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交易型机构杠杆下降——2021年1月托管月报

交易型机构杠杆下降——2021年1月托管月报

作者: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固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交易型机构杠杆下降——2021年1月托管月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申万宏源债券】孟祥娟 赵宇璇 本期投资提示: 2020年境外机构配置境内债券力度增强 2020年整体境外机构配置境内债券动力有所增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包括中美利差维持较高水平,人民币相对美元强势,中国债券纳入国际债券指数。国际债券指数方面,从2020年2月28日起,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债券指数(GBI-EM)把中国债券分10个月纳入,给中国带来得潜在增量资金规模为226亿美元。同时在2020年10月宣布,富时罗素世界政府债券指数(WGBI)将于2021年10月将中国政府债券纳入,预计将带来1400-1700亿美元增量资金。 境外机构二级配置国债久期小幅拉长 2020年境外机构二级配置国债久期小幅拉长。我们按照境外机构在二级市场净买入加权久期来看,2020年境外机构二级配置国债久期小幅拉长,由6.49年拉长至7.75年。2020年境外机构二级配置政金债久期小幅缩短,由7.75年缩短至5.57年。 1月托管数据分析 1月中债登和上清所两处合计托管量102.27万亿,比12月份托管量增加6064亿元。分场所来看,1月中债登托管量为77.5万亿,较12月增加3821亿元;上清所托管量24.7万亿,较12月增加2242亿元。 分券种来看托管量,1月国债托管量减少922亿元,地方政府债托管量增加3455亿元,政金债托管量增加782亿元。发行期限方面,利率债略有缩短,信用债(不含同业存单)小幅缩短。从发行规模情况来看,地方债和政金债发行规模大幅上涨,国债发行规模大幅下降。 投资者持仓方面,我们观察到几个特点: (1)1月份商业银行仍为国债主要的增持机构。 (2)整体二级现券成交期限有所延长,由12月份的3.67年增加至3.93年。 (3)1月交易型机构杠杆率有所下降。其中,非法人产品(基金类)杠杆率由1.14下降至1.07,证券公司杠杆率由2.26下降至1.88。 托管量数据回顾: (1)全国性商业银行增持地方政府债、中期票据和资产支持证券,减持政金债、商业银行债及二级资本工具和国债。 (2)城商行增持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和同业存单,减持国债。 (3)农商行增持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同业存单、商业银行债及二级资本工具和短融超短融。 (4)信用社增持国债、政金债、同业存单和短融超短融,减持企业债。 (5)券商增持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和中期票据,减持国债和同业存单。 (6)非法人产品增持商业银行债及二级资本工具和中期票据,减持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企业债、资产支持证券和短融超短融。 (7)境外机构增持国债、政金债和同业存单。 1.2020年境外机构配置境内债券力度增强 2020年整体境外机构配置境内债券动力有所增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包括中美利差维持较高水平,人民币相对美元强势,中国债券纳入国际债券指数。中国相对美国较早控制住新冠疫情,为应对疫情,中国货币政策较美国也更为克制。2020年中美利差平均水平在154bp,较2019年上升92bp。202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6.97升值至6.54。 国际债券指数方面,从2020年2月28日起,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债券指数(GBI-EM)把中国债券分10个月纳入,给中国带来得潜在增量资金规模为226亿美元。同时在2020年10月宣布,富时罗素世界政府债券指数(WGBI)将于2021年10月将中国政府债券纳入,预计将带来1400-1700亿美元增量资金。 2.境外机构二级配置国债久期小幅拉长 2020年境外机构二级配置国债久期小幅拉长。我们按照境外机构在二级市场净买入加权久期来看,2020年境外机构二级配置国债久期小幅拉长,由6.49年拉长至7.75年。2020年境外机构二级配置政金债久期小幅缩短,由7.75年缩短至5.57年。 境外机构二级配置中国国债偏好1-3年和3-5年期限,2020年以来减持短期限(1年及以下),对长期限配置强度有所增加。 2. 1月托管数据分析 1月中债登和上清所两处合计托管量102.27万亿,比12月份托管量增加6064亿元。分场所来看,1月中债登托管量为77.5万亿,较12月增加3821亿元;上清所托管量24.7万亿,较12月增加2242亿元。 分券种来看托管量,1月国债托管量减少922亿元,地方政府债托管量增加3455亿元,政金债托管量增加782亿元。商业银行债及二级资本工具托管量增加464亿元。企业债托管量减少210亿元。资产支持证券托管量增加141亿元。中票托管量增加1047亿元。短融超短融托管量增加310亿元。同业存单托管量增加72亿元。 发行期限方面,利率债略有缩短,信用债(不含同业存单)小幅缩短。利率债加权发行期限为6.10年,比12月份减少了0.96年。信用债(不含同业存单)加权发行期限为2.69年,比12月份减少了0.11年。 从发行规模情况来看,地方债和政金债发行规模大幅上涨,国债发行规模大幅下降。1月国债发行量为5740亿元,净发行为-687亿元;地方债发行3623亿元,净发行3593亿元。政金债发行5699亿元,净发行量为1685亿元。 投资者持仓方面,我们观察到几个特点: (1)1月份商业银行仍为国债主要的增持机构。1月国债发行规模较小,国债共计净发行-687亿元,农商及农合、保险机构和境外机构为主要增持机构。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大幅上升,共计发行3593亿元,全国性商业银行、农商及农合和城市商业银行为主要增持机构。 (2)整体二级现券成交期限有所延长,由12月份的3.67年增加至3.93年。整体趋势来看从19年10月份至19年12月份二级现券成交久期从高点迅速回落,20年2月又回到高点,而后至今二级现券成交久期下降。 (3)1月交易型机构杠杆率有所下降。其中,非法人产品(基金类)杠杆率由1.14下降至1.07,证券公司杠杆率由2.26下降至1.88。 托管量数据回顾: (1)全国性商业银行增持地方政府债、中期票据和资产支持证券,减持政金债、商业银行债及二级资本工具和国债。1月份全国性商业银行在中债登和上清所的合计托管量增加4258亿元。分券种看,全国性商业银行1月份增持地方政府债3801亿元,增持中期票据198亿元,增持资产支持证券185亿元。减持政金债322亿元,减持商业银行债及二级资本工具78亿元,减持国债72亿元。 (2)城商行增持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和同业存单,减持国债。1月份城商行在中债登和上清所的合计托管量增加314亿元。分券种来看,增持地方政府债210亿元,增持政金债105亿元,增持同业存单315亿元。减持国债685亿元。 (3)农商行增持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同业存单、商业银行债及二级资本工具和短融超短融。1月份农商行和农合行在中债登和上清所的合计托管量增加3827亿元。分券种来看,农商行增持国债278亿元,增持地方政府514亿元,增持政金债1032亿元,增持同业存单1515亿元,增持商业银行债及二级资本工具164亿元,增持短融超短融104亿元。 (4)信用社增持国债、政金债、同业存单和短融超短融,减持企业债。1月份信用社在中债登和上清所的合计托管量增加1507亿元。分券种来看,信用社增持国债76亿元,增持政金债379亿元,增持同业存单970亿元,增持短融超短融34亿元。减持企业债10亿元。 (5)券商增持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和中期票据,减持国债和同业存单。1月份券商在中债登和上清所的合计托管量增加227亿元。分券种来看,券商增持地方政府债200亿元,增持政金债134亿元,增持中期票据151亿元。减持国债296亿元。减持同业存单181亿元。 (6)非法人产品增持商业银行债及二级资本工具和中期票据,减持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企业债、资产支持证券和短融超短融。1月份非法人产品在中债登和上清所的合计托管量减少4743亿元。分券种来看,增持商业银行债及二级资本工具49亿元,增持中期票据242亿元。减持国债686亿元,减持地方政府债1465亿元,减持政金债975亿元,减持企业债197亿元,减持资产支持证券271亿元,减持短期超短融59亿元。 (7)境外机构增持国债、政金债和同业存单。1月份境外机构在中债登和上清所的合计托管量增加2228亿元。分券种来看,增持国债1211亿元,增持政金债378亿元,增持同业存单430亿元。 往期托管月报回顾 永煤事件后机构配置信用债有何变化——2020年12月托管量点评 交易型机构杠杆被动提升——2020年11月托管量点评 交易型机构降杠杆——2020年10月托管量点评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