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如果被近期的行情折磨,不妨看看这个行业

如果被近期的行情折磨,不妨看看这个行业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西证券股票专家】/ 发布时间:2021-02-2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如果被近期的行情折磨,不妨看看这个行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春节前后的行情可谓跌宕起伏。 节前1月M2增速公布,跌倒10%以下,可行情却诡异的接连走高。 春节期间,外围市场大涨,节后的A股却高开低走,震荡回落,就连春节期间票房超预期的热门影视板块,也没能逃脱冲高回落的命运。 资本市场历来关注的一号文件及两会等题材,截止目前也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唯一能看的有色还算一个,但是猛打猛冲到了这个位置,追高恐怕也不是太明智的选择了。 那么面对春节后依旧动荡的行情,还有什么题材可供选择呢? 其实在春节期间,还有一个火热的产业,如果不是因为电影票房超预期引发的热议,这个产业完全有可能在节后成为引爆市场的热点,它就是医美。 # 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如果自己或身边的朋友在从事这个行业,你或许就知道,春节期间这个行业的火爆完全不输各大院线。并且春节期间电影行业的火爆,偶然性或许更大,未来能否延续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但支撑起医美火热景象的,更多的还是新一代消费者医美观念、消费能力以及心理层面的变化。因此,医美行业的前景对股价的支撑或许更有力,未来的潜力或许更大,行情持续性可能也更强。 在医美机构,一支玻尿酸可以卖到3000至5000元的价格,但多个上市公司的招股书里披露,其成本价每支不到20元。 玻尿酸为什么如此暴利?打入消费者体内的昂贵的玻尿酸,又是如何一步步被加价分账的?这个问题,本文会详细地解答,相信看完之后,大家对医美行业的认知也会更加深刻。 玻尿酸,也叫透明质酸。它天然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分布在眼睛、骨关节和皮肤,但仅仅只有15g左右。1934年,它在牛眼中被提取出来,人们开始通过它来填补这三个部位的缺陷。出于用途和技术要求的不同,玻尿酸原料可以分为三类:医药级、化妆品级、食品级,其中医药级原料被应用在医疗美容、骨科治疗和眼科治疗中。 # 稳定的行业格局 据统计,国内每毫升玻尿酸终端付费约857元,原材料成本才30元。两者之间的差额827元去哪儿了?有机构算了一笔账。 最初,玻尿酸原材料30元,到生产商的手上涨了270元; 紧接着,在经销商和医疗机构手里又被加价557元。 而这557元中,医生分得85元,营销渠道分得342元。 然而渠道是成千上万,因此分到每个渠道头上也没有那么多。但生产玻尿酸的厂商并不多,所以在产业链上最大的赢家还是属于生产商。 根据沙利文在2020年发布的《中国透明质酸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中国2019年透明质酸原料的总销量已经占据全球总销量的81.0%。 目前国内医美美容玻尿酸行业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华熙生物“纵向”发展,几乎覆盖了全产品线,从原料产品纵贯到功能性护肤品。 爱美客对标华熙生物的医美业务。 昊海生科对标华熙生物的“医药及医疗器械终端”板块,专注眼科和骨科,将精力集中于注射类医疗美容用品。 由于医药级原料审批流程在2至5年左右,叠加上述三家公司手握过硬的技术,扎根市场已久,拥有的议价权。因此市场普遍认为2-5年的内,三足鼎立的格局难以改变。 # 产品价格的趋势性上涨 还有分析认为,玻尿酸未来的市场准入门槛可能会更高,少数几个头部公司的垄断市场的格局或因此延续,价格战也难以出现,因此未来的玻尿酸价格或许还会上涨。 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X 稳定的行业格局 X 产品价格的趋势性上涨 = 一个行业走牛的基础 所以,如果你正在被近期的行情折磨,不妨从短期得失中跳脱出来,好好的审视一下医美行业的中长线机会。 风险提示 本文内容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内容所提及的市场判断、荐股等建议仅供参考,不能确保获得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本文内容所提及统计数据仅作展示使用。投资者应在充分考虑自己所能承受之风险前提下,自主、谨慎地做出投资决定,一切投资风险自担。我司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