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玉米周报】内盘潜藏压力,外盘继续升温

【玉米周报】内盘潜藏压力,外盘继续升温

作者:微信公众号【CFC农产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信建投期货《【玉米周报】内盘潜藏压力,外盘继续升温》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内盘潜藏压力,外盘继续升温 2021年5月第1周 本周北方港口挂牌价初期小幅走弱,降幅5-10元后在周末基本重新调回,整体区间2760-2830之间。到货量在周初前几日小幅提升后,随着周末整体价格下降后出现小幅回落,后随着价格回升而增加。到港粮源以企业自集为主。本周散船下海量约15万吨,较上周增7%。主要流向为长江方向,约占六成,其余三成流向华南地区。港口库存较上周较稳定,库存消耗比周度呈略微下降趋势。周初部分产地贸易商开始出货,对港口价格小幅承压,然而由于港口二等粮收购价格在2800的位置下,扣除吉林到港汽运费用之后约在2670-2720之间,和产地出库价接近,利润空间几乎为零,所以本周末价格回调后,到港量重新恢复。 南方港口方面,广东内贸结转库存周度增加8千吨,约17.6万吨;外贸结转库存增加6.7万吨,64万吨。整体库存周度增9%,但由于后期北方到货量仍处于低位,叠加盘面价格提振,贸易商心态较为坚挺。周度港口散粮价格也处于上升50元,至2970-2990之间。 东北深加工普遍在上周未进行调整,主要依靠前期合同粮来维持日常使用。华北深加工近日调降了收购价格,均价2886,周比略降,但较上月仍处于高位,到货量也和北港趋势相同,先升后降;周末随着部分工厂的继续下调价格,到厂车辆数量进一步下降,从最高点700余辆降至230辆左右。 本周CBOT美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再创八年以来新高,一方面对于市场供给收缩预期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市场对于美联储的加息的预期进一步发酵,恐进一步加剧影响市场对于通胀的预期。另外近日波罗的海干散指数持续走高,反映出市场对于大宗商品现货的需求增加,考虑到玉米为干散货之一,运费的上涨将推升海外大宗商品的成本水平。 短期来看,当前现货市场反映出供给方仍有出货意向且数量较假期前有所增加,华北因有新麦上市之约,出货水平略高于东北地区,但整体仍旧保持较强的价格弹性。华北深加工随着玉米和淀粉库存继续攀升,可能会通过进一步控制价格来调整收购量,可能成为短期引起价格回落的因素。从中短期来看,内贸的供需关系仍然由南北贸易为框架的供需平衡来确立,港口市场由于以及内贸库销比的收缩,以及盘面给出的积极反应,引起了现货价格的支撑和大于零的即期南北发运利润,而由于北方港口出货呈增长趋势,又引起了港口价格的回升,结果就是东北产地到港的出货量的增长。此番南北联动的逻辑的结果是粮食从库存端逐步转移到消费端,而供给的减少也将为中短期现货价格带来一定支撑。而盘面上借由现货贸易的涨势,叠加海外因素对于市场的提振,带来了周度连盘玉米80点的涨幅。长期来看,考虑到目前海外市场对于在国内市场的影响是通过美国对华的玉米出口+终端消费品出口的方式,将本国平衡表库销比降低。叠加本季美国干旱+巴西二茬苗延迟,从而推高远期农产品的价格。而从短期因素到长期因素的演化中,伴随的是用粮企业在玉米上涨的时候通过高粱小麦大麦等杂粮来替代,而随着海外市场各种杂粮价格的上行,恐会出现玉米上涨-使用替代-替代上涨-使用玉米的螺旋上升效应,带来对玉米价格中长期的支撑。节奏上,不排除盘面上提前兑现上涨-回调的可能,从而使得盘面带有震荡性的呈现。 重点关注:港口工厂到货情况,南北港到货和走货情况,进口量变化率 一、北港玉米库存 二、谷物比价关系 三、深加工门前到车情况 四、南北贸易利润 联系人姓名:田亚雄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2209 电话:023-88367400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