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金工|基金研究】七大趋势看公募基金市场 ——公募基金2021年一季报点评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光大金工|基金研究】七大趋势看公募基金市场 ——公募基金2021年一季报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金融工程简报 特别声明: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金融工程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发布时间:2021.4.28 分析师:秦波 |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4060003 联系人员:张雅琦 要点 2021年第一季度基金市场规模继续扩张,七大趋势关注基金市场。 市场规模继续扩张,权益基金发行降温。2021Q1公募基金市场规模继续扩张,全市场公募基金数量达到7,797只,相比2020Q4增加394只,规模达217,439.74亿元,环比增长8.39%。 一季度主动权益型基金仓位有所降低,明星基金仓位高于平均水平。2021Q1主动权益型基金股票仓位有所下降,其中平衡混合型基金减仓幅度相对较大,相较上季度仓位下降超6个百分点。2021Q1资产净值大于50亿元的明星基金仓位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其中灵活配置型的明星基金仓位均值达73.1%,可见许多明星基金经理均在高仓位运作。 结构性行情演绎,基金行业配置显著变化。2021Q1消费、周期中游、周期下游板块配置比重相对2020Q4有所下降,分别下降1.20、0.58、0.57个百分点,金融、科技、医药板块配置比重上升,分别上升1.35、0.61、0.36个百分点。 主动权益基金风格偏好变化明显,价值风格更受青睐。2021Q1基金重仓股在价值风格配置比例显著增加,相对上期增加3.28个百分点,在成长风格上的配置权重下降3.53个百分点。此外,市场对中小盘风格偏好上升,基金在中盘和小盘上的配置比例分别增加0.69、0.39个百分点。 主动权益基金和QDII基金港股配置比例均显著增加。2021Q1主动权益型基金港股市值约3,07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6倍,配置比例达12.58%,相对2020Q4增加3.52个百分点。一季度QDII基金投资香港市场市值和市值占比相比上季度均显著增加,投资港股市值增加约233亿元达656亿元,市值占比相对上季度增加8.2个百分点至57%。 持仓集中度持续上升,抱团趋势不减。2016年以来抱团股集中度呈现快速上升态势,且2021Q1相对上期抱团集中度增加1.26个百分点至40.84%,再创新高。分行业看,一季度电子、医药生物、休闲服务、家用电器等行业抱团集中度大幅提高,相对2020Q4提升均超1个百分点,商业贸易、传媒、化工等行业持股趋于分散,抱团集中度下降均超1个百分点。 基金公司头部效应愈发增强,基金经理头部效应减弱。2020Q1以来,头部(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合计资产净值逐季扩张,且市场占有率(管理规模占全市场比重)自2020Q2以来不断增加,至2021Q1已达近38%。但头部基金经理在管规模市场占比逐渐下降,2021Q1相比上季度下降0.76个百分点。 风险分析:报告数据均来自于历史公开数据整理分析,存在失效风险。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基金季报仅披露前十大重仓股,信息或缺乏全面性。 1、节后基金发行虽遇降温,但市场规模继续扩张 2021Q1公募基金市场规模继续扩张,全市场公募基金数量达到7,797只,相比2020Q4增加394只,规模达217,439.74亿元,环比增长8.39%。近十年来公募基金市场不断扩张。 从类别看,权益型基金规模继续增长,QDII基金增长较快。由于春节前市场的火爆行情,虽然节后权益市场遇冷,一季度整体权益基金规模还是保持增长状态。2021Q1混合型基金的数量、环比增加量、同比增加量在所有类型中均最大,分别为3,455只、253只、799只,股票型基金环比增加量次之,一季度增加108只至1,386只,债券型基金一季度增加30只至2,400只。基金规模上,近一年混合型基金规模增幅较快,截至2021Q1资产净值达54,032.08亿元,同比增幅约137%,环比增幅超11%。混合型基金净资产规模已超越债券型基金,成为规模第二的基金类别,仅次于货币型基金。此外,鉴于海外市场尤其是美股、原油一季度表现亮眼,QDII基金一季度规模也有较大增长,环比增32.64%至1,591.78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小幅下降,环比减少0.25%至49,951.79亿元。 从发行来看,一季度公募基金整体发行数量和规模较上季度有所增加。2021Q1股票型和混合型新发基金相比上季度均大幅增加,混合型基金一季度新发252只,比上季度多62只,股票型基金新成立120只,比上季度多74只,同时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发行份额相较上季度也大幅增加,分别增加约111.58%、67.66%。 春节前权益基金发行火热,节后大幅降温,债基发行回暖。分月来看,由于春节后的宽幅震荡行情,权益型基金发行份额逐月下降,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3月份发行份额相较1月份分别缩水约87%、77%,而债券型基金3月份发行回暖,发行数量和份额均恢复到1月份水平。 2021Q1新发基金发行份额前10名中,有最短持有期限制的基金较多,市场处于震荡行情,基金经理希望尽量避免行情波动带来的频繁申赎影响业绩表现,此外,市场风格切换和震荡行情下,价值、均衡风格新发基金也较多。 2、一季度主动权益型基金仓位略有降低 选取Wind分类为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的基金,剔除FOF和成立时间晚于2021/3/31的,共有3,248只主动权益型基金。截至2021/4/24,其中已有3,099只基金披露了2021年一季报,披露率达95.41%,我们认为披露程度已具有分析价值。 2021Q1主动权益型基金股票仓位有所下降,其中平衡混合型基金减仓幅度相对较大。短期来看,由于春节后A股市场宽幅震荡,权益市场遇冷,四种类型的主动权益型基金2021Q1股票仓位均有下滑,其中平衡混合型基金减仓幅度最为明显,相较上季度仓位下降超6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分别下降2.90、2.78个百分点,而可能由于仓位约束,普通股票型基金一季度仓位仅下降约1.63个百分点。 明星基金仓位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2021Q1资产净值大于50亿元的明星基金在几个分类中仓位均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其中灵活配置型的明星基金仓位均值达73.1%,比全市场同类型基金的仓位均值高8.19个百分点,可见许多明星基金经理均在高仓位运作。 虽然一季度各类型的主动权益型基金仓位均下滑,但是基金的仓位变化与市场的短期波动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长期来看,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保持相对稳定,而灵活配置型基金自2015年以来仓位不断提高。 3、结构性行情演绎,基金行业配置变化显著 2021Q1消费、周期中游、周期下游板块配置比重相对2020Q4有所下降,分别下降1.20、0.58、0.57个百分点,金融、科技、医药板块配置比重上升,分别上升1.35、0.61、0.36个百分点。但是长期来看,基金更青睐消费行业,消费行业配置比重自2015Q1以来逐步提升。 细分来看,消费板块内,以白酒为主的食品饮料板块节后遇到较大调整,食品饮料配置权重相对上季度下降1.05个百分点,休闲服务配置比重上升0.52个百分点。科技板块内,申万传媒指数一季度末开始企稳并小幅反弹,传媒行业配置比重上升1.25个百分点,电子、计算机配置比重均有所下降。 鉴于对市场整体点位和高估值股票的担忧,一季度公募基金对银行等估值修复的资产偏好加强。金融板块内,银行配置比重大幅上升,超2个百分点,申万银行指数一季度收涨10.51%,非银金融配置比例小幅下降。受益于经济复苏,周期上游板块中,采掘、钢铁等行业配置比例分别增加0.33、0.12个百分点,而有色金属由于前一轮涨幅过高,遭遇公募基金减仓,一季度配置比例下降0.41个百分点,申万有色金属指数节后最大回撤超20%。 周期中游行业中,受益于一季度经济复苏,化工、轻工制造等行业配置权重上升;由于前期涨幅较大和市场对估值过高的担忧,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电气设备行业遭基金减仓,配置比例下降1.75个百分点,节后申万电气设备指数最大回撤超20%。周期下游行业中,在节后核心资产宽幅调整行情中,公用事业受到公募基金加仓,配置比例上升0.35个百分点,指数从2月上旬至季末涨幅超20%;而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汽车行业由于前期涨幅较大、估值较高,一季度受基金减仓,配置比例下降0.66个百分点。 4、风格偏好变化明显,价值风格受青睐 一季度主动权益型基金偏好价值风格,中小盘风格配置比例小幅上升。由于对市场点位和部分高估值股票的担忧,2021Q1基金重仓股在价值风格方面的配置比例显著增加,相对上期增加3.28个百分点,在成长风格上的配置权重下降3.53个百分点。此外,鉴于节后部分高估值股票的调整,市场对中小盘风格偏好上升,基金在中盘和小盘上的配置比例分别增加0.69、0.39个百分点。 从一季度基金重仓股在不同风格规模上的配置权重变动可以发现,基金对价值、成长风格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大盘股内部,偏好大盘价值型股票,减仓大盘成长型股票。 5、主动权益基金和QDII基金的港股配置比例均显著增加 2021Q1主动权益型基金在港股上的配置比例加速增加。2015年来主动权益型基金港股配置比例逐步增加,近三年来提升速度加快。由于2021Q1A股市场处于较高点位,核心资产估值均处于较高的位置,许多公募基金选择南下配置港股,在港股中寻找优质资产。2021Q1主动权益型基金港股市值约3,07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6倍,配置比例达12.58%,且配置比重环比增幅从2020Q2以来呈持续上升态势,至2021Q1达到3.52个百分点。 2021Q1QDII基金投资香港市场市值和市值占比相比上季度均显著增加,投资港股市值增加约233亿元达656亿元,市值占比相对上季度增加8.2个百分点至57%。 一季度主动权益型基金重仓港股共有198只,其中腾讯控股(0700.HK)、美团-W(3690.HK)、小米集团-W(1810.HK)等位居持股市值前列,且较上季度均有较大幅度加仓,此外,主动权益型基金一季度大幅加仓中国移动(0941.HK)、中国海洋石油(0883.HK)、银河娱乐(0027.HK)等,中国移动持股环比增加约2,373%。而思摩尔国际(6969.HK)、颐海国际(1579.HK)一季度遭遇减仓。 6、持仓集中度持续上升,抱团趋势不减 主动权益基金持仓集中度继续上升,抱团趋势不减。将主动权益型基金所有重仓股中持股市值占比(持股市值占比=某股票的基金持股市值/所有基金股票投资总市值)最大的前5%的股票看作基金抱团股,定义抱团股的基金持股市值占比之和为抱团集中度,可以发现:2016年以来抱团股集中度呈现快速上升态势,且2021Q1相对上期抱团集中度增加1.26个百分点至40.84%,再创历史新高。 分行业看,一季度电子、医药生物、休闲服务、家用电器等行业抱团集中度大幅提高,相对2020Q4提升均超1个百分点,商业贸易、传媒、化工等行业持股趋于分散,抱团集中度环比下降均超1个百分点。分风格来看,一季度大盘价值风格抱团集中度环比提升0.75个百分点,大盘成长风格抱团集中度环比下降超1个百分点。 从个股来看,一季度主动权益型基金大幅增配智飞生物(300122.SZ)、海康威视(002415.SZ)、腾讯控股(0700.HK)、招商银行(600036.SH),持股变动比例均超50%,中国平安(601318.SH)、三一重工(600031.SH)、美的集团(000333.SZ)等遭遇减仓,持股总量分别环比下降28.70%、19.23%、17.18%。 7、基金公司头部效应愈发增强,基金经理头部效应减弱 头部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继续扩张,头部效应愈发增强。2020Q1以来,头部(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合计资产净值逐季扩张,且市场占有率(管理规模占全市场比重)自2020Q2以来不断增加,至2021Q1已达近38%,相对上季度增加约1.66个百分点。 一季度非货币型基金规模最大的管理人为易方达基金,截至2021/3/31,管理基金数量217只,合计资产净值约9,120亿元,比第二名汇添富基金高3,403亿元,合计资产净值迈过5,000亿元门槛的还有广发基金和华夏基金。 头部基金经理在管规模持续上升,管理规模占比逐步下降。取擅长领域为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且管理规模前十的基金经理作为头部基金经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头部基金经理在管规模逐季上升,但是市场占比逐渐下降,2021Q1相比上季下降0.76个百分点。 一季度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经理中,张坤所管理的基金规模位列第一,达1,331.09亿元,相比上季度增加76亿元,而多数明星基金经理在管规模也有所增加,葛兰、刘彦春在管规模增加量均超200亿元,谢治宇的在管规模也增加超100亿元。 8、风险提示 本报告数据均来自于历史公开数据整理分析,存在失效的风险,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基金季报仅披露前十大重仓股,信息或缺乏全面性。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参考光大金工的完整报告《七大趋势看公募基金市场——公募基金2021年一季报点评》。 联系人员:张雅琦 邮箱:zhangyaqi@ebscn.com 电话:021-5252 3796 相关研究报告合集 基金研究系列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华夏基金蔡向阳:坚持价值投资、精选龙头个股 ——基金经理研究系列之九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基金费率知多少 ——公募基金及专户费率研究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节后抱团股下跌,抱团基金已呈调仓迹象 ——春节后股票类和偏股混合类基金调仓情况测算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看好中国应对疫情表现,最大海外主权基金加仓中国股票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加仓中国股票点评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港股比例居中(30-60%)的沪港深及QDII基金如何选择?——FOF专题系列报告之二十三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港股持续走牛、港股基金如何选择?——FOF专题系列报告之二十二 资产配置系列 【光大金工|资产配置】利用层次聚类法,构建更具风险分散能力的QDII基金配置方法——资产配置定量研究系列之十一 【光大金工|FOF专题研究】论大类资产中的QDII基金配置——FOF专题系列报告之二十一 先进产品研究系列 【光大金工|ESG研究】GPIF社会责任投资发展概况及其投资现状 ——碳中和时代下的ESG投资应用系列之一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美国、欧洲、亚太地区养老金融的发展经验对我国资管行业的启示 ——创新与养老产品研究系列之六 【光大金工|指数化投资】从美欧日到中国——探索Smart Beta ETF发展之路 ——指数化投资研究系列之十七 基金市场周报 【光大金工|基金报告】上市公司一季报渐次披露,从前十股东窥基金经理动向——基金市场周报(20210412-20210416)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权益市场遇冷,债券基金发行火热 ——基金市场周报(20210406-20210409)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A股市场先扬后抑,基金规模增速整体不减 ——2021年一季度基金市场点评 【光大金工|基金周报】核心资产估值重回合理区间,权益类基金出现反弹 ——基金市场周报(20210322-20210326) 【光大金工|基金周报】A股市场持续震荡,基金规模增长放缓 ——基金市场周报(20210315-20210319) 特别声明: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金融工程简报 特别声明: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金融工程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发布时间:2021.4.28 分析师:秦波 |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4060003 联系人员:张雅琦 要点 2021年第一季度基金市场规模继续扩张,七大趋势关注基金市场。 市场规模继续扩张,权益基金发行降温。2021Q1公募基金市场规模继续扩张,全市场公募基金数量达到7,797只,相比2020Q4增加394只,规模达217,439.74亿元,环比增长8.39%。 一季度主动权益型基金仓位有所降低,明星基金仓位高于平均水平。2021Q1主动权益型基金股票仓位有所下降,其中平衡混合型基金减仓幅度相对较大,相较上季度仓位下降超6个百分点。2021Q1资产净值大于50亿元的明星基金仓位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其中灵活配置型的明星基金仓位均值达73.1%,可见许多明星基金经理均在高仓位运作。 结构性行情演绎,基金行业配置显著变化。2021Q1消费、周期中游、周期下游板块配置比重相对2020Q4有所下降,分别下降1.20、0.58、0.57个百分点,金融、科技、医药板块配置比重上升,分别上升1.35、0.61、0.36个百分点。 主动权益基金风格偏好变化明显,价值风格更受青睐。2021Q1基金重仓股在价值风格配置比例显著增加,相对上期增加3.28个百分点,在成长风格上的配置权重下降3.53个百分点。此外,市场对中小盘风格偏好上升,基金在中盘和小盘上的配置比例分别增加0.69、0.39个百分点。 主动权益基金和QDII基金港股配置比例均显著增加。2021Q1主动权益型基金港股市值约3,07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6倍,配置比例达12.58%,相对2020Q4增加3.52个百分点。一季度QDII基金投资香港市场市值和市值占比相比上季度均显著增加,投资港股市值增加约233亿元达656亿元,市值占比相对上季度增加8.2个百分点至57%。 持仓集中度持续上升,抱团趋势不减。2016年以来抱团股集中度呈现快速上升态势,且2021Q1相对上期抱团集中度增加1.26个百分点至40.84%,再创新高。分行业看,一季度电子、医药生物、休闲服务、家用电器等行业抱团集中度大幅提高,相对2020Q4提升均超1个百分点,商业贸易、传媒、化工等行业持股趋于分散,抱团集中度下降均超1个百分点。 基金公司头部效应愈发增强,基金经理头部效应减弱。2020Q1以来,头部(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合计资产净值逐季扩张,且市场占有率(管理规模占全市场比重)自2020Q2以来不断增加,至2021Q1已达近38%。但头部基金经理在管规模市场占比逐渐下降,2021Q1相比上季度下降0.76个百分点。 风险分析:报告数据均来自于历史公开数据整理分析,存在失效风险。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基金季报仅披露前十大重仓股,信息或缺乏全面性。 1、节后基金发行虽遇降温,但市场规模继续扩张 2021Q1公募基金市场规模继续扩张,全市场公募基金数量达到7,797只,相比2020Q4增加394只,规模达217,439.74亿元,环比增长8.39%。近十年来公募基金市场不断扩张。 从类别看,权益型基金规模继续增长,QDII基金增长较快。由于春节前市场的火爆行情,虽然节后权益市场遇冷,一季度整体权益基金规模还是保持增长状态。2021Q1混合型基金的数量、环比增加量、同比增加量在所有类型中均最大,分别为3,455只、253只、799只,股票型基金环比增加量次之,一季度增加108只至1,386只,债券型基金一季度增加30只至2,400只。基金规模上,近一年混合型基金规模增幅较快,截至2021Q1资产净值达54,032.08亿元,同比增幅约137%,环比增幅超11%。混合型基金净资产规模已超越债券型基金,成为规模第二的基金类别,仅次于货币型基金。此外,鉴于海外市场尤其是美股、原油一季度表现亮眼,QDII基金一季度规模也有较大增长,环比增32.64%至1,591.78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小幅下降,环比减少0.25%至49,951.79亿元。 从发行来看,一季度公募基金整体发行数量和规模较上季度有所增加。2021Q1股票型和混合型新发基金相比上季度均大幅增加,混合型基金一季度新发252只,比上季度多62只,股票型基金新成立120只,比上季度多74只,同时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发行份额相较上季度也大幅增加,分别增加约111.58%、67.66%。 春节前权益基金发行火热,节后大幅降温,债基发行回暖。分月来看,由于春节后的宽幅震荡行情,权益型基金发行份额逐月下降,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3月份发行份额相较1月份分别缩水约87%、77%,而债券型基金3月份发行回暖,发行数量和份额均恢复到1月份水平。 2021Q1新发基金发行份额前10名中,有最短持有期限制的基金较多,市场处于震荡行情,基金经理希望尽量避免行情波动带来的频繁申赎影响业绩表现,此外,市场风格切换和震荡行情下,价值、均衡风格新发基金也较多。 2、一季度主动权益型基金仓位略有降低 选取Wind分类为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的基金,剔除FOF和成立时间晚于2021/3/31的,共有3,248只主动权益型基金。截至2021/4/24,其中已有3,099只基金披露了2021年一季报,披露率达95.41%,我们认为披露程度已具有分析价值。 2021Q1主动权益型基金股票仓位有所下降,其中平衡混合型基金减仓幅度相对较大。短期来看,由于春节后A股市场宽幅震荡,权益市场遇冷,四种类型的主动权益型基金2021Q1股票仓位均有下滑,其中平衡混合型基金减仓幅度最为明显,相较上季度仓位下降超6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分别下降2.90、2.78个百分点,而可能由于仓位约束,普通股票型基金一季度仓位仅下降约1.63个百分点。 明星基金仓位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2021Q1资产净值大于50亿元的明星基金在几个分类中仓位均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其中灵活配置型的明星基金仓位均值达73.1%,比全市场同类型基金的仓位均值高8.19个百分点,可见许多明星基金经理均在高仓位运作。 虽然一季度各类型的主动权益型基金仓位均下滑,但是基金的仓位变化与市场的短期波动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长期来看,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保持相对稳定,而灵活配置型基金自2015年以来仓位不断提高。 3、结构性行情演绎,基金行业配置变化显著 2021Q1消费、周期中游、周期下游板块配置比重相对2020Q4有所下降,分别下降1.20、0.58、0.57个百分点,金融、科技、医药板块配置比重上升,分别上升1.35、0.61、0.36个百分点。但是长期来看,基金更青睐消费行业,消费行业配置比重自2015Q1以来逐步提升。 细分来看,消费板块内,以白酒为主的食品饮料板块节后遇到较大调整,食品饮料配置权重相对上季度下降1.05个百分点,休闲服务配置比重上升0.52个百分点。科技板块内,申万传媒指数一季度末开始企稳并小幅反弹,传媒行业配置比重上升1.25个百分点,电子、计算机配置比重均有所下降。 鉴于对市场整体点位和高估值股票的担忧,一季度公募基金对银行等估值修复的资产偏好加强。金融板块内,银行配置比重大幅上升,超2个百分点,申万银行指数一季度收涨10.51%,非银金融配置比例小幅下降。受益于经济复苏,周期上游板块中,采掘、钢铁等行业配置比例分别增加0.33、0.12个百分点,而有色金属由于前一轮涨幅过高,遭遇公募基金减仓,一季度配置比例下降0.41个百分点,申万有色金属指数节后最大回撤超20%。 周期中游行业中,受益于一季度经济复苏,化工、轻工制造等行业配置权重上升;由于前期涨幅较大和市场对估值过高的担忧,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电气设备行业遭基金减仓,配置比例下降1.75个百分点,节后申万电气设备指数最大回撤超20%。周期下游行业中,在节后核心资产宽幅调整行情中,公用事业受到公募基金加仓,配置比例上升0.35个百分点,指数从2月上旬至季末涨幅超20%;而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汽车行业由于前期涨幅较大、估值较高,一季度受基金减仓,配置比例下降0.66个百分点。 4、风格偏好变化明显,价值风格受青睐 一季度主动权益型基金偏好价值风格,中小盘风格配置比例小幅上升。由于对市场点位和部分高估值股票的担忧,2021Q1基金重仓股在价值风格方面的配置比例显著增加,相对上期增加3.28个百分点,在成长风格上的配置权重下降3.53个百分点。此外,鉴于节后部分高估值股票的调整,市场对中小盘风格偏好上升,基金在中盘和小盘上的配置比例分别增加0.69、0.39个百分点。 从一季度基金重仓股在不同风格规模上的配置权重变动可以发现,基金对价值、成长风格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大盘股内部,偏好大盘价值型股票,减仓大盘成长型股票。 5、主动权益基金和QDII基金的港股配置比例均显著增加 2021Q1主动权益型基金在港股上的配置比例加速增加。2015年来主动权益型基金港股配置比例逐步增加,近三年来提升速度加快。由于2021Q1A股市场处于较高点位,核心资产估值均处于较高的位置,许多公募基金选择南下配置港股,在港股中寻找优质资产。2021Q1主动权益型基金港股市值约3,07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6倍,配置比例达12.58%,且配置比重环比增幅从2020Q2以来呈持续上升态势,至2021Q1达到3.52个百分点。 2021Q1QDII基金投资香港市场市值和市值占比相比上季度均显著增加,投资港股市值增加约233亿元达656亿元,市值占比相对上季度增加8.2个百分点至57%。 一季度主动权益型基金重仓港股共有198只,其中腾讯控股(0700.HK)、美团-W(3690.HK)、小米集团-W(1810.HK)等位居持股市值前列,且较上季度均有较大幅度加仓,此外,主动权益型基金一季度大幅加仓中国移动(0941.HK)、中国海洋石油(0883.HK)、银河娱乐(0027.HK)等,中国移动持股环比增加约2,373%。而思摩尔国际(6969.HK)、颐海国际(1579.HK)一季度遭遇减仓。 6、持仓集中度持续上升,抱团趋势不减 主动权益基金持仓集中度继续上升,抱团趋势不减。将主动权益型基金所有重仓股中持股市值占比(持股市值占比=某股票的基金持股市值/所有基金股票投资总市值)最大的前5%的股票看作基金抱团股,定义抱团股的基金持股市值占比之和为抱团集中度,可以发现:2016年以来抱团股集中度呈现快速上升态势,且2021Q1相对上期抱团集中度增加1.26个百分点至40.84%,再创历史新高。 分行业看,一季度电子、医药生物、休闲服务、家用电器等行业抱团集中度大幅提高,相对2020Q4提升均超1个百分点,商业贸易、传媒、化工等行业持股趋于分散,抱团集中度环比下降均超1个百分点。分风格来看,一季度大盘价值风格抱团集中度环比提升0.75个百分点,大盘成长风格抱团集中度环比下降超1个百分点。 从个股来看,一季度主动权益型基金大幅增配智飞生物(300122.SZ)、海康威视(002415.SZ)、腾讯控股(0700.HK)、招商银行(600036.SH),持股变动比例均超50%,中国平安(601318.SH)、三一重工(600031.SH)、美的集团(000333.SZ)等遭遇减仓,持股总量分别环比下降28.70%、19.23%、17.18%。 7、基金公司头部效应愈发增强,基金经理头部效应减弱 头部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继续扩张,头部效应愈发增强。2020Q1以来,头部(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合计资产净值逐季扩张,且市场占有率(管理规模占全市场比重)自2020Q2以来不断增加,至2021Q1已达近38%,相对上季度增加约1.66个百分点。 一季度非货币型基金规模最大的管理人为易方达基金,截至2021/3/31,管理基金数量217只,合计资产净值约9,120亿元,比第二名汇添富基金高3,403亿元,合计资产净值迈过5,000亿元门槛的还有广发基金和华夏基金。 头部基金经理在管规模持续上升,管理规模占比逐步下降。取擅长领域为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且管理规模前十的基金经理作为头部基金经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头部基金经理在管规模逐季上升,但是市场占比逐渐下降,2021Q1相比上季下降0.76个百分点。 一季度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经理中,张坤所管理的基金规模位列第一,达1,331.09亿元,相比上季度增加76亿元,而多数明星基金经理在管规模也有所增加,葛兰、刘彦春在管规模增加量均超200亿元,谢治宇的在管规模也增加超100亿元。 8、风险提示 本报告数据均来自于历史公开数据整理分析,存在失效的风险,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基金季报仅披露前十大重仓股,信息或缺乏全面性。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参考光大金工的完整报告《七大趋势看公募基金市场——公募基金2021年一季报点评》。 联系人员:张雅琦 邮箱:zhangyaqi@ebscn.com 电话:021-5252 3796 相关研究报告合集 基金研究系列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华夏基金蔡向阳:坚持价值投资、精选龙头个股 ——基金经理研究系列之九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基金费率知多少 ——公募基金及专户费率研究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节后抱团股下跌,抱团基金已呈调仓迹象 ——春节后股票类和偏股混合类基金调仓情况测算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看好中国应对疫情表现,最大海外主权基金加仓中国股票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加仓中国股票点评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港股比例居中(30-60%)的沪港深及QDII基金如何选择?——FOF专题系列报告之二十三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港股持续走牛、港股基金如何选择?——FOF专题系列报告之二十二 资产配置系列 【光大金工|资产配置】利用层次聚类法,构建更具风险分散能力的QDII基金配置方法——资产配置定量研究系列之十一 【光大金工|FOF专题研究】论大类资产中的QDII基金配置——FOF专题系列报告之二十一 先进产品研究系列 【光大金工|ESG研究】GPIF社会责任投资发展概况及其投资现状 ——碳中和时代下的ESG投资应用系列之一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美国、欧洲、亚太地区养老金融的发展经验对我国资管行业的启示 ——创新与养老产品研究系列之六 【光大金工|指数化投资】从美欧日到中国——探索Smart Beta ETF发展之路 ——指数化投资研究系列之十七 基金市场周报 【光大金工|基金报告】上市公司一季报渐次披露,从前十股东窥基金经理动向——基金市场周报(20210412-20210416)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权益市场遇冷,债券基金发行火热 ——基金市场周报(20210406-20210409)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A股市场先扬后抑,基金规模增速整体不减 ——2021年一季度基金市场点评 【光大金工|基金周报】核心资产估值重回合理区间,权益类基金出现反弹 ——基金市场周报(20210322-20210326) 【光大金工|基金周报】A股市场持续震荡,基金规模增长放缓 ——基金市场周报(20210315-20210319) 特别声明: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