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如何应对?——挖掘政府工作报告背后的机会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大跌如何应对?——挖掘政府工作报告背后的机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3月5日上午,《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总共16000多字,信息量不小。 之所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引发极大的关注,是因为它极其重要。按照官方的说法,《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2、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问题 具体而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主要讲了4件事: 1、去年的工作总结 2、今年的目标与重点工作 3、“十三五”时期的总结 4、“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 因为今年是新的“五年规划”开局之年,所以多了3、4部分的内容。 相较于过去的总结,未来的目标与重点显然对我们寻找投资机会有更重要的意义,所以今天我们主要讲一讲这方面内容,主要有以下七个要点。 要点一,关于GDP目标:2021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6%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目标6%以上不代表实际增速就只能略高于6%,比如2007年GDP规划目标是8%,但是实际增速是14.2%。 综合考虑去年低基数以及国内经济的恢复情况,市场对于中国2021年的GDP增速预期普遍在8%-9%左右。 有朋友可能会问,既然有这个底气,目标为什么不定到8%左右呢? 因为十四五期间GDP增速大概是5.5%-6%,所以今年定“6%以上”也是为了保持政策目标预期的连续性。否则今年定8%,明年定6%,不利于政策规划预期的稳定,从而有可能造成金融市场的非理性。 要点二,关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整体基调不变。 货币政策整体延续此前的基调,还是强调“不急转弯”,也就是转弯,但是不会太急,全年政策应该是逐步收紧,逐渐回归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目标增速上,今年的目标是“30%以上”,而去年在要求银行让利的背景下,指标是“高于40%”。所以今年给大行的指标明显下降,缓解了大行的指标压力,这也意味着“银行让利”规模会比去年退坡。而这也是上周五工商银行等大行上涨的主要原因。 要点三,关于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整体好于预期。 今年预算赤字率下调至3.2%(2020年为3.6%以上),但是好于预期的3%,而2019年这个数字是2.8%;地方政府专项债3.65万亿(2020年为3.75万亿),好于预期的3万亿至3.5万亿,而这个数字2019年是2.15万亿。 总之,财政政策的退出并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快,财政赤字和专项债规模仍保持较高水平,有利于稳定基建增速的预期。 要点四,关于扩大内需:坚持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 这个内需,既包括消费,也包括投资。《政府工作报告》也划了几个重点关注领域。 消费方面:家电下乡、大宗消费(主要指汽车)、文体、线上线下融合、平台企业。 投资方面:新基建、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 要点五,关于科技创新:增加研发投入,低企业研发成本。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方面增加了研发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另一方面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也就是继续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这将直接利好搞研发投入的公司。 同时,在十四五科技的相关表述中,明确强调了设计软件、靶材、光刻胶、IGBT、MEMS、第三代半导体等细分方向的技术突破和产业落地,这些领域可能在十四五期间迎来政策的重点扶持。 要点六,关于碳中和:十四五规划中的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均低于预期。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2020年因疫情无相关要求,相比2019年3.1%的目标,没有突破。 同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未来五年累计单位GDP能耗下降13.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低于此前市场预计的14%、20%,并且也低于十三五的实际完成值(单位GDP能耗下降14%,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2%)。 这几个数据或许能解释今日光伏等受益碳中和的板块为何大幅下跌。 当然,碳中和是一项大势所趋的工作,虽然短期可能会受到政策方面的影响,但长期来看,相关产业依旧具备潜力。 要点七,关于国防军工:2021年军费支出预算增速定为6.8%,略低于此前的乐观预期。 2021年国防预算数据已经公布,国防支出为13553.43亿元人民币(约2090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6.8%,此前市场普遍认为2021年国防预算增速大约在7%左右。这可能也是今天军工表现不佳的原因。 虽然增速6.8%不及市场乐观预期,但是略高于去年的6.6%,结束了此前连续三年的下滑,体现我国军费持续并稳定增长(2016年至2020年,国防费预算增幅分别为7.6%、7%、8.1%,7.5%和6.6%)。 另一方面,《政府工作报告》非常罕见的提到了“备战”字眼。这就给军工板块进一步提供了想象空间,因此军工板块虽然近期表现不佳,但是仍有持续关注的价值。 雷林川 执业证书编号:S1120614050007 风险提示 本文内容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内容所提及的市场判断、荐股等建议仅供参考,不能确保获得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本文内容所提及统计数据为理论数据,为模拟盘操作,仅作统计展示使用,过去推荐成功不代表未来也会推荐成功,我们时常会推荐失败,据此操作可能会造成亏损风险。投资者应在充分考虑自己所能承受之风险前提下,自主、谨慎地做出投资决定,一切投资风险自担。我司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3月5日上午,《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总共16000多字,信息量不小。 之所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引发极大的关注,是因为它极其重要。按照官方的说法,《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2、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问题 具体而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主要讲了4件事: 1、去年的工作总结 2、今年的目标与重点工作 3、“十三五”时期的总结 4、“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 因为今年是新的“五年规划”开局之年,所以多了3、4部分的内容。 相较于过去的总结,未来的目标与重点显然对我们寻找投资机会有更重要的意义,所以今天我们主要讲一讲这方面内容,主要有以下七个要点。 要点一,关于GDP目标:2021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6%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目标6%以上不代表实际增速就只能略高于6%,比如2007年GDP规划目标是8%,但是实际增速是14.2%。 综合考虑去年低基数以及国内经济的恢复情况,市场对于中国2021年的GDP增速预期普遍在8%-9%左右。 有朋友可能会问,既然有这个底气,目标为什么不定到8%左右呢? 因为十四五期间GDP增速大概是5.5%-6%,所以今年定“6%以上”也是为了保持政策目标预期的连续性。否则今年定8%,明年定6%,不利于政策规划预期的稳定,从而有可能造成金融市场的非理性。 要点二,关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整体基调不变。 货币政策整体延续此前的基调,还是强调“不急转弯”,也就是转弯,但是不会太急,全年政策应该是逐步收紧,逐渐回归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目标增速上,今年的目标是“30%以上”,而去年在要求银行让利的背景下,指标是“高于40%”。所以今年给大行的指标明显下降,缓解了大行的指标压力,这也意味着“银行让利”规模会比去年退坡。而这也是上周五工商银行等大行上涨的主要原因。 要点三,关于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整体好于预期。 今年预算赤字率下调至3.2%(2020年为3.6%以上),但是好于预期的3%,而2019年这个数字是2.8%;地方政府专项债3.65万亿(2020年为3.75万亿),好于预期的3万亿至3.5万亿,而这个数字2019年是2.15万亿。 总之,财政政策的退出并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快,财政赤字和专项债规模仍保持较高水平,有利于稳定基建增速的预期。 要点四,关于扩大内需:坚持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 这个内需,既包括消费,也包括投资。《政府工作报告》也划了几个重点关注领域。 消费方面:家电下乡、大宗消费(主要指汽车)、文体、线上线下融合、平台企业。 投资方面:新基建、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 要点五,关于科技创新:增加研发投入,低企业研发成本。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方面增加了研发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另一方面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也就是继续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这将直接利好搞研发投入的公司。 同时,在十四五科技的相关表述中,明确强调了设计软件、靶材、光刻胶、IGBT、MEMS、第三代半导体等细分方向的技术突破和产业落地,这些领域可能在十四五期间迎来政策的重点扶持。 要点六,关于碳中和:十四五规划中的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均低于预期。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2020年因疫情无相关要求,相比2019年3.1%的目标,没有突破。 同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未来五年累计单位GDP能耗下降13.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低于此前市场预计的14%、20%,并且也低于十三五的实际完成值(单位GDP能耗下降14%,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2%)。 这几个数据或许能解释今日光伏等受益碳中和的板块为何大幅下跌。 当然,碳中和是一项大势所趋的工作,虽然短期可能会受到政策方面的影响,但长期来看,相关产业依旧具备潜力。 要点七,关于国防军工:2021年军费支出预算增速定为6.8%,略低于此前的乐观预期。 2021年国防预算数据已经公布,国防支出为13553.43亿元人民币(约2090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6.8%,此前市场普遍认为2021年国防预算增速大约在7%左右。这可能也是今天军工表现不佳的原因。 虽然增速6.8%不及市场乐观预期,但是略高于去年的6.6%,结束了此前连续三年的下滑,体现我国军费持续并稳定增长(2016年至2020年,国防费预算增幅分别为7.6%、7%、8.1%,7.5%和6.6%)。 另一方面,《政府工作报告》非常罕见的提到了“备战”字眼。这就给军工板块进一步提供了想象空间,因此军工板块虽然近期表现不佳,但是仍有持续关注的价值。 雷林川 执业证书编号:S1120614050007 风险提示 本文内容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内容所提及的市场判断、荐股等建议仅供参考,不能确保获得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本文内容所提及统计数据为理论数据,为模拟盘操作,仅作统计展示使用,过去推荐成功不代表未来也会推荐成功,我们时常会推荐失败,据此操作可能会造成亏损风险。投资者应在充分考虑自己所能承受之风险前提下,自主、谨慎地做出投资决定,一切投资风险自担。我司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