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3月投资策略:百年变革机遇,持续推荐四条主线【国信汽车 梁超团队】

3月投资策略:百年变革机遇,持续推荐四条主线【国信汽车 梁超团队】

作者:微信公众号【超超看车】/ 发布时间:2021-03-0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3月投资策略:百年变革机遇,持续推荐四条主线【国信汽车 梁超团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百年变革机遇,持续推荐四条主线 行业展望:科技巨头参与,汽车技术变革加速 科技大时代,谷歌、苹果、华为等参与造车,百年汽车变革加速,电动、智能、网联技术推动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升级,创造更多需求。特斯拉鲶鱼效应,颠覆传统造车理念,推动电子电器架构、商业模式变革,带来行业估值体系重估。特斯拉、华为、宁德等成当前汽车技术升级和投资关注重点。未来汽车变革的影响将类比并超过手机智能化,投资机遇值得期待。 产销:1月汽车销量同比+29.89%,乘用车产销增速9连正 2021年1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为239/250万辆,同比增长35.14%/29.89%,环比下降15.92%/11.59%。2020年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2.5/2531.1万辆,同比下降2.0%/1.9%;汽车产销降幅收窄至2%以内,总体表现好于预期。短期看(库存周期),疫情后前期车市抑制需求得到释放,叠加各地购车优惠政策推出,终端销售有望持续回暖,行业库存当前处于合理范围;长期看(行业生命周期),国内汽车行业目前仍然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预计后期正增长是主旋律。 行情:2月汽车板块弱于大盘,高估值回调明显 2月,CS汽车板块下降6.45%,其中CS乘用车下降12.48%,CS商用车上涨8.88%,CS汽车零部件下降5.30%。同期沪深300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分别-0.28%/+0.75%。汽车板块在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持续走强,五月内涨幅85%,2月有所回落。商用车板块表现亮眼,主要得益于重卡行业持续高景气,2020年重卡销量创历史新高。 公司:优质车企受益集中度提升叠加新品周期 疫情后国内车市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主流上市车企产销增速强于行业(2020年销量长安+22.0%,广汽丰田+14.2%,华晨宝马+11.8%,北京奔驰+9.8%)。1月三大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销量分别为7225(同比+352.1%)、5379(+355.8%)、6015(+470%)辆。 风险提示 海外疫情带来供应链风险、需求恢复低于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板块复苏、电动智能、进口替代、产品升级 国内汽车行业经历了2年以上调整,底部逐步确立,产销企稳并逐步复苏,重点推荐大空间成长赛道星宇股份、福耀玻璃、玲珑轮胎及低估值细分优质龙头中国汽研、骆驼股份、宇通客车。 投资建议:板块复苏,精选四条主线 行业背景:汽车行业迎来科技大时代,百年汽车技术变革叠加整体成长向成熟期过渡。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速发展,5G技术应用,智慧交通下车路协同新基建进入示范,汽车智能化水平提升,2021年预计更多具备L2+级别车型量产。谷歌、苹果、华为等深度参与造车,百年汽车变革加速,电动、智能、网联技术推动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升级,创造更多需求。特斯拉鲶鱼效应,颠覆传统造车理念,推动电子电器架构、商业模式变革,带来行业估值体系重估,造车新势力和传统整车相继估值上升。 行业展望:行业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呈增速放缓、传统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保有量增加、电动智能升级加速的特点。长期:我们预计未来国内汽车年产销将突破4千万辆,保有量超5.6亿辆,成长仍有空间;中短期:政策透支效应褪出,我们预计2021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0%,商用车同比增长5%,客车格局持续优化,新能源车2025年销量占比20%左右。回顾2020年:受疫情叠加经济下行周期影响,汽车销售受到冲击,2020年,产销分别完成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0%和1.9%,产销量均创年内新高,全年汽车产销降幅收窄至2%以内。趋势来看,2020年下半年汽车销量复苏,乘用车自5月起连续8个月销量同比正增长且增幅扩大,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研究复盘:2018年10月我们撰写深度《模块化平台,车企竞争根基》提出车企从单一车型研发,向模块化平台升级,并成为车企竞争根基;12月团队在行业产销持续下滑背景下撰写深度报告《转型升背景下汽车零部件研究框架探讨与投资机会》,提出零部件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面临电动、智能升级机遇,筛选了具备ASP加速的赛道,叠加进口替代加速,优质赛道中龙头零部件率先逆势企稳;2019年7月在行业持续走弱背景下,我们发布报告《存量与增量:汽车行业空间与机会》提出汽车行业销量尚未见顶,保有量、年产销仍具有较大空间。期间撰写系列深度报告,对车灯(星宇)、热管理(三花)、轮胎(玲珑)、玻璃(福耀)、域控制器(西威)等赛道,以及特斯拉、华为汽车、新势力、大众MEB等产业链进行梳理;2020年,我们撰写了《华为汽车业务现状、竞争格局和产业链机遇》以及《特斯拉复盘、竞争优势与投资机遇》,对华为汽车产业链和特斯拉产业链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梳理,《国信证券汽车前瞻研究系列(九):量变与质变,汽车玻璃添灵魂》以单车用量和每平米价值量同步提升的逻辑重点推荐了福耀玻璃,同时撰写了《深度|复盘与展望:数字化变革下宇通客车新机遇》,提出客车行业来到了触底反弹的新机遇期,重点推荐宇通客车。在整车企业方面看好比亚迪、宇通、长城、上汽、广汽,在汽车电子方面看好德赛西威、星宇股份和热管理领域的三花智控,在其它零部件方面看好福耀玻璃、玲珑轮胎、骆驼股份,在技术服务方面看好中国汽研。 投资建议:国内汽车行业经历了2年以上调整,底部逐步确立,产销企稳并有望逐步复苏,尽管复苏的力度仍受各因素影响,有较大不确定性,但我们认为行业最差时候大概率过去,2021年的投资主要围绕:1)电动智能网联升级,受益于技术升级赛道;2)行业复苏+盈利模式变化,关注强β企业;3)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存量市场空间大;4)其余关注进口替代下细分赛道龙头。 1)电动智能网联升级,受益于技术升级赛道:推荐标的星宇股份、福耀玻璃、三花智控、德赛西威、中国汽研、科博达、拓普集团、华阳集团、伯特利等。 2)行业复苏+盈利模式变化,关注强β企业:基于此主线下的推荐标的有宇通客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等。 3)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存量市场空间大:基于此主线下的推荐标的有玲珑轮胎、骆驼股份、安车检测等。 4)其余关注进口替代下细分赛道龙头:推荐标的有岱美股份、爱柯迪等。 2月汽车板块弱于大盘,高估值回调明显 汽车板块2月走势弱于大盘 2月,CS汽车板块下降6.45%,其中CS乘用车下降12.48%,CS商用车上涨8.88%,CS汽车零部件下降5.30%,CS汽车销售与服务上涨11.36%,CS摩托车及其它上涨5.12%。同期沪深300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分别-0.28%/+0.75%。汽车板块在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持续走强,五月内涨幅85%,2月有所回落。商用车板块表现亮眼,主要得益于重卡行业持续高景气,2020年重卡销量创历史新高。 重点关注公司中,近半年来,乘用车板块,比亚迪上涨了132.08%(2月回调20.13%),长城汽车上涨了124.87%(2月回调25.17%),长安汽车上涨了55.00%(2月提升5.28%);零部件板块,玲珑轮胎上涨了76.16%(2月回调1.96%),福耀玻璃上涨了63.39%(2月回调19.75%),潍柴动力上涨了50.19%(2月提升4.3%);汽车服务板块,易鑫集团上涨了43.22%(2月提升10.89%),中国汽研上涨了21.81%(2月回调1.87%)。 2021年2月CS汽车板块内涨幅前五的公司分别是*ST众泰、朗博科技、福田汽车、金鸿顺、ST庞大;跌幅前五的公司分别是长城汽车、天普股份、华阳集团、比亚迪、天成自控。 2月高估值回调明显,关注低估值稳健品种 汽车汽配板块估值从19年初逐渐回升,本月有所回落,主要为2020年涨幅较高的高估值品种回调较多。2021年2月底,CS汽车PE值为46倍, CS汽车零部件PE值为49倍,估值水平较年初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去年同期的28/20倍。国内汽车销量18年7月以来开始下滑并呈现加速下滑趋势,而国内汽车汽配板块估值自18年年初即开始下滑,2018年底至今估值基本稳定并逐渐回升,2020年初至今CS汽车零部件PE开始逐步回升(一定程度上电动智能产业链拉动效应)。 总体来看,2月份汽车板块高估值品种回调较为明显,汽车板块整体行情向低估值企业偏移,以骆驼股份为代表的汽车后市场低估值、稳增速细分市场龙头企业表现相对稳健。我们根据WIND一致预期,按21/22年分别10%/10%以上利润增速,21年PE介于10-20倍之间筛选了以下标的。 1月汽车销量同比+29.5%,乘用车产销增速9连正 通过梳理过去历年汽车行业走势,我们可以发现2018年伴随购置税优惠政策完全退出叠加经济下行周期,汽车作为可选消费品,销售受到较大冲击,且这一冲击从2018年下半年起表现尤为显著(主要原因是贸易战持续冲击下可选消费下行叠加购置税退出前的部分透支)。2018年7月起中国乘用车销量连续22个月下滑,2018年中国汽车销售2808万辆,同比下滑2.8%,2019年中国汽车销售2577万辆,累计同比下滑8.2%,下滑幅度自2019年8月起逐月收窄。2020年1月,受春节提前(2020年1月放春节假,往年集中在2月)和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汽车销量同比降幅有所扩大,3月开始国内疫情缓解,终端需求有所回升,2020年12月国内汽车销量283.1万辆,同比增长6.40%,环比增长2.10%。2020年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0%和1.9%。2021年1月,汽车销量延续了增长势头,总体表现好于预期。其中乘用车方面自5月起连续9个月销量同比正增长且增幅扩大(1月同比+26.8%),商用车在重卡支撑下自4月起连续9个月销量同比增速均超15%(1月同比+50.1%)。短期看(库存周期),疫情后前期车市抑制需求得到释放,叠加各地购车优惠政策推出,终端销售有望持续回暖,行业库存当前处于合理范围,整车厂1月行业库存预警指数同环比均下降。长期看(行业生命周期),我们认为国内汽车行业目前仍然处于的是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后期有望长期维持正增长。 销量来看,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2021年1月国内汽车销量为250万辆,同比增长29.5%;其中1月乘用车预计销量205万辆,同比增长26.8%;1月商用车预计销量48万辆,同比增长50.1%。 1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7.26%,部分自主品牌表现好于行业 2020年12月乘用车销量中,轿车与MPV同比略降,SUV涨幅达16.7%。根据中汽协数据, 2021年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1万辆和205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8.06%和13.89%,同比分别增长33.01%和27.26%。从细分车型来看,2021年1月,轿车销量为107.8万辆,同比增长31.60%;SUV销量为100.4万辆,同比上涨25.20%;MPV销量为10.6万辆,同比增长8.60%。 从累计情况看,2020年1-1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99.4万辆和2017.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5%和6.0%。从细分车型数据看:轿车销量为927.6万辆,同比下降9.90%;SUV销量为945.6万辆,同比上涨1.08%;MPV销量为105.8万辆,同比下降23.48%。 分厂商来看,2021年1月,国内乘用车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仍然稳居前三。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狭义乘用车厂商2021年1月零售销量排行,前五位分别一汽大众(23.24万,同比+24.0%)、上汽大众(16.55万,同比+13.7%)、上汽通用(15.00万,同比+20.8%)、长安汽车(14.8万,同比+96.7%)、吉利汽车(14.63万,同比+33.5%)。此外,在2021年1月零售销量排行TOP15中,销量同比增速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长安汽车(+96.7%)、长城汽车(+72.0%)、奇瑞汽车(+67.6%)、华晨宝马(+53.0%)、吉利汽车(+33.5%)。 1月商用车单月产销维持高位,2020年客车、货车同比增长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1月,商用车销量完成45.8万辆,同比增长42.68%。2021年1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7.8万辆和45.8万辆,产销分别环比-6.09%/+0.44%,同比+45.73%/+42.68%。分车型产销情况看,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货车产量略有下降,销量小幅增长,客车产销呈快速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货车和客车产销均呈较快增长。商用车自2016年以来在重卡限超政策、更新需求、基建拉动工程机械等推动下进入了三年增长景气期。无锡立交桥坍塌事故使重卡超载议题重新回归大众眼球,主要物流区域严格查处超载现象,运费短期大涨。2020年一季度短期受疫情冲击明显但4月开始商用车景气度持续回升,其中重卡销量增长是主要推动力。至今年1月,重卡行业持续景气的主要原因在于: 1)经济复苏带动社会货运总量增长,物流需求驱动重卡销量持续增长; 2)国六标准将在2021年7月全面落地,厂商渠道铺货力度较大; 3)卡车治超力度不减,单车运力下降,卡车数量需求上升; 4)国三标准的重卡仍有一定存量,终端需求加速淘汰更新。 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80.85%,造车新势力销量高增 2021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4万辆和1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0.91%和280.85%,环比分别下降17.8%和27.8%。2020年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增长7.5%和10.9%。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相比,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增长,表现均明显好于上年。 1月,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6万辆和1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6.6%和287.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万辆和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2.4%和104.7%;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辆和63辆,同比分别下降80.0%和63.2%。 根据乘联会细分数据,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6.8万辆,同比增长288%,环比12月下降20.5%。其中插电混动批发销量2.7万辆,同比增长173.0%。纯电动的批发销量14.1万辆,同比增长325.8%。 分厂商来看,根据乘联会数据,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前5车企占比58%,较去年1月提升10的百分点。突破万辆销量的企业有:上汽通用五菱38,496辆、比亚迪19871辆、特斯拉中国15,484辆,上汽乘用车14,398辆,长城汽车10,260辆,增速均在三位数以上,上汽通用五菱增26倍(以上均为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 具体分车型来看,宏光MINI(25778辆)、特斯拉Model 3(13843辆)、比亚迪汉EV(9298辆)销量占据前三甲,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合众、零跑等新势力车企依旧保持强势增长。其中,蔚来交付新车7225辆,同比增长352.1%;理想交付新车5379辆,同比增长355.8%;小鹏交付新车6015辆,同比增长470%。 2020年全年来看,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销量位列前三,分别为206.69、150.54、145.89万辆;在新能源车企中,特斯拉、广汽新能源、吉利新能源排名最高,销量分别为13.54、5.95、5.19万辆;三大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销量分别为4.37、3.26、2.70万辆。2021年1月,在新能源车企中,比亚迪、广汽埃安、零跑销量分别为20000(同比+182.9%)、7356(同比+145%)、5588辆(同比增长129倍);三大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销量分别为7225(同比+352.1%)、5379(+355.8%)、6015(+470%)辆。 2021年1月,一汽大众、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位列前三,销量分别为21.5/15.3/15.3万辆。 1月库存预警指数环比下降,库存压力合理范围 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同环比均下降,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通过梳理历年库存周期,我们发现2018年下半年以来汽车库存持续高位,经销商库存系数2018年6月-12月均维持了2014年以来的新高,2019年以来库存情况同比改善,2020年12月经销商库存系数1.80,同比大幅上升35%,环比上升5%(豪华、合资品牌延续前期增长态势加上年末冲刺补库所致),月库存预警指数60.7%,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上。2021年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0.1%,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1月,临近春节再加上部分地区疫情防控的升级,回乡返城人员减少,客流下降,消费者购车节奏放缓,市场需求明显下滑。2020年12月,多数利好政策进入收尾期,刺激消费者购车,市场获得了翘尾行情,透支一部分1月市场,销量下滑。分指数情况看,1月份库存指数、市场需求指数、平均日销量指数大幅下降,反应汽车消费需求不足,终端销量不振;从业人员指数、经营状况指数环比上升,但经销商的经营压力不减。 行业相关运营指标:2月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原材料价格指数:下游需求稳定,2月原材料价格上涨 汽车配件主要以钢铁、锌、铝和玻璃等大宗商品为主要原材料。受国家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政策影响,铝锌和钢铁等金属的价格从2016年初就开始持续上涨,到2017年汽车配件主要原材料价格均处于高位,2018年随着环保侧去产能脚步的缓和,汽车配件主要原材料价格在2018年基本趋稳并小幅回落。2019年除玻璃外其他原材料价格指数均有下降。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游需求大幅下降,原材料价格全线下滑,5月开始终端需求逐渐恢复,部分原材料价格呈现提升。2021年2月末橡胶类价格48.89,环比2021年1月的46.65有所上升,同比2020年2月的38.38有所上升;2021年2月末钢铁类价格指数134.46,环比2021年1月的129.07有所下降,同比2020年的103.38明显上升;浮法平板玻璃2021年2月末市场价格为2143.60,环比2021年1月的2159.6有所下降,同比2020年2月的1720.00有较大幅度的上升;铝锭A00在2021年2月末价格15298.10,环比2021年1月末 14950.70明显上升,同比2020年2月的13389.70明显上升;锌锭0# 2021年2月价格19895.00,低于2021年1月末 20228.60,同比2020年2月的16542.20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总体来看2月汽车原材料价格上扬,橡胶、铝锭价格环比同比均上涨,钢铁、浮法玻璃、锌锭同比均上涨。 汇率:美元和欧元兑人民币小幅下降 美国和欧洲是除中国以外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汽车市场,中国汽配件绝大多数出口销往美国和欧洲,因此美元和欧元兑人民币的走势直接影响中国汽配供应商的出口。2016人民币呈现持续贬值态势,2017年人民币升值,2018年上半年人民币逐渐平稳。2018年下半年由于贸易战影响人民币持续贬值,2019年呈先贬值后升值的趋势;欧元兑人民币在2016年基本保持平稳,2017年小幅升值,2018年延续了区间内小幅震荡的趋势,2019年呈现先降后涨态势。近期随着海外疫情在美国的扩散和原油价格大跌的影响,美元流动性收紧,美元指数大幅上涨。 截至2021年2月26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收至6.46,环比2021年1月底基本持平;欧元兑人民币汇率收至7.85,环比2021年1月底有所上升。 重要行业新闻与上市车型 重要行业新闻 核心:理想汽车发布20Q4和2020全年业绩;戴姆勒卡车和沃尔沃合资成立燃料电池企业,双方各持企业一半股份;哈弗正式亮相下一款SUV产品官图,并定名为“赤兔”;捷豹路虎计划到2026年完全淘汰柴油动力,2036年停产燃油车;安波福成立汽车电气化系统业务部;雷诺中国宣布不久前从大众中国管理层离任的苏伟铭担任雷诺中国首席执行官。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出台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相关情况;生态环境部提出汽车污染减排将是"十四五"重点;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意见;工信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标准发布。 1.车企动态 理想汽车发布20Q4和2020全年业绩 2月25日,理想汽车公布20Q4业绩和2020去年业绩:20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5亿元,环比增加65.2%,实现毛利率17.5%。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 40.6 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季度增长 64.6%;交付约 1.44 万台,环比增长 67%,创自 2019 年12 月交付以来最好季度纪录;净利润为 1.075 亿元,实现首季度盈利。2020年全年,公司营收94.6亿元,毛利率16.4%,交付约3.26万台,归母净亏损7.9亿元。我们认为,理想ONE与BBA 用户重叠度较高, 在车内空间、容纳人数、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和驱动方式等方面具较大优势,后续新车型定位需持续关注。 戴姆勒卡车和沃尔沃合资成立燃料电池企业,双方各持企业一半股份 3月1日,戴姆勒卡车和沃尔沃集团此前宣布成立的燃料电池合资企业已经完成组建,双方致力于将这家新合资企业打造为全球领先的燃料电池制造商,从而帮助世界在2025年前向气候中和及可持续交通迈出重要一步。沃尔沃集团以6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戴姆勒卡车燃料电池股份有限公司(Daimler Truck Fuel Cell GmbH&Co.KG)50%的股份,双方同意将公司更名为cellcentric GmbH&Co.KG。合资企业将完全独立自主经营,虽然各持企业一半股份,双方在其他业务领域仍然存在竞争。 大狗初恋后,哈弗发布赤兔官图 3月4日,哈弗正式亮相下一款SUV产品官图,并定名为“赤兔”。顾名思义,哈弗希望赤兔能像坦克300或者大狗那样,破圈出彩。赤兔是哈弗品牌又一力作,脱胎于长城全球化智能整车平台——柠檬平台,成为该平台下诞生的第四款SUV产品。得益于柠檬平台高灵活性、高性能、高安全性和轻量化等优势,外界对哈弗赤兔在智能化、性能化等方面的表现颇为期待。哈弗品牌官方表示,哈弗赤兔定位为入门级紧凑SUV,是哈弗“弗星系”青青星球的又一成员。今年1月,同为弗星系成员的另一款产品初恋在厦门上市。 捷豹路虎计划到2026年完全淘汰柴油动力,2036年停产燃油车 2月15日,捷豹路虎在全球发布会上宣布,路虎将在未来5年内推出6款纯电车型,当前仍在服役的9个平台,将由EMA和MLA平台替代。到2026年,捷豹路虎将完全淘汰柴油动力。至2030年,纯电动车销量将占全球总销售量的60%,PHEV和轻混车型将分别占比10%与30%,同时每款车型都会提供纯电版。2036年开始,燃油车将彻底停产,进入零尾气排放时代。拥抱电动化的同时,捷豹路虎还将加速氢燃料电池的研发工作。其首席执行官Thierry Bolloré表示,氢燃料电池原型车将在未来12个月内进入路试阶段。 安波福成立汽车电气化系统业务部 3月1日,安波福对外宣称,公司最近成立了新的业务部门——汽车电气化系统业务部。该业务部集成了公司现有的电动汽车技术及产品线相关的所有部门,属于安波福信号与电力解决方案事业部,向该事业部全球总裁Bill Presley先生汇报。据介绍,新成立的汽车电气化系统业务部将专注为整车客户开发完整的电气化解决方案并推进相关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其职能将包括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生产、技术应用及商业化开发等。 雷诺中国宣布不久前从大众中国管理层离任的苏伟铭担任雷诺中国首席执行官 3月1日,雷诺中国宣布不久前从大众中国管理层离任的苏伟铭(Weiming Soh)即日起将担任雷诺中国首席执行官,同时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施戈迈Guillaume Sicard)将兼任雷诺中国首席运营官。雷诺中国表示,该组织调整旨在加强雷诺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2021年开年,雷诺集团发布了面向未来未来5年的“Renaulution”全新转型计划,旨在将集团的战略重心从追求销量调整为更加重视价值创造。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将雷诺集团的商业模式转向科技、能源和出行领域,使集团成为全新出行价值链的领跑者。苏伟铭,或许就是那个带领雷诺中国完成雷诺集团全新战略规划的最佳人选,因为他本人就以擅长改革著称。 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宣布达成合并方案 2月24日晚,沃尔沃汽车有限公司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双方达成最佳合并方案。根据合作共识内容,在保持各自现有独立公司架构的同时,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将围绕汽车新四化(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前瞻技术,在动力总成、三电技术、高度自动驾驶等业务领域进行合并及协作。双方以股权合并形式将动力总成业务合并成立新公司,重点开发新一代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和高效内燃发动机。除了继续向双方供货外,新公司还向第三方汽车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该公司计划在年底之前投入运营。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CEO汉肯·塞缪尔森表示:“在广泛评估、详细研究各种方案之后,我们达成共识,现在的合并和合作方案是加强合作、保障持续增长、多领域实现最大协同效应的最佳途径。” 岚图FREE开展道路强化耐久试验 2月24日,岚图FREE道路强化耐久试验在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举行,本次测试也是岚图汽车全球测试同行者的第四站。此次试验中,岚图FREE接受了结构耐久、动力耐久、综合耐久和底盘误用试验测试。33位测试同行者参加此次测试,共同见证岚图FREE的结构及功能可靠性。岚图FREE结构耐久试验里程长达2.3万公里,同时还将进行远超行业标准的整车耐久性与可靠性考核,确保车辆具备高端耐久品质和超强稳定动力。“作为造车新实力,品质和安全是岚图的生命,岚图汽车采用高于同级车型的严苛测试标准,力求解决用户对于电动汽车品质、安全的焦虑。”作为第25号测试同行者,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基于岚图汽车精心设计的试验规范,通过300万公里的严苛测试,以及通过全球测试同行者的参与和共同创享,我们可在上市前充分发现问题并实施改进,多轮试验、循环迭代,力求保证用户无焦虑用车。” 2.政府政策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出台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相关情况 2月25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2月25日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进介绍了最新出台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相关情况。《实施计划》提出五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强化整车技术创新,增加高端纯电动车型供给,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生态。二是打造完整产业生态。支持生态主导型企业发展,鼓励国内外技术领先、实力雄厚的企业在沪投资建设整车制造、研发项目。三是构建绿色交通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支持政策,自2023年起对消费者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四是落实新型基础设施配套保障。鼓励集中式充电站、出租车充电示范站建设,充分利用绿地、公共道路停车场等资源布局经营性充电设施。五是健全制度体系。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机制,落实厂商主体责任。提出和完善新能源汽车使用及突发事故应急救援、车用氢气储运等领域标准规范,积极推广北斗导航在巡游出租车计量计价领域应用。 生态环境部提出汽车污染减排将是"十四五"重点 2月25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机动车等移动源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城市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且其对污染的贡献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汽车污染减排将是“十四五”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他说,“通过我们对重污染过程科学监测和分析,PM2.5从优到良,轻度,中度到重度,持续重度,拉抬PM2.5浓度上升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盐,即氮氧化物排放转化成硝酸盐。尤其是北京特别明显,硫酸盐基本上不动,主要是硝酸盐拉动的。现在看来,氮氧化物减排成为了重点,也就说是因为前期燃煤治理卓有成效,当前更加凸显了汽车的排放问题。”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意见 2月2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规划引领、科学布局、适度超前、有序建设”的原则,坚持“依托市场、创新机制、多措并举、分类施策”,基本建成“车桩相随、开放通用、标准统一、智能高效”的充电设施体系。长株潭都市圈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小于1公里。其他市州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小于2公里。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充电站间隔少于50公里。到2025年底,全省充电设施保有量达到40万个以上,保障全省电动汽车出行和省外过境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工信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标准发布 2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官网发布消息称,2月20日工信部组织制定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9578-2021)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在2025年前传统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的试验工况将由NEDC切换为WLTC,工况的改变将影响车辆综合燃料消耗量。该标准规定了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类车辆今后一个时期的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是我国汽车节能管理的重要支撑标准之一。 3月上市车型梳理 3月计划上市的新车型有北京现代名图(03/01)、奇瑞捷豹路虎揽胜极光(03/01)、奇瑞汽车捷途X70(03/01)、北京现代名图 纯电动(03/01)、一汽海马海马6P(03/01)、合众汽车哪吒V(03/01)、野马汽车斯派卡(03/02)、野马汽车博骏(03/02)、奥迪(进口)奥迪A8L(03/03)、斯巴鲁傲虎(03/03)、小鹏汽车G3(03/03)、爱驰汽车爱驰U5(03/03)、小鹏汽车P7(03/03)、长安欧尚A600新能源(03/03)、福田汽车大将军(03/06)、比亚迪秦PLUS(03/08)、广汽本田EA6(03/10)、东风日产启辰D60(03/12)、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EV(03/28)。 年报披露时间梳理:汽车板块上市公司的预计年报披露日期主要集中在3-4月份。 分析师承诺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风险提示 本报告版权归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所有,仅供我公司客户使用。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复制或传播。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我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我公司不保证该资料及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资料、建议及推测仅反映我公司于本报告公开发布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我公司可能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建议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我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我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处于最新状态;我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 本报告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要约或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报告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我公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说明 本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是指取得监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资格的机构及其咨询人员为证券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的相关信息、分析、预测或建议,并直接或间接收取服务费用的活动。 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并向客户发布的行为。 国信汽车首席分析师:梁超 手机/微信:13602636965 邮箱:liangchao@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5080001 国信汽车分析师:唐旭霞 手机/微信:18682213292 邮箱:tangxx@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9080002 国信汽车分析师:周俊宏 手机/微信:13641845878 邮箱:zhoujunhong@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20070002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