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投行】军工行业动态汇总(0517-0523)
(以下内容从长江证券《【军工投行】军工行业动态汇总(0517-0523)》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一 市场动态 1.军工板块本周行情 截至本周末,上证指数报收于3486.56点,下跌0.58%,中证军工(399967)指数报收于10610.86点,下跌2.04%。我们关注的122只军工股本周平均跌幅为0.93%,?其中有35支股票涨幅为正。 表1:军工股本周行情 来源:Wind 2.军工板块本周重点公告 鸿远电子发布关于向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限制性股票授予日:2021年5月17日;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93.2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61.34元/股。 新兴装备发布关于首次回购股份的公告。公司于2021年4月12日召开第三届董事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不超过人民币16,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40元/股,具体回购股份的数量以回购期限届满时实际回购的股份数量为准。本次股份回购实施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福光股份发布关于第二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公司”拟进行第二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主要内容如下:拟回购股份的用途:回购的股份将在未来适宜时机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并在发布回购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后三年内转让;若公司未能以本次回购的股份在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后三年内转让完毕,则将依法履行减少注册资本的程序,未转让股份将被注销;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2,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35.00元/股(含);回购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回购资金来源: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川大智胜发布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司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225,626,09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20元人民币现金。 中国船舶发布关于公司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2021 年4月1日至5月15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资金为4,774.05万元。主要为承担国家指定任务而收到的科研专项补助,均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成飞集成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司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358,729,34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000000元人民币现金。 中海达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更新后)。2020年营业收入1,773,058,819.12元,比上年增加9.50%;净利润85,898,748.62 元,比上年增加155.61%;归母净利润-21,914,366.65元,比上年增加89.32% 。 新光光电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100,000,00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8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8,000,000元。 光威复材发布2020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司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已经2021年4月20日召开的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具体内容为:以截止2020年12月31日的公司总股本518,35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为人民币259,175,00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星网宇达发布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的公告。公司于2021年5月20日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的议案》,确定授予146名激励对象541.0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28.40元/份,授予日为2021年5月20日。 威海广泰发布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的公告。预留限制性股票授予日:2021年5月20日;预留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127.892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9.19元/股。 爱乐达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本公司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178,77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200000元人民币现金。 二 行业动态 1、“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 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5月15日7时18,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天问一号任务的科学目标是研究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 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发射以来,在地火转移飞行、环火轨道运行期间,环绕器配置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等7台科学载荷陆续开机探测,获取科学数据。火面工作期间,火星车将按计划开展巡视区环境感知、火面移动和科学探测,通过配置的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等6台载荷,对巡视区开展详细探测。同时,环绕器将运行在中继轨道,为火星车巡视探测提供稳定的中继通信,兼顾开展环绕探测。 (来源: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图1:由前避障相机拍摄 2、天问一号着陆过程两器分离和落火影像发布 2021年5月19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探测器着陆过程两器分离和着陆后火星车拍摄的影像。图像中,着陆平台和“祝融号”火星车的驶离坡道、太阳翼、天线等机构展开正常到位。 图2:由火星车前避障相机拍摄 上图由火星车前避障相机拍摄,正对火星车前进方向。图中可见坡道机构展开正常;图像上部的两个伸杆为已经展开到位的次表层雷达;前进方向地形清晰。为获知火星车前进方向更大范围的地形信息,避障相机采用大广角镜头,在广角镜头畸变的影响下,远处地平线形成一条弧线。 5月15日,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巡视器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后,火星车建立了对地通信。5月17日,环绕器实施第四次近火制动,进入中继通信轨道,为火星车建立稳定的中继通信链路,陆续传回图像数据。目前,火星车正在开展驶离着陆平台的准备工作,将择机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来源: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3.中国首台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装置正式投入使用 5月19日,中国首个“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装置”项目在湖北省十堰市通过专家评审验收,我国首台用于医疗废水处理的电子束装置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国家原子能机构为应对新冠疫情紧急启动,由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承制的科研项目,是核技术服务人民生命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 该装置已经在湖北省十堰市西苑医院试运行数月。经过第三方检测,电子束辐照组合工艺处理后的医疗废水指标优于国家传染病医院排放标准,对病毒有明显去除作用,其中甲型肝炎病毒和星状病毒去除率达到100%,粪大肠菌群数小于100MPN/L,能够实现医疗污水中抗生素的完全降解,出水水质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目前西苑医院示范装置及系统日污水处理能力最高可达400吨。本项目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利用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西苑医院院长刘振伟介绍,传统医疗废水处理方式是通过向污水中注入次氯酸钠等化学消毒剂进行微生物灭杀,易造成化学试剂残留,且无法降解污水中残留的抗生素,一旦被饮用可能导致人体产生耐药性。现在采用的电子束辐照处理技术,是通过电子加速器产生高能电子束,可以与废水中的微生物DNA、RNA分子或细胞组织瞬间发生作用,损伤微生物活性,灭杀废水废物中的致病菌和病毒,灭菌效率高、无需添加额外消毒剂、不产生二次污染,并能降解废水中抗生素等残留物质。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所在地,确保水质对百姓健康意义重大。 中国首台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装置由中广核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也是首个采用先立项后补助模式并完成验收的核能开发科研项目。本项目创造性地将电子束辐照技术与医疗消毒灭菌相结合,研制团队仅用时5个月就攻克了电子束辐照技术在医疗废水领域应用工艺及核心装备等难题,自主建设了一套用于医疗废水辐照的自屏蔽电子加速器,同时建立了适用于医疗废水中病毒浓缩及检测的方法,为防止新冠肺炎病毒和其他潜在病原体在医疗废水中传播提供了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家原子能机构围绕医用防护服灭菌、医疗废物处理等疫情防控堵点难点,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核技术应用论证,并紧急部署了一批核技术应用科研项目。中国首个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装置作为典型示范项目建成投运,是继今年3月份取得电子束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研究成果之后,利用核技术助力疫情防控的又一生动实践。 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张建华表示,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领域,年产值规模近万亿。国内核技术作为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广阔。下一步,国家原子能机构将统筹全行业技术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卫健委等有关部委共同推动核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及产业化发展,促进核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国人民生命健康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图3: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装置 三 国内军情 1、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威尔伯”号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发表谈话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张春晖空军大校表示,5月18日,美“威尔伯”号导弹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美方行为向“台独”势力传递错误信号,蓄意干扰破坏地区局势,危害台海和平稳定,我们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对美舰穿航行动全程跟踪监视,严密防范警戒,随时应对一切威胁挑衅。 (来源:国防部) 2、南部战区:美军舰非法闯入西沙领海 警告驱离 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表示,5月20日,美“威尔伯”号导弹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进行跟踪监视并予以警告驱离。 西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美军这一行径,是其搞航行霸权加舆论误导“混合操控”的一贯伎俩,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严重破坏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我们表示坚决反对。 (来源:南部战区) 四 国际军情 1、尼日利亚一架军机坠毁 陆军总参谋长遇难 尼日利亚西北部卡杜纳州21日发生一起军机坠毁事故,机上数人死亡,其中包括尼陆军总参谋长易卜拉欣·阿塔希鲁。 尼日利亚空军发言人爱德华·加布奎特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说,尼空军一架飞机当天傍晚在卡杜纳州国际机场附近坠毁,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事故原因。加布奎特未透露具体遇难人数。 尼日利亚总统府当天晚些时候在一份声明中证实,阿塔希鲁和其他几名军官在此次坠机事故中死亡。尼总统布哈里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对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 据尼日利亚媒体报道,事发时机上至少有8人,他们可能已全部遇难。官方资料显示,阿塔希鲁1966年8月出生于卡杜纳州,2021年1月就任尼日利亚陆军总参谋长。 (来源:中国军网) 2、欧盟共同防务建设变数仍较多 当地时间5月6日,欧盟在防务领域做出个“大动作”:其“永久结构性合作”机制首次向非欧盟国家打开大门,邀请美国、加拿大和挪威3个北约国家加入,以加快欧盟在欧洲各地部署军队和装备的速度。 共同安全与防务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最敏感、发展较滞后的领域。但近年来形势的巨变已产生明显的“倒逼”效应,欧盟共同防务建设也随之发生不少改变。 欧盟共同防务建设进程不仅受欧盟内部具体利益分歧的制约,更长期受到三大结构性问题困扰。 一是欧盟各国防务力量普遍弱化。苏联威胁消失,经济增势低迷,欧洲社会的“后现代”趋势和高福利制度引发的出生率下降和青年人不愿参军问题,导致欧盟国家军费、兵员和装备一再收缩。二是美国及北约的警惕和掣肘。欧盟共同防务启动伊始,美国便划出红线,即与北约“不脱钩”“不重叠”,并且“不歧视”非欧盟成员的北约国家。其中,“不重叠”的限制作用最直接:面对机制完备有效、“集体防卫”使命明确的北约,欧盟共同防务建设要想找到合适的抓手和突破口并非易事,所谓的“共同防务”,在很长时间里,任务范畴更多停留在欧盟之外的维和与预防冲突方面,在欧洲本土防务问题上反倒没有太多发言权。三是欧盟内部对身份定位的分歧。欧盟内相当一部分人深受和平主义思潮影响,将欧盟界定为以“非军事”方式发挥国际影响力的“民事力量”。这导致各成员国为共同防务提供资源和参加行动时态度差异较大。 欧盟共同防务能力建设虽然不断加速,但前文提到的三大结构性问题,均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特别是疫情冲击之下,欧盟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并不乐观,能否持续加大防务投入仍有待观察。欧盟共同防务能力建设仍面临诸多变数。 (来源:中国军网) 图4:欧盟举行“黑色刀锋”军演 3、 俄空降兵部队欲组建无人机分队 图5:俄罗斯“超光速粒子”无人机 今年3月,俄《消息报》网站披露相关消息,称俄今年将完成在所有空降兵部队内组建无人机分队的工作,具体时间可能会根据无人机列装部队的进度而调整。最终,每个空降师、空降突击师以及独立空降突击旅内都将组建无人机连或排。 近年来,俄罗斯更加清楚地看到了无人机在军事领域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与威力。俄方一系列无人机研制计划的推出,以及新型无人机测试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正是对这一形势做出的积极反应。 面对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重重“围堵”,除大力发展陆基与海基核力量外,俄罗斯的另一个重要选择就是不断强化空降兵部队战备水平建设。2020年4月,俄罗斯空降兵特种部队在北极的弗朗兹·约瑟夫群岛实施了万米高空成建制伞降演练,充分体现出俄罗斯对这种高强度“垂直打击”能力的重视。 俄空降兵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敌后作战,在关键时刻发动对敌方核心部位的致命一击。其先后在车臣战争、科索沃战争、俄格武装冲突、克里米亚战争、叙利亚战争和纳卡地区武装冲突等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始终保持这种能力,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不断为其空降兵部队赋能。其中,对军用无人机的运用与持续挖潜,无疑是事半功倍之举。 以增强其空降兵部队的情报侦察能力为例,诸军兵种通用的设备显然不能完全适用于空降兵部队作战需求,最好的选择是空降兵同时拥有专用的情报侦察装备,能够与人员一起伞降,并在地面上使用。在这一方面,俄罗斯先期投入较多,并取得明显成效,包括装备了“海鹰-10”“副翼-3”和“前哨”无人机等。 近年来,俄空降兵部队按照建制内外武器装备一体化编配的总体思路,已初步构建起有人与无人相结合、空地匹配、远近互补的立体式情报侦察保障体系,具备多维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尤其是俄空降兵在操作现役无人机中获得的丰富经验及无人机所展现出的不俗战力,更是为推出新举措夯实了根基、提供了依据。现代化高端容错计算机、宽带无线电通信、编码加密设备以及“数字化战场”情报信息保障系统和火控系统等的发展,又为这一举措实现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俄此次突然宣布将于年内完成在空降兵部队组建无人机分队,而且会在短时间内将大量先进无人机列装部队,此举将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 (来源:中国军网) 军工投行,立足军工,辐射高端制造 欢迎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欢迎扫码关注↓↓↓↓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一 市场动态 1.军工板块本周行情 截至本周末,上证指数报收于3486.56点,下跌0.58%,中证军工(399967)指数报收于10610.86点,下跌2.04%。我们关注的122只军工股本周平均跌幅为0.93%,?其中有35支股票涨幅为正。 表1:军工股本周行情 来源:Wind 2.军工板块本周重点公告 鸿远电子发布关于向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限制性股票授予日:2021年5月17日;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93.2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61.34元/股。 新兴装备发布关于首次回购股份的公告。公司于2021年4月12日召开第三届董事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不超过人民币16,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40元/股,具体回购股份的数量以回购期限届满时实际回购的股份数量为准。本次股份回购实施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福光股份发布关于第二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公司”拟进行第二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主要内容如下:拟回购股份的用途:回购的股份将在未来适宜时机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并在发布回购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后三年内转让;若公司未能以本次回购的股份在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后三年内转让完毕,则将依法履行减少注册资本的程序,未转让股份将被注销;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2,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35.00元/股(含);回购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回购资金来源: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川大智胜发布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司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225,626,09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20元人民币现金。 中国船舶发布关于公司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2021 年4月1日至5月15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资金为4,774.05万元。主要为承担国家指定任务而收到的科研专项补助,均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成飞集成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司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358,729,34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000000元人民币现金。 中海达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更新后)。2020年营业收入1,773,058,819.12元,比上年增加9.50%;净利润85,898,748.62 元,比上年增加155.61%;归母净利润-21,914,366.65元,比上年增加89.32% 。 新光光电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100,000,00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8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8,000,000元。 光威复材发布2020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司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已经2021年4月20日召开的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具体内容为:以截止2020年12月31日的公司总股本518,35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为人民币259,175,00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星网宇达发布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的公告。公司于2021年5月20日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的议案》,确定授予146名激励对象541.0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28.40元/份,授予日为2021年5月20日。 威海广泰发布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的公告。预留限制性股票授予日:2021年5月20日;预留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127.892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9.19元/股。 爱乐达发布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本公司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178,77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200000元人民币现金。 二 行业动态 1、“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 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5月15日7时18,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天问一号任务的科学目标是研究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 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发射以来,在地火转移飞行、环火轨道运行期间,环绕器配置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等7台科学载荷陆续开机探测,获取科学数据。火面工作期间,火星车将按计划开展巡视区环境感知、火面移动和科学探测,通过配置的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等6台载荷,对巡视区开展详细探测。同时,环绕器将运行在中继轨道,为火星车巡视探测提供稳定的中继通信,兼顾开展环绕探测。 (来源: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图1:由前避障相机拍摄 2、天问一号着陆过程两器分离和落火影像发布 2021年5月19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探测器着陆过程两器分离和着陆后火星车拍摄的影像。图像中,着陆平台和“祝融号”火星车的驶离坡道、太阳翼、天线等机构展开正常到位。 图2:由火星车前避障相机拍摄 上图由火星车前避障相机拍摄,正对火星车前进方向。图中可见坡道机构展开正常;图像上部的两个伸杆为已经展开到位的次表层雷达;前进方向地形清晰。为获知火星车前进方向更大范围的地形信息,避障相机采用大广角镜头,在广角镜头畸变的影响下,远处地平线形成一条弧线。 5月15日,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巡视器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后,火星车建立了对地通信。5月17日,环绕器实施第四次近火制动,进入中继通信轨道,为火星车建立稳定的中继通信链路,陆续传回图像数据。目前,火星车正在开展驶离着陆平台的准备工作,将择机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来源: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3.中国首台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装置正式投入使用 5月19日,中国首个“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装置”项目在湖北省十堰市通过专家评审验收,我国首台用于医疗废水处理的电子束装置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国家原子能机构为应对新冠疫情紧急启动,由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承制的科研项目,是核技术服务人民生命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 该装置已经在湖北省十堰市西苑医院试运行数月。经过第三方检测,电子束辐照组合工艺处理后的医疗废水指标优于国家传染病医院排放标准,对病毒有明显去除作用,其中甲型肝炎病毒和星状病毒去除率达到100%,粪大肠菌群数小于100MPN/L,能够实现医疗污水中抗生素的完全降解,出水水质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目前西苑医院示范装置及系统日污水处理能力最高可达400吨。本项目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利用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西苑医院院长刘振伟介绍,传统医疗废水处理方式是通过向污水中注入次氯酸钠等化学消毒剂进行微生物灭杀,易造成化学试剂残留,且无法降解污水中残留的抗生素,一旦被饮用可能导致人体产生耐药性。现在采用的电子束辐照处理技术,是通过电子加速器产生高能电子束,可以与废水中的微生物DNA、RNA分子或细胞组织瞬间发生作用,损伤微生物活性,灭杀废水废物中的致病菌和病毒,灭菌效率高、无需添加额外消毒剂、不产生二次污染,并能降解废水中抗生素等残留物质。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所在地,确保水质对百姓健康意义重大。 中国首台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装置由中广核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也是首个采用先立项后补助模式并完成验收的核能开发科研项目。本项目创造性地将电子束辐照技术与医疗消毒灭菌相结合,研制团队仅用时5个月就攻克了电子束辐照技术在医疗废水领域应用工艺及核心装备等难题,自主建设了一套用于医疗废水辐照的自屏蔽电子加速器,同时建立了适用于医疗废水中病毒浓缩及检测的方法,为防止新冠肺炎病毒和其他潜在病原体在医疗废水中传播提供了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家原子能机构围绕医用防护服灭菌、医疗废物处理等疫情防控堵点难点,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核技术应用论证,并紧急部署了一批核技术应用科研项目。中国首个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装置作为典型示范项目建成投运,是继今年3月份取得电子束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研究成果之后,利用核技术助力疫情防控的又一生动实践。 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张建华表示,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领域,年产值规模近万亿。国内核技术作为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广阔。下一步,国家原子能机构将统筹全行业技术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卫健委等有关部委共同推动核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及产业化发展,促进核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国人民生命健康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图3: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装置 三 国内军情 1、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威尔伯”号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发表谈话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张春晖空军大校表示,5月18日,美“威尔伯”号导弹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美方行为向“台独”势力传递错误信号,蓄意干扰破坏地区局势,危害台海和平稳定,我们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对美舰穿航行动全程跟踪监视,严密防范警戒,随时应对一切威胁挑衅。 (来源:国防部) 2、南部战区:美军舰非法闯入西沙领海 警告驱离 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表示,5月20日,美“威尔伯”号导弹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进行跟踪监视并予以警告驱离。 西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美军这一行径,是其搞航行霸权加舆论误导“混合操控”的一贯伎俩,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严重破坏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我们表示坚决反对。 (来源:南部战区) 四 国际军情 1、尼日利亚一架军机坠毁 陆军总参谋长遇难 尼日利亚西北部卡杜纳州21日发生一起军机坠毁事故,机上数人死亡,其中包括尼陆军总参谋长易卜拉欣·阿塔希鲁。 尼日利亚空军发言人爱德华·加布奎特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说,尼空军一架飞机当天傍晚在卡杜纳州国际机场附近坠毁,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事故原因。加布奎特未透露具体遇难人数。 尼日利亚总统府当天晚些时候在一份声明中证实,阿塔希鲁和其他几名军官在此次坠机事故中死亡。尼总统布哈里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对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 据尼日利亚媒体报道,事发时机上至少有8人,他们可能已全部遇难。官方资料显示,阿塔希鲁1966年8月出生于卡杜纳州,2021年1月就任尼日利亚陆军总参谋长。 (来源:中国军网) 2、欧盟共同防务建设变数仍较多 当地时间5月6日,欧盟在防务领域做出个“大动作”:其“永久结构性合作”机制首次向非欧盟国家打开大门,邀请美国、加拿大和挪威3个北约国家加入,以加快欧盟在欧洲各地部署军队和装备的速度。 共同安全与防务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最敏感、发展较滞后的领域。但近年来形势的巨变已产生明显的“倒逼”效应,欧盟共同防务建设也随之发生不少改变。 欧盟共同防务建设进程不仅受欧盟内部具体利益分歧的制约,更长期受到三大结构性问题困扰。 一是欧盟各国防务力量普遍弱化。苏联威胁消失,经济增势低迷,欧洲社会的“后现代”趋势和高福利制度引发的出生率下降和青年人不愿参军问题,导致欧盟国家军费、兵员和装备一再收缩。二是美国及北约的警惕和掣肘。欧盟共同防务启动伊始,美国便划出红线,即与北约“不脱钩”“不重叠”,并且“不歧视”非欧盟成员的北约国家。其中,“不重叠”的限制作用最直接:面对机制完备有效、“集体防卫”使命明确的北约,欧盟共同防务建设要想找到合适的抓手和突破口并非易事,所谓的“共同防务”,在很长时间里,任务范畴更多停留在欧盟之外的维和与预防冲突方面,在欧洲本土防务问题上反倒没有太多发言权。三是欧盟内部对身份定位的分歧。欧盟内相当一部分人深受和平主义思潮影响,将欧盟界定为以“非军事”方式发挥国际影响力的“民事力量”。这导致各成员国为共同防务提供资源和参加行动时态度差异较大。 欧盟共同防务能力建设虽然不断加速,但前文提到的三大结构性问题,均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特别是疫情冲击之下,欧盟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并不乐观,能否持续加大防务投入仍有待观察。欧盟共同防务能力建设仍面临诸多变数。 (来源:中国军网) 图4:欧盟举行“黑色刀锋”军演 3、 俄空降兵部队欲组建无人机分队 图5:俄罗斯“超光速粒子”无人机 今年3月,俄《消息报》网站披露相关消息,称俄今年将完成在所有空降兵部队内组建无人机分队的工作,具体时间可能会根据无人机列装部队的进度而调整。最终,每个空降师、空降突击师以及独立空降突击旅内都将组建无人机连或排。 近年来,俄罗斯更加清楚地看到了无人机在军事领域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与威力。俄方一系列无人机研制计划的推出,以及新型无人机测试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正是对这一形势做出的积极反应。 面对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重重“围堵”,除大力发展陆基与海基核力量外,俄罗斯的另一个重要选择就是不断强化空降兵部队战备水平建设。2020年4月,俄罗斯空降兵特种部队在北极的弗朗兹·约瑟夫群岛实施了万米高空成建制伞降演练,充分体现出俄罗斯对这种高强度“垂直打击”能力的重视。 俄空降兵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敌后作战,在关键时刻发动对敌方核心部位的致命一击。其先后在车臣战争、科索沃战争、俄格武装冲突、克里米亚战争、叙利亚战争和纳卡地区武装冲突等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始终保持这种能力,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不断为其空降兵部队赋能。其中,对军用无人机的运用与持续挖潜,无疑是事半功倍之举。 以增强其空降兵部队的情报侦察能力为例,诸军兵种通用的设备显然不能完全适用于空降兵部队作战需求,最好的选择是空降兵同时拥有专用的情报侦察装备,能够与人员一起伞降,并在地面上使用。在这一方面,俄罗斯先期投入较多,并取得明显成效,包括装备了“海鹰-10”“副翼-3”和“前哨”无人机等。 近年来,俄空降兵部队按照建制内外武器装备一体化编配的总体思路,已初步构建起有人与无人相结合、空地匹配、远近互补的立体式情报侦察保障体系,具备多维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尤其是俄空降兵在操作现役无人机中获得的丰富经验及无人机所展现出的不俗战力,更是为推出新举措夯实了根基、提供了依据。现代化高端容错计算机、宽带无线电通信、编码加密设备以及“数字化战场”情报信息保障系统和火控系统等的发展,又为这一举措实现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俄此次突然宣布将于年内完成在空降兵部队组建无人机分队,而且会在短时间内将大量先进无人机列装部队,此举将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 (来源:中国军网) 军工投行,立足军工,辐射高端制造 欢迎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欢迎扫码关注↓↓↓↓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