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投行】军工行业动态汇总(0531-0606)
(以下内容从长江证券《【军工投行】军工行业动态汇总(0531-0606)》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一 市场动态 1.军工板块本周行情 截至本周末,上证指数报收于3591.84点,上涨0.21%,中证军工(399967)指数报收于11190.95点,上涨1.09%。我们关注的122只军工股本周平均涨幅为0.44%,?其中有61支股票涨幅为正。 表1:军工股本周行情 来源:Wind 2.军工板块本周重点公告 宝胜股份发布2020年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1,371,366,248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48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5,825,579.90元。 派克新材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108,000,00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2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6,160,000元。 内蒙一机发布关于向公司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公告。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日:2021年5月31日。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96.7万股。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情况: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共计140万股,本次授予96.7万股,本次授予后剩余43.3万股。 日发精机发布关于2020年度权益分派实施的公告。公司以现有总股本剔除公司回购账户上的股份后即以740,381,309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7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送红股。 宏大爆破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未来实施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预计为749,412,187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2元人民币(含税),本次现金股利共164,870,681.14元,占母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的22.85%,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年度。 晨曦航空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2020年12月31日总股本171,76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转增后总股本将增加至309,168,000股。剩余未分配利润滚存至以后年度分配。 大立科技发布2020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董事会审议分配预案之日总股本499,925,704股扣除公司回购专户所持3,364,548股数之后的股本496,561,15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80元(含税),不送红股,同时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股。 航发科技发布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博亚精工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公司现有总股本84,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00元人民币(含税),共计派送现金红利人民币33,600,000.00元(含税)。 天奥电子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公司现有总股本208,006,5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2.500000元人民币现金。 中国船舶发布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2021 年5月16日至5月31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资金为3,952.13万元。主要为承担国家指定任务而收到的科研专项补助,均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七一二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772,000,00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77,200,000.00元。 华力创通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更新后)。2020年营业收入645,075,495.41元,比上年增加0.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7,847,854.9,比上年增加118.87%;扣非净利润20,525,802.73,比上年增加113.72%。 火炬电子发布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结果公告。限制性股票登记日:2021年6月2日;限制性股票登记数量:82.68万股。 二 行业动态 1、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首颗业务星成功发射 6月3日00时1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B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星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颗业务星,将与在轨运行的风云四号A星(科研星)组网协同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尺度灾害事件观测响应能力,为气象、农业、航空、海洋、水利、环保等国民经济领域提供信息保障服务。 风云四号B星在继承A星技术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大气变化识别精度、空间分辨率等有效载荷的观测性能,新增快速成像仪载荷大幅提升了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该星与A星组网后,将对洪涝、高温、寒潮、干旱、积雪、植被、沙尘暴等灾害进行多要素动态监测,观测区域将覆盖亚洲、太平洋中部和印度洋地区,大幅提升我国对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监测识别时效和预报准确率。 风云四号B星由国家航天局负责卫星工程组织实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分别负责卫星、运载火箭研制,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发射场及测控系统组织实施,中国气象局为用户部门。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72次发射。 (来源: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图1:风云四号B星发射场景 2、全球首制双燃料超大型原油船(VLCC) 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储舱交付 5月28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船集团为中远海运集团建造的全球首制双燃料超大型原油船(VLCC) 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储舱——2x3500m3C型LNG低温储舱成功交付。 该储舱由大船集团自主研制 是满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 第三阶段(Phase Ⅲ)要求的 全球首艘LNG动力VLCC 关键配套产品 突破特种材料加工焊接等 多项工艺技术 C型独立液货舱为独立液货舱的一种,其货物围护系统可适用于全压式,半冷半压式以及全冷式气体运输船/双燃料船,设计压力较为灵活,无需次屏蔽。 该LNG燃料储舱为C型独立液货舱,按照传统的压力容器标准进行设计与建造并进行精确的应力分析。该舱置于VLCC甲板之上,其实就是船舶远航动能的“大粮仓”。 VLCC原油船较适合采用C型LNG燃料舱,可充分利用甲板区域,不占用货运空间;设计压力比较灵活,无需次屏蔽;LNG燃料可蓄压储存,蒸发的天然气处理也更为灵活。 通常液化天然气需储存在 -161.5摄氏度、0.1MPa左右的低温储存罐,加之海上储用环境特殊,这个VLCC“大粮仓”要如何建造呢? 该储舱的主体材料采用9Ni钢材,可在-163℃超低温环境、甲板上浪以及船舶运动载荷联合作用下安全运行,在满载LNG燃料时可满足VLCC往返中东一个航程的供气需求。 该储舱可有效抵抗甲板高盐、高湿恶劣环境对燃料舱的侵蚀,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装载极限98%,设计温度-164℃,压力0.45Mpa,蒸发率≤0.3%。 该储舱的成功交付,标志着大船集团在超大型双燃料船型的LNG低温储舱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未来,大船集团将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更优异的LNG储存舱,为LNG等气体运输船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来源: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图2:C型LNG低温储舱应用效果图 3.航天科技五院总环部通过引入AR系统等解决传统模式痼疾侧记 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工程首个航天器天和核心舱顺利发射升空,拉开了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的大幕。中国空间站工程在今明两年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计划于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 “超级航天年”带来的最直观变化,就是空前的高密度发射局面。对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而言,各项任务交织,人员、设备和场地都面临着高负荷压力。如何松弛有度、高速运转?总环部将聚焦点放在了“改模式”上,以“改”赋能,让各类资源加速“动”起来。 面对2021年高密度任务形势,必须要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科研生产模式。 一直以来,总环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创新研制模式、聚焦流程优化、改进手段方法、提升人员能力”4个方向,统筹推进各项举措实施。总环部承担的任务复杂多样,有重大专项任务、新研型号,也有小规模组批生产任务、商业批产任务等。针对不同的任务需求,总环部进行了差异化管理模式探索,根据型号任务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科研生产工作。 传统的航天器总装与试验模式存在一些制约工作效率提升的环节。例如,总装工作需要详细的多媒体记录,即需要拍摄很多过程照片,然后完成照片导入、分类整理、编号等大量后期工作,可以说是“二分拍摄八分整理”,后期检索便利性也不足。 如今情况有了根本性改变。总环部自主研发的便携式结构化影像记录采集系统已经在总装厂房应用。通过这套系统,照片可以实时导入并与产品结构关联,使后期检索变得十分方便。 过去航天器电缆网铺设工作严重依赖于手工作业,操作人员必须从数据量非常庞大的图纸或模型中寻找装配对象信息,然后在航天器舱内完成安装及确认工作。由于航天器舱体结构复杂,操作及检验工作范围受限,操作人员仅凭对所查信息的记忆执行操作。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影响了操作准确性。 为了提高航天器总装效率和质量,总环部提出了基于增强现实(AR)的航天器总装方案,解决了三维模型轻量化、工艺信息提取、虚实融合展示等关键技术。不仅如此,他们还研制了基于AR的航天器总装导引及检测系统。该系统包含多种装配场景下的三维虚拟模型、工艺二维提示信息与卫星实物融合展示,减少了人工判读环节,降低了操作者和检验人员的认知负担,大幅提高了航天器总装效率和质量。 如今不仅在总装环节,在环境试验中,数字化也起到了增效赋能的作用。例如,热试验系统如今具备了“一键开机”能力,实现了储槽供液、低温泵预冷、粗抽、保压、热沉预冷、液氮泵启动等整个开机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力学试验也引入了传感器智能管理系统,接线效率提升了50%。 在总环部,这种通过数字化智能装备研制来解决传统模式痼疾的例子还有许多。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改善一项项制约航天器研制效率的细节,逐步补齐型号研制中的短板环节,从而提升了研制效率,确保了高密度型号任务的产品质量。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图3:五院总环部工作人员手持便携式结构化影像记录采集系统 三 国内军情 1、南部战区舰艇编队跨越西太平洋训练 航行6700海里 图4:南部战区舰艇编队跨越西太平洋训练 南部战区海军远海训练编队经赤道,跨苏拉威西海,越西太平洋开展实际联合防卫、航行补给等20多个实战化课题演练,锤炼部队实战化能力。在远海大洋实际使用武器不仅检验了编队在连续航行状态下武器装备性能,也锤炼了官兵组织指挥和协同配合能力。 (来源:南部战区) 2、北部战区海军某岸勤部运用新技术提升培训实效 通过弹坑路段、应急道路通行、上下铁路平车……近日,在北部战区海军某岸勤部野外训练场,400余名驾驶学兵分批驾驶百余台运输车,顺利完成多课目考核,提前实现持证上岗。这是该部引入VR技术,通过虚拟驾驶训练有效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取得的成效。 该部领导介绍,兵役制度改革后,该部承训的驾驶学兵批次和数量比往年增多,对新训工作提出新考验。为此,他们积极探索推出理论学习、模型认知、实车训练“一站式”教学模式,通过引入新技术、筹建“VR训练室”、提升险难课目比例、拓宽联教联训渠道等方式,助推驾驶学兵快速成长。 该部将VR技术引入驾驶员教学训练后,驾驶学兵通过3D沉浸式场景,可模拟开展战地驾驶、特殊路段驾驶、特殊天候驾驶等课目训练。实操训练中,他们借助友邻单位训练资源,积极协调战区军交运输投送部门、海军陆战队和武警部队,联合开展大型特种车辆训练,进一步锤炼驾驶学兵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他们扎实开展野战环境路段行驶、上下铁路平车与捆绑加固、车辆防卫与伪装等实战化课目训练,通过逐人建立行车档案、全程量化分析、动态调控训练进度等方式,提升驾驶学兵训练实效。 此外,他们充分利用极端天气,有针对性地开展通过复杂路障、侧坡路行驶、装备抢修等课目训练。长途驾驶训练中,驾驶学兵日训练里程达400公里,驾驶水平明显提升。 (来源:中国军网) 四 国际军情 1、一伊朗军机发生事故致2名飞行员死亡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伊朗西南部城市迪兹富勒一处军事基地的一架军事训练飞机6月1日发生技术故障,造成2名飞行员死亡。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援引迪兹富勒特别行政长官阿里的话说,该事故发生在地面,而不是发生在飞机起飞后或飞行中。从德黑兰前往迪兹富勒的调查小组正在对事件进行调查。 报道说,事故可能由飞机弹射系统被意外触发所致。 (来源:中国军网) 2、印度公布第二份武器本土化清单 为促进国内防务生产和出口,印度周一公布了第二份武器禁运清单。根据该清单,从2021年12月到2025年12月,印度将逐步禁止进口108种武器。 印度国防部发布的第二份武器禁运清单(即“第二份积极本土化清单”)只包括几套完整的武器系统、平台和传感器。 这些武器包括下一代轻型护卫舰、单引擎轻型直升机、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AEW&C)、用于山区的中型雷达、陆基中程地空导弹系统(MRSAM)、微型固定翼无人机、战场监视雷达、反器材步枪和步兵防雷战车。 然而,清单上大多数内容是子系统、外围设备、附件和某些类型的弹药,包括军舰的转向装置、小型武器的热成像瞄准器、坦克的火灾探测抑制系统、潜艇的空调装置、高空净水系统、“美洲虎”和“幻影-2000”战斗机的副油箱等。 印度在去年8月公布了第一份武器禁运清单,禁止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进口101种武器。第二份清单与之类似,也包括许多印度已经开始生产或正在进行研发和试验的产品。因此这些武器实际上无需进口。 印度国防部承认:“第二份清单的重点在于目前正在研发和试验且未来会得到订购的武器和系统。与第一份清单一样,我们尤其关注弹药——一项经常出现的需求——的进口替代品。” 以第二份清单中旨在摧毁敌方战机、导弹和无人机的MRSAM为例,多年来,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一直在开展一个联合项目,目的是在为印度海军和空军研发此类系统后,以1683亿卢比(约合23亿美元)的初始成本为陆军进行研发。 此外,D R D O一项耗资1099亿卢比、为印度空军制造6架先进AEW&C(“天空之眼”)的项目,在去年12月获得了初步批准。DRDO此前已经制造了3架“内特拉”预警机。 一名军官说:“出于安全原因,军队也不再想要单引擎轻型直升机。海军也没有进口下一代轻型护卫舰的计划,因为现在几乎所有军舰都在印度建造。这份清单似乎只是一份表面文章。” 然而,国防部表示,这份清单不仅“承认本土国防工业的潜力”,而且还将通过吸引新投资引入技术和制造业来“推动”国内武器研发。 (来源:中国军网) 3、 伊朗海军最大船只起火后沉没 图5:发生火灾的哈尔克号 当地时间2日,伊朗海军最大的一艘船只在阿曼湾起火后沉没,艇上人员已经全部疏散,具体起火原因尚不清楚。 据美联社2日援引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报道,起火船只为“哈尔克”号,起火时间为2日凌晨2时25分左右。“哈尔克”号当时位于阿曼湾海域的贾斯克港附近,目前已经沉入海中。伊朗国家电视台称,“哈尔克”号是一艘“训练舰”。 (来源:中国军网) 军工投行,立足军工,辐射高端制造 欢迎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欢迎扫码关注↓↓↓↓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一 市场动态 1.军工板块本周行情 截至本周末,上证指数报收于3591.84点,上涨0.21%,中证军工(399967)指数报收于11190.95点,上涨1.09%。我们关注的122只军工股本周平均涨幅为0.44%,?其中有61支股票涨幅为正。 表1:军工股本周行情 来源:Wind 2.军工板块本周重点公告 宝胜股份发布2020年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1,371,366,248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48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5,825,579.90元。 派克新材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108,000,00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2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6,160,000元。 内蒙一机发布关于向公司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公告。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日:2021年5月31日。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96.7万股。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情况: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共计140万股,本次授予96.7万股,本次授予后剩余43.3万股。 日发精机发布关于2020年度权益分派实施的公告。公司以现有总股本剔除公司回购账户上的股份后即以740,381,309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7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送红股。 宏大爆破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未来实施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预计为749,412,187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2元人民币(含税),本次现金股利共164,870,681.14元,占母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的22.85%,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年度。 晨曦航空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2020年12月31日总股本171,76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转增后总股本将增加至309,168,000股。剩余未分配利润滚存至以后年度分配。 大立科技发布2020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董事会审议分配预案之日总股本499,925,704股扣除公司回购专户所持3,364,548股数之后的股本496,561,15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80元(含税),不送红股,同时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股。 航发科技发布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博亚精工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公司现有总股本84,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00元人民币(含税),共计派送现金红利人民币33,600,000.00元(含税)。 天奥电子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公司现有总股本208,006,5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2.500000元人民币现金。 中国船舶发布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2021 年5月16日至5月31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资金为3,952.13万元。主要为承担国家指定任务而收到的科研专项补助,均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七一二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772,000,00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77,200,000.00元。 华力创通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更新后)。2020年营业收入645,075,495.41元,比上年增加0.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7,847,854.9,比上年增加118.87%;扣非净利润20,525,802.73,比上年增加113.72%。 火炬电子发布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结果公告。限制性股票登记日:2021年6月2日;限制性股票登记数量:82.68万股。 二 行业动态 1、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首颗业务星成功发射 6月3日00时1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B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星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颗业务星,将与在轨运行的风云四号A星(科研星)组网协同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尺度灾害事件观测响应能力,为气象、农业、航空、海洋、水利、环保等国民经济领域提供信息保障服务。 风云四号B星在继承A星技术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大气变化识别精度、空间分辨率等有效载荷的观测性能,新增快速成像仪载荷大幅提升了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该星与A星组网后,将对洪涝、高温、寒潮、干旱、积雪、植被、沙尘暴等灾害进行多要素动态监测,观测区域将覆盖亚洲、太平洋中部和印度洋地区,大幅提升我国对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监测识别时效和预报准确率。 风云四号B星由国家航天局负责卫星工程组织实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分别负责卫星、运载火箭研制,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发射场及测控系统组织实施,中国气象局为用户部门。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72次发射。 (来源: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图1:风云四号B星发射场景 2、全球首制双燃料超大型原油船(VLCC) 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储舱交付 5月28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船集团为中远海运集团建造的全球首制双燃料超大型原油船(VLCC) 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储舱——2x3500m3C型LNG低温储舱成功交付。 该储舱由大船集团自主研制 是满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 第三阶段(Phase Ⅲ)要求的 全球首艘LNG动力VLCC 关键配套产品 突破特种材料加工焊接等 多项工艺技术 C型独立液货舱为独立液货舱的一种,其货物围护系统可适用于全压式,半冷半压式以及全冷式气体运输船/双燃料船,设计压力较为灵活,无需次屏蔽。 该LNG燃料储舱为C型独立液货舱,按照传统的压力容器标准进行设计与建造并进行精确的应力分析。该舱置于VLCC甲板之上,其实就是船舶远航动能的“大粮仓”。 VLCC原油船较适合采用C型LNG燃料舱,可充分利用甲板区域,不占用货运空间;设计压力比较灵活,无需次屏蔽;LNG燃料可蓄压储存,蒸发的天然气处理也更为灵活。 通常液化天然气需储存在 -161.5摄氏度、0.1MPa左右的低温储存罐,加之海上储用环境特殊,这个VLCC“大粮仓”要如何建造呢? 该储舱的主体材料采用9Ni钢材,可在-163℃超低温环境、甲板上浪以及船舶运动载荷联合作用下安全运行,在满载LNG燃料时可满足VLCC往返中东一个航程的供气需求。 该储舱可有效抵抗甲板高盐、高湿恶劣环境对燃料舱的侵蚀,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装载极限98%,设计温度-164℃,压力0.45Mpa,蒸发率≤0.3%。 该储舱的成功交付,标志着大船集团在超大型双燃料船型的LNG低温储舱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未来,大船集团将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更优异的LNG储存舱,为LNG等气体运输船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来源: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图2:C型LNG低温储舱应用效果图 3.航天科技五院总环部通过引入AR系统等解决传统模式痼疾侧记 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工程首个航天器天和核心舱顺利发射升空,拉开了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的大幕。中国空间站工程在今明两年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计划于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 “超级航天年”带来的最直观变化,就是空前的高密度发射局面。对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而言,各项任务交织,人员、设备和场地都面临着高负荷压力。如何松弛有度、高速运转?总环部将聚焦点放在了“改模式”上,以“改”赋能,让各类资源加速“动”起来。 面对2021年高密度任务形势,必须要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科研生产模式。 一直以来,总环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创新研制模式、聚焦流程优化、改进手段方法、提升人员能力”4个方向,统筹推进各项举措实施。总环部承担的任务复杂多样,有重大专项任务、新研型号,也有小规模组批生产任务、商业批产任务等。针对不同的任务需求,总环部进行了差异化管理模式探索,根据型号任务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科研生产工作。 传统的航天器总装与试验模式存在一些制约工作效率提升的环节。例如,总装工作需要详细的多媒体记录,即需要拍摄很多过程照片,然后完成照片导入、分类整理、编号等大量后期工作,可以说是“二分拍摄八分整理”,后期检索便利性也不足。 如今情况有了根本性改变。总环部自主研发的便携式结构化影像记录采集系统已经在总装厂房应用。通过这套系统,照片可以实时导入并与产品结构关联,使后期检索变得十分方便。 过去航天器电缆网铺设工作严重依赖于手工作业,操作人员必须从数据量非常庞大的图纸或模型中寻找装配对象信息,然后在航天器舱内完成安装及确认工作。由于航天器舱体结构复杂,操作及检验工作范围受限,操作人员仅凭对所查信息的记忆执行操作。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影响了操作准确性。 为了提高航天器总装效率和质量,总环部提出了基于增强现实(AR)的航天器总装方案,解决了三维模型轻量化、工艺信息提取、虚实融合展示等关键技术。不仅如此,他们还研制了基于AR的航天器总装导引及检测系统。该系统包含多种装配场景下的三维虚拟模型、工艺二维提示信息与卫星实物融合展示,减少了人工判读环节,降低了操作者和检验人员的认知负担,大幅提高了航天器总装效率和质量。 如今不仅在总装环节,在环境试验中,数字化也起到了增效赋能的作用。例如,热试验系统如今具备了“一键开机”能力,实现了储槽供液、低温泵预冷、粗抽、保压、热沉预冷、液氮泵启动等整个开机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力学试验也引入了传感器智能管理系统,接线效率提升了50%。 在总环部,这种通过数字化智能装备研制来解决传统模式痼疾的例子还有许多。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改善一项项制约航天器研制效率的细节,逐步补齐型号研制中的短板环节,从而提升了研制效率,确保了高密度型号任务的产品质量。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图3:五院总环部工作人员手持便携式结构化影像记录采集系统 三 国内军情 1、南部战区舰艇编队跨越西太平洋训练 航行6700海里 图4:南部战区舰艇编队跨越西太平洋训练 南部战区海军远海训练编队经赤道,跨苏拉威西海,越西太平洋开展实际联合防卫、航行补给等20多个实战化课题演练,锤炼部队实战化能力。在远海大洋实际使用武器不仅检验了编队在连续航行状态下武器装备性能,也锤炼了官兵组织指挥和协同配合能力。 (来源:南部战区) 2、北部战区海军某岸勤部运用新技术提升培训实效 通过弹坑路段、应急道路通行、上下铁路平车……近日,在北部战区海军某岸勤部野外训练场,400余名驾驶学兵分批驾驶百余台运输车,顺利完成多课目考核,提前实现持证上岗。这是该部引入VR技术,通过虚拟驾驶训练有效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取得的成效。 该部领导介绍,兵役制度改革后,该部承训的驾驶学兵批次和数量比往年增多,对新训工作提出新考验。为此,他们积极探索推出理论学习、模型认知、实车训练“一站式”教学模式,通过引入新技术、筹建“VR训练室”、提升险难课目比例、拓宽联教联训渠道等方式,助推驾驶学兵快速成长。 该部将VR技术引入驾驶员教学训练后,驾驶学兵通过3D沉浸式场景,可模拟开展战地驾驶、特殊路段驾驶、特殊天候驾驶等课目训练。实操训练中,他们借助友邻单位训练资源,积极协调战区军交运输投送部门、海军陆战队和武警部队,联合开展大型特种车辆训练,进一步锤炼驾驶学兵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他们扎实开展野战环境路段行驶、上下铁路平车与捆绑加固、车辆防卫与伪装等实战化课目训练,通过逐人建立行车档案、全程量化分析、动态调控训练进度等方式,提升驾驶学兵训练实效。 此外,他们充分利用极端天气,有针对性地开展通过复杂路障、侧坡路行驶、装备抢修等课目训练。长途驾驶训练中,驾驶学兵日训练里程达400公里,驾驶水平明显提升。 (来源:中国军网) 四 国际军情 1、一伊朗军机发生事故致2名飞行员死亡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伊朗西南部城市迪兹富勒一处军事基地的一架军事训练飞机6月1日发生技术故障,造成2名飞行员死亡。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援引迪兹富勒特别行政长官阿里的话说,该事故发生在地面,而不是发生在飞机起飞后或飞行中。从德黑兰前往迪兹富勒的调查小组正在对事件进行调查。 报道说,事故可能由飞机弹射系统被意外触发所致。 (来源:中国军网) 2、印度公布第二份武器本土化清单 为促进国内防务生产和出口,印度周一公布了第二份武器禁运清单。根据该清单,从2021年12月到2025年12月,印度将逐步禁止进口108种武器。 印度国防部发布的第二份武器禁运清单(即“第二份积极本土化清单”)只包括几套完整的武器系统、平台和传感器。 这些武器包括下一代轻型护卫舰、单引擎轻型直升机、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AEW&C)、用于山区的中型雷达、陆基中程地空导弹系统(MRSAM)、微型固定翼无人机、战场监视雷达、反器材步枪和步兵防雷战车。 然而,清单上大多数内容是子系统、外围设备、附件和某些类型的弹药,包括军舰的转向装置、小型武器的热成像瞄准器、坦克的火灾探测抑制系统、潜艇的空调装置、高空净水系统、“美洲虎”和“幻影-2000”战斗机的副油箱等。 印度在去年8月公布了第一份武器禁运清单,禁止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进口101种武器。第二份清单与之类似,也包括许多印度已经开始生产或正在进行研发和试验的产品。因此这些武器实际上无需进口。 印度国防部承认:“第二份清单的重点在于目前正在研发和试验且未来会得到订购的武器和系统。与第一份清单一样,我们尤其关注弹药——一项经常出现的需求——的进口替代品。” 以第二份清单中旨在摧毁敌方战机、导弹和无人机的MRSAM为例,多年来,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一直在开展一个联合项目,目的是在为印度海军和空军研发此类系统后,以1683亿卢比(约合23亿美元)的初始成本为陆军进行研发。 此外,D R D O一项耗资1099亿卢比、为印度空军制造6架先进AEW&C(“天空之眼”)的项目,在去年12月获得了初步批准。DRDO此前已经制造了3架“内特拉”预警机。 一名军官说:“出于安全原因,军队也不再想要单引擎轻型直升机。海军也没有进口下一代轻型护卫舰的计划,因为现在几乎所有军舰都在印度建造。这份清单似乎只是一份表面文章。” 然而,国防部表示,这份清单不仅“承认本土国防工业的潜力”,而且还将通过吸引新投资引入技术和制造业来“推动”国内武器研发。 (来源:中国军网) 3、 伊朗海军最大船只起火后沉没 图5:发生火灾的哈尔克号 当地时间2日,伊朗海军最大的一艘船只在阿曼湾起火后沉没,艇上人员已经全部疏散,具体起火原因尚不清楚。 据美联社2日援引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报道,起火船只为“哈尔克”号,起火时间为2日凌晨2时25分左右。“哈尔克”号当时位于阿曼湾海域的贾斯克港附近,目前已经沉入海中。伊朗国家电视台称,“哈尔克”号是一艘“训练舰”。 (来源:中国军网) 军工投行,立足军工,辐射高端制造 欢迎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欢迎扫码关注↓↓↓↓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