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0510】【策略】【行业】机械、电新、非银【个股】太极股份、先惠技术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510】【策略】【行业】机械、电新、非银【个股】太极股份、先惠技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10510 From 东吴研究所 00:00 05:50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策略 顺周期主导的反弹行情 ——策略周聚焦 报告要点: ①对基本面保持乐观,Q2经济改善,外需出口高增,国内消费修复,高频数据显示库存消化、生产向上。②流动性担忧延后,政治局会议重提不急转弯,央行表示稳杠杆不因为信贷收缩。③基本面向上,流动性担忧延后,市场迎来顺周期主导的反弹行情。④顺周期转为量价齐升逻辑,海外需求包括基建与私人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基建、制造业投资恢复,地产投资稳定。4月高炉、PTA开工率拐头向上,前期煤炭、钢铁库存已有消化。⑤顺周期矛盾:高增业绩&低配持仓,看短做短,关注量价齐升:有色(紫金矿业)、化工(龙蟒佰利)、钢铁(华菱钢铁)、煤炭(晋口煤业)、机械(柏楚电子)、银行(招商银行)、公用(三峡水利)。⑥下行风险是海内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引致的全球股市波动。 正文摘要 与多数认知不同,我们对Q2基本面保持乐观。第一,持续高增的出口反映全球需求的扎实恢复,4月中国出口两年复合增速16.8%,较Q1继续高增;中期视角,随着疫苗的加速推进与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除,全球需求恢复带来的贸易增量支撑出口韧性。第二,3月以来国内消费持续修复,疫情后制约消费恢复的两大因素有所改善,疫情后就业改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提升仍需观察,消费具备持续修复动力。第三,高频数据显示库存消化和生产向上,也指向实体经济边际改善。与Q1经济边际趋缓形成鲜明对比,Q2经济呈现改善格局。 下行风险:海内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引致的全球股市波动。即便多数央行表示通胀只是“暂时”,但市场对通胀压力下的流动性收紧始终心存疑虑,非农数据的不及预期说明低利率不能完全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意愿不足对供给端造成拖累。美联储关注的核心通胀PCE已从20Q4的1.37%升至21Q1的1.83%,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一旦市场普遍担心美联储缩表,美债收益率重回1.7%以上,美股估值压力增加,若美股下跌也会对A股形成冲击。国内方面政治局会议不提通胀压力,更多处于固本培元的稳增长考虑,但若出现通胀预期发散引致广谱价格上行,我们认为可能类似2010、2017年,央行就通胀上行动用价格手段,提高货币市场政策利率,股市均对此做出激烈回调。 拾级而上:顺周期转为量价齐升逻辑。此前一轮大宗商品以及股价的上行更多来自于复苏预期带来的价格上行。往后顺周期的上涨更多需要量的佐证,这需要依靠有效需求的拉动,海外在拜登2.3万亿基建投资计划公布,政府以外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快速修复;国内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也不弱,3月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都在边际向上,地产投资增速未出现明显下行,中期消费逐步复苏也会引致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增长。 顺周期操作的矛盾:高增业绩&低配持仓。一季报顺周期板块业绩高增,计算两年净利润复合增速,有色56%、钢铁48%、化工46%、机械37%、银行9%。矛盾是这一业绩增速并没有得到机构的认同,公募基金Q1周期持仓并未明显增,整体持仓仍处于近5年偏低位。确实相比于成长、消费,顺周期本身波动更大,公募普遍持仓偏低,更易看短做短,难以获得长期估值提升的加持,从操作视角,过往五年夏普比率较高的周期板块集中于:化纤、化学制品、化学原料、专用设备、稀有金属、水泥、玻璃、消费建材等板块。 风险提示:中美关系恶化;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预测与实际存在偏差。 (分析师 姚佩、邢妍姝、陈李) 掘金:谁在疫情中增加Capex ——东吴策略·行业风火轮 2020年疫情带来不确定性,企业加大Capex扩充产能表明未来乐观预期。疫后需求复苏带动价格上涨,新增产能助力量价齐升,前期Capex为后续增长蓄力。 资本支出/(折旧+摊销)衡量长期发展的投资铺垫,ROE、ROIC衡量投资的收益转化。资本支出/(折旧+摊销)增加表明企业管理趋于激进,资本投入加大。结合ROE、ROIC衡量企业投资的收益转化效率,若盈利提升则表明资本投入有效转化为业绩增长,增厚企业价值。 20年Capex增加&盈利能力提升的行业:农业(饲料、农产品加工、动物保健) 、公用(燃气、电力) 、电子(半导体、元件、电子制造) 、轻工、电气设备(电源设备)、医药(医疗器械)、有色(稀有金属和黄金)、机械(专用设备)、化工(塑料、原料、制品)。 精选Capex增加&高盈利股票池。定义标准:①Capex 20年中报及年报均环比增加且幅度高于所属行业;② ROE、ROIC 近3年连续提升,且20年处前10%。得到17只股票。 风险提示:疫情的不确定;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分析师 姚佩) 行业 机械: 激光行业年报&一季报总结 业绩大幅提升,将持续受益制造业复苏 2020/2021Q1激光行业整体业绩大幅提升。激光设备板块,我们选取的标的主要有数控系统提供商【柏楚电子】、激光器制造商【锐科激光】【杰普特】、激光加工设备制造商【大族激光】【华工科技】【亚威股份】【海目星】【联赢激光】共8家企业。①在历经2018-2019年的行业低谷后,2020Q1在疫情影响下,激光板块整体业绩仍强劲反弹,2020/2021Q1实现营业收入 256.58/67.00亿元,同比+19.41%/+115.47% ,2020/2021Q1归母净利润25.20/7.19亿元,同比+20.25%/+329.78% , 此外激光行业净利率、现金流等经营指标均出现了明显好转。②从产业链具体企业来看,数控系统提供商业绩表现出色,柏楚电子无论业绩增速还是盈利水平在激光行业都处于领先地位;激光器龙头锐科激光2020年因在武汉受疫情影响较大,2021Q1业绩得到极大提升;激光设备龙头大族激光受益消费电子和PCB行业复苏,业绩实现了高速增长。 激光行业是黄金成长赛道,持续受益制造业复苏。①短期来看,受益制造业持续复苏,激光行业景气度有望不断提升,宏观数据方面,2021年3月PMI为51.1,连续14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1-3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29.80%,制造业投资持续改善;中观数据方面,工业机器人产量高速增长,3月达33075台,同比增长 80.8%,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在3月达6.0万台,同比增速42.90%,增速提升明显。②中长期看,激光加工(激光切割、焊接)渗透率不断提升、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3C、动力电池、光伏等),我国激光加工市场在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是一个成长性赛道。 投资建议:短期内制造业持续复苏,激光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中长期看激光行业作为黄金赛道,具有较好的成长性,重点关注柏楚电子、锐科激光、大族激光等细分赛道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行业竞争加剧,中美贸易战对上游元器件进口和下游设备出口的影响,激光器及核心元器件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 (分析师 周尔双、黄瑞连) 机械: 工程机械板块 20年报&21Q1总结 积极关注低周期波动中的强阿尔法 投资观点:积极关注低周期波动中强阿尔法 1.高景气持续性拉长,低波动周期迎来板块性机会。2018-2020年板块PE在15-20倍波动,维持历史中位水平,市值增长主要由净利润驱动,估值下行风险低。我们预计2021年行业仍维持高景气,其中挖掘机行业增长15%-20%,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行业增长20%-30%,板块净利率上行释放业绩弹性,业绩高速增长确定性较强。展望未来,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周期波动有望控制在±0%~15%,周期波动大幅弱化,板块价值有望重估。 2.2020年板块净利润同比+40%,回款风险可控。2020年工程机械板块收入同比+31%,净利润同比+40%,延续2016年复苏以来的高景气。行业规模效益带来持续业绩弹性,2020年板块净利率10.15%,同比+0.71pct;固定成本摊薄单位成本,期间费用率12.60%,同比-1.71pct;研发投入持续加大见证行业未来信心,板块研发费用率4.19%,同比+0.33pct,员工中本科以上学历持续升至34%。2020年,行业运营能力再优化,应收账款、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26、4.87,人均创收276万元,均创历史新高。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合计334亿,净现比0.98,回款风险可控。龙头企业基于规模效应及竞争力提升,整体表现优于行业。 3.龙头强者恒强,关注低周期波动中强阿尔法。2011-2020年国内挖掘机市场CR3由33%升至54%,并形成逐步形成三足鼎立稳定格局,行业集中度提升,较高利润率得以维持。数字化时代,龙头厂商除传统渠道、制造端规模效应优势,加码智能制造转型、产品研发投入,行业破局难度进一步加大。我们认为本轮高景气周期持续性拉长,低周期波动利于龙头份额及净利率稳步提升,业绩释放有望持续超预期。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 【三一重工】国内份额提升+数字化降本+国际化带来持续业绩弹性,全球竞争力逐步体现带来估值溢价。 【中联重科】起重机+混凝土机械后周期龙头,土方机械+高机贡献业绩新增长极。 【恒立液压】国内液压龙头,进口替代增长可期。 风险提示:下游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行业周期性波动;全球疫情影响持续。 (分析师 周尔双、朱贝贝) 机械: 锂电设备年报一季报总结 疫情下设备商20年业绩仍增长 21年迎电池龙头加速扩张 2020/2021Q1锂电设备行业整体业绩正向增长。锂电设备板块,我们选取的标的主要有【先导智能】【杭可科技】【先惠技术】【赢合科技】共4家企业。①2020在疫情影响下,锂电设备板块整体业绩正向增长,2020年行业营收合计102.38亿元,同比+27%,归母净利润合计12亿元,同比+6%。行业平均毛利率35%,平均净利率15%。2021Q1行业营收合计22.27亿元,同比+35%,归母净利润合计3亿元,同比+88%,2021Q1行业毛利率上升至37%,净利率为16%,我们判断长期合理毛/净利率为40%/20%左右。②预收账款及存货持续增长,设备商在手订单充足。截止2020年末,锂电设备板块预收账款合计28.4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8.8亿元,同比+45%;存货合计46.5亿元,同比+22%。全球龙头电池厂加速扩产,锂电设备行业保持高景气增长。③2020年锂电设备行业经营性净现金流显著改善,2020年为18.9亿元,同比+109%,其中2020Q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创历史新高,为14.7亿元,同比大涨215%,主要系行业营运能力大幅提升所致。2020年行业存货周转天数231天,同比-57天。 投资建议:全球电动化趋势下,设备公司具备早周期性最先受益。重点推荐具备整线供应能力的整线设备龙头【先导智能】,海外疫情结束后扩产最受益的后道设备龙头【杭可科技】,深耕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受益 PACK 自动化率提升的【先惠技术】。 风险提示:下游电池厂扩产低于预期;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分析师 周尔双、朱贝贝) 电新: 电动车20年及21年一季报总结 下游需求强劲,板块盈利逐季大幅提升 投资要点 电动车板块整体业绩逆势增长,逐季大幅向上,21Q1需求旺盛,高景气度持续:20年国内和海外电动车分别销136.7/169.2万辆,同比+11%/+77%;21Q1国内和海外分别销51.5/54万辆,同比+280%/+59%,环比微降,超预期。我们所选取的91家企业20年总体营收7237亿元,同比+8%,净利润232亿元,同比+58%。其中Q4净利润45.49亿元,环比-61%,主要系年末计提减值与费用所致,若剔除科恒股份、合纵科技、北汽蓝谷、方正电机、新纶科技特殊项,则2020年Q4新能源汽车板块净利润118.82亿元,同比增长352.86%,环比下降7.74%;21Q1板块收入2129亿,同比+76%,环比-7.75%,净利润107亿,同比+378%,环比+168%。而具备价格弹性的公司天赐材料、多氟多、嘉元科技、诺德股份等增速领先行业。 21Q1子板块业绩均大幅提升,中游环节供需格局大幅改善,业绩最为亮眼,上游紧随其后:20年扣非净利润增速排序分别为六氟磷酸锂及电解液(667.62%)>上游材料(81.79%,剔除天齐锂业)>电机电控(61.45%)>隔膜(28.62%)>正极(10.28%,剔除杉杉股份)>核心零部件(8.67%)>负极(3.47%,剔除杉杉股份)>充电桩(-2.63%)>电池(-8.44%)>锂电设备(-30.47%)>整车(-4372.04%)。21Q1扣非净利润增速排序:六氟磷酸锂及电解液(1049%)>电池(612%)>正极(322%,剔除杉杉股份)>隔膜(303%)>上游材料(275%,剔除天齐锂业)>电机电控(255%)>负极(252%,剔除杉杉股份)>充电桩(250%)>锂电设备(76%)>核心零部件(53%)>整车(44%)。 21Q1板块量利双升,盈利水平大幅提升,正极、电解液、上游等价格弹性环节尤为明显:20年板块受疫情影响,整体毛利率为18.41%,同比下降0.08pct,其中电解液、隔膜、上游材料等环节逆势上涨;归母净利率3.21%,同比+1.01pct。21Q1淡季不淡,毛利率为18.37%,同比增加3.37pct,环比增长0.67pct,归母净利率5.02%,同比增加3.17pct,环比增长3.48pct。 20年行业运营能力提升,现金流大幅改善;21Q1行业应对需求持续高增而备货,现金流环比有所下滑:2020年板块整体应收账款为1818.48亿元,较年初减少3.73%;预收款项281.96亿元,较年初增长35.03%;存货达到1556.94亿元,较年初增长8.77%。现金流方面,2020年板块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007.67亿元,19年同期为625.42亿元。2021年Q1板块应收账款1823.16亿元,较年初微增0.26%;存货1789.76亿元,较年初增长14.95%,主要系原材料上涨下备货所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61.58亿元,同比增加68.05%,环比下降64.84%,主要来自于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电池端大幅改善,其他中游环节承压。 投资建议:21年4月销量或好于预期,下半年排产或大幅超预期,龙头估值35-45倍,强烈看好,继续重点推荐三条主线:一是特斯拉及欧洲电动车供应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天赐材料、容百科技、中伟股份、新宙邦、璞泰来、科达利、恩捷股份、当升科技、三花智控、宏发股份、汇川技术);二是供需格局扭转/改善而具备价格弹性(天赐材料、华友钴业,关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多氟多、天际股份);三是国内需求恢复、量利双升的国内产业链龙头(比亚迪、星源材质、欣旺达、诺德股份,关注天奈科技、德方纳米、嘉元科技、国轩高科、孚能科技、中科电气)。 风险提示:政策支持力度低于预期,销量低于预期,降价幅度超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阮巧燕) 非银: 证券行业2020年报&2021年一季报综述 信用减值夯实资产质量,龙头券商保持稳健 事件:A股40家上市券商2020年合计实现营收5187亿,同比+27.0%;归母净利润同比+34.0%至1455.7亿元;202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2%至1367.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3%至422.32亿元,各家券商2020年业绩均实现同比增长,2021年一季度业绩保持稳健。中信、国泰君安、海通净利润领先,兴业、国泰君安、方正涨幅最大。 投资要点 总体概述:券商2021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维持稳健增长,源于单季度券商投行+资管驱动收入提升。1)2020年行业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双双大幅增长,主要系经纪业务引领,40家券商自营业务同比上涨54%。2)2021年一季度业绩维持稳健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至1367.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至422.3亿元,主要系投行和资管分别同比+34%和35%带动收入增长。3)2020年行业ROE抬升至7.3%(2019年为6.3%),2021Q1上市券商ROE达8.95%;2020年证券行业杠杆保持相对平稳提升至3.13(2019:2.95),2021Q1上市券商杠杆率为3.92。 分业务:经纪、自营业务中小券商具备高弹性,投行、资管、信用业务龙头券商更稳健,行业集中度优势明显。1)经纪业务:2020交易活跃拉动收入增长,行业竞争加剧佣金率下滑拉低增速。散户主导交易增量,龙头券商弹性不及中小券商。2)投行业务:2020 IPO募集规模、债承强力支撑业绩。行业保持高集中度,龙头券商以其丰富项目储备及出色业务能力进一步稳固地位。3)资管业务:“去通道”推动券商资管规模有序压缩,主动管理能力造成业绩分化。龙头券商主动管理基数较高,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业务价值率推动业绩增长。4)信用业务:2020年两融市场大幅回暖,股票质押规模持续压缩,券商大幅计提信用减值,资产质量得到夯实,整体风险可控。5)自营投资:股市回暖拉升投资收益,权益类资产迎来更多配置机会,龙头券商灵活运用衍生品等工具平滑波动,保持相对稳健。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政策环境逐渐向好,券商将直接受益:1)2020 年以来政策释放积极信号:再融资新规落地、新证券法和创业板注册制落地等。2)随着长期/海外资金的不断流入,权益市场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券商板块高β属性收益明显。3)政策利好和行业集中度提升情况下,龙头券商将凭借自身对市场理解、定价和承销等能力上的优势,获得更持续和显著的α。4)短期看,我们认为券商板块的驱动力来自成长性的业绩表现,中长期看,政策面的推进有力支撑行业估值。同时看好龙头券商发展优势。 投资建议:长期政策催化行业估值提升,中短期贝塔属性凸显:长期来看,一系列制度变革陆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基金投顾试点等持续深化,推动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和长期ROE中枢提升,券商阿尔法明显提升,推荐东方财富、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 风险提示:1)股市进一步调整;2)监管趋严;3)国内外疫情控制不及预期;4)宏观经济下行。 (分析师 胡翔、朱洁羽) 电新: 工控&电力设备行业2020年报&一季报总结 工控龙头Q1再超市场预期持续向好 电网龙头表现平稳 投资要点 工控&电力设备20年收入+8.68%、利润+12.97%,21Q1收入+40.58%、利润+173.60%。1)行业20年营收及利润稳中有升,21Q1疫情低基数下高增长。因近两年板块归母净利润受华仪电气、科陆电子等个股大幅亏损/扭亏而波动较大,而且正泰电器、特变电工等个股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较大,故我们在计算利润时均剔除干扰项。全行业20年收入5455.53亿元,同比+8.68%;利润为308.22亿元,同比+12.97%。其中20Q4收入1793.66亿元,同比+7.83%;利润为82.01亿元,同比+12.61%。21Q1板块收入为1173.21亿元,同比+40.58%,环比-34.59%;利润为76.94亿元,同比+173.60%,环比-6.18%。2)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小幅下降。20年/21Q1电力设备&工控毛利率为21.87%/21.32%,同比-0.59pct/-0.40pct(Q1环比+1.27pct);3)21Q1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存货较期初+0.06%/+4.57%/+12.12%,因21Q1芯片等原材料紧缺,行业普遍增加原材料储备;经营性现金流出111.74亿元,同比有所恶化。 20年工控行业景气度向上,20Q3全面反转,20Q4、21Q1景气度逐季提升;同时内资工控头部企业与外资差距缩小、进口替代加速,龙头汇川技术持续超市场预期,雷赛智能、信捷电气等表现亮眼。全年收入+16.21%、利润+63.93%,21Q1低基数下收入+65.98%、利润+359.76%。1)行业周期向上,20年及21Q1利润高增长。20年全年板块收入523.18亿元,同比+16.21%;利润56.00亿元,同比+63.93%。21Q1收入136.87亿元,同比+65.98%,环比-8.49%;利润27.11亿元,同比+359.76%,环比+63.03%,印证行业景气延续。2)20年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年板块毛利率33.46%,同比+0.88pct;20Q4毛利率32.94%,同比+1.85pct;21Q1板块毛利率为33.87%,同比+0.84pct,环比+0.93pct.。3)21Q1应收账款/预收款项/存货较期初+6.64%/+13.13%/+13.72%,经营性现金流出0.59亿元,同比基本持稳。4)龙头汇川技术(20年/21Q1利润同比+120.62%/274.66%)随行业复苏、进口替代加速,叠加管理变革初显成效,经营α凸显、锁定高增长。继电器龙头宏发股份(20年/21Q1利润同比+18.19%/+62.04%)高压直流继电器起量,传统功率继电器复苏、其他业务稳健向好。运控新星雷赛智能(20年/21Q1利润同比+63.55%/118.64%)伺服发力、步进/控制卡地位稳固。 一次设备板块20年营收+5.61%,受较多个股大幅扭亏/亏损、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扰动,归母净利润+94.78%,21Q1低基数下业绩增幅较大。1)20年收入3135.99亿元,同比+5.61%;利润110.44亿元,同比+94.78%,主要受部分公司19年大额减值等影响,剔除干扰项,利润同比+15.42%,实现稳健增长;20Q4收入973.02亿元,同比+6.96%,利润-1.37亿元,去年同期为-50.49亿元,剔除影响后利润同比+43.99%;21Q1收入667.91亿元,同比+32.37%,环比-31.36%;利润41.65亿元,同比+353.10%,环比+3142.93%,剔除后利润同比+64.07%。2)分板块看,剔除影响较大的公司,特高压/高压20年利润同比+20.78%稳健增长,低压电器利润同比+3.3%、电表同比+2.16%基本持平,中压利润同比-20.45%。3)盈利能力略有下降,20年及21Q1毛利率分别为19.16%/19.05%,同比-1.09pct/-0.90pct(Q1环比+2.51pct)。4)21Q1应收账款/预收款项/存货较期初+1.03%/+3.48%/+13.80%,经营性现金流出62.14亿元,同比基本持稳。5)个股方面,良信股份(20年/21Q1利润同比+37.49%/40.74%)新能源、5G等下游多点开花、中高端市场加速赶超外资。 二次设备板块20年全年净利润水平略有提高,龙头国电南瑞业绩稳中有升;Q1利润占全年比重不大,21Q1板块扭亏为盈。1)20年二次设备业绩稳健,收入747.90亿元,同比+10.58%,利润71.24亿元,同比+14.29%。21Q1板块收入109.62亿元,同比+42.39%,环比-66.86%;利润4.28亿元,去年同期为-0.13亿元。2)板块盈利能力基本持稳。20年及21Q1板块毛利率为26.47%/23.75%,同比-0.97pct/-1.84pct(Q1环比-1.22pct);3)21Q1应收账款/预收款项/存货较期初-7.28%/+2.75%/+17.26%,经营现金流出26.50亿元,上年同期流出10.93亿元,同比有所恶化。4)龙头国电南瑞20年利润同比+11.71%,较为稳健;21Q1利润同比+165.58%实现恢复性高增,而Q1相对占比低、故利润弹性较大。 投资建议:20年工控行业景气度向上、电力设备行业盈利能力改善,21Q1低基数影响下业绩普遍高增,1)工控行业19Q4复苏,20Q3全面反转,20Q4、21Q1景气度继续提升,同时进口替代加速,龙头经营α强、受益显著;2)电网在20年疫情中充当拉动基建的主力军,一次设备盈利大幅提升、二次设备业绩环比改善、弹性较大;低压电器恢复明显,进口替代加速。推荐标的:工控领域:汇川技术、宏发股份、雷赛智能,麦格米特、信捷电气;低压电器领域:正泰电器,关注良信股份;电网设备:国电南瑞、思源电气,关注特变电工、许继电气、平高电气、长高集团、长缆科技、安靠智电、神马电力、国网信通、炬华科技等。 风险提示:投资增速下滑,政策不达市场预期,价格竞争超市场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 个股 太极股份(002368) 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在手订单充沛 事件:公司发布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5.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76%;实现归母净利润1,972.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68%。 投资要点 订单高增,开局良好: 2021Q1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略超2019Q1,增长分别为0.49%和1.5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主要由于上年度基数较低及一季度公司云服务、大数据等运营类业务增长较快,同时去年底部分信创订单延迟确认所致。此外,公司研发支出5122.26万元,同比增加112.87%。2021Q1公司累计签订合同总额46.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8.87%;信创业务持续发力,新基建业务蓬勃开展,"云+数+应用+生态"模式深入推进,太极股份迎来良好开局。 人大金仓助力能源行业信创:一季度国网承德供电公司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D5000主调系统)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个全部采用国产安全自主可控设备,并成功上线运行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在数据库部分,该系统使用金仓数据库管理系统KES。电网调度系统作为支撑智能电网的核心应用,对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极为严格。国网承德供电公司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高峰时并发量达1000以上;数据日增长量超过10GB,并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增长量将持续提升。国家电网从2009年开始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D5000中应用金仓数据库管理系统KES,范围覆盖华北、北京、河北、山西、冀北、内蒙、江西、安徽、甘肃、西藏等1网9省81个地市调度控制中心,累计数量达上千套,为电网调度控制业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通过本次项目的顺利投运,金仓数据库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再次等到验证。 中国电科和中电太极的资源支持值得期待:中国电科将太极股份定位为集团公司网信事业核心产业平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推动力量,这是继陈肇雄部长担任中国电科董事长以来首次为太极股份的发展定位,意义十分重大。未来中国电科和中电太极有望给予太极股份充分支持,不断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业务资源。尤其近期同为中国电科旗下的华东电脑被注入优质资产进行混改,拉开了中国电科乃至整个央、国企加速改革的大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预测4.11/4.58/5.0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1/0.79/0.87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28/25/22倍,考虑公司产品化转型快速推进,今年继续迎来信创放量机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信创业务推进不达预期;在各细分领域市场份额不及预期。 (分析师 张良卫) 先惠技术(688155) 与宁德时代再签2.9亿订单 模组+PACK自动化率提升趋势确立 事件:2021年1月4日起至今,公司累计收到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各类合同及定点通知单金额合计约2.92亿元(不含税)。 投资要点 龙头电池厂大单加速落地,订单充足保障短期业绩高增 先惠2021年1月初中标宁德+孚能5.7亿元订单(含税,为20年收入1.1倍),目前已开始发货,我们预计2021年中报确认收入。2021年5月6日公司公告再获宁德2.9亿订单(不含税),我们预计2021年年报确认收入,充足订单保障短期业绩高增。我们判断当前模组、PACK线自动化率正处于由低向高提升的拐点,我们预计后续各家电池厂扩产对应的订单有望加速落地。 高自动化产线优势明显,自动化率拐点已现 受到PACK通用性提升、人力供给下降、工业用地不足等因素影响,自动化率提升是必然。自动化率提升在2020年开始加速,我们判断核心原因是2020年电动车快速放量、车厂倒逼电池厂做出革新所致。从下游电池厂需求来看,孚能2021年上量供应戴姆勒,项目组装线自动化率要求95%+;宁德时代逐步供应MEB、宝马等高端项目,也迫切需求提升自动化率。 高自动化率假设下,2023 年模组线+PACK 线自动化率达 200-300 亿元。目前先惠出品的组装线自动化率明显优于同行,先惠模组线自动化率最高达 95%,行业平均为 40-70%;先惠PACK线自动化率最高达 89%,行业平均为 5-20%,我们判断高自动化先进产能拐点将利好细分龙头先惠。 产能不足问题即将缓解,加速扩产迎行业自动化拐点 公司目前主要瓶颈是产能问题,此前由于场地不足,产能扩张受限。我们预计21-22年公司产能将逐步释放:春节后武汉工厂(4w平米)逐步投入使用,上海和长沙的新基地也在布局中,欧洲增资1000w欧元投资厂房,我们预计2022年底国内三大基地全部建设完毕,先惠的场地面积将由2020年底的2.2万平方米增至12万平方米。 同时先惠的模块化开发能力使得产能爬坡过程比一般的制造业企业快许多,因此我们判断2年后(2023年底),先惠产能有望快速提升5-6倍。且由于模块化的生产+行业进入高自动化拐点,公司订单到确认收入的周期为半年左右,故我们判断公司2022年收入有望超预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净利润分别为 2.00/3.07/4.63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 PE 33/22/14,我们看好公司长期 发展,故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模组+PACK线自动化率提升进展低于预期。 (分析师 周尔双、朱贝贝) 五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10510 From 东吴研究所 00:00 05:50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策略 顺周期主导的反弹行情 ——策略周聚焦 报告要点: ①对基本面保持乐观,Q2经济改善,外需出口高增,国内消费修复,高频数据显示库存消化、生产向上。②流动性担忧延后,政治局会议重提不急转弯,央行表示稳杠杆不因为信贷收缩。③基本面向上,流动性担忧延后,市场迎来顺周期主导的反弹行情。④顺周期转为量价齐升逻辑,海外需求包括基建与私人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基建、制造业投资恢复,地产投资稳定。4月高炉、PTA开工率拐头向上,前期煤炭、钢铁库存已有消化。⑤顺周期矛盾:高增业绩&低配持仓,看短做短,关注量价齐升:有色(紫金矿业)、化工(龙蟒佰利)、钢铁(华菱钢铁)、煤炭(晋口煤业)、机械(柏楚电子)、银行(招商银行)、公用(三峡水利)。⑥下行风险是海内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引致的全球股市波动。 正文摘要 与多数认知不同,我们对Q2基本面保持乐观。第一,持续高增的出口反映全球需求的扎实恢复,4月中国出口两年复合增速16.8%,较Q1继续高增;中期视角,随着疫苗的加速推进与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除,全球需求恢复带来的贸易增量支撑出口韧性。第二,3月以来国内消费持续修复,疫情后制约消费恢复的两大因素有所改善,疫情后就业改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提升仍需观察,消费具备持续修复动力。第三,高频数据显示库存消化和生产向上,也指向实体经济边际改善。与Q1经济边际趋缓形成鲜明对比,Q2经济呈现改善格局。 下行风险:海内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引致的全球股市波动。即便多数央行表示通胀只是“暂时”,但市场对通胀压力下的流动性收紧始终心存疑虑,非农数据的不及预期说明低利率不能完全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意愿不足对供给端造成拖累。美联储关注的核心通胀PCE已从20Q4的1.37%升至21Q1的1.83%,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一旦市场普遍担心美联储缩表,美债收益率重回1.7%以上,美股估值压力增加,若美股下跌也会对A股形成冲击。国内方面政治局会议不提通胀压力,更多处于固本培元的稳增长考虑,但若出现通胀预期发散引致广谱价格上行,我们认为可能类似2010、2017年,央行就通胀上行动用价格手段,提高货币市场政策利率,股市均对此做出激烈回调。 拾级而上:顺周期转为量价齐升逻辑。此前一轮大宗商品以及股价的上行更多来自于复苏预期带来的价格上行。往后顺周期的上涨更多需要量的佐证,这需要依靠有效需求的拉动,海外在拜登2.3万亿基建投资计划公布,政府以外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快速修复;国内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也不弱,3月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都在边际向上,地产投资增速未出现明显下行,中期消费逐步复苏也会引致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增长。 顺周期操作的矛盾:高增业绩&低配持仓。一季报顺周期板块业绩高增,计算两年净利润复合增速,有色56%、钢铁48%、化工46%、机械37%、银行9%。矛盾是这一业绩增速并没有得到机构的认同,公募基金Q1周期持仓并未明显增,整体持仓仍处于近5年偏低位。确实相比于成长、消费,顺周期本身波动更大,公募普遍持仓偏低,更易看短做短,难以获得长期估值提升的加持,从操作视角,过往五年夏普比率较高的周期板块集中于:化纤、化学制品、化学原料、专用设备、稀有金属、水泥、玻璃、消费建材等板块。 风险提示:中美关系恶化;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预测与实际存在偏差。 (分析师 姚佩、邢妍姝、陈李) 掘金:谁在疫情中增加Capex ——东吴策略·行业风火轮 2020年疫情带来不确定性,企业加大Capex扩充产能表明未来乐观预期。疫后需求复苏带动价格上涨,新增产能助力量价齐升,前期Capex为后续增长蓄力。 资本支出/(折旧+摊销)衡量长期发展的投资铺垫,ROE、ROIC衡量投资的收益转化。资本支出/(折旧+摊销)增加表明企业管理趋于激进,资本投入加大。结合ROE、ROIC衡量企业投资的收益转化效率,若盈利提升则表明资本投入有效转化为业绩增长,增厚企业价值。 20年Capex增加&盈利能力提升的行业:农业(饲料、农产品加工、动物保健) 、公用(燃气、电力) 、电子(半导体、元件、电子制造) 、轻工、电气设备(电源设备)、医药(医疗器械)、有色(稀有金属和黄金)、机械(专用设备)、化工(塑料、原料、制品)。 精选Capex增加&高盈利股票池。定义标准:①Capex 20年中报及年报均环比增加且幅度高于所属行业;② ROE、ROIC 近3年连续提升,且20年处前10%。得到17只股票。 风险提示:疫情的不确定;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分析师 姚佩) 行业 机械: 激光行业年报&一季报总结 业绩大幅提升,将持续受益制造业复苏 2020/2021Q1激光行业整体业绩大幅提升。激光设备板块,我们选取的标的主要有数控系统提供商【柏楚电子】、激光器制造商【锐科激光】【杰普特】、激光加工设备制造商【大族激光】【华工科技】【亚威股份】【海目星】【联赢激光】共8家企业。①在历经2018-2019年的行业低谷后,2020Q1在疫情影响下,激光板块整体业绩仍强劲反弹,2020/2021Q1实现营业收入 256.58/67.00亿元,同比+19.41%/+115.47% ,2020/2021Q1归母净利润25.20/7.19亿元,同比+20.25%/+329.78% , 此外激光行业净利率、现金流等经营指标均出现了明显好转。②从产业链具体企业来看,数控系统提供商业绩表现出色,柏楚电子无论业绩增速还是盈利水平在激光行业都处于领先地位;激光器龙头锐科激光2020年因在武汉受疫情影响较大,2021Q1业绩得到极大提升;激光设备龙头大族激光受益消费电子和PCB行业复苏,业绩实现了高速增长。 激光行业是黄金成长赛道,持续受益制造业复苏。①短期来看,受益制造业持续复苏,激光行业景气度有望不断提升,宏观数据方面,2021年3月PMI为51.1,连续14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1-3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29.80%,制造业投资持续改善;中观数据方面,工业机器人产量高速增长,3月达33075台,同比增长 80.8%,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在3月达6.0万台,同比增速42.90%,增速提升明显。②中长期看,激光加工(激光切割、焊接)渗透率不断提升、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3C、动力电池、光伏等),我国激光加工市场在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是一个成长性赛道。 投资建议:短期内制造业持续复苏,激光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中长期看激光行业作为黄金赛道,具有较好的成长性,重点关注柏楚电子、锐科激光、大族激光等细分赛道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行业竞争加剧,中美贸易战对上游元器件进口和下游设备出口的影响,激光器及核心元器件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 (分析师 周尔双、黄瑞连) 机械: 工程机械板块 20年报&21Q1总结 积极关注低周期波动中的强阿尔法 投资观点:积极关注低周期波动中强阿尔法 1.高景气持续性拉长,低波动周期迎来板块性机会。2018-2020年板块PE在15-20倍波动,维持历史中位水平,市值增长主要由净利润驱动,估值下行风险低。我们预计2021年行业仍维持高景气,其中挖掘机行业增长15%-20%,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行业增长20%-30%,板块净利率上行释放业绩弹性,业绩高速增长确定性较强。展望未来,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周期波动有望控制在±0%~15%,周期波动大幅弱化,板块价值有望重估。 2.2020年板块净利润同比+40%,回款风险可控。2020年工程机械板块收入同比+31%,净利润同比+40%,延续2016年复苏以来的高景气。行业规模效益带来持续业绩弹性,2020年板块净利率10.15%,同比+0.71pct;固定成本摊薄单位成本,期间费用率12.60%,同比-1.71pct;研发投入持续加大见证行业未来信心,板块研发费用率4.19%,同比+0.33pct,员工中本科以上学历持续升至34%。2020年,行业运营能力再优化,应收账款、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26、4.87,人均创收276万元,均创历史新高。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合计334亿,净现比0.98,回款风险可控。龙头企业基于规模效应及竞争力提升,整体表现优于行业。 3.龙头强者恒强,关注低周期波动中强阿尔法。2011-2020年国内挖掘机市场CR3由33%升至54%,并形成逐步形成三足鼎立稳定格局,行业集中度提升,较高利润率得以维持。数字化时代,龙头厂商除传统渠道、制造端规模效应优势,加码智能制造转型、产品研发投入,行业破局难度进一步加大。我们认为本轮高景气周期持续性拉长,低周期波动利于龙头份额及净利率稳步提升,业绩释放有望持续超预期。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 【三一重工】国内份额提升+数字化降本+国际化带来持续业绩弹性,全球竞争力逐步体现带来估值溢价。 【中联重科】起重机+混凝土机械后周期龙头,土方机械+高机贡献业绩新增长极。 【恒立液压】国内液压龙头,进口替代增长可期。 风险提示:下游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行业周期性波动;全球疫情影响持续。 (分析师 周尔双、朱贝贝) 机械: 锂电设备年报一季报总结 疫情下设备商20年业绩仍增长 21年迎电池龙头加速扩张 2020/2021Q1锂电设备行业整体业绩正向增长。锂电设备板块,我们选取的标的主要有【先导智能】【杭可科技】【先惠技术】【赢合科技】共4家企业。①2020在疫情影响下,锂电设备板块整体业绩正向增长,2020年行业营收合计102.38亿元,同比+27%,归母净利润合计12亿元,同比+6%。行业平均毛利率35%,平均净利率15%。2021Q1行业营收合计22.27亿元,同比+35%,归母净利润合计3亿元,同比+88%,2021Q1行业毛利率上升至37%,净利率为16%,我们判断长期合理毛/净利率为40%/20%左右。②预收账款及存货持续增长,设备商在手订单充足。截止2020年末,锂电设备板块预收账款合计28.4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8.8亿元,同比+45%;存货合计46.5亿元,同比+22%。全球龙头电池厂加速扩产,锂电设备行业保持高景气增长。③2020年锂电设备行业经营性净现金流显著改善,2020年为18.9亿元,同比+109%,其中2020Q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创历史新高,为14.7亿元,同比大涨215%,主要系行业营运能力大幅提升所致。2020年行业存货周转天数231天,同比-57天。 投资建议:全球电动化趋势下,设备公司具备早周期性最先受益。重点推荐具备整线供应能力的整线设备龙头【先导智能】,海外疫情结束后扩产最受益的后道设备龙头【杭可科技】,深耕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受益 PACK 自动化率提升的【先惠技术】。 风险提示:下游电池厂扩产低于预期;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分析师 周尔双、朱贝贝) 电新: 电动车20年及21年一季报总结 下游需求强劲,板块盈利逐季大幅提升 投资要点 电动车板块整体业绩逆势增长,逐季大幅向上,21Q1需求旺盛,高景气度持续:20年国内和海外电动车分别销136.7/169.2万辆,同比+11%/+77%;21Q1国内和海外分别销51.5/54万辆,同比+280%/+59%,环比微降,超预期。我们所选取的91家企业20年总体营收7237亿元,同比+8%,净利润232亿元,同比+58%。其中Q4净利润45.49亿元,环比-61%,主要系年末计提减值与费用所致,若剔除科恒股份、合纵科技、北汽蓝谷、方正电机、新纶科技特殊项,则2020年Q4新能源汽车板块净利润118.82亿元,同比增长352.86%,环比下降7.74%;21Q1板块收入2129亿,同比+76%,环比-7.75%,净利润107亿,同比+378%,环比+168%。而具备价格弹性的公司天赐材料、多氟多、嘉元科技、诺德股份等增速领先行业。 21Q1子板块业绩均大幅提升,中游环节供需格局大幅改善,业绩最为亮眼,上游紧随其后:20年扣非净利润增速排序分别为六氟磷酸锂及电解液(667.62%)>上游材料(81.79%,剔除天齐锂业)>电机电控(61.45%)>隔膜(28.62%)>正极(10.28%,剔除杉杉股份)>核心零部件(8.67%)>负极(3.47%,剔除杉杉股份)>充电桩(-2.63%)>电池(-8.44%)>锂电设备(-30.47%)>整车(-4372.04%)。21Q1扣非净利润增速排序:六氟磷酸锂及电解液(1049%)>电池(612%)>正极(322%,剔除杉杉股份)>隔膜(303%)>上游材料(275%,剔除天齐锂业)>电机电控(255%)>负极(252%,剔除杉杉股份)>充电桩(250%)>锂电设备(76%)>核心零部件(53%)>整车(44%)。 21Q1板块量利双升,盈利水平大幅提升,正极、电解液、上游等价格弹性环节尤为明显:20年板块受疫情影响,整体毛利率为18.41%,同比下降0.08pct,其中电解液、隔膜、上游材料等环节逆势上涨;归母净利率3.21%,同比+1.01pct。21Q1淡季不淡,毛利率为18.37%,同比增加3.37pct,环比增长0.67pct,归母净利率5.02%,同比增加3.17pct,环比增长3.48pct。 20年行业运营能力提升,现金流大幅改善;21Q1行业应对需求持续高增而备货,现金流环比有所下滑:2020年板块整体应收账款为1818.48亿元,较年初减少3.73%;预收款项281.96亿元,较年初增长35.03%;存货达到1556.94亿元,较年初增长8.77%。现金流方面,2020年板块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007.67亿元,19年同期为625.42亿元。2021年Q1板块应收账款1823.16亿元,较年初微增0.26%;存货1789.76亿元,较年初增长14.95%,主要系原材料上涨下备货所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61.58亿元,同比增加68.05%,环比下降64.84%,主要来自于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电池端大幅改善,其他中游环节承压。 投资建议:21年4月销量或好于预期,下半年排产或大幅超预期,龙头估值35-45倍,强烈看好,继续重点推荐三条主线:一是特斯拉及欧洲电动车供应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天赐材料、容百科技、中伟股份、新宙邦、璞泰来、科达利、恩捷股份、当升科技、三花智控、宏发股份、汇川技术);二是供需格局扭转/改善而具备价格弹性(天赐材料、华友钴业,关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多氟多、天际股份);三是国内需求恢复、量利双升的国内产业链龙头(比亚迪、星源材质、欣旺达、诺德股份,关注天奈科技、德方纳米、嘉元科技、国轩高科、孚能科技、中科电气)。 风险提示:政策支持力度低于预期,销量低于预期,降价幅度超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阮巧燕) 非银: 证券行业2020年报&2021年一季报综述 信用减值夯实资产质量,龙头券商保持稳健 事件:A股40家上市券商2020年合计实现营收5187亿,同比+27.0%;归母净利润同比+34.0%至1455.7亿元;202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2%至1367.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3%至422.32亿元,各家券商2020年业绩均实现同比增长,2021年一季度业绩保持稳健。中信、国泰君安、海通净利润领先,兴业、国泰君安、方正涨幅最大。 投资要点 总体概述:券商2021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维持稳健增长,源于单季度券商投行+资管驱动收入提升。1)2020年行业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双双大幅增长,主要系经纪业务引领,40家券商自营业务同比上涨54%。2)2021年一季度业绩维持稳健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至1367.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至422.3亿元,主要系投行和资管分别同比+34%和35%带动收入增长。3)2020年行业ROE抬升至7.3%(2019年为6.3%),2021Q1上市券商ROE达8.95%;2020年证券行业杠杆保持相对平稳提升至3.13(2019:2.95),2021Q1上市券商杠杆率为3.92。 分业务:经纪、自营业务中小券商具备高弹性,投行、资管、信用业务龙头券商更稳健,行业集中度优势明显。1)经纪业务:2020交易活跃拉动收入增长,行业竞争加剧佣金率下滑拉低增速。散户主导交易增量,龙头券商弹性不及中小券商。2)投行业务:2020 IPO募集规模、债承强力支撑业绩。行业保持高集中度,龙头券商以其丰富项目储备及出色业务能力进一步稳固地位。3)资管业务:“去通道”推动券商资管规模有序压缩,主动管理能力造成业绩分化。龙头券商主动管理基数较高,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业务价值率推动业绩增长。4)信用业务:2020年两融市场大幅回暖,股票质押规模持续压缩,券商大幅计提信用减值,资产质量得到夯实,整体风险可控。5)自营投资:股市回暖拉升投资收益,权益类资产迎来更多配置机会,龙头券商灵活运用衍生品等工具平滑波动,保持相对稳健。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政策环境逐渐向好,券商将直接受益:1)2020 年以来政策释放积极信号:再融资新规落地、新证券法和创业板注册制落地等。2)随着长期/海外资金的不断流入,权益市场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券商板块高β属性收益明显。3)政策利好和行业集中度提升情况下,龙头券商将凭借自身对市场理解、定价和承销等能力上的优势,获得更持续和显著的α。4)短期看,我们认为券商板块的驱动力来自成长性的业绩表现,中长期看,政策面的推进有力支撑行业估值。同时看好龙头券商发展优势。 投资建议:长期政策催化行业估值提升,中短期贝塔属性凸显:长期来看,一系列制度变革陆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基金投顾试点等持续深化,推动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和长期ROE中枢提升,券商阿尔法明显提升,推荐东方财富、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 风险提示:1)股市进一步调整;2)监管趋严;3)国内外疫情控制不及预期;4)宏观经济下行。 (分析师 胡翔、朱洁羽) 电新: 工控&电力设备行业2020年报&一季报总结 工控龙头Q1再超市场预期持续向好 电网龙头表现平稳 投资要点 工控&电力设备20年收入+8.68%、利润+12.97%,21Q1收入+40.58%、利润+173.60%。1)行业20年营收及利润稳中有升,21Q1疫情低基数下高增长。因近两年板块归母净利润受华仪电气、科陆电子等个股大幅亏损/扭亏而波动较大,而且正泰电器、特变电工等个股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较大,故我们在计算利润时均剔除干扰项。全行业20年收入5455.53亿元,同比+8.68%;利润为308.22亿元,同比+12.97%。其中20Q4收入1793.66亿元,同比+7.83%;利润为82.01亿元,同比+12.61%。21Q1板块收入为1173.21亿元,同比+40.58%,环比-34.59%;利润为76.94亿元,同比+173.60%,环比-6.18%。2)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小幅下降。20年/21Q1电力设备&工控毛利率为21.87%/21.32%,同比-0.59pct/-0.40pct(Q1环比+1.27pct);3)21Q1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存货较期初+0.06%/+4.57%/+12.12%,因21Q1芯片等原材料紧缺,行业普遍增加原材料储备;经营性现金流出111.74亿元,同比有所恶化。 20年工控行业景气度向上,20Q3全面反转,20Q4、21Q1景气度逐季提升;同时内资工控头部企业与外资差距缩小、进口替代加速,龙头汇川技术持续超市场预期,雷赛智能、信捷电气等表现亮眼。全年收入+16.21%、利润+63.93%,21Q1低基数下收入+65.98%、利润+359.76%。1)行业周期向上,20年及21Q1利润高增长。20年全年板块收入523.18亿元,同比+16.21%;利润56.00亿元,同比+63.93%。21Q1收入136.87亿元,同比+65.98%,环比-8.49%;利润27.11亿元,同比+359.76%,环比+63.03%,印证行业景气延续。2)20年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年板块毛利率33.46%,同比+0.88pct;20Q4毛利率32.94%,同比+1.85pct;21Q1板块毛利率为33.87%,同比+0.84pct,环比+0.93pct.。3)21Q1应收账款/预收款项/存货较期初+6.64%/+13.13%/+13.72%,经营性现金流出0.59亿元,同比基本持稳。4)龙头汇川技术(20年/21Q1利润同比+120.62%/274.66%)随行业复苏、进口替代加速,叠加管理变革初显成效,经营α凸显、锁定高增长。继电器龙头宏发股份(20年/21Q1利润同比+18.19%/+62.04%)高压直流继电器起量,传统功率继电器复苏、其他业务稳健向好。运控新星雷赛智能(20年/21Q1利润同比+63.55%/118.64%)伺服发力、步进/控制卡地位稳固。 一次设备板块20年营收+5.61%,受较多个股大幅扭亏/亏损、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扰动,归母净利润+94.78%,21Q1低基数下业绩增幅较大。1)20年收入3135.99亿元,同比+5.61%;利润110.44亿元,同比+94.78%,主要受部分公司19年大额减值等影响,剔除干扰项,利润同比+15.42%,实现稳健增长;20Q4收入973.02亿元,同比+6.96%,利润-1.37亿元,去年同期为-50.49亿元,剔除影响后利润同比+43.99%;21Q1收入667.91亿元,同比+32.37%,环比-31.36%;利润41.65亿元,同比+353.10%,环比+3142.93%,剔除后利润同比+64.07%。2)分板块看,剔除影响较大的公司,特高压/高压20年利润同比+20.78%稳健增长,低压电器利润同比+3.3%、电表同比+2.16%基本持平,中压利润同比-20.45%。3)盈利能力略有下降,20年及21Q1毛利率分别为19.16%/19.05%,同比-1.09pct/-0.90pct(Q1环比+2.51pct)。4)21Q1应收账款/预收款项/存货较期初+1.03%/+3.48%/+13.80%,经营性现金流出62.14亿元,同比基本持稳。5)个股方面,良信股份(20年/21Q1利润同比+37.49%/40.74%)新能源、5G等下游多点开花、中高端市场加速赶超外资。 二次设备板块20年全年净利润水平略有提高,龙头国电南瑞业绩稳中有升;Q1利润占全年比重不大,21Q1板块扭亏为盈。1)20年二次设备业绩稳健,收入747.90亿元,同比+10.58%,利润71.24亿元,同比+14.29%。21Q1板块收入109.62亿元,同比+42.39%,环比-66.86%;利润4.28亿元,去年同期为-0.13亿元。2)板块盈利能力基本持稳。20年及21Q1板块毛利率为26.47%/23.75%,同比-0.97pct/-1.84pct(Q1环比-1.22pct);3)21Q1应收账款/预收款项/存货较期初-7.28%/+2.75%/+17.26%,经营现金流出26.50亿元,上年同期流出10.93亿元,同比有所恶化。4)龙头国电南瑞20年利润同比+11.71%,较为稳健;21Q1利润同比+165.58%实现恢复性高增,而Q1相对占比低、故利润弹性较大。 投资建议:20年工控行业景气度向上、电力设备行业盈利能力改善,21Q1低基数影响下业绩普遍高增,1)工控行业19Q4复苏,20Q3全面反转,20Q4、21Q1景气度继续提升,同时进口替代加速,龙头经营α强、受益显著;2)电网在20年疫情中充当拉动基建的主力军,一次设备盈利大幅提升、二次设备业绩环比改善、弹性较大;低压电器恢复明显,进口替代加速。推荐标的:工控领域:汇川技术、宏发股份、雷赛智能,麦格米特、信捷电气;低压电器领域:正泰电器,关注良信股份;电网设备:国电南瑞、思源电气,关注特变电工、许继电气、平高电气、长高集团、长缆科技、安靠智电、神马电力、国网信通、炬华科技等。 风险提示:投资增速下滑,政策不达市场预期,价格竞争超市场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 个股 太极股份(002368) 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在手订单充沛 事件:公司发布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5.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76%;实现归母净利润1,972.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68%。 投资要点 订单高增,开局良好: 2021Q1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略超2019Q1,增长分别为0.49%和1.5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主要由于上年度基数较低及一季度公司云服务、大数据等运营类业务增长较快,同时去年底部分信创订单延迟确认所致。此外,公司研发支出5122.26万元,同比增加112.87%。2021Q1公司累计签订合同总额46.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8.87%;信创业务持续发力,新基建业务蓬勃开展,"云+数+应用+生态"模式深入推进,太极股份迎来良好开局。 人大金仓助力能源行业信创:一季度国网承德供电公司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D5000主调系统)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个全部采用国产安全自主可控设备,并成功上线运行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在数据库部分,该系统使用金仓数据库管理系统KES。电网调度系统作为支撑智能电网的核心应用,对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极为严格。国网承德供电公司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高峰时并发量达1000以上;数据日增长量超过10GB,并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增长量将持续提升。国家电网从2009年开始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D5000中应用金仓数据库管理系统KES,范围覆盖华北、北京、河北、山西、冀北、内蒙、江西、安徽、甘肃、西藏等1网9省81个地市调度控制中心,累计数量达上千套,为电网调度控制业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通过本次项目的顺利投运,金仓数据库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再次等到验证。 中国电科和中电太极的资源支持值得期待:中国电科将太极股份定位为集团公司网信事业核心产业平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推动力量,这是继陈肇雄部长担任中国电科董事长以来首次为太极股份的发展定位,意义十分重大。未来中国电科和中电太极有望给予太极股份充分支持,不断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业务资源。尤其近期同为中国电科旗下的华东电脑被注入优质资产进行混改,拉开了中国电科乃至整个央、国企加速改革的大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预测4.11/4.58/5.0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1/0.79/0.87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28/25/22倍,考虑公司产品化转型快速推进,今年继续迎来信创放量机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信创业务推进不达预期;在各细分领域市场份额不及预期。 (分析师 张良卫) 先惠技术(688155) 与宁德时代再签2.9亿订单 模组+PACK自动化率提升趋势确立 事件:2021年1月4日起至今,公司累计收到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各类合同及定点通知单金额合计约2.92亿元(不含税)。 投资要点 龙头电池厂大单加速落地,订单充足保障短期业绩高增 先惠2021年1月初中标宁德+孚能5.7亿元订单(含税,为20年收入1.1倍),目前已开始发货,我们预计2021年中报确认收入。2021年5月6日公司公告再获宁德2.9亿订单(不含税),我们预计2021年年报确认收入,充足订单保障短期业绩高增。我们判断当前模组、PACK线自动化率正处于由低向高提升的拐点,我们预计后续各家电池厂扩产对应的订单有望加速落地。 高自动化产线优势明显,自动化率拐点已现 受到PACK通用性提升、人力供给下降、工业用地不足等因素影响,自动化率提升是必然。自动化率提升在2020年开始加速,我们判断核心原因是2020年电动车快速放量、车厂倒逼电池厂做出革新所致。从下游电池厂需求来看,孚能2021年上量供应戴姆勒,项目组装线自动化率要求95%+;宁德时代逐步供应MEB、宝马等高端项目,也迫切需求提升自动化率。 高自动化率假设下,2023 年模组线+PACK 线自动化率达 200-300 亿元。目前先惠出品的组装线自动化率明显优于同行,先惠模组线自动化率最高达 95%,行业平均为 40-70%;先惠PACK线自动化率最高达 89%,行业平均为 5-20%,我们判断高自动化先进产能拐点将利好细分龙头先惠。 产能不足问题即将缓解,加速扩产迎行业自动化拐点 公司目前主要瓶颈是产能问题,此前由于场地不足,产能扩张受限。我们预计21-22年公司产能将逐步释放:春节后武汉工厂(4w平米)逐步投入使用,上海和长沙的新基地也在布局中,欧洲增资1000w欧元投资厂房,我们预计2022年底国内三大基地全部建设完毕,先惠的场地面积将由2020年底的2.2万平方米增至12万平方米。 同时先惠的模块化开发能力使得产能爬坡过程比一般的制造业企业快许多,因此我们判断2年后(2023年底),先惠产能有望快速提升5-6倍。且由于模块化的生产+行业进入高自动化拐点,公司订单到确认收入的周期为半年左右,故我们判断公司2022年收入有望超预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净利润分别为 2.00/3.07/4.63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 PE 33/22/14,我们看好公司长期 发展,故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模组+PACK线自动化率提升进展低于预期。 (分析师 周尔双、朱贝贝) 五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