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投行】军工行业动态汇总(0803-0809)
(以下内容从长城证券《【军工投行】军工行业动态汇总(0803-0809)》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一 市场动态 1.军工板块本周行情 截至本周末,上证指数报收于3354.04点,上涨1.33%,中证军工(399967)指数报收于12592.75点,上涨15.29%。我们关注的101只军工股本周平均涨幅为13.98%,其中有94只股票在本周上涨。 表1:军工股本周行情 来源:Wind 2.军工板块本周重点公告 七一二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0亿元,同比增长16.12%;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52.67 %;扣非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56.19 %;基本每股收益0.13元,同比增长44.44%。 东华测试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0.70亿元,同比增长15.09%;净利润0.03亿元,同比增长68.22 %;扣非净利润0.01亿元,同比增长254.56 %;基本每股收益0.025元,同比增长66.67%。 钢研高纳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8亿元,同比下降1.06%;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3.00 %;扣非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16.56 %;基本每股收益0.1910元,同比下降0.62%。 新兴装备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同比下降28.89%;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13.72 %;扣非净利润0.45亿元,同比下降18.42 %;基本每股收益0.43元,同比下降14.00%。 火炬电子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99亿元,同比增长41.32 %;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28.72%;扣非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33.18 %;基本每股收益0.61元,同比下降29.79 %。 三角防务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0.87%;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7.62%;扣非净利润0.87亿元,同比下降2.59%;基本每股收益0.20元,同比下降4.76%。 星网宇达发布签订重大合同的公告,公司于近日与客户签订军品订货合同,合同交易对象为某军队客户,合同标的为某型军用无人机,合同金额为21923.8万元;本次签订的合同总金额约占公司最近一个经审计会计年度营业总收入的54.98%。合同的履行将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产生积极影响,公司将根据合同要求以及收入确认原则在相应的会计期间确认收入。公司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在法规政策、履约能力、技术、产能等方面基本不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公司将快速响应军方需求、保质保量完成产品交付工作。 亚光科技收到创业板关注函,原因是公司股票价格自2020年6月以来连续上涨,截至8月7日收盘累计涨幅115.94%,期间三次达到创业板股票价格异常波动标准,受到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关注。关注函涉及四个事项,分别是公司2020年7月27日披露公开发行可转债是否做到保密和防范内幕交易,并说明公司董监高和持股5%以上股东近1个月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以及是否在6个月内有减持计划;公司一季报收入增长净利润却下降的原因,并核查公司股价近期大幅上涨的原因;公司近期多次接待机构调研,是否存在违反信息披露公平性原则的情形;以及公司是否存在其他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二 行业动态 1、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九号04星 搭载发射清华科学卫星 8月6日12时0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4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据了解,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清华科学卫星。 高分九号04星是一颗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信息保障。 搭载发射的清华科学卫星由清华大学负责研制,将在轨对重力卫星系统设计方法、基于双频GPS的精密轨道大气密度测量方法等理论与技术进行飞行验证。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42次飞行。(来源:新华社) 2、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 8月2日7时0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3000N发动机工作20秒钟,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继续飞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轨道修正前,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太空中飞行约230个小时,距离地球约300万公里,各系统状态良好。 图1:天问一号探测器模拟图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本次3000N发动机点火,在完成轨道修正的同时,验证了发动机在轨的实际性能。后续,天问一号探测器还将经历深空机动和数次中途修正,奔火飞行6个多月后抵达火星附近,通过制动被火星引力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开展着陆火星的准备和科学探测等工作。(来源: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3、翼龙-10成功执行我国首次高空大型无人机台风综合探测试验任务 8月2日下午,搭载着观测设备的高空气象探测无人机翼龙-10从海南博鳌机场腾空而起,升至1万米高空后,成功下投30枚探空仪,与毫米波雷达一起,完成了对今年第3号台风“森拉克”外围云系的CT式“扫描”。随着观测数据实时传送回地面指挥系统,标志着我国首次高空大型无人机海洋、台风综合观测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图2:8月2日下午,一架高空大型气象探测无人机从海南起飞,圆满完成对“森拉克”台风外围云系的综合气象观测任务,对我国台风探测及预报预警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图片来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机场数据方舱里,当看到翼龙-10无人机及载荷设备状态良好,一组组数据稳定下传时,大家表示,连日来的辛苦和等待没有白费,“我们做成了一件让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事。” 每年我国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95亿元,海上观测资料的匮乏限制了台风预报技术的提升。为此,中国气象局于2018年启动“海燕计划”,选用翼龙-10大型无人机开展海洋综合气象观测试验,本次试验就是“海燕计划”的重要成果。 此次翼龙-10无人机与风云气象卫星、无人船等多种探测手段共同形成了立体观测系统,为台风“森拉克”中心位置确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这也填补了我国基于高空大型无人机海洋综合观测的空白,对进一步开展台风探测以及海洋探测资料数值预报模式应用、提高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准确率、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具有重要意义;也标志着我国海洋气象探测取得了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加快了迈向海洋气象强国的步伐。(来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三 国内军情 1、中国首艘075两栖攻击舰进行海试 8月5日下午1点半,有热心网友拍摄到,我国新一代075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在拖船的协助下离开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泊位,沿黄浦江进入东海某水域进行首次试航。 图3:中国首艘075两栖攻击舰进行海试 图片来源:微博@铁幕SSS 075型两栖攻击舰是一艘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排水量为3万吨级的大型平甲板两栖攻击舰,可以搭载超过20架直升机,同时设有坞仓,可作为两栖车辆和气垫登陆艇的母船。该舰定位类似于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在入役后,将大幅度提高我军立体登陆、两栖攻击和多样化任务能力,弥补我军两栖作战舰艇分队直升机运作能力不足的缺点。075舰在自身防御方面采用了国产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和“万发炮”近程防空系统,同时采用了新型国产快速反应雷达。 075型两栖攻击舰首舰于2019年上半年在沪东中华造船厂船台上“现身”,随后该舰在船台上建造半年左右,于去年9月25日下水。一号舰在船厂舾装315天以后就进行海试,进展速度飞快。此前,我国首艘071型综合登陆舰于2006年12月21日下水,2007年11月30日服役,下水到服役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目前,我国首批建造的两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全部下水。我国国产075型两栖攻击舰二号舰于4月22日在沪东中华造船厂下水。如果二号舰的舾装速度和一号舰一样,那么二号舰将于明年6月份海试。 在入役后,将大幅度提高我军立体登陆,两栖攻击和多样化任务能力,弥补我军水面舰艇分队直升机运作能力不足的缺点。在第一批次075两栖攻击舰建造完毕以后,我军将建造第二批075型两栖攻击舰,目前第二批次已经开工。在第二批次075型两栖攻击舰建造完毕后,我国将研发新一代更加全能的两栖攻击舰。(来源:观察者网) 2、英媒:中国武直10试射新型导弹 性能世界领先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8月3日发表了题为《图片显示中国直-10武装直升机发射新的空地导弹》的报道,相关内容编译如下: 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出现的一张图片显示,一架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武直-10武装直升机发射了一枚疑似新型空地导弹,表明中国陆军航空兵部队要么已经装备了这种导弹,要么正在对其进行测试。 这张图片似乎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视频截图,该图显示该导弹在外形上与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蓝箭”-21空地导弹相似。“蓝箭”-21导弹几年前曾在珠海航展上展出。 “蓝箭”-21导弹是武直-10和武直-19武直搭载的第三代AKD-10精确制导空地反坦克导弹的出口改进版。不过,最近这张图片显示的导弹尾部形状,似乎与此前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蓝箭”-21导弹略有不同。任国强表示,此次训练“完成了昼夜间起降、远程奔袭、对海面目标攻击等训练科目,达到了预期效果。此次训练是年度计划内的例行性安排,有助于提高飞行员的技战术水平和部队全天候作战能力。” 目前尚不清楚中央电视台有关这枚空地导弹的视频是在哪里以及何时拍摄的,但在中国网络论坛6月底出现这张图片后,中国航空新闻网7月14日的一篇报道称,一架武直在内蒙古自治区试射了一枚“新型”空地导弹。 图4:央视新闻的视频截图显示武直-10发射了一枚疑似新型空地导弹 报道说,这枚导弹于6月22日在阿拉善地区的一个试验场发射,成功命中预定目标。报道指出,这是这款“世界领先”的空地导弹首次试射。报道没有提供有关这款导弹的更多细节,包括其名称和性能。有评论称,这种新型导弹在射程、精确度和威力方面很可能都十分优越,令其成为敌方坦克和防御工事的噩梦。 中国军方分析人士表示,要被称为“世界领先”,这种导弹必须拥有很远的有效射程、能够实现很高精度的先进制导系统以及能够穿透坦克厚重装甲的大威力弹头。 中国陆军拥有多款武直,包括武直-10和武直-19,这两款武直都能发射AKD-10和稍小一些的AKD-9空地导弹。这种导弹利用内置的激光制导和由触发引信引爆的串联高爆反坦克弹头提供反装甲攻击能力。(来源:参考消息) 3、解放军在高原精确打击演练 国防部:不针对任何国家 据“防务博客”网站8月2日报道,塞尔维亚正在采购中国最新的FK-3防空系统。报道称,塞尔维亚采购的FK-3防空导弹最大射程100公里,射高50米至27000米。 图5:FK-3防空导弹 图片来源:环球网 FK-3是中国最新一代“红旗-22”中程防空导弹的出口型,该型导弹第一次亮相是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 “红旗-22”防空导弹系统装有半主动GPS,其相控阵雷达与“红旗-12”防空导弹系统一样,但与之不同的是,“红旗-22”装备的是“无翼”导弹。在射程方面,“红旗-22”与美国的“爱国者-3”相当。 今年7月,塞尔维亚还接收了中国产的CH-92A无人机。这款无人机主要用于侦察、监视,但也有一定的打击能力。(来源:环球网) 四 国际军情 1、美国防部发言:仍希望防长年底前能够访问中国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美国国防部发言人乔纳森?霍夫曼6日表示,目前尚无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访华安排方面的消息,美方仍然希望能在年底之前成行。 图6: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 图片来源:环球网 据此前报道,埃斯珀7月底曾表示,他希望年内能够访问中国。路透社曾提到,按照埃斯珀的说法,如果此行成行,这将是其作为美国防长首次访华。 6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应约同埃斯珀通电话。双方就中美两国两军关系、下阶段两军交往等问题交换了意见。魏凤和就南海、台湾、美方对中方“污名化”等问题表达中方原则立场,要求美方要停止错误言行,加强海上风险管控,避免采取可能使局势升温的危险举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埃斯珀说,在两国关系紧张时,两军要保持对话磋商,管控危机,防止误判,降低风险。(来源:环球网) 2、德国测试130毫米坦克火炮 或成未来北约坦克"标配" 据“防务世界”网站7月31日报道,德国莱茵金属公司近日展示了该公司进行130毫米口径新型坦克火炮测试的画面。报道称,这是莱茵金属新型主战坦克先进技术能力演示的一部分,可能预示着未来地面作战武器系统的特点。 图7:德国测试130毫米坦克火炮 资料来源:环球网 画面中出现的坦克看起来像是英国“挑战者”2坦克延寿项目的先进技术演示型号,莱茵金属英国分公司和英国BAE系统在2019年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共同开发“挑战者”2坦克的延长寿命项目。 130毫米口径滑膛炮是自二战以来西方主战坦克设计中的重大进步,目前北约的主战坦克采用的都是120毫米口径火炮。莱茵金属公司在发布的消息中称:“在威胁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莱茵金属研发的130毫米口径滑膛炮技术是一重大飞跃。”报道称,俄罗斯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是第一款突破120毫米口径火炮的坦克,配备了125毫米口径火炮,射击能力有大幅提升。 新型的130毫米火炮如果被“未来地面战斗系统”采用,可能意味着北约标准坦克火炮尺寸的重大变化。莱茵金属展示了这种火炮所发射的炮弹的强大穿透力,在机动行驶测试中这款新火炮的表演也相当良好。 莱茵金属公司武器部门曾在2015年推出一项130毫米口径坦克炮研发计划,130毫米/L51火炮在2016年首次亮相。随后该公司的高管表示,口径的增加将使得坦克可以发射更为致命的弹药,穿甲能力将提升一倍。莱茵金属公司同时也在开发一款新型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来源:环球网) 3、波音再获9架MH47G直升机订单 美军计划总共购买69架 据《防务新闻》网站8月1日报道,美国国防部7月31日对外宣布,陆军授予波音公司一份2.65亿美元合同,再为特别行动航空司令部生产9架MH-47G“支奴干”直升机。目前,波音公司已经获得了24架G型“支奴干”的订单,而美军计划购买69架。 图8:波音MH-47G直升机 资料来源:环球网 美军原计划采购473架F型“支奴干”直升机,但决定在2020财年不再购买这些飞机,而是仅为特种部队购买最新的改进型“支奴干”。美军削减这项开支的原因是为了省下钱购买两架可用于远距离攻击和侦察的“未来垂直起降飞机”。据悉,这是波音公司获得的第三笔G型“支奴干”直升机合同,此前已于2018年和2019年获得了两笔合同。 据介绍,波音公司的MH-47G特种支奴干重型直升机是CH-47支奴干的衍生型号。一般来说,MH-47G特种支奴干主要承担美国特种作战部队的重型运输任务,比如兵员运输、弹药运输、车辆运输、装备运输、燃料和补给运输以及多种民事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得益于其出色的性能、改进的数字化飞行控制系统和现代化的航电系统,该型直升机能够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全天候执行超低空、长航程的远距跨越任务,并且可靠性高、生存能力强。(来源:环球网) 军工投行,立足军工,辐射高端制造 欢迎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欢迎扫码关注↓↓↓↓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一 市场动态 1.军工板块本周行情 截至本周末,上证指数报收于3354.04点,上涨1.33%,中证军工(399967)指数报收于12592.75点,上涨15.29%。我们关注的101只军工股本周平均涨幅为13.98%,其中有94只股票在本周上涨。 表1:军工股本周行情 来源:Wind 2.军工板块本周重点公告 七一二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0亿元,同比增长16.12%;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52.67 %;扣非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56.19 %;基本每股收益0.13元,同比增长44.44%。 东华测试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0.70亿元,同比增长15.09%;净利润0.03亿元,同比增长68.22 %;扣非净利润0.01亿元,同比增长254.56 %;基本每股收益0.025元,同比增长66.67%。 钢研高纳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8亿元,同比下降1.06%;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3.00 %;扣非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16.56 %;基本每股收益0.1910元,同比下降0.62%。 新兴装备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同比下降28.89%;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13.72 %;扣非净利润0.45亿元,同比下降18.42 %;基本每股收益0.43元,同比下降14.00%。 火炬电子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99亿元,同比增长41.32 %;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28.72%;扣非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33.18 %;基本每股收益0.61元,同比下降29.79 %。 三角防务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0.87%;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7.62%;扣非净利润0.87亿元,同比下降2.59%;基本每股收益0.20元,同比下降4.76%。 星网宇达发布签订重大合同的公告,公司于近日与客户签订军品订货合同,合同交易对象为某军队客户,合同标的为某型军用无人机,合同金额为21923.8万元;本次签订的合同总金额约占公司最近一个经审计会计年度营业总收入的54.98%。合同的履行将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产生积极影响,公司将根据合同要求以及收入确认原则在相应的会计期间确认收入。公司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在法规政策、履约能力、技术、产能等方面基本不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公司将快速响应军方需求、保质保量完成产品交付工作。 亚光科技收到创业板关注函,原因是公司股票价格自2020年6月以来连续上涨,截至8月7日收盘累计涨幅115.94%,期间三次达到创业板股票价格异常波动标准,受到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关注。关注函涉及四个事项,分别是公司2020年7月27日披露公开发行可转债是否做到保密和防范内幕交易,并说明公司董监高和持股5%以上股东近1个月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以及是否在6个月内有减持计划;公司一季报收入增长净利润却下降的原因,并核查公司股价近期大幅上涨的原因;公司近期多次接待机构调研,是否存在违反信息披露公平性原则的情形;以及公司是否存在其他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二 行业动态 1、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九号04星 搭载发射清华科学卫星 8月6日12时0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4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据了解,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清华科学卫星。 高分九号04星是一颗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信息保障。 搭载发射的清华科学卫星由清华大学负责研制,将在轨对重力卫星系统设计方法、基于双频GPS的精密轨道大气密度测量方法等理论与技术进行飞行验证。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42次飞行。(来源:新华社) 2、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 8月2日7时0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3000N发动机工作20秒钟,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继续飞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轨道修正前,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太空中飞行约230个小时,距离地球约300万公里,各系统状态良好。 图1:天问一号探测器模拟图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本次3000N发动机点火,在完成轨道修正的同时,验证了发动机在轨的实际性能。后续,天问一号探测器还将经历深空机动和数次中途修正,奔火飞行6个多月后抵达火星附近,通过制动被火星引力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开展着陆火星的准备和科学探测等工作。(来源: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3、翼龙-10成功执行我国首次高空大型无人机台风综合探测试验任务 8月2日下午,搭载着观测设备的高空气象探测无人机翼龙-10从海南博鳌机场腾空而起,升至1万米高空后,成功下投30枚探空仪,与毫米波雷达一起,完成了对今年第3号台风“森拉克”外围云系的CT式“扫描”。随着观测数据实时传送回地面指挥系统,标志着我国首次高空大型无人机海洋、台风综合观测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图2:8月2日下午,一架高空大型气象探测无人机从海南起飞,圆满完成对“森拉克”台风外围云系的综合气象观测任务,对我国台风探测及预报预警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图片来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机场数据方舱里,当看到翼龙-10无人机及载荷设备状态良好,一组组数据稳定下传时,大家表示,连日来的辛苦和等待没有白费,“我们做成了一件让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事。” 每年我国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95亿元,海上观测资料的匮乏限制了台风预报技术的提升。为此,中国气象局于2018年启动“海燕计划”,选用翼龙-10大型无人机开展海洋综合气象观测试验,本次试验就是“海燕计划”的重要成果。 此次翼龙-10无人机与风云气象卫星、无人船等多种探测手段共同形成了立体观测系统,为台风“森拉克”中心位置确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这也填补了我国基于高空大型无人机海洋综合观测的空白,对进一步开展台风探测以及海洋探测资料数值预报模式应用、提高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准确率、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具有重要意义;也标志着我国海洋气象探测取得了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加快了迈向海洋气象强国的步伐。(来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三 国内军情 1、中国首艘075两栖攻击舰进行海试 8月5日下午1点半,有热心网友拍摄到,我国新一代075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在拖船的协助下离开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泊位,沿黄浦江进入东海某水域进行首次试航。 图3:中国首艘075两栖攻击舰进行海试 图片来源:微博@铁幕SSS 075型两栖攻击舰是一艘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排水量为3万吨级的大型平甲板两栖攻击舰,可以搭载超过20架直升机,同时设有坞仓,可作为两栖车辆和气垫登陆艇的母船。该舰定位类似于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在入役后,将大幅度提高我军立体登陆、两栖攻击和多样化任务能力,弥补我军两栖作战舰艇分队直升机运作能力不足的缺点。075舰在自身防御方面采用了国产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和“万发炮”近程防空系统,同时采用了新型国产快速反应雷达。 075型两栖攻击舰首舰于2019年上半年在沪东中华造船厂船台上“现身”,随后该舰在船台上建造半年左右,于去年9月25日下水。一号舰在船厂舾装315天以后就进行海试,进展速度飞快。此前,我国首艘071型综合登陆舰于2006年12月21日下水,2007年11月30日服役,下水到服役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目前,我国首批建造的两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全部下水。我国国产075型两栖攻击舰二号舰于4月22日在沪东中华造船厂下水。如果二号舰的舾装速度和一号舰一样,那么二号舰将于明年6月份海试。 在入役后,将大幅度提高我军立体登陆,两栖攻击和多样化任务能力,弥补我军水面舰艇分队直升机运作能力不足的缺点。在第一批次075两栖攻击舰建造完毕以后,我军将建造第二批075型两栖攻击舰,目前第二批次已经开工。在第二批次075型两栖攻击舰建造完毕后,我国将研发新一代更加全能的两栖攻击舰。(来源:观察者网) 2、英媒:中国武直10试射新型导弹 性能世界领先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8月3日发表了题为《图片显示中国直-10武装直升机发射新的空地导弹》的报道,相关内容编译如下: 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出现的一张图片显示,一架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武直-10武装直升机发射了一枚疑似新型空地导弹,表明中国陆军航空兵部队要么已经装备了这种导弹,要么正在对其进行测试。 这张图片似乎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视频截图,该图显示该导弹在外形上与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蓝箭”-21空地导弹相似。“蓝箭”-21导弹几年前曾在珠海航展上展出。 “蓝箭”-21导弹是武直-10和武直-19武直搭载的第三代AKD-10精确制导空地反坦克导弹的出口改进版。不过,最近这张图片显示的导弹尾部形状,似乎与此前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蓝箭”-21导弹略有不同。任国强表示,此次训练“完成了昼夜间起降、远程奔袭、对海面目标攻击等训练科目,达到了预期效果。此次训练是年度计划内的例行性安排,有助于提高飞行员的技战术水平和部队全天候作战能力。” 目前尚不清楚中央电视台有关这枚空地导弹的视频是在哪里以及何时拍摄的,但在中国网络论坛6月底出现这张图片后,中国航空新闻网7月14日的一篇报道称,一架武直在内蒙古自治区试射了一枚“新型”空地导弹。 图4:央视新闻的视频截图显示武直-10发射了一枚疑似新型空地导弹 报道说,这枚导弹于6月22日在阿拉善地区的一个试验场发射,成功命中预定目标。报道指出,这是这款“世界领先”的空地导弹首次试射。报道没有提供有关这款导弹的更多细节,包括其名称和性能。有评论称,这种新型导弹在射程、精确度和威力方面很可能都十分优越,令其成为敌方坦克和防御工事的噩梦。 中国军方分析人士表示,要被称为“世界领先”,这种导弹必须拥有很远的有效射程、能够实现很高精度的先进制导系统以及能够穿透坦克厚重装甲的大威力弹头。 中国陆军拥有多款武直,包括武直-10和武直-19,这两款武直都能发射AKD-10和稍小一些的AKD-9空地导弹。这种导弹利用内置的激光制导和由触发引信引爆的串联高爆反坦克弹头提供反装甲攻击能力。(来源:参考消息) 3、解放军在高原精确打击演练 国防部:不针对任何国家 据“防务博客”网站8月2日报道,塞尔维亚正在采购中国最新的FK-3防空系统。报道称,塞尔维亚采购的FK-3防空导弹最大射程100公里,射高50米至27000米。 图5:FK-3防空导弹 图片来源:环球网 FK-3是中国最新一代“红旗-22”中程防空导弹的出口型,该型导弹第一次亮相是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 “红旗-22”防空导弹系统装有半主动GPS,其相控阵雷达与“红旗-12”防空导弹系统一样,但与之不同的是,“红旗-22”装备的是“无翼”导弹。在射程方面,“红旗-22”与美国的“爱国者-3”相当。 今年7月,塞尔维亚还接收了中国产的CH-92A无人机。这款无人机主要用于侦察、监视,但也有一定的打击能力。(来源:环球网) 四 国际军情 1、美国防部发言:仍希望防长年底前能够访问中国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美国国防部发言人乔纳森?霍夫曼6日表示,目前尚无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访华安排方面的消息,美方仍然希望能在年底之前成行。 图6: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 图片来源:环球网 据此前报道,埃斯珀7月底曾表示,他希望年内能够访问中国。路透社曾提到,按照埃斯珀的说法,如果此行成行,这将是其作为美国防长首次访华。 6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应约同埃斯珀通电话。双方就中美两国两军关系、下阶段两军交往等问题交换了意见。魏凤和就南海、台湾、美方对中方“污名化”等问题表达中方原则立场,要求美方要停止错误言行,加强海上风险管控,避免采取可能使局势升温的危险举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埃斯珀说,在两国关系紧张时,两军要保持对话磋商,管控危机,防止误判,降低风险。(来源:环球网) 2、德国测试130毫米坦克火炮 或成未来北约坦克"标配" 据“防务世界”网站7月31日报道,德国莱茵金属公司近日展示了该公司进行130毫米口径新型坦克火炮测试的画面。报道称,这是莱茵金属新型主战坦克先进技术能力演示的一部分,可能预示着未来地面作战武器系统的特点。 图7:德国测试130毫米坦克火炮 资料来源:环球网 画面中出现的坦克看起来像是英国“挑战者”2坦克延寿项目的先进技术演示型号,莱茵金属英国分公司和英国BAE系统在2019年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共同开发“挑战者”2坦克的延长寿命项目。 130毫米口径滑膛炮是自二战以来西方主战坦克设计中的重大进步,目前北约的主战坦克采用的都是120毫米口径火炮。莱茵金属公司在发布的消息中称:“在威胁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莱茵金属研发的130毫米口径滑膛炮技术是一重大飞跃。”报道称,俄罗斯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是第一款突破120毫米口径火炮的坦克,配备了125毫米口径火炮,射击能力有大幅提升。 新型的130毫米火炮如果被“未来地面战斗系统”采用,可能意味着北约标准坦克火炮尺寸的重大变化。莱茵金属展示了这种火炮所发射的炮弹的强大穿透力,在机动行驶测试中这款新火炮的表演也相当良好。 莱茵金属公司武器部门曾在2015年推出一项130毫米口径坦克炮研发计划,130毫米/L51火炮在2016年首次亮相。随后该公司的高管表示,口径的增加将使得坦克可以发射更为致命的弹药,穿甲能力将提升一倍。莱茵金属公司同时也在开发一款新型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来源:环球网) 3、波音再获9架MH47G直升机订单 美军计划总共购买69架 据《防务新闻》网站8月1日报道,美国国防部7月31日对外宣布,陆军授予波音公司一份2.65亿美元合同,再为特别行动航空司令部生产9架MH-47G“支奴干”直升机。目前,波音公司已经获得了24架G型“支奴干”的订单,而美军计划购买69架。 图8:波音MH-47G直升机 资料来源:环球网 美军原计划采购473架F型“支奴干”直升机,但决定在2020财年不再购买这些飞机,而是仅为特种部队购买最新的改进型“支奴干”。美军削减这项开支的原因是为了省下钱购买两架可用于远距离攻击和侦察的“未来垂直起降飞机”。据悉,这是波音公司获得的第三笔G型“支奴干”直升机合同,此前已于2018年和2019年获得了两笔合同。 据介绍,波音公司的MH-47G特种支奴干重型直升机是CH-47支奴干的衍生型号。一般来说,MH-47G特种支奴干主要承担美国特种作战部队的重型运输任务,比如兵员运输、弹药运输、车辆运输、装备运输、燃料和补给运输以及多种民事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得益于其出色的性能、改进的数字化飞行控制系统和现代化的航电系统,该型直升机能够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全天候执行超低空、长航程的远距跨越任务,并且可靠性高、生存能力强。(来源:环球网) 军工投行,立足军工,辐射高端制造 欢迎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欢迎扫码关注↓↓↓↓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