枢。我们继续选取上文中46家美股云计算公司样本对PS估值规律进一步研究。 统计显示美股云计算公司PSG服从正态分布,95%置信区间下中枢范围为0.531至0.780。首先看分布直方图,美股云计算公司PSG(以2021年5月21日PS-TTM为基准)分布在0.4-0.7范围的最多,基本都在1以下。我们对PSG进行K-S检验,不能拒绝原假设,可以认为PSG整体服从正态分布。在95%置信水平下,美股云计算公司PSG的中枢范围为0.531-0.780。由于美股大部分云计算公司的收入主要是云业务的收入,因而我们得到的实际上是市场给予云业务的PS估值的分布规律。 立足过去,美股云计算公司PSG同样服从正态分布,95%置信区间下中枢范围为0.379至0.657(以2018年1月1日的PS-TTM为基准)。为验证PSG的规律历史是否适用,我们沿用上文中2017年之前上市的29家美股云计算公司样本,以2018年1月1日的PS-TTM为基准,重复上述步骤。首先对PSG进行K-S检验,结果符合正态分布。在95%置信水平下,美股云计算公司PSG的中枢范围为0.379-0.657。美股云计算公司的PSG的中枢现象非常明显,为A股云计算公司的估值提供了新的参考。 5. 云计算公司估值现状 美股云计算公司估值目前处于历史高位。为便于统计历史情况,我们从46家美股云计算公司中选取2020年1月1日之前上市的31家公司进行分析。当下的PS-TTM历史分位值(统计区间为2016年5月1日-2021年5月21日)中位数为78.6%,77%以上的公司位于60%分位数以上。 美股云公司PS分化。按照5月21号收盘价,PS-TTM平均值为18倍,中位数15倍,但最高超过50,最低只有4倍左右。我们按是否盈利以及净利润增速把样本划分为成熟企业和非成熟企业,成熟企业是已实现盈利且净利润增速较平稳的公司,非成熟企业是尚未盈利或净利润增速较快的公司。成熟企业的PS相对更低,业务进入成熟期以后,收入增速放缓,PS相对较低,2021年5月21日PS-TTM多处于6-20倍的区间,平均值仅11倍。其他非成熟企业2021年5月21日PS-TTM均值则在20倍左右。 国内云计算公司估值处于相对高的位置。国内云计算公司尚处于上云的初期阶段,典型的A股云计算公司包括用友网络、金山办公、广联达,港股云计算公司包括金蝶国际、明源云等。2021年5月21日,国内云计算公司PS历史(统计区间为2016年5月1日-2021年5月21日)分位数水平的均值为63.12%,中位数77.65%,处于历史上相对高的位置。这5家白马云计算公司5月21日PS均值为31倍,中位数为24倍。 仅选取白马云公司,PS与近三年和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均高度正相关。仅选取云业务最具代表性的五家公司(用友网络、金山办公、广联达、金蝶国际、用友网络),PS-TTM和近三年收入增速(2018-2020年)的相关系数高达0.90,将过去收入增速替换成未来三年收入增速(2021-2023年,基于Wind一致预测),增速与PS依然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4。规律和美股云计算公司一致。 PS和净利率、经营性现金流增速正相关。我们对五家白马云计算公司进行分析,发现对于过去三年已经盈利的公司,PS-TTM(2021年5月21日)和净利率(2018-2020年均值)正相关,相关系数0.98。对五家白马云计算公司,PS和经营性净现金流增速正相关,相关系数0.47,我们认为,相关系数较小主要由于国内云计算公司云业务尚未完全形成规模化收入。 综上,国内云计算公司估值方法与国际接轨,PS估值规律和美股基本一致。国内云公司应该采用分部估值,云业务部分PSG中枢可以参考美股,当前的中枢值为0.531-0.780。此外,根据公式PS = k×gS×NMt×100,在一般k>1的情况下,PS的值亦可以用公司收入增速和远期稳态净利率求得。这个公式为云计算公司估值的量化带来新的逻辑支撑和估值锚。 6. 风险提示 1.由于云计算标的数量和上市时间限制,仅选取有限的时间截面数据,缺乏大样本长历史周期验证,结果可能不稳定。 2.仅选取有限的财务指标,而影响公司估值的可能因素繁多,行业因素、公司因素等都可能对PS产生影响。 3.美股云计算公司的收入中大部分也包含非云业务的收入,但由于数据限制我们在实证研究中没有单独对云业务收入进行分析。 4.模型中采用了较多历史数据,而股价应该主要反映未来的预期,但我们难以获得市场对于公司未来现金流情况、三费费率等指标的预期,因此模型的有效性有限。 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仅作为探究PS和各变量相关性的参考。 吴声计事 免责声明 微信号:hbdwjsj 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吴声计事)由东吴证券研究所计算机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计算机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公司投资评级 买入: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在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5%与15%之间; 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5%与5%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15%与-5%之间; 卖出: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在-15%以下。 行业投资评级 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行业指数涨跌幅相对大盘在5%以上; 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行业指数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5%与5%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6个月行业指数涨跌幅相对大盘在-5%以下。 东吴证券研究所 苏州工业园区星阳街5号 邮政编码:215021 传真:(0512)62938527 公司网址:http://www.dwzq.com.cn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评级:增持(维持) 投资要点 PS估值方法涵盖了企业的成长性和盈利质量:云厂商在成长初期表观利润往往无法真实体现公司的盈利质量,更适合用PS对企业进行估值,而PS=PE×净利率,其中PE以公司业绩增速为锚,净利率代表了在公司商业模式下的盈利质量。我们推导出一般公式:PS = PEG×gS×NMt×100(gS为公司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NMt为公司远期净利率)作为对选取PS估值倍数的重要参考。 PS倍数应以收入增速为锚:我们用多元线性回归对美股具有代表性的46家云计算公司进行统计分析,立足当下,PS和未来及过去收入增速显著正相关,回溯过去,结论仍然成立,且模型R2为0.75。此外,PS还和研发费用率、净利率显著相关,表明公司的盈利质量也会影响PS,与推导出的PS估值公式一致。 PSG是云业务估值重要参考:我们引入PSG指标:PSG = PEG×NMt,研究PS与gS的定量关系。发现美股云计算公司的PSG符合正态分布,在95%置信区间下中枢为0.531-0.780。国内白马云计算公司PS和过去三年收入增速相关系数高达0.90,和未来三年收入增速相关系数达0.84,规律和美股云计算公司基本一致。对于国内云计算公司可以采用分部估值,云业务PSG中枢可以参考美股云计算公司。 综上,国内云计算公司估值与国际接轨,PS估值规律和美股基本一致。国内云公司应该采用分部估值,云业务部分PSG中枢可以参考美股,当前的中枢值为0.531-0.780。此外,根据公式PS = PEG×gS×NMt×100,在一般PEG >1的情况下,PS的值亦可以用公司收入增速和远期稳态净利率求得。这个公式为云计算公司估值的量化带来新的逻辑支持和估值锚。 风险提示:仅选取有限时间截面数据和财务指标,未对云业务收入单独分析,模型采用较多历史数据。 目录 1. 云计算公司采用PS估值的科学性 云计算公司采用PS估值更具普适性。云计算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在成长初期,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到产品完善或者平台的打造上,这个阶段费用支出和收入规模往往不成匹配关系,账面利润不足以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质量甚至往往长时间亏损。所以在成长初期,这类企业更适合用PS估值。当企业进入稳定盈利期后,可以通过PE比较直观对企业进行估值,但由于PS和PE存在简单的数学关系:PS=PE×净利率,其中净利率保持稳定,所以实际上也可以采用PS对企业进行估值。在成长末期,这个时候企业市值天花板开始浮现,企业商业模式和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决定企业的估值水平,一般也可以通过经验性的PE进行估值,PS和PE的换算关系仍然成立。所以相对其它指标,对于云计算公司采用比较直观和容易计算的PS估值具有普适性。 PS估值倍数体现了企业的成长性和盈利质量。PS和PE间存在如下数学关系: PS=PE0×NM0 其中,PE0是即期PE估值倍数,一般以公司业绩增速为锚; NM0是即期净利率,代表了公司商业模式的盈利质量。 因此PS估值倍数本身涵盖了企业的成长性和盈利质量。但对于云业务尚处在成长初期、商业模式正在转型的公司来说,上述的数学关系虽然存在,但由于表观净利润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盈利质量,导致PE0和NM0失真或为负,因此无法直接使用。 2. 对PS估值方法的拆解 对成长中的公司,未来稳态净利率反映公司实际盈利质量。虽然处于成长初期的云计算公司表观净利率波动较大或为负值,但在前期市场开拓和产品完善以后,理论上公司的净利率会达到稳定状态,它反映了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我们可以使用NMt来刻画公司在成长初期收入高增时的实际盈利能力,此时: PS= PE0×NMt 其中NMt为公司远期稳态净利率,它代表了公司的实际盈利质量。 收入增速反映公司未来业绩增速。PEG估值法较为流行的被应用在科技类公司上,它与PE之间存在如下数学关系: PE=PEG×gNM×100(gNM为公司未来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下同) PEG最早由英国成长股大师史莱特提出,由彼得·林奇发扬光大,他认为一家公司股票如果定价合理,市盈率和收益增长率应该存在数量关系,一般认为市盈率和利润增长率的100倍相等,即PEG=1。PEG的高低要视情况而定,但是其往往在一定区间内波动,对于: PS = PE0×NMt= PEG×gNM×100×NMt=k×gNM×NMt×100 其中k是PEG,国内科技类公司的取值一般都大于1。 对处于成长初期的公司来说,远期稳态净利率反映了其真实的盈利质量,在净利率稳定的前提下,收入的增速也即利润的增速。 因此,我们可以推出以下对PS估值的方法: PS = k×gS×NMt×100 其中gS为公司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 因此,如果假设k和NMt逐渐往稳态收敛的情况下,我们从公式推测gS是PS估值的最重要参考和估值锚。 3. 实证研究PS与各变量的相关性 我们统计了美股中市值在信息技术板块中位数(约21亿美元)以上的具有代表性的46家云计算公司的基本信息,选取了近三年收入复合增速,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基于彭博一致预期),经营性净现金流占收入比例(过去三年均值)、研发费用率(过去三年均值)、销售和管理费用率(过去三年均值)、销售毛利率(过去三年均值)、净利率(过去三年均值)等7个变量,对PS-TTM(2021年5月21日)进行回归分析。 立足当下,过去收入增速对未来收入增速判断没有影响。为避免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影响回归结果,我们先对公司近三年和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进行相关性分析,二者相关系数仅为0.10,且用过去三年收入复合增速作为因子对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做回归,系数p值为0.5,在90%的统计学意义上也不显著,由此说明,过去的收入增速并未影响到市场对未来收入复合增速的判断。 当前PS-TTM和未来及过去收入复合增速显著正相关。我们以PS-TTM为因变量,对所有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回归模型R2为0.51,调整后R2为0.42,F值为5.57,在0.001水平上显著。由回归结果可见,PS-TTM和过去三年的收入复合增速显著正相关(p<0.001),系数为25.6,和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显著正相关(p<0.1),系数为29.0,而销售毛利率、经营性净现金流/收入、研发费用率、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净利率均未通过90%显著性检验,说明PS-TTM和收入复合增速最为相关。模型拟合优度有待提升,主要是因为选取指标有限,且部分指标没有预测值可用的缘故。 立足过去,未来收入增速对PS影响更大。为检验结果稳定性,我们回溯过去,从历史某一时点来研究影响PS-TTM的可能因素。我们从上文46家美股云计算公司中选取了在2017年之前上市的29家,同样选取了过去三年收入复合增速(2015-2017年),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基于2018-2020年彭博一致预期),经营性净现金流占收入比例(2015-2017年均值)、研发费用率(2015-2017年均值)、销售和管理费用率(2015-2017年均值)、销售毛利率(2015-2017年均值)、净利率7个变量(2015-2017年均值),对PS-TTM(2018年1月1日)进行回归分析。 PS和收入增速、研发费用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强相关。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模型R2为0.75,调整后R2为0.66,拟合效果较好。PS和过去收入增速(p=0.085)、未来收入增速(p=0.001)、研发费用率(p=0.010),净利率(p=0.039)均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前文推导的PS估值计算公式基本一致。其中,盈利质量和商业模式对具体公司来说相对稳定,因此PS估值波动主要取决于收入增速的变化。 综上,根据公式PS = k×gS×NMt×100推测PS倍数和gS高度正相关,并通过美股数据证明,PS倍数应该以收入增速为锚。 4. PSG的中枢现象非常明显 针对目前PS估值公式中的不确定性,我们引入PSG这一指标来寻找可能的规律: PS = k×gS×NMt×100 = PSG×gS×100 即 PSG = k×NMt 在成长性和商业模式稳定的情况下,PEG和远期净利率也应该相对稳定,因此我们可以推测PSG应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且存在明显中枢。我们继续选取上文中46家美股云计算公司样本对PS估值规律进一步研究。 统计显示美股云计算公司PSG服从正态分布,95%置信区间下中枢范围为0.531至0.780。首先看分布直方图,美股云计算公司PSG(以2021年5月21日PS-TTM为基准)分布在0.4-0.7范围的最多,基本都在1以下。我们对PSG进行K-S检验,不能拒绝原假设,可以认为PSG整体服从正态分布。在95%置信水平下,美股云计算公司PSG的中枢范围为0.531-0.780。由于美股大部分云计算公司的收入主要是云业务的收入,因而我们得到的实际上是市场给予云业务的PS估值的分布规律。 立足过去,美股云计算公司PSG同样服从正态分布,95%置信区间下中枢范围为0.379至0.657(以2018年1月1日的PS-TTM为基准)。为验证PSG的规律历史是否适用,我们沿用上文中2017年之前上市的29家美股云计算公司样本,以2018年1月1日的PS-TTM为基准,重复上述步骤。首先对PSG进行K-S检验,结果符合正态分布。在95%置信水平下,美股云计算公司PSG的中枢范围为0.379-0.657。美股云计算公司的PSG的中枢现象非常明显,为A股云计算公司的估值提供了新的参考。 5. 云计算公司估值现状 美股云计算公司估值目前处于历史高位。为便于统计历史情况,我们从46家美股云计算公司中选取2020年1月1日之前上市的31家公司进行分析。当下的PS-TTM历史分位值(统计区间为2016年5月1日-2021年5月21日)中位数为78.6%,77%以上的公司位于60%分位数以上。 美股云公司PS分化。按照5月21号收盘价,PS-TTM平均值为18倍,中位数15倍,但最高超过50,最低只有4倍左右。我们按是否盈利以及净利润增速把样本划分为成熟企业和非成熟企业,成熟企业是已实现盈利且净利润增速较平稳的公司,非成熟企业是尚未盈利或净利润增速较快的公司。成熟企业的PS相对更低,业务进入成熟期以后,收入增速放缓,PS相对较低,2021年5月21日PS-TTM多处于6-20倍的区间,平均值仅11倍。其他非成熟企业2021年5月21日PS-TTM均值则在20倍左右。 国内云计算公司估值处于相对高的位置。国内云计算公司尚处于上云的初期阶段,典型的A股云计算公司包括用友网络、金山办公、广联达,港股云计算公司包括金蝶国际、明源云等。2021年5月21日,国内云计算公司PS历史(统计区间为2016年5月1日-2021年5月21日)分位数水平的均值为63.12%,中位数77.65%,处于历史上相对高的位置。这5家白马云计算公司5月21日PS均值为31倍,中位数为24倍。 仅选取白马云公司,PS与近三年和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均高度正相关。仅选取云业务最具代表性的五家公司(用友网络、金山办公、广联达、金蝶国际、用友网络),PS-TTM和近三年收入增速(2018-2020年)的相关系数高达0.90,将过去收入增速替换成未来三年收入增速(2021-2023年,基于Wind一致预测),增速与PS依然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4。规律和美股云计算公司一致。 PS和净利率、经营性现金流增速正相关。我们对五家白马云计算公司进行分析,发现对于过去三年已经盈利的公司,PS-TTM(2021年5月21日)和净利率(2018-2020年均值)正相关,相关系数0.98。对五家白马云计算公司,PS和经营性净现金流增速正相关,相关系数0.47,我们认为,相关系数较小主要由于国内云计算公司云业务尚未完全形成规模化收入。 综上,国内云计算公司估值方法与国际接轨,PS估值规律和美股基本一致。国内云公司应该采用分部估值,云业务部分PSG中枢可以参考美股,当前的中枢值为0.531-0.780。此外,根据公式PS = k×gS×NMt×100,在一般k>1的情况下,PS的值亦可以用公司收入增速和远期稳态净利率求得。这个公式为云计算公司估值的量化带来新的逻辑支撑和估值锚。 6. 风险提示 1.由于云计算标的数量和上市时间限制,仅选取有限的时间截面数据,缺乏大样本长历史周期验证,结果可能不稳定。 2.仅选取有限的财务指标,而影响公司估值的可能因素繁多,行业因素、公司因素等都可能对PS产生影响。 3.美股云计算公司的收入中大部分也包含非云业务的收入,但由于数据限制我们在实证研究中没有单独对云业务收入进行分析。 4.模型中采用了较多历史数据,而股价应该主要反映未来的预期,但我们难以获得市场对于公司未来现金流情况、三费费率等指标的预期,因此模型的有效性有限。 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仅作为探究PS和各变量相关性的参考。 吴声计事 免责声明 微信号:hbdwjsj 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吴声计事)由东吴证券研究所计算机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计算机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公司投资评级 买入: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在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5%与15%之间; 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5%与5%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15%与-5%之间; 卖出: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在-15%以下。 行业投资评级 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行业指数涨跌幅相对大盘在5%以上; 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行业指数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5%与5%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6个月行业指数涨跌幅相对大盘在-5%以下。 东吴证券研究所 苏州工业园区星阳街5号 邮政编码:215021 传真:(0512)62938527 公司网址:http://www.dwzq.com.cn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