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行业月报(5月)|极端紧缺的土地

行业月报(5月)|极端紧缺的土地

作者:微信公众号【小谢看地产】/ 发布时间:2021-06-1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行业月报(5月)|极端紧缺的土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导读 后周期的需求释放好于房企年初预期,2021年行业信用风险和存货减值对利润表影响好于2020年;而土地市场的火热不在流动性,在供给,增加土地供应是根本。 1. 本轮需求释放是经济复苏的结果而非原因,调控手段相对有限。1)销售增速呈稳步回落态势,本月为19.2%,仍不低,但市场认为地产需求复苏来自于货币政策宽松,进而担心需求回落的问题。2)但本轮货币政策宽松其实并没有导致房企融资大幅宽松,也没有触发相应的信用派生、需求爆发等历史逻辑,而首付比例没有大幅下行的情况下,所谓居民端宽松对需求的影响也非常有限。3)真正的需求复苏来自于经济的复苏,销售相比于2019年高增的地区主要是浙江、广东、江苏,都是本轮出口复苏的中坚区域,而中西部及北方省份经济复苏相对较慢,地产销售复苏也较弱。4)部分城市过热也并非由于流动性,因为地产相关融资甚至还在收紧,而是在土地供给偏少导致地价上涨,对房价预期有一定传导。5)当前的楼市热度,并非来自于金融因素,而是来自于经济复苏和土地市场传导,是经济层面的因素,调控手段相对有限,我们认为今年楼市销售有较强韧性。 2.房企销售端压力较小,但土地端压力极大。1)楼市小阳春超出房企年初预期,前5月已完成销售目标的38.2%,为近年最高,部分房企甚至开始上调销售目标,向后看,在需求韧性较强的情况下,今年房企在销售端较为轻松,我们认为无论是房企的信用风险、还是存货减值对利润表的影响,2021年都好于2020年;2)但拿地均价创新高,达11490元/平,严格限价下,房企后续利润压力极大。 3.增加供地是降低地价的可行手段。1)上期月报我们解释了销售、集中供地、供地结构对土地市场的影响;2)向后看,前5个月房企总体拿地面积不及去年,不少头部房企第一轮拿地非常谨慎,补库压力下,我们认为第二轮、甚至第三轮拿地仍可能较为激烈;3)当前地价的矛盾并非在流动性上,而是在供需关系上,增加供地才是根本。 4.融资规模继续维持低位。与楼市、土地市场火热形成截然反差的是融资的不温不火,融资额仍维持较低水平,目前看也很难更差。 5.我们认为后续政策将逐渐完善,从经济层面去解决行业当前问题,有望见到行业利润率回归到正常水平。 风险提示:政府重新放开前融、再走土地金融模式。 正文 1. 销售:需求韧性较强,销售增长超房企年初预期 1.1. 增速稳步回落,绿城、旭辉仍领先 5月销售增速继续稳步回落,但仍保持较高水平。5月监测的18家房企销售面积4666万平,同比增长15.9%;销售金额6444亿元,同比增长19.2%。从调研看,经历了金三银四后,5月房企推盘热度有一定下滑,而销售增速延续平稳回落态势,考虑到2020年5月疫情复苏后需求的快速回补,当前约20%的销售额增速仍不低,反映总体需求韧性较强。(2019年、2020年样本房企全年销售增速分别为17.0%、11.4%)。 各梯队房企销售增速收敛,TOP5仍相对偏低。TOP5、TOP6-10、TOP11-15房企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16.8%、13.6%、20.1%,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4.5%、24.0%、23.0%。TOP5房企销售增速相对偏低。 绿城、旭辉、金地前5个月销售增速超过90%。5月房企销售依然呈现较为明显的分化,部分房企仍维持较高增速,如绿城、融创、招商蛇口单月销售增速分别为96%、57%、38%,排名前三。从前5个月看,绿城、旭辉、金地排名前三,分别达到142%、98%、90% 1.2. 均价小幅波动,需求韧性较强 销售均价小幅波动,量价关系维持较高水平。5月监测的18家龙头房企销售均价13811元/平,环比微跌2.0%;同比增长3.0%,较上月下滑2.2个百分点。从量价对比看,销售面积增速和销售均价增速出现一定下滑,但总体都维持在较高水平,市场需求仍保持一定韧性。 5月销售均价大幅分化,部分房企受推盘结构影响均价大幅上涨。1)5月18家房企中,销售均价同比下跌房企7家,环比下跌12家,较上月大幅增加。阳光城、金茂、绿地销售均价涨幅相对较大。2)前5个月销售均价看,阳光城增幅达到39%,绿城、保利、中海增幅在10%以上。 1.3. 销售目标完成度较高,房企后续压力相对较轻 目标完成率达到38.2%,超过前三年水平。从披露销售目标的房企看,当前目标完成率38.2%,已比2018年前5个月销售占比高出1个百分点,更是较大幅度超出2019年和2020年,反映销售总体好于房企年初预期。近期融创将销售目标从6400亿调整至7000亿,反映了对后市的乐观。绝大多数房企目标完成率均好于2019年同期,其中金地、金茂目标完成率最高,分别为46%、44%。 2. 拿地:土地市场热度延续,楼面价创新高 2.1. 集中供地开启,龙头房企拿地强度回升 主要城市第一批集中供地推出,房企拿地金额大幅增长。监测的18家龙头房企5月拿地金额3001亿,较上月大幅反弹,同比增长也达到56.4%,原因是主要城市第一批供地推出。从土地投资强度(拿地金额/销售金额)看,5月为46.6%,较上月上升9.6个百分点,达到高位。 绿城、华润、招商蛇口、新城控股5月拿地力度较大。5月招商蛇口、依然保持较高的拿地强度为90%,前5个月拿地强度达到73%,领先于其他房企;绿城拿地大幅发力,单月拿地金额达到285亿。从前5个月看,招商蛇口、绿城、保利、华润拿地强度较高。 2.2. 高能级、长三角仍是继续集中的方向 5月房企拿地高能级城市占比大幅回升。22城集中供地开启,5月重点房企拿地城市能级大幅提升,一线、二线拿地占比大幅提升至22%和49%。前5个月看,一二线拿地占比较2020年提升2pcts。 5月房企环渤海拿地占比大幅提升。由于北京集中供地,5月房企在环渤海拿地占比提升至41%,较上月提升30pcts。前5个月看,房企拿地向长三角集中趋势非常明显,占比达42%,较2020年提升6pcts。 2.3. 土地市场火热,拿地均价大幅提升 拿地均价大幅抬升,土地市场延续火热态势。5月18家龙头房企公开市场拿地平均楼面价11490元/平,环比上升49.30%,楼面价/销售均价达到83.2%。从拿地溢价率看,4月溢价率达16.6%,较上月下滑9pcts,主要是土拍溢价率限制。 5月阳光城、融创拿地均价相对偏高。阳光城、招商蛇口、融创、中海、保利、金茂等拿地楼面价均超过10000元/平;楼面价/销售均价看,阳光城、融创均超过100%。前5个月看,融创、金茂均超过70%。 3. 融资:融资规模仍维持低位 5月地产行业境内发债额环比大幅回落,同比仍小幅下滑。5月全行业信用债(含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定向工具、资产支持证券、可转债、可交债)发行量共405亿元,环比下滑49.1%,同比仍下滑8.9%。前5个月合计发行3213亿元,同比下滑6.6%。5月共6家龙头房企发债合计179.5亿,较上月下滑78.1亿,其中华润置地、龙湖、保利分别发债60亿、30亿、30亿。 5月海外债发行继续维持在低位水平。全行业看,本月总发行量259亿元,虽有所反弹,但仍处于较低水平。18家龙头房企中3月仅碧桂园、旭辉和万科有海外债发行,分别为0.8亿、32.1亿、14.5亿。 我们认为后续政策将逐渐完善,从经济层面去解决行业当前问题,有望见到行业利润率回归到正常水平。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内容均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表或引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