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投专题】核废入海倒计时,水产海鲜需谨慎食用?(第二集)
(以下内容从中信建投期货《【建投专题】核废入海倒计时,水产海鲜需谨慎食用?(第二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应对 核废危机 在第一集中,我们了解了日本核泄漏和核排放事件的来龙去脉。核废水中残留的锶-90、碘-131以及氚最终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我们的海洋,并进入水循环。 在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尽管美国在蓝鳍金枪鱼中发现的放射性元素并没有超过当局食品卫生的相关要求,但我们认为,在没有关于新一轮核排放透明有效的数据验证之前,消费者乃至政府部门都可能对水产行业中的部分部门采取谨慎态度。 水海产品是人类重要的蛋白来源,在我国,水海产品是动物蛋白的第二大供给来源。从传统的鲤鳙鲢鲫,到大量的海鲜产品,再到特种养殖水产,我国的水海产品供给越来越丰富,人们对于水海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基于以上背景,探讨核废、水产并最终为水产饲料行业提供参考,是我们当下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篇文章主要解答以下问题: 中国水产行业的规模和结构 中国水产行业受到核废水影响的先后顺序和强弱程度 中国水产品消费情况 中国官方禁止日本核食进口的相关政策 核废背景下水产饲料行业趋势的变与不变 从爆发增长到结构改善,四十年水产供给变迁 2020年全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达到创历史记录以来的新高,总产量为6545万吨,同时我国进口水海产品400万吨,出口375万吨,总供应量为6570万吨。除开非动物蛋白来源的藻类、珍珠等产品,总供应的动物蛋白水平仅次于生猪养殖行业。 去年我国进口水海产品占总供应量的6%左右,首次成为水海产品净进口国,总体来看供需稳定,自给自足。不过,在进口冻品中出现了新冠病毒之后,相关水海产品的销售收到影响,2021年我国有望回归净出口国。 我国自身的水产品供给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海水捕捞(含远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捕捞和淡水养殖。 【图表1】我国水海产品产出结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从四个来源的占比来看, 淡水养殖占据总产量的46.5%,是最主要的供给来源; 其次是海水养殖,占总产量的31.9%; 海水捕捞占18.8%; 得益于国家的相关生物环境保护政策,当前我国的淡水捕捞占比较低,占总产量的不到2.8 %左右。 【图表2】我国水海产品产量和结构变化过程(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从发展趋势上看,90年代之前,我国水海产品供给相对不足,绝大部分由海洋捕捞构成,随着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水产养殖业的活力在90年代开始不断激发。 进入21世纪,海洋捕捞的产量相对稳定,禁捕禁渔措施的逐步实行使得海洋渔获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而受到对于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刺激,海水和淡水养殖都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相比2000年,2019年海水养殖产量增长了1.2倍,淡水养殖产量增长了1.3倍,相比1990年,2019年的海水养殖成长了11.7倍,淡水养殖增长了约6.8倍。 【图表3】我国各水产行业发展阶段及环比产量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海水捕捞恐先受冲击 海洋鱼类是放射性物质的直接接触者,因此核泄露和废水排放事故影响最直接的是海洋捕捞业。而这其中又因核废水流向导致远洋(太平洋)渔业受影响最为严重,其他大洋远洋渔业恐受到消费心理的波及。 我国远洋渔业开展的主要项目包括: 西非西北大西洋的拖网和绳钓项目 印度洋周边项目 北太平洋鳕鱼类项目 南太平洋金枪鱼绳钓项目 以国内为基地的日本海到南大西洋的远洋鱿掉项目 南美阿根廷柔鱼项目以及东南亚渔业合作项目。 结合核废水的排放地点和洋流走向,北太平洋(鳕鱼)、南太平洋(金枪鱼)受到最直接和最迅速的威胁。 【图表4~5】我国远洋捕捞产品结构及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近海捕捞受到的影响次之,随着消费者情绪的发酵以及海水流动问题。 近年来,我国近海捕捞呈现逐渐下行的趋势,但仍然以1000万吨的渔获水平占据水海产品15%以上。 我国近海捕捞生产以东海为首,南海和黄海次之,渤海渔获量较小。 【图表6】我国海洋捕捞产量变化(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海水养殖业面临潜在威胁 从短期的洋流走向来看,只要日本不将核污染排放向冲绳、日本海等地转移,仅在本州岛面对太平洋的区域进行,那么我国近海海域受到的核污水影响相对有限。 但长期来看,或者从民众的认知上出发,海洋在经过长时间的循环后,核污染将“无处不在”。尤其从距离的角度来看,我国距离日本太近,即便短期污染海水跟随日本暖流向东北方向行进,然而最终也会通过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以及赤道暖流的循环重新接近西太平洋以及中国第一岛链附近的海域。因此,海水养殖业恐成为渔业中第二个受到影响的细分产业。 【图表7】我国海水养殖分布情况(公顷)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从养殖面积来看,广东是我国海水养殖的第一大省,2019年养殖面积达到29570公顷,其次是福建的15216公顷以及江苏的8492公顷。养殖海域相对集中在东南沿海,水温适宜,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养殖的收益相对较高。 【图表8】我国海水养殖产业产出结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图表9】我国海水饲料养殖产出结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我国海水养殖品种丰富,主要由鱼类、虾蟹、贝类、藻类以及海参、海胆、海蜇等其他品种组成。除去占69%左右的贝类以及藻类等轻饲料养殖品种之外,主要的鱼虾蟹类产量在350万吨左右,以南美白对虾和各类海水鱼为主。 淡水养殖潜力持续释放,影响相对较小 从水循环上来讲,海水最终也会经过蒸发形成降雨回归到陆地上。而氚是否能最终传播到陆地以及其对淡水养殖的影响过程还取决于其剂量和形态。最有可能的情况下,氚通过氚化水的形态通过空气和土壤迁移,可能影响到植物。淡水鱼类暂时来看,生产受到的影响是最小的。 淡水养殖是水产养殖的核心部门,为民众提供了最多的鱼类食用来源。2019年淡水养殖鱼类产量达到2548万吨,其中传统家鱼(草鲢鳙鲤鲫)产量在1800万吨左右,其它鱼类占740万吨左右。此外还有大量的虾、蟹产品。 【图表10】我国淡水养殖产出结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图表11】我国淡水鱼类养殖产出结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从历史看趋势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生产总量的增长逐步趋缓,产业结构出现变化:淡水中传统的家鱼养殖规模遥遥领先,不过呈现产量下降的趋势,海水鱼、虾蟹以及淡水特种鱼的养殖规模逐渐增长。其中淡水虾类别中的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产量增长最为迅速,2015~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64%。 我们预计,随着市场对于水产品多样化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总量增长将保持相对低迷,结构变化将持续,虾蟹和特种鱼类将成为未来水产养殖增长的引擎。 【图表12】我国主要水产产量(吨)及近五年年均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图表13】我国主要淡水虾产量(吨)及近五年年均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水海产品消费潜力巨大 水产品作为优质动物蛋白来源,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在日本决定排放福岛核废水之前,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报告,未来全球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将有望持续增长,发达国家在2025年将达到人均23千克/年的消费水平,发展中国家则将达到20.72千克的水平。由于不同国家的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禀赋不同,因此国家之前理应有较大差异。 【图表14】世界粮农组织水海产品消费预期 数据来源:世界粮农组织,中信建投期货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近年来从养殖大国向养殖强国进发。同时,我国在远洋捕捞上的市场占比不断提升,水产品生产增速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9年,我国水产品人均消费仅为13.57千克,距离20千克的全球平均水平有较大增长空间。从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来看,水产品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全民动物蛋白来源,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图表15】我国居民人均肉类(蛋白)消费情况(千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我国民众对于水产品的需求同水产品的生产一样,从对数量的追逐逐渐转变为对品质的追求和对结构的优化。 针对福岛核泄漏,禁止核食进口成共识 自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以来,我国官方发布了针对该事件的多个政策,禁止进口和销售福岛核食: 2011年4月8日 禁售范围:日本12县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从日本进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的公告》。 公告称,鉴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影响程度不断加重,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也在不断加强防范措施,为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自即日起,禁止从日本福岛县、群马县、粝木县、茨城县、宫城县、山形县、新澙县、长野县、山梨县、垮玉县、东京都、千叶县等12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 2011年6月 禁售范围:日本10县 国家质检总局又发布《关于调整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措施的通知》。 通知提到,根据目前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对周边地区食品、农产品的污染现状,总局经过风险评估,决定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对目前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措施做如下调整:自通知下发之日起,允许日本山梨、山形2个县2011年5月22日后生产的符合我国要求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饲料进口。也就是说,除去山梨、山形2个县,其余10个都县仍在禁止进口食品的区域之列。 2017年2月13日 禁售范围:日本10县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日本食 品放射性相关证明文件审核的警示通报》。通报要求,各进口企业(包括跨境电商)避免从被我国禁止的10个日本都县进口食品,日本食品进境申报时,进口商须提供原产地证明、放射性检测合格证明等符合要求的相关文件。 可以看到,在官方的限制规则中,对于福岛及周围10个县的食品禁止了进口,同时全日本食品进口都需要提供放射性检验合格证明,即是对自日本进口的食品及相关品类增加了一道门槛。 而随着核废水排出,原本我国已经对自日本进口的水产品共8大类19小项要求了放射性检验合格证明,未来有可能进行禁止进口的规定,而出具相关检验证明的范围也可能超过日本范围,扩大至北美、南美等地。 而我国国内并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核泄漏事故,从产业、就业等层面来看,对国内自身生产的近海和淡水产品大概率不会施加限制政策,但对于远洋捕捞渔获的管理政策就将会显得更加微妙。不过即便在政策不加干扰的情况下,消费者的实际选择恐受影响。 水产饲料行业影响有限,危中有机 水产饲料是我国的四大饲料品种之一,20年5月到21年3月,我国水产饲料产量为1886万吨,占全国饲料产量的8.57%,排在猪饲料、肉禽饲料和蛋禽饲料之后。 【图表16】近一年统计内饲料生产结构(%) 数据来源:饲料工业协会,中信建投期货 我国水产饲料主要是淡水料,占88.04%,海水料占11.96%。水产饲料同水产生产的方向一样,有从传统水产向特种水产转移的趋势。 【图表17】水产料结构(%) 数据来源:饲料工业协会,中信建投期货 【图表18】我国特种水产料产量(万吨)及环比增长(%) 数据来源:饲料工业协会,中信建投期货 特种水产料中30%左右是海水鱼料,70%左右是淡水养殖料。从目前的水产饲料市场来看,整体市场仍是处于规模增长同结构优化共同推动的环境下,其中又以特种水产饲料为亮点。特种水产市场相对集中,同时利润率比一般饲料更高。 【图表19】特种水产料结构(%) 数据来源:饲料工业协会,中信建投期货 根据天马科技在2012年到2017年的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到,种苗料平均毛利润达到30%以上, 鳗鲡料、鳖料、海水鱼料的毛利率在20%以上,虾料近年来利润下滑,也在10%左右;相比饲料的平均毛利(以综合性饲料厂商海大为例,平均毛利在10%左右)要高出不少。 【图表20】主要特种水产料生产厂家 数据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图表21】特种水产料饲料原料情况 数据来源:天马科技产品说明,中信建投期货整理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核废水的排放对于水产行业影响依次来说是(太平洋)远洋捕捞、近海捕捞、(其他水域)远洋捕捞、海水养殖,对于淡水养殖的实质影响较小。 从供给侧来看,总体养殖生产的趋势性增长,尤其是特种水产的趋势性增长是短期不可逆的。扩大的生产最终都会反映在对饲料的迫切需求上。不过,如果针对相关水产品的消费出现不利反应,最终还是会影响饲料需求。 消费者行为还将受到国家政策、市场宣导等方面的影响,针对核废水对于水产行业以及食品安全的具体影响我们还将继续跟踪。但在此之前,我们有相对确定的结论: 1. 核废水排放对淡水养殖市场影响最小,如果水产品消费受到影响,淡水养殖市场的影响程度将会最小;如果消费者更倾向于在水产品当中寻找替代,那么淡水养殖产品甚至可以“受益”于消费者抛弃海水养殖产品的行为。部分淡水养殖产品的源头依赖于海洋(洄游、种苗),这部分产品可能受影响程度更大一些。 2. 特种水产品饲料市场有望持续增长。即便是受到核废水排放的影响,我们认为特种水产品的市场前景依然广阔,从而看好其上游集中度较高的特种水产饲料行业。一方面,我国水产品作为蛋白摄入的来源距离全球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特种水产品饲料主要为淡水品种饲料,受到核废水的影响相对较小。 3.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建议当前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可以持续发挥专业特性,在特种水产饲料和养殖端发力,以淡水养殖为主要进攻板块,在核废水排放事件落地之后,尽快评估其对于海洋生态的影响。 关注~点赞~再看~加入星标 每天6点,锁定我们。 研究员:魏鑫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4814 电话:021-58304077 重要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本公众号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8877-780 网址:www.cfc108.com
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应对 核废危机 在第一集中,我们了解了日本核泄漏和核排放事件的来龙去脉。核废水中残留的锶-90、碘-131以及氚最终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我们的海洋,并进入水循环。 在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尽管美国在蓝鳍金枪鱼中发现的放射性元素并没有超过当局食品卫生的相关要求,但我们认为,在没有关于新一轮核排放透明有效的数据验证之前,消费者乃至政府部门都可能对水产行业中的部分部门采取谨慎态度。 水海产品是人类重要的蛋白来源,在我国,水海产品是动物蛋白的第二大供给来源。从传统的鲤鳙鲢鲫,到大量的海鲜产品,再到特种养殖水产,我国的水海产品供给越来越丰富,人们对于水海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基于以上背景,探讨核废、水产并最终为水产饲料行业提供参考,是我们当下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篇文章主要解答以下问题: 中国水产行业的规模和结构 中国水产行业受到核废水影响的先后顺序和强弱程度 中国水产品消费情况 中国官方禁止日本核食进口的相关政策 核废背景下水产饲料行业趋势的变与不变 从爆发增长到结构改善,四十年水产供给变迁 2020年全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达到创历史记录以来的新高,总产量为6545万吨,同时我国进口水海产品400万吨,出口375万吨,总供应量为6570万吨。除开非动物蛋白来源的藻类、珍珠等产品,总供应的动物蛋白水平仅次于生猪养殖行业。 去年我国进口水海产品占总供应量的6%左右,首次成为水海产品净进口国,总体来看供需稳定,自给自足。不过,在进口冻品中出现了新冠病毒之后,相关水海产品的销售收到影响,2021年我国有望回归净出口国。 我国自身的水产品供给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海水捕捞(含远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捕捞和淡水养殖。 【图表1】我国水海产品产出结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从四个来源的占比来看, 淡水养殖占据总产量的46.5%,是最主要的供给来源; 其次是海水养殖,占总产量的31.9%; 海水捕捞占18.8%; 得益于国家的相关生物环境保护政策,当前我国的淡水捕捞占比较低,占总产量的不到2.8 %左右。 【图表2】我国水海产品产量和结构变化过程(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从发展趋势上看,90年代之前,我国水海产品供给相对不足,绝大部分由海洋捕捞构成,随着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水产养殖业的活力在90年代开始不断激发。 进入21世纪,海洋捕捞的产量相对稳定,禁捕禁渔措施的逐步实行使得海洋渔获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而受到对于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刺激,海水和淡水养殖都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相比2000年,2019年海水养殖产量增长了1.2倍,淡水养殖产量增长了1.3倍,相比1990年,2019年的海水养殖成长了11.7倍,淡水养殖增长了约6.8倍。 【图表3】我国各水产行业发展阶段及环比产量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海水捕捞恐先受冲击 海洋鱼类是放射性物质的直接接触者,因此核泄露和废水排放事故影响最直接的是海洋捕捞业。而这其中又因核废水流向导致远洋(太平洋)渔业受影响最为严重,其他大洋远洋渔业恐受到消费心理的波及。 我国远洋渔业开展的主要项目包括: 西非西北大西洋的拖网和绳钓项目 印度洋周边项目 北太平洋鳕鱼类项目 南太平洋金枪鱼绳钓项目 以国内为基地的日本海到南大西洋的远洋鱿掉项目 南美阿根廷柔鱼项目以及东南亚渔业合作项目。 结合核废水的排放地点和洋流走向,北太平洋(鳕鱼)、南太平洋(金枪鱼)受到最直接和最迅速的威胁。 【图表4~5】我国远洋捕捞产品结构及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近海捕捞受到的影响次之,随着消费者情绪的发酵以及海水流动问题。 近年来,我国近海捕捞呈现逐渐下行的趋势,但仍然以1000万吨的渔获水平占据水海产品15%以上。 我国近海捕捞生产以东海为首,南海和黄海次之,渤海渔获量较小。 【图表6】我国海洋捕捞产量变化(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海水养殖业面临潜在威胁 从短期的洋流走向来看,只要日本不将核污染排放向冲绳、日本海等地转移,仅在本州岛面对太平洋的区域进行,那么我国近海海域受到的核污水影响相对有限。 但长期来看,或者从民众的认知上出发,海洋在经过长时间的循环后,核污染将“无处不在”。尤其从距离的角度来看,我国距离日本太近,即便短期污染海水跟随日本暖流向东北方向行进,然而最终也会通过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以及赤道暖流的循环重新接近西太平洋以及中国第一岛链附近的海域。因此,海水养殖业恐成为渔业中第二个受到影响的细分产业。 【图表7】我国海水养殖分布情况(公顷)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从养殖面积来看,广东是我国海水养殖的第一大省,2019年养殖面积达到29570公顷,其次是福建的15216公顷以及江苏的8492公顷。养殖海域相对集中在东南沿海,水温适宜,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养殖的收益相对较高。 【图表8】我国海水养殖产业产出结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图表9】我国海水饲料养殖产出结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我国海水养殖品种丰富,主要由鱼类、虾蟹、贝类、藻类以及海参、海胆、海蜇等其他品种组成。除去占69%左右的贝类以及藻类等轻饲料养殖品种之外,主要的鱼虾蟹类产量在350万吨左右,以南美白对虾和各类海水鱼为主。 淡水养殖潜力持续释放,影响相对较小 从水循环上来讲,海水最终也会经过蒸发形成降雨回归到陆地上。而氚是否能最终传播到陆地以及其对淡水养殖的影响过程还取决于其剂量和形态。最有可能的情况下,氚通过氚化水的形态通过空气和土壤迁移,可能影响到植物。淡水鱼类暂时来看,生产受到的影响是最小的。 淡水养殖是水产养殖的核心部门,为民众提供了最多的鱼类食用来源。2019年淡水养殖鱼类产量达到2548万吨,其中传统家鱼(草鲢鳙鲤鲫)产量在1800万吨左右,其它鱼类占740万吨左右。此外还有大量的虾、蟹产品。 【图表10】我国淡水养殖产出结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图表11】我国淡水鱼类养殖产出结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从历史看趋势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生产总量的增长逐步趋缓,产业结构出现变化:淡水中传统的家鱼养殖规模遥遥领先,不过呈现产量下降的趋势,海水鱼、虾蟹以及淡水特种鱼的养殖规模逐渐增长。其中淡水虾类别中的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产量增长最为迅速,2015~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64%。 我们预计,随着市场对于水产品多样化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总量增长将保持相对低迷,结构变化将持续,虾蟹和特种鱼类将成为未来水产养殖增长的引擎。 【图表12】我国主要水产产量(吨)及近五年年均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图表13】我国主要淡水虾产量(吨)及近五年年均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水海产品消费潜力巨大 水产品作为优质动物蛋白来源,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在日本决定排放福岛核废水之前,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报告,未来全球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将有望持续增长,发达国家在2025年将达到人均23千克/年的消费水平,发展中国家则将达到20.72千克的水平。由于不同国家的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禀赋不同,因此国家之前理应有较大差异。 【图表14】世界粮农组织水海产品消费预期 数据来源:世界粮农组织,中信建投期货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近年来从养殖大国向养殖强国进发。同时,我国在远洋捕捞上的市场占比不断提升,水产品生产增速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9年,我国水产品人均消费仅为13.57千克,距离20千克的全球平均水平有较大增长空间。从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来看,水产品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全民动物蛋白来源,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图表15】我国居民人均肉类(蛋白)消费情况(千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期货 我国民众对于水产品的需求同水产品的生产一样,从对数量的追逐逐渐转变为对品质的追求和对结构的优化。 针对福岛核泄漏,禁止核食进口成共识 自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以来,我国官方发布了针对该事件的多个政策,禁止进口和销售福岛核食: 2011年4月8日 禁售范围:日本12县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从日本进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的公告》。 公告称,鉴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影响程度不断加重,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也在不断加强防范措施,为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自即日起,禁止从日本福岛县、群马县、粝木县、茨城县、宫城县、山形县、新澙县、长野县、山梨县、垮玉县、东京都、千叶县等12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 2011年6月 禁售范围:日本10县 国家质检总局又发布《关于调整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措施的通知》。 通知提到,根据目前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对周边地区食品、农产品的污染现状,总局经过风险评估,决定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对目前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措施做如下调整:自通知下发之日起,允许日本山梨、山形2个县2011年5月22日后生产的符合我国要求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饲料进口。也就是说,除去山梨、山形2个县,其余10个都县仍在禁止进口食品的区域之列。 2017年2月13日 禁售范围:日本10县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日本食 品放射性相关证明文件审核的警示通报》。通报要求,各进口企业(包括跨境电商)避免从被我国禁止的10个日本都县进口食品,日本食品进境申报时,进口商须提供原产地证明、放射性检测合格证明等符合要求的相关文件。 可以看到,在官方的限制规则中,对于福岛及周围10个县的食品禁止了进口,同时全日本食品进口都需要提供放射性检验合格证明,即是对自日本进口的食品及相关品类增加了一道门槛。 而随着核废水排出,原本我国已经对自日本进口的水产品共8大类19小项要求了放射性检验合格证明,未来有可能进行禁止进口的规定,而出具相关检验证明的范围也可能超过日本范围,扩大至北美、南美等地。 而我国国内并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核泄漏事故,从产业、就业等层面来看,对国内自身生产的近海和淡水产品大概率不会施加限制政策,但对于远洋捕捞渔获的管理政策就将会显得更加微妙。不过即便在政策不加干扰的情况下,消费者的实际选择恐受影响。 水产饲料行业影响有限,危中有机 水产饲料是我国的四大饲料品种之一,20年5月到21年3月,我国水产饲料产量为1886万吨,占全国饲料产量的8.57%,排在猪饲料、肉禽饲料和蛋禽饲料之后。 【图表16】近一年统计内饲料生产结构(%) 数据来源:饲料工业协会,中信建投期货 我国水产饲料主要是淡水料,占88.04%,海水料占11.96%。水产饲料同水产生产的方向一样,有从传统水产向特种水产转移的趋势。 【图表17】水产料结构(%) 数据来源:饲料工业协会,中信建投期货 【图表18】我国特种水产料产量(万吨)及环比增长(%) 数据来源:饲料工业协会,中信建投期货 特种水产料中30%左右是海水鱼料,70%左右是淡水养殖料。从目前的水产饲料市场来看,整体市场仍是处于规模增长同结构优化共同推动的环境下,其中又以特种水产饲料为亮点。特种水产市场相对集中,同时利润率比一般饲料更高。 【图表19】特种水产料结构(%) 数据来源:饲料工业协会,中信建投期货 根据天马科技在2012年到2017年的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到,种苗料平均毛利润达到30%以上, 鳗鲡料、鳖料、海水鱼料的毛利率在20%以上,虾料近年来利润下滑,也在10%左右;相比饲料的平均毛利(以综合性饲料厂商海大为例,平均毛利在10%左右)要高出不少。 【图表20】主要特种水产料生产厂家 数据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图表21】特种水产料饲料原料情况 数据来源:天马科技产品说明,中信建投期货整理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核废水的排放对于水产行业影响依次来说是(太平洋)远洋捕捞、近海捕捞、(其他水域)远洋捕捞、海水养殖,对于淡水养殖的实质影响较小。 从供给侧来看,总体养殖生产的趋势性增长,尤其是特种水产的趋势性增长是短期不可逆的。扩大的生产最终都会反映在对饲料的迫切需求上。不过,如果针对相关水产品的消费出现不利反应,最终还是会影响饲料需求。 消费者行为还将受到国家政策、市场宣导等方面的影响,针对核废水对于水产行业以及食品安全的具体影响我们还将继续跟踪。但在此之前,我们有相对确定的结论: 1. 核废水排放对淡水养殖市场影响最小,如果水产品消费受到影响,淡水养殖市场的影响程度将会最小;如果消费者更倾向于在水产品当中寻找替代,那么淡水养殖产品甚至可以“受益”于消费者抛弃海水养殖产品的行为。部分淡水养殖产品的源头依赖于海洋(洄游、种苗),这部分产品可能受影响程度更大一些。 2. 特种水产品饲料市场有望持续增长。即便是受到核废水排放的影响,我们认为特种水产品的市场前景依然广阔,从而看好其上游集中度较高的特种水产饲料行业。一方面,我国水产品作为蛋白摄入的来源距离全球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特种水产品饲料主要为淡水品种饲料,受到核废水的影响相对较小。 3.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建议当前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可以持续发挥专业特性,在特种水产饲料和养殖端发力,以淡水养殖为主要进攻板块,在核废水排放事件落地之后,尽快评估其对于海洋生态的影响。 关注~点赞~再看~加入星标 每天6点,锁定我们。 研究员:魏鑫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4814 电话:021-58304077 重要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本公众号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8877-780 网址:www.cfc108.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