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集中供地如何影响成交溢价率

集中供地如何影响成交溢价率

作者:微信公众号【如说地产】/ 发布时间:2021-04-2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西南证券《集中供地如何影响成交溢价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广州首批“两集中”土地出让落下帷幕,在为时两天的竞拍中广州出让48宗住宅用地,总用地面积约393.6万平方米,挂牌总价901亿元。出让宗数为去年全年宗数的一半,总用地面积略低于去年全面面积,此次出让体量大。最终成交42宗地(包括4宗摇号待出),揽金906.02亿元,其中20宗底价成交,22宗溢价成交,另外6宗地块流拍。 此次拍卖中越秀成最大的赢家,以99.1亿元斩获5宗地(未包括1宗联合拿地)。其次,金地以59.24亿元拿下3宗地,中国旅游集团以83.9亿元拿下2宗地,融创以31.72亿元拿下2宗地(未包括1宗联合拿地)。而唯一竞拍成功的港资房企新鸿基以地价70.82亿元拿下了此次最高价值地块。 从溢价率来看,相比过去连续三年个位数的溢价率,此次土地出让仅有4宗地块低于10%,11宗地块在11%-40%之间,7宗地块甚至超过40%,溢价上涨幅度较大。 在“两集中”政策落实之后,是否对各地的土地溢价率都是上升的影响?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两个同样实施“两集中”政策的城市的情况。 重庆共出让商住用地119宗,总出让面积752万平方米,总拍卖价1500亿元。于拍卖首日(4月28日)成交24宗住宅用地,共揽金416.81亿元。3宗底价成交,21宗溢价成交,其中17宗的溢价超过40%,最高的溢价率达到130%,为招商以32.5亿元竞得的地块。重庆首日土拍的溢价率大幅上升。 无锡出让16宗地,总出让面积95万平方米,起拍总价约228亿元。4月28日成功出让4宗地,共揽金90亿元,4宗地全部达到最高限价并进入竞租赁房面积阶段,其中1宗溢价小于10%,3宗溢价率在11%-20%。无锡首日土拍溢价率与往年相近。 从WIND 中100大中城市的周频数据来看,“两集中”政策公布后土地溢价率有所上升,但同时成交面积有所下降。 虽然实施“两集中”的城市才开始进行拍卖,但也可以看出些端倪: 1)资金的优势太明显了,华润、保利、中海等央企和一些地方国企,还有万科、金地这种头部房企的优势难以撼动; 2)土地价值容易形成共识,中心城市核心区域的核心地块一直都热,不会消退,与出让方式关系并不大; 3)由于一次性出让较多土地,肯定会存在流拍和底价成交,从买到的角度看是有些漏可捡,但这些地可能也确实属于搭配优质地的普通地块,在集中供地之后的集中卖楼可能面临销售回款抢收的困难; 4)按房住不炒和高层意愿,似乎愿看到大部分地块能有20-30%的溢价,但房价上涨幅度最好还是在5-10%,行业毛利率还是有可能进一步被压低; 所以并非土地集中出让就能看到毛利率拐点,大概率是行业竞争格局调整到位,当看到超过一半的土地溢价率不到20%,可能意味着毛利率真正见底了。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