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各行业周观点精粹5月10日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太平洋证券:各行业周观点精粹5月10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观点 ◆【策略】淡化指数,把握周期 ◆【通信】中国移动密集开启2021年集采,行业景气度逐季上行 ◆【电新】欧洲4月新能源车销量高增,光伏硅料供给增加 ◆【建材】需求旺盛,聚焦持续涨价延续高景气度的上游品种 ◆【银行】业绩分化,头部银行优势突出 ◆【汽车】长期持续关注新能化?智能化,短期关注市场供需 ◆【机械】服务机器人企业业绩亮眼,看好龙头企业持续成长 ◆【社服】五一行业景气度高 看好全年复苏行情 ◆【钢铁】减产预期强烈,钢材价格近期大幅攀升 ◆【地产】调控加码稳房价 土地市场火热可持续 ◆【农业】继续关注各子行业里估值合理的优质龙头 ◆【电子】苹果二季度财报靓丽,但全球IC大缺货恐影响持续表现 ◆【医药】甄选高壁垒好赛道,把握确定性成长机会 ◆【军工】我国军事装备力量建设继续加速发力,军工具备长期行情潜力 ◆【纺服】新疆棉事件提升国产品牌关注度,关注国产运动品牌 01 宏观团队 结合4月实际情况看政治局会议的积极信号 开年第一次政治局会议总体来看,释放的信号对于资本市场相对友好。首先,经济复苏还有待验证,一季度经济数据并不具有十足的说服力。经济恢复仍有待验证,这个关键的定调表明政策并不急于发生变化。其次,持续验证我们之前的观点,今年是难得的“调结构、防风险”窗口期,要用经济增长换经济结构的健康。因此,全年来看,不应期待政策推动的高增速,更应在防风险中把握机会。第三,加速盘活土地要素值得期待,中长期把握两条主线,碳达峰与乡村振兴。 ——“要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 今年一季度公布的经济增长同比取得18.3%的“优异”成绩,一来容易导致对今年经济恢复的盲目乐观,抬升对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二来可能引发我们对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收紧的担忧。此次政治局会议明确要辩证的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这里的“辩证看待”,我们认为是一种“向下”的风险预警,即更重视对经济恢复风险的周全考量。 因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现了异常下行,导致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可参考性下降,进而可能形成对经济整体形势的有偏判断。虽然今年一季度GDP 同比增速为18.3%,但其两年复合增速也仅有5%。这个成绩一方面在疫后恢复阶段,无论横向纵向比较,都是难得的成果;但另一方面,相对于正常年份,也是一种是实实在在的下滑。因此,既然有分歧,就需要跟进观察。 经济恢复仍存大的变数。全球一体化的结果就是任何一个国家与经济体都无法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因此不得不说新冠疫情仍是目前全球经济复苏最大的风险。虽然我国率先控制了新冠疫情的扩散,且基本上实现了对疫情的源头管控,但全球其他国家的疫情管控仍不够彻底,仅依靠疫苗的危机管控模式,一是受限于疫苗的供给;二是受限于疫苗的有效性;三则受限于疫苗的有效期。印度新冠疫情的卷土重来,实则给我们再次提示了这一风险。就目前来看,印度疫情的再次冲击,对我国的直接影响还不算大,但变异病毒向东南亚扩散,则有间接打击我国出口的可能。从4月PMI数据观察,制造业PMI中,在手订单变化不大,而新订单与新出口订单则出现了1.6与0.8个百分点的下滑。从2020年的疫情影响的经验思考,如果没有政策的短期刺激,疫情对生产端的干扰要小于需求端。如此,印度疫情向东南亚扩散,短期内很有可能导致中国除防疫物资外的外需出现下降。而有鉴于2020年已充分发生了印度订单向中国的转移,此次印度疫情引发的外需订单转移可能并不显著。因此,正负相抵之下, 对我出口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这是第一个变数。 4月制造业PMI生产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而主要原材料价格与出厂价格虽较3月分别下降2.5个百分点,但仍居历史高位。这反映的应是疫情导致的生产端结构性(尤其是产业链上游)失衡影响,如芯片短缺压制汽车生产,上游金属矿、主粮生产出口受抑抑制终由生产。这是第二个变数。 全球对于绿色经济的重视达到空前的高度,以及自然灾害的多发。这是第三个变数。 既然经济恢复需要跟进观察,政策就不会出现大的变动,这对于目前的资本市场实质上就是一个利好,起码减轻了我们对政策收紧的担忧。 ——辩证的看待“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 4月政治局会议通稿最大的亮点恐怕就在“要利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一句。对于这句话,同样需要辩证的看待。提到“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我们的直观理解可能会自然而然的集中于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有基数效应,经济增长要取得一个靓丽的数字不是太大的问题,因此,经济工作的重心将向调结构转移,从而逻辑通顺的给出偏紧的解读。这个解释没有问题,但将“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放入上下语境中思考,可能就有兼顾之意。“要利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一句前面有“辩证的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后面有“推动经济稳中向好”。通顺的理解就是,一季度经济数据还不能充分的证明经济的稳定恢复,起码需要二季度的数据加以稳固。那么这个低基数窗口期,就不仅仅是调结构的优选窗口期,同样也是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稳固经济的最佳窗口期。如果认可这个逻辑,那么二季度的政策稳定就可以再加一码。政策稳定会不会带动流动性宽松?看4月最后两周的实际情况。 ——4月最后两周的流动性趋稳可能会延续 4月最后两周,市场面临缴税缴准、地方发债的流动性紧张局面,却未见利率的明显抬升,我们尝试探其究竟。从资金供给端来看,央行的操作变化不大,如果资金供给端扩张,最有可能的解释在财政支出的加速。从财政存款余额观察,3月财政存款月4.3万亿,较2020年与2019年同期分别多增5441亿与947亿。而2021年前三月地方政府新债发行相较于2020年与2019年一季度分别减少1.5万亿与1.2万亿。也就是说,财政存款在债务资金少收的同时,出现了余额的多增,可见财政支出在今年一季度并不算积极。那么4月会不会出现了反向变化,这是其中一个可能。 从资金的需求端来看,首先,政府发债的净融资额在3000亿左右,并未达到市场前期预期的4000亿以上的规模。其次,信贷需求尤其是表外信贷需求可能出现了明显的收缩。一来是地方政府项目非优,基建项目上马不足,配套资金需求较低。二来今年房地产供地时间集中,时点融资需求下降。第三,余额宝规模一季度下降2184亿。金融脱媒现象有所缓解,可能压低了负债端成本。第四,前期高通胀预期带动的全球债券收益率快速上行证伪,美联储持续坚定缓解市场收紧预期。第五,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容易极端化,由年初的“宽心”,到4月的“紧张”,导致杠杆资金需求下降(实际上从逆回购交易量观察,并未发现异常的下降),非银存款高增,进而推高超储水平,与信贷需求收缩异曲同工,银行端资金相对宽松。 4月中下旬利率走低,这种情况会不会延续?从资金供给端看,既然我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不会发生变化,那么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动。而要稳固经济恢复,财政开支有加速的可能。需求端看,首先,5月财政开支加速(同时可能有企业汇算清缴的抵消),对与配套资金的需求同样会提升,另外,北京、上海、浙江、深圳、嘉兴、宁波等18个城市将在5月集中供地,房地产资金需求可能也会明显提升。其次,5月政府新增发债规模预期在1万亿左右,按照目前可查地方政府披露发债规模以及4月未完计划额度,5月新增地方债约为6700亿左右。目前来看,5月政府新增发债规模将较4月有明显回升,但较去年同期或少发4000亿左右。第三,美国财政部大幅上调截至6月的三个月联邦举债需求预估,以纳入最新1.9万亿美元抗疫支出计划的影响。上调额度较2月时的预期高出3680亿美元。与其同时,美财政部将6月底的现金余额预估提高到8000亿美元,比原先预估多出3000亿美元。这可能成为美债收益率再次脉冲式拉升的借口。第四,4月下旬权益市场开始重建信心,政治局会议重提“不急转弯”,在可预见的短期内也是没有变化即利好。因此,综合考量,短期内权益市场可能有较好的表现。再进一步,虽然我们目前可以不担心货币政策的偏紧操作,但流动性在资金供给存量博弈的大环境下,较4月大概率将偏紧,因而权益市场可能应更多关注大盘蓝筹的机会。固收市场中,我们强调关注再融资证券的发行。一季度再融资债券发行大幅超 出5000多亿,2019年以后尚属首次,可见再融资债券防风险的作用短期内越发明显。换句话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短期内违约风险显著下降,可关注相应的投资机会。 ——5月的海外风险提示 拜登谋求基建与家庭计划与共和党达成共识,其中伴随基建计划而来的加税方案又需要抵消资本外流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在欧洲疫情得到初步管控,开始逐步讨论放开之际,拜登政府可能再挑事端干扰中国与欧洲的经济复苏,以达到团结两党,迫使资本回流美国的目的。 袁野 15810801367 02 策略团队 淡化指数,把握周期 节后两个交易日,市场风格变化明显。成长回调、周期强劲;节前表现强劲的餐饮旅游和医药在节后领跌,电子、食品饮料表现低迷。核心资产再度承压, PPI上升不利于消费和中下游,实际利率上行对抱团形成估值压力。 美国4月非农就业大幅低于预期,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近期明显回落。短期美国对通胀的容忍度提升,美联储货币政策以经济复苏为目标,宽货币预期升温。 多数发达国家疫苗落地加速,而印度等新兴市场疫情较为严重。病毒变异在新兴国家有新一轮扩散的迹象,可能再次引发供给收缩,特别是运输环节。由此带来的影响值得警惕。 淡化指数,PPI上行阶段继续看好周期相关行业,盈利高增长的行业依然是最好的避险方向。 周雨17346571215 03 利率债 经济高频变化成为利率债关键,转债仍需防守 由于五一假期,上两周总共才七个工作日,我们一起复盘。第一周利率债低开高走,周一大幅低开,后续四个工作日债市低位运行,周五PMI数据公布低于预期,债市大涨,导致全周小幅上涨,如10年国债期货一周下来反而上涨0.11%;节前召开的政治局会议稳定政策预期,但外贸数据表现仍然强劲,债市在节后的两个工作日横盘整理,10年国债期货仅上涨0.02%。转债市场,节前一周前抑后扬,全周持平,节后两日略有上涨。由于经济数据低于预期也能带来利率债上涨,因此对于宏观经济数据的跟踪尤为重要,目前来看外贸表现仍然较好,经济运行数据仍然不会差,利率债短期缺乏进一步向下动能,转债市场则仍需要以防守为主,建议投资债底保护足够强的银行转债标的。 张河生 13924673955 04 信用债 节前利率债震荡中重新回到低位,同期信用债的表现则再度出现分化,首先是中高等级信用债(利差波动以流动性溢价驱动为主)的利差出现小幅拉高,产业债、城投债均调整不超过3BP,AA(2)城投债则出现了0.9BP的利差压缩,集中体现在中东部省份的城投债调整上,云南、内蒙、天津等出现典型偿债压力个体的地区利差显著上调,而在AA-评级个券上,产业债出现了3.4BP的利差拉高,大于同评级城投债。 目前来看,在流动性宽松、信用承压的大环境下,信用债始终无法走出城投强、产业弱的格局对比,需求的集中可能会令低偿债负担省份的城投企业持续显示出利差调整优势,此时投资者需要进一步对投资偏好退出地区的城投主体加以关注,其再融资流动性超预期萎缩的概率正在增加。 李云霏 13212009290 05 金工团队 转为谨慎及等权配置上周超额4% 短期权重行业突然形态恶化,市场走弱的可能性增加。我们下周对市场转为谨慎判断。行业配置继续建议等权配置,上周等权配置超额收益累计4%。 1)行业月度涨跌幅排名: 5月权重行业整体排名大多不理想。银行相对排名上升。 2)行业波动率排名: 除了银行波动率处于低位,其他行业均在中值附近波动; 3)前五名权重行业中:a.食品饮料、医药和电子元器件符合急跌特征;b. 银行行业处于相关性多头排列;c.银行和医药属于均线多头排列。 4)前5名权重行业跑赢小行业的概率下降,权重行业弱势。 徐玉宁18618483697 06 通信团队 中国移动密集开启2021年集采,行业景气度逐季上行 一、中国移动密集开启2021年集采。(1)2021-22年带状光缆集采1078万芯公里。(2)2021-23年数据线缆集采8.665亿米。(3)2021-22年汇聚分流设备集采1285台。(4)2021-22年高端路由器和高端交换机集采金额近50亿元。 二、工信部发布发布《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到2023年将打造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深度融合新生态,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40%,用户数超过5.6亿。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50%,5G网络使用效率明显提高。推动700MHz频段广播电视业务的频率迁移,加快700MHz频段5G网络部署,适时发布5G毫米波频率规划等。 三、Gartner预测2021年全球公有云终端用户支出将增长23%,总额3323亿美元(2020年为2700亿美元),中国增长达62.1%。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公有云市场,2021年IaaS还将保持50%的高增长速率。国内公有云用户已经从互联网,电商,转向政府和传统企业,各大公有云厂商纷纷在AI,DI,边缘计算,机器人等领域和企业合作。 推荐:紫光国微、华测导航、英维克、汉威科技 李宏涛18910525201 07 电新团队 欧洲4月新能源车销量高增,光伏硅料供给增加 新能源车市场,欧洲4月销量高增。欧洲八国4月新能源车销量13万辆,同比增长3.4倍。4月份增速部分受益于去年同期低基数,但是即使是相对于去年一季度平均销量水平,也是翻倍式增长。国内市场,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继续快速扩张。放眼全球,新能源车欣欣向荣,汽车行业加速电动化。建议重点关注动力电池及锂电材料方向,主要标的:宁德时代、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恩捷股份等。 光伏方面,硅料供给将会增加。光伏产品价格大多持平于上周,仅硅料、多晶组件价格、玻璃低点小幅变动。硅料方面,大部分硅料企业处于5月订单观望未签中,仍在执行交货上月所签订单,整体签单进度较上月相比略有延缓。市场供给方面,几家企业将于近期复产,预计会有所放出。硅片方面,硅料紧缺依然是最大困扰,实际产量尤为紧张。关注标的: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京运通。 张文臣18101083535 08 建材团队 需求旺盛,聚焦持续涨价延续高景气度的上游品种 当前地产链需求旺盛,水泥库存持续低位运行,熟料价格上涨超预期背景下,Q2华东、华南价格上涨有望超预期,看好水泥板块修复行情(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同时竣工周期下,玻璃需求强劲,低库存下价格持续创新高,供需偏紧格局望延续全年,关注玻璃龙头(旗滨集团);玻纤基本面稳中向上,行业高景气度持续情况或超市场预期(当前海外需求尚未完全恢复,国内需求旺盛,后续仍有提升空间)当前估值下配置价值提升,(关注中国巨石、长海股份),全年业绩弹性十足。 中长期来看,聚焦有长期成长性的优质消费建材龙头,当前地产需求有韧性且强劲,在精装修及地产集中度提升的大趋势下,行业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集中,龙头保持成长性,建议关注贯穿施工周期的防水材料,需求稳定增长,且年中首个行业标准望出台,更加利好头部企业,首选东方雨虹、科顺股份;二是受益竣工周期的瓷砖(蒙娜丽莎,产能稳定扩张支撑成长性)、石膏板(北新建材,进入提价周期,品类扩张)以及持续恢复的零售端,如伟星新材(C端为主,经营质量优异)。 闫广18926080414 09 银行团队 业绩分化,头部银行优势突出 近日一季报已披露完毕,上市银行业绩进一步分化,头部银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资产质量优势更为稳固。整体来说,行业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业绩拐点确定。不少银行实现拨备反哺利润,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将为接下来几个季度的业绩增速奠定基础。 在业绩的带动下,板块估值也有所修复,但当前银行指数估值依然只有0.73xPB,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严重被低估,向上空间大。随着经济复苏,基本面反转,估值有进一步修复需求。一季报后,银行业绩的反转再次得到验证,全年ROE水平有望扭转多年来的下降趋势。头部银行业绩表现尤为突出。建议关注招行、宁波、平安、南京银行等。另外,我们认为负债端具有优势的四大行当前估值水平也极具吸引力。 董春晓18500238526 10 汽车团队 长期持续关注新能化?智能化,短期关注市场供需 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预计2025年新能源占汽车总销量25%,受益于政策端鼓励,以及一线城市限行政策,我国新能源汽车有望维持上行态势。虽然受负面消息影响,Model 3 在华市场一季度依然售出新车 25352 辆,创下历史最佳成绩。新能源逆势增长,其产业链相关标的业绩逐一兑现,建议关注新泉,三花,拓普,旭升等相关企业。新能化已经进入业绩兑现期,智能化刚刚开幕,成为未来发展核心驱动力。各大互联网,手机巨头纷纷宣布进入汽车领域,传统车厂积极布局自己智能化团队,在百家争鸣阶段,我们建议关注订单饱满以及客户结构好的汽车电子标的科博达。Q2芯片影响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但是市场需求依然旺盛,终端折扣回收,短期利好经销商,建议关注广汇汽车;同时对整车利润产生积极影响,持续推荐长城,长安,广汽。 白宇13683665260 11 机械团队 服务机器人企业业绩亮眼,看好龙头企业持续成长。 服务机器人企业业绩亮眼,看好龙头企业持续成长。近期,科沃斯、石头科技相继发布2021年Q1业绩情况,石头科技2021 年Q1实现营业收入11.12亿元,同比增长82%,归母净利润达到3.15亿元,同比增长150.82%。科沃斯2021Q1收入达到22亿元,同比增长131%,归母净利润达到3.33亿元,同比增长726.61%。九号公司2021 年Q1实现营业收入17.79亿元,同比增长172.90%,归母净利润达到0.25亿元,2020Q1亏损1.1亿元。从未来来看,我们认为扫地机器人的渗透率仍然有极大的提升潜力,近期科沃斯的N9+,石头T7S等新品热卖,拖地以及软件等功能完善后,扫地机器人产品将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预计未来几年渗透率快速提升,同时科沃斯、石头科技均在布局新的产品品类。九号公司目前利用智能性产品(自动解锁、OTA升级、姿势感应等)将在电动自行车刚需市场迎来破局,同时市场空间远大于滑板车,看好服务机器人龙头企业的表现。 投资建议:我们长期看好服务机器人赛道,龙头企业有望不断打开成长空间,推荐科沃斯、石头科技、九号公司等。 刘国清18601206568 12 社会服务 五一行业景气度高 看好全年复苏行情 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从旅游人数上看,已经基本恢复甚至略超过19年水平,但旅游收入仍有2成多,18、19年五一的客单价在600元左右,21年492元,说明民众长线游较疫情前仍有差距。但环比清明节有较大进步。今年三月以来,尤其是两会以后,全国旅游景区、酒店、航空数据持续向好,居民出行意愿强烈,受疫情压制的旅游需求有望在今年二三季度持续释放,看好行业全年的复苏行情。建议重点关注低估值、高成长的景区标的。 王湛13521024241 13 钢铁团队 减产预期强烈,钢材价格近期大幅攀升 1、工信部颁布钢铁产能置换新办法,严控产能。工信部发布新版《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1)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有所扩大。原办法所指的环境敏感区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新办法新增汾渭平原,以及2+26中其他大气污染传输通道所在的城市。(2)重点区域划定禁增钢铁产能红线。新办法规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禁增加钢铁产能总量”,长江经济带地区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冶炼项目。(3)提高产能置换比例。要求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置换比例不低于1.5:1,原办法为1.25:1;其他地区不低于1.25:1,原办法为减量置换。(4)政策豁免向低碳冶炼工艺和兼并重组企业倾斜。为助力国内钢铁行业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新办法规定企业若退转炉建电炉,退高炉建氢冶金、Corex、Finex、HIsmelt时可等量置换,从而引导行业向绿色低排放的电炉短流程和低碳冶炼工艺发展,以及提高产业集中度。(5)严控产能受让方数量。新办法规定“同一冶炼设备产能原则上不得拆分出让”,必要时“最多”不超过2家受让企业,从而规范产能交易市场,便于溯源核查。(6)加强监督,增加对第三方设计咨询和评估机构的违规行为惩戒。新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对钢铁产能置换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并导致不良社会影响的企业、设计咨询单位和评估机构,依法实施联合惩戒”。从源头上杜绝部分企业“标小建大”,建“畸形”炉容等作假行为。总的来看,新办法进一步收紧了钢铁产能置换政策,将有效遏制和打击一些企业借“置换”之名,行“扩产”之实的违规行为,防止过剩产能死灰复燃,以巩固供给侧改革成果,积极引导行业向低碳绿色转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4月份出口增速加快,外贸继续超预期,“人才红利”是全球竞争力提升关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4月我国进出口总值4849.8亿美元,同比增长37%。其中出口2639.2亿美元,同比增长32.3%,增速较前一个月加快1.7个百分点;进口2210.7亿美元,同比增长43.1%,增速加快5个百分点,外贸市场延续去年下半年来高增长态势,超出市场预期。分品种看,钢铁下游行业的机电产品依然占据出口主导地位,4月份出口总值1547.2亿美元,占当月出口总值58.6%,同比增速为30.2%,依然保持较快增长。整体看,在全球经济复苏深化和各国持续的货币财政刺激下,我国作为供应链最为完善的制造业大国,人才红利体现出的高效率低成本优势明显,外贸市场将维持超强韧性。4月份直接出口钢材797.3万吨,为近5年来新高,由于钢厂预期出口退税取消,抢出口力度有所加大。4月28日,钢铁关税调整正式落地,虽然146个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已取消,不过目前国内外价差依然存在,最新一期美国热轧报价1588美元/短吨,土耳其、印度、独联体热轧出口报价分别为1030美元、970美元、995美元,而中国热轧出口在960美元左右,仍处于全球价格洼地,因此,预计短期钢材出口将保持高位。从微观调研看,部分大型钢厂5月份出口订单饱满可以佐证。 3、钢市持续走牛,钢企盈利可期,且持续性可期。(1)钢价再次开启暴涨模式。本周三个工作日,钢价较节前最高涨幅达600元(天津螺纹),周六单日最高涨幅达270元(天津冷轧),多数品种价格屡创新高,市场看涨氛围浓厚。(2)钢厂利润高位持稳。随着钢价不断上涨,钢厂利润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我们监测的现货即期利润为,螺纹587元/吨,热轧974元/吨,冷轧636元/吨,中厚板638/吨,利润中枢较一季度有明显抬升,二季度钢企盈利可期。(3)政策对供给形成强约束,钢铁股收益可观,具备长期投资逻辑。正如前文所述,工信部新版钢铁产能置换办法提高了置换比例,设定了产能“天花板”。同时年内还有一定压产任务,政策上对钢材供给形成强约束,在国内外需求仍有增长的情况下,预计全年钢价将维持高位。中长期看,“3060”的碳达峰碳中目标将极大压制供给释放,钢铁行业将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钢铁股具备长期投资逻辑。 4、普钢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叠加我国制造业崛起的大背景下,制造业相关标的有长逻辑,有望获得估值盈利双提升,建议关注可以抵御成本提升的板材企业,新钢股份、宝钢股份以及华菱钢铁、太钢不锈、甬金股份、柳钢股份、南钢股份、马钢股份、鞍钢股份、重庆钢铁等,同时关注历史高分红标的方大特钢、三钢闽光等。 特钢投资建议:特钢是板块性机会,重点关注全球特钢龙头中信特钢以及天工国际(港股)、久立特材、永兴材料(特钢+新能源);关注受益于军工行业发展的高温合金标的抚顺特钢以及钢研高纳。 特斯拉加大铁锂电池应用,对特斯拉碳酸锂产业链供应企业形成重大利好,永兴材料受益:给永兴材料特钢业务估60亿市值,假设碳酸锂8万元均价(目前电碳8.9万元),3万吨碳酸锂产量,PE=40X来估算,公司市值有望看到380亿之上。 王介超18701680190 14 地产团队 调控加码稳房价 土地市场火热可持续 4月各地政策调控持续加码,为落实“十四五”中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要求,住建部以及相关部委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强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监管的意见》中规范了租金收取,转租,金融贷款审核等问题。同时,上海,广州,合肥,佛山等多地针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因城实测”,切实规范了租房市场,扩大住房供给;“房住不炒”持续深化,住建部再次约谈热点城市,热点城市在限购,限售,限价,限贷等方面再度收紧。另外未来二手房指导价,学区房政策调整的方向或将向更多二三线城市蔓延。 4月商品房市场较3月略有下降,其中政策敏感度较高的一线城市降幅较大,但热门二线城市供给成交均较为强势,延续了3月的火热。各大主流房企都借着小阳春的窗口期,加大推盘营销力度。根据克尔瑞数据,TOP100房企4月销售操盘金额10359.7亿元,同比增长32% 。此外,头部房企的销售业绩确定性强,规模优势显著。碧桂园、万科、恒大仍稳居前三。 土地市场方面,在热门城市集中供地,优质地块入市,以及房企3,4月资金充足的共同作用下 ,4月土地热度不减,成交价格和溢价率显著提升。5月是传统的供地高峰,不少房企也仍在补土储的路上,土地市场热度或将延续。 在当前调控密集且需求旺盛的环境下,各梯队房企门槛值显著提升,强者恒强,持续推荐资金优势显著,稳中求胜的龙头房企万科,以及二线蓝筹金科股份。 张庚尧18310590516 15 农业团队 继续关注各子行业里估值合理的优质龙头 1、上周,申万农业指数下跌2%,表现落后于大市。子板块表现分化,畜禽养殖和饲料低迷,种植业和林业强势上涨。龙头公司跌幅较小,表现优于板块整体,建议继续关注各子行业里估值合理的优质龙头公司。 2、种植产业链:粮价高位运行,静待转基因落地带来板块共振。粮食及制种业正处于景气上行阶段,龙头公司股价近期回调后,动态PE回归历史均值附近,估值合理,维持种业板块看好评级。种业卡脖子技术被重视,期待转基因落地后的行业竞争格局重塑。个股持续推荐转基因布局较早,有先发优势的行业龙头荃银高科、隆平高科、大北农。 3、养殖产业链:1)生猪养殖:1季度业绩分化明显,猪价深度跌破外购仔猪育肥成本线后下行速度放缓,有望反弹。建议关注自繁自养一体化龙头牧原股份、天康生物和中粮家佳康。2)肉鸡养殖:需求淡季,白鸡鸡苗价格或震荡,产业链向食品深加工加速下沉,龙头将有估值修复行情,推荐圣农发展; 3)替抗:重点公司1季度替抗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我们持续看好需求刚性,景气持续上行的替抗板块。个股重点推荐溢多利,关注蔚蓝生物。4)动保:生猪存栏修复中,猪用疫苗景气持续上升,龙头公司研发优势明显,市占率有望提升,估值仍合理,维持行业看好评级。个股重点推荐前4月批签发大幅增长的科前生物。 程晓东18614065768 16 电子团队 苹果二季度财报靓丽,但全球IC大缺货恐影响持续表现 节前节后的七个交易日对于电子板块而言可谓冰火两重天,本质来看,一季报电子行业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交出了较佳的成长答卷,从3月底至4月下旬的板块反弹正是这一状况的体现,在五一节期间,除了印度疫情的持续恶化对东南亚供应链有一定影响之外,全球与板块并无特别的基本面变化,但是5月7日趋势的变化,尤其是半导体板块的大调整,令整个板块的情绪需要重新修复,降低行业评级至“中性”。 苹果近期发布的第二季财报交出亮眼成绩,但市场的投资者担心苹果可能无法维持如此惊人成长,而且某些产品将面临芯片供应吃紧。印度的第二波疫情来势凶猛,令整个供应链对东南亚的形势难以乐观。这种现状也令很多企业开始重新反思在印度复制中国模式的初衷与未来,从长远角度来看,未必对我国供应链不是益事。 固然缺货会影响终端加工,疫情对全球物流的流通等有一定影响,但是应用于半导体与特殊组件端的电子材料类产品在这个背景下所面临的形势反而大为有利,贸易战令很多缘于海外的电子材料产品的本土化替代开启了一扇大窗口,疫情与全球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加速了这一替代过程,我们所重点推荐的组合中,斯迪克和康强电子正是受益于这一趋势和逻辑,相信会有不同的逆势表现。 核心推荐:斯迪克、康强电子、闻泰科技、春秋电子、蓝思科技、兴瑞科技、欣旺达。 王凌涛15657180605 17 医药团队 医药板块投资策略——甄选高壁垒好赛道,把握确定性成长机会 一、供给侧创新是夯实竞争力、提升竞争壁垒的核心要素。 创新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是长生命周期的。对于医保体系下的药械企业而言,医保战略性购买对于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于极高临床创新价值的产品和技术的支持和鼓励使得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而从发展阶段来看不管是创新药械还是创新疫苗相比海外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产化替代的趋势将形成结构性投资机会。推荐创新药械、创新疫苗、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板块。 1)创新药相关标的:恒瑞医药(国内创新药龙头企业)、贝达药业(凭借埃克替尼成长为BioPharma,管线专注于肺癌领域)以及港股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和翰森制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亚盛医药。 2)创新药产业链相关标的: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药石科技、博腾股份。 3)医疗器械相关标的:检测板块重点关注迈瑞医疗、金域医学、安图生物、万孚生物、凯普生物、普门科技;创新医疗器械相关标的:微创医疗、南微医学、惠泰医疗。 4)创新疫苗相关标的: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康泰生物、康华生物、康希诺。 二、需求端顺应消费升级大趋势,寻找高成长的好赛道 1、连锁医疗服务:宽赛道、高壁垒。 1)眼科、口腔和体检服务宽赛道、高壁垒。龙头将持续受益于行业渗透率提升与集中程度提升,构筑品牌影响,形成进入壁垒。相关标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锦欣生殖、美年健康。 2)ICL:检验外包业务渗透率提升,龙头公司的特检业务及规模性壁垒奠定竞争优势。相关标的:金域医学。 2、药店:处方外流带来市场扩容,药店龙头市占率将持续提升。 医药分家大趋势下,处方外流带来的市场扩容、集中程度提升、龙头优势巩固提升逻辑不变。 推荐: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和一心堂。 3、消费升级下的壁垒高格局好、渗透率低的,具备长期成长品种。 消费升级产品终端需求庞大,且通常远未被满足,随着群众认知度的提升和物质水平的提升,长期可保持稳健增长,估值消化确定性高。 推荐:生长激素龙头长春高新以及快速发展的安科生物;国内舌下脱敏龙头我武生物;角膜塑形镜龙头企业欧普康视以及爱博医疗。 4、血制品:浆站资源高壁垒,国内血制品企业具有长足成长空间。 长期来看,随着学术推广工作推进、国内认知度提升,终端需求将逐步起来,相应的医保配套政策也有望跟上,静丙市场空间将有望进一步释放。长期看,静丙有望替代白蛋白成为浆量主要驱动力,成为血制品行业成长主要驱动力,静丙渗透率低,国内血制品企业具有长足成长空间。 继续推荐:华兰生物(血制品+流感疫苗有望超预期+新冠疫苗进展)、天坛生物(获取血浆资源能力强,长期成长空间足)。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价格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风险,扩张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医疗事故风险,境外新冠病毒疫情的不确定性,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等风险。 盛丽华15221905129 18 军工团队 我国军事装备力量建设继续加速发力,军工具备长期行情潜力 美国在近期推动的《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草案)中强调“加强美国与中国开展全面的战略竞争”,并提出美国加强与盟国在军控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建议在2022至2026财年期间,向“印太地区”提供总计6.55亿美元的外国军事资金,同期为“印太海上安全倡议”和相关项目提供总计4.5亿美元的资金。我们认为中美大国博弈毋庸置疑是长期命题,两国关系将“竞争、合作、对抗”并存。我国加强武器装备和国防实力建设,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基础。目前我国军工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未来五到十年为行业景气阶段,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近期航空产业链主要上市公司年报中关联交易同比大幅提升,其中中航沈飞、中航光电、洪都航空分别提升177.7%、150.7%和130.3%,中直股份、中航机电、中航重机、中航高科同比增长均超50%,体现了军工长期需求带来产业链上企业备货量的大幅增长。 我们认为军工行业具备长期行情的潜力,目前部分优质个股估值回归到合理水平,未来几年需求和业绩高增长有保障,看好航空、飞行武器、军用新材料、国防信息化等高景气细分赛道投资机会,推荐菲利华、中航重机等。 马捷18010097173 19 纺服商贸 新疆棉事件提升国产品牌关注度,关注国产运动品牌。 新疆棉事件国内品牌持续受益。4月到5月初国产运动品牌线上增长较好。在海外品牌滤镜逐渐消失的国内消费环境下,此类对立事件将雪上加霜,更多海外品牌有望受到国内消费者抵制。随着现在逆全球化趋势,意识形态对立显性化,未来国产品牌受认可度和生存土壤将进一步改善。首推运动板块(安踏,李宁)。新股关注优质供应链龙头华利集团。 品牌端受益标的:安踏(已退出BCI),李宁,太平鸟,森马服饰,海澜之家等。 零售板块关注医美板块及化妆品龙头企业,首推贝泰妮,关注医美新秀奥园美谷,业绩底部反转的拉芳家化等。 郭彬18621965840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重要观点 ◆【策略】淡化指数,把握周期 ◆【通信】中国移动密集开启2021年集采,行业景气度逐季上行 ◆【电新】欧洲4月新能源车销量高增,光伏硅料供给增加 ◆【建材】需求旺盛,聚焦持续涨价延续高景气度的上游品种 ◆【银行】业绩分化,头部银行优势突出 ◆【汽车】长期持续关注新能化?智能化,短期关注市场供需 ◆【机械】服务机器人企业业绩亮眼,看好龙头企业持续成长 ◆【社服】五一行业景气度高 看好全年复苏行情 ◆【钢铁】减产预期强烈,钢材价格近期大幅攀升 ◆【地产】调控加码稳房价 土地市场火热可持续 ◆【农业】继续关注各子行业里估值合理的优质龙头 ◆【电子】苹果二季度财报靓丽,但全球IC大缺货恐影响持续表现 ◆【医药】甄选高壁垒好赛道,把握确定性成长机会 ◆【军工】我国军事装备力量建设继续加速发力,军工具备长期行情潜力 ◆【纺服】新疆棉事件提升国产品牌关注度,关注国产运动品牌 01 宏观团队 结合4月实际情况看政治局会议的积极信号 开年第一次政治局会议总体来看,释放的信号对于资本市场相对友好。首先,经济复苏还有待验证,一季度经济数据并不具有十足的说服力。经济恢复仍有待验证,这个关键的定调表明政策并不急于发生变化。其次,持续验证我们之前的观点,今年是难得的“调结构、防风险”窗口期,要用经济增长换经济结构的健康。因此,全年来看,不应期待政策推动的高增速,更应在防风险中把握机会。第三,加速盘活土地要素值得期待,中长期把握两条主线,碳达峰与乡村振兴。 ——“要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 今年一季度公布的经济增长同比取得18.3%的“优异”成绩,一来容易导致对今年经济恢复的盲目乐观,抬升对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二来可能引发我们对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收紧的担忧。此次政治局会议明确要辩证的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这里的“辩证看待”,我们认为是一种“向下”的风险预警,即更重视对经济恢复风险的周全考量。 因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现了异常下行,导致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可参考性下降,进而可能形成对经济整体形势的有偏判断。虽然今年一季度GDP 同比增速为18.3%,但其两年复合增速也仅有5%。这个成绩一方面在疫后恢复阶段,无论横向纵向比较,都是难得的成果;但另一方面,相对于正常年份,也是一种是实实在在的下滑。因此,既然有分歧,就需要跟进观察。 经济恢复仍存大的变数。全球一体化的结果就是任何一个国家与经济体都无法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因此不得不说新冠疫情仍是目前全球经济复苏最大的风险。虽然我国率先控制了新冠疫情的扩散,且基本上实现了对疫情的源头管控,但全球其他国家的疫情管控仍不够彻底,仅依靠疫苗的危机管控模式,一是受限于疫苗的供给;二是受限于疫苗的有效性;三则受限于疫苗的有效期。印度新冠疫情的卷土重来,实则给我们再次提示了这一风险。就目前来看,印度疫情的再次冲击,对我国的直接影响还不算大,但变异病毒向东南亚扩散,则有间接打击我国出口的可能。从4月PMI数据观察,制造业PMI中,在手订单变化不大,而新订单与新出口订单则出现了1.6与0.8个百分点的下滑。从2020年的疫情影响的经验思考,如果没有政策的短期刺激,疫情对生产端的干扰要小于需求端。如此,印度疫情向东南亚扩散,短期内很有可能导致中国除防疫物资外的外需出现下降。而有鉴于2020年已充分发生了印度订单向中国的转移,此次印度疫情引发的外需订单转移可能并不显著。因此,正负相抵之下, 对我出口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这是第一个变数。 4月制造业PMI生产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而主要原材料价格与出厂价格虽较3月分别下降2.5个百分点,但仍居历史高位。这反映的应是疫情导致的生产端结构性(尤其是产业链上游)失衡影响,如芯片短缺压制汽车生产,上游金属矿、主粮生产出口受抑抑制终由生产。这是第二个变数。 全球对于绿色经济的重视达到空前的高度,以及自然灾害的多发。这是第三个变数。 既然经济恢复需要跟进观察,政策就不会出现大的变动,这对于目前的资本市场实质上就是一个利好,起码减轻了我们对政策收紧的担忧。 ——辩证的看待“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 4月政治局会议通稿最大的亮点恐怕就在“要利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一句。对于这句话,同样需要辩证的看待。提到“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我们的直观理解可能会自然而然的集中于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有基数效应,经济增长要取得一个靓丽的数字不是太大的问题,因此,经济工作的重心将向调结构转移,从而逻辑通顺的给出偏紧的解读。这个解释没有问题,但将“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放入上下语境中思考,可能就有兼顾之意。“要利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一句前面有“辩证的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后面有“推动经济稳中向好”。通顺的理解就是,一季度经济数据还不能充分的证明经济的稳定恢复,起码需要二季度的数据加以稳固。那么这个低基数窗口期,就不仅仅是调结构的优选窗口期,同样也是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稳固经济的最佳窗口期。如果认可这个逻辑,那么二季度的政策稳定就可以再加一码。政策稳定会不会带动流动性宽松?看4月最后两周的实际情况。 ——4月最后两周的流动性趋稳可能会延续 4月最后两周,市场面临缴税缴准、地方发债的流动性紧张局面,却未见利率的明显抬升,我们尝试探其究竟。从资金供给端来看,央行的操作变化不大,如果资金供给端扩张,最有可能的解释在财政支出的加速。从财政存款余额观察,3月财政存款月4.3万亿,较2020年与2019年同期分别多增5441亿与947亿。而2021年前三月地方政府新债发行相较于2020年与2019年一季度分别减少1.5万亿与1.2万亿。也就是说,财政存款在债务资金少收的同时,出现了余额的多增,可见财政支出在今年一季度并不算积极。那么4月会不会出现了反向变化,这是其中一个可能。 从资金的需求端来看,首先,政府发债的净融资额在3000亿左右,并未达到市场前期预期的4000亿以上的规模。其次,信贷需求尤其是表外信贷需求可能出现了明显的收缩。一来是地方政府项目非优,基建项目上马不足,配套资金需求较低。二来今年房地产供地时间集中,时点融资需求下降。第三,余额宝规模一季度下降2184亿。金融脱媒现象有所缓解,可能压低了负债端成本。第四,前期高通胀预期带动的全球债券收益率快速上行证伪,美联储持续坚定缓解市场收紧预期。第五,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容易极端化,由年初的“宽心”,到4月的“紧张”,导致杠杆资金需求下降(实际上从逆回购交易量观察,并未发现异常的下降),非银存款高增,进而推高超储水平,与信贷需求收缩异曲同工,银行端资金相对宽松。 4月中下旬利率走低,这种情况会不会延续?从资金供给端看,既然我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不会发生变化,那么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动。而要稳固经济恢复,财政开支有加速的可能。需求端看,首先,5月财政开支加速(同时可能有企业汇算清缴的抵消),对与配套资金的需求同样会提升,另外,北京、上海、浙江、深圳、嘉兴、宁波等18个城市将在5月集中供地,房地产资金需求可能也会明显提升。其次,5月政府新增发债规模预期在1万亿左右,按照目前可查地方政府披露发债规模以及4月未完计划额度,5月新增地方债约为6700亿左右。目前来看,5月政府新增发债规模将较4月有明显回升,但较去年同期或少发4000亿左右。第三,美国财政部大幅上调截至6月的三个月联邦举债需求预估,以纳入最新1.9万亿美元抗疫支出计划的影响。上调额度较2月时的预期高出3680亿美元。与其同时,美财政部将6月底的现金余额预估提高到8000亿美元,比原先预估多出3000亿美元。这可能成为美债收益率再次脉冲式拉升的借口。第四,4月下旬权益市场开始重建信心,政治局会议重提“不急转弯”,在可预见的短期内也是没有变化即利好。因此,综合考量,短期内权益市场可能有较好的表现。再进一步,虽然我们目前可以不担心货币政策的偏紧操作,但流动性在资金供给存量博弈的大环境下,较4月大概率将偏紧,因而权益市场可能应更多关注大盘蓝筹的机会。固收市场中,我们强调关注再融资证券的发行。一季度再融资债券发行大幅超 出5000多亿,2019年以后尚属首次,可见再融资债券防风险的作用短期内越发明显。换句话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短期内违约风险显著下降,可关注相应的投资机会。 ——5月的海外风险提示 拜登谋求基建与家庭计划与共和党达成共识,其中伴随基建计划而来的加税方案又需要抵消资本外流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在欧洲疫情得到初步管控,开始逐步讨论放开之际,拜登政府可能再挑事端干扰中国与欧洲的经济复苏,以达到团结两党,迫使资本回流美国的目的。 袁野 15810801367 02 策略团队 淡化指数,把握周期 节后两个交易日,市场风格变化明显。成长回调、周期强劲;节前表现强劲的餐饮旅游和医药在节后领跌,电子、食品饮料表现低迷。核心资产再度承压, PPI上升不利于消费和中下游,实际利率上行对抱团形成估值压力。 美国4月非农就业大幅低于预期,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近期明显回落。短期美国对通胀的容忍度提升,美联储货币政策以经济复苏为目标,宽货币预期升温。 多数发达国家疫苗落地加速,而印度等新兴市场疫情较为严重。病毒变异在新兴国家有新一轮扩散的迹象,可能再次引发供给收缩,特别是运输环节。由此带来的影响值得警惕。 淡化指数,PPI上行阶段继续看好周期相关行业,盈利高增长的行业依然是最好的避险方向。 周雨17346571215 03 利率债 经济高频变化成为利率债关键,转债仍需防守 由于五一假期,上两周总共才七个工作日,我们一起复盘。第一周利率债低开高走,周一大幅低开,后续四个工作日债市低位运行,周五PMI数据公布低于预期,债市大涨,导致全周小幅上涨,如10年国债期货一周下来反而上涨0.11%;节前召开的政治局会议稳定政策预期,但外贸数据表现仍然强劲,债市在节后的两个工作日横盘整理,10年国债期货仅上涨0.02%。转债市场,节前一周前抑后扬,全周持平,节后两日略有上涨。由于经济数据低于预期也能带来利率债上涨,因此对于宏观经济数据的跟踪尤为重要,目前来看外贸表现仍然较好,经济运行数据仍然不会差,利率债短期缺乏进一步向下动能,转债市场则仍需要以防守为主,建议投资债底保护足够强的银行转债标的。 张河生 13924673955 04 信用债 节前利率债震荡中重新回到低位,同期信用债的表现则再度出现分化,首先是中高等级信用债(利差波动以流动性溢价驱动为主)的利差出现小幅拉高,产业债、城投债均调整不超过3BP,AA(2)城投债则出现了0.9BP的利差压缩,集中体现在中东部省份的城投债调整上,云南、内蒙、天津等出现典型偿债压力个体的地区利差显著上调,而在AA-评级个券上,产业债出现了3.4BP的利差拉高,大于同评级城投债。 目前来看,在流动性宽松、信用承压的大环境下,信用债始终无法走出城投强、产业弱的格局对比,需求的集中可能会令低偿债负担省份的城投企业持续显示出利差调整优势,此时投资者需要进一步对投资偏好退出地区的城投主体加以关注,其再融资流动性超预期萎缩的概率正在增加。 李云霏 13212009290 05 金工团队 转为谨慎及等权配置上周超额4% 短期权重行业突然形态恶化,市场走弱的可能性增加。我们下周对市场转为谨慎判断。行业配置继续建议等权配置,上周等权配置超额收益累计4%。 1)行业月度涨跌幅排名: 5月权重行业整体排名大多不理想。银行相对排名上升。 2)行业波动率排名: 除了银行波动率处于低位,其他行业均在中值附近波动; 3)前五名权重行业中:a.食品饮料、医药和电子元器件符合急跌特征;b. 银行行业处于相关性多头排列;c.银行和医药属于均线多头排列。 4)前5名权重行业跑赢小行业的概率下降,权重行业弱势。 徐玉宁18618483697 06 通信团队 中国移动密集开启2021年集采,行业景气度逐季上行 一、中国移动密集开启2021年集采。(1)2021-22年带状光缆集采1078万芯公里。(2)2021-23年数据线缆集采8.665亿米。(3)2021-22年汇聚分流设备集采1285台。(4)2021-22年高端路由器和高端交换机集采金额近50亿元。 二、工信部发布发布《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到2023年将打造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深度融合新生态,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40%,用户数超过5.6亿。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50%,5G网络使用效率明显提高。推动700MHz频段广播电视业务的频率迁移,加快700MHz频段5G网络部署,适时发布5G毫米波频率规划等。 三、Gartner预测2021年全球公有云终端用户支出将增长23%,总额3323亿美元(2020年为2700亿美元),中国增长达62.1%。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公有云市场,2021年IaaS还将保持50%的高增长速率。国内公有云用户已经从互联网,电商,转向政府和传统企业,各大公有云厂商纷纷在AI,DI,边缘计算,机器人等领域和企业合作。 推荐:紫光国微、华测导航、英维克、汉威科技 李宏涛18910525201 07 电新团队 欧洲4月新能源车销量高增,光伏硅料供给增加 新能源车市场,欧洲4月销量高增。欧洲八国4月新能源车销量13万辆,同比增长3.4倍。4月份增速部分受益于去年同期低基数,但是即使是相对于去年一季度平均销量水平,也是翻倍式增长。国内市场,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继续快速扩张。放眼全球,新能源车欣欣向荣,汽车行业加速电动化。建议重点关注动力电池及锂电材料方向,主要标的:宁德时代、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恩捷股份等。 光伏方面,硅料供给将会增加。光伏产品价格大多持平于上周,仅硅料、多晶组件价格、玻璃低点小幅变动。硅料方面,大部分硅料企业处于5月订单观望未签中,仍在执行交货上月所签订单,整体签单进度较上月相比略有延缓。市场供给方面,几家企业将于近期复产,预计会有所放出。硅片方面,硅料紧缺依然是最大困扰,实际产量尤为紧张。关注标的: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京运通。 张文臣18101083535 08 建材团队 需求旺盛,聚焦持续涨价延续高景气度的上游品种 当前地产链需求旺盛,水泥库存持续低位运行,熟料价格上涨超预期背景下,Q2华东、华南价格上涨有望超预期,看好水泥板块修复行情(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同时竣工周期下,玻璃需求强劲,低库存下价格持续创新高,供需偏紧格局望延续全年,关注玻璃龙头(旗滨集团);玻纤基本面稳中向上,行业高景气度持续情况或超市场预期(当前海外需求尚未完全恢复,国内需求旺盛,后续仍有提升空间)当前估值下配置价值提升,(关注中国巨石、长海股份),全年业绩弹性十足。 中长期来看,聚焦有长期成长性的优质消费建材龙头,当前地产需求有韧性且强劲,在精装修及地产集中度提升的大趋势下,行业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集中,龙头保持成长性,建议关注贯穿施工周期的防水材料,需求稳定增长,且年中首个行业标准望出台,更加利好头部企业,首选东方雨虹、科顺股份;二是受益竣工周期的瓷砖(蒙娜丽莎,产能稳定扩张支撑成长性)、石膏板(北新建材,进入提价周期,品类扩张)以及持续恢复的零售端,如伟星新材(C端为主,经营质量优异)。 闫广18926080414 09 银行团队 业绩分化,头部银行优势突出 近日一季报已披露完毕,上市银行业绩进一步分化,头部银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资产质量优势更为稳固。整体来说,行业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业绩拐点确定。不少银行实现拨备反哺利润,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将为接下来几个季度的业绩增速奠定基础。 在业绩的带动下,板块估值也有所修复,但当前银行指数估值依然只有0.73xPB,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严重被低估,向上空间大。随着经济复苏,基本面反转,估值有进一步修复需求。一季报后,银行业绩的反转再次得到验证,全年ROE水平有望扭转多年来的下降趋势。头部银行业绩表现尤为突出。建议关注招行、宁波、平安、南京银行等。另外,我们认为负债端具有优势的四大行当前估值水平也极具吸引力。 董春晓18500238526 10 汽车团队 长期持续关注新能化?智能化,短期关注市场供需 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预计2025年新能源占汽车总销量25%,受益于政策端鼓励,以及一线城市限行政策,我国新能源汽车有望维持上行态势。虽然受负面消息影响,Model 3 在华市场一季度依然售出新车 25352 辆,创下历史最佳成绩。新能源逆势增长,其产业链相关标的业绩逐一兑现,建议关注新泉,三花,拓普,旭升等相关企业。新能化已经进入业绩兑现期,智能化刚刚开幕,成为未来发展核心驱动力。各大互联网,手机巨头纷纷宣布进入汽车领域,传统车厂积极布局自己智能化团队,在百家争鸣阶段,我们建议关注订单饱满以及客户结构好的汽车电子标的科博达。Q2芯片影响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但是市场需求依然旺盛,终端折扣回收,短期利好经销商,建议关注广汇汽车;同时对整车利润产生积极影响,持续推荐长城,长安,广汽。 白宇13683665260 11 机械团队 服务机器人企业业绩亮眼,看好龙头企业持续成长。 服务机器人企业业绩亮眼,看好龙头企业持续成长。近期,科沃斯、石头科技相继发布2021年Q1业绩情况,石头科技2021 年Q1实现营业收入11.12亿元,同比增长82%,归母净利润达到3.15亿元,同比增长150.82%。科沃斯2021Q1收入达到22亿元,同比增长131%,归母净利润达到3.33亿元,同比增长726.61%。九号公司2021 年Q1实现营业收入17.79亿元,同比增长172.90%,归母净利润达到0.25亿元,2020Q1亏损1.1亿元。从未来来看,我们认为扫地机器人的渗透率仍然有极大的提升潜力,近期科沃斯的N9+,石头T7S等新品热卖,拖地以及软件等功能完善后,扫地机器人产品将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预计未来几年渗透率快速提升,同时科沃斯、石头科技均在布局新的产品品类。九号公司目前利用智能性产品(自动解锁、OTA升级、姿势感应等)将在电动自行车刚需市场迎来破局,同时市场空间远大于滑板车,看好服务机器人龙头企业的表现。 投资建议:我们长期看好服务机器人赛道,龙头企业有望不断打开成长空间,推荐科沃斯、石头科技、九号公司等。 刘国清18601206568 12 社会服务 五一行业景气度高 看好全年复苏行情 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从旅游人数上看,已经基本恢复甚至略超过19年水平,但旅游收入仍有2成多,18、19年五一的客单价在600元左右,21年492元,说明民众长线游较疫情前仍有差距。但环比清明节有较大进步。今年三月以来,尤其是两会以后,全国旅游景区、酒店、航空数据持续向好,居民出行意愿强烈,受疫情压制的旅游需求有望在今年二三季度持续释放,看好行业全年的复苏行情。建议重点关注低估值、高成长的景区标的。 王湛13521024241 13 钢铁团队 减产预期强烈,钢材价格近期大幅攀升 1、工信部颁布钢铁产能置换新办法,严控产能。工信部发布新版《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1)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有所扩大。原办法所指的环境敏感区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新办法新增汾渭平原,以及2+26中其他大气污染传输通道所在的城市。(2)重点区域划定禁增钢铁产能红线。新办法规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禁增加钢铁产能总量”,长江经济带地区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冶炼项目。(3)提高产能置换比例。要求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置换比例不低于1.5:1,原办法为1.25:1;其他地区不低于1.25:1,原办法为减量置换。(4)政策豁免向低碳冶炼工艺和兼并重组企业倾斜。为助力国内钢铁行业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新办法规定企业若退转炉建电炉,退高炉建氢冶金、Corex、Finex、HIsmelt时可等量置换,从而引导行业向绿色低排放的电炉短流程和低碳冶炼工艺发展,以及提高产业集中度。(5)严控产能受让方数量。新办法规定“同一冶炼设备产能原则上不得拆分出让”,必要时“最多”不超过2家受让企业,从而规范产能交易市场,便于溯源核查。(6)加强监督,增加对第三方设计咨询和评估机构的违规行为惩戒。新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对钢铁产能置换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并导致不良社会影响的企业、设计咨询单位和评估机构,依法实施联合惩戒”。从源头上杜绝部分企业“标小建大”,建“畸形”炉容等作假行为。总的来看,新办法进一步收紧了钢铁产能置换政策,将有效遏制和打击一些企业借“置换”之名,行“扩产”之实的违规行为,防止过剩产能死灰复燃,以巩固供给侧改革成果,积极引导行业向低碳绿色转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4月份出口增速加快,外贸继续超预期,“人才红利”是全球竞争力提升关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4月我国进出口总值4849.8亿美元,同比增长37%。其中出口2639.2亿美元,同比增长32.3%,增速较前一个月加快1.7个百分点;进口2210.7亿美元,同比增长43.1%,增速加快5个百分点,外贸市场延续去年下半年来高增长态势,超出市场预期。分品种看,钢铁下游行业的机电产品依然占据出口主导地位,4月份出口总值1547.2亿美元,占当月出口总值58.6%,同比增速为30.2%,依然保持较快增长。整体看,在全球经济复苏深化和各国持续的货币财政刺激下,我国作为供应链最为完善的制造业大国,人才红利体现出的高效率低成本优势明显,外贸市场将维持超强韧性。4月份直接出口钢材797.3万吨,为近5年来新高,由于钢厂预期出口退税取消,抢出口力度有所加大。4月28日,钢铁关税调整正式落地,虽然146个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已取消,不过目前国内外价差依然存在,最新一期美国热轧报价1588美元/短吨,土耳其、印度、独联体热轧出口报价分别为1030美元、970美元、995美元,而中国热轧出口在960美元左右,仍处于全球价格洼地,因此,预计短期钢材出口将保持高位。从微观调研看,部分大型钢厂5月份出口订单饱满可以佐证。 3、钢市持续走牛,钢企盈利可期,且持续性可期。(1)钢价再次开启暴涨模式。本周三个工作日,钢价较节前最高涨幅达600元(天津螺纹),周六单日最高涨幅达270元(天津冷轧),多数品种价格屡创新高,市场看涨氛围浓厚。(2)钢厂利润高位持稳。随着钢价不断上涨,钢厂利润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我们监测的现货即期利润为,螺纹587元/吨,热轧974元/吨,冷轧636元/吨,中厚板638/吨,利润中枢较一季度有明显抬升,二季度钢企盈利可期。(3)政策对供给形成强约束,钢铁股收益可观,具备长期投资逻辑。正如前文所述,工信部新版钢铁产能置换办法提高了置换比例,设定了产能“天花板”。同时年内还有一定压产任务,政策上对钢材供给形成强约束,在国内外需求仍有增长的情况下,预计全年钢价将维持高位。中长期看,“3060”的碳达峰碳中目标将极大压制供给释放,钢铁行业将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钢铁股具备长期投资逻辑。 4、普钢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叠加我国制造业崛起的大背景下,制造业相关标的有长逻辑,有望获得估值盈利双提升,建议关注可以抵御成本提升的板材企业,新钢股份、宝钢股份以及华菱钢铁、太钢不锈、甬金股份、柳钢股份、南钢股份、马钢股份、鞍钢股份、重庆钢铁等,同时关注历史高分红标的方大特钢、三钢闽光等。 特钢投资建议:特钢是板块性机会,重点关注全球特钢龙头中信特钢以及天工国际(港股)、久立特材、永兴材料(特钢+新能源);关注受益于军工行业发展的高温合金标的抚顺特钢以及钢研高纳。 特斯拉加大铁锂电池应用,对特斯拉碳酸锂产业链供应企业形成重大利好,永兴材料受益:给永兴材料特钢业务估60亿市值,假设碳酸锂8万元均价(目前电碳8.9万元),3万吨碳酸锂产量,PE=40X来估算,公司市值有望看到380亿之上。 王介超18701680190 14 地产团队 调控加码稳房价 土地市场火热可持续 4月各地政策调控持续加码,为落实“十四五”中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要求,住建部以及相关部委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强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监管的意见》中规范了租金收取,转租,金融贷款审核等问题。同时,上海,广州,合肥,佛山等多地针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因城实测”,切实规范了租房市场,扩大住房供给;“房住不炒”持续深化,住建部再次约谈热点城市,热点城市在限购,限售,限价,限贷等方面再度收紧。另外未来二手房指导价,学区房政策调整的方向或将向更多二三线城市蔓延。 4月商品房市场较3月略有下降,其中政策敏感度较高的一线城市降幅较大,但热门二线城市供给成交均较为强势,延续了3月的火热。各大主流房企都借着小阳春的窗口期,加大推盘营销力度。根据克尔瑞数据,TOP100房企4月销售操盘金额10359.7亿元,同比增长32% 。此外,头部房企的销售业绩确定性强,规模优势显著。碧桂园、万科、恒大仍稳居前三。 土地市场方面,在热门城市集中供地,优质地块入市,以及房企3,4月资金充足的共同作用下 ,4月土地热度不减,成交价格和溢价率显著提升。5月是传统的供地高峰,不少房企也仍在补土储的路上,土地市场热度或将延续。 在当前调控密集且需求旺盛的环境下,各梯队房企门槛值显著提升,强者恒强,持续推荐资金优势显著,稳中求胜的龙头房企万科,以及二线蓝筹金科股份。 张庚尧18310590516 15 农业团队 继续关注各子行业里估值合理的优质龙头 1、上周,申万农业指数下跌2%,表现落后于大市。子板块表现分化,畜禽养殖和饲料低迷,种植业和林业强势上涨。龙头公司跌幅较小,表现优于板块整体,建议继续关注各子行业里估值合理的优质龙头公司。 2、种植产业链:粮价高位运行,静待转基因落地带来板块共振。粮食及制种业正处于景气上行阶段,龙头公司股价近期回调后,动态PE回归历史均值附近,估值合理,维持种业板块看好评级。种业卡脖子技术被重视,期待转基因落地后的行业竞争格局重塑。个股持续推荐转基因布局较早,有先发优势的行业龙头荃银高科、隆平高科、大北农。 3、养殖产业链:1)生猪养殖:1季度业绩分化明显,猪价深度跌破外购仔猪育肥成本线后下行速度放缓,有望反弹。建议关注自繁自养一体化龙头牧原股份、天康生物和中粮家佳康。2)肉鸡养殖:需求淡季,白鸡鸡苗价格或震荡,产业链向食品深加工加速下沉,龙头将有估值修复行情,推荐圣农发展; 3)替抗:重点公司1季度替抗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我们持续看好需求刚性,景气持续上行的替抗板块。个股重点推荐溢多利,关注蔚蓝生物。4)动保:生猪存栏修复中,猪用疫苗景气持续上升,龙头公司研发优势明显,市占率有望提升,估值仍合理,维持行业看好评级。个股重点推荐前4月批签发大幅增长的科前生物。 程晓东18614065768 16 电子团队 苹果二季度财报靓丽,但全球IC大缺货恐影响持续表现 节前节后的七个交易日对于电子板块而言可谓冰火两重天,本质来看,一季报电子行业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交出了较佳的成长答卷,从3月底至4月下旬的板块反弹正是这一状况的体现,在五一节期间,除了印度疫情的持续恶化对东南亚供应链有一定影响之外,全球与板块并无特别的基本面变化,但是5月7日趋势的变化,尤其是半导体板块的大调整,令整个板块的情绪需要重新修复,降低行业评级至“中性”。 苹果近期发布的第二季财报交出亮眼成绩,但市场的投资者担心苹果可能无法维持如此惊人成长,而且某些产品将面临芯片供应吃紧。印度的第二波疫情来势凶猛,令整个供应链对东南亚的形势难以乐观。这种现状也令很多企业开始重新反思在印度复制中国模式的初衷与未来,从长远角度来看,未必对我国供应链不是益事。 固然缺货会影响终端加工,疫情对全球物流的流通等有一定影响,但是应用于半导体与特殊组件端的电子材料类产品在这个背景下所面临的形势反而大为有利,贸易战令很多缘于海外的电子材料产品的本土化替代开启了一扇大窗口,疫情与全球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加速了这一替代过程,我们所重点推荐的组合中,斯迪克和康强电子正是受益于这一趋势和逻辑,相信会有不同的逆势表现。 核心推荐:斯迪克、康强电子、闻泰科技、春秋电子、蓝思科技、兴瑞科技、欣旺达。 王凌涛15657180605 17 医药团队 医药板块投资策略——甄选高壁垒好赛道,把握确定性成长机会 一、供给侧创新是夯实竞争力、提升竞争壁垒的核心要素。 创新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是长生命周期的。对于医保体系下的药械企业而言,医保战略性购买对于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于极高临床创新价值的产品和技术的支持和鼓励使得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而从发展阶段来看不管是创新药械还是创新疫苗相比海外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产化替代的趋势将形成结构性投资机会。推荐创新药械、创新疫苗、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板块。 1)创新药相关标的:恒瑞医药(国内创新药龙头企业)、贝达药业(凭借埃克替尼成长为BioPharma,管线专注于肺癌领域)以及港股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和翰森制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亚盛医药。 2)创新药产业链相关标的: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药石科技、博腾股份。 3)医疗器械相关标的:检测板块重点关注迈瑞医疗、金域医学、安图生物、万孚生物、凯普生物、普门科技;创新医疗器械相关标的:微创医疗、南微医学、惠泰医疗。 4)创新疫苗相关标的: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康泰生物、康华生物、康希诺。 二、需求端顺应消费升级大趋势,寻找高成长的好赛道 1、连锁医疗服务:宽赛道、高壁垒。 1)眼科、口腔和体检服务宽赛道、高壁垒。龙头将持续受益于行业渗透率提升与集中程度提升,构筑品牌影响,形成进入壁垒。相关标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锦欣生殖、美年健康。 2)ICL:检验外包业务渗透率提升,龙头公司的特检业务及规模性壁垒奠定竞争优势。相关标的:金域医学。 2、药店:处方外流带来市场扩容,药店龙头市占率将持续提升。 医药分家大趋势下,处方外流带来的市场扩容、集中程度提升、龙头优势巩固提升逻辑不变。 推荐: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和一心堂。 3、消费升级下的壁垒高格局好、渗透率低的,具备长期成长品种。 消费升级产品终端需求庞大,且通常远未被满足,随着群众认知度的提升和物质水平的提升,长期可保持稳健增长,估值消化确定性高。 推荐:生长激素龙头长春高新以及快速发展的安科生物;国内舌下脱敏龙头我武生物;角膜塑形镜龙头企业欧普康视以及爱博医疗。 4、血制品:浆站资源高壁垒,国内血制品企业具有长足成长空间。 长期来看,随着学术推广工作推进、国内认知度提升,终端需求将逐步起来,相应的医保配套政策也有望跟上,静丙市场空间将有望进一步释放。长期看,静丙有望替代白蛋白成为浆量主要驱动力,成为血制品行业成长主要驱动力,静丙渗透率低,国内血制品企业具有长足成长空间。 继续推荐:华兰生物(血制品+流感疫苗有望超预期+新冠疫苗进展)、天坛生物(获取血浆资源能力强,长期成长空间足)。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价格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风险,扩张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医疗事故风险,境外新冠病毒疫情的不确定性,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等风险。 盛丽华15221905129 18 军工团队 我国军事装备力量建设继续加速发力,军工具备长期行情潜力 美国在近期推动的《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草案)中强调“加强美国与中国开展全面的战略竞争”,并提出美国加强与盟国在军控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建议在2022至2026财年期间,向“印太地区”提供总计6.55亿美元的外国军事资金,同期为“印太海上安全倡议”和相关项目提供总计4.5亿美元的资金。我们认为中美大国博弈毋庸置疑是长期命题,两国关系将“竞争、合作、对抗”并存。我国加强武器装备和国防实力建设,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基础。目前我国军工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未来五到十年为行业景气阶段,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近期航空产业链主要上市公司年报中关联交易同比大幅提升,其中中航沈飞、中航光电、洪都航空分别提升177.7%、150.7%和130.3%,中直股份、中航机电、中航重机、中航高科同比增长均超50%,体现了军工长期需求带来产业链上企业备货量的大幅增长。 我们认为军工行业具备长期行情的潜力,目前部分优质个股估值回归到合理水平,未来几年需求和业绩高增长有保障,看好航空、飞行武器、军用新材料、国防信息化等高景气细分赛道投资机会,推荐菲利华、中航重机等。 马捷18010097173 19 纺服商贸 新疆棉事件提升国产品牌关注度,关注国产运动品牌。 新疆棉事件国内品牌持续受益。4月到5月初国产运动品牌线上增长较好。在海外品牌滤镜逐渐消失的国内消费环境下,此类对立事件将雪上加霜,更多海外品牌有望受到国内消费者抵制。随着现在逆全球化趋势,意识形态对立显性化,未来国产品牌受认可度和生存土壤将进一步改善。首推运动板块(安踏,李宁)。新股关注优质供应链龙头华利集团。 品牌端受益标的:安踏(已退出BCI),李宁,太平鸟,森马服饰,海澜之家等。 零售板块关注医美板块及化妆品龙头企业,首推贝泰妮,关注医美新秀奥园美谷,业绩底部反转的拉芳家化等。 郭彬18621965840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