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0409】【行业】医药【个股】中炬高新、安科生物、吉利汽车、伟思医疗、中科创达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409】【行业】医药【个股】中炬高新、安科生物、吉利汽车、伟思医疗、中科创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10409 From 东吴研究所 00:00 03:00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行业 医药: 2021年一季度疫苗行业批签发专题报告 大品种批签发快速增长,行业高景气度持续 核心产品批签发情况如下: 13价肺炎疫苗:全球疫苗销售额最大品种,目前仅有辉瑞和沃森生物的产品在国内获批,2020年批签发量1088.8万支,其中辉瑞和沃森生物分别批签发642.3万支(同比+35%)和446.5万支;202Q1批签发493.7万支,其中辉瑞和沃森生物分别批签发329.4万支(同比+177%)和164.3万支,考虑到国内13价肺炎疫苗目前极低的渗透率,预计国产13价肺炎疫苗将持续快速放量趋势。 HPV疫苗:2020年批签发合计1543.2万支(同比+42%),其中二价批签发314.6万支(万泰生物批签发245.6万支,GSK批签发69.0万支),四价批签发721.9万支(同比+30%),九价批签发506.6万支(同比+52%);2021Q1批签发合计434.9万支(同比+182%),其中二价批签发148.4万支(万泰生物批签发84.7万支,GSK批签发63.6万支),四价批签发166.0万支(同比+47%),九价批签发120.6万支(同比+191%)。HPV疫苗累计至今批签发共3924.0万支,对应1308万人份(全部按每人3支计算),目前国内HPV疫苗渗透率依然较低,国产和进口HPV疫苗仍然处于快速放量状态。 四联苗:康泰生物独家产品, 2020年批签发量合计为556.3万支(同比+17%),2021Q1批签发135.0万支(同比-12.9%),根据草根调研,预充式四联苗目前招标已基本完成,预计2021将恢复快速放量状态。 五联苗:赛诺菲巴斯德独家产品,2020年批签发量合计为630.3万支(同比+37%),2021Q1批签发80.0万支(同比-23.6%)。 Hib疫苗:2020年批签发量合计1114.6万支(同比+56%),2021Q1批签发234.3万支(同比+10.4%),其中康泰生物批签发143.5万支(同比+379.1%),沃森生物批签发90.9万支(同比+56.1%)。 水痘疫苗:2020年批签发量为2758.4万支(同比+32%),其中百克生物批签发875.6万支(同比+22%),批签发占比32%,长春祈健批签发863.1万支(同比+66%),批签发占比31%。2021Q1批签发量为704.4万支(同比+94%) ,其中长春祈健批签发282.2万支(同比+1905%,百克生物批签发207.4万支(同比-8%,上海所批签发152.9万支(同比+48%),科兴疫苗和上海荣盛批签发分别为50.8万支和11.0万支。 百白破疫苗:2020年批签发达到5138.4万支(同比-30%),其中武汉所批签发2737.8万支(同比-45%),沃森生物批签发1213.1万支(同比+7%),成都所批签发1187.5万支(同比+4%)。2021Q1批签发274.6万支,同比下滑82%,其中成都所批签发254.5万支,沃森生物批签发20.1万支。 狂犬病疫苗:2021Q1狂犬疫苗批签发合计1429.2万支,同比增长29.3%,其中Vero细胞冻干狂犬疫苗1277.0万支,同比增长82%;人二倍体狂犬疫苗33.5万支,同比下滑66.9%。分品种来看,批签发占比最大的品种是Vero细胞冻干狂犬疫苗,占所有狂犬疫苗89%;分公司来看,批签发最多的是成大生物,批签发共674.0万支,占所有狂犬疫苗47%。 EV71疫苗:2020年批签发为1551.3万支(同比-18%),其中武汉所批签发683.9万支(同比+26% ),昆明所批签发697.5万支(同比-28%),科兴生物批签发169.9万支(同比-55%)。2021Q1批签发量554.9万支(同比+54%),其中Vero细胞肠道病毒疫苗批签发315.2万支,人二倍体细胞肠道病毒疫苗合计批签发239.7万支(同比+2%)。 23价肺炎疫苗:2020年累计批签发1739.3万支(同比+84%),其中成都所批签发708.5万支(同比+108%),沃森生物批签发574.5万支(同比+61%),康泰生物批签发408.5万支(同比+358%),默沙东批签发47.8万支(同比-70%)。2021Q1批签发417.9万支(同比+180.3%),秦总成都所批签发218.8万支(同比+108%),科兴生物批签发74.0万支,康泰生物批签发63.2万支,沃森生物批签发61.9万支(同比+32.8%)。 轮状病毒疫苗:2020年批签发1080.3万支,默沙东五价轮状病毒疫苗批签发399.3万支(同比-15%),兰州所单价轮状病毒疫苗批签发680.9万支(同比+24%)。2021Q1五价轮状病毒疫苗批签发量为67.8万支(同比-42%),兰州所轮状病毒疫苗批签发量为134.0万支(同比-46%)。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康泰生物(300601.SZ)、智飞生物(300122.SZ)、万泰生物(603392.SH)和长春高新(000661.SZ),建议关注康华生物(300841.SZ)、康希诺(688185.SH)。 风险提示:再次出现行业安全事件影响消费者信心的风险;政策监管趋严,未来可能存在政策出现重大变化对行业产生影响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分析师 朱国广) 个股 中炬高新(600872) 回购股份股权激励,焕发前进新动能 事件: 公司控股股东提议以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以股权激励,回购资金总额上限人民币6亿元,回购股份比例上限占公司总股本1.26%。 投资要点 回购股份用以股权激励,彰显未来发展信心。公司控股股东拟以不低于3亿元、不超过6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以每股不超过人民币60元的回购价格计算,回购股份数量下限为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63%;数量上限为1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26%。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展现公司对未来发展价值的信心,有利于充分绑定员工利益,建立健康有效的长效激励机制。 酱油品类稳健增长,调料格局多元发展。2020年美味鲜营收49.8亿元(+11.42%)。调味品业务中,酱油/鸡精粉/食用油/其他全年营收分别为31.2/4.94/6.03/7.10亿元,同比增长8.4%/-6.2%/35.0%/21.8%,食用油及蚝油、料酒、醋等品类增速亮眼,多品类产品格局雏形初现。疫情冲击餐饮承压,2020年公司餐饮渠道略微下滑,营收12.4亿元(-1.96%);居家红利推动C端发展,家庭消费收入37.4亿元(+16.8%)。 加快区县开发布局,全国化进程有条不紊。2020年底公司共有经销商1421家,同比增长35.2%,东部/中西部/北部经销商增长较快,分别净增加77/83/174家。公司加快全国经销网络布局,全国地级市开发率达89.0%,区县市场累计开发率51.0%。随空白市场开发及经销渠道下沉,我们预计2021年底公司有望实现1700家经销商开发目标。 产能营销双向发力,加速迈进“五年双百”。产能方面,厨邦三期及阳西基地三期扩产有序推进,产能将逐步释放;中山厂区技改于今年动工,酱油/料酒产能分别扩大25/2万吨。2021年公司将实行销售大区裂变,变革营销模式,并进一步加快经销商渠道下沉、开发餐饮专项经销商,强化渠道精细管理。产能奠基叠加营销助力,“五年双百”目标不改,前景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潜在股权激励计划激活业绩弹性,21年收入目标积极,看好未来业绩增长态势。考虑短期成本压力,我们将21/22EPS自1.29/1.55元下调至1.24/1.50元,预计21-23年公司营收增速19/20/20%;净利增速11/21/21%,对应PE为44/36/30X,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提价不及预期,环保政策趋严限产,食品安全问题,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分析师 何长天) 安科生物(300009) 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预告点评 生长激素业务快速恢复 全年有望实现高增长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预告,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7.0亿元,同比下滑0.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188.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202.4%;公司拟每10股派发2元现金红利,股息率为1.2%。2021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1.3亿元,同比增长40%~60%。 2021年一季度业绩超我们预期,生长激素业务快速恢复:2020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下滑0.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6亿元,同比增长145.2%。2020年分板块来看:1)生物制品:实现营收8.9亿元,同比增长4.0%,我们估计2020年新患入组增速超过30%,2020Q4新患增速超40%,随着公司加强终端市场推广,我们预计2021Q1新患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我们预计2021年新患增速有望超过40%。此外,在生长激素长效剂型方面,公司已完成临床研究,预计即将报产,两款生长激素剂型将有力扩充公司生长激素产品线,我们预计生长激素板块有望带到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中成药:实现营收4.6亿元,同比下滑6.9%;3)化学药:实现营收1.3元,同比下滑0.5%;4)原料药:实现营收5926万元,同比下滑23.7%;5)技术服务:实现营收1.2亿元,同比下滑10.6%。2021年一季度业绩实现较快增长,我们预计主要系生长激素业务快速放量所致。 生物药逐步进入兑现期,未来有望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生物药方面,HER-2生物类似物III期临床试验入组结束,即将报产,该类药物市场空间50-100亿量级,预计HER-2上市后有望贡献较大业绩。2)其他在研产品:活血止痛凝胶贴膏取得临床试验批件,上市后将填补国内该品种市场的空白;VEGF单抗目前处于临床三期阶段;PD-1单抗目前处于临床1/2期临床阶段。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流感疫苗将持续放量,血制品业务有望持续改善,我们维持2021-22年净利润分别为5.2/6.5亿元,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7.9亿元,对应2021-2023年EPS为0.38/0.48/0.58元,对应估值分别为42倍、34倍和2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分析师 朱国广) 吉利汽车(00175) Q1批发同比2019年-9%,星瑞表现靓丽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3月吉利汽车销量100029辆,同比2020年+37%,同比2019年-19.75%,环比+30%。Q1总销量333576辆,同比2020年+62%,同比2019年-9.01%,占2021年公司全年销量目标153万辆的22%。分品牌来看,领克品牌3月销量为16390辆,同比+122%,环比+39%;星瑞3月销量14,356辆,环比+97%;新能源及电气化产品3月销量为5,657辆,环比+122.8%。分海内外市场来看,3月海外出口销量为10064辆,同比大涨219%,中国市场销量为89965辆,同比+29%。 3月吉利销量同比2019年-19%,星瑞表现靓丽:3月及Q1吉利汽车销量分别同比2019年-19.75%/-9.01%,核心原因为疫情影响持续+芯片短缺等。分车辆类型来看,轿车/SUV销量分别为4.0/5.8万辆,同比2019年分别-21.53%/-17.67%,轿车下滑幅度较大。重点车型销量表现良好,领克品牌3月销量同比2019年涨幅较大;星瑞销量环比涨幅近百,远超公司整体,上市5个月月均销量破万,表现靓丽。展望Q2,全新SUV帝豪S、星越L等全新重磅车型上市,吉利4.0时代新一轮产品有望带动未来销量持续增长。 3月下吉利折扣率小幅收紧,领先行业:3月下行业整体折扣率10.71%,环比3月上+0.14pct。吉利3月下车型平均折扣率8.06%,环比3月上-0.40pct,主要原因为吉利博越系列车型指导价下调。重点车型中,星瑞保持零折扣;博越2021折扣率6.20%,环比-3.86pct;缤越2020折扣率8.75%,环比+0.11pct;领克01 2021款折扣率3.79%,环比+0.05pct。领克品牌整体折扣率6.13%,环比+0.05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1168.81/1514.02/1948.98亿元,同比+26.9%/+29.5%/+28.7%,归母净利润84.20/120.44/169.22亿元,同比+52.2%/+43.0%/+40.5%的预测。对应EPS为0.86/1.23/1.72元,对应PE为20/14/10倍。考虑到吉利未来产品和业绩迎来新一轮改善,对应PE估值处于低位,维持吉利汽车“买入”评级。(港币汇率:1港币=0.84元,文中除收盘价和流通市值外单位均为人民币)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下游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与沃尔沃合并协同效应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伟思医疗(688580) 2020年年报点评 业绩好于我们预期 布局康复机器人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投资要点 事件: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8.7%;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44.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35.8%,业绩好于我们预期。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51元,股息率为1%。 Q4业绩高速增长,财务费用大幅减少:分季度看,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31.9%);实现归母净利润5805万元(+94.7%)。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为7205万元(-4.1%),销售费用率为19.04%(-4.52pp);管理费用为3377万元(+27.6%),管理费用率为8.92%(+0.62pp);财务费用为-596万元(-904.6%),财务费用率为-1.58%(-1.81pp),研发费用为3429万元(+25.2%),研发费用率为9.06%(+0.47pp)。 电刺激类产品稳健增长,磁刺激类+电生理类快速放量: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对公司业务产生了较大影响,各地医院停诊导致公司设备无法完成装机和收入确认,随着二季度开始国内疫情趋稳,公司业务逐步恢复。分业务看,2020年公司电刺激类产品实现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6.9%;磁刺激类产品实现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46.3%,主要是公司在磁系列产品的研发与产品迭代升级,以及“磁电联合”方案在盆底市场推广运用,市场反应良好、盆底磁销量增长一倍 ;电生理类产品实现收入4945万元,同比增长47.6%,主要原因包括2020年公司推出新产品“新生儿脑电测量系统”以及生物反馈仪产品销量增长;耗材及配件产品实现收入5755万元,同比增长5.9%。 产品线不断丰富,布局康复机器人打开未来成长空间:2020年公司成功推动了Magneruo mate随动定位辅助机器人、脉冲磁恢复仪、新生儿脑电测量仪、产后恢复仪、新一代阴道电极等新产品上市,X-walk系列康复减重步行训练车、康复步行训练机器人顺利完成注册检测 ,并已提交注册进入技术审评阶段。此外,公司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开始产品转换,X-locom系列运动康复机器人正在工程样机开发阶段。中国康复机器人市场自2017年起步,预计未来将以57.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3年的20.4亿元,市场空间广阔。我们预计随着后续康复机器人产品陆续获批上市,未来有望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94/2.74亿元,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3.6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37倍、26倍、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分析师 朱国广、刘闯) 中科创达(300496) 2021年Q1中科创达业绩预告点评 核心竞争力带动经营效益不断向上 投资要点 事件:中科创达披露2021年Q1业绩预告,2020年Q1预计实现净利润10,714.97万元-11,384.66万元,同比增长60%-70%,扣非净利润9,314.97万元-9,984.66万元,同比增长88.26%-101.79%,基本每股收益预计达到0.25元/股-0.27元/股,同比增长50%-60%。 公司业务全线增长,Q1营收快速攀升:受益于公司智能操作系统技术优势的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5G技术带来的产业升级,2021年,公司智能软件业务迎接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智能网联汽车业务产品化能力不断强化,智能物联网业务中智能计算模组出货量大幅增加,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显著提高。2021年Q1,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75%,其中软件业务依然是整个业务体系的核心增长点。 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经营效益持续向好:公司技术和人才优势,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2021年公司继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全面一站式技术、产品和服务。同时,公司注重与行业内全球领先企业的合作创新,继续深化与厂商多渠道、多方位的合作关系不断开启“智能融合”之道。随着核心竞争力的凸显,加上公司经营得当,2021年Q1公司费用率将有望持续下降,经营现金流稳步上升,毛利率与净利率持续向上。 深耕技术研发与创新,领跑产业发展:公司坚持“技术+生态”的平台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赋能产品,不断在创新领域引领行业发展。2021年,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继续深耕核心科技。其中,智能操作系统方面,公司继续聚焦人工智能视觉引擎等深度差异化技术,为客户实现增量价值;大力投入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业务,通过“软件”打破传统行业边界,使公司始终领跑产业发展;深化布局端、边、云一体的解决方案,在垂直行业领域不断为客户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和技术,赋能行业的智能化进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1-2022年净利润预测5.96/7.96亿元,预计2023年净利润10.44亿元,对应2021-2023年EPS为1.41/1.88/2.47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为83/62/4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5G应用不及预期;车联网产业进度不及预期。 (分析师 侯宾) 四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10409 From 东吴研究所 00:00 03:00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行业 医药: 2021年一季度疫苗行业批签发专题报告 大品种批签发快速增长,行业高景气度持续 核心产品批签发情况如下: 13价肺炎疫苗:全球疫苗销售额最大品种,目前仅有辉瑞和沃森生物的产品在国内获批,2020年批签发量1088.8万支,其中辉瑞和沃森生物分别批签发642.3万支(同比+35%)和446.5万支;202Q1批签发493.7万支,其中辉瑞和沃森生物分别批签发329.4万支(同比+177%)和164.3万支,考虑到国内13价肺炎疫苗目前极低的渗透率,预计国产13价肺炎疫苗将持续快速放量趋势。 HPV疫苗:2020年批签发合计1543.2万支(同比+42%),其中二价批签发314.6万支(万泰生物批签发245.6万支,GSK批签发69.0万支),四价批签发721.9万支(同比+30%),九价批签发506.6万支(同比+52%);2021Q1批签发合计434.9万支(同比+182%),其中二价批签发148.4万支(万泰生物批签发84.7万支,GSK批签发63.6万支),四价批签发166.0万支(同比+47%),九价批签发120.6万支(同比+191%)。HPV疫苗累计至今批签发共3924.0万支,对应1308万人份(全部按每人3支计算),目前国内HPV疫苗渗透率依然较低,国产和进口HPV疫苗仍然处于快速放量状态。 四联苗:康泰生物独家产品, 2020年批签发量合计为556.3万支(同比+17%),2021Q1批签发135.0万支(同比-12.9%),根据草根调研,预充式四联苗目前招标已基本完成,预计2021将恢复快速放量状态。 五联苗:赛诺菲巴斯德独家产品,2020年批签发量合计为630.3万支(同比+37%),2021Q1批签发80.0万支(同比-23.6%)。 Hib疫苗:2020年批签发量合计1114.6万支(同比+56%),2021Q1批签发234.3万支(同比+10.4%),其中康泰生物批签发143.5万支(同比+379.1%),沃森生物批签发90.9万支(同比+56.1%)。 水痘疫苗:2020年批签发量为2758.4万支(同比+32%),其中百克生物批签发875.6万支(同比+22%),批签发占比32%,长春祈健批签发863.1万支(同比+66%),批签发占比31%。2021Q1批签发量为704.4万支(同比+94%) ,其中长春祈健批签发282.2万支(同比+1905%,百克生物批签发207.4万支(同比-8%,上海所批签发152.9万支(同比+48%),科兴疫苗和上海荣盛批签发分别为50.8万支和11.0万支。 百白破疫苗:2020年批签发达到5138.4万支(同比-30%),其中武汉所批签发2737.8万支(同比-45%),沃森生物批签发1213.1万支(同比+7%),成都所批签发1187.5万支(同比+4%)。2021Q1批签发274.6万支,同比下滑82%,其中成都所批签发254.5万支,沃森生物批签发20.1万支。 狂犬病疫苗:2021Q1狂犬疫苗批签发合计1429.2万支,同比增长29.3%,其中Vero细胞冻干狂犬疫苗1277.0万支,同比增长82%;人二倍体狂犬疫苗33.5万支,同比下滑66.9%。分品种来看,批签发占比最大的品种是Vero细胞冻干狂犬疫苗,占所有狂犬疫苗89%;分公司来看,批签发最多的是成大生物,批签发共674.0万支,占所有狂犬疫苗47%。 EV71疫苗:2020年批签发为1551.3万支(同比-18%),其中武汉所批签发683.9万支(同比+26% ),昆明所批签发697.5万支(同比-28%),科兴生物批签发169.9万支(同比-55%)。2021Q1批签发量554.9万支(同比+54%),其中Vero细胞肠道病毒疫苗批签发315.2万支,人二倍体细胞肠道病毒疫苗合计批签发239.7万支(同比+2%)。 23价肺炎疫苗:2020年累计批签发1739.3万支(同比+84%),其中成都所批签发708.5万支(同比+108%),沃森生物批签发574.5万支(同比+61%),康泰生物批签发408.5万支(同比+358%),默沙东批签发47.8万支(同比-70%)。2021Q1批签发417.9万支(同比+180.3%),秦总成都所批签发218.8万支(同比+108%),科兴生物批签发74.0万支,康泰生物批签发63.2万支,沃森生物批签发61.9万支(同比+32.8%)。 轮状病毒疫苗:2020年批签发1080.3万支,默沙东五价轮状病毒疫苗批签发399.3万支(同比-15%),兰州所单价轮状病毒疫苗批签发680.9万支(同比+24%)。2021Q1五价轮状病毒疫苗批签发量为67.8万支(同比-42%),兰州所轮状病毒疫苗批签发量为134.0万支(同比-46%)。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康泰生物(300601.SZ)、智飞生物(300122.SZ)、万泰生物(603392.SH)和长春高新(000661.SZ),建议关注康华生物(300841.SZ)、康希诺(688185.SH)。 风险提示:再次出现行业安全事件影响消费者信心的风险;政策监管趋严,未来可能存在政策出现重大变化对行业产生影响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分析师 朱国广) 个股 中炬高新(600872) 回购股份股权激励,焕发前进新动能 事件: 公司控股股东提议以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以股权激励,回购资金总额上限人民币6亿元,回购股份比例上限占公司总股本1.26%。 投资要点 回购股份用以股权激励,彰显未来发展信心。公司控股股东拟以不低于3亿元、不超过6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以每股不超过人民币60元的回购价格计算,回购股份数量下限为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63%;数量上限为1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26%。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展现公司对未来发展价值的信心,有利于充分绑定员工利益,建立健康有效的长效激励机制。 酱油品类稳健增长,调料格局多元发展。2020年美味鲜营收49.8亿元(+11.42%)。调味品业务中,酱油/鸡精粉/食用油/其他全年营收分别为31.2/4.94/6.03/7.10亿元,同比增长8.4%/-6.2%/35.0%/21.8%,食用油及蚝油、料酒、醋等品类增速亮眼,多品类产品格局雏形初现。疫情冲击餐饮承压,2020年公司餐饮渠道略微下滑,营收12.4亿元(-1.96%);居家红利推动C端发展,家庭消费收入37.4亿元(+16.8%)。 加快区县开发布局,全国化进程有条不紊。2020年底公司共有经销商1421家,同比增长35.2%,东部/中西部/北部经销商增长较快,分别净增加77/83/174家。公司加快全国经销网络布局,全国地级市开发率达89.0%,区县市场累计开发率51.0%。随空白市场开发及经销渠道下沉,我们预计2021年底公司有望实现1700家经销商开发目标。 产能营销双向发力,加速迈进“五年双百”。产能方面,厨邦三期及阳西基地三期扩产有序推进,产能将逐步释放;中山厂区技改于今年动工,酱油/料酒产能分别扩大25/2万吨。2021年公司将实行销售大区裂变,变革营销模式,并进一步加快经销商渠道下沉、开发餐饮专项经销商,强化渠道精细管理。产能奠基叠加营销助力,“五年双百”目标不改,前景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潜在股权激励计划激活业绩弹性,21年收入目标积极,看好未来业绩增长态势。考虑短期成本压力,我们将21/22EPS自1.29/1.55元下调至1.24/1.50元,预计21-23年公司营收增速19/20/20%;净利增速11/21/21%,对应PE为44/36/30X,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提价不及预期,环保政策趋严限产,食品安全问题,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分析师 何长天) 安科生物(300009) 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预告点评 生长激素业务快速恢复 全年有望实现高增长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预告,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7.0亿元,同比下滑0.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188.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202.4%;公司拟每10股派发2元现金红利,股息率为1.2%。2021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1.3亿元,同比增长40%~60%。 2021年一季度业绩超我们预期,生长激素业务快速恢复:2020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下滑0.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6亿元,同比增长145.2%。2020年分板块来看:1)生物制品:实现营收8.9亿元,同比增长4.0%,我们估计2020年新患入组增速超过30%,2020Q4新患增速超40%,随着公司加强终端市场推广,我们预计2021Q1新患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我们预计2021年新患增速有望超过40%。此外,在生长激素长效剂型方面,公司已完成临床研究,预计即将报产,两款生长激素剂型将有力扩充公司生长激素产品线,我们预计生长激素板块有望带到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中成药:实现营收4.6亿元,同比下滑6.9%;3)化学药:实现营收1.3元,同比下滑0.5%;4)原料药:实现营收5926万元,同比下滑23.7%;5)技术服务:实现营收1.2亿元,同比下滑10.6%。2021年一季度业绩实现较快增长,我们预计主要系生长激素业务快速放量所致。 生物药逐步进入兑现期,未来有望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生物药方面,HER-2生物类似物III期临床试验入组结束,即将报产,该类药物市场空间50-100亿量级,预计HER-2上市后有望贡献较大业绩。2)其他在研产品:活血止痛凝胶贴膏取得临床试验批件,上市后将填补国内该品种市场的空白;VEGF单抗目前处于临床三期阶段;PD-1单抗目前处于临床1/2期临床阶段。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流感疫苗将持续放量,血制品业务有望持续改善,我们维持2021-22年净利润分别为5.2/6.5亿元,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7.9亿元,对应2021-2023年EPS为0.38/0.48/0.58元,对应估值分别为42倍、34倍和2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分析师 朱国广) 吉利汽车(00175) Q1批发同比2019年-9%,星瑞表现靓丽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3月吉利汽车销量100029辆,同比2020年+37%,同比2019年-19.75%,环比+30%。Q1总销量333576辆,同比2020年+62%,同比2019年-9.01%,占2021年公司全年销量目标153万辆的22%。分品牌来看,领克品牌3月销量为16390辆,同比+122%,环比+39%;星瑞3月销量14,356辆,环比+97%;新能源及电气化产品3月销量为5,657辆,环比+122.8%。分海内外市场来看,3月海外出口销量为10064辆,同比大涨219%,中国市场销量为89965辆,同比+29%。 3月吉利销量同比2019年-19%,星瑞表现靓丽:3月及Q1吉利汽车销量分别同比2019年-19.75%/-9.01%,核心原因为疫情影响持续+芯片短缺等。分车辆类型来看,轿车/SUV销量分别为4.0/5.8万辆,同比2019年分别-21.53%/-17.67%,轿车下滑幅度较大。重点车型销量表现良好,领克品牌3月销量同比2019年涨幅较大;星瑞销量环比涨幅近百,远超公司整体,上市5个月月均销量破万,表现靓丽。展望Q2,全新SUV帝豪S、星越L等全新重磅车型上市,吉利4.0时代新一轮产品有望带动未来销量持续增长。 3月下吉利折扣率小幅收紧,领先行业:3月下行业整体折扣率10.71%,环比3月上+0.14pct。吉利3月下车型平均折扣率8.06%,环比3月上-0.40pct,主要原因为吉利博越系列车型指导价下调。重点车型中,星瑞保持零折扣;博越2021折扣率6.20%,环比-3.86pct;缤越2020折扣率8.75%,环比+0.11pct;领克01 2021款折扣率3.79%,环比+0.05pct。领克品牌整体折扣率6.13%,环比+0.05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1168.81/1514.02/1948.98亿元,同比+26.9%/+29.5%/+28.7%,归母净利润84.20/120.44/169.22亿元,同比+52.2%/+43.0%/+40.5%的预测。对应EPS为0.86/1.23/1.72元,对应PE为20/14/10倍。考虑到吉利未来产品和业绩迎来新一轮改善,对应PE估值处于低位,维持吉利汽车“买入”评级。(港币汇率:1港币=0.84元,文中除收盘价和流通市值外单位均为人民币)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下游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与沃尔沃合并协同效应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伟思医疗(688580) 2020年年报点评 业绩好于我们预期 布局康复机器人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投资要点 事件: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8.7%;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44.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35.8%,业绩好于我们预期。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51元,股息率为1%。 Q4业绩高速增长,财务费用大幅减少:分季度看,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31.9%);实现归母净利润5805万元(+94.7%)。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为7205万元(-4.1%),销售费用率为19.04%(-4.52pp);管理费用为3377万元(+27.6%),管理费用率为8.92%(+0.62pp);财务费用为-596万元(-904.6%),财务费用率为-1.58%(-1.81pp),研发费用为3429万元(+25.2%),研发费用率为9.06%(+0.47pp)。 电刺激类产品稳健增长,磁刺激类+电生理类快速放量: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对公司业务产生了较大影响,各地医院停诊导致公司设备无法完成装机和收入确认,随着二季度开始国内疫情趋稳,公司业务逐步恢复。分业务看,2020年公司电刺激类产品实现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6.9%;磁刺激类产品实现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46.3%,主要是公司在磁系列产品的研发与产品迭代升级,以及“磁电联合”方案在盆底市场推广运用,市场反应良好、盆底磁销量增长一倍 ;电生理类产品实现收入4945万元,同比增长47.6%,主要原因包括2020年公司推出新产品“新生儿脑电测量系统”以及生物反馈仪产品销量增长;耗材及配件产品实现收入5755万元,同比增长5.9%。 产品线不断丰富,布局康复机器人打开未来成长空间:2020年公司成功推动了Magneruo mate随动定位辅助机器人、脉冲磁恢复仪、新生儿脑电测量仪、产后恢复仪、新一代阴道电极等新产品上市,X-walk系列康复减重步行训练车、康复步行训练机器人顺利完成注册检测 ,并已提交注册进入技术审评阶段。此外,公司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开始产品转换,X-locom系列运动康复机器人正在工程样机开发阶段。中国康复机器人市场自2017年起步,预计未来将以57.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3年的20.4亿元,市场空间广阔。我们预计随着后续康复机器人产品陆续获批上市,未来有望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94/2.74亿元,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3.6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37倍、26倍、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分析师 朱国广、刘闯) 中科创达(300496) 2021年Q1中科创达业绩预告点评 核心竞争力带动经营效益不断向上 投资要点 事件:中科创达披露2021年Q1业绩预告,2020年Q1预计实现净利润10,714.97万元-11,384.66万元,同比增长60%-70%,扣非净利润9,314.97万元-9,984.66万元,同比增长88.26%-101.79%,基本每股收益预计达到0.25元/股-0.27元/股,同比增长50%-60%。 公司业务全线增长,Q1营收快速攀升:受益于公司智能操作系统技术优势的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5G技术带来的产业升级,2021年,公司智能软件业务迎接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智能网联汽车业务产品化能力不断强化,智能物联网业务中智能计算模组出货量大幅增加,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显著提高。2021年Q1,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75%,其中软件业务依然是整个业务体系的核心增长点。 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经营效益持续向好:公司技术和人才优势,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2021年公司继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全面一站式技术、产品和服务。同时,公司注重与行业内全球领先企业的合作创新,继续深化与厂商多渠道、多方位的合作关系不断开启“智能融合”之道。随着核心竞争力的凸显,加上公司经营得当,2021年Q1公司费用率将有望持续下降,经营现金流稳步上升,毛利率与净利率持续向上。 深耕技术研发与创新,领跑产业发展:公司坚持“技术+生态”的平台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赋能产品,不断在创新领域引领行业发展。2021年,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继续深耕核心科技。其中,智能操作系统方面,公司继续聚焦人工智能视觉引擎等深度差异化技术,为客户实现增量价值;大力投入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业务,通过“软件”打破传统行业边界,使公司始终领跑产业发展;深化布局端、边、云一体的解决方案,在垂直行业领域不断为客户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和技术,赋能行业的智能化进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1-2022年净利润预测5.96/7.96亿元,预计2023年净利润10.44亿元,对应2021-2023年EPS为1.41/1.88/2.47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为83/62/4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5G应用不及预期;车联网产业进度不及预期。 (分析师 侯宾) 四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