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提前交付拉动出口,进口高增为国内需求正常化备货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订单提前交付拉动出口,进口高增为国内需求正常化备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订单提前交付拉动出口,进口高增为国内需求正常化备货 2021年1-2月进出口数据解析 秦泰 博士 贾东旭 申万宏源宏观 主要内容 订单交付提前、欧美耐用品需求令出口上行,进口量价齐升。2021年1-2月出口(美元计价)同比60.6%,较20年12月上行42.5个百分点,假设以2020年1-2月正常的环比增长节奏作为影子增长规模,则剔除基数影响后增速约为32.2%,超出我们预期。一方面出口的高增长可能和“就地过年”中出口企业订单交付时间提前有关,另一方面是欧美特别是美国耐用品消费的爆发对我国出口的拉动。1-2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22.2%,较20年12月上行15.7个百分点,剔除基数后约为21.3%,国内需求仍然稳定向好且节后投资将正常展开带动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回升,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进口金额持续推动。1-2月贸易差额达到1032.6亿美元。 对欧美出口上行幅度超过对其他经济体。1-2月我国对八大经济体出口同比增速均有大幅上行。对欧美出口均大幅上行,其中对欧盟27国出口同比增速上行41个百分点至62.8%,对美出口上行则达到52.9个百分点至87.4%。对欧盟的出口上行幅度较美国弱化,可能和欧盟供需缺口收窄较快有直接关系。对美国出口增速的大幅上行或和美国财政刺激计划逐步落地,耐用品消费再度高增有关。1-2月我国对东盟(52.0%)、韩国(48.4%)、印度(47.9%)、日本(47.9%)以及中国香港(55.6%)增速均有30-40个百分点的上行,与东亚地区工业生产恢复较好保持一致,韩国1月制造业生产指数同比上行0.9个百分点至1.7%,东盟国家中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工业生产增速高位维持。 机电产品中家电、手机等耐用品是出口高增的主要贡献力量。机电产品出口大幅上行,1-2月增速上行41.1个百分点至64.7%,也和海外尤其是美国零售数据中耐用品消费高增匹配。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80.0%)、手机(59.4%)、家用电器(93.7%)和音视频处理设备(55.7%)增速分别上行45.4、41.3、35.1和25个百分点至80.0%、59.4%、93.7%和55.7%。在海外尤其是美国地产销售的拉动下,家具和塑料制品分别上行50.7和52.1至81.7%和82.5%。集成电路出口增速小幅回落8.6个百分点至30.8%。 进口价量齐升,或为早开工以及正常的投资需求备货。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和价格均普遍有所提升。原油、铁矿砂、铜矿砂和大豆进口数量分别回升19.5、7.2、3.1和20.4个百分点至4.1%、2.8%、0.9%和-0.8%。大宗价格普遍上涨助推进口金额在数量改善基础上大幅提升,原油、铁矿砂、铜矿砂和大豆进口金额增速分别提高23.6、31.1、12.3和30.6个百分点至-19.6%、60.9%、34.2%和14.6%。在大宗价格回升阶段我国进口数量仍然在迅速提高,显示我国国内需求未受年初疫情防控影响。中间品进口有所提高,集成电路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进口金额增速分别上行7.8和19.3个百分点至34.3%和23.7%。其中集成电路进口数量增速上行11.4个百分点至36.0%。如此大规模的进口可能是为了“就地过年”后生产的快速开工和年内正常的投资节奏高峰的到来备货。 提前交付的订单或致3月出口偏弱,全年出口仍强。出口超趋势性高增一方面是欧美强劲的需求拉动,另一方面是订单交付提前。随1.9万亿美元刺激法案在参议院的通过,美国对我国出口的拉动预计将持续至补贴结束。出口高增的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就地过年”所形成的订到交付日期提前,鉴于此我们或将看到3月出口小幅偏弱的格局,预计出口增速(美元计价)在13%左右,Q1出口增速预计为42.3%,这也和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回落相匹配。若3月出口增速仍然延续高于剔除基数后的趋势性水平,或表明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的代表性较弱。预计海外供需缺口的拉动或有所持续,我们上修2021年全年出口(美元计价)增速2个百分点至12.0%。同时上修全年进口(美元计价)增速2.5个百分点至14.0%,主要是由于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全年的贸易差额和此前预计保持不变。 以下为正文 一、订单交付提前、欧美耐用品需求令出口上行,进口量价齐升 2021年1-2月出口(美元计价)同比60.6%,较20年12月上行42.5个百分点,假设以2020年1-2月正常的环比增长节奏作为影子增长规模,则剔除基数影响后增速约为32.2%,超出我们预期。一方面出口的高增长可能和“就地过年”中出口企业订单交付时间提前有关,另一方面是欧美特别是美国耐用品消费的爆发对我国出口的拉动。1-2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22.2%,较20年12月上行15.7个百分点,剔除基数后约为21.3%,国内需求仍然稳定向好且节后投资将正常展开带动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回升,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进口金额持续推动。1-2月贸易差额达到1032.6亿美元。 二、对欧美出口上行幅度超过对其他经济体 1-2月我国对八大经济体出口同比增速均有大幅上行,对欧美上行幅度较大。对欧美出口均大幅上行,其中对欧盟27国出口同比增速上行41个百分点至62.8%,对美出口上行则达到52.9个百分点至87.4%。对欧盟的出口上行幅度较美国弱化,可能和欧盟供需缺口收窄较快有直接关系。对美国出口增速的大幅上行或和美国财政刺激计划逐步落地,耐用品消费再度高增有关。1-2月我国对东盟(52.0%)、韩国(48.4%)、印度(47.9%)、日本(47.9%)以及中国香港(55.6%)增速均有30-40个百分点的上行,与东亚地区工业生产恢复较好保持一致,韩国1月制造业生产指数同比上行0.9个百分点至1.7%,东盟国家中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工业生产增速高位维持。 三、机电产品中家电、手机等耐用品是出口高增的主要贡献力量 机电产品出口大幅上行,1-2月增速上行41.1个百分点至64.7%,是1-2月出口大幅上行的主要因素,也和海外尤其是美国零售数据中耐用品消费高增匹配。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80.0%)、手机(59.4%)、家用电器(93.7%)和音视频处理设备(55.7%)增速分别上行45.4、41.3、35.1和25个百分点至80.0%、59.4%、93.7%和55.7%。在海外尤其是美国地产销售的拉动下,家具和塑料制品分别上行50.7和52.1至81.7%和82.5%。集成电路出口增速小幅回落8.6个百分点至30.8%。 四、进口价量齐升,或为早开工以及正常的投资需求备货 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和价格均普遍有所提升。原油、铁矿砂、铜矿砂和大豆进口数量分别回升19.5、7.2、3.1和20.4个百分点至4.1%、2.8%、0.9%和-0.8%。大宗价格普遍上涨助推进口金额在数量改善基础上大幅提升,原油、铁矿砂、铜矿砂和大豆进口金额增速分别提高23.6、31.1、12.3和30.6个百分点至-19.6%、60.9%、34.2%和14.6%。在大宗价格回升阶段我国进口数量仍然在迅速提高,显示我国国内需求未受年初疫情防控影响。中间品进口有所提高,集成电路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进口金额增速分别上行7.8和19.3个百分点至34.3%和23.7%。其中集成电路进口数量增速上行11.4个百分点至36.0%。如此大规模的进口可能是为了“就地过年”后生产的快速开工和年内正常的投资节奏高峰的到来备货。 五、提前交付的订单或致3月出口偏弱,全年出口仍强。 2021年1-2月出口超趋势性高增一方面是欧美强劲的需求拉动,另一方面是订单交付提前。随着1.9万亿美元刺激法案在参议院的通过,美国对我国出口的拉动预计将持续至补贴结束后,即2021年9月份。在9000亿美元财政刺激下,1月美国居民对耐用品消费再度达到高峰,而随着补贴的发放以及后续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的落地,美国供需缺口可能将进一步扩大,拉动幅度可能不及1-2月但预计对我国出口的拉动将持续至补贴结束。对欧盟出口高增的来源可能与进口商对疫情防控后消费的增长预期有关,21年1月欧盟零售销售同增速大幅回落5.3个百分点至-4.9%,欧盟统计局认为主要原因是疫情引起的商店关闭和冬季促销缩减。这也就意味着随着疫情的缓和,欧盟的消费可能将有所恢复,进口商或在1-2月做出先行囤货行动。但欧盟的供需缺口自20Q4以来收窄速度较快,这也就意味着后续对欧盟出口增速可能将有较快的下行。出口高增的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就地过年”所形成的订到交付日期提前,鉴于此我们或将看到3月出口小幅偏弱的格局,预计出口增速(美元计价)在13%左右,Q1出口增速预计为42.3%,这也和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回落相匹配。如果3月出口增速仍然延续高于剔除基数后的趋势性水平,或表明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的代表性较弱。 进口增速的高增可能是为节后正常的投资高峰所做的储备,而随着投资的正常化后续进口数量也将趋于平稳,另一方面则是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对进口金额的推动。综合考虑,预计海外供需缺口的拉动可能有所持续,我们上修2021年全年出口(美元计价)增速2个百分点至12.0%。同时上修全年进口(美元计价)增速2.5个百分点至14.0%,主要是由于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全年的贸易差额和此前预计保持不变。 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宏观研究报告: 《订单提前交付拉动出口,进口高增为国内需求正常化备货—2021年1-2月进出口数据解析》 证券分析师:秦泰 研究支持:贾东旭 发布日期:2021.03.07
订单提前交付拉动出口,进口高增为国内需求正常化备货 2021年1-2月进出口数据解析 秦泰 博士 贾东旭 申万宏源宏观 主要内容 订单交付提前、欧美耐用品需求令出口上行,进口量价齐升。2021年1-2月出口(美元计价)同比60.6%,较20年12月上行42.5个百分点,假设以2020年1-2月正常的环比增长节奏作为影子增长规模,则剔除基数影响后增速约为32.2%,超出我们预期。一方面出口的高增长可能和“就地过年”中出口企业订单交付时间提前有关,另一方面是欧美特别是美国耐用品消费的爆发对我国出口的拉动。1-2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22.2%,较20年12月上行15.7个百分点,剔除基数后约为21.3%,国内需求仍然稳定向好且节后投资将正常展开带动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回升,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进口金额持续推动。1-2月贸易差额达到1032.6亿美元。 对欧美出口上行幅度超过对其他经济体。1-2月我国对八大经济体出口同比增速均有大幅上行。对欧美出口均大幅上行,其中对欧盟27国出口同比增速上行41个百分点至62.8%,对美出口上行则达到52.9个百分点至87.4%。对欧盟的出口上行幅度较美国弱化,可能和欧盟供需缺口收窄较快有直接关系。对美国出口增速的大幅上行或和美国财政刺激计划逐步落地,耐用品消费再度高增有关。1-2月我国对东盟(52.0%)、韩国(48.4%)、印度(47.9%)、日本(47.9%)以及中国香港(55.6%)增速均有30-40个百分点的上行,与东亚地区工业生产恢复较好保持一致,韩国1月制造业生产指数同比上行0.9个百分点至1.7%,东盟国家中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工业生产增速高位维持。 机电产品中家电、手机等耐用品是出口高增的主要贡献力量。机电产品出口大幅上行,1-2月增速上行41.1个百分点至64.7%,也和海外尤其是美国零售数据中耐用品消费高增匹配。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80.0%)、手机(59.4%)、家用电器(93.7%)和音视频处理设备(55.7%)增速分别上行45.4、41.3、35.1和25个百分点至80.0%、59.4%、93.7%和55.7%。在海外尤其是美国地产销售的拉动下,家具和塑料制品分别上行50.7和52.1至81.7%和82.5%。集成电路出口增速小幅回落8.6个百分点至30.8%。 进口价量齐升,或为早开工以及正常的投资需求备货。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和价格均普遍有所提升。原油、铁矿砂、铜矿砂和大豆进口数量分别回升19.5、7.2、3.1和20.4个百分点至4.1%、2.8%、0.9%和-0.8%。大宗价格普遍上涨助推进口金额在数量改善基础上大幅提升,原油、铁矿砂、铜矿砂和大豆进口金额增速分别提高23.6、31.1、12.3和30.6个百分点至-19.6%、60.9%、34.2%和14.6%。在大宗价格回升阶段我国进口数量仍然在迅速提高,显示我国国内需求未受年初疫情防控影响。中间品进口有所提高,集成电路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进口金额增速分别上行7.8和19.3个百分点至34.3%和23.7%。其中集成电路进口数量增速上行11.4个百分点至36.0%。如此大规模的进口可能是为了“就地过年”后生产的快速开工和年内正常的投资节奏高峰的到来备货。 提前交付的订单或致3月出口偏弱,全年出口仍强。出口超趋势性高增一方面是欧美强劲的需求拉动,另一方面是订单交付提前。随1.9万亿美元刺激法案在参议院的通过,美国对我国出口的拉动预计将持续至补贴结束。出口高增的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就地过年”所形成的订到交付日期提前,鉴于此我们或将看到3月出口小幅偏弱的格局,预计出口增速(美元计价)在13%左右,Q1出口增速预计为42.3%,这也和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回落相匹配。若3月出口增速仍然延续高于剔除基数后的趋势性水平,或表明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的代表性较弱。预计海外供需缺口的拉动或有所持续,我们上修2021年全年出口(美元计价)增速2个百分点至12.0%。同时上修全年进口(美元计价)增速2.5个百分点至14.0%,主要是由于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全年的贸易差额和此前预计保持不变。 以下为正文 一、订单交付提前、欧美耐用品需求令出口上行,进口量价齐升 2021年1-2月出口(美元计价)同比60.6%,较20年12月上行42.5个百分点,假设以2020年1-2月正常的环比增长节奏作为影子增长规模,则剔除基数影响后增速约为32.2%,超出我们预期。一方面出口的高增长可能和“就地过年”中出口企业订单交付时间提前有关,另一方面是欧美特别是美国耐用品消费的爆发对我国出口的拉动。1-2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22.2%,较20年12月上行15.7个百分点,剔除基数后约为21.3%,国内需求仍然稳定向好且节后投资将正常展开带动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回升,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进口金额持续推动。1-2月贸易差额达到1032.6亿美元。 二、对欧美出口上行幅度超过对其他经济体 1-2月我国对八大经济体出口同比增速均有大幅上行,对欧美上行幅度较大。对欧美出口均大幅上行,其中对欧盟27国出口同比增速上行41个百分点至62.8%,对美出口上行则达到52.9个百分点至87.4%。对欧盟的出口上行幅度较美国弱化,可能和欧盟供需缺口收窄较快有直接关系。对美国出口增速的大幅上行或和美国财政刺激计划逐步落地,耐用品消费再度高增有关。1-2月我国对东盟(52.0%)、韩国(48.4%)、印度(47.9%)、日本(47.9%)以及中国香港(55.6%)增速均有30-40个百分点的上行,与东亚地区工业生产恢复较好保持一致,韩国1月制造业生产指数同比上行0.9个百分点至1.7%,东盟国家中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工业生产增速高位维持。 三、机电产品中家电、手机等耐用品是出口高增的主要贡献力量 机电产品出口大幅上行,1-2月增速上行41.1个百分点至64.7%,是1-2月出口大幅上行的主要因素,也和海外尤其是美国零售数据中耐用品消费高增匹配。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80.0%)、手机(59.4%)、家用电器(93.7%)和音视频处理设备(55.7%)增速分别上行45.4、41.3、35.1和25个百分点至80.0%、59.4%、93.7%和55.7%。在海外尤其是美国地产销售的拉动下,家具和塑料制品分别上行50.7和52.1至81.7%和82.5%。集成电路出口增速小幅回落8.6个百分点至30.8%。 四、进口价量齐升,或为早开工以及正常的投资需求备货 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和价格均普遍有所提升。原油、铁矿砂、铜矿砂和大豆进口数量分别回升19.5、7.2、3.1和20.4个百分点至4.1%、2.8%、0.9%和-0.8%。大宗价格普遍上涨助推进口金额在数量改善基础上大幅提升,原油、铁矿砂、铜矿砂和大豆进口金额增速分别提高23.6、31.1、12.3和30.6个百分点至-19.6%、60.9%、34.2%和14.6%。在大宗价格回升阶段我国进口数量仍然在迅速提高,显示我国国内需求未受年初疫情防控影响。中间品进口有所提高,集成电路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进口金额增速分别上行7.8和19.3个百分点至34.3%和23.7%。其中集成电路进口数量增速上行11.4个百分点至36.0%。如此大规模的进口可能是为了“就地过年”后生产的快速开工和年内正常的投资节奏高峰的到来备货。 五、提前交付的订单或致3月出口偏弱,全年出口仍强。 2021年1-2月出口超趋势性高增一方面是欧美强劲的需求拉动,另一方面是订单交付提前。随着1.9万亿美元刺激法案在参议院的通过,美国对我国出口的拉动预计将持续至补贴结束后,即2021年9月份。在9000亿美元财政刺激下,1月美国居民对耐用品消费再度达到高峰,而随着补贴的发放以及后续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的落地,美国供需缺口可能将进一步扩大,拉动幅度可能不及1-2月但预计对我国出口的拉动将持续至补贴结束。对欧盟出口高增的来源可能与进口商对疫情防控后消费的增长预期有关,21年1月欧盟零售销售同增速大幅回落5.3个百分点至-4.9%,欧盟统计局认为主要原因是疫情引起的商店关闭和冬季促销缩减。这也就意味着随着疫情的缓和,欧盟的消费可能将有所恢复,进口商或在1-2月做出先行囤货行动。但欧盟的供需缺口自20Q4以来收窄速度较快,这也就意味着后续对欧盟出口增速可能将有较快的下行。出口高增的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就地过年”所形成的订到交付日期提前,鉴于此我们或将看到3月出口小幅偏弱的格局,预计出口增速(美元计价)在13%左右,Q1出口增速预计为42.3%,这也和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回落相匹配。如果3月出口增速仍然延续高于剔除基数后的趋势性水平,或表明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的代表性较弱。 进口增速的高增可能是为节后正常的投资高峰所做的储备,而随着投资的正常化后续进口数量也将趋于平稳,另一方面则是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对进口金额的推动。综合考虑,预计海外供需缺口的拉动可能有所持续,我们上修2021年全年出口(美元计价)增速2个百分点至12.0%。同时上修全年进口(美元计价)增速2.5个百分点至14.0%,主要是由于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全年的贸易差额和此前预计保持不变。 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宏观研究报告: 《订单提前交付拉动出口,进口高增为国内需求正常化备货—2021年1-2月进出口数据解析》 证券分析师:秦泰 研究支持:贾东旭 发布日期:2021.03.07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