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0715】【宏观】【个股】安琪酵母、新宙邦、晶澳科技、杭可科技、通富微电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715】【宏观】【个股】安琪酵母、新宙邦、晶澳科技、杭可科技、通富微电》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00715 From 东吴研究所 00:00 04:47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宏观 6月进出口双增是对疫情“免疫”吗? 事件 6月份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0.5%,前值降3.3%;进口同比增2.7%,前值降16.7%。当月进出口增速实现年内首次同时转正,好于市场预期。 观点 在全球外贸萎缩的背景下,二季度中国出口同比实现了0.1%的正增长,不仅远远高于同为出口大国的韩国(-20%),也好于2019年二季度(-1.0%)。乍一看,就好像中国出口的增长对疫情完全“免疫”。那么,二季度我国出口的超强韧性究竟来自何方? 在此前报告中,我们认为疫情后中国出口的韧性可能源于以下三点原因:一是中国出口结构中消费品的占比较高,从而在全球贸易疲软具有“低β”特征;二是海外疫情蔓延带来的大量防疫物资需求支撑;三是中国复产复工进度较快对其他出口国形成“替代效应”。从6月出口数据来看,我们发现: 防疫物资出口高增长对出口的支撑仍在持续。从出口产品分类来看,6月防疫相关产品出口延续5月高增态势(图1),医疗仪器及器械6月出口同比增长100%(5月88.5%),纺织纱线类产品(包括口罩在内)出口同比增长56.7%(5月77.3%),这两类防疫相关产品对6月出口同比的拉动达到了3.3个百分点(5月为4.7个百分点)。 在“替代效应”之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解封进一步支撑了出口回升。继5月主要发达国家陆续解除封锁后,6月不少新兴市场国家也开始逐步放松封锁,尤其是一些作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东盟国家。我们发现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与其封锁强度有着明显负相关关系(图2,图3)。正是在此背景下,6月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速由5月的-5.7%反弹至1.6%。6月对美国出口增速亦随着美国解封加快而回升至1.4%(5月为-1.3%)。 6月进口增速自年内来首次转正。农产品进口高增是6月进口转正的重要驱动,此外铁矿砂、原油、集成电路等产品进口同样在5月基础上出现明显的边际改善(图4)。与此同时,随着海外逐渐解封及复工复产的推进,中国外需得到一定释放。6月大豆进口数量同比上升71.43%,铁矿砂、原油、集成电路进口数量分别同增35.25%、34.36%、20.50%,其中集成电路进口同比今年以来维持较稳定增长态势或许与市场对美国半导体出口限制届时生效的担忧有关。 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虽然进出口下行的风险较上半年减缓,但进一步回升的空间依然受限。出口主要的支撑仍来自于防疫物资的出口和海外国家的解封,但前者自5月以来已经出现了边际减弱的迹象,后者则因为疫情的反复而很难持续推进。而进口的支撑则主要源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执行和内需的回升,考虑到当前中美地缘不确定性加大和国内政策刺激加码的趋缓,这种支撑也在减弱。 风险提示:新兴市场疫情控制不及预期、国内疫情二次爆发、中美贸易关系恶化。 (分析师 陶川、王丹) 个股 安琪酵母(600298) 国内外齐头并进,提价红利持续释放 事件: 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初步测算20H1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17%,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60%;其中20Q2预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2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3-93%,业绩超预期。 投资要点 二季度收入延续,业绩加速超预期。公司二季度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7-21%,利润预计同增73-93%,环比一季度增长提速,主要是1)疫情催生居家烘焙热情,20H1小包装产品销量预计同增70%+,此外公司于3月对小包装产品提价15%+,Q2充分享受提价红利;2)海外疫情助公司顺利打开欧美市场;3)成本/费用端:成本端公司已经锁定全年70%+的糖蜜采购,其他原料能源价格有所下降;20H1供求两旺导致销售费用投入有所缩减,全年视角看可能延后费用投入或有所减少;财务费用端,因政府扶持,贷款利率降低,预计全年利息费用有下行空间。 国内:家庭消费培养,产品结构优化+提价顺畅助腾飞。1)小包装放量,产品结构优化,C端消费具备延续性和增长性,疫情期间居家烘焙热情高涨,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得以控制后家庭消费热情仍得以保持,阿里渠道Q2安琪酵母同增118%,环比增长25%,6月仍保持80%+增长。小包装产品吨价高,业绩厚,我们测算小包装产品毛利率超出大包装15pct+,即使考虑C端高费用投入,亦能有效带动业绩上行。2)寡头垄断具备行业定价权,支出占比小导致价格敏感性低。目前安琪在国内市占率约60%,在北方小包装市占率超过80%,疫情期间对小包装产品顺利提价15-20%,实际终端涨价超过40%+,消费者接受程度较高。3)结合调研来看公司酵母抽取物、动物营养等衍生业务增速超过酵母业务,长期来看,酵母抽取物具备替代味精等产品的能力(口感更优、更健康),近年国内味精消费量稳定在195万吨左右,若YE仅替代其中10-15%,则行业空间可达20-29万吨,替代潜能亟待挖掘。 海外:疫情期间顺势打入欧美市场,长期增量可期。海外疫情期间,因欧美主流消费的鲜酵母保质期短,运输要求高导致部分地区出现酵母供应缺口,安琪干酵母产品顺势打入海外市场,5月小包装顺利进入欧洲数十个国家,公司俄罗斯工厂上线小包装产线供给海外。长期看,全球酵母供需错配下,看好公司以干酵母切入未成熟市场形成消费习惯壁垒,未来或布局南美及东南亚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2年公司营收增速18/12/12%;净利增速+49/18/18%,对应EPS为1.63/1.93/2.27元,PE为37/31/27X,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提价不及预期,环保政策趋严限产,食品安全问题,疫情控制不及预期,汇率波动幅度超预期。 (分析师 杨默曦) 新宙邦(300037) 中报业绩预告大幅增长,氟化工与电解液双轮驱动 投资要点 20H1净利润同比增70-80%,超预期:公司预告20H1归母净利润2.28-2.41亿,同比增70-80%;扣非利润2.1-2.2亿,同比增长67%-77%,超市场预期。Q2实现净利润1.29-1.43亿,同比大增79.5%~98.1%,环比增长30.8%-44.3%;扣非净利润1.16-1.29亿,同比大增73.3%~93.4%,环比增长21.3%-35.4%。 业绩拆分,氟化工及电解液高增长,电容器业务稳中有升:我们预计Q2公司氟化工业务贡献0.7亿左右净利润,增长40-50%,环比增长10-20%;上半年氟化工约贡献1.3亿净利润,同比增长50%。电解液业务预计Q2贡献0.3亿+利润,而去年同期预计利润不足0.1亿;上半年电解液贡献0.5亿+利润,受益于海外客户放量,盈利大幅改善。电容器业务保持稳中有升,预计Q2贡献0.1-0.2亿利润,上半年预计合计贡献0.2-0.3亿利润。 公司盈利同比大幅提升,下半年溶剂项目投产,盈利有望进一步向上:我们预计公司Q2电解液出货量为9000吨,同比增长30%,环比实现50%增长。1H公司电解液出货量合计1.5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5%,但盈利能力大幅好转。一方面,公司作为lg波兰工厂电解液的主供应商,预计份额40%左右,受益于欧洲电动车销量爆发,预计上半年贡献2000-3000吨增量,海外出货量占比预计提升20pct至50%以上,带动盈利改善;另一方面电解液产品价格基本稳定,而主要原材料Q1价格下降,我们预计电解液单吨利润恢复至3500元左右,上半年电解液预计贡献0.5+净利润。全年预计电解液出货量4.3万吨,同比增长50%+,下半年随着公司惠州溶剂项目投产,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氟化工各类产品需求大幅提升,业绩持续高增长:上半年公司氟化工中的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及环保型含氟表面活性剂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销量均大幅增长。Q2公司来自美国的医药中间体订单大幅增长,该业务将进一步增长,我们预计Q2氟化工实现0.7亿左右净利润,增长40-50%,环比增10-20%;上半年氟化工约贡献1.3亿净利润,同比增50%。19年该业务贡献2亿左右利润,我们预计20年利润有望达到3亿左右。 定增项目加码氟化工、电解液及半导体化学品,各大项目21年投产贡献新的增长动能。公司20年非公开发行0.33亿万股,募集资金11.4亿,用于海德福氟材料项目一期(共计划投资8亿,产能1万吨)、惠州新宙邦三期(4.8亿,产能5.4万吨碳酸酯+2.1万吨乙二醇)、荆门锂电材料及半导体化学品一期(1.6亿,产能2万吨电解液)及补充流动资金(3.4亿)。公司聚焦精细氟化工,包括有机氟化工、电解液及半导体化学品,新增项目将在21年开始为公司贡献新的增长动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2年净利润5.1/6.6/8.7亿,同比增长57%/30%/31%,EPS为1.24/1.61/2.11元,对应PE为52x/40x/30x,给以21年45倍PE,对应目标价7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动车正极及销量不及预期,氟化工原料价格上涨。 (分析师 曾朵红、阮巧燕) 晶澳科技(002459) 半年报业绩预告点评 晶澳科技20H1业绩大增 一体化龙头盈利能力卓越 重点推荐! 投资要点 公司20H1预增64.83%-85.11%,超市场预期: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报业绩预告,报告期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50-7.30亿元,同比增长64.83%-85.11%,其中Q2预计为3.64~4.44亿元,环比增长27.27%~55.24%,同比增长18.18%~44.16%。在Q2海外疫情爆发的情况下,公司业绩仍环比、同比大幅增长,超市场预期。 Q2单瓦盈利超预期,盈利能力卓越:Q1公司组件出货2.3GW,对应2.85亿净利润,单瓦盈利约0.12元/W,Q2公司组件出货约3.2~3.3GW,对应净利润中值约为4.04亿元,单瓦盈利约为0.124元/W,环比略增。我们认为原因有三:(1)公司海外占比较高,约为70%左右,海外订单锁价,公司Q2价格环比下降不超过5%;(2)公司新产能投放叠加新技术应用,硅片—电池片—组件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3)公司外采的硅料价格Q2环比下降超10%。 出货量高增长,结构优化,未来业绩高增长可期:公司20年全年预计出货量为16GW+,由于目前Q3订单排产近满,Q4订单亦超50%,全年15GW出货量有保障。分H1&H2来看,公司上半年出货量仅5.5GW左右,下半年环比近翻倍。展望明年,公司出货量估计为20GW+,随着公司明年大尺寸出货&新产能占比提升(大尺寸方面,20年预计166占比仅19%左右,21年预计182占比50%+;新产能方面,公司近两年持续扩产,我们预计公司21年年底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将分别达到约23GW,23GW,28GW,较19年年底翻倍增长),公司单瓦盈利将得到有力保障,业绩高增长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06/21.16/26.47亿元,同比增长20.3%/40.5%/25.1%,对应EPS为1.11、1.57、1.96元。晶澳是一体化龙头组件企业,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组件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大尺寸结构优化,低估值高成长,给予21年20X,对应目标价31.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竞争加剧等。 (分析师 曾朵红) 杭可科技(688006) 与电子科大达成战略合作,为产品创新注入新动能 事件:杭可科技与电子科技大学先进能源研究院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于2020年7月3日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 投资要点 战略合作助力杭可在中国与日韩差距较大的电化学领域脱颖而出 电子科大先进能源研究院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863计划、973计划、工信部工业强基计划以及产学研合作项目40余项。该研究院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的有机融合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为促进先进能源技术的颠覆与创新奠定理论基础。 后道环节的化成和分容的本质都是充放电,需要的是电子、电力方面的知识,正是电子科大先进能源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和优势所在,预计此次战略合作可从两方面加强公司的创新能力:1)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新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 提升双方整体战略协同竞争力;2) 电子科大在战略合作期内定向培养,并向杭可输送优秀专业研发人员,补充公司的研发后备力量。目前国产电池行业与日韩的差距主要在于电化学能力,此次战略合作可助力公司加深对电子电力的理解,有望在行业中脱颖而出,进一步优化客户粘性,提升议价能力,维持高水平的盈利能力。 全球锂电检测设备龙头,立足锂电后道设备优质赛道 锂电后道制造是高危险性、高技术含量的环节,该环节发生爆炸的概率比前、中道环节高很多,电池厂对于后道设备的质量要求很高,因此后道设备的客户粘性高、竞争格局较好。后道设备净利率在30%左右,利润占整体锂电设备行业的比重达40-50%。随着疫情减弱,全球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力度持续超预期。国内2020年补贴方案延长2年略超预期。国外欧洲碳排放考核正式执行,德国6月初补贴加码50%,法国荷兰补贴政策不断落地。作为全球锂电检测设备龙头,杭可深度绑定全球电池龙头LG、SK、三星、松下,欧美电动化加速渗透,未来几年欧美电池供需缺口较大,电池将进入扩产高峰,杭可是这个环节最受益、弹性最大的品种。LG波兰二期工厂预计2020下半年扩产,杭可有望获大额订单。 加速客户拓展,深度绑定全球电池龙头 一方面海外客户延伸到国内客户。公司主要客户为国际一线电池厂,2018年前五大客户中,68.5%为海外客户,主要为LG和三星,未来有望拓展到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国内一线客户,业绩增长潜力大。另一方面从消费锂电客户延伸到动力锂电客户。杭可科技过去主要客户消费锂电客户占比55%,未来随着车企进入电池行业,整车与电池厂数量将越来越多,动力客户的扩产高峰到来,设备供应商稀缺性显现,动力电池客户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到80%以上。后道设备的客户粘性高,杭可凭借技术指标领先、电池检测结果精准,与LG、三星等大客户绑定紧密。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5.1/7.5/11.0亿,当前股价对应PE为51/34/23倍。我们认为公司开拓国内大客户+动力电池扩产高峰期设备稀缺性显现,业绩和估值均存在弹性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电池厂投资低于预期;新能源车销量和电动化进程不及预期;国内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分析师 陈显帆、周尔双) 通富微电(002156) 受益国产替代和大客户市占率提升 Q2业绩创历史新高 公告: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0年H1公司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其中,2020年Q2归母净利润1.12-1.42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 投资要点 受益于国产替代和大客户份额提升,2020年Q2业绩创历史新高:公司2020年H1实现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2020年Q2归母净利润1.12-1.42亿元,创单季度业绩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响应半导体封测的国产替代需求,客户订单同比大幅上升,同时,公司大客户利用制程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公司整体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技术领先优势凸显,积聚全球优质客户资源:公司先进封装业务占比超70%,并大力投入7nm高性能处理器、5G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先进封测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充,中高端封测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优势凸显,目前已成为全球第六大、全国第二大封测厂。公司承接AMD约90%的CPU封测业务,是AMD的核心封测厂,目前,双方合作期限延长至5年,合作范围在现有封测基础上,增加了Bumping、晶圆测试、减薄等环节,同时,7纳米、MCM等高端新品开发顺利推进,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未来AMD在高性能处理器市场的加速崛起将为公司贡献可观的业绩增量。此外,公司还积累了MTK、ST、TI、NXP等众多优质客户资源,全球半导体企业前20强中半数以上均为公司客户,随着相关封测技术市场拓展的稳步推进,公司有望持续提升在全球封测市场的份额。 先进封测技术不断突破,充分受益于先进封测的国产替代进程:受益于5G、新基建等应用的推动,封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产替代需求持续提升。公司凭借多年的封测技术积累和持续的研发投入,率先开发出应用于CPU、GPU、服务器芯片的7纳米封测技术,实现WLCSP、FC、SiP、高可靠汽车电子封装、BGA基板设计等产品的产业化,并且已完成SiC/GaN、IPM、Clip、Fan-out等技术的研发工作,在先进封测技术领域不断突破,同时,公司与众多本土知名半导体企业展开密切合作,订单规模持续提升,有望充分受益于先进封测技术的国产替代进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0.16、140.04、175.72亿元,同比增长33.3%、27.1%、25.5%;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4.51、8.21、10.14亿,同比增长2255.4%、82.1%、23.5%,实现EPS为0.39、0.71、0.88元,对应PE为80、44、35倍。通富微电未来业绩的增长动能充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品推出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分析师 王平阳) 七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00715 From 东吴研究所 00:00 04:47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宏观 6月进出口双增是对疫情“免疫”吗? 事件 6月份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0.5%,前值降3.3%;进口同比增2.7%,前值降16.7%。当月进出口增速实现年内首次同时转正,好于市场预期。 观点 在全球外贸萎缩的背景下,二季度中国出口同比实现了0.1%的正增长,不仅远远高于同为出口大国的韩国(-20%),也好于2019年二季度(-1.0%)。乍一看,就好像中国出口的增长对疫情完全“免疫”。那么,二季度我国出口的超强韧性究竟来自何方? 在此前报告中,我们认为疫情后中国出口的韧性可能源于以下三点原因:一是中国出口结构中消费品的占比较高,从而在全球贸易疲软具有“低β”特征;二是海外疫情蔓延带来的大量防疫物资需求支撑;三是中国复产复工进度较快对其他出口国形成“替代效应”。从6月出口数据来看,我们发现: 防疫物资出口高增长对出口的支撑仍在持续。从出口产品分类来看,6月防疫相关产品出口延续5月高增态势(图1),医疗仪器及器械6月出口同比增长100%(5月88.5%),纺织纱线类产品(包括口罩在内)出口同比增长56.7%(5月77.3%),这两类防疫相关产品对6月出口同比的拉动达到了3.3个百分点(5月为4.7个百分点)。 在“替代效应”之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解封进一步支撑了出口回升。继5月主要发达国家陆续解除封锁后,6月不少新兴市场国家也开始逐步放松封锁,尤其是一些作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东盟国家。我们发现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与其封锁强度有着明显负相关关系(图2,图3)。正是在此背景下,6月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速由5月的-5.7%反弹至1.6%。6月对美国出口增速亦随着美国解封加快而回升至1.4%(5月为-1.3%)。 6月进口增速自年内来首次转正。农产品进口高增是6月进口转正的重要驱动,此外铁矿砂、原油、集成电路等产品进口同样在5月基础上出现明显的边际改善(图4)。与此同时,随着海外逐渐解封及复工复产的推进,中国外需得到一定释放。6月大豆进口数量同比上升71.43%,铁矿砂、原油、集成电路进口数量分别同增35.25%、34.36%、20.50%,其中集成电路进口同比今年以来维持较稳定增长态势或许与市场对美国半导体出口限制届时生效的担忧有关。 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虽然进出口下行的风险较上半年减缓,但进一步回升的空间依然受限。出口主要的支撑仍来自于防疫物资的出口和海外国家的解封,但前者自5月以来已经出现了边际减弱的迹象,后者则因为疫情的反复而很难持续推进。而进口的支撑则主要源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执行和内需的回升,考虑到当前中美地缘不确定性加大和国内政策刺激加码的趋缓,这种支撑也在减弱。 风险提示:新兴市场疫情控制不及预期、国内疫情二次爆发、中美贸易关系恶化。 (分析师 陶川、王丹) 个股 安琪酵母(600298) 国内外齐头并进,提价红利持续释放 事件: 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初步测算20H1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17%,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60%;其中20Q2预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2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3-93%,业绩超预期。 投资要点 二季度收入延续,业绩加速超预期。公司二季度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7-21%,利润预计同增73-93%,环比一季度增长提速,主要是1)疫情催生居家烘焙热情,20H1小包装产品销量预计同增70%+,此外公司于3月对小包装产品提价15%+,Q2充分享受提价红利;2)海外疫情助公司顺利打开欧美市场;3)成本/费用端:成本端公司已经锁定全年70%+的糖蜜采购,其他原料能源价格有所下降;20H1供求两旺导致销售费用投入有所缩减,全年视角看可能延后费用投入或有所减少;财务费用端,因政府扶持,贷款利率降低,预计全年利息费用有下行空间。 国内:家庭消费培养,产品结构优化+提价顺畅助腾飞。1)小包装放量,产品结构优化,C端消费具备延续性和增长性,疫情期间居家烘焙热情高涨,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得以控制后家庭消费热情仍得以保持,阿里渠道Q2安琪酵母同增118%,环比增长25%,6月仍保持80%+增长。小包装产品吨价高,业绩厚,我们测算小包装产品毛利率超出大包装15pct+,即使考虑C端高费用投入,亦能有效带动业绩上行。2)寡头垄断具备行业定价权,支出占比小导致价格敏感性低。目前安琪在国内市占率约60%,在北方小包装市占率超过80%,疫情期间对小包装产品顺利提价15-20%,实际终端涨价超过40%+,消费者接受程度较高。3)结合调研来看公司酵母抽取物、动物营养等衍生业务增速超过酵母业务,长期来看,酵母抽取物具备替代味精等产品的能力(口感更优、更健康),近年国内味精消费量稳定在195万吨左右,若YE仅替代其中10-15%,则行业空间可达20-29万吨,替代潜能亟待挖掘。 海外:疫情期间顺势打入欧美市场,长期增量可期。海外疫情期间,因欧美主流消费的鲜酵母保质期短,运输要求高导致部分地区出现酵母供应缺口,安琪干酵母产品顺势打入海外市场,5月小包装顺利进入欧洲数十个国家,公司俄罗斯工厂上线小包装产线供给海外。长期看,全球酵母供需错配下,看好公司以干酵母切入未成熟市场形成消费习惯壁垒,未来或布局南美及东南亚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2年公司营收增速18/12/12%;净利增速+49/18/18%,对应EPS为1.63/1.93/2.27元,PE为37/31/27X,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提价不及预期,环保政策趋严限产,食品安全问题,疫情控制不及预期,汇率波动幅度超预期。 (分析师 杨默曦) 新宙邦(300037) 中报业绩预告大幅增长,氟化工与电解液双轮驱动 投资要点 20H1净利润同比增70-80%,超预期:公司预告20H1归母净利润2.28-2.41亿,同比增70-80%;扣非利润2.1-2.2亿,同比增长67%-77%,超市场预期。Q2实现净利润1.29-1.43亿,同比大增79.5%~98.1%,环比增长30.8%-44.3%;扣非净利润1.16-1.29亿,同比大增73.3%~93.4%,环比增长21.3%-35.4%。 业绩拆分,氟化工及电解液高增长,电容器业务稳中有升:我们预计Q2公司氟化工业务贡献0.7亿左右净利润,增长40-50%,环比增长10-20%;上半年氟化工约贡献1.3亿净利润,同比增长50%。电解液业务预计Q2贡献0.3亿+利润,而去年同期预计利润不足0.1亿;上半年电解液贡献0.5亿+利润,受益于海外客户放量,盈利大幅改善。电容器业务保持稳中有升,预计Q2贡献0.1-0.2亿利润,上半年预计合计贡献0.2-0.3亿利润。 公司盈利同比大幅提升,下半年溶剂项目投产,盈利有望进一步向上:我们预计公司Q2电解液出货量为9000吨,同比增长30%,环比实现50%增长。1H公司电解液出货量合计1.5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5%,但盈利能力大幅好转。一方面,公司作为lg波兰工厂电解液的主供应商,预计份额40%左右,受益于欧洲电动车销量爆发,预计上半年贡献2000-3000吨增量,海外出货量占比预计提升20pct至50%以上,带动盈利改善;另一方面电解液产品价格基本稳定,而主要原材料Q1价格下降,我们预计电解液单吨利润恢复至3500元左右,上半年电解液预计贡献0.5+净利润。全年预计电解液出货量4.3万吨,同比增长50%+,下半年随着公司惠州溶剂项目投产,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氟化工各类产品需求大幅提升,业绩持续高增长:上半年公司氟化工中的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及环保型含氟表面活性剂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销量均大幅增长。Q2公司来自美国的医药中间体订单大幅增长,该业务将进一步增长,我们预计Q2氟化工实现0.7亿左右净利润,增长40-50%,环比增10-20%;上半年氟化工约贡献1.3亿净利润,同比增50%。19年该业务贡献2亿左右利润,我们预计20年利润有望达到3亿左右。 定增项目加码氟化工、电解液及半导体化学品,各大项目21年投产贡献新的增长动能。公司20年非公开发行0.33亿万股,募集资金11.4亿,用于海德福氟材料项目一期(共计划投资8亿,产能1万吨)、惠州新宙邦三期(4.8亿,产能5.4万吨碳酸酯+2.1万吨乙二醇)、荆门锂电材料及半导体化学品一期(1.6亿,产能2万吨电解液)及补充流动资金(3.4亿)。公司聚焦精细氟化工,包括有机氟化工、电解液及半导体化学品,新增项目将在21年开始为公司贡献新的增长动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2年净利润5.1/6.6/8.7亿,同比增长57%/30%/31%,EPS为1.24/1.61/2.11元,对应PE为52x/40x/30x,给以21年45倍PE,对应目标价7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动车正极及销量不及预期,氟化工原料价格上涨。 (分析师 曾朵红、阮巧燕) 晶澳科技(002459) 半年报业绩预告点评 晶澳科技20H1业绩大增 一体化龙头盈利能力卓越 重点推荐! 投资要点 公司20H1预增64.83%-85.11%,超市场预期: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报业绩预告,报告期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50-7.30亿元,同比增长64.83%-85.11%,其中Q2预计为3.64~4.44亿元,环比增长27.27%~55.24%,同比增长18.18%~44.16%。在Q2海外疫情爆发的情况下,公司业绩仍环比、同比大幅增长,超市场预期。 Q2单瓦盈利超预期,盈利能力卓越:Q1公司组件出货2.3GW,对应2.85亿净利润,单瓦盈利约0.12元/W,Q2公司组件出货约3.2~3.3GW,对应净利润中值约为4.04亿元,单瓦盈利约为0.124元/W,环比略增。我们认为原因有三:(1)公司海外占比较高,约为70%左右,海外订单锁价,公司Q2价格环比下降不超过5%;(2)公司新产能投放叠加新技术应用,硅片—电池片—组件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3)公司外采的硅料价格Q2环比下降超10%。 出货量高增长,结构优化,未来业绩高增长可期:公司20年全年预计出货量为16GW+,由于目前Q3订单排产近满,Q4订单亦超50%,全年15GW出货量有保障。分H1&H2来看,公司上半年出货量仅5.5GW左右,下半年环比近翻倍。展望明年,公司出货量估计为20GW+,随着公司明年大尺寸出货&新产能占比提升(大尺寸方面,20年预计166占比仅19%左右,21年预计182占比50%+;新产能方面,公司近两年持续扩产,我们预计公司21年年底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将分别达到约23GW,23GW,28GW,较19年年底翻倍增长),公司单瓦盈利将得到有力保障,业绩高增长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06/21.16/26.47亿元,同比增长20.3%/40.5%/25.1%,对应EPS为1.11、1.57、1.96元。晶澳是一体化龙头组件企业,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组件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大尺寸结构优化,低估值高成长,给予21年20X,对应目标价31.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竞争加剧等。 (分析师 曾朵红) 杭可科技(688006) 与电子科大达成战略合作,为产品创新注入新动能 事件:杭可科技与电子科技大学先进能源研究院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于2020年7月3日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 投资要点 战略合作助力杭可在中国与日韩差距较大的电化学领域脱颖而出 电子科大先进能源研究院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863计划、973计划、工信部工业强基计划以及产学研合作项目40余项。该研究院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的有机融合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为促进先进能源技术的颠覆与创新奠定理论基础。 后道环节的化成和分容的本质都是充放电,需要的是电子、电力方面的知识,正是电子科大先进能源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和优势所在,预计此次战略合作可从两方面加强公司的创新能力:1)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新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 提升双方整体战略协同竞争力;2) 电子科大在战略合作期内定向培养,并向杭可输送优秀专业研发人员,补充公司的研发后备力量。目前国产电池行业与日韩的差距主要在于电化学能力,此次战略合作可助力公司加深对电子电力的理解,有望在行业中脱颖而出,进一步优化客户粘性,提升议价能力,维持高水平的盈利能力。 全球锂电检测设备龙头,立足锂电后道设备优质赛道 锂电后道制造是高危险性、高技术含量的环节,该环节发生爆炸的概率比前、中道环节高很多,电池厂对于后道设备的质量要求很高,因此后道设备的客户粘性高、竞争格局较好。后道设备净利率在30%左右,利润占整体锂电设备行业的比重达40-50%。随着疫情减弱,全球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力度持续超预期。国内2020年补贴方案延长2年略超预期。国外欧洲碳排放考核正式执行,德国6月初补贴加码50%,法国荷兰补贴政策不断落地。作为全球锂电检测设备龙头,杭可深度绑定全球电池龙头LG、SK、三星、松下,欧美电动化加速渗透,未来几年欧美电池供需缺口较大,电池将进入扩产高峰,杭可是这个环节最受益、弹性最大的品种。LG波兰二期工厂预计2020下半年扩产,杭可有望获大额订单。 加速客户拓展,深度绑定全球电池龙头 一方面海外客户延伸到国内客户。公司主要客户为国际一线电池厂,2018年前五大客户中,68.5%为海外客户,主要为LG和三星,未来有望拓展到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国内一线客户,业绩增长潜力大。另一方面从消费锂电客户延伸到动力锂电客户。杭可科技过去主要客户消费锂电客户占比55%,未来随着车企进入电池行业,整车与电池厂数量将越来越多,动力客户的扩产高峰到来,设备供应商稀缺性显现,动力电池客户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到80%以上。后道设备的客户粘性高,杭可凭借技术指标领先、电池检测结果精准,与LG、三星等大客户绑定紧密。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5.1/7.5/11.0亿,当前股价对应PE为51/34/23倍。我们认为公司开拓国内大客户+动力电池扩产高峰期设备稀缺性显现,业绩和估值均存在弹性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电池厂投资低于预期;新能源车销量和电动化进程不及预期;国内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分析师 陈显帆、周尔双) 通富微电(002156) 受益国产替代和大客户市占率提升 Q2业绩创历史新高 公告: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0年H1公司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其中,2020年Q2归母净利润1.12-1.42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 投资要点 受益于国产替代和大客户份额提升,2020年Q2业绩创历史新高:公司2020年H1实现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2020年Q2归母净利润1.12-1.42亿元,创单季度业绩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响应半导体封测的国产替代需求,客户订单同比大幅上升,同时,公司大客户利用制程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公司整体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技术领先优势凸显,积聚全球优质客户资源:公司先进封装业务占比超70%,并大力投入7nm高性能处理器、5G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先进封测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充,中高端封测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优势凸显,目前已成为全球第六大、全国第二大封测厂。公司承接AMD约90%的CPU封测业务,是AMD的核心封测厂,目前,双方合作期限延长至5年,合作范围在现有封测基础上,增加了Bumping、晶圆测试、减薄等环节,同时,7纳米、MCM等高端新品开发顺利推进,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未来AMD在高性能处理器市场的加速崛起将为公司贡献可观的业绩增量。此外,公司还积累了MTK、ST、TI、NXP等众多优质客户资源,全球半导体企业前20强中半数以上均为公司客户,随着相关封测技术市场拓展的稳步推进,公司有望持续提升在全球封测市场的份额。 先进封测技术不断突破,充分受益于先进封测的国产替代进程:受益于5G、新基建等应用的推动,封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产替代需求持续提升。公司凭借多年的封测技术积累和持续的研发投入,率先开发出应用于CPU、GPU、服务器芯片的7纳米封测技术,实现WLCSP、FC、SiP、高可靠汽车电子封装、BGA基板设计等产品的产业化,并且已完成SiC/GaN、IPM、Clip、Fan-out等技术的研发工作,在先进封测技术领域不断突破,同时,公司与众多本土知名半导体企业展开密切合作,订单规模持续提升,有望充分受益于先进封测技术的国产替代进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0.16、140.04、175.72亿元,同比增长33.3%、27.1%、25.5%;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4.51、8.21、10.14亿,同比增长2255.4%、82.1%、23.5%,实现EPS为0.39、0.71、0.88元,对应PE为80、44、35倍。通富微电未来业绩的增长动能充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品推出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分析师 王平阳) 七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