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面对面|短期调整或难阻长期上行趋势
(以下内容从湘财证券《管理人面对面|短期调整或难阻长期上行趋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榕树· 投资 我们认为短期市场调整依然难以阻挡市场长期上行趋势。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全国很多产业均在大幅扩产,许多行业的订单已经排期至10个月后,一些企业出现了很久不见的用工荒,很多制造业上游商品纷纷涨价。从微观经济的超预期繁荣可以预见,2021年国内宏观经济也将呈现超预期增长,GDP极有可能出现8%以上增速。我们认为短期的市场回调不应感到恐惧,2021年很多行业将出现超预期的高业绩增速,当前优质公司的下跌反而是绝佳的买入时机! 于翼 · 资产 调整因素分析:外因是央行净回笼资金较多,隔夜回购利率飙升引发资金面紧张,市场对政策退出的担忧;内因看,主要赛道自20年3月份以来涨幅明显,节前有避险诉求。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央行阶段性回笼资金不意味政策退出的开始,政治局不急转弯的货币政策基调仍是主基调。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21Q1仍会有结构性布局机会,其中可选消费类似高端消费、酒店、航空机场、汽车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此外,在19-20年连续大涨基础上,A股大部分行业龙头估值较高,我们在守正基础上,力争多挖掘受益经济复苏的中型市值标的的投资机会! 聚鸣 · 投资 我们原本认为今年医药行情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但疫情二次爆发使得行情提前到来,当下阶段,医药乃至市场我们预计都会有较高的波动性,因此需要合理控制组合仓位和结构。 春节前我们认为市场还是有做多机会,方向上仍然看好医药、消费、科技、先进制造领域的优质公司的长期投资机会,现阶段我们认为很多一线白马股已经涨幅较大且估值给到了3年以后的合理估值,因此一些底部的二线中等市值公司更值得重视。 重阳 · 投资 我们判断,股票市场的表现将从2020年主要受益于宽松流动性环境的估值扩张驱动,转为2021年主要由经济复苏带来的上市公司业绩驱动。 如果我们对2021年国内经济出现强势复苏的判断是正确的,香港市场今年的表现会好于A股市场,且这一趋势可能会贯穿全年。当然,港股市场同样存在内部的结构性分化,部分股票也并不便宜,在选择标的时,仍要注意估值与业绩确定性的匹配度。 同犇 · 投资 过去一年来消费股上涨很多,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受益于疫情冲击下全球货币财政政策宽松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其次是基于中国优秀的疫情控制能力和14亿巨大的人口数量带来的广袤内需市场,在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显得相对确定和相对景气。我们认为,在经济转型、经济降速的背景下未来能继续维持高景气度的行业越来越少,而中国居民及外资不断增加对A股的配置是大方向,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消费品龙头企业的估值很难大幅回落。
榕树· 投资 我们认为短期市场调整依然难以阻挡市场长期上行趋势。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全国很多产业均在大幅扩产,许多行业的订单已经排期至10个月后,一些企业出现了很久不见的用工荒,很多制造业上游商品纷纷涨价。从微观经济的超预期繁荣可以预见,2021年国内宏观经济也将呈现超预期增长,GDP极有可能出现8%以上增速。我们认为短期的市场回调不应感到恐惧,2021年很多行业将出现超预期的高业绩增速,当前优质公司的下跌反而是绝佳的买入时机! 于翼 · 资产 调整因素分析:外因是央行净回笼资金较多,隔夜回购利率飙升引发资金面紧张,市场对政策退出的担忧;内因看,主要赛道自20年3月份以来涨幅明显,节前有避险诉求。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央行阶段性回笼资金不意味政策退出的开始,政治局不急转弯的货币政策基调仍是主基调。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21Q1仍会有结构性布局机会,其中可选消费类似高端消费、酒店、航空机场、汽车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此外,在19-20年连续大涨基础上,A股大部分行业龙头估值较高,我们在守正基础上,力争多挖掘受益经济复苏的中型市值标的的投资机会! 聚鸣 · 投资 我们原本认为今年医药行情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但疫情二次爆发使得行情提前到来,当下阶段,医药乃至市场我们预计都会有较高的波动性,因此需要合理控制组合仓位和结构。 春节前我们认为市场还是有做多机会,方向上仍然看好医药、消费、科技、先进制造领域的优质公司的长期投资机会,现阶段我们认为很多一线白马股已经涨幅较大且估值给到了3年以后的合理估值,因此一些底部的二线中等市值公司更值得重视。 重阳 · 投资 我们判断,股票市场的表现将从2020年主要受益于宽松流动性环境的估值扩张驱动,转为2021年主要由经济复苏带来的上市公司业绩驱动。 如果我们对2021年国内经济出现强势复苏的判断是正确的,香港市场今年的表现会好于A股市场,且这一趋势可能会贯穿全年。当然,港股市场同样存在内部的结构性分化,部分股票也并不便宜,在选择标的时,仍要注意估值与业绩确定性的匹配度。 同犇 · 投资 过去一年来消费股上涨很多,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受益于疫情冲击下全球货币财政政策宽松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其次是基于中国优秀的疫情控制能力和14亿巨大的人口数量带来的广袤内需市场,在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显得相对确定和相对景气。我们认为,在经济转型、经济降速的背景下未来能继续维持高景气度的行业越来越少,而中国居民及外资不断增加对A股的配置是大方向,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消费品龙头企业的估值很难大幅回落。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