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经济结构从“短暂过热”迅速转向“行稳致远” | 经济数据简析(21.1-2)

经济结构从“短暂过热”迅速转向“行稳致远” | 经济数据简析(21.1-2)

作者: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宏观】/ 发布时间:2021-03-1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经济结构从“短暂过热”迅速转向“行稳致远” | 经济数据简析(21.1-2)》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经济结构从“短暂过热”迅速转向“行稳致远” 经济数据简析(21.1-2) 秦泰 博士 贾东旭 / 屠强 申万宏源宏观 主要内容 零售蓄势待发:商品消费稳定于疫情前路径,餐饮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受暂时冲击。单看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直观感受是有所偏弱的,1-2月同比增长30.7%,较19年复合年化3.2%,弱于20Q4,低于我们预期4.5个百分点。但结构上来看,实际上呈现出蓄势待发的态势。1)商品消费整体稳健,向可选集中的限额以上零售较19年复合年化5.4%(下无特殊说明均为复合年化增速),汽车达5.8%增长趋势持续好于2019年,除石油制品(-5.2%)受就地过年导致的出行减少拖累外,其他主要可选类别均延续了疫情冲击前的增长路径;限额以上必需品(10.8%)复合年化增速也仍处于强劲增长通道。2)餐饮服务受到春节防控的直接冲击,较20Q4再度偏冷,1-2月同比68.9%,复合平均仅-2.0%,测算较疫情前正常路径低达22个百分点,但如我们前期分析,春节各地防控升级导致餐饮消费暂时偏冷,但节后防控效果显现,预计恢复斜率陡峭,Q2或即可基本恢复至正常。 投资回填式高增结束迅速回归正常节奏,基建制造业偏弱,地产高增符合预期。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35%,略低于我们的预期(44.9%),较2019年复合年化同比仅1.7%。数据一方面证伪了就地过年推升Q1投资高增的逻辑,另一方面结构分化的加剧也显示投资节奏调整或已一次性到位,后续投资趋势稳中向好。制造业投资同比37.3%明显不及预期,但与国内商品消费稳健、出口高增的态势不匹配,或显示投资节奏调整迅速,后续商品需求拉动投资仍将上行,关注下游制造业。(全口径)基建投资同比34.6%也偏低,较19年同期下滑-1.7%,但主因政府部门主动用基建节奏平滑经济增速,未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地产投资同比38.3%延续高增趋势,且好于我们的中性预测,显示在居民购房需求仍然旺盛的拉动下,地产产业链整体韧性较强,融资环境仍有较好保障。 出口提前交付拉动工业增加值小幅超预期,整体需求前景显示后续将逐步回归正常。1-2月工业增加值实际同比达到35.1%,较2019年复合年化同比8.1%,较已经偏热的20Q4进一步有所走强。基于上述需求端分析,显然可以看出工业生产年初的走强主要是由超高的出口增长所拉动,冷冬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制造业、采矿业、公用事业同比分别增长39.5%、17.5%和19.8%,普遍走高。制造业内部,中下游改善较大,黑色、有色金属同比分别达到21.6%、22.7%,也指向后续投资趋势稳中向好。主要消费和出口商品产量均迎来高增,综合来看,商品需求仍高于工业生产,年初依然延续20H2以来的去库存趋势。 地产销售竣工持续偏强,房价涨幅温和,大宗耐用消费有望进一步改善。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分比达到104.8%和133.5%,较2019年复合年化增速分别达到11.0%和22.3%;住宅竣工面积同比45.9%,较2019年复合年化5.1%,均与20Q4的旺盛趋势相近;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上行0.4个百分点至4.1%,但部分由去年2月基数较低所致,房价涨幅温和。地产销售价量分离调控模式逐步显现、竣工稳定改善,居民消费有望在年初偏弱格局后得到后地产消费链条的持续拉动。 经济结构迅速从“短暂过热”转向“行稳致远”,后续三个季度消费、投资趋势稳中向好,出口有不确定性但整体不弱,一季度结构集中调整后,年内我国经济韧性将更为凸显。1-2月需求数据偏弱,主因防控冲击服务消费、以及制造业、基建投资迅速调整,但这两大因素均为暂时效应,且前期调整到位后,后续趋势行将稳中向好。商品消费、地产产业链、以及剔除提前交付因素的出口则呈现非常稳健的态势,将成为今年经济的主要拉动,这种结构的可持续性明显将好于20Q4的暂时性回填式的投资和出口拉动过热的格局。综合年初实体经济信用环境得到较好保障,我们暂时仍维持21Q1、21全年GDP实际同比18.2%/9.0%的预测不变,剔除基数约分别相当于4.0%/5.3%,21H2中国经济将全球率先回到疫情前潜在产出路径。 以下为正文 一、零售蓄势待发:商品消费稳定于疫情前路径,餐饮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受暂时冲击。 单看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直观感受是有所偏弱的,1-2月同比增长30.7%,较19年复合年化3.2%,弱于20Q4,低于我们预期4.5个百分点。但结构上来看,实际上呈现出蓄势待发的态势。其一,商品消费整体稳健,向可选集中的限额以上零售较19年复合年化5.4%(下无特殊说明均为复合年化增速),汽车达5.8%增长趋势持续好于2019年,除石油制品(-5.2%)受就地过年导致的出行减少拖累外,其他主要可选类别均延续了疫情冲击前的增长路径;限额以上必需品(10.8%)复合年化增速也仍处于强劲增长通道。其二,餐饮服务受到春节防控的直接冲击,较20Q4再度偏冷,1-2月同比68.9%,复合平均仅-2.0%,测算较疫情前正常路径低达22个百分点,但如我们前期分析,春节各地防控升级导致餐饮消费暂时偏冷,但节后防控效果显现,预计恢复斜率陡峭,Q2或即可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二、投资回填式高增结束迅速回归正常节奏,基建制造业偏弱,地产高增符合预期。 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35%,略低于我们的预期(44.9%),较2019年复合年化同比仅1.7%。数据一方面证伪了就地过年推升Q1投资高增的逻辑,另一方面结构分化的加剧也显示投资节奏调整或已一次性到位,后续投资趋势稳中向好。制造业投资同比37.3%明显不及预期,但与国内商品消费稳健、出口高增的态势不匹配,或显示投资节奏调整迅速,后续商品需求拉动投资仍将上行,关注下游制造业。(全口径)基建投资同比34.6%也偏低,较19年同期下滑-1.7%,但主因政府部门主动用基建节奏平滑经济增速,未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地产投资同比38.3%延续高增趋势,且好于我们的中性预测,显示在居民购房需求仍然旺盛的拉动下,地产产业链整体韧性较强,融资环境仍有较好保障。 三、出口提前交付拉动工业增加值小幅超预期,整体需求前景显示后续将逐步回归正常。 1-2月工业增加值实际同比达到35.1%,较2019年复合年化同比8.1%,较已经偏热的20Q4进一步有所走强。基于上述需求端分析,显然可以看出工业生产年初的走强主要是由超高的出口增长所拉动,冷冬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制造业、采矿业、公用事业同比分别增长39.5%、17.5%和19.8%,普遍走高。制造业内部,中下游改善较大,汽车(70.9%)、电气机械(69.4%)、通用设备(62.9%)和专用设备(59.2%)分别改善61.2、53.8、51.3和50.5个百分点。黑色、有色金属同比分别也达到21.6%、22.7%,也指向后续投资趋势稳中向好。主要消费和出口商品产量均迎来高增,如汽车(同比89.9%,后同)、计算机(111.9%)、手机(49.2%)和集成电路(79.8%)。综合来看,商品需求仍高于工业生产,年初依然延续20H2以来的去库存趋势。 四、地产销售竣工持续偏强,房价涨幅温和,大宗耐用消费有望进一步改善。 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分比达到104.8%和133.5%,较2019年复合年化增速分别达到11.0%和22.3%;住宅竣工面积同比45.9%,较2019年复合年化5.1%,均与20Q4的旺盛趋势相近;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上行0.4个百分点至4.1%,但部分由去年2月基数较低所致,房价涨幅温和。地产销售价量分离调控模式逐步显现、竣工稳定改善,居民消费有望在年初偏弱格局后得到后地产消费链条的持续拉动。 五、经济结构迅速从“短暂过热”转向“行稳致远”,后续三个季度消费、投资趋势稳中向好,出口有不确定性但整体不弱,一季度结构集中调整后,年内我国经济韧性将更为凸显。 1-2月需求数据偏弱,主因防控冲击服务消费、以及制造业、基建投资迅速调整,但这两大因素均为暂时效应,且前期调整到位后,后续趋势行将稳中向好。商品消费、地产产业链、以及剔除提前交付因素的出口则呈现非常稳健的态势,将成为今年经济的主要拉动,这种结构的可持续性明显将好于20Q4的暂时性回填式的投资和出口拉动过热的格局。综合年初实体经济信用环境得到较好保障,我们暂时仍维持21Q1、21全年GDP实际同比18.2%/9.0%的预测不变,剔除基数约分别相当于4.0%/5.3%,21H2中国经济将全球率先回到疫情前潜在产出路径。 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宏观研究报告: 《经济结构从“短暂过热”迅速转向“行稳致远”—经济数据简析(21.1-2)》 证券分析师:秦泰 研究支持:贾东旭、屠强 发布日期:2021.03.15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