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从统计局数据中,我看到的投资机会!

从统计局数据中,我看到的投资机会!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安证券】/ 发布时间:2021-03-1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从统计局数据中,我看到的投资机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从统计局数据中, 我看到的投资机会! 全文字数:1985 阅读时长:4分钟 你好,欢迎进入“三省话投资”。 3月15日,统计局公布了一组数据,虽然并没有太多的新闻关注,但股市却给出了积极的反馈。 什么消息呢? 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986亿元,同比增长38.3%;比2019年1—2月份增长15.7%,两年平均增长7.6%。其中,住宅投资10387亿元,增长41.9%。 不就房地产投资两位数增长嘛,有啥?毕竟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基数很低,两位数的增长并不奇怪。 ......(怼的有理,无话可说) 那再看看另一组数据呗:2021年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73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5倍;比2019年1—2月份增长23.1%,两年平均增长11.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08倍,住宅销售额增长1.44倍。 当然,这也可以继续用基数低来进行解释。 但请注意两个数据:一是商品销售两年平均复合增长了11%,两位数的增长,像是大家口中的夕阳行业吗?二是销售额的增长远远超出了销售面积的增长,也就是说房价又涨了。 这个上涨还是再房地产行业最严调控(三道红线,贷款新规和住宅用地两集中)的背景下的实现的。 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越调控,房屋销售和房价却出现了双涨呢? 关于这个问题,前不久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东方阿尔法基金2021年春季投资策略会上的一个分享,或许能解释。 在高善文看来,货币宽松、人民币升值、外资大流流入的背景下,2020年房产销售和价格应该是双双提升的,但实际情况是:2020年8月—12月,全国范围房地产行业出现了极为反常的销售量放大,但价格走弱的现象。 他给出的解释是:三道红线出来后,房地产公司为了降低杠杆,不得不进行大量抛售,加速资金回笼。 但这种集中抛盘的调整对市场来讲是一个短期的冲击,短期冲击一旦消失以后,房价就会比较快地弹回去,反弹到它原来的趋势附近,甚至会一度打破它的趋势。 所以,最近我们经常看到各地不断出台加强地产调控的新闻,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房价开始明显的上升苗头。 当然,“房住不炒”的背景下,房地产的调控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是不是地产调控,房地产企业就会进入寒冬呢? 事实可能并非你想象的那样。比如2020年可能是地产调控最严的一年了,但是2020年房地产的销售额突破了17万亿元,超过了大多数人预期的15万亿元规模。 最重要的,地产公司虽然不希望房价大跌,毕竟大跌的话,市场会趋向谨慎,且大量的存货也存在跌价的损失。但也不希望房价大涨,大涨后一方面会推高地价,另一方面也会抑制需求。 最好的局面是稳定,或是缓慢增长。 就像孙宏斌在融创2020年业绩发布会说的:“我是支持调控的,不调控的话这个行业没办法干了,不调控的话房价和地价都要上天了。不调控的话,对开发商来说地价比房价涨得快,赚不了钱。老百姓也买不起,不调控对谁都没好处。” 所以,不要一看到调控就觉得是利空,相反却可能利好头部房企。 比如“三道红线”,严控地产公司的杠杆规模,想要借助杠杆弯道超车成为规模房企,基本不可能了。所以,目前的地产行业的格局就基本形成了,目前是龙头,未来大概率还是龙头,尤其是规模前十的房企,基本固化。 央行两道红线即贷款新规,规定了五档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这样会倒逼银行对地产公司谨慎放贷,对头部房企,因其规模效应,品牌声誉良好,越有可能拿到有限的信贷资源,而不具规模的房企可能会更加难以生存。 至于“住宅用地两集中”的政策,从中长期来说是更是好事,因为政府的供地更加透明化和规范化,这个政策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头部企业,在拿地策略方面影响没有那么大,因为头部房企每年在拿地方面都会保持一定的量,只是说拿地在某个月的分布会有调整,影响不会太大,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所以,未来的房地产行业不是没有市场空间,而是蛋糕会越来越向头部房企集中,那些更具具备规模、品牌,定位清晰的房企,市场空间会更大。 统计局的地产数据公布后,虽然并没有看到各大媒体的报道,但是国证地产(399393)今天却录得2.97%的涨幅。 简单了解下国证地产指数。 国证地产(399393)指数,选取归属于房地产行业的规模和流动性突出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股,反映了沪深两市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收益表现。 该指数集中了A股的一些头部房企,其中万科和保利两家公司占比超过了30%,目前指数的整体估值是8.27倍(PE-TTM),位于历史最低估值区间。 目前的跟踪的基金也仅有一只:国泰房地产(160218)。 资料来源:国证指数 免责声明:本文中涉及的股票、产品名称、价格、数量、买卖方向等全部信息仅供示例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不构成对任何金融产品的投资分析、预测及推介建议,投资者请勿据此操作。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及投资经验等情况,审慎判断,独立决策,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及投资目标等相匹配的产品及服务,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扫码关注我们 财经资讯 新股日历 持仓查看 精彩活动 智能客服赢宝为您答疑解惑 华安证券官方微信 (Huaanzhq)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