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君宏观】“加息”来了?DR007开盘报价上行非立即转向信号——全球央行观察之中国20210206

【国君宏观】“加息”来了?DR007开盘报价上行非立即转向信号——全球央行观察之中国20210206

作者:微信公众号【宏观长春】/ 发布时间:2021-02-0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宏观】“加息”来了?DR007开盘报价上行非立即转向信号——全球央行观察之中国20210206》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联系人:花长春 董琦 陈礼清 张怀志 陶冶 导读 DR007开盘价上调,市场担忧“加息”将至,我们认为通胀不是风险,信用风险是转向掣肘,短期报价上行不是政策转向信号,仍需观测。未来加息观察窗口在二季度。 摘要 DR007开盘价上调,市场“加息”预期渐起,但从历史情况和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观察,我们认为这不是政策转向信号。 1)近日DR007报价两年来首次上调:2021年2月4号,DR007报价上行12BP至2.32%,2月5日,DR007报价较4日下行2BP至2.3%,但仍高于逆回购操作利率(2.2%)。 2)从历史上看,自2016年以来,DR007报价与政策利率调整保持一致。政策利率共4次上调,3次下调。在2016年-2018年的上调阶段,DR007开盘价调整先于政策利率;2018年后下调阶段则反之。 3)从央行操作目标看,2018年后,央行直接以政策利率作为操作目标,市场利率指示意义减弱。观察政策信号应主要看政策利率。 4)从目前报价上调节奏看,报价上调持续性有待观察,上调趋势尚未至,当前DR007仅上调10BP,4日上调后,5日已经回落2BP。 当前难以引发货币政策转向的两大脉络: 第一,通胀不构成风险,近期环比下降,上涨动能最强时刻已过。 1)“寒潮+疫情防控”致春节前季节性涨价提前至1月,2月环比动能有减弱迹象; 2)“猪瘟疫苗毒”影响有待观察,CPI整体仍较温和; 3)预计CPI和PPI高点仍在5月前后,不是当前货币政策掣肘。 第二,利率债市场杠杆缓解,信用债市场当前结构和风险限制货币政策收紧,债市杠杆问题亦不是报价上行原因。 1)当前债市杠杆问题有所缓解; 2)短期信用风险犹存,制约政策转向。2月第一周信用债净融资额大幅萎缩,主要是发行端受制约较大。考虑到近期华夏幸福等违约事件冲击,信用风险需要政策呵护。 即便是信号,政策拐点观察重要窗口期也将在二季度。 1)报价上行仍需观测,即便是信号,也将在两个月后调整。从历史经验看,当DR007开盘价出现趋势性的上调(15个BP以上),并维持一段时间,则政策利率大约在30~80天后才上调。 2)由此,我们预计加息的观察窗口将至二季度。 目录 正文 1 DR007开盘价上调,我们认为这不是政 策转向信号 近期资金市场波动拨人心弦——DR007利率开盘价两年来首次上调。明明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流动性最紧时刻已经过去,但此时却迎来了DR007报价的上行。是政策要转向了吗?是加息渐近的信号吗? 2021年2月4号,DR007报价上行12BP至2.32%,2月5日,DR007报价较4日下行2BP至2.3%,但仍高于逆回购操作利率(2.2%),政策利率仍未调整。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本身是由市场报价机制决定的,资金的融出方一般为大行,资金融入方一般为小行。自2015年创设利率走廊,央行一直致力于引导DR007/R007市场利率维持在[OMO利率,SLF 操作利率]波动。2016-2018年年上半年,DR007/R007均维持在OMO利率之上,2018年后虽有几次突破下限,但随后又回归到走廊内。 1.1 历史回溯,2016年以来,政策利率 “四上三下” 2016年以来,政策利率“四上三下”。历史上,自2016年以来,整体上,DR007报价与政策利率调整保持一致。政策利率共4次上调,3次下调。在2016年-2018年的上调阶段,DR007开盘价调整先于政策利率;2018年后下调阶段则反之。 上调阶段: 1)2017年2月3日,7D逆回购操作利率上调10BP至2.35%,DR007开盘报价在2017年1月20日上行15BP,随后2月4日和政策利率保持一致。 2)2017年3月16日,7D逆回购操作利率上调10BP,次日DR007开盘报价同幅度调整; 3)2017年12月14日,7D逆回购操作利率上调5BP,DR007开盘报价在2017年9月25日上行15BP; 4)2018年3月22日,7D逆回购操作利率上调5BP,DR007开盘报价在2018年2月8日上行35BP。 下调阶段: 1)2019年11月18日,7D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5BP,次日DR007开盘报价同幅度调整; 2)2020年2月3日,7D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10BP, 次日DR007开盘报价下调20BP; 3)2020年3月30日,7D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20BP,次日DR007开盘报价同幅度调整。 1.2 报价利率上行对政策指示意义下降 在2016年,市场开始将DR007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央行在2016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及DR007是新的目标利率)。 但是在2018年以来,报价利率的上升对政策指示意义明显下降。在2021年1月13日孙国峰发表的《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明确提到近年央行操作目标的转换。以市场利率作为操作目标,引导其在目标附近波动的做法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作为替换的新操作目标是直接将逆回购(短期政策利率)、MLF(中期政策利率)作为操作目标。这意味着,在2018年以后,政策利率才能真正传达货币政策态度,只要政策利率未调整,那么货币政策就尚未至拐点。 以DR007这类市场利率报价作为利率变动指引已然不适用于当前。政策转向更需关注政策利率的直接调整。站在当下,短期政策利率调整强度过大,仍然存在制约,因此拐点未至。 1.3 目前报价上调趋势未确立,需待观察 从目前报价上调节奏看,报价上调持续性有待观察,上调趋势尚未至,当前DR007仅上调10BP,4日上调后,5日已经回落2BP。 由此,我们认为报价上行远非政策转向。在利率走廊时代,OMO利率既然是下限,那么DR007略高于政策利率,在政策利率上方一段时间是合理正常的。2021年1月13日,孙国峰发表《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其中指出“完善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有效实现操作目标。” 以市场利率报价上行作为利率变动指引的重要性已经显著下降,政策转向更需关注政策利率的直接调整。短期政策利率调整强度过大,仍然存在制约。 2 货币政策难转向的脉络一:通胀不构成 风险,近期环比下降,上涨动能最强时 刻已过 2.1 “寒潮+疫情防控”致涨价提前至1月, 2月环比动能有所减弱 从CPI环比季节性看,春节和环比高点往往在同一月份。若春节在1月份(17和20年),环比高点一般也在1月份,若春节在2月份(16、18和19年),环比高点在2月份,21年春节在2月,按季节性规律2月环比应是高点,但21年情况略有不同。 21年1月,猪价、果菜和粮食价格快速攀升,节前涨价提前启动。28种蔬菜均价1月环比涨幅达20.3%,鸡蛋价格环比涨幅11.38%,7种重点水果价格环比上涨2%,1月猪肉批发价由跌转升,环比涨8%。以除夕为锚点观察价格走势,21年涨价启动明显早有往年。 “冷冬+疫情”导致供给陷瓶颈,引发涨价提前。除去春节前需求放量,短期供需缺口主要来自供给侧三因素叠加:寒潮天气,疫情严控进口、猪瘟再起。第一,冷冬推升运输成本,蔬菜水果供给减少;第二,疫情防控,冷链等进口收缩;第三,此“猪瘟”非彼“猪瘟”。此次猪瘟是违法疫苗造成的“猪瘟疫苗毒”,具有实质高致死能力。如果新毒株广泛传播,将加剧猪肉供给波动。 1月涨价提前,预计2月CPI环比边际减弱。从历史规律看,随着春节接近,多数农产品价格环比涨幅越来越小,最典型的是蔬菜和水果,18、19年农产品批发200指数走势也基本符合此规律。2020年11月底以来批农产品200指数一路上升,当前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涨价压力得到释放,从1月底走势看,价格指数有见顶迹象。综合往年季节性规律、绝对水平高位及近期走势,预计农产品价格环比涨幅最大时刻已经过去。另外根据经验,1月和2月CPI环比通常只有1个超过1%(13年除外),我们预测21年1月环比为1.34%,2月环比再次上升可能性很小。 2.2 通胀高点在5月份前后,当前对货币政 策制约较小 “猪瘟疫苗新毒株”或提升CPI中枢,但整体仍较温和。冬去春来,冷冬影响逐渐退去,随着疫情缓解和疫苗投放,疫情防控也将缓解,中长期风险点仅在猪瘟“新毒株”。由于与2019年的猪瘟性质明显不同,若疫苗毒发酵,猪价超预期上行或拉动CPI,后续需持续关注,但回到2019年下半年-2020年高点概率不大。由于高基数效应,即便一季度上升至2020年同期猪价水平,一季度CPI均值在0.9%。展望全年,若按照前期生猪价格23元/公斤的中性预测,2021年CPI中枢为1.7%,若上调到27元/公斤,CPI中枢会上调到2%,整体仍较温和。“新毒株”度供给节奏影响仍有待观察,结合基数效应,预计CPI高点仍在5月前后。 PPI同比也在5月份前后。PPI 在基数效应,工业品价格回暖的带动下,一季度有望转正,4-5 月份为全年高点,或达3.6%,全年中枢在2%附近。 3 货币政策难转向的脉络二:利率债市场 杠杆缓解,信用债市场构成转向掣肘, 问题债券杠杆问题亦不是报价上行原因。 3.1 当前债市杠杆问题有所缓解 R001成交量高点回落,印证债市杠杆率不高,并非DR007开盘价上行主因。“滚隔夜”主要是指借助银行间的R001和交易所的GC001进行滚动融资,存在推升债市杠杆率水平的风险。R001的成交量在1月触及高点后快速回落,虽然近日有所反弹,但也只是回到中枢水平。因此,我们不认为“滚隔夜”风险是DR007开盘价上行的主要原因。 3.2 短期信用风险犹存,制约政策转向 2月第一周信用债净融资额大幅萎缩,主要是发行端受制约较大。受近期华夏幸福等违约事件影响,信用债发行出现不畅。2月第一周发行量下降至1769亿元,不足1月最后一周的一半,拖累净融资额萎缩至446亿元。我们认为当前信用风险犹存,需要政策呵护。 4 即便是信号,政策拐点观察重要窗口期 也将在二季度 从历史经验看,当DR007开盘价出现趋势性的上调(15个BP以上),并维持一段时间,则政策利率大约在30~80天后才上调。 目前上调趋势尚未至,若上调趋势确立,观察加息的窗口期也将至二季度。当前DR007仅上调10BP,需密切关注后续上调幅度和持续性。 全球央行观察 《二十七》短期小“钱荒”,但仍非政策拐点——全球央行观察之中国20210129 《二十六》寻觅货币政策拐点之五点思考——全球央行观察之中国20210126 《二十五》关于社融低于市场预期后的社融和货币政策走势五点看法——全球央行观察之“中国金融数据”20210113 《二十四》信贷将边际收紧,社融2021年或放缓至12%——全球央行观察之“中国金融数据”20201111 《二十三》社融数据再超预期,蕴含三点重要信息——全球央行观察之“中国金融数据”(20201014) 《二十二》未来三年内不加息,财政先退,货币在后——全球央行观察之美国系列(20200917) 《二十一》社融五点重要信息:顶部、拐点、经济和投资含义——全球央行观察之“中国金融数据”(20200912) 《二十》Jackson Hole会议信息:美联储主席发布新政策框架——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00827) 《十九》货币信贷收紧?非也,短期票据贴现干扰,勿忧——全球央行观察之“中国金融数据”(20200812) 《十八》美联储通胀再评估,或意味着全球通胀交易难持续 ——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200730) 《十七》美联储“All in”量宽,对权益和高收益率债作用有限(20200324) 《十六》美非常规降息,或预示着全球央行新一轮行动(20200304) 《十五》2020年1月流动性缺口或达2.8万亿,或需1次降准对冲——全球央行观察(20191216) 《十四》关于美货币政策的三条线索和五个趋势(20191212) 《十三》从ACT到ASSESS 本轮降息并未结束————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191031) 《十二》市场和美联储的三大分歧,预计12月再降息——全球央行观察(20190801) 《十一》全球降息潮,美联储FOMC委员和人行领导怎么看?——全球央行观察(20190725) 《十》【国君宏观】前景不明,全球央行趋向宽松——全球央行观察(20190516) 《九》美联储决议和记者招待会的关键信息——全球央行观察(20190321) 《八》如何理解社融波动和央行领导两会讲话——全球央行观察(20190310) 《七》猪周期提前反转会制约中国货币政策吗?——全球央行观察(20190309) 《六》四季度央行货政报告:现阶段结构至上,未来扩表是主线——全球央行观察系列(20190222) 《五》全球货币政策转向拐点或不远——全球央行观察(20190216) 《四》中国式量化宽松初开启——全球央行观察(20190125) 《三》联储加息还不到结束的时候——全球央行观察(20190118) 《二》【国君宏观】中美货币政策脱钩,新兴市场压力未减——全球央行观察(20181009) 《一》【国君宏观】美国持续加息下,各国央行面面观——全球央行观察(20180828)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内容均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表或引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