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农业】周报:疫情调整预期,龙头紧抱不松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农业】周报:疫情调整预期,龙头紧抱不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报告导读 本报告导读 近期关注疫情新变化,2021年猪价均价需要上调;中期继续推荐细分龙头供给端大机会,竞争优势持续扩大带来未来3年确定性成长机会。 投资要点 近期农业板块蓝筹股持续上涨,我们认为是市场对龙头公司竞争优势的认知深化、长期资金成为边际定价资金主力的必然结果:优秀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正在逐步扩大,虽然表面看竞争点不同,但本质上演绎的都是农业供给端效率驱动集中度提升的大机会,背后都是时代奖励匠人精神的结果。技术、管理优势前端驱动,组织效率后端驱动,细分龙头公司将成为农业工业化的整合推进者,工业化红利的受益者,持续推荐。 疫情恶化带来全年猪价预期调整:1)产能基本恢复,供给端比较稳定→疫情在北方再次蔓延,新毒株以新形式干扰产能恢复,产能恢复速度可能比预期更慢,供给端仍有不确定性。2)周期结束→下行斜率将低于预期,暴利持续时间可能比想象的更长。3)我们认为:2021年全年生猪价格预期需要上调。 种植种业:技术革新,行业扩容,龙头受益。我们继续强调2020年转基因玉米元年,2021年转基因玉米落地年的判断,目前我国具有进行玉米转基因的推广必要性和能力,未来转基因技术将集中在少数企业,且短时间内市占率快速提高,后续将进入政策或文本密集出台期,持续推荐相关标的;此外,全球原材料周期下带动的农产品景气也将持续,继续推荐种植链。 投资建议:从成长的角度继续推荐:供给效率革命主线。生猪板块: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温氏股份、新希望、天康生物等;后周期板块:海大集团、生物股份;肉禽:圣农发展、立华股份、湘佳股份等;种植链: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等。从周期的角度继续推荐:有望超预期的动物蛋白周期,生猪、肉禽标的有望迎来阶段性β机会。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养殖疫病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 正文 1 市场风格演绎下的农业投资机会 1.1. 竞争优势带来确定性,继续关注农业三大公司 近期农业板块蓝筹股持续上涨,各行业龙头公司的涨幅高于指数,我们认为是市场对龙头公司竞争优势的认知深化、长期资金成为边际定价资金主力的必然结果。国泰君安策略团队在《A股史上第一次蓝筹股泡沫》中也提到,当前的市场风格是强化“大市值抱团”,而不是重演“小市值弹性”,这是市场综合风险偏好、宏观流动性、微观流动性结果。 从过去几轮行业周期或公司历史业绩来说,业绩确定性、行业趋势确定性铸就优秀公司护城河,估值从相对估值法向绝对估值法转变: 1)优秀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正在逐步扩大,虽然表面看竞争点不同,但背后都是时代奖励匠人精神的结果。技术、管理优势前端驱动,组织效率后端驱动,将迎来确定性的增长机会,确定性带来更高的业绩和公司发展能见度,更适合长期资金,更适合用绝对估值法估值,当前成长空间仍大。 2)优秀的企业正在扩展边界,新业务将为公司带来逻辑转换和估值提升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养殖和饲料企业正在向下游发展,优秀的食品企业向B、C端扩展产品边界,他们将区域优势复制到全国或将业务的经验和优势复制到其他业务,未来公司将形成更长产业链,新业务将为公司带来逻辑转换和估值提升的空间。 2021年持续推荐农业三大龙头,我们认为三大公司确定性和成长属性俱强,未来5年内的发展思路清晰: 1)牧原股份:β、α共振。我们自11月初以来强调的非瘟基因缺失新毒株影响正在被验证,冬季疫情持续蔓延带来的供给端波动问题,生猪年度均价预期需要向上调整,同时公司α属性凸显。短期来看,我们认为公司2021年生猪出栏量有望超4000万头,成本控制的相对优势预计也能持续,公司成长属性突出。 2)海大集团:中局能见度最清晰的农业公司,没有之一。近期我们发布公司深度报告《三重境界看海大》,我们认为多数竞争对手在转型、退出时的存量竞争阶段,公司反而迎来了最好的发展阶段,目前公司市占率仍低,成长空间仍大,持续核心推荐。 3)圣农发展:我们认为公司成长有望超预期,成长核心三条逻辑“打折版牧原+B端的风口+C端期权”。公司在傅芬芳女士上台之后公司由资源驱动向管理驱动转型,B端的风口到来是其中的关键变化。未来,成长将取代周期成为公司定价的主要矛盾,公司逻辑将切换为成长和消费逻辑,持续关注公司食品业务拓展情况,继续核心推荐。 1.2. 全年猪价预期调整,优选成本控制能力优异和成长属性强的养殖个股 由于近期产能损失导致全年猪价预期调整如下: 1)产能基本恢复,供给端比较稳定→疫情在北方再次蔓延,产能恢复速度可能比预期更慢,供给端仍有不确定性。 2)周期结束→季节性生猪价格高,持续时间长,本轮周期可能比想象的更长。 3)2021年全年生猪价格预期上调。 预期调整前的观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末国家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上年末增长35.1%,生猪存栏同比上年末增长31%,产能恢复持续进行。基于数据可以看出产能顺利恢复,猪价逐步下跌,周期在本轮季节性高价后结束,猪价逐步下跌。 预期调整原因:近几个月受疫病影响,母猪配种头数快速上升的势头受到抑制12月母猪存栏量下滑且配种率下降。本轮冬季疫病潮不仅包括古典猪瘟、蓝耳病等,还包括一些非瘟新毒株。过去新毒株只在北方零星散发,近几个月在北方呈现局部发作,未来北方的产能恢复速度可能比预期更慢,供给端的恢复仍有不确定性。因此北方供给不确定的情况下,本轮猪周期的高位持续时间可能比预期更久,周期持续时间可能更长,2021年的生猪均价可能高于此前预计。 预期外的供给不确定性带来猪价持续高位,2021年的猪价预期上调带动了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上调,由此带动了最近生猪养殖板块的上涨行情。 成本控制能力仍是养殖核心竞争力。Q4疫情带来养殖成本波动,从年报公布公司的自繁自养情况来看,牧原和新希望的自繁自养成本均有小幅上涨,正邦科技成本小幅下降。行业领先水平的公司自繁自养成本在Q4有小幅上升,Q4行业整体成本上升,北方疫情继续扩散将掀起北方养殖业的新一轮去产能,行业整体养殖门槛提高。 大水养大鱼,龙头公司成长属性强,现在布局正当时。我国居民对于猪肉的需求远远高于其他肉类产品,2019年中国总的猪肉消费量约为4486.6万吨,按照14亿人口计算,人均年消费的猪肉约为32千克,猪肉市场规模达到1.4万亿。参照白酒、调味品、汽车、空调和水泥等成熟期行业,我们发现市场空间大的行业均容易产生几千亿甚至是万亿市值的龙头企业,在行业集中度提升期和龙头公司成长期,现在布局正当时。 1.3.投资建议 生猪养殖板块长期来看行业集中度提升,从成长角度推荐生猪板块: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温氏股份、大北农、天康生物等。种植链核心推荐玉米种业,选择既具备转基因技术储备的企业,又在传统杂交领域具备领先优势的标的,推荐标的: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饲料板块重仓比目前处于高位,推荐行业龙头企业:海大集团。禽养殖板块处于历史低位,长期来看,鸡肉产品上涨潜力较大,推荐消费品化企业:圣农发展、湘佳股份等。 2 重点覆盖公司及上周行业市场表现 2.1.上周行业市场回顾 上周SW农林牧渔指数上升3.98%至4081.81,成交额1514.32亿元。上周上证指数上升0.38%至3,496.33,两市共成交45,435.30亿元。农林牧渔行业相对上证指数超额收益为3.60%。 2.2.重点覆盖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2.3.重要公司公告 唐人神:公司于2021年2月1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签署投资协议的议案》,同意公司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署《年出栏50万头生猪绿色养殖项目投资协书》,同意公司子公司澧县美神农牧有限责任公司与澧南镇人民政府、火连坡镇人民政府分别签署《澧南镇彭坪村年出栏9万头商品猪项目投资协议》、《火连坡镇新桥村年出栏12万头商品猪项目投资协议》。上述投资项目投资建设包括育肥场、繁育场、配套设施等,做大做强公司生猪全产业链,有利于公司扩大销售,延长养殖产业链,增强公司的综合经济实力。 京基智农:公司于2021年2月2日参加深圳国际食品谷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生猪育种创新研发中心和无抗饲料、绿色养殖、健康食品等成果转化中心,联合培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人才,设置相关产业研究专项,共同研究、探讨其它可行的合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在佛山、惠州、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地成立合资公司开展生猪育种、养殖和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公司此次与基因组所签署框架协议,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因组所在农业基因组学方面的科研优势和人才、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有效利用双方资源,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共同争取市、省、国家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生猪育种、无抗饲料、绿色养殖和健康食品产业,加速推进公司战略规划的实施。 安琪酵母:为推进实施公司“十四五”规划,进一步促进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北宏裕新型包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提升宏裕包材技术研发、科技创新以及核心产品开发能力,提高行业影响力,拟实施宏裕包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宏裕包材年产2.3万吨功能性包装新材料项目。本项目的实施能够提升宏裕包材的自主研发能力,进一步优化宏裕包材生产工艺流程,丰富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性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有助于增强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上市公司总体经营战略的实施,持续推动公司的稳健、健康发展。 安琪酵母:为进一步促进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北宏裕新型包材股份有限公司新时期发展,把握塑料软包装市场扩大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市场客户优势,加快推进“做国内塑印包装新材料领军企业”的战略目标,拟实施宏裕包材年产3万吨健康产品包装材料智能工厂二期项目。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突破宏裕包材的产能瓶颈,优化现有生产布局,提高生产能力,以满足下游市场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为下游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巩固及提升行业地位;有助于拓宽业务范围,提升盈利能力,有助于增强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上市公司总体经营战略的实施,持续推动公司的稳健、健康发展。 3 重要行业数据一览 3.1. 价格总指数:农产品价格季节性上涨 上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环比下降0.64%至139.06。菜价小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有:1)从供给端看,本周各蔬菜产区升温明显,蔬菜生长、采收、运储条件良好,加之,南方产区前期因寒潮定植期延后的部分蔬菜(有机花等),当前进入销售盛期,上市量显著增长,影响地头菜价止涨趋落。2)从需求端看,临近年关,企业、工厂、学校等陆续放假,且餐饮业备货积极性不强,市场需求量收缩,菜价涨力不足。但下周进入节前备货高峰期,我们预计蔬菜价整体有望处于季节性回落状态。 4 养殖行情 4.1. 生猪养殖:存栏恢复,下行周期开启 生猪存栏方面,从农业农村部2020年12月份监测数据看,生猪存栏连续增长了11个月,能繁母猪存栏连续增长15个月。2020年年末,生猪存栏已经达到4.07亿头,比2019年增加了31%。能繁母猪存栏达到4161万头,比2019年年末增加了35%。生猪、母猪存栏都已经恢复到2017年年末存栏水平的92%以上。 生猪价格方面,本周22省市生猪价下降至32.53元/千克。我们预计猪价将开启季节性下降。原因主要是1)从供应端看,距离春节还有一周左右时间,生猪出栏量较大,屠宰企业存在圈存,采购难度不大,继续大幅降价采购。2)从需求端看,年前气温较高,暂无明显的集中消费囤货现象。3)中央和地方平价储备冻猪肉不断投放造成冲击。 4.2. 禽类养殖:价格震荡后筑底 本周毛鸡价格小幅下降至8.05元/公斤,鸡苗价格大幅上升至3.36元/羽。白羽肉鸡本周下降主要是由于:1)需求端来看,学校大都已经放假,餐饮食堂对于肉鸡的需求减少。2)供给端来看,临近年关,肉毛鸡集中出栏后供应量逐渐减少,同时屠宰企业压力较大,本周也陆续放假,有压价收购心理,预计年前肉毛鸡价格涨跌空间不大。鸡苗方面,近期养殖端补栏情绪正常,合同投放持续,而孵化场鸡苗供应量,企业挺价意愿较浓。预计节前鸡苗价格涨幅放缓。 黄羽鸡方面,根据新牧网数据,截止2021年2月5日,快大鸡价格6.27元/斤,中速鸡价格6.19元/斤,慢速鸡价格8.74元/斤,快大鸡环比上周小幅下降,中速鸡保持平稳,慢速鸡环比上周小幅上升。我们认为黄鸡价格有望缓慢上行至年前,主要由于:1)需求端来看,临近年关,终端腊鸡消费也开始进入消费旺季,黄鸡的需求逐步提升,在年前将达到顶峰。2)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近期肉鸡存栏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根据监测,2020年9月末,肉鸡存栏环比下降3.3%,但是同比仍增长5.4%,比近五年平均水平要高16.5%,鸡肉市场供应宽松。当前,养殖场户正在加快调整过剩产能,再加上春节消费旺季即将到来,农业农村部预计市场行情会逐步回暖。 4.3.水产品:价格整体维持稳定 本周海参价格维持在176元/kg,扇贝价格维持在10元/kg,鲍鱼价格维持在100元/kg。 5 种植行情 5.1. 玉米、大豆:价格有望逐级抬升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国内玉米仍有产需缺口,缺口弥补方式主要通过放储、进口和小麦替代进行弥补。目前我国玉米临储库存几乎消耗完毕,玉米进口仍是配额进口,进口玉米总量仍有限。而随着玉米价格涨至与小麦价格基本持平,小麦有望替代玉米形成供给,并且目前国内小麦库存量极高,从而决定了玉米价格的顶部区域基本与小麦价格相同,而随着小麦对玉米的替代,小麦价格有望缓慢上涨。 国际方面,根据1月USDA预测,全球玉米消费量小幅下降至11.53亿吨;全球玉米期末库存较上月下降513万吨至2.84亿吨,库存消费比为24.62%。同时,全球玉米产量预测下调967万吨至11.34亿吨,农户种植积极性下降。 大豆方面,根据1月USDA最新预测,预测全球大豆消费量36982万吨,较上月上涨10万吨;同时,预测全球大豆产量36100万吨,预测全球大豆库存下降133万吨至8431万吨,全球大豆压榨量为32181万吨,库存消费比下降至22.80%。 5.2. 饲料:价格将跟随原材料价格协同上涨 饲料价格方面,截至到1月20号,育肥猪配合饲料价小幅上涨至3.56元/公斤,肉鸡配合料小幅上涨至3.56元/公斤。 5.3. 糖:外盘糖价逐级抬升,国内糖价仍需关注进口政策 上周柳州白糖现货小幅上升至5300元/吨,周环比上升为0.19%。但预计糖价将小幅下跌,原因是:市场整体成交偏淡,贸易商持谨慎态度观望。国内临近春节,疫情防控力度逐步上升,海运物流受限,节前备货基本结束,需求降低。叠加加工糖许可宽松、进口白糖上市等因素,市场供应充足,糖价下行压力增大。随着甘蔗糖压榨进程加速,国内食糖库存将加速积累,因此从产量阶段性回升的角度来看,中期不利于糖价上行。国际糖方面,原糖价格为15.74美分/磅,周环比为-0.13%。2020年我国累计进口糖527万吨,同比增加188万吨,同比增长55.46%。在进口盈利的刺激下,虽然进口量有增加的趋势,但是进口量大概率总体可控,政策调控是决定糖进口规模的关键因素,糖价不具备下行驱动力,而随着国际糖价的上涨,未来有望形成外盘驱动内盘上涨的态势。 国泰君安农业团队: 分 析 师 : 钟凯锋 分 析 师:王艳君 分 析 师:李晓渊 分 析 师:沈嘉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讯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做出保证。公众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资讯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人、本研究小组或国泰君安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关注「农业凯歌」 你值得拥有
本报告导读 本报告导读 近期关注疫情新变化,2021年猪价均价需要上调;中期继续推荐细分龙头供给端大机会,竞争优势持续扩大带来未来3年确定性成长机会。 投资要点 近期农业板块蓝筹股持续上涨,我们认为是市场对龙头公司竞争优势的认知深化、长期资金成为边际定价资金主力的必然结果:优秀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正在逐步扩大,虽然表面看竞争点不同,但本质上演绎的都是农业供给端效率驱动集中度提升的大机会,背后都是时代奖励匠人精神的结果。技术、管理优势前端驱动,组织效率后端驱动,细分龙头公司将成为农业工业化的整合推进者,工业化红利的受益者,持续推荐。 疫情恶化带来全年猪价预期调整:1)产能基本恢复,供给端比较稳定→疫情在北方再次蔓延,新毒株以新形式干扰产能恢复,产能恢复速度可能比预期更慢,供给端仍有不确定性。2)周期结束→下行斜率将低于预期,暴利持续时间可能比想象的更长。3)我们认为:2021年全年生猪价格预期需要上调。 种植种业:技术革新,行业扩容,龙头受益。我们继续强调2020年转基因玉米元年,2021年转基因玉米落地年的判断,目前我国具有进行玉米转基因的推广必要性和能力,未来转基因技术将集中在少数企业,且短时间内市占率快速提高,后续将进入政策或文本密集出台期,持续推荐相关标的;此外,全球原材料周期下带动的农产品景气也将持续,继续推荐种植链。 投资建议:从成长的角度继续推荐:供给效率革命主线。生猪板块: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温氏股份、新希望、天康生物等;后周期板块:海大集团、生物股份;肉禽:圣农发展、立华股份、湘佳股份等;种植链: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等。从周期的角度继续推荐:有望超预期的动物蛋白周期,生猪、肉禽标的有望迎来阶段性β机会。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养殖疫病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 正文 1 市场风格演绎下的农业投资机会 1.1. 竞争优势带来确定性,继续关注农业三大公司 近期农业板块蓝筹股持续上涨,各行业龙头公司的涨幅高于指数,我们认为是市场对龙头公司竞争优势的认知深化、长期资金成为边际定价资金主力的必然结果。国泰君安策略团队在《A股史上第一次蓝筹股泡沫》中也提到,当前的市场风格是强化“大市值抱团”,而不是重演“小市值弹性”,这是市场综合风险偏好、宏观流动性、微观流动性结果。 从过去几轮行业周期或公司历史业绩来说,业绩确定性、行业趋势确定性铸就优秀公司护城河,估值从相对估值法向绝对估值法转变: 1)优秀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正在逐步扩大,虽然表面看竞争点不同,但背后都是时代奖励匠人精神的结果。技术、管理优势前端驱动,组织效率后端驱动,将迎来确定性的增长机会,确定性带来更高的业绩和公司发展能见度,更适合长期资金,更适合用绝对估值法估值,当前成长空间仍大。 2)优秀的企业正在扩展边界,新业务将为公司带来逻辑转换和估值提升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养殖和饲料企业正在向下游发展,优秀的食品企业向B、C端扩展产品边界,他们将区域优势复制到全国或将业务的经验和优势复制到其他业务,未来公司将形成更长产业链,新业务将为公司带来逻辑转换和估值提升的空间。 2021年持续推荐农业三大龙头,我们认为三大公司确定性和成长属性俱强,未来5年内的发展思路清晰: 1)牧原股份:β、α共振。我们自11月初以来强调的非瘟基因缺失新毒株影响正在被验证,冬季疫情持续蔓延带来的供给端波动问题,生猪年度均价预期需要向上调整,同时公司α属性凸显。短期来看,我们认为公司2021年生猪出栏量有望超4000万头,成本控制的相对优势预计也能持续,公司成长属性突出。 2)海大集团:中局能见度最清晰的农业公司,没有之一。近期我们发布公司深度报告《三重境界看海大》,我们认为多数竞争对手在转型、退出时的存量竞争阶段,公司反而迎来了最好的发展阶段,目前公司市占率仍低,成长空间仍大,持续核心推荐。 3)圣农发展:我们认为公司成长有望超预期,成长核心三条逻辑“打折版牧原+B端的风口+C端期权”。公司在傅芬芳女士上台之后公司由资源驱动向管理驱动转型,B端的风口到来是其中的关键变化。未来,成长将取代周期成为公司定价的主要矛盾,公司逻辑将切换为成长和消费逻辑,持续关注公司食品业务拓展情况,继续核心推荐。 1.2. 全年猪价预期调整,优选成本控制能力优异和成长属性强的养殖个股 由于近期产能损失导致全年猪价预期调整如下: 1)产能基本恢复,供给端比较稳定→疫情在北方再次蔓延,产能恢复速度可能比预期更慢,供给端仍有不确定性。 2)周期结束→季节性生猪价格高,持续时间长,本轮周期可能比想象的更长。 3)2021年全年生猪价格预期上调。 预期调整前的观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末国家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上年末增长35.1%,生猪存栏同比上年末增长31%,产能恢复持续进行。基于数据可以看出产能顺利恢复,猪价逐步下跌,周期在本轮季节性高价后结束,猪价逐步下跌。 预期调整原因:近几个月受疫病影响,母猪配种头数快速上升的势头受到抑制12月母猪存栏量下滑且配种率下降。本轮冬季疫病潮不仅包括古典猪瘟、蓝耳病等,还包括一些非瘟新毒株。过去新毒株只在北方零星散发,近几个月在北方呈现局部发作,未来北方的产能恢复速度可能比预期更慢,供给端的恢复仍有不确定性。因此北方供给不确定的情况下,本轮猪周期的高位持续时间可能比预期更久,周期持续时间可能更长,2021年的生猪均价可能高于此前预计。 预期外的供给不确定性带来猪价持续高位,2021年的猪价预期上调带动了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上调,由此带动了最近生猪养殖板块的上涨行情。 成本控制能力仍是养殖核心竞争力。Q4疫情带来养殖成本波动,从年报公布公司的自繁自养情况来看,牧原和新希望的自繁自养成本均有小幅上涨,正邦科技成本小幅下降。行业领先水平的公司自繁自养成本在Q4有小幅上升,Q4行业整体成本上升,北方疫情继续扩散将掀起北方养殖业的新一轮去产能,行业整体养殖门槛提高。 大水养大鱼,龙头公司成长属性强,现在布局正当时。我国居民对于猪肉的需求远远高于其他肉类产品,2019年中国总的猪肉消费量约为4486.6万吨,按照14亿人口计算,人均年消费的猪肉约为32千克,猪肉市场规模达到1.4万亿。参照白酒、调味品、汽车、空调和水泥等成熟期行业,我们发现市场空间大的行业均容易产生几千亿甚至是万亿市值的龙头企业,在行业集中度提升期和龙头公司成长期,现在布局正当时。 1.3.投资建议 生猪养殖板块长期来看行业集中度提升,从成长角度推荐生猪板块: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温氏股份、大北农、天康生物等。种植链核心推荐玉米种业,选择既具备转基因技术储备的企业,又在传统杂交领域具备领先优势的标的,推荐标的: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饲料板块重仓比目前处于高位,推荐行业龙头企业:海大集团。禽养殖板块处于历史低位,长期来看,鸡肉产品上涨潜力较大,推荐消费品化企业:圣农发展、湘佳股份等。 2 重点覆盖公司及上周行业市场表现 2.1.上周行业市场回顾 上周SW农林牧渔指数上升3.98%至4081.81,成交额1514.32亿元。上周上证指数上升0.38%至3,496.33,两市共成交45,435.30亿元。农林牧渔行业相对上证指数超额收益为3.60%。 2.2.重点覆盖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2.3.重要公司公告 唐人神:公司于2021年2月1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签署投资协议的议案》,同意公司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署《年出栏50万头生猪绿色养殖项目投资协书》,同意公司子公司澧县美神农牧有限责任公司与澧南镇人民政府、火连坡镇人民政府分别签署《澧南镇彭坪村年出栏9万头商品猪项目投资协议》、《火连坡镇新桥村年出栏12万头商品猪项目投资协议》。上述投资项目投资建设包括育肥场、繁育场、配套设施等,做大做强公司生猪全产业链,有利于公司扩大销售,延长养殖产业链,增强公司的综合经济实力。 京基智农:公司于2021年2月2日参加深圳国际食品谷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生猪育种创新研发中心和无抗饲料、绿色养殖、健康食品等成果转化中心,联合培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人才,设置相关产业研究专项,共同研究、探讨其它可行的合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在佛山、惠州、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地成立合资公司开展生猪育种、养殖和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公司此次与基因组所签署框架协议,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因组所在农业基因组学方面的科研优势和人才、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有效利用双方资源,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共同争取市、省、国家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生猪育种、无抗饲料、绿色养殖和健康食品产业,加速推进公司战略规划的实施。 安琪酵母:为推进实施公司“十四五”规划,进一步促进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北宏裕新型包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提升宏裕包材技术研发、科技创新以及核心产品开发能力,提高行业影响力,拟实施宏裕包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宏裕包材年产2.3万吨功能性包装新材料项目。本项目的实施能够提升宏裕包材的自主研发能力,进一步优化宏裕包材生产工艺流程,丰富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性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有助于增强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上市公司总体经营战略的实施,持续推动公司的稳健、健康发展。 安琪酵母:为进一步促进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北宏裕新型包材股份有限公司新时期发展,把握塑料软包装市场扩大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市场客户优势,加快推进“做国内塑印包装新材料领军企业”的战略目标,拟实施宏裕包材年产3万吨健康产品包装材料智能工厂二期项目。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突破宏裕包材的产能瓶颈,优化现有生产布局,提高生产能力,以满足下游市场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为下游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巩固及提升行业地位;有助于拓宽业务范围,提升盈利能力,有助于增强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上市公司总体经营战略的实施,持续推动公司的稳健、健康发展。 3 重要行业数据一览 3.1. 价格总指数:农产品价格季节性上涨 上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环比下降0.64%至139.06。菜价小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有:1)从供给端看,本周各蔬菜产区升温明显,蔬菜生长、采收、运储条件良好,加之,南方产区前期因寒潮定植期延后的部分蔬菜(有机花等),当前进入销售盛期,上市量显著增长,影响地头菜价止涨趋落。2)从需求端看,临近年关,企业、工厂、学校等陆续放假,且餐饮业备货积极性不强,市场需求量收缩,菜价涨力不足。但下周进入节前备货高峰期,我们预计蔬菜价整体有望处于季节性回落状态。 4 养殖行情 4.1. 生猪养殖:存栏恢复,下行周期开启 生猪存栏方面,从农业农村部2020年12月份监测数据看,生猪存栏连续增长了11个月,能繁母猪存栏连续增长15个月。2020年年末,生猪存栏已经达到4.07亿头,比2019年增加了31%。能繁母猪存栏达到4161万头,比2019年年末增加了35%。生猪、母猪存栏都已经恢复到2017年年末存栏水平的92%以上。 生猪价格方面,本周22省市生猪价下降至32.53元/千克。我们预计猪价将开启季节性下降。原因主要是1)从供应端看,距离春节还有一周左右时间,生猪出栏量较大,屠宰企业存在圈存,采购难度不大,继续大幅降价采购。2)从需求端看,年前气温较高,暂无明显的集中消费囤货现象。3)中央和地方平价储备冻猪肉不断投放造成冲击。 4.2. 禽类养殖:价格震荡后筑底 本周毛鸡价格小幅下降至8.05元/公斤,鸡苗价格大幅上升至3.36元/羽。白羽肉鸡本周下降主要是由于:1)需求端来看,学校大都已经放假,餐饮食堂对于肉鸡的需求减少。2)供给端来看,临近年关,肉毛鸡集中出栏后供应量逐渐减少,同时屠宰企业压力较大,本周也陆续放假,有压价收购心理,预计年前肉毛鸡价格涨跌空间不大。鸡苗方面,近期养殖端补栏情绪正常,合同投放持续,而孵化场鸡苗供应量,企业挺价意愿较浓。预计节前鸡苗价格涨幅放缓。 黄羽鸡方面,根据新牧网数据,截止2021年2月5日,快大鸡价格6.27元/斤,中速鸡价格6.19元/斤,慢速鸡价格8.74元/斤,快大鸡环比上周小幅下降,中速鸡保持平稳,慢速鸡环比上周小幅上升。我们认为黄鸡价格有望缓慢上行至年前,主要由于:1)需求端来看,临近年关,终端腊鸡消费也开始进入消费旺季,黄鸡的需求逐步提升,在年前将达到顶峰。2)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近期肉鸡存栏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根据监测,2020年9月末,肉鸡存栏环比下降3.3%,但是同比仍增长5.4%,比近五年平均水平要高16.5%,鸡肉市场供应宽松。当前,养殖场户正在加快调整过剩产能,再加上春节消费旺季即将到来,农业农村部预计市场行情会逐步回暖。 4.3.水产品:价格整体维持稳定 本周海参价格维持在176元/kg,扇贝价格维持在10元/kg,鲍鱼价格维持在100元/kg。 5 种植行情 5.1. 玉米、大豆:价格有望逐级抬升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国内玉米仍有产需缺口,缺口弥补方式主要通过放储、进口和小麦替代进行弥补。目前我国玉米临储库存几乎消耗完毕,玉米进口仍是配额进口,进口玉米总量仍有限。而随着玉米价格涨至与小麦价格基本持平,小麦有望替代玉米形成供给,并且目前国内小麦库存量极高,从而决定了玉米价格的顶部区域基本与小麦价格相同,而随着小麦对玉米的替代,小麦价格有望缓慢上涨。 国际方面,根据1月USDA预测,全球玉米消费量小幅下降至11.53亿吨;全球玉米期末库存较上月下降513万吨至2.84亿吨,库存消费比为24.62%。同时,全球玉米产量预测下调967万吨至11.34亿吨,农户种植积极性下降。 大豆方面,根据1月USDA最新预测,预测全球大豆消费量36982万吨,较上月上涨10万吨;同时,预测全球大豆产量36100万吨,预测全球大豆库存下降133万吨至8431万吨,全球大豆压榨量为32181万吨,库存消费比下降至22.80%。 5.2. 饲料:价格将跟随原材料价格协同上涨 饲料价格方面,截至到1月20号,育肥猪配合饲料价小幅上涨至3.56元/公斤,肉鸡配合料小幅上涨至3.56元/公斤。 5.3. 糖:外盘糖价逐级抬升,国内糖价仍需关注进口政策 上周柳州白糖现货小幅上升至5300元/吨,周环比上升为0.19%。但预计糖价将小幅下跌,原因是:市场整体成交偏淡,贸易商持谨慎态度观望。国内临近春节,疫情防控力度逐步上升,海运物流受限,节前备货基本结束,需求降低。叠加加工糖许可宽松、进口白糖上市等因素,市场供应充足,糖价下行压力增大。随着甘蔗糖压榨进程加速,国内食糖库存将加速积累,因此从产量阶段性回升的角度来看,中期不利于糖价上行。国际糖方面,原糖价格为15.74美分/磅,周环比为-0.13%。2020年我国累计进口糖527万吨,同比增加188万吨,同比增长55.46%。在进口盈利的刺激下,虽然进口量有增加的趋势,但是进口量大概率总体可控,政策调控是决定糖进口规模的关键因素,糖价不具备下行驱动力,而随着国际糖价的上涨,未来有望形成外盘驱动内盘上涨的态势。 国泰君安农业团队: 分 析 师 : 钟凯锋 分 析 师:王艳君 分 析 师:李晓渊 分 析 师:沈嘉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讯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做出保证。公众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资讯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人、本研究小组或国泰君安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关注「农业凯歌」 你值得拥有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