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电子】信维通信:5G天线、无线充电加速助力泛射频龙头再腾飞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国金电子】信维通信:5G天线、无线充电加速助力泛射频龙头再腾飞》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5G天线、无线充电加速助力泛射频龙头再腾飞 投资逻辑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一站式泛射频企业。公司是国内天线行业龙头,自上市以来,聚焦射频领域,借助内生外延,持续拓展无线充电、EMI/EMC器件、连接器、射频前端器件等业务。公司兼具技术优势、一体化优势、成本优势、客户资源优势、管理优势,4G时代(2011~2018年)公司营收、净利快速增长,CAGR达62%、45%。 ? 短期来看,5G天线、无线充电、精密制造助力公司业绩快速增长。1)天线业务:公司是安卓手机天线主要供应商,预计5G初期天线仍采用LDS方案,我们预计5G天线单机价值量达4G天线的2倍,伴随5G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2021、2022年安卓手机LDS天线市场规模达86、102亿元,同比增长36%、19%,预计公司天线业务营收快速增长。2)无线充电:①安卓系:公司是安卓市场无线充电主要供应商,预计2020~2022年安卓手机无线充电出货量同增32%、48%、31%,公司安卓无线充电收入快速增长。②苹果系:公司于2019年切入iPhone11系列供应无线充电,伴随公司供应比例逐步提升,预计公司苹果无线充电收入快速增长。3)公司逐步开拓EMI/EMC、连接器领域,5G对EMI/EMC要求更高、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2020年高性能精密BTB连接器放量有望逐步放量。 ? 长期来看,LCP、射频前端有望为公司打造新增长点。1)长期来看单机价值量更高的LCP天线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公司凭借多年技术积累,目前已具备从材料到模组的能力,预计未来公司LCP业务放量可期。2)内需支撑+贸易摩擦催化,近年来我国滤波器企业逐步崛起。公司入股德清华莹布局SAW滤波器,未来有望受益国产替代。 盈利估值与估值 ?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业绩为13.4、18.6、24.8亿元,同增31%、39%、34%。采用可比公司PE估值,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67.1元(35*2021EPS)。 风险 ? 疫情反复,5G进程低于预期、市场竞争风险、应收账款过高、定增摊薄回报风险。 一、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泛射频企业,内生外延快速增长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泛射频企业。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0年登陆创业板,自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泛射频行业,主营业务涵盖天线、无线充电模组、EMI/EMC器件、连接器、射频前端器件等业务。2019年公司天线、无线充电模组、EMI/EMC器件、连接器营收占比为41%、14%、33%、12%。 ? 4G时代公司营收、业绩快速成长。2019年公司营收为51亿元,同增9%,归母净利为10.2亿元,同增11%。2019年公司ROE达24%、净利率达20%,盈利能力超群。4G时代(2011~2018年)公司营收、净利快速增长,CAGR达62%、45%。 ? 公司专注于泛射频领域,技术储备充分、一体化优势明显、客户资源丰富,借助外延并购营收、业绩快速增长。 ? 公司重视研发,技术储备充分。公司具备统筹全局的中央研究院,在瑞典、美国、日本、韩国和国内深圳、北京、上海、西安、绵阳、常州各地均设有研发分支机构。近年来研发费用快速增长, 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8%,主要用于5G天线系统、射频前端技术,并拥有多项5G天线、无线充电、 LCP材料等相关专利,2020年H1公司申请专利227件,其中5G天线47件,LCP专利10件,BAW专利10件,SAW专利6件。 ? 公司一体化优势、成本优势突出。1)公司致力于基础技术、基础材料的研究,目前已实现“材料-零件-模组”的全覆盖,是电子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实现了一体化供应的公司。2)以LCP为例,信维凭借多年技术积累,目前已具备从材料到工艺到LCP模组的能力,且正在建设一条中规模LCP生产线,旨在为客户提供从材料到模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3)以天线领域为例,苹果天线领域最早三大供应商为安费诺、Molex、泰科电子,伴随中国企业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优势突出,2014年公司取代泰科电子进入苹果供应体系。 ? 公司坚定大客户战略,客户资源突出。长期以来,公司坚定大客户战略,下游客户包括苹果、三星、华为、OPPO、索尼、联想、本田等企业。 ? 公司管理能力突出,历次收购整合较为成功,外延助力公司业绩增长。公司营收、净利的高速成长一方面得益于内生增长,一方面源自于外延并购。2010年公司营收仅1.4亿元,在全球天线市场市占率仅2%。2012年公司以1.73亿元收购诺基亚时代的天线龙头企业莱尔德(北京),实力大增。2014、2015年公司斥资5.73亿元收购亚力盛,顺利切入连接器行业。公司上市以来的两次大型收购整合均较为成功,收购企业实现营收、净利、净利率快速增长。 二、天线:5G加速助力天线行业量价齐升,天线龙头深度受益 2.1 5G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带动天线行业量价齐升 ? 通信技术、手机功能升级带动天线数量增长。1)手机天线指手机上用于接收、发射电磁波的设备,按功能来划分可以分为通信主天线、WiFi天线、蓝牙天线、GPS天线、NFC天线、无线充电天线,从历史来看,伴随通信技术升级、手机功能更全,对天线的需求呈现阶梯式增长。2)Massive MIMO技术(大规模天线技术)是5G提高频谱效率、系统容量的关键技术,基站Massive MIMO技术普及后,5G手机天线数量将从目前的2根向4根、8根甚至16根演进。3)以苹果为例,2017年iPhoneX通信主天线阶数为2*2MIMO,2019年iPhone 11通信主天线阶数为4*4MIMO。以华为为例,2019年9月华为发布的Mate 30 Pro(5G版)内部天线达21根,其中5G 天线达14根、支持8个5G频段。 ? 5G时代促天线材质升级,技术升级促天线价格提升。1)4G时代,安卓手机主要采用LDS方案,苹果手机主要采用FPC方案、但逐步由PI材质转为MPI、LCP材质。2)伴随5G频率大幅提升,信号衰减加速,对天线材质要求也更高,5G时代,预计初期安卓仍以LDS方案为主,但将逐步转为FPC方案,短期LCP价格高昂、MPI在中低频段表现与LCP接近,预计未来中低频段将主要采用MPI,高频将采用LCP。LCP、PMI天线的单机价格是LDS天线的数倍。 ? 技术迭代期对天线企业技术实力、制造能力要求更高。1)天线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我们认为在技术迭代期,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技术方向,在技术变革期有望脱颖而出。2)考虑5G时代促进手机天线材质升级,伴随LCP、MPI材料的普及,天线企业需要尝试更多柔性天线的设计,对企业的设计能力、制造能力要求更高。3)根据天线设计原理,理论上天线长度为波长的1/4时,天线接收、发射电磁波的转换效率最高,伴随5G频率大幅提升,天线长度缩窄。预计在毫米波频段,天线尺寸仅为毫米级,对企业的精密加工能力要求更高。 ? 5G手机出货量快速增长,带动全球手机天线市场快速增长,预计2022年全球手机天线市场超200亿元。1)2013年中国启动4G商用,4G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2019年中国启动5G商用,5G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2019年、2020年H1中国5G手机出货量达0.14、0.64亿部,渗透率达7%、42%。2)安卓系:目前安卓系天线以LDS工艺为主,根据我们估算,相较于4G时代、5G时代天线价值量有望翻倍,假设2020~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34、13.82、14.51亿部,同比-10%、12%、5%,考虑苹果推出低价版、5G版iPhone市占率持续上行,预计2020~2022年安卓市占率下滑2pct、1pct、0pct,对应安卓手机出货量达10.38、11.48、12.06亿部。假设2020~2022年全球安卓手机5G渗透率达22%、50%、70%,5G安卓手机出货量达2.7、6.7、9.9亿部,同比1411%、150%、48%。假设2022年前安卓5G手机以LDS方案为主,4G天线、5G天线ASP分别为5元、10元,对应2020~2022年安卓天线市场规模达63、86、102亿元,同增7%、36%、19%。3)苹果系:目前苹果手机以MPI、LCP天线为主,2017年iPhoneX大规模使用LCP材料,2019年iPhone 11新增MPI材料、替代部分LCP材料。预计未来中低频段将主要采用MPI,高频将采用LCP。预计未来MPI、LCP天线市场规模稳健增长,对应2022年iPhone天线市场规模超100亿元。 2.2 LDS天线龙头,受益5G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 ? 公司是LDS天线龙头。自公司2006年成立以来,天线业务都是公司的支柱业务,2010年公司上市,营收仅1.4亿元,在全球天线市场市占率仅2%。2012年公司收购诺基亚时代的天线龙头企业莱尔德(北京),公司整合较为成功,研发测试能力、产品制造能力大幅提升,成功获取多家大客户资源。伴随公司整体实力提升,公司顺利切入苹果、华为、OPPO供应链。 ? 公司收购莱尔德,实力大增。2012年公司以1.73亿元收购诺基亚时代的天线龙头企业莱尔德(北京)。收购完成后公司保留莱尔德研发骨干、获取优质生产设备,研发测试能力、产品制造能力大幅提升,并取得潜在客户包括Nokia、 Motorola、 Sony、LG等手机厂,实现客户资源互补。 ? 公司技术储备充沛。公司具备统筹全局的中央研究院,在瑞典、美国、日本、韩国和国内深圳、北京、上海、西安、绵阳、常州各地均设有研发分支机构,并设立深圳市5G毫米波天线技术工程实验室、广东省LCP 5G射频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多项5G天线、 LCP材料等相关专利,技术储备充沛。 ? 公司制造能力、测试能力强。长期以来公司保持在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研发投入,柔性生产能力强、生产效率高。考虑天线是定制化行业,测试能力必不可少,公司拥有具备国家CNAS和国际CTIA认证资质的检测认证实验室、深圳市5G毫米波天线技术工程实验室、广东省LCP 5G射频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测试能力国际领先。 ? 公司坚定大客户战略,客户资源突出。长期以来,公司坚定大客户战略,并在收购莱尔德(北京)后成功切入苹果、三星、华为、OPPO等主流手机厂供应链,并且是华为、OPPO高端机的LDS天线主要供应商,客户资源突出。 ? 展望未来:预计公司2020~2022年天线业务营收同增23%、26%、37%。1)安卓天线:公司是安卓LDS天线龙头,未来3年安卓天线市场快速增长,考虑公司兼具技术实力、制造能力、客户资源突出,公司市占率略有提升,安卓天线业务营收增速达21%、27%、20%。略高于行业;2)苹果天线:公司苹果天线主要供应ipad、mac、Apple watch,2020年受疫情影响、在线办公兴起,ipad、mac出货量快速增长,2020年Q2苹果的ipad、mac业务营收同增31%、22%,预计公司2020~2022年苹果天线营收同增25%、10%、5%。 2.3 长期来看,LCP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公司2021年LCP天线放量可期 ? 长期来看,高频5G手机以LCP天线为主。我们预计5G初期LDS、FPC方案共存,其中安卓手机主要采用LDS方案,苹果手机主要采用FPC方案。长期来看,LDS方案将逐步转为FPC方案(LCP、MPI),考虑短期LCP价格高昂、MPI在中低频段表现与LCP接近,预计未来中低频段5G手机将主要采用MPI,高频段5G手机将采用LCP。LCP、PMI天线的单机价格是LDS天线的数倍。 ? 苹果LCP的主流供应商为村田、安费诺、立讯精密。LCP产业链分为上游原材料(树脂、薄膜)、FCCL,中游软板加工,下游模组制造。iPhone自2018年开始采用LCP方案,我们估算iPhone的LCP市场规模超100亿元。主要的供应商为村田、安费诺、立讯精密,其中村田负责供应原材料、FCCL、软板加工,安费诺、立讯精密负责模组制造环节。 ?公司2021年LCP天线放量可期。信维凭借多年技术积累,目前已具备从薄膜、FCCL、模组制造的能力,且正在建设一条中规模LCP生产线,旨在为客户提供从材料到模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预计伴随公司LCP生产线产能落地,公司LCP业务放量可期。 三、无线充电:公司兼具一体化、成本优势,受益行业渗透率提升 ?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流的充电技术包括电磁感应、无线电波、共振技术。主流的充电标准包括:WPC的Qi标准、AFA的A4WP标准和PMA标准。无线充电包括发射端、接受端两部分,上下游产业链包括芯片、磁性材料、传输线圈、模组制造、系统集成。应用涵盖智能手机、汽车、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领域。 ? 预计无线充电行业出货量未来五年CAGR达28%。根据IHS,2018年无线充电发射端、接收端出货量达6.11亿台,预计2023年无线充电发射端、接收端出货量达21亿台,五年CAGR达28%。 ? 2019年中国市场安卓机无线充电渗透率仅20%,预计未来三年手机市场无线充电渗透率快速提升。根据WPC,2018年Qi认证的无线充电发射端、接收端出货量达3.66亿台,同增77%;其中Qi认证的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出货量超2.71亿部,同增68%。截止2019年底,通过Qi认证的手机机型超140款,涵盖了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企业高端机型。根据我们估算,预计2018、2019年中国市场iPhone无线充电渗透率达58%、88%,安卓机无线充电渗透率达3%、20%,预计伴随无线充电技术由高端机逐步向中低端机渗透,未来三年无线充电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2020~2022年安卓手机无线充电渗透率达30%、40%、50%,对应出货量达3.1、4.6、6亿部,同增32%、48%、31%。 ? 公司兼具一体化优势、成本优势,预计未来深度受益无线充电渗透率快速提升。公司在无线充电领域深度布局,可提供从磁性材料、线圈到模组的一站式无线充电解决方案,成本优势显著。在磁性材料领域,公司可提供铁氧体材料、非晶、纳米晶等多种软磁材料,可从材料端配合客户进行产品开发;在线圈领域,公司具备成熟的精密加工及绕线工艺,可提供不同线圈方案的产品设计;在模组领域,目前公司自主设计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模组已实现量产,并覆盖了国内外一流大客户群体,产品竞争力显著。 ? 展望未来:预计公司2020~2022年无线充电业务营收同增105%、51%、35%。1)安卓市场:公司是安卓手机主要无线充电供应商,预计伴随手机端无线充电渗透率提升,公司无线充电业务快速增长;考虑公司一体化优势、成本优势突出,预计未来市占率持续提升,预计2020~2022年安卓无线充电业务营收快速增长。2)苹果市场:公司于2019年切入iPhone 11系列供应iPhone无线充电,伴随公司供应比例逐步提升,预计公司苹果无线充电收入快速增长。 四、精密制造:EMI/EMC器件业务快速增长 4.1 EMI/EMC器件:需求端稳健增长,营收、业绩快速增长 ? 伴随电子设备广泛应用,电磁干扰无所不在、且对电子设备危害较大,如电话通信受到干扰会使信号畸变,自动控制系统受到电磁干扰可能出现失控,金属之间可能因为电磁干扰产生电火花、爆炸。为解决电磁干扰问题,EMI(射频干扰)/EMC(射频兼容)器件应运而生。 ? EMI/EMC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按材料划分可分为导电塑料器件、导电硅胶、金属屏蔽器件、导电布衬垫、吸波器件。EMI/EMC器件下游涵盖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等行业。 ? 根据MarketsandMarkets,预计2019年EMI/EMC器件市场达63亿美元,2024年达82亿美元,5年CAGR为5%,呈现稳健增长。5G手机提升传输速率、频率、信号的同时,对电磁屏蔽件要求更高,预计手机用EMI/EMC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 公司EMI/EMC营收快速增长,收购艾利门特布局MIM领域。1)2019年公司EMI/EMC营收达17亿元,同增31%。过去3年公司EMI、EMC业务营收快速增长。考虑公司目前在小件的市场占有率仍低,未来成长空间巨大。2)公司的EMI/EMC器件包括模切产品、CNC产品、MIM产品,2015年~2017年公司通过多次增资,完成了对艾利门特100%控股,切入MIM领域,相较于传统金属成型技术,MIM工艺具备经济性更高、产品复杂程度更高、材料选择范围更广等优势,适用于生产小型、精密、3D复杂、高性能零件。2018、2019年艾利门特营收达1.42、3.62亿元,净利达0.12、0.79亿元,营收、净利快速增长。 4.2 连接器:收购亚力盛成功切入,下游需求稳健增长 ? 连接器指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的电子元件,由接插件、线材构成。 ? 根据Bishop & Associate,2018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达667亿美元,过去五年CAGR为6%。主要应用涵盖汽车、通信、电子、工业等领域。 ? 收购亚力盛成功切入连接器行业,BTB连接器助力增长。1)2014、2015年公司斥资5.73亿元收购亚力盛切入连接器行业,亚力盛主营业务为各类连接器。2014年亚力盛营收为3.2亿元,其中工业自动化连接器营收占比为45%,消费电子连接器营收占比为55%,净利为0.43亿元。2)2015~2017年亚力盛承诺业绩为0.45、0.59、0.76亿元,实际业绩达0.51、0.68、1.1亿元,收购以来亚力盛超额完成业绩承诺。3)2019年亚力盛营收为5.9亿元,净利为0.59亿元,近年亚力盛仍处于整合阶段。3)目前全球BTB连接器市场规模超百亿,伴随手机内部复杂度提升、BTB连接器用量将进一步增长,公司布局BTB连接器多年、并于2019年H2开始为客户批量供货,预计2020年BTB连接器逐步进入收获期、业务持续放量。 五、射频前端:内生外延拓展射频前端,受益国产替代 ? 射频前端(RFFE)指天线和射频收发器之间的部分。射频前端负责实现移动端的基带信号和可传播的射频信号之间的转换,基带信号指未经调制的原始信号、其特点为频率较低,射频信号指调制过的、可以在空中传播的无线电信号。 ? 射频前端由功率放大器(PA)、低噪声放大器(LNA)、滤波器(Filter)、双工器(Duplexer)、射频开关(Switches)、天线调谐器(tuner)构成。其中功率放大器用于实现发射通道的基带信号放大,低噪声放大器用于实现接受通道的射频信号放大,滤波器用于筛选、过滤特定频段的信号,双工器用于隔离发射通道、接受通道的射频信号(一般由多个滤波器构成)。 ? 根据Yole Développement,预计2018年全球射频前端市场规模为150亿美元,2023年全球射频前端市场规模为258亿美元,CAGR为8%;从结构来看,滤波器市场占比达53%、功率放大器市场占比达33%。 ? 根据 QYR Electronics Research Center 的统计,2018年全球射频滤波器市场规模达83.6亿美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达219亿美元,CAGR达21%。 ? 根据Yole Développement,PA模组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60亿元增资到2025年的104亿美元,CAGR为8%。 ? 目前射频前端市场由日、美垄断。 ? 滤波器主要分为声表面波滤波器(SAW)和体声波滤波器(BAW)。其中SAW成本较低、工作频率上限为2.7GHz,占滤波器市场的73%,BAW在高频(1.5GHz~6GHz)性能更优、但成本较高,占滤波器市场的24%。目前SAW滤波器市场主要由日本厂商垄断,BAW主要由美国厂商垄断。 ? 全球功率放大器市场主要由美国企业Skyworks、Qorvo、Broadcom垄断。合计占据市场规模达93%。 ? 内需支撑+贸易摩擦催化,近年来我国射频前端企业逐步崛起。以SAW滤波器为例, 2018年我国SAW滤波器产量为5亿只、消费量为151亿只,国产率仅3%。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政策推动下国产替代加速,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国产滤波器出货量快速增长。从微观数据来看,SAW滤波器龙头村田近年来压电元件业务呈现持续下滑,或侧面印证SAW滤波器国产化持续提速。 ? 公司自2016年切入射频前端领域,目前公司已实现滤波器、PA、Tuner、Swtich的全覆盖,并逐步向国内客户推广、送样。2020年公司拟募资20亿元向 SAW、 TC-SAW 和 BAW 等射频前端产品方向延伸。 ? 公司入股中电科技德清华莹切入SAW滤波器。1)2017年公司以1.1亿元增资入股中电科技德清华莹,持股19.5%。2020年1月公司拟增资德清华莹0.74亿元,增资后仍持股19.5%,公司两次增资均用于扩大SAW产能。2)德清华莹创立于1978年,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SAW滤波器件、射频模块,公司年产SAW滤波器8000万只,广泛用于遥控、安防、智能家居等业务。2019年德清华莹营收为7.1亿元,同增33%,净利为0.49亿元,同增32%,近年来公司营收、净利快速增长。 ? 拟增资控股瑞强通信切入PA、滤波器。2020年1月公司公告拟以3亿元增资瑞强通信,增资完成后持有瑞强通信51%的股权。瑞强通信是一家集射频器件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于一体的公司,可为客户提供天线、PA功率放大器、滤波器等射频器件以及TWS耳机的蓝牙芯片、天线等综合解决方案。2019年瑞强通信营收达5亿元、净利为0.04亿元。 六、公司拟定增30亿元扩产射频前端、天线、无线充电项目 ? 2020年3月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30亿元用于投资射频前端器件、5G天线及天线组件、无线充电模组项目,定增投产将有助于公司把握射频国产化、5G技术升级、无线充电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趋势,增强公司与终端客户的粘性。 七、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7.1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业绩为13.4、18.6、24.8亿元 ? 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收达70、97、128亿元,同增36%、39%、32%。1)天线业务:预计公司2020~2022年天线业务营收同增23%、34%、32%。①安卓市场:未来3年安卓天线市场快速增长,考虑公司兼具技术实力、制造能力、客户资源突出,公司市占率略有提升,预计公司安卓天线快速增长;②苹果市场:公司苹果天线主要供应ipad、mac、Apple watch,2020年受疫情影响、在线办公兴起,ipad、mac出货量快速增长,2020年Q2苹果的ipad、mac业务营收同增31%、22%,预计公司苹果天线业务快速增长;③目前公司正在建设一条中规模LCP生产线,预计未来伴随LCP生产线产能落地,公司LCP业务放量可期。2)无线充电业务:预计公司2020~2022年无线充电业务营收同增105%、51%、35%。①安卓市场:公司是安卓手机主要无线充电供应商,预计伴随手机端无线充电渗透率提升,公司无线充电业务快速增长;考虑公司一体化优势、成本优势突出,预计未来市占率持续提升,预计2020~2022年安卓无线充电业务营收快速增长。②苹果市场:公司于2019年切入iPhone 11系列供应iPhone无线充电,伴随公司供应比例逐步提升,预计公司苹果无线充电收入快速增长。3)EMI/EMC:5G手机提升传输速率、频率、信号的同时,对电磁屏蔽件要求更高,预计手机用EMI/EMC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预计公司2020~2022年EMI/EMC营收增速达30%、40%、30%。4)目前全球BTB连接器市场规模超百亿,伴随手机内部复杂度提升、BTB连接器用量将进一步增长,公司布局BTB连接器多年、并于2019年H2开始为客户批量供货,预计2020年BTB连接器逐步进入收获期、业务持续放量。预计公司2020~2022年连接器业务营收增速为30%。 ? 预计公司2020-2022年业绩为13.4、18.6、24.8亿元,同增31%、39%、34%。1)根据公司新一轮股权激励,公司2020~2022年股权激励摊销期权费用为1.48、0.71、0.27亿元。预计公司2019-2021年管理费率为4.5%、4%、3.5%。2)考虑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预计研发费率提升至9%。3)假设公司定增成功,预计财务费率下滑至0.6%。 7.2 投资建议及估值:给予公司目标价67.1元 ? 采取PE估值,给予目标价67.1元。我们选取立讯精密、硕贝德、鹏鼎控股作为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1年35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67.1元,给予买入评级。 八、风险提示 ? 疫情反复风险:未来若新冠疫情反复,或对消费电子产业造成冲击,导致公司下游景气度恶化。 ? 5G进程低于预期:若5G进程低于预期,公司天线业务将低于预期。 ? 市场竞争风险:伴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产品或面临降价风险。 ? 应收账款过高风险:2019年公司应收款项达28亿元,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达175天,高于苹果产业链的可比公司(70~100天)。未来若计提应收账款减值损失公司业绩或低于预期。 ? 定增摊薄回报的风险:公司拟定增30亿元,伴随募集资金到位,公司总股本将大幅增长,摊薄公司EPS、ROE。 投资评级的说明: 买入: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5%-15%; 中性:预期未来6-12个月内变动幅度在 -5%-5%; 减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下跌幅度在5%以上。 创新技术研究团队: 樊志远(电子首席)/ 刘妍雪 / 邓小路 欢迎阅读【国金电子】每日行情资讯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声明:本公众号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人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5G天线、无线充电加速助力泛射频龙头再腾飞 投资逻辑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一站式泛射频企业。公司是国内天线行业龙头,自上市以来,聚焦射频领域,借助内生外延,持续拓展无线充电、EMI/EMC器件、连接器、射频前端器件等业务。公司兼具技术优势、一体化优势、成本优势、客户资源优势、管理优势,4G时代(2011~2018年)公司营收、净利快速增长,CAGR达62%、45%。 ? 短期来看,5G天线、无线充电、精密制造助力公司业绩快速增长。1)天线业务:公司是安卓手机天线主要供应商,预计5G初期天线仍采用LDS方案,我们预计5G天线单机价值量达4G天线的2倍,伴随5G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2021、2022年安卓手机LDS天线市场规模达86、102亿元,同比增长36%、19%,预计公司天线业务营收快速增长。2)无线充电:①安卓系:公司是安卓市场无线充电主要供应商,预计2020~2022年安卓手机无线充电出货量同增32%、48%、31%,公司安卓无线充电收入快速增长。②苹果系:公司于2019年切入iPhone11系列供应无线充电,伴随公司供应比例逐步提升,预计公司苹果无线充电收入快速增长。3)公司逐步开拓EMI/EMC、连接器领域,5G对EMI/EMC要求更高、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2020年高性能精密BTB连接器放量有望逐步放量。 ? 长期来看,LCP、射频前端有望为公司打造新增长点。1)长期来看单机价值量更高的LCP天线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公司凭借多年技术积累,目前已具备从材料到模组的能力,预计未来公司LCP业务放量可期。2)内需支撑+贸易摩擦催化,近年来我国滤波器企业逐步崛起。公司入股德清华莹布局SAW滤波器,未来有望受益国产替代。 盈利估值与估值 ?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业绩为13.4、18.6、24.8亿元,同增31%、39%、34%。采用可比公司PE估值,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67.1元(35*2021EPS)。 风险 ? 疫情反复,5G进程低于预期、市场竞争风险、应收账款过高、定增摊薄回报风险。 一、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泛射频企业,内生外延快速增长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泛射频企业。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0年登陆创业板,自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泛射频行业,主营业务涵盖天线、无线充电模组、EMI/EMC器件、连接器、射频前端器件等业务。2019年公司天线、无线充电模组、EMI/EMC器件、连接器营收占比为41%、14%、33%、12%。 ? 4G时代公司营收、业绩快速成长。2019年公司营收为51亿元,同增9%,归母净利为10.2亿元,同增11%。2019年公司ROE达24%、净利率达20%,盈利能力超群。4G时代(2011~2018年)公司营收、净利快速增长,CAGR达62%、45%。 ? 公司专注于泛射频领域,技术储备充分、一体化优势明显、客户资源丰富,借助外延并购营收、业绩快速增长。 ? 公司重视研发,技术储备充分。公司具备统筹全局的中央研究院,在瑞典、美国、日本、韩国和国内深圳、北京、上海、西安、绵阳、常州各地均设有研发分支机构。近年来研发费用快速增长, 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8%,主要用于5G天线系统、射频前端技术,并拥有多项5G天线、无线充电、 LCP材料等相关专利,2020年H1公司申请专利227件,其中5G天线47件,LCP专利10件,BAW专利10件,SAW专利6件。 ? 公司一体化优势、成本优势突出。1)公司致力于基础技术、基础材料的研究,目前已实现“材料-零件-模组”的全覆盖,是电子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实现了一体化供应的公司。2)以LCP为例,信维凭借多年技术积累,目前已具备从材料到工艺到LCP模组的能力,且正在建设一条中规模LCP生产线,旨在为客户提供从材料到模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3)以天线领域为例,苹果天线领域最早三大供应商为安费诺、Molex、泰科电子,伴随中国企业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优势突出,2014年公司取代泰科电子进入苹果供应体系。 ? 公司坚定大客户战略,客户资源突出。长期以来,公司坚定大客户战略,下游客户包括苹果、三星、华为、OPPO、索尼、联想、本田等企业。 ? 公司管理能力突出,历次收购整合较为成功,外延助力公司业绩增长。公司营收、净利的高速成长一方面得益于内生增长,一方面源自于外延并购。2010年公司营收仅1.4亿元,在全球天线市场市占率仅2%。2012年公司以1.73亿元收购诺基亚时代的天线龙头企业莱尔德(北京),实力大增。2014、2015年公司斥资5.73亿元收购亚力盛,顺利切入连接器行业。公司上市以来的两次大型收购整合均较为成功,收购企业实现营收、净利、净利率快速增长。 二、天线:5G加速助力天线行业量价齐升,天线龙头深度受益 2.1 5G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带动天线行业量价齐升 ? 通信技术、手机功能升级带动天线数量增长。1)手机天线指手机上用于接收、发射电磁波的设备,按功能来划分可以分为通信主天线、WiFi天线、蓝牙天线、GPS天线、NFC天线、无线充电天线,从历史来看,伴随通信技术升级、手机功能更全,对天线的需求呈现阶梯式增长。2)Massive MIMO技术(大规模天线技术)是5G提高频谱效率、系统容量的关键技术,基站Massive MIMO技术普及后,5G手机天线数量将从目前的2根向4根、8根甚至16根演进。3)以苹果为例,2017年iPhoneX通信主天线阶数为2*2MIMO,2019年iPhone 11通信主天线阶数为4*4MIMO。以华为为例,2019年9月华为发布的Mate 30 Pro(5G版)内部天线达21根,其中5G 天线达14根、支持8个5G频段。 ? 5G时代促天线材质升级,技术升级促天线价格提升。1)4G时代,安卓手机主要采用LDS方案,苹果手机主要采用FPC方案、但逐步由PI材质转为MPI、LCP材质。2)伴随5G频率大幅提升,信号衰减加速,对天线材质要求也更高,5G时代,预计初期安卓仍以LDS方案为主,但将逐步转为FPC方案,短期LCP价格高昂、MPI在中低频段表现与LCP接近,预计未来中低频段将主要采用MPI,高频将采用LCP。LCP、PMI天线的单机价格是LDS天线的数倍。 ? 技术迭代期对天线企业技术实力、制造能力要求更高。1)天线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我们认为在技术迭代期,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技术方向,在技术变革期有望脱颖而出。2)考虑5G时代促进手机天线材质升级,伴随LCP、MPI材料的普及,天线企业需要尝试更多柔性天线的设计,对企业的设计能力、制造能力要求更高。3)根据天线设计原理,理论上天线长度为波长的1/4时,天线接收、发射电磁波的转换效率最高,伴随5G频率大幅提升,天线长度缩窄。预计在毫米波频段,天线尺寸仅为毫米级,对企业的精密加工能力要求更高。 ? 5G手机出货量快速增长,带动全球手机天线市场快速增长,预计2022年全球手机天线市场超200亿元。1)2013年中国启动4G商用,4G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2019年中国启动5G商用,5G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2019年、2020年H1中国5G手机出货量达0.14、0.64亿部,渗透率达7%、42%。2)安卓系:目前安卓系天线以LDS工艺为主,根据我们估算,相较于4G时代、5G时代天线价值量有望翻倍,假设2020~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34、13.82、14.51亿部,同比-10%、12%、5%,考虑苹果推出低价版、5G版iPhone市占率持续上行,预计2020~2022年安卓市占率下滑2pct、1pct、0pct,对应安卓手机出货量达10.38、11.48、12.06亿部。假设2020~2022年全球安卓手机5G渗透率达22%、50%、70%,5G安卓手机出货量达2.7、6.7、9.9亿部,同比1411%、150%、48%。假设2022年前安卓5G手机以LDS方案为主,4G天线、5G天线ASP分别为5元、10元,对应2020~2022年安卓天线市场规模达63、86、102亿元,同增7%、36%、19%。3)苹果系:目前苹果手机以MPI、LCP天线为主,2017年iPhoneX大规模使用LCP材料,2019年iPhone 11新增MPI材料、替代部分LCP材料。预计未来中低频段将主要采用MPI,高频将采用LCP。预计未来MPI、LCP天线市场规模稳健增长,对应2022年iPhone天线市场规模超100亿元。 2.2 LDS天线龙头,受益5G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 ? 公司是LDS天线龙头。自公司2006年成立以来,天线业务都是公司的支柱业务,2010年公司上市,营收仅1.4亿元,在全球天线市场市占率仅2%。2012年公司收购诺基亚时代的天线龙头企业莱尔德(北京),公司整合较为成功,研发测试能力、产品制造能力大幅提升,成功获取多家大客户资源。伴随公司整体实力提升,公司顺利切入苹果、华为、OPPO供应链。 ? 公司收购莱尔德,实力大增。2012年公司以1.73亿元收购诺基亚时代的天线龙头企业莱尔德(北京)。收购完成后公司保留莱尔德研发骨干、获取优质生产设备,研发测试能力、产品制造能力大幅提升,并取得潜在客户包括Nokia、 Motorola、 Sony、LG等手机厂,实现客户资源互补。 ? 公司技术储备充沛。公司具备统筹全局的中央研究院,在瑞典、美国、日本、韩国和国内深圳、北京、上海、西安、绵阳、常州各地均设有研发分支机构,并设立深圳市5G毫米波天线技术工程实验室、广东省LCP 5G射频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多项5G天线、 LCP材料等相关专利,技术储备充沛。 ? 公司制造能力、测试能力强。长期以来公司保持在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研发投入,柔性生产能力强、生产效率高。考虑天线是定制化行业,测试能力必不可少,公司拥有具备国家CNAS和国际CTIA认证资质的检测认证实验室、深圳市5G毫米波天线技术工程实验室、广东省LCP 5G射频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测试能力国际领先。 ? 公司坚定大客户战略,客户资源突出。长期以来,公司坚定大客户战略,并在收购莱尔德(北京)后成功切入苹果、三星、华为、OPPO等主流手机厂供应链,并且是华为、OPPO高端机的LDS天线主要供应商,客户资源突出。 ? 展望未来:预计公司2020~2022年天线业务营收同增23%、26%、37%。1)安卓天线:公司是安卓LDS天线龙头,未来3年安卓天线市场快速增长,考虑公司兼具技术实力、制造能力、客户资源突出,公司市占率略有提升,安卓天线业务营收增速达21%、27%、20%。略高于行业;2)苹果天线:公司苹果天线主要供应ipad、mac、Apple watch,2020年受疫情影响、在线办公兴起,ipad、mac出货量快速增长,2020年Q2苹果的ipad、mac业务营收同增31%、22%,预计公司2020~2022年苹果天线营收同增25%、10%、5%。 2.3 长期来看,LCP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公司2021年LCP天线放量可期 ? 长期来看,高频5G手机以LCP天线为主。我们预计5G初期LDS、FPC方案共存,其中安卓手机主要采用LDS方案,苹果手机主要采用FPC方案。长期来看,LDS方案将逐步转为FPC方案(LCP、MPI),考虑短期LCP价格高昂、MPI在中低频段表现与LCP接近,预计未来中低频段5G手机将主要采用MPI,高频段5G手机将采用LCP。LCP、PMI天线的单机价格是LDS天线的数倍。 ? 苹果LCP的主流供应商为村田、安费诺、立讯精密。LCP产业链分为上游原材料(树脂、薄膜)、FCCL,中游软板加工,下游模组制造。iPhone自2018年开始采用LCP方案,我们估算iPhone的LCP市场规模超100亿元。主要的供应商为村田、安费诺、立讯精密,其中村田负责供应原材料、FCCL、软板加工,安费诺、立讯精密负责模组制造环节。 ?公司2021年LCP天线放量可期。信维凭借多年技术积累,目前已具备从薄膜、FCCL、模组制造的能力,且正在建设一条中规模LCP生产线,旨在为客户提供从材料到模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预计伴随公司LCP生产线产能落地,公司LCP业务放量可期。 三、无线充电:公司兼具一体化、成本优势,受益行业渗透率提升 ?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流的充电技术包括电磁感应、无线电波、共振技术。主流的充电标准包括:WPC的Qi标准、AFA的A4WP标准和PMA标准。无线充电包括发射端、接受端两部分,上下游产业链包括芯片、磁性材料、传输线圈、模组制造、系统集成。应用涵盖智能手机、汽车、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领域。 ? 预计无线充电行业出货量未来五年CAGR达28%。根据IHS,2018年无线充电发射端、接收端出货量达6.11亿台,预计2023年无线充电发射端、接收端出货量达21亿台,五年CAGR达28%。 ? 2019年中国市场安卓机无线充电渗透率仅20%,预计未来三年手机市场无线充电渗透率快速提升。根据WPC,2018年Qi认证的无线充电发射端、接收端出货量达3.66亿台,同增77%;其中Qi认证的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出货量超2.71亿部,同增68%。截止2019年底,通过Qi认证的手机机型超140款,涵盖了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企业高端机型。根据我们估算,预计2018、2019年中国市场iPhone无线充电渗透率达58%、88%,安卓机无线充电渗透率达3%、20%,预计伴随无线充电技术由高端机逐步向中低端机渗透,未来三年无线充电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2020~2022年安卓手机无线充电渗透率达30%、40%、50%,对应出货量达3.1、4.6、6亿部,同增32%、48%、31%。 ? 公司兼具一体化优势、成本优势,预计未来深度受益无线充电渗透率快速提升。公司在无线充电领域深度布局,可提供从磁性材料、线圈到模组的一站式无线充电解决方案,成本优势显著。在磁性材料领域,公司可提供铁氧体材料、非晶、纳米晶等多种软磁材料,可从材料端配合客户进行产品开发;在线圈领域,公司具备成熟的精密加工及绕线工艺,可提供不同线圈方案的产品设计;在模组领域,目前公司自主设计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模组已实现量产,并覆盖了国内外一流大客户群体,产品竞争力显著。 ? 展望未来:预计公司2020~2022年无线充电业务营收同增105%、51%、35%。1)安卓市场:公司是安卓手机主要无线充电供应商,预计伴随手机端无线充电渗透率提升,公司无线充电业务快速增长;考虑公司一体化优势、成本优势突出,预计未来市占率持续提升,预计2020~2022年安卓无线充电业务营收快速增长。2)苹果市场:公司于2019年切入iPhone 11系列供应iPhone无线充电,伴随公司供应比例逐步提升,预计公司苹果无线充电收入快速增长。 四、精密制造:EMI/EMC器件业务快速增长 4.1 EMI/EMC器件:需求端稳健增长,营收、业绩快速增长 ? 伴随电子设备广泛应用,电磁干扰无所不在、且对电子设备危害较大,如电话通信受到干扰会使信号畸变,自动控制系统受到电磁干扰可能出现失控,金属之间可能因为电磁干扰产生电火花、爆炸。为解决电磁干扰问题,EMI(射频干扰)/EMC(射频兼容)器件应运而生。 ? EMI/EMC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按材料划分可分为导电塑料器件、导电硅胶、金属屏蔽器件、导电布衬垫、吸波器件。EMI/EMC器件下游涵盖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等行业。 ? 根据MarketsandMarkets,预计2019年EMI/EMC器件市场达63亿美元,2024年达82亿美元,5年CAGR为5%,呈现稳健增长。5G手机提升传输速率、频率、信号的同时,对电磁屏蔽件要求更高,预计手机用EMI/EMC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 公司EMI/EMC营收快速增长,收购艾利门特布局MIM领域。1)2019年公司EMI/EMC营收达17亿元,同增31%。过去3年公司EMI、EMC业务营收快速增长。考虑公司目前在小件的市场占有率仍低,未来成长空间巨大。2)公司的EMI/EMC器件包括模切产品、CNC产品、MIM产品,2015年~2017年公司通过多次增资,完成了对艾利门特100%控股,切入MIM领域,相较于传统金属成型技术,MIM工艺具备经济性更高、产品复杂程度更高、材料选择范围更广等优势,适用于生产小型、精密、3D复杂、高性能零件。2018、2019年艾利门特营收达1.42、3.62亿元,净利达0.12、0.79亿元,营收、净利快速增长。 4.2 连接器:收购亚力盛成功切入,下游需求稳健增长 ? 连接器指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的电子元件,由接插件、线材构成。 ? 根据Bishop & Associate,2018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达667亿美元,过去五年CAGR为6%。主要应用涵盖汽车、通信、电子、工业等领域。 ? 收购亚力盛成功切入连接器行业,BTB连接器助力增长。1)2014、2015年公司斥资5.73亿元收购亚力盛切入连接器行业,亚力盛主营业务为各类连接器。2014年亚力盛营收为3.2亿元,其中工业自动化连接器营收占比为45%,消费电子连接器营收占比为55%,净利为0.43亿元。2)2015~2017年亚力盛承诺业绩为0.45、0.59、0.76亿元,实际业绩达0.51、0.68、1.1亿元,收购以来亚力盛超额完成业绩承诺。3)2019年亚力盛营收为5.9亿元,净利为0.59亿元,近年亚力盛仍处于整合阶段。3)目前全球BTB连接器市场规模超百亿,伴随手机内部复杂度提升、BTB连接器用量将进一步增长,公司布局BTB连接器多年、并于2019年H2开始为客户批量供货,预计2020年BTB连接器逐步进入收获期、业务持续放量。 五、射频前端:内生外延拓展射频前端,受益国产替代 ? 射频前端(RFFE)指天线和射频收发器之间的部分。射频前端负责实现移动端的基带信号和可传播的射频信号之间的转换,基带信号指未经调制的原始信号、其特点为频率较低,射频信号指调制过的、可以在空中传播的无线电信号。 ? 射频前端由功率放大器(PA)、低噪声放大器(LNA)、滤波器(Filter)、双工器(Duplexer)、射频开关(Switches)、天线调谐器(tuner)构成。其中功率放大器用于实现发射通道的基带信号放大,低噪声放大器用于实现接受通道的射频信号放大,滤波器用于筛选、过滤特定频段的信号,双工器用于隔离发射通道、接受通道的射频信号(一般由多个滤波器构成)。 ? 根据Yole Développement,预计2018年全球射频前端市场规模为150亿美元,2023年全球射频前端市场规模为258亿美元,CAGR为8%;从结构来看,滤波器市场占比达53%、功率放大器市场占比达33%。 ? 根据 QYR Electronics Research Center 的统计,2018年全球射频滤波器市场规模达83.6亿美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达219亿美元,CAGR达21%。 ? 根据Yole Développement,PA模组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60亿元增资到2025年的104亿美元,CAGR为8%。 ? 目前射频前端市场由日、美垄断。 ? 滤波器主要分为声表面波滤波器(SAW)和体声波滤波器(BAW)。其中SAW成本较低、工作频率上限为2.7GHz,占滤波器市场的73%,BAW在高频(1.5GHz~6GHz)性能更优、但成本较高,占滤波器市场的24%。目前SAW滤波器市场主要由日本厂商垄断,BAW主要由美国厂商垄断。 ? 全球功率放大器市场主要由美国企业Skyworks、Qorvo、Broadcom垄断。合计占据市场规模达93%。 ? 内需支撑+贸易摩擦催化,近年来我国射频前端企业逐步崛起。以SAW滤波器为例, 2018年我国SAW滤波器产量为5亿只、消费量为151亿只,国产率仅3%。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政策推动下国产替代加速,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国产滤波器出货量快速增长。从微观数据来看,SAW滤波器龙头村田近年来压电元件业务呈现持续下滑,或侧面印证SAW滤波器国产化持续提速。 ? 公司自2016年切入射频前端领域,目前公司已实现滤波器、PA、Tuner、Swtich的全覆盖,并逐步向国内客户推广、送样。2020年公司拟募资20亿元向 SAW、 TC-SAW 和 BAW 等射频前端产品方向延伸。 ? 公司入股中电科技德清华莹切入SAW滤波器。1)2017年公司以1.1亿元增资入股中电科技德清华莹,持股19.5%。2020年1月公司拟增资德清华莹0.74亿元,增资后仍持股19.5%,公司两次增资均用于扩大SAW产能。2)德清华莹创立于1978年,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SAW滤波器件、射频模块,公司年产SAW滤波器8000万只,广泛用于遥控、安防、智能家居等业务。2019年德清华莹营收为7.1亿元,同增33%,净利为0.49亿元,同增32%,近年来公司营收、净利快速增长。 ? 拟增资控股瑞强通信切入PA、滤波器。2020年1月公司公告拟以3亿元增资瑞强通信,增资完成后持有瑞强通信51%的股权。瑞强通信是一家集射频器件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于一体的公司,可为客户提供天线、PA功率放大器、滤波器等射频器件以及TWS耳机的蓝牙芯片、天线等综合解决方案。2019年瑞强通信营收达5亿元、净利为0.04亿元。 六、公司拟定增30亿元扩产射频前端、天线、无线充电项目 ? 2020年3月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30亿元用于投资射频前端器件、5G天线及天线组件、无线充电模组项目,定增投产将有助于公司把握射频国产化、5G技术升级、无线充电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趋势,增强公司与终端客户的粘性。 七、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7.1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业绩为13.4、18.6、24.8亿元 ? 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收达70、97、128亿元,同增36%、39%、32%。1)天线业务:预计公司2020~2022年天线业务营收同增23%、34%、32%。①安卓市场:未来3年安卓天线市场快速增长,考虑公司兼具技术实力、制造能力、客户资源突出,公司市占率略有提升,预计公司安卓天线快速增长;②苹果市场:公司苹果天线主要供应ipad、mac、Apple watch,2020年受疫情影响、在线办公兴起,ipad、mac出货量快速增长,2020年Q2苹果的ipad、mac业务营收同增31%、22%,预计公司苹果天线业务快速增长;③目前公司正在建设一条中规模LCP生产线,预计未来伴随LCP生产线产能落地,公司LCP业务放量可期。2)无线充电业务:预计公司2020~2022年无线充电业务营收同增105%、51%、35%。①安卓市场:公司是安卓手机主要无线充电供应商,预计伴随手机端无线充电渗透率提升,公司无线充电业务快速增长;考虑公司一体化优势、成本优势突出,预计未来市占率持续提升,预计2020~2022年安卓无线充电业务营收快速增长。②苹果市场:公司于2019年切入iPhone 11系列供应iPhone无线充电,伴随公司供应比例逐步提升,预计公司苹果无线充电收入快速增长。3)EMI/EMC:5G手机提升传输速率、频率、信号的同时,对电磁屏蔽件要求更高,预计手机用EMI/EMC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预计公司2020~2022年EMI/EMC营收增速达30%、40%、30%。4)目前全球BTB连接器市场规模超百亿,伴随手机内部复杂度提升、BTB连接器用量将进一步增长,公司布局BTB连接器多年、并于2019年H2开始为客户批量供货,预计2020年BTB连接器逐步进入收获期、业务持续放量。预计公司2020~2022年连接器业务营收增速为30%。 ? 预计公司2020-2022年业绩为13.4、18.6、24.8亿元,同增31%、39%、34%。1)根据公司新一轮股权激励,公司2020~2022年股权激励摊销期权费用为1.48、0.71、0.27亿元。预计公司2019-2021年管理费率为4.5%、4%、3.5%。2)考虑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预计研发费率提升至9%。3)假设公司定增成功,预计财务费率下滑至0.6%。 7.2 投资建议及估值:给予公司目标价67.1元 ? 采取PE估值,给予目标价67.1元。我们选取立讯精密、硕贝德、鹏鼎控股作为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1年35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67.1元,给予买入评级。 八、风险提示 ? 疫情反复风险:未来若新冠疫情反复,或对消费电子产业造成冲击,导致公司下游景气度恶化。 ? 5G进程低于预期:若5G进程低于预期,公司天线业务将低于预期。 ? 市场竞争风险:伴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产品或面临降价风险。 ? 应收账款过高风险:2019年公司应收款项达28亿元,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达175天,高于苹果产业链的可比公司(70~100天)。未来若计提应收账款减值损失公司业绩或低于预期。 ? 定增摊薄回报的风险:公司拟定增30亿元,伴随募集资金到位,公司总股本将大幅增长,摊薄公司EPS、ROE。 投资评级的说明: 买入: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5%-15%; 中性:预期未来6-12个月内变动幅度在 -5%-5%; 减持: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下跌幅度在5%以上。 创新技术研究团队: 樊志远(电子首席)/ 刘妍雪 / 邓小路 欢迎阅读【国金电子】每日行情资讯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声明:本公众号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人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