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深度研究:异质结深思系列1:当前异质结是否具有经济性?量产黎明已至,击鼓扬帆正当时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机械】深度研究:异质结深思系列1:当前异质结是否具有经济性?量产黎明已至,击鼓扬帆正当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为什么追求高效率?——高效率的本质是降本 光伏快速发展的原因一方面是实现产业链各环节降本,另一方面是电池效率的持续提升。在考虑背面功率以及CTM为98%的情况下,我们的测算转化效率每升高1%,每W的组件+BOS成本降幅在0.07~0.09元/W,带来的发电量增益大于4%,可有效降低光伏电站度电成本。 后PERC时代:HITorTOPCON?——HIT时代已来! PERC太阳电池的效率瓶颈是24%左右,发展新的技术势在必行。目前市场公认的下一代主流技术路径分别是TOPCON和HIT。为了判断各种电池的性价比,我们对这三种技术进行了经济性测算。只看电池端:21年PERC电池成本仍具有优势,成本约为0.614元/W,而TOPCON和HIT的成本较高,分别为0.672和0.703元/W,而到2022年HIT成本低于TOPCON,已经具有经济性,但仍高于PERC。到了2023年,HIT经济性开始领先,成本达到0.542元/W,低于PERC的0.546元/W和TOPCON的0.577元/W。我们判断,TOPCON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与HIT共存,甚至在一些时间点上产能大于HIT。若考虑组件+BOS:最终得到结果为HIT电池2021年成本2.91元/W,低于PERC、TOPCON的2.97和2.95元/W。HIT俨然已经成为最具经济性的技术途径! 为什么HIT能成为未来主流?——隐藏的增益,巨大的潜力 HIT电池具有多种优势:HIT双面组件比PERC双面组件每W发电量增益=双面增益+低衰减增益+低温度系数增益+弱光效应=1.5%~3%+2.42%+0.6%~3.9%+0.5%~1.0%=5%~10.3%。带来隐藏的电站收益,将会使HIT组件产生一定的溢价,部分利润将抵消HIT的电池片端的较PERC的成本。从这个角度看,HIT也具有一定具有经济性!巨大的降本潜力:我们测算了通过降低银浆价值量(SMBB、高精度串焊、银包铜、国产替代、规模效应等)、薄片化、设备投资(PECVD降本)等途径对电池成本的影响。 单片使用银浆量每减少20mg,电池成本降低0.013元/W,即降低电池成本的1.74%。银浆价格每下降1000元/kg,降低成本0.018元/W左右,降幅为2.5%。硅片厚度每减薄5μm,电池成本降低0.007元/W,即降低电池成本的1.04%。投资额每下降0.5亿元/gw,降低成本0.005元/W左右,降幅为0.68%。这几个路径往往不是静态的孤立的下降,而是有一定的协同效应,关注这几个途径的降本进展可能是把握异质结发展进程的主要抓手。 设备市场空间有多大?未来五年千亿规模 按照CPIA指引,假设2021-2025年全球装机量分别为170/225/270/300/330GW,假设异质结渗透率2021-2025年分别为5%/12%/26%/42%/60%,单GW投资额逐年下降,分别为4/3.5/3/2.8/2.6亿元。测算得到2021-2025年对应的设备投资额分别为10/53.2/127.5/245.9/287.5/350.6亿元,未来五年设备总投资额1064.7亿元。 投资建议 HIT时代加速到来,利好相关设备厂商,建议重点关注具备HIT设备供应能力的上市公司。在国内已上市的HIT设备相关企业中,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捷佳伟创;建议关注迈为股份、金辰股份。 风险提示:测算具有主观性、PERC效率突破、TOPCon技术突破、HIT降本不及预期、HIT效率不及预期、其他新型电池技术突破 点击以下小程序链接 阅读报告原文 交易担保 风研 深度研究:异质结深思系列1:当前异质结是否具有经济性?量产黎明已至,击 Mini Program 证券研究报告《深度研究:异质结深思系列1:当前异质结是否具有经济性?量产黎明已至,击鼓扬帆正当时》 对外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1日 报告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李鲁靖 SAC编号 S1110519050003
为什么追求高效率?——高效率的本质是降本 光伏快速发展的原因一方面是实现产业链各环节降本,另一方面是电池效率的持续提升。在考虑背面功率以及CTM为98%的情况下,我们的测算转化效率每升高1%,每W的组件+BOS成本降幅在0.07~0.09元/W,带来的发电量增益大于4%,可有效降低光伏电站度电成本。 后PERC时代:HITorTOPCON?——HIT时代已来! PERC太阳电池的效率瓶颈是24%左右,发展新的技术势在必行。目前市场公认的下一代主流技术路径分别是TOPCON和HIT。为了判断各种电池的性价比,我们对这三种技术进行了经济性测算。只看电池端:21年PERC电池成本仍具有优势,成本约为0.614元/W,而TOPCON和HIT的成本较高,分别为0.672和0.703元/W,而到2022年HIT成本低于TOPCON,已经具有经济性,但仍高于PERC。到了2023年,HIT经济性开始领先,成本达到0.542元/W,低于PERC的0.546元/W和TOPCON的0.577元/W。我们判断,TOPCON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与HIT共存,甚至在一些时间点上产能大于HIT。若考虑组件+BOS:最终得到结果为HIT电池2021年成本2.91元/W,低于PERC、TOPCON的2.97和2.95元/W。HIT俨然已经成为最具经济性的技术途径! 为什么HIT能成为未来主流?——隐藏的增益,巨大的潜力 HIT电池具有多种优势:HIT双面组件比PERC双面组件每W发电量增益=双面增益+低衰减增益+低温度系数增益+弱光效应=1.5%~3%+2.42%+0.6%~3.9%+0.5%~1.0%=5%~10.3%。带来隐藏的电站收益,将会使HIT组件产生一定的溢价,部分利润将抵消HIT的电池片端的较PERC的成本。从这个角度看,HIT也具有一定具有经济性!巨大的降本潜力:我们测算了通过降低银浆价值量(SMBB、高精度串焊、银包铜、国产替代、规模效应等)、薄片化、设备投资(PECVD降本)等途径对电池成本的影响。 单片使用银浆量每减少20mg,电池成本降低0.013元/W,即降低电池成本的1.74%。银浆价格每下降1000元/kg,降低成本0.018元/W左右,降幅为2.5%。硅片厚度每减薄5μm,电池成本降低0.007元/W,即降低电池成本的1.04%。投资额每下降0.5亿元/gw,降低成本0.005元/W左右,降幅为0.68%。这几个路径往往不是静态的孤立的下降,而是有一定的协同效应,关注这几个途径的降本进展可能是把握异质结发展进程的主要抓手。 设备市场空间有多大?未来五年千亿规模 按照CPIA指引,假设2021-2025年全球装机量分别为170/225/270/300/330GW,假设异质结渗透率2021-2025年分别为5%/12%/26%/42%/60%,单GW投资额逐年下降,分别为4/3.5/3/2.8/2.6亿元。测算得到2021-2025年对应的设备投资额分别为10/53.2/127.5/245.9/287.5/350.6亿元,未来五年设备总投资额1064.7亿元。 投资建议 HIT时代加速到来,利好相关设备厂商,建议重点关注具备HIT设备供应能力的上市公司。在国内已上市的HIT设备相关企业中,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捷佳伟创;建议关注迈为股份、金辰股份。 风险提示:测算具有主观性、PERC效率突破、TOPCon技术突破、HIT降本不及预期、HIT效率不及预期、其他新型电池技术突破 点击以下小程序链接 阅读报告原文 交易担保 风研 深度研究:异质结深思系列1:当前异质结是否具有经济性?量产黎明已至,击 Mini Program 证券研究报告《深度研究:异质结深思系列1:当前异质结是否具有经济性?量产黎明已至,击鼓扬帆正当时》 对外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1日 报告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李鲁靖 SAC编号 S1110519050003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