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浙商宏观||李超】经济复位,收支高增

【浙商宏观||李超】经济复位,收支高增

作者:微信公众号【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发布时间:2021-03-1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浙商宏观||李超】经济复位,收支高增》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文 |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超 / 张浩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0030002 浙商宏观天天播报 From 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00:00 06:04 全文约1500字,阅读需要4分钟左右 内容摘要 >> 核心观点 2021年受经济复位、低基数影响,财政开门红,收支高增;土地财政依赖性仍高,出让收入高增。我们提示关注改革加置换方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的可能。 >> 财政收入:经济复位,基数较低,收入回升 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805亿元,同比18.7%,前值-3.9%;2019-2021年复合增速为3.40%。我们认为经济复位、低基数是财政收入回升的原因,经济景气带动税收改善,减税政策边际下滑也产生利好,印花税的高增也有积极影响。 经济回升带动税收增长。1-2月税收收入两年复合增长率为2.74%,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较去年规模均为正增长,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46%、-0.49%、2.67%、8.79%,基本回升至2019年水平。税收高增源于经济修复,1-2月经济保持良好态势,延续了2020年Q4的“微过热特征”,工业生产表现积极,消费、地产投资、出口等数据也表现积极,经济复位带动财政收入保持正增。 减税力度下降也有利于财政收入回升。2020年实施了大规模阶段性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减负2.6万亿,其中减税9000亿元(其余1.7万亿元为减免社保费),2021年阶段性政策退出,让位制度性减税政策,与疫情前的十三五期间保持一致,从政府工作报告已经颁布的三项政策来看,我们认为,“减税”政策力度有一定下滑,3月15日国常会中提到“抓实抓细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落地”,体现大规模阶段性政策让位于针对小微企业的结构性政策,也有印证。 低基数、印花税规模大幅上升也有利好。疫情冲击导致2020年基数较低,也是今年1-2月财政收入高增的重要原因。此外,1-2月印花税1004亿元,同比增65.5%,两年复合增速为47.1%,证券市场交易活跃为财政收入带来一定税收支持。 >> 财政支出:支出平稳,结构分化 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10.5%,前值2.8%,2019-2021年复合增速为3.57%。 支出平稳,结构分化。首先,结合同比及两年复合增速来看,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相对平稳,显著高于预算目标。其次,结构方面,支出同比增速较快的领域科技、文体传媒和教育支出,增速分别达到27.6%、20.5%和16.2%;从两年复合增速角度来看,卫生健康、教育、社保就业支出增速较快,分别达到17.86%、6.68%和6.60%,但交通运输支出仅仅增速为-16.82%。第三,结合序时进度来看,仅社保就支出高于序时进度,卫生健康也相对较高,其他领域支出有待加速,农林水仅达到9.13%。 >> 政府性基金:土地财政依赖仍强 1-2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63.7%,前值10.6%,两年复合增速15.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增长67.1%,前值15.9%,两年复合增速18.2%。 土地出让收入延续上年强劲势头,土地财政依赖仍强,出让节奏平稳。2021年预算草案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目标增速为0%,但由于2020年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较目标值(-3%)超收19.5%,2021年预算较2020年预算规模增加了1.37万亿元。2021年1-2月,土地出让收入增速继续高增,两年复合增速与2020年全年增速较为接近,符合预期,印证土地财政依赖性仍强。 >> 降低政府杠杆率,关注隐性债务化解 3月15日国常会表示“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政府杠杆率要有所降低”,我们认为这与“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的政策要求有所呼应。此外2021年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3.65万亿,我们认为“合理扩大使用范围”的要求与存量债务化解存在一定联系,可能以改革加置换的方式推进城投平台等存量隐性债务的化解,如考虑区域风险进行化解,安排东北三省、内蒙等偿债压力较大的省份进行置换,或者考虑省市县的不同层级进行化解,置换层级较低的城投债务。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经济超预期下行,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爆发。 近期视角 [ 1 ] 碳中和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碳中和系列研究(一) [ 2 ] 再通胀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2021年从再通胀到信用收缩 【浙商宏观||李超】油价掩盖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人民币汇率升值掩盖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海外还有哪些商品价格将持续上行?——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出口产业链带动了哪些价格上涨——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 疫苗广泛应用是推动还是抑制全球通胀?——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CPI转负是通缩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拉闸限电对物价的影响——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七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的房地产热潮会持续推升通胀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八 【浙商宏观||李超】什么因素会导致通胀持续超预期——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九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财政刺激方案会持续提升通胀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 【浙商宏观||李超】民主党横扫两院会改变美国的通胀节奏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一 【浙商宏观||李超】拉尼娜会持续带动农产品价格上行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二 【浙商宏观||李超】TIPS隐含美国通胀到了多少?——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三 【浙商宏观||李超】一线城市房价还会涨吗?——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四 【浙商宏观||李超】银价上涨为哪般?——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五 【浙商宏观||李超】再通胀:让子弹再飞一会——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六 【浙商宏观||李超】比特币泡沫继续膨胀还是破裂?——再通胀系列研究之十七 [ 3 ] 反垄断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三轮反垄断浪潮均源自生产要素垄断——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为了公平还是效率?——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的方式有哪些?——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欧美日反垄断有什么差异?——反垄断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本轮反垄断全球如何演进?——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措施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反垄断系列研究之六 [ 4 ] 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大国博弈与跨周期调节 (上篇) 【浙商宏观||李超】大国博弈与跨周期调节 (下篇) 【浙商宏观||李超】大国博弈与跨周期调节(PPT) 【浙商宏观||李超】2021年从再通胀到信用收缩 【浙商宏观||李超】从再通胀到信用收缩(PPT) [ 5 ] 拜登新政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拜登上任初期将如何践行财政承诺?——拜登新政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拜登的内阁传达了怎样的执政思路?——拜登新政系列研究之二 [ 6 ] 货币政策 【浙商宏观||李超】2月金融数据为何超市场预期?未来怎么走? 【浙商宏观||李超】流动性超预期的紧从何而来? 【浙商宏观||李超】12月金融数据:紧信用逐步启动 【浙商宏观||李超】降准之难 【浙商宏观||李超】11月金融数据:预计2021年一季度央行开启紧信用 【浙商宏观||李超】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浙商宏观||李超】货币乘数破7后的货币政策路径选择 【浙商宏观||李超】精准导向决定结构性货币政策 【浙商宏观||李超】8月金融数据:社融与M2增速缘何背离? 【浙商宏观||李超】7月金融数据:M2和社融增速哪个对于股市更重要? 【浙商宏观||李超】金融数据:整治金融空转未阻断扩信用 【浙商宏观||李超】5月金融数据中的信息量 【浙商宏观||李超】金融数据:“略高”的政策含义逐渐验证 【浙商宏观||李超】货币政策真能不管GDP吗? [ 7 ] 美国大选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比整体民调更重要的是摇摆州民调──美国大选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国会改选重要性不亚于总统大选──美国大选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民主党的全国大会传递了什么信息?——美国大选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美联储宽松“助力”特朗普大选——美国大选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财政博弈引发市场波动但无碍美联储宽松——美国大选系列研究五 【浙商宏观||李超】低预期优势助拜登先下一城——美国大选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特朗普确诊新冠怎么看?——美国大选系列研究七 【浙商宏观||李超】邮递选票或是特朗普拒绝潜在败选结果的续命抓手——美国大选系列研究八 【浙商宏观||李超】特朗普未把握辩论窗口,大选夜重点看四大关键州——美国大选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总统和国会选举都需关注,警惕拜登交易逆转——美国大选系列研究十 【浙商宏观||李超】大选司法混乱或超预期,美股短期有下行风险——美国大选系列研究十一 [ 8 ] 出口超预期 【浙商宏观||李超】进出口缘何超预期? 【浙商宏观||李超】再通胀强出口,2021继续演绎 【浙商宏观||李超】再议出口超预期 【浙商宏观||李超】出口持续强劲,顺差带动增长 【浙商宏观||李超】两个大循环的另类观 【浙商宏观||李超】供给优势提振出口,进口转正或难延续? 【浙商宏观||李超】5月进出口:为什么我们前瞻提示出口无需悲观? 【浙商宏观李超】进出齐升,逆差转正——3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浙商宏观||李超】Q4进出口能否持续强势? [ 9 ] 十四五规划 【浙商宏观||李超】创新、产业、市场、改革——五中全会公报划重点 【浙商宏观||李超】十四五规划详解 【浙商宏观||李超】从数据指标看十四五规划 [ 10 ] 中观产业景气观察 【浙商宏观||李超】Q4 哪些行业基本面会改善? 【浙商宏观||李超】2021年出口景气对产业链影响如何? 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简介 免 责 声 明 | 行业的投资评级: 以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定义如下: 1、看好 :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以上; 2、中性 :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10%以上; 3、看淡 :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以下。 我们在此提醒您,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我们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表示投资的相对比重。 建议:投资者买入或者卖出证券的决定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比如当前的持仓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投资者不应仅仅依靠投资评级来推断结论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报告由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Z39833000)制作。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以下统称“本公司” )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没有将变更的信息和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 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作参考之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仅反映报告作者的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司的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发布、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经授权刊载、转发本报告或者摘要的,应当注明本报告发布人和发布日期,并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未经授权或未按要求刊载、转发本报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浙商证券研究所 上海市杨高南路729号陆家嘴世纪金融广场1号楼29层 邮政编码:200127 电话:(8621)80108518 传真:(8621)80106010 浙商证券研究所:http://research.stocke.com.cn 文章内容源自3月19日外发的报告《经济复位,收支高增──1-2月财政数据的背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