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广发宏观张静静】拜登加税及基建政策将如何落地?有何影响?

【广发宏观张静静】拜登加税及基建政策将如何落地?有何影响?

作者:微信公众号【静观金融】/ 发布时间:2021-03-2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广发证券《【广发宏观张静静】拜登加税及基建政策将如何落地?有何影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广发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 张静静 zhangjingjing@gf.com.cn 广发宏观郭磊团队 报告摘要 第一,第三轮抗疫刺激或为打好民意基础,落地后拜登政府似乎已着手推动基建及加税政策。 第二,美国实施基建与加税政策的长期意义: 1)基建计划并非单纯的经济刺激,旨在补短板且已被拜登政府提至战略高度,或势在必行。 2)加税政策两重意义:平衡财政;缩小贫富差距。既可以直接实现二次分配、“劫富济贫”,又可以对冲基建等财政支出影响实现收支平衡以解除高政府杠杆率对货币政策的约束。 3)加税或将配合基建政策一并落地,该过程非但不会进一步推升美国政府杠杆率甚至有望令财政赤字水平逐步收窄。 第三,拜登税改与基建政策何时落地?大约在冬季。2021财年财政预算决议未给加税与基建预留空间,2021财年或无法落地;拜登税改与基建大概率于2022财年初期落地。 第四,既然无法立即落地,为何拜登政府又急于不断透露基建及加税的政策细节? 1)基建与加税或将终结金融危机后美股牛市逻辑。基建将对实体经济形成刺激,叠加地产仍处于上升周期,预计未来5-8年美国通胀中枢将高于疫前,通胀因素又将对无风险利率形成正向影响。加税则将削弱企业盈利和回购意愿。 2)Q3美联储大概率削减QE,届时美股本就存在较大调整风险;拜登透露基建及加税细节或有意在年内释放美股风险。 正文 第三轮抗疫刺激或为打好民意基础,落地后拜登政府似乎已着手推动基建及加税政策。3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1.9万亿美元抗疫刺激法案[1]。事实上,目前美国经济基本面不差,只是疫情对服务业存在约束导致经济分化较为明显。以美国疫苗接种速度评估Q2末到Q3初就有望实现群体免疫,如此大手笔的财政刺激与快速向好的经济形势反差极大。但正如我们1月20日报告《美国内政:长期拐点;温柔转向——耶伦提名美国新财长听证会点评》所指出的前两轮纾困刺激均在特朗普任期落地,上任后再次为私人部门提供援助有利于疫后拜登推动其他政策时获得民意基础。由此看来,第三轮财政刺激落地后,拜登似乎就可以开始推动基建和加税政策了。第三轮抗疫刺激落地后拜登政府已多次就基建[2]与加税政策[3]表态。 美国实施基建与加税政策的长期意义:基建实为补短板;加税则有两重意义。 基建计划并非单纯的经济刺激,旨在补短板且已被拜登政府提至战略高度,或势在必行。2021年3月3日美国白宫发布了《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4],文件提到“美国在海外的实力要求先把国内建设得更好。……美国将加倍进行科技投资,包括在研发、基础计算技术和国内领先制造领域,以实现许多国家战略目标,包括经济、健康、生物技术、能源、气候和国家安全领域。……美国将建设21世纪的数字基础设施,包括通用的、负担得起的高速互联网访问和安全的5G网络。”也就是说,拜登基建计划并非是在疫情背景下提振经济的逆周期调节政策,而是作为补短板的重要方式已被拜登政府提升至战略高度,似有势在必行之意。 加税政策两重意义:平衡财政;缩小贫富差距。拜登在竞选期间宣称实施总规模高达2万亿美元的基建[5]及其提名耶伦作为美国新任财长令市场一度怀疑美国将开始全面财政赤字货币化。而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多次强调抗疫结束后美国的内政重心将向缩小贫富差距切换。在此命题下,美国需要财政与货币政策同时转向:财政需要在二次分配上做出更多贡献;货币政策需要结束极低的利率水平、提高富人赚钱的机会成本。加税政策既可以直接实现二次分配、“劫富济贫”,又可以对冲基建等财政支出影响实现收支平衡以解除高政府杠杆率对货币政策的约束。因此,加税或将配合基建政策一并落地,该过程非但不会进一步推升美国政府杠杆率甚至有望令财政赤字水平逐步收窄。 拜登税改与基建政策何时落地?大约在冬季。 2021财年财政预算决议未给加税与基建预留空间,2021财年或无法落地。我们在2月7日报告《拜登刺激或将助力美股迎最后一波Risk-on》中指出,一般情况下美国的所有法案需在众议院获得半数以上支持票的同时在参议院获得不低于60票(100席)支持方能落地,否则参议院反对党可以通过“冗长辩论”阻止执政党推动立法。目前民主党在众议院有绝对话语权、但在参议院仅占50席,加上副总统贺锦丽的一票也仅是勉强拥有简单多数席位。若要绕开“冗长辩论”并且防止两党矛盾加深,预算和解流程将成为拜登政府快速推进各项政策的重要选项。自《1985年平衡预算和紧急赤字控制法》[6]后每一财年国会仅通过一次国会预算决议并可在此决议下对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和债务上限三项内容各实施一次预算和解流程指令。为通过1.9万亿美元拜登抗疫刺激,2月5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2021财年财政预算决议,而该决议仅为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预留了政策空间却未提及基建及税收政策,因此拜登税改与基建政策大概率无法在2021财年落地。 拜登税改与基建大概率于2022财年(2021年10月-2022年9月)初期落地,原因有三点。第一,进入2022财年后拜登政府又获得了一次财政预算决议的机会;第二,2022年11月美国将进行中期选举,一旦改选后共和党重新掌控参议院则随后拜登政府将无法落地任何财政政策;第三,拜登政府大概率希望在明年中期选举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党在参议院的席位优势,因此中期选举前拜登必须有所作为以巩固民主党票仓。如图2所示,2020年美国大选中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群体的选票超过半数投向共和党,民主党的票仓则集中于中低收入群体,而后者刚好是二次分配以及基建(提振就业)的主要受益者。为了更快兑现政策红利,拜登税改与基建政策或将于2022财年初期过会并最迟于2022年初实施。 那么,为何刚到3月拜登政府就不断透露基建及加税政策细节?拜登政府或有意在年内释放美股风险。 基建与加税或将终结金融危机后美股牛市逻辑。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地产泡沫破灭,随后的低利率环境和减税政策刺激了美股回购、成就了美股科技牛市,特朗普任期的超低利率也令美股估值(图3)不断刷新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后的新高。基建将对实体经济形成刺激,叠加地产仍处于上升周期,预计未来5-8年美国通胀中枢将高于疫前(2012-2020年),通胀因素又将对无风险利率形成正向影响。加税则将削弱企业盈利和回购意愿。 Q3美联储大概率削减QE,届时美股本就存在较大调整风险;拜登透露基建及加税细节或有意在年内释放美股风险。我们在3月18日报告《美联储为何暂时不提供削减QE信号?》中指出,美联储大概率在Q3开始削减QE,年底10年期美债收益率破2%概率不低,且实际利率(10年期TIPS收益率)亦有望在年底转正。也就是说,在高估值和货币政策转向的背景下Q3美股本来就存在较大的调整风险。当下拜登政府不断释放加税和基建政策细节或是有意提前释放利空信号并在货币政策正式转向之际挤掉美股泡沫。一旦美股风险出清并在明年重拾涨势则2022年中期选举中民主党的赢面也将增加。如表1所示,80年代以来美股在每届总统任期前两年下跌概率最高,尽管有经济因素,但也说明历任总统上台初期最不在意美股表现,下跌反而可以压低基数进而在其执政中期交出更优异的成绩单。 [1]https://www.cnbc.com/2021/03/11/biden-1point9-trillion-covid-relief-package-thursday-afternoon.html [2]https://politicalwire.com/2021/03/15/biden-will-stretch-definition-of-infrastructure/ [3]https://www.nbcnews.com/politics/joe-biden/biden-says-he-plans-small-significant-tax-hike-those-making-n1261292 [4]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1/03/NSC-1v2.pdf [5]https://joebiden.com/clean-energy/ [6]https://www.congress.gov/bill/99th-congress/house-joint-resolution/372 风险提示 (一)美国疫情超预期 (二)美疫苗接种情况不及预期 (三)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 (四)美国财政政策超预期 本文选自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拜登加税及基建政策将如何落地?有何影响?》 对外发布时间:2021年3月21日 报告作者:张静静 分析师执业证书编号:S0260518040001/SFC CE No.BOP790 广发宏观前期报告 海外宏观&大类资产系列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联储为何暂时不提供削减QE信号?——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广发宏观张静静】原油:一年的逻辑与十年的故事 【广发宏观张静静】疫情、美国经济结构变化与股房比拐点 【广发宏观张静静】10年期美债的短期变化与中长期趋势 【广发宏观张静静】再谈10Y美债:驱动因素、前景及影响 【广发宏观张静静】怎么看油价上涨的持续性及影响?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国经济结构变化或令中国出口亮点切换 【广发宏观张静静】拜登刺激或将助力美股迎最后一波Risk-on 【广发宏观张静静】M1与地产将推动美国资本开支加速 【广发宏观张静静】对经济略显悲观的美联储在等什么?——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股将迎风格切换:科技退潮;消费医疗跑赢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国内政:长期拐点;温柔转向——耶伦提名美国新财长听证会点评 【广发宏观张静静】未来5-8年全球进入大类资产均衡配置时代 【广发宏观张静静】10Y美债收益率破1%释放怎样的信号? 【广发宏观张静静】参议院民主党影响扩大利于拜登内政落地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货币财政大概率共进退,拐点或在21H2——联储12月议息会议点评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国地产:周期拐点还是昙花一现? 【广发宏观张静静】警惕预期差——2021年海外宏观经济展望 【广发宏观张静静】历史上美国再通胀回顾:现象、成因与资产表现 【广发宏观张静静】RCEP:细节、亮点、生效节奏与投资机会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国再通胀并非仅是基数效应 【广发宏观张静静】RCEP落地,全球贸易共振、助推强资本开支周期 【广发宏观张静静】两因素明朗前美联储或维持鸽派——11月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广发宏观张静静】大选后美国还会出现“新政交易”吗?——美国大选点评 【广发宏观张静静】老龄化意味着什么?从日本低通胀谈起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国通胀之谜:菲利普斯曲线失效、宽货币失灵与再通胀之路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国大选的关键节点、变数及或有影响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国地产热度何时降温? 【广发宏观张静静】海外黑天鹅事件中各类资产表现复盘——兼谈美大选不确定性影响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联储宽货币退出时点或取决于大选结果——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广发宏观张静静】原油价格:供给博弈、风险偏好与疫苗 【广发宏观张静静】关于美国大选结果及其影响的沙盘推演 【广发宏观张静静】FED会否调整货币政策框架?有何影响? 【广发宏观张静静】怎么看未来两年黄金运行节奏?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元周期的本质是什么? 【广发宏观张静静】若财政刺激落地,海外市场或再现Risk-on——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债收益率为何保持低位?何时反弹?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国大选:效率红利尾声,公平诉求初现 【广发宏观张静静】酝酿中的变化——海外宏观经济2020年中期展望 【广发宏观张静静】收益率曲线管理意味着货币溢出效应加剧——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广发宏观张静静】何时选黄金,何时选股票? 【广发宏观张静静】疫情过后:中国的股票和美越的地产——穿越疫情系列(三) 【广发宏观张静静】疫情或加速中美角色切换——穿越疫情系列(二) 【广发宏观张静静】疫情过后全球或迎来一轮强资本开支周期——穿越疫情系列(一) 【广发宏观张静静】流动性危机是否不可预测? 【广发宏观张静静】欧债危机是如何爆发的?对当下有何启示? 【广发宏观张静静】衰退还是危机:实质差异及历史比较 【广发宏观张静静】物极必反:从美元重回100说起 【广发宏观张静静】货币空间狭窄,海外波动之源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股:疫情掣肘基本面;低油价冲击流动性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债与黄金:安全资产亦有安全边际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股关键词:“桑德斯效应”与海外疫情 【广发宏观张静静】由大宗商品分析框架看其短、中、长期逻辑 【广发宏观张静静】2020年海外资产展望——怎么看未来一年海外资产走势? 【广发宏观张静静】冬至未至——2020年海外宏观经济展望 【广发宏观张静静】原油研究框架及价格走势展望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菲利普斯曲线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联储有机扩表与QE有何差异?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债分析框架及美债走势归因分析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股研究框架及走势展望 【广发宏观张静静】美国居民杠杆与金融资产 【广发宏观张静静】60年美国股市兴衰简史——海外资产系列(一) 国内实体系列 【广发宏观郭磊】宏观政策:兼具疫后回归、控杠杆、跨周期三种特征 【广发宏观吴棋滢】开年财政数据有哪些特点? 【广发宏观贺骁束】粗钢表观消费量由什么决定 【广发宏观钟林楠】政府杠杆率降低如何理解 【广发宏观郭磊】经济数据与宏观假设 【广发宏观吴棋滢】中国PCT专利:第一背后的结构特征与方向 【广发宏观郭磊】可通过CPI之外的指标辅助观测通胀 【广发宏观钟林楠】2月社融为何超预期 【广发宏观钟林楠】跨境资金对2021年流动性影响有多大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数据初步验证“贸易共振”假设 【广发宏观郭磊】政府工作报告的几个数字要点 【广发宏观郭磊】中期视角下的七个政策方向 【广发宏观郭磊】PMI算好还是算坏 【广发宏观贺骁束】从高频数据看2月经济表现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0年宏观杠杆率数据解析与展望 【广发宏观贺骁束】从义乌小商品指数和CPI背离看通胀结构趋势 【广发宏观吴棋滢】全国农民工数据分析及推论 【广发宏观贺骁束】从粗钢产量看2021年“需求扩张+供给收缩”特征 【广发宏观郭磊】年初出口情况怎么样 【广发宏观贺骁束】春节期间的七条关键信息 【广发宏观郭磊】人口趋势及疫情影响 【广发宏观郭磊】PPI环比处于高增长状态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0至2021年:专项债投向将发生哪些变化 【广发宏观钟林楠】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说了什么 【广发宏观钟林楠】映射需求,但不完全映射供给 【广发宏观钟林楠】DR007开盘价上调是否具有政策指示意义 【广发宏观郭磊】美债收益率与资产定价 【广发宏观吴棋滢】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有哪些关注点? 【广发宏观郭磊】短期增长动能有变化吗 【广发宏观郭磊】疫情短期反复致非制造业弱于季节性 【广发宏观贺骁束】商品房成交活跃,工业品价格分化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0年财政数据有哪些特征? 【广发宏观钟林楠】流动性为何收敛? 【广发宏观郭磊】BCI数据、经济特征与货币政策 【广发宏观郭磊】2020年工业企业经营数据有哪些特征 【广发宏观贺骁束】就地过年影响下的经济图景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2021年春节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 【广发宏观郭磊】被低估的疫后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全球疫苗接种情况简要梳理 【广发宏观吴棋滢】债务率与财政环境 【广发宏观郭磊】两个指标背离下的宏观特征 【广发宏观郭磊】2021与2017:相似及差异点 【广发宏观团队】预见2021 【广发宏观吴棋滢】回归再均衡——2021年财政政策展望 【广发宏观贺骁束】关注趋势性——2021年通胀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钟林楠】回归常态化——2021年货币流动性展望 【广发宏观郭磊】寻找确定性——2021年宏观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郭磊】从《建议》看“十四五”规划关键词 【广发宏观贺骁束】工业品价格修复的比较研究:2016和2020 【广发宏观郭磊】从衰退后期到复苏前期的逻辑转换 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