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全网的碳中和,后市机会在哪?
(以下内容从中原证券《刷屏全网的碳中和,后市机会在哪?》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面对近日大盘的震荡调整,“市场什么时候见底?”困扰着每一位投资者,有人想进场抄底,有人想割肉离场。然而,在国内国际环境诸多未知变局之下,与其花费时间“寻底”,不如潜心挖掘“新赛道”。 面对目前的市场行情,“新赛道”在哪?通过简单复盘我们不难发现,从3月11日开始, 碳中和领跑各概念股。在市场资金恐慌的情况下,环保、新能源等与“碳中和”相关的板块却逆水活跃。 数据来源:Wind 碳中和因为很多个股又都是顺周期板块,而顺周期去年已经炒过一波,所以,现在碳中和相关个股涨幅都较大。然而很多投资者对“碳中和”概念还是一知半解,今天小编就详细给大家讲一讲。 “碳中和”因何火?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具体是指在2030年前完成“碳达峰”,2060年前完成“碳中和”。 这一战略部署显示出我国对于保护环境、抑制气候变化的决心。背后逻辑是我国能源转型时机已由初期阶段步入成熟和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实施“碳中和”战略,将会在能源层面给各个行业带来深度影响。 何为碳中和?何为碳达峰?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拐点。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所以理论上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先达峰,后中和。 碳中和实现路径是怎样的?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要实现碳中和一端是碳排放端,即减少碳排放;另一端是,增加碳吸收,通过增加绿化面积等方式捕捉碳排放。 “碳中和”投资机会在哪? “碳中和”对各行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带来的变化一定是全社会、全产业的,但是从源头来讲的改变是首当其冲的,因此对能源供给端的改革是首要抓手,传统能耗行业如煤炭/钢铁行业将继续提升供给质量,龙头企业经营表现将获得重点关注。 钢铁有色 一方面:部分品种的下游需求长期受益于“碳中和碳达峰”,这部分品种包括新能源金属品种(钴、锂、镍等),同时对工业金属品种铜和稀土磁材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另一方面:部分品种供给会长期受制于“碳中和、碳达峰”,比如电解铝、钢铁、预焙阳极等产品。 因此,在长期碳中和目标下,煤炭、钢铁、石化、有色等高碳排放行业将面临短期结构优化,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龙头优势凸显,这也构成了近期传统周期板块拉升的基本逻辑。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能源供给端的优化会是第二大贡献,电力方面,预计光伏和风电将接力满足增量需求。在碳中和背景下,要实现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5%,2030年的光伏、风电累计装机合理区间应该在1800-2000GW左右,即未来十年年化风电+光伏年均装机规模达到130GW-150GW区间,行业高度景气。 汽车领域 交通运输部门是主要碳排放产业之一,碳达峰和碳中和会促进汽车产业排放升级和新能源化加速。根据相关统计,分行业类别看国内碳排放交通运输行业占比在10%,其中很大一部分在汽车。为了减少碳排放和能源结构升级,汽车领域相应设置了按照时间轴定量的排放升级、百公里油耗,双积分等相关约束和目标。因此,新能源车、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材料存在较大市场机遇。 免责声明:本栏目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使用,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我们力求本栏目刊载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面对近日大盘的震荡调整,“市场什么时候见底?”困扰着每一位投资者,有人想进场抄底,有人想割肉离场。然而,在国内国际环境诸多未知变局之下,与其花费时间“寻底”,不如潜心挖掘“新赛道”。 面对目前的市场行情,“新赛道”在哪?通过简单复盘我们不难发现,从3月11日开始, 碳中和领跑各概念股。在市场资金恐慌的情况下,环保、新能源等与“碳中和”相关的板块却逆水活跃。 数据来源:Wind 碳中和因为很多个股又都是顺周期板块,而顺周期去年已经炒过一波,所以,现在碳中和相关个股涨幅都较大。然而很多投资者对“碳中和”概念还是一知半解,今天小编就详细给大家讲一讲。 “碳中和”因何火?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具体是指在2030年前完成“碳达峰”,2060年前完成“碳中和”。 这一战略部署显示出我国对于保护环境、抑制气候变化的决心。背后逻辑是我国能源转型时机已由初期阶段步入成熟和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实施“碳中和”战略,将会在能源层面给各个行业带来深度影响。 何为碳中和?何为碳达峰?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拐点。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所以理论上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先达峰,后中和。 碳中和实现路径是怎样的?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要实现碳中和一端是碳排放端,即减少碳排放;另一端是,增加碳吸收,通过增加绿化面积等方式捕捉碳排放。 “碳中和”投资机会在哪? “碳中和”对各行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带来的变化一定是全社会、全产业的,但是从源头来讲的改变是首当其冲的,因此对能源供给端的改革是首要抓手,传统能耗行业如煤炭/钢铁行业将继续提升供给质量,龙头企业经营表现将获得重点关注。 钢铁有色 一方面:部分品种的下游需求长期受益于“碳中和碳达峰”,这部分品种包括新能源金属品种(钴、锂、镍等),同时对工业金属品种铜和稀土磁材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另一方面:部分品种供给会长期受制于“碳中和、碳达峰”,比如电解铝、钢铁、预焙阳极等产品。 因此,在长期碳中和目标下,煤炭、钢铁、石化、有色等高碳排放行业将面临短期结构优化,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龙头优势凸显,这也构成了近期传统周期板块拉升的基本逻辑。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能源供给端的优化会是第二大贡献,电力方面,预计光伏和风电将接力满足增量需求。在碳中和背景下,要实现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5%,2030年的光伏、风电累计装机合理区间应该在1800-2000GW左右,即未来十年年化风电+光伏年均装机规模达到130GW-150GW区间,行业高度景气。 汽车领域 交通运输部门是主要碳排放产业之一,碳达峰和碳中和会促进汽车产业排放升级和新能源化加速。根据相关统计,分行业类别看国内碳排放交通运输行业占比在10%,其中很大一部分在汽车。为了减少碳排放和能源结构升级,汽车领域相应设置了按照时间轴定量的排放升级、百公里油耗,双积分等相关约束和目标。因此,新能源车、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材料存在较大市场机遇。 免责声明:本栏目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使用,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我们力求本栏目刊载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