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通道:完善农村基建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部长通道:完善农村基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部长通道:完善农村基建 —申万宏源宏观周报·第106期 秦泰 博士 贾东旭 申万宏源宏观 主要内容 周关注:部长通道:完善农村基建 脱贫攻坚的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农村扩大消费打基础。1)财政资金保持稳定,防止致贫返贫,保证“十三五”时期提高的农村居民收入不回落。2)农村收入有保证是未来扩大农村消费的基础。自19H2起,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和城市人均消费支出增速的差距就开始扩大,进入2020年后,两者的差更是扩大至6.7%。这充分显示了农村居民收入高增对农村消费的拉动作用。3)保收入的下一步就是打通农村消费的堵点痛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是关键环节。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比如行政村以下的路,通村的道路、村里面的主干道,还有连接周边那些基地的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还要建设仓储设施和冷链物流,解决好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问题。” 年初疫情防控对工业生产影响较少,服务业恢复较慢。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透露的数据显示,年初工业生产基本未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数据表明工业生产的稳健,同时PMI生产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行,发电量增速没有超过趋势性水平等再度显示就地过年未产生就地开工的效应。我们也维持1-2月、21Q1工业增加值实际同比增速31.5%、22.5%的预测不变,剔除基数相当于6.8%左右,全年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0.0%。2)疫情防控主要是对服务业冲击较大。何主任还表示“目前比较困难的是第三产业,难点、问题、堵点相对比较多,特别是酒店住宿、客运服务、旅游娱乐方面的问题要多一些,中小微企业困难会大一些。”严格的春运防控措施确实有效避免了国内疫情可能出现的反弹,从2月7日起仅有一例新增病例,实际上为21Q2服务消费的陡峭恢复提供了可能。 小微企业税费优惠突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或在22年后。1)为中小微企业再帮一把,两会上提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两项新优惠政策,一方面是帮助小微企业以稳定就业,另一方面小微企业更多属于服务业,针对性的优惠有助于服务业的恢复。2)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不搞“急刹车”,有助于经济的稳定。3)但不应期待2021年后续会有进一步减税降费政策。2021年的新增减税降费政策或集中在帮扶中小微企业和激发制造业企业这两个方面,主要是实现短期稳定经济和中长期促进制造业升级。以增加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的全面减税降费政策或需要等待2022年及以后。 国内宏观数据 本周经济数据追踪:地产销售再度走强 需求:地产销售再度走强,电影票房大幅回落。供给:主要钢材去库存。食品价格:猪肉、蔬菜价格下行,水果价格保持涨势。工业品价格:原油价格上行,煤炭价格下行。 货币与流动性:短端和长端利率同步小幅回落。本周央行小幅净回笼逆回购资金200亿,但月初银行间流动性较为充裕,资金利率回落,长端利率同步小幅回落。汇率:美元指数上行,CNY贬值。美国ISM PMI终值上调,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美元指数上行,非美主要货币均贬值,人民币贬值。 全球宏观日历:关注中国通胀数据 以下为正文 周关注:部长通道:完善农村基建 2021年3月5日,“部长通道”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财政部部长刘昆、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分别针对生产、财税和农业农村做了发言。涉及年初以来生产活动的稳健、财政减税降费更多的集中在小微企业和先进制造而非全面减税降费、以及保农村居民收入打破农村消费堵点三方面。 1.脱贫攻坚的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农村扩大消费打基础 财政资金保持稳定,防止致贫返贫,保证“十三五”时期提高的农村居民收入不回落。“十三五”时期的重大成果就是消除了绝对贫困,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明显超过全体居民收入增长,尤其是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差平均达到2.0个百分点。较高的收入增长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这也导致如果财政政策退出过快,农村居民的劳动-收入正循环机制可能重新堵塞,但财政政策对扶贫力度的再度加码可能会因为过度补贴而对农村劳动力形成挤出。刘昆部长表示“过渡期内,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将保持总体稳定。”凸显财政更多的是维持当下对扶贫工作的力度,防止过快退出和再度加码对农村居民中长期增收的不利影响。 农村收入有保证是未来扩大农村消费的基础。随着农村收入的增长,农村消费的潜力也逐步得到释放。自19H2起,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和城市人均消费支出增速的差距就开始扩大,进入2020年后,两者的差更是扩大至6.7%。这充分显示了农村居民收入高增对农村消费的拉动作用。全面促进消费战略的实施必然少不了农村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所以才需要财政政策对扶贫工作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保收入的下一步就是打通农村消费的堵点痛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是关键环节。在“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比如行政村以下的路,通村的道路、村里面的主干道,还有连接周边那些基地的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还要建设仓储设施和冷链物流,解决好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问题。”农村居民收入有大幅增长后,农村的问题集中在物流和仓储上,保证农村居民可以方便购置全国范围内的商品成为关键问题。这就需要未来进一步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仓储物流等领域。这么做本身就是一石二鸟的关系,既可以促进农村消费的释放,又可以令农村产品向全国范围内输出进一步促进农村增收,实现生产、消费和流通的完整循环。 2.年初疫情防控对工业生产影响较少,服务业恢复较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透露的数据显示,年初工业生产基本未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从今年1、2月份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以来的走势,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1、2月份出口增长可能超过50%,PMI等先行指标一直保持在50%以上,用电量、发电量的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铁路日装车量等货运指数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工业生产的稳健,同时PMI生产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行,发电量增速没有超过趋势性水平等再度显示就地过年未产生就地开工的效应。我们也维持1-2月、21Q1工业增加值实际同比增速31.5%、22.5%的预测不变,剔除基数相当于6.8%左右,全年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0.0%。 疫情防控主要是对服务业冲击较大。何主任还表示“目前比较困难的是第三产业,难点、问题、堵点相对比较多,特别是酒店住宿、客运服务、旅游娱乐方面的问题要多一些,中小微企业困难会大一些。”从2月的PMI数据和春运期间交通运输数据来看,服务业所受冲击幅度较大。但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从2月7日起仅有一例新增病例,为后续服务业的快速反弹创造了条件。严格的春运防控措施确实有效避免了国内疫情可能出现的反弹,从2月7日起仅有一例新增病例,实际上为21Q2服务消费的陡峭恢复提供了可能。2月PMI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3.2,高于上月7.9个百分点,与20年5月的前期高点持平,显示在春运期间我国通过严格防控成功避免了疫情的新一轮扰动之后,服务业者对后续服务消费快速恢复的斜率和潜力具有极强的信心。 3.小微企业税费优惠突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或在22年后 为中小微企业再帮一把,两会上提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两项新优惠政策,一方面是帮助小微企业以稳定就业,另一方面小微企业更多属于服务业,针对性的优惠有助于服务业的恢复。“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对冲部分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一方面,我国小微企业数量较多,“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共5745万户,小微企业数量近5200万户。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中服务业占比较大,如2018年浙江新增小微企业36.3万家,其中超八成来自服务业。 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不搞“急刹车”,有助于经济的稳定。财政部长刘昆在部长通道上表示“对2020年出台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在研究论证基础上,部分适当延长执行期限,部分到期后停止执行,不搞‘急刹车’。” 但不应期待2021年后续会有进一步减税降费政策。连续两年的大规模减税降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从2018年的3.8万亿快速扩大至2020年的6.3万亿,社会保险基金的当年收支结余从2018年的1.2万亿降低至2019年的约8400亿,到2020年则产生了6219亿的收支缺口。财政对经济的调控能力有所下降,需要在2021年休养生息。2021年的新增减税降费政策或集中在帮扶中小微企业和激发制造业企业这两个方面,主要是实现短期稳定经济和中长期促进制造业升级。以增加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的全面减税降费政策或需要等待2022年及以后。 本周经济数据追踪:地产销售再度走强 1. 需求:地产销售再度走强,电影票房大幅回落 1)商品房销售再度走强。截至2021年3月4日,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周平均)再度回升至每日58.5万平方米,相比2019年(农历)同期增速达35.6%。2)春节错位,乘用车批零数据暂时扰动。2021年2月28日当周仍然处于节后恢复期,与2019年对比,乘用车厂家批发增速达-15.0%,零售与2019年同期持平。但考虑到时间错配,当周数据参考性不强。3)居民观影热情回落,电影票房大幅回落,表现弱于2019、2018年农历同期。截至2021年3月4日,电影票房(周平均)继续回落至1.57亿元/日,与2019年和2018年同期(农历)相比增速分别为-21.0%和-29.0%。4)旅客发送量持续回暖,3月4日旅客发送量同比(农历,下同)和相较2019年同期增速均分别较上周上行 31.2和10.1个百分点至141.0%和-58.4%。 2. 供给:主要钢材去库存 1)3月5日当周,高炉开工率相较去年同期上行2.3个百分点,半钢胎开工率则同比上行9.5个百分点。2)螺纹钢、线材周产量同比增速均上行,螺纹钢周产量同比增速上行11.5个百分点至28.4%,线材周产量同比降幅收窄2.6个百分点至-5.4%。3)主要钢材去库存,沥青、铜、铁矿石补库存,3月5日当周,主要钢材库存同比下行1.0个百分点,其中螺纹钢、热卷(板) 同比增速均下行,线材库存同比增速上行。 3. 食品价格:猪肉、蔬菜价格下行,水果价格保持涨势 1)猪肉新增产能陆续兑现为产量,猪肉价格下行。2月24日当周,生猪平均价同比增速下行6.8个百分点;猪肉零售均价环跌5.1个百分点,同比增速下行3.7个百分点。 2)蔬菜价格同比增速持续下行,水果价格保持涨势。截至3月5日,蔬菜价格(周平均)同比增速下行0.3个百分点;水果价格(周平均)同比增速上行1.8个百分点。 4. 工业品价格:原油价格上行,煤炭价格下行 1)OPEC在4月维持产量稳定。截至3月4日,ICE布油周均价、WTI轻质原油周均价同比涨幅分别扩大12.9和12.8个百分点。2)美国原油产量小幅增加。 2月26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小幅回升至1000万桶/日,EIA原油库存增加2156.3万桶,创最大增幅,汽油库存增加1362.4万桶,精炼油库存减少971.9桶,美国石油钻井总数增加4口。3)煤炭价格再度回落,3月5日,秦皇岛Q550动力煤、山西二级冶金焦周均价同比分别下行2.8和2.6个百分点至1.8%和43.8%。华东地区1/3焦煤周均价同比小幅下行0.3个百分点至9.7%。4)PTA、PVC、钢材、铁矿石和铝、锌价格均同比上行,铜、水泥价格同比下行。 5. 货币与流动性:短端和长端利率同步小幅回落 本周央行小幅净回笼逆回购资金200亿,但月初银行间流动性较为充裕,资金利率回落,长端利率同步小幅回落。本周央行投放7天期逆回购资金500亿,利率维持2.20%不变,到期700亿,净回笼逆回购资金200亿。截至3月5日,R007、DR007周均分别为2.0597%、2.0442%,较上周回落28.7、15.8BP。10Y国债收益率同步小幅回落,报收2.2457,较上周回落3.4BP。 6.汇率:美元指数上行,CNY贬值 美国ISM PMI终值上调,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美元指数上行,非美主要货币均贬值,人民币贬值。美国2月ISM PMI终值较初值上调2.3至60.8,为2018年8月以来最高值;周五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2月新增非农就业37.9万人。截至3月5日(英镑汇率截至3月4日),美元指数报收91.9770,较上周上行1.1%;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报收1.1938、1.3991,较上周贬值1.5%和1.0%。CNY、CNH分别报收6.4768、6.4809,较上周分别贬值0.3%和0.1%。 全球宏观日历:关注中国通胀数据 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宏观研究报告: 《部长通道:完善农村基建—申万宏源宏观周报·第106期》 证券分析师:秦泰 研究支持:贾东旭 发布日期:2021.03.07
部长通道:完善农村基建 —申万宏源宏观周报·第106期 秦泰 博士 贾东旭 申万宏源宏观 主要内容 周关注:部长通道:完善农村基建 脱贫攻坚的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农村扩大消费打基础。1)财政资金保持稳定,防止致贫返贫,保证“十三五”时期提高的农村居民收入不回落。2)农村收入有保证是未来扩大农村消费的基础。自19H2起,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和城市人均消费支出增速的差距就开始扩大,进入2020年后,两者的差更是扩大至6.7%。这充分显示了农村居民收入高增对农村消费的拉动作用。3)保收入的下一步就是打通农村消费的堵点痛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是关键环节。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比如行政村以下的路,通村的道路、村里面的主干道,还有连接周边那些基地的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还要建设仓储设施和冷链物流,解决好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问题。” 年初疫情防控对工业生产影响较少,服务业恢复较慢。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透露的数据显示,年初工业生产基本未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数据表明工业生产的稳健,同时PMI生产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行,发电量增速没有超过趋势性水平等再度显示就地过年未产生就地开工的效应。我们也维持1-2月、21Q1工业增加值实际同比增速31.5%、22.5%的预测不变,剔除基数相当于6.8%左右,全年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0.0%。2)疫情防控主要是对服务业冲击较大。何主任还表示“目前比较困难的是第三产业,难点、问题、堵点相对比较多,特别是酒店住宿、客运服务、旅游娱乐方面的问题要多一些,中小微企业困难会大一些。”严格的春运防控措施确实有效避免了国内疫情可能出现的反弹,从2月7日起仅有一例新增病例,实际上为21Q2服务消费的陡峭恢复提供了可能。 小微企业税费优惠突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或在22年后。1)为中小微企业再帮一把,两会上提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两项新优惠政策,一方面是帮助小微企业以稳定就业,另一方面小微企业更多属于服务业,针对性的优惠有助于服务业的恢复。2)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不搞“急刹车”,有助于经济的稳定。3)但不应期待2021年后续会有进一步减税降费政策。2021年的新增减税降费政策或集中在帮扶中小微企业和激发制造业企业这两个方面,主要是实现短期稳定经济和中长期促进制造业升级。以增加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的全面减税降费政策或需要等待2022年及以后。 国内宏观数据 本周经济数据追踪:地产销售再度走强 需求:地产销售再度走强,电影票房大幅回落。供给:主要钢材去库存。食品价格:猪肉、蔬菜价格下行,水果价格保持涨势。工业品价格:原油价格上行,煤炭价格下行。 货币与流动性:短端和长端利率同步小幅回落。本周央行小幅净回笼逆回购资金200亿,但月初银行间流动性较为充裕,资金利率回落,长端利率同步小幅回落。汇率:美元指数上行,CNY贬值。美国ISM PMI终值上调,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美元指数上行,非美主要货币均贬值,人民币贬值。 全球宏观日历:关注中国通胀数据 以下为正文 周关注:部长通道:完善农村基建 2021年3月5日,“部长通道”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财政部部长刘昆、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分别针对生产、财税和农业农村做了发言。涉及年初以来生产活动的稳健、财政减税降费更多的集中在小微企业和先进制造而非全面减税降费、以及保农村居民收入打破农村消费堵点三方面。 1.脱贫攻坚的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农村扩大消费打基础 财政资金保持稳定,防止致贫返贫,保证“十三五”时期提高的农村居民收入不回落。“十三五”时期的重大成果就是消除了绝对贫困,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明显超过全体居民收入增长,尤其是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差平均达到2.0个百分点。较高的收入增长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这也导致如果财政政策退出过快,农村居民的劳动-收入正循环机制可能重新堵塞,但财政政策对扶贫力度的再度加码可能会因为过度补贴而对农村劳动力形成挤出。刘昆部长表示“过渡期内,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将保持总体稳定。”凸显财政更多的是维持当下对扶贫工作的力度,防止过快退出和再度加码对农村居民中长期增收的不利影响。 农村收入有保证是未来扩大农村消费的基础。随着农村收入的增长,农村消费的潜力也逐步得到释放。自19H2起,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和城市人均消费支出增速的差距就开始扩大,进入2020年后,两者的差更是扩大至6.7%。这充分显示了农村居民收入高增对农村消费的拉动作用。全面促进消费战略的实施必然少不了农村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所以才需要财政政策对扶贫工作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保收入的下一步就是打通农村消费的堵点痛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是关键环节。在“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比如行政村以下的路,通村的道路、村里面的主干道,还有连接周边那些基地的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还要建设仓储设施和冷链物流,解决好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问题。”农村居民收入有大幅增长后,农村的问题集中在物流和仓储上,保证农村居民可以方便购置全国范围内的商品成为关键问题。这就需要未来进一步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仓储物流等领域。这么做本身就是一石二鸟的关系,既可以促进农村消费的释放,又可以令农村产品向全国范围内输出进一步促进农村增收,实现生产、消费和流通的完整循环。 2.年初疫情防控对工业生产影响较少,服务业恢复较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透露的数据显示,年初工业生产基本未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从今年1、2月份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以来的走势,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1、2月份出口增长可能超过50%,PMI等先行指标一直保持在50%以上,用电量、发电量的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铁路日装车量等货运指数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工业生产的稳健,同时PMI生产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行,发电量增速没有超过趋势性水平等再度显示就地过年未产生就地开工的效应。我们也维持1-2月、21Q1工业增加值实际同比增速31.5%、22.5%的预测不变,剔除基数相当于6.8%左右,全年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0.0%。 疫情防控主要是对服务业冲击较大。何主任还表示“目前比较困难的是第三产业,难点、问题、堵点相对比较多,特别是酒店住宿、客运服务、旅游娱乐方面的问题要多一些,中小微企业困难会大一些。”从2月的PMI数据和春运期间交通运输数据来看,服务业所受冲击幅度较大。但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从2月7日起仅有一例新增病例,为后续服务业的快速反弹创造了条件。严格的春运防控措施确实有效避免了国内疫情可能出现的反弹,从2月7日起仅有一例新增病例,实际上为21Q2服务消费的陡峭恢复提供了可能。2月PMI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3.2,高于上月7.9个百分点,与20年5月的前期高点持平,显示在春运期间我国通过严格防控成功避免了疫情的新一轮扰动之后,服务业者对后续服务消费快速恢复的斜率和潜力具有极强的信心。 3.小微企业税费优惠突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或在22年后 为中小微企业再帮一把,两会上提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两项新优惠政策,一方面是帮助小微企业以稳定就业,另一方面小微企业更多属于服务业,针对性的优惠有助于服务业的恢复。“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对冲部分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一方面,我国小微企业数量较多,“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共5745万户,小微企业数量近5200万户。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中服务业占比较大,如2018年浙江新增小微企业36.3万家,其中超八成来自服务业。 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不搞“急刹车”,有助于经济的稳定。财政部长刘昆在部长通道上表示“对2020年出台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在研究论证基础上,部分适当延长执行期限,部分到期后停止执行,不搞‘急刹车’。” 但不应期待2021年后续会有进一步减税降费政策。连续两年的大规模减税降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从2018年的3.8万亿快速扩大至2020年的6.3万亿,社会保险基金的当年收支结余从2018年的1.2万亿降低至2019年的约8400亿,到2020年则产生了6219亿的收支缺口。财政对经济的调控能力有所下降,需要在2021年休养生息。2021年的新增减税降费政策或集中在帮扶中小微企业和激发制造业企业这两个方面,主要是实现短期稳定经济和中长期促进制造业升级。以增加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的全面减税降费政策或需要等待2022年及以后。 本周经济数据追踪:地产销售再度走强 1. 需求:地产销售再度走强,电影票房大幅回落 1)商品房销售再度走强。截至2021年3月4日,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周平均)再度回升至每日58.5万平方米,相比2019年(农历)同期增速达35.6%。2)春节错位,乘用车批零数据暂时扰动。2021年2月28日当周仍然处于节后恢复期,与2019年对比,乘用车厂家批发增速达-15.0%,零售与2019年同期持平。但考虑到时间错配,当周数据参考性不强。3)居民观影热情回落,电影票房大幅回落,表现弱于2019、2018年农历同期。截至2021年3月4日,电影票房(周平均)继续回落至1.57亿元/日,与2019年和2018年同期(农历)相比增速分别为-21.0%和-29.0%。4)旅客发送量持续回暖,3月4日旅客发送量同比(农历,下同)和相较2019年同期增速均分别较上周上行 31.2和10.1个百分点至141.0%和-58.4%。 2. 供给:主要钢材去库存 1)3月5日当周,高炉开工率相较去年同期上行2.3个百分点,半钢胎开工率则同比上行9.5个百分点。2)螺纹钢、线材周产量同比增速均上行,螺纹钢周产量同比增速上行11.5个百分点至28.4%,线材周产量同比降幅收窄2.6个百分点至-5.4%。3)主要钢材去库存,沥青、铜、铁矿石补库存,3月5日当周,主要钢材库存同比下行1.0个百分点,其中螺纹钢、热卷(板) 同比增速均下行,线材库存同比增速上行。 3. 食品价格:猪肉、蔬菜价格下行,水果价格保持涨势 1)猪肉新增产能陆续兑现为产量,猪肉价格下行。2月24日当周,生猪平均价同比增速下行6.8个百分点;猪肉零售均价环跌5.1个百分点,同比增速下行3.7个百分点。 2)蔬菜价格同比增速持续下行,水果价格保持涨势。截至3月5日,蔬菜价格(周平均)同比增速下行0.3个百分点;水果价格(周平均)同比增速上行1.8个百分点。 4. 工业品价格:原油价格上行,煤炭价格下行 1)OPEC在4月维持产量稳定。截至3月4日,ICE布油周均价、WTI轻质原油周均价同比涨幅分别扩大12.9和12.8个百分点。2)美国原油产量小幅增加。 2月26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小幅回升至1000万桶/日,EIA原油库存增加2156.3万桶,创最大增幅,汽油库存增加1362.4万桶,精炼油库存减少971.9桶,美国石油钻井总数增加4口。3)煤炭价格再度回落,3月5日,秦皇岛Q550动力煤、山西二级冶金焦周均价同比分别下行2.8和2.6个百分点至1.8%和43.8%。华东地区1/3焦煤周均价同比小幅下行0.3个百分点至9.7%。4)PTA、PVC、钢材、铁矿石和铝、锌价格均同比上行,铜、水泥价格同比下行。 5. 货币与流动性:短端和长端利率同步小幅回落 本周央行小幅净回笼逆回购资金200亿,但月初银行间流动性较为充裕,资金利率回落,长端利率同步小幅回落。本周央行投放7天期逆回购资金500亿,利率维持2.20%不变,到期700亿,净回笼逆回购资金200亿。截至3月5日,R007、DR007周均分别为2.0597%、2.0442%,较上周回落28.7、15.8BP。10Y国债收益率同步小幅回落,报收2.2457,较上周回落3.4BP。 6.汇率:美元指数上行,CNY贬值 美国ISM PMI终值上调,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美元指数上行,非美主要货币均贬值,人民币贬值。美国2月ISM PMI终值较初值上调2.3至60.8,为2018年8月以来最高值;周五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2月新增非农就业37.9万人。截至3月5日(英镑汇率截至3月4日),美元指数报收91.9770,较上周上行1.1%;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报收1.1938、1.3991,较上周贬值1.5%和1.0%。CNY、CNH分别报收6.4768、6.4809,较上周分别贬值0.3%和0.1%。 全球宏观日历:关注中国通胀数据 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宏观研究报告: 《部长通道:完善农村基建—申万宏源宏观周报·第106期》 证券分析师:秦泰 研究支持:贾东旭 发布日期:2021.03.07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