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每日最强音】春节的三个核心词:城市分化、纠偏不够、出口仍强|宏观+互联网研究+传媒(20210218)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每日最强音】春节的三个核心词:城市分化、纠偏不够、出口仍强|宏观+互联网研究+传媒(20210218)》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每日最强音0218.mp3 From 华创证券研究 00:00 03:40 创见·华创证券机构客户服务平台 最新最全投研资讯一键即达! 重点推荐 0 1 华创宏观 城市分化、纠偏不够、出口仍强——春节的三个核心词&每周经济观察第6期 主要观点: 前言:春节的经济数据,直观的感受有三个。第一,城市与乡镇、城市与城市之间分化会较大。根据商务部数据,全国36个大中城市“就地过年”人数比往年增加了4800多万。意味着乡镇、小城市、旅游城市过年人数大幅少于往年。但乡镇缺乏消费的监测数据,易被忽视。即使是城市之间,分化也较大,北京、上海返乡人数大致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30%,大城市中返乡人数偏低。北京、上海的消费强劲也不足以代表城市春节消费。考虑到36个大中城市经济占比不足一半,我们预计春节整体的消费数据或偏弱。第二,生产强、消费弱,已经持续一年的格局没有因春节的到来发生改变。我们观察一些工业品的春节前的开工率数据,如汽车轮胎、螺纹钢、线材等,基本与2019年春节同期持平。意味着,生产并未受疫情太多影响。第三,出口依然偏强。考虑到海外疫苗注射的持续推进,上半年出口依然是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力量。 国内疫情现状:2月7日,新增确诊病例降至0(本土,下同)。2月7日至2月16日,全国累计新增确诊病例仅1例。 春节前后消费数据概览: (一)地产:成交偏强。30大中城市销售面积,今年1月15日-2月15日(春节前后1个月),按2019年基数算,复合增长为14.9%,强于2020年下半年。 (二)耐用品消费:剔除基数影响后,汽车、家电偏弱,手机偏强。汽车1月销售数据相比2019年,复合增速为0.6%,而2020年12月增速为7.2%。家电方面,今年1月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零售企业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12.6%。两年复合增速或在0%附近。而2020年12月,空调销售同比为8%、洗衣机销售同比为2.8%、冰箱销售同比为22.2%。手机方面,根据信通院数据,两年手机出货量复合增速为8.5%。2020年12月手机出货量同比为-12.6%。 (三)餐饮零售:整体或仍偏弱。以济南的数据为例,“除夕至初二,重点监测的26家零售和住餐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81亿元,较正常年份2019年同期增长5.2%。……重点监测的9家住餐企业……,较2019年下降20.2%。” (四)出行:大致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30%-50%。铁路数据,节前15天(1月28日至2月1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233万人次,同比减少1.16亿人次,大降68.8%。百度迁徙数据,计算2021年1月28日-2月15日的迁徙规模指数之后,与2019年同期(农历)比较,大概是其一半左右。 (五)电影票房:史上最强春节档。但体量较小,对经济影响不大。 (六)景区旅游:受出行人数降低、景区开放数量减少(大概80%正常开放)、最大承载量限制(75%)等因素,预计恢复程度不如去年国庆(恢复至7成)。各地分化较大,北京(大概仅正常年份的20%-30%的迁出)景区人数恢复至九成,但黄山(依赖外来人口)景区人数仅2019年的1/4。 (七)综合评估:初步评估疫情对出行、旅游、餐饮零售等消费的冲击,影响1季度GDP 0.3%-0.5%左右。 春节前后生产、出口数据概览 (一)工业生产:开工率的数据看,今年春节前汽车轮胎、螺纹钢、线材与2019年春节前后相近。(二)施工:据百年建筑网调研数据,今年不停工项目较多,但建材从业人员返乡较多,节后预计建筑市场启动加快,但建材市场的恢复受劳工到位制约。(三)外贸:根据中港协数据,1月下旬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20.5%,其中外贸吞吐量同比+19.8%,好于2020年12月。韩国、越南1月出口增速依然在高位。 (具体观点请点击下方报告原文链接获取) 风险提示:物价大幅上行。 摘自《城市分化、纠偏不够、出口仍强——春节的三个核心词&每周经济观察第6期》 联系人:张瑜 发布时间:2021/02/17 (完整报告请联系分析师或对口销售) 0 2 华创互联网研究 2021年互联网行业春节营销情况梳理 事项: 春节素来是互联网企业的必争战场,从春晚冠名、红包到各种形式的线上内容促销,以腾讯字节拼多多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春节期间撒钱力度空前,也借助春节的窗口不断改变着行业的格局。2021年随着短视频行业的爆发式发展,以春晚冠名+春节红包为核心的系列营销,也成为视频号、抖音、快手的生死争夺战争,也将影响2021年整个行业格局。 评论: 7年复盘:历史上的春节成就了互联网的谁?自2015年微信打响春节红包赞助第一枪以来,历年春节都是互联网产品开疆拓土的新机会。这是一场冠名争夺赛,是一本春节生意经,也是中国互联网变迁史。历年来各大互联网公司分别加入冠名争夺战中,前半场在2015-2018年间,以支付领域为主;中场以2018年字节跳动为标志,铸就了现象级APP抖音 ;2019年之后各互联网公司围绕主营业务,红包活动已经拓展至电商和长短视频中。而2021年则是短视频+支付火拼。 2020和2021年两年春节成为短视频巨头的必争节点。2020年叠加疫情发酵的黑天鹅事件带来线上内容消费热情空前。三家短视频(抖音、快手、腾讯微视)齐发力,快手10亿独家冠名春晚,抖音20亿春晚红包,微视10亿红包。春节战役之后,春节带来的人群聚集效应形成流量蓄水池,三家用户规模春节期间刷新高,但快手与抖音凭借产品本身的运营与留存能力将春节买量过后规模效应的持续留存,DAU高峰维持至2020年Q2,微视逐渐被微信视频号替代。 2021年短视频巨头抖音、快手、腾讯视频号取代微视再次争夺春晚+春节红包。快手重点布局省级卫视与顶流艺人,全方位获取用户,快手将获客作为春节营销的重点,力求缩小同抖音的用户规模差距。和快手相比,抖音则将更多注意力放到了巩固用户规模优势、增强用户粘性、丰富变现方式的层面上。合作对象方面,抖音第二次与央视春晚达成合作,再度成为央视春晚的独家红包互动合作伙伴。微信红包封面已与视频号打通,春节红包为视频号带来可观增量用户。 建议关注:短视频行业兼具内容消费与社交属性,整体赛道仍旧处于上升期,变现具备较高天花板。建议关注:腾讯控股、快手科技、哔哩哔哩。 (具体观点请点击下方报告原文链接获取) 风险提示:用户留存不达预期,竞争加剧。 摘自《2021年互联网行业春节营销情况梳理》 联系人:靳相宜 发布时间:2021/02/17 (完整报告请联系分析师或对口销售) 0 3 华创传媒 影视动漫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史上最强春节档,七日票房有望接近80亿 事项: 根据猫眼初步统计,截至2月16日(大年初五)晚八点,2021年春节档实现总票房68亿元(含服务费),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33%,扣除服务费后累计实现票房63亿,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31%。 评论: 史上最强春节档,预计春节七日票房总和接近80亿。根据猫眼初步统计,截至2月16日(大年初五)晚八点,2021年春节档实现总票房68亿元(含服务费),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33%,扣除服务费后累计实现票房63亿,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31%。我们预计春节档七日票房最终成绩在77~80亿之间,相比2019年59亿的历史最高水平增长32%,创春节档最高票房记录。 人次和票价共振,人次增长为票房增长的主要动力。拆分人次和票价来看,六日累计1.4亿人次,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20%;含服务费的平均票价49.3元,相比2019年同期44.8元增长10%;不含服务费票价45.4元,相比2019年41.8元的平均票价增长9%,整体来看人次的增长为驱动票房增长的主要动力。 春节档影片质量过硬,头部影片票房马太效应愈加明显。2021年春节档电影整体质量相比往年大有提升,再次验证优质内容对观影人次和票房的强提振效应。截至2月16日,票房排名前五的影片《唐探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熊出没》/《新神榜》豆瓣评分分别为5.7/8.2/7.1/6.8/7.4,除《唐探3》相比前两部口碑有所下滑外,其他影片的豆瓣评分基本在7分以上,相比2018和2019年口碑明显提升。从单片的票房集中度来看,头部影片的马太效应明显,《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两部影片占总票房的80%以上,TOP2影片的市占率显著高于往年。《你好,李焕英》后来居上,有望创单片票房新记录。春节档票房前两名影片为《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票房分别为33亿和21亿,占总票房比分别为49%和31%。其中《唐探3》有前两部影片的优质成绩开先河,大年初一首日的上座率接近70%,首日票房即超10亿。《你好,李焕英》首日票房不到3亿,但凭借影片优秀的内容质量和良好的口碑效应后来居上,目前排片率和票房均超《唐探3》,初四初五单日票房均超5亿。我们预计优质和影片质量叠加口碑效应将驱动《你好,李焕英》票房持续保持第一,总票房有望超越《流量地球》和《哪吒》,甚至开创中国单片票房新纪录。 投资建议:2021年电影市场继元旦档取得开门红后,春节档更是刷新影视票房新高,截至2月16日2021年影片总票房已接近100亿,优质影片驱动下电影市场的恢复程度持续超预期。短期来看,一季度票房增长超预期,叠加2020年的低基数效应,影院公司及春节档影片的内容投资方的Q1业绩将迎来大幅度修复。全年来看,从目前线下影院恢复情况看,我们预计2021年票房相比2019年的恢复程度在90%~110% ,未来电影市场表现优劣的核心在于有无充足的优质影片供给。对于银幕增速:疫情导致供给端银幕增速大幅下滑,根据灯塔数据,截至2021年2月16日全国银幕数已降至69493块,相比2020年下滑5%,我们预计2021年银幕数增长在-10%~0%之间。对于行业格局:根据艺恩数据,疫情之后万达影投市占率提升明显,中长期电影市场恢复及银幕增速下滑将驱动单银幕产出在2021~2022年迎来拐点,利好头部影投公司。建议关注万达电影(《唐人街探案3》票房截至2月16日超30亿,影院业务逐渐恢复),北京文化(《你好,李焕英》出品方)。 (具体观点请点击下方报告原文链接获取)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可能阻碍影院上座率的持续恢复,优质单片供给不足。 摘自《影视动漫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史上最强春节档,七日票房有望接近80亿》 联系人:刘欣 发布时间:2021/02/16 (完整报告请联系分析师或对口销售) 每日研究报告一览 总量研究 【华创宏观】疫苗是根,财政刺激是肥,复苏是果实——50图全观海外经济资产细节 行业研究 【华创互联网研究】Clubhouse背后的互联网通信云服务产业 【华创电新】海外四大动力电池20Q4业绩点评:韩企表现亮眼,松下蓄势待发 【华创汽车】2021年电动智能车供给爆发,争夺高端定价权 【华创通信】通信行业周报(20210211-20210217):春节期间新闻盘点:MWC上海展将于下周正式召开,建议关注物联网、毫米波产业链进展 【华创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行业周报(20210208-20210217):1月新能源车销量创历史新高,SKI遭禁扰动行业格局 【华创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行业跟踪报告:1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创历史新高,全年高增可期 本月金股 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华创金工】华创金工周报(20210125-20210129):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每日最强音0218.mp3 From 华创证券研究 00:00 03:40 创见·华创证券机构客户服务平台 最新最全投研资讯一键即达! 重点推荐 0 1 华创宏观 城市分化、纠偏不够、出口仍强——春节的三个核心词&每周经济观察第6期 主要观点: 前言:春节的经济数据,直观的感受有三个。第一,城市与乡镇、城市与城市之间分化会较大。根据商务部数据,全国36个大中城市“就地过年”人数比往年增加了4800多万。意味着乡镇、小城市、旅游城市过年人数大幅少于往年。但乡镇缺乏消费的监测数据,易被忽视。即使是城市之间,分化也较大,北京、上海返乡人数大致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30%,大城市中返乡人数偏低。北京、上海的消费强劲也不足以代表城市春节消费。考虑到36个大中城市经济占比不足一半,我们预计春节整体的消费数据或偏弱。第二,生产强、消费弱,已经持续一年的格局没有因春节的到来发生改变。我们观察一些工业品的春节前的开工率数据,如汽车轮胎、螺纹钢、线材等,基本与2019年春节同期持平。意味着,生产并未受疫情太多影响。第三,出口依然偏强。考虑到海外疫苗注射的持续推进,上半年出口依然是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力量。 国内疫情现状:2月7日,新增确诊病例降至0(本土,下同)。2月7日至2月16日,全国累计新增确诊病例仅1例。 春节前后消费数据概览: (一)地产:成交偏强。30大中城市销售面积,今年1月15日-2月15日(春节前后1个月),按2019年基数算,复合增长为14.9%,强于2020年下半年。 (二)耐用品消费:剔除基数影响后,汽车、家电偏弱,手机偏强。汽车1月销售数据相比2019年,复合增速为0.6%,而2020年12月增速为7.2%。家电方面,今年1月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零售企业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12.6%。两年复合增速或在0%附近。而2020年12月,空调销售同比为8%、洗衣机销售同比为2.8%、冰箱销售同比为22.2%。手机方面,根据信通院数据,两年手机出货量复合增速为8.5%。2020年12月手机出货量同比为-12.6%。 (三)餐饮零售:整体或仍偏弱。以济南的数据为例,“除夕至初二,重点监测的26家零售和住餐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81亿元,较正常年份2019年同期增长5.2%。……重点监测的9家住餐企业……,较2019年下降20.2%。” (四)出行:大致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30%-50%。铁路数据,节前15天(1月28日至2月1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233万人次,同比减少1.16亿人次,大降68.8%。百度迁徙数据,计算2021年1月28日-2月15日的迁徙规模指数之后,与2019年同期(农历)比较,大概是其一半左右。 (五)电影票房:史上最强春节档。但体量较小,对经济影响不大。 (六)景区旅游:受出行人数降低、景区开放数量减少(大概80%正常开放)、最大承载量限制(75%)等因素,预计恢复程度不如去年国庆(恢复至7成)。各地分化较大,北京(大概仅正常年份的20%-30%的迁出)景区人数恢复至九成,但黄山(依赖外来人口)景区人数仅2019年的1/4。 (七)综合评估:初步评估疫情对出行、旅游、餐饮零售等消费的冲击,影响1季度GDP 0.3%-0.5%左右。 春节前后生产、出口数据概览 (一)工业生产:开工率的数据看,今年春节前汽车轮胎、螺纹钢、线材与2019年春节前后相近。(二)施工:据百年建筑网调研数据,今年不停工项目较多,但建材从业人员返乡较多,节后预计建筑市场启动加快,但建材市场的恢复受劳工到位制约。(三)外贸:根据中港协数据,1月下旬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20.5%,其中外贸吞吐量同比+19.8%,好于2020年12月。韩国、越南1月出口增速依然在高位。 (具体观点请点击下方报告原文链接获取) 风险提示:物价大幅上行。 摘自《城市分化、纠偏不够、出口仍强——春节的三个核心词&每周经济观察第6期》 联系人:张瑜 发布时间:2021/02/17 (完整报告请联系分析师或对口销售) 0 2 华创互联网研究 2021年互联网行业春节营销情况梳理 事项: 春节素来是互联网企业的必争战场,从春晚冠名、红包到各种形式的线上内容促销,以腾讯字节拼多多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春节期间撒钱力度空前,也借助春节的窗口不断改变着行业的格局。2021年随着短视频行业的爆发式发展,以春晚冠名+春节红包为核心的系列营销,也成为视频号、抖音、快手的生死争夺战争,也将影响2021年整个行业格局。 评论: 7年复盘:历史上的春节成就了互联网的谁?自2015年微信打响春节红包赞助第一枪以来,历年春节都是互联网产品开疆拓土的新机会。这是一场冠名争夺赛,是一本春节生意经,也是中国互联网变迁史。历年来各大互联网公司分别加入冠名争夺战中,前半场在2015-2018年间,以支付领域为主;中场以2018年字节跳动为标志,铸就了现象级APP抖音 ;2019年之后各互联网公司围绕主营业务,红包活动已经拓展至电商和长短视频中。而2021年则是短视频+支付火拼。 2020和2021年两年春节成为短视频巨头的必争节点。2020年叠加疫情发酵的黑天鹅事件带来线上内容消费热情空前。三家短视频(抖音、快手、腾讯微视)齐发力,快手10亿独家冠名春晚,抖音20亿春晚红包,微视10亿红包。春节战役之后,春节带来的人群聚集效应形成流量蓄水池,三家用户规模春节期间刷新高,但快手与抖音凭借产品本身的运营与留存能力将春节买量过后规模效应的持续留存,DAU高峰维持至2020年Q2,微视逐渐被微信视频号替代。 2021年短视频巨头抖音、快手、腾讯视频号取代微视再次争夺春晚+春节红包。快手重点布局省级卫视与顶流艺人,全方位获取用户,快手将获客作为春节营销的重点,力求缩小同抖音的用户规模差距。和快手相比,抖音则将更多注意力放到了巩固用户规模优势、增强用户粘性、丰富变现方式的层面上。合作对象方面,抖音第二次与央视春晚达成合作,再度成为央视春晚的独家红包互动合作伙伴。微信红包封面已与视频号打通,春节红包为视频号带来可观增量用户。 建议关注:短视频行业兼具内容消费与社交属性,整体赛道仍旧处于上升期,变现具备较高天花板。建议关注:腾讯控股、快手科技、哔哩哔哩。 (具体观点请点击下方报告原文链接获取) 风险提示:用户留存不达预期,竞争加剧。 摘自《2021年互联网行业春节营销情况梳理》 联系人:靳相宜 发布时间:2021/02/17 (完整报告请联系分析师或对口销售) 0 3 华创传媒 影视动漫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史上最强春节档,七日票房有望接近80亿 事项: 根据猫眼初步统计,截至2月16日(大年初五)晚八点,2021年春节档实现总票房68亿元(含服务费),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33%,扣除服务费后累计实现票房63亿,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31%。 评论: 史上最强春节档,预计春节七日票房总和接近80亿。根据猫眼初步统计,截至2月16日(大年初五)晚八点,2021年春节档实现总票房68亿元(含服务费),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33%,扣除服务费后累计实现票房63亿,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31%。我们预计春节档七日票房最终成绩在77~80亿之间,相比2019年59亿的历史最高水平增长32%,创春节档最高票房记录。 人次和票价共振,人次增长为票房增长的主要动力。拆分人次和票价来看,六日累计1.4亿人次,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20%;含服务费的平均票价49.3元,相比2019年同期44.8元增长10%;不含服务费票价45.4元,相比2019年41.8元的平均票价增长9%,整体来看人次的增长为驱动票房增长的主要动力。 春节档影片质量过硬,头部影片票房马太效应愈加明显。2021年春节档电影整体质量相比往年大有提升,再次验证优质内容对观影人次和票房的强提振效应。截至2月16日,票房排名前五的影片《唐探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熊出没》/《新神榜》豆瓣评分分别为5.7/8.2/7.1/6.8/7.4,除《唐探3》相比前两部口碑有所下滑外,其他影片的豆瓣评分基本在7分以上,相比2018和2019年口碑明显提升。从单片的票房集中度来看,头部影片的马太效应明显,《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两部影片占总票房的80%以上,TOP2影片的市占率显著高于往年。《你好,李焕英》后来居上,有望创单片票房新记录。春节档票房前两名影片为《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票房分别为33亿和21亿,占总票房比分别为49%和31%。其中《唐探3》有前两部影片的优质成绩开先河,大年初一首日的上座率接近70%,首日票房即超10亿。《你好,李焕英》首日票房不到3亿,但凭借影片优秀的内容质量和良好的口碑效应后来居上,目前排片率和票房均超《唐探3》,初四初五单日票房均超5亿。我们预计优质和影片质量叠加口碑效应将驱动《你好,李焕英》票房持续保持第一,总票房有望超越《流量地球》和《哪吒》,甚至开创中国单片票房新纪录。 投资建议:2021年电影市场继元旦档取得开门红后,春节档更是刷新影视票房新高,截至2月16日2021年影片总票房已接近100亿,优质影片驱动下电影市场的恢复程度持续超预期。短期来看,一季度票房增长超预期,叠加2020年的低基数效应,影院公司及春节档影片的内容投资方的Q1业绩将迎来大幅度修复。全年来看,从目前线下影院恢复情况看,我们预计2021年票房相比2019年的恢复程度在90%~110% ,未来电影市场表现优劣的核心在于有无充足的优质影片供给。对于银幕增速:疫情导致供给端银幕增速大幅下滑,根据灯塔数据,截至2021年2月16日全国银幕数已降至69493块,相比2020年下滑5%,我们预计2021年银幕数增长在-10%~0%之间。对于行业格局:根据艺恩数据,疫情之后万达影投市占率提升明显,中长期电影市场恢复及银幕增速下滑将驱动单银幕产出在2021~2022年迎来拐点,利好头部影投公司。建议关注万达电影(《唐人街探案3》票房截至2月16日超30亿,影院业务逐渐恢复),北京文化(《你好,李焕英》出品方)。 (具体观点请点击下方报告原文链接获取)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可能阻碍影院上座率的持续恢复,优质单片供给不足。 摘自《影视动漫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史上最强春节档,七日票房有望接近80亿》 联系人:刘欣 发布时间:2021/02/16 (完整报告请联系分析师或对口销售) 每日研究报告一览 总量研究 【华创宏观】疫苗是根,财政刺激是肥,复苏是果实——50图全观海外经济资产细节 行业研究 【华创互联网研究】Clubhouse背后的互联网通信云服务产业 【华创电新】海外四大动力电池20Q4业绩点评:韩企表现亮眼,松下蓄势待发 【华创汽车】2021年电动智能车供给爆发,争夺高端定价权 【华创通信】通信行业周报(20210211-20210217):春节期间新闻盘点:MWC上海展将于下周正式召开,建议关注物联网、毫米波产业链进展 【华创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行业周报(20210208-20210217):1月新能源车销量创历史新高,SKI遭禁扰动行业格局 【华创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行业跟踪报告:1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创历史新高,全年高增可期 本月金股 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华创金工】华创金工周报(20210125-20210129):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