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引爆“周期”类基金 机构鏖战“通胀交易”
(以下内容从上海中期《商品引爆“周期”类基金 机构鏖战“通胀交易”》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近日,市场对商品价格的关注陡然提升。5月10日,部分类别的大宗商品更是表现“疯狂”,受此带动,不少重仓有色、钢铁等周期股的基金估算净值大涨超过4%。2021年年初以来,重仓周期股的基金收益更是遥遥领先。 商品价格后市如何演绎?“通胀交易”会不会接替“赛道交易”,成为市场新的主线?对此,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本次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横盘的概率较大,“通胀交易”可能成为市场新的主线,应提前进行布局。 “周期”类基金一马当先 5月10日国内大宗商品掀起涨停潮,铁矿石、螺纹钢等品种价格纷纷刷新历史新高。受此带动,煤炭、有色金属等周期板块强势领跑A股市场,重仓有色、钢铁等周期股的基金估算净值大涨。天天基金APP显示,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混合A单日估算净值涨幅为6.60%,万家双引擎灵活配置混合估算净值涨幅5.10%,广发睿毅领先混合等多只基金单日估算净值涨幅超4%。 今年以来,周期股表现强势,重仓周期股的广发价值领先混合一举成为今年来收益率最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该基金由广发基金林英睿管理,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高达44.89%。整体来看,重仓周期股的基金今年业绩领先,去年火热的军工、食品饮料行业基金则收益垫底。 大宗商品价格或高位横盘 大宗商品价格猛烈的涨势能否持续? 星石投资表示,过去几轮需求拉动的大宗商品牛市见顶后通常呈现“倒V”型走势。在商品价格冲高的时候通常也预示着周期股股价的见顶,见顶后会迅速回落,这主要是由于历史上大宗商品的牛市通常是需求扩张拉动的,如2002-2008年全球经济繁荣带来的需求向上,2009-2011年中国“4万亿”投放拉动需求,2016-2018年美国政府减税和中国地产投资上行带来的需求。从供给端来看,通常是产能过剩或者产能上行的速度较快,一旦需求下滑,大宗商品价格会快速下跌。 星石投资认为,本次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横盘的概率较大,意味着相关企业盈利持续性较强。因为本轮全球资源品行业资本开支多年保持低位,如果要增加产能,至少需要3-5年时间,决定了未来几年新增的供给有限。当前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不排除有情绪和资金驱动的因素,快速上涨的局面可能难以维持,但价格维持在高位的时间可能会超预期。 保银投资也表示,当前国内煤炭供应紧张。矿钢方面,尽管近期国内到港资源增加,但因“五一”假期有部分高炉复产,且高利润下钢厂高炉开工率及铁水产量保持增长,导致节后钢厂库存下降明显,对铁矿补库需求强烈。品种上仍主要集中在中高品资源,在短期港口结构性供需矛盾仍未缓解的情况下,预计矿价仍将震荡偏强运行。 基金经理布局“通胀交易” 仁桥资产总经理夏俊杰表示,近日市场对商品价格的关注陡然提升,其中以伦铜和铁矿石价格突破历史高点作为标志性事件,“通胀交易”再次开启。夏俊杰认为,“通胀交易”成为市场主线的验证期不在当下,但确有可能。 他表示,今年以来市场对通胀的一致预期较明确,即5、6月份是美国CPI走势的高点,也是中国PPI走势的高点,下半年两大指数走势可能会逐级向下。到目前为止,这样的逻辑似乎还没有问题。如果到下半年,通胀并未回落,甚至出现新的上涨因素时,这样的逻辑才会被打破,市场的一致预期才会重塑。 “通胀交易”会不会成为市场新的主线?夏俊杰认为,一方面,“供给错配”这个因素未必是短期因素,不确定性较大。历史上看,影响全球通胀的大宗商品主要是石油和农产品。目前,自然灾害以及地缘政治层面仍需要密切跟踪。另一方面,仁桥资产对下半年美国收紧流动性的预期仍然持怀疑态度。 回到投资中,夏俊杰认为,“通胀交易”确有可能,验证期又不在当下,正确做法就是把“通胀交易”作为组合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分配一定的配置比例,提早布局,本质上牺牲了一部分的效率和收益,换取了多一点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某权益基金经理表示,部分周期类的股票也具有一定的成长性,部分股票的估值需要重新评估,在今年的市场行情下,需要均衡配置消费、周期等行业。星石投资也表示,在资源品估值没有显著高估,或者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之前,星石投资仍会保持对这个方向的重点关注。(中国证券报 张舒琳 王宇露) 顺周期板块强势 机构建议把握波段式机会 大宗商品涨价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近日A股顺周期板块再度走强。Wind资讯显示,5月10日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采掘、有色金属、钢铁三大板块掀起涨停潮,部分股票价格较年初已经翻倍。业内人士表示,相比成长及消费板块,顺周期板块宜看短做短。在供给偏紧背景下,周期股可以把握波段式投资机会。对于后市板块行情能否继续冲高,需要综合考虑景气、估值和风险因素并进一步观察。 三大板块一骑绝尘 5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表现波澜不惊,结构性格局下顺周期板块再度走强,采掘、有色金属、钢铁板块异军突起。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天收盘,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采掘板块以5.86%的涨幅高居第一,有色金属、钢铁板块跟涨,涨幅分别为4.89%、4.47%。 截至5月10日收盘,A股三大股指年内仍收跌,但上述三大板块最近5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均突破10%。此外,今年以来有色金属板块累计上涨近20%,采掘板块累计上涨22.44%,钢铁板块表现最强,累计涨幅高达41.73%。 5月10日,相关题材股迎来涨停潮。采掘板块中,开滦股份、西藏矿业、山西焦煤、新集能源、河钢资源等10只股票涨停;有色金属板块中,电工合金、中国铝业、银泰黄金、云铝股份、国城矿业等10只股票涨停;钢铁板块中,重庆钢铁、酒钢宏兴、包钢股份、本钢板材、首钢股份、八一钢铁等批量涨停。 上述三大板块获得主力资金大幅增持。Wind数据显示,5月10日有色金属板块的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达81.29亿元,钢铁、采掘板块的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分别为32.67亿元、29.77亿元。 乘这轮大宗商品涨价东风,有色金属行业的景气度显著提升。日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在一季度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利润总额达651.8亿元,创近十年来新高,同比增长3.4倍,两年平均增长70.3%。贾明星认为,二季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将会保持一季度利润水平,全年利润有望达到或接近2017年盈利水平。 关注周期股波段式机会 东吴证券研究所认为,当前宏观基本面延续向好趋势,流动性担忧延后,市场迎来顺周期主导的反弹行情。业绩方面,一季报顺周期板块业绩高增,但这一业绩增速并没有得到机构认同,公募基金一季度周期持仓并未明显增加,整体持仓水平仍处于近5年偏低位。未来顺周期板块能否上涨,还取决于有效需求。相比成长、消费板块,顺周期板块宜看短做短,建议关注量价齐升的有色金属、化工、钢铁、煤炭、机械、银行、公用事业等板块。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认为,5月市场进入业绩空窗期,大宗价格屡创新高。在供给偏紧背景下,尽管市场不确定性上升,但三季度大宗商品价格仍有较高上涨可能性,周期股可以把握波段式机会;配置方面看好受益于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品种,如铜、化工、机械等。 顺周期板块大涨背后是相关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攻。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认为,如果去产能保持稳定,预期随后周期品价格维持高位波动,基数效应逐步消退;如果供需失衡持续,钢铁、煤炭等价格可能还会持续上行,生产滞胀的风险需要高度关注。综合考虑景气、估值和风险的关系,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大宗商品和周期板块的持续表现。( 中国证券报 胡雨) ■ 观点链接 海证期货:今年是钢铁大牛市,供需平衡表决定钢材价格易涨难跌。首先,今年钢铁需求有望同比增长3%以上,拉动钢材消费同比增长3000多万吨。其次,“碳中和”背景下钢铁产量得到有效控制,工信部明确提出今年要压减钢铁产量。唐山等地由于环保限产出现明显产量下降。需求增长伴随供应下降,钢铁供需平衡表发生巨大变化。叠加美联储和全球央行货币宽松的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作为大宗商品代表性品种的钢铁,价格易涨难跌。 华泰期货:近几日螺纹钢、热卷期货和现货价格大幅上涨。钢材价格上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4月下游备货不足,导致假期及随后几天集中采购;海外消费持续强劲,出口买盘力量强;宏观环境以及政策预期导致投机需求入场;国内压产预期不断强化;房地产销售火爆;原料的成本推升。虽然钢价大幅上涨,但目前国内钢材价格仍是全球最低。 中信期货:大宗商品价格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上涨。去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率先修复,出口保持高景气度拉动商品需求,同时海外流动性宽松推升商品价格。今年一季度以后,美国新冠肺炎疫情缓解且大额财政计划刺激经济复苏预期。更重要的是,当前国内“碳中和”政策预期强烈,以钢铁、煤炭为代表的部分商品供给可能会受到限制。在需求仍有支撑的背景下,供给刚性将提升商品价格上涨预期。(张利静整理) 分析师:关注相关ETF可降踩雷风险 5月10日,A股市场分化较为严重,指数午后横盘震荡,个股整体涨跌对半,却有逾120只个股涨超9%,结构性行情明显,资金继续聚焦在资源股方向,其中有色、煤炭、钢铁等板块全线爆发,成为近期最吸引眼球的板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虽然资源股掀起涨停潮,但是部分对该板块不熟悉的投资者却感到难以下手,有色、煤炭、钢铁等板块细分品种众多,稀有金属、基础金属让人看花了眼,且相关板块概念股多达200只,看完都费劲,投资者该如何参与呢?关注场内7只相关ETF,则可以减少参与的难度。 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若看好有色、煤炭、钢铁行业的投资机会,不妨关注相关ETF,由于ETF是一篮子股票的组合,能大幅降低个股踩雷的风险,比个股更适合长期投资,建议关注流动性好、规模大的品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经过近期连续大涨,部分个股已有一定调整需求,投资者不妨耐心等待回调后的机会。 资源股昨日全线大涨 近期,有色、煤炭、钢铁等板块受到市场资金热捧。 5月10日,有色、煤炭、钢铁更是集体爆发,掀起涨停潮,其中,有色金属板块多达19只个股涨幅超9%,12只封涨停板;钢铁股共有11只封涨停板;煤炭股也有5只涨停。 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在全球通胀预期下,兼具金融属性和工业属性的有色金属全面爆发性上涨。5月10日盘中,沪铜主连升破78000元大关,沪铝主连升破20000元关口,纷纷创出近几年来新高。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0个期货品种涨幅超过20%,其中10个品种涨幅超过30%,分别是苯乙烯、玻璃、热卷、螺纹钢、铁矿石、动力煤、原油、PVC和沪铝。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就目前大环境看,包括有色金属在内的多数大宗商品依然处于确定性周期中,如果参考2003~2008年和2009~2012年有色金属尤其是铜的历史周期走势,再结合本次疫情以来全球的量化宽松和后续全球经济逐渐常态化后释放的实际需求,在金融属性和工业属性共振下,后期大概率会进一步颠覆过去两个大周期中对有色金属价格的“锚定”思维。 有色50尾盘急速拉升 第一次关注资源板块的投资者会发现,煤炭、钢铁、有色等板块细分品种众多,稀有金属、基础金属让人看花了眼,且相关板块概念股多达200只,看完都费劲,投资者该如何参与呢?记者发现,其实可以把范围缩小,看看场内7只相关ETF,可以减少参与的难度。 先来看煤炭和钢铁板块,目前场内各有1只ETF,分别是煤炭ETF和钢铁ETF,年初至今涨幅分别高达30.24%、44.53%。煤炭和钢铁这两只ETF上市时间已超一年,目前基金份额分别为2.58亿份、4.21亿份,规模分别约为4亿元、7亿元,日成交金额均接近2亿元。不过,煤炭ETF年初至今份额减少了1.97亿份,而钢铁同期则增加了2.2亿份。 再看有色,两市跟踪有色金属板块的ETF品种较多,除了有色金属ETF和有色ETF上市时间较长外,其余3只均为今年新上市的ETF,目前这3只ETF规模均不足亿元,上市以来份额均出现了减少。目前规模最大的是有色金属ETF,规模超62亿元,年初至今份额增加了10.72亿份。 值得注意的是,5月10日有色50尾盘急速拉升,截至收盘已溢价2.85%;有色ETF则为商品型ETF,跟踪标的为上期有色金属指数。(每日经济新闻 叶峰)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直接预约开户
近日,市场对商品价格的关注陡然提升。5月10日,部分类别的大宗商品更是表现“疯狂”,受此带动,不少重仓有色、钢铁等周期股的基金估算净值大涨超过4%。2021年年初以来,重仓周期股的基金收益更是遥遥领先。 商品价格后市如何演绎?“通胀交易”会不会接替“赛道交易”,成为市场新的主线?对此,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本次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横盘的概率较大,“通胀交易”可能成为市场新的主线,应提前进行布局。 “周期”类基金一马当先 5月10日国内大宗商品掀起涨停潮,铁矿石、螺纹钢等品种价格纷纷刷新历史新高。受此带动,煤炭、有色金属等周期板块强势领跑A股市场,重仓有色、钢铁等周期股的基金估算净值大涨。天天基金APP显示,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混合A单日估算净值涨幅为6.60%,万家双引擎灵活配置混合估算净值涨幅5.10%,广发睿毅领先混合等多只基金单日估算净值涨幅超4%。 今年以来,周期股表现强势,重仓周期股的广发价值领先混合一举成为今年来收益率最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该基金由广发基金林英睿管理,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高达44.89%。整体来看,重仓周期股的基金今年业绩领先,去年火热的军工、食品饮料行业基金则收益垫底。 大宗商品价格或高位横盘 大宗商品价格猛烈的涨势能否持续? 星石投资表示,过去几轮需求拉动的大宗商品牛市见顶后通常呈现“倒V”型走势。在商品价格冲高的时候通常也预示着周期股股价的见顶,见顶后会迅速回落,这主要是由于历史上大宗商品的牛市通常是需求扩张拉动的,如2002-2008年全球经济繁荣带来的需求向上,2009-2011年中国“4万亿”投放拉动需求,2016-2018年美国政府减税和中国地产投资上行带来的需求。从供给端来看,通常是产能过剩或者产能上行的速度较快,一旦需求下滑,大宗商品价格会快速下跌。 星石投资认为,本次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横盘的概率较大,意味着相关企业盈利持续性较强。因为本轮全球资源品行业资本开支多年保持低位,如果要增加产能,至少需要3-5年时间,决定了未来几年新增的供给有限。当前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不排除有情绪和资金驱动的因素,快速上涨的局面可能难以维持,但价格维持在高位的时间可能会超预期。 保银投资也表示,当前国内煤炭供应紧张。矿钢方面,尽管近期国内到港资源增加,但因“五一”假期有部分高炉复产,且高利润下钢厂高炉开工率及铁水产量保持增长,导致节后钢厂库存下降明显,对铁矿补库需求强烈。品种上仍主要集中在中高品资源,在短期港口结构性供需矛盾仍未缓解的情况下,预计矿价仍将震荡偏强运行。 基金经理布局“通胀交易” 仁桥资产总经理夏俊杰表示,近日市场对商品价格的关注陡然提升,其中以伦铜和铁矿石价格突破历史高点作为标志性事件,“通胀交易”再次开启。夏俊杰认为,“通胀交易”成为市场主线的验证期不在当下,但确有可能。 他表示,今年以来市场对通胀的一致预期较明确,即5、6月份是美国CPI走势的高点,也是中国PPI走势的高点,下半年两大指数走势可能会逐级向下。到目前为止,这样的逻辑似乎还没有问题。如果到下半年,通胀并未回落,甚至出现新的上涨因素时,这样的逻辑才会被打破,市场的一致预期才会重塑。 “通胀交易”会不会成为市场新的主线?夏俊杰认为,一方面,“供给错配”这个因素未必是短期因素,不确定性较大。历史上看,影响全球通胀的大宗商品主要是石油和农产品。目前,自然灾害以及地缘政治层面仍需要密切跟踪。另一方面,仁桥资产对下半年美国收紧流动性的预期仍然持怀疑态度。 回到投资中,夏俊杰认为,“通胀交易”确有可能,验证期又不在当下,正确做法就是把“通胀交易”作为组合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分配一定的配置比例,提早布局,本质上牺牲了一部分的效率和收益,换取了多一点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某权益基金经理表示,部分周期类的股票也具有一定的成长性,部分股票的估值需要重新评估,在今年的市场行情下,需要均衡配置消费、周期等行业。星石投资也表示,在资源品估值没有显著高估,或者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之前,星石投资仍会保持对这个方向的重点关注。(中国证券报 张舒琳 王宇露) 顺周期板块强势 机构建议把握波段式机会 大宗商品涨价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近日A股顺周期板块再度走强。Wind资讯显示,5月10日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采掘、有色金属、钢铁三大板块掀起涨停潮,部分股票价格较年初已经翻倍。业内人士表示,相比成长及消费板块,顺周期板块宜看短做短。在供给偏紧背景下,周期股可以把握波段式投资机会。对于后市板块行情能否继续冲高,需要综合考虑景气、估值和风险因素并进一步观察。 三大板块一骑绝尘 5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表现波澜不惊,结构性格局下顺周期板块再度走强,采掘、有色金属、钢铁板块异军突起。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天收盘,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采掘板块以5.86%的涨幅高居第一,有色金属、钢铁板块跟涨,涨幅分别为4.89%、4.47%。 截至5月10日收盘,A股三大股指年内仍收跌,但上述三大板块最近5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均突破10%。此外,今年以来有色金属板块累计上涨近20%,采掘板块累计上涨22.44%,钢铁板块表现最强,累计涨幅高达41.73%。 5月10日,相关题材股迎来涨停潮。采掘板块中,开滦股份、西藏矿业、山西焦煤、新集能源、河钢资源等10只股票涨停;有色金属板块中,电工合金、中国铝业、银泰黄金、云铝股份、国城矿业等10只股票涨停;钢铁板块中,重庆钢铁、酒钢宏兴、包钢股份、本钢板材、首钢股份、八一钢铁等批量涨停。 上述三大板块获得主力资金大幅增持。Wind数据显示,5月10日有色金属板块的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达81.29亿元,钢铁、采掘板块的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分别为32.67亿元、29.77亿元。 乘这轮大宗商品涨价东风,有色金属行业的景气度显著提升。日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在一季度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利润总额达651.8亿元,创近十年来新高,同比增长3.4倍,两年平均增长70.3%。贾明星认为,二季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将会保持一季度利润水平,全年利润有望达到或接近2017年盈利水平。 关注周期股波段式机会 东吴证券研究所认为,当前宏观基本面延续向好趋势,流动性担忧延后,市场迎来顺周期主导的反弹行情。业绩方面,一季报顺周期板块业绩高增,但这一业绩增速并没有得到机构认同,公募基金一季度周期持仓并未明显增加,整体持仓水平仍处于近5年偏低位。未来顺周期板块能否上涨,还取决于有效需求。相比成长、消费板块,顺周期板块宜看短做短,建议关注量价齐升的有色金属、化工、钢铁、煤炭、机械、银行、公用事业等板块。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认为,5月市场进入业绩空窗期,大宗价格屡创新高。在供给偏紧背景下,尽管市场不确定性上升,但三季度大宗商品价格仍有较高上涨可能性,周期股可以把握波段式机会;配置方面看好受益于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品种,如铜、化工、机械等。 顺周期板块大涨背后是相关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攻。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认为,如果去产能保持稳定,预期随后周期品价格维持高位波动,基数效应逐步消退;如果供需失衡持续,钢铁、煤炭等价格可能还会持续上行,生产滞胀的风险需要高度关注。综合考虑景气、估值和风险的关系,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大宗商品和周期板块的持续表现。( 中国证券报 胡雨) ■ 观点链接 海证期货:今年是钢铁大牛市,供需平衡表决定钢材价格易涨难跌。首先,今年钢铁需求有望同比增长3%以上,拉动钢材消费同比增长3000多万吨。其次,“碳中和”背景下钢铁产量得到有效控制,工信部明确提出今年要压减钢铁产量。唐山等地由于环保限产出现明显产量下降。需求增长伴随供应下降,钢铁供需平衡表发生巨大变化。叠加美联储和全球央行货币宽松的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作为大宗商品代表性品种的钢铁,价格易涨难跌。 华泰期货:近几日螺纹钢、热卷期货和现货价格大幅上涨。钢材价格上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4月下游备货不足,导致假期及随后几天集中采购;海外消费持续强劲,出口买盘力量强;宏观环境以及政策预期导致投机需求入场;国内压产预期不断强化;房地产销售火爆;原料的成本推升。虽然钢价大幅上涨,但目前国内钢材价格仍是全球最低。 中信期货:大宗商品价格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上涨。去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率先修复,出口保持高景气度拉动商品需求,同时海外流动性宽松推升商品价格。今年一季度以后,美国新冠肺炎疫情缓解且大额财政计划刺激经济复苏预期。更重要的是,当前国内“碳中和”政策预期强烈,以钢铁、煤炭为代表的部分商品供给可能会受到限制。在需求仍有支撑的背景下,供给刚性将提升商品价格上涨预期。(张利静整理) 分析师:关注相关ETF可降踩雷风险 5月10日,A股市场分化较为严重,指数午后横盘震荡,个股整体涨跌对半,却有逾120只个股涨超9%,结构性行情明显,资金继续聚焦在资源股方向,其中有色、煤炭、钢铁等板块全线爆发,成为近期最吸引眼球的板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虽然资源股掀起涨停潮,但是部分对该板块不熟悉的投资者却感到难以下手,有色、煤炭、钢铁等板块细分品种众多,稀有金属、基础金属让人看花了眼,且相关板块概念股多达200只,看完都费劲,投资者该如何参与呢?关注场内7只相关ETF,则可以减少参与的难度。 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若看好有色、煤炭、钢铁行业的投资机会,不妨关注相关ETF,由于ETF是一篮子股票的组合,能大幅降低个股踩雷的风险,比个股更适合长期投资,建议关注流动性好、规模大的品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经过近期连续大涨,部分个股已有一定调整需求,投资者不妨耐心等待回调后的机会。 资源股昨日全线大涨 近期,有色、煤炭、钢铁等板块受到市场资金热捧。 5月10日,有色、煤炭、钢铁更是集体爆发,掀起涨停潮,其中,有色金属板块多达19只个股涨幅超9%,12只封涨停板;钢铁股共有11只封涨停板;煤炭股也有5只涨停。 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在全球通胀预期下,兼具金融属性和工业属性的有色金属全面爆发性上涨。5月10日盘中,沪铜主连升破78000元大关,沪铝主连升破20000元关口,纷纷创出近几年来新高。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0个期货品种涨幅超过20%,其中10个品种涨幅超过30%,分别是苯乙烯、玻璃、热卷、螺纹钢、铁矿石、动力煤、原油、PVC和沪铝。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就目前大环境看,包括有色金属在内的多数大宗商品依然处于确定性周期中,如果参考2003~2008年和2009~2012年有色金属尤其是铜的历史周期走势,再结合本次疫情以来全球的量化宽松和后续全球经济逐渐常态化后释放的实际需求,在金融属性和工业属性共振下,后期大概率会进一步颠覆过去两个大周期中对有色金属价格的“锚定”思维。 有色50尾盘急速拉升 第一次关注资源板块的投资者会发现,煤炭、钢铁、有色等板块细分品种众多,稀有金属、基础金属让人看花了眼,且相关板块概念股多达200只,看完都费劲,投资者该如何参与呢?记者发现,其实可以把范围缩小,看看场内7只相关ETF,可以减少参与的难度。 先来看煤炭和钢铁板块,目前场内各有1只ETF,分别是煤炭ETF和钢铁ETF,年初至今涨幅分别高达30.24%、44.53%。煤炭和钢铁这两只ETF上市时间已超一年,目前基金份额分别为2.58亿份、4.21亿份,规模分别约为4亿元、7亿元,日成交金额均接近2亿元。不过,煤炭ETF年初至今份额减少了1.97亿份,而钢铁同期则增加了2.2亿份。 再看有色,两市跟踪有色金属板块的ETF品种较多,除了有色金属ETF和有色ETF上市时间较长外,其余3只均为今年新上市的ETF,目前这3只ETF规模均不足亿元,上市以来份额均出现了减少。目前规模最大的是有色金属ETF,规模超62亿元,年初至今份额增加了10.72亿份。 值得注意的是,5月10日有色50尾盘急速拉升,截至收盘已溢价2.85%;有色ETF则为商品型ETF,跟踪标的为上期有色金属指数。(每日经济新闻 叶峰)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直接预约开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