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2月金股组合与2月A股策略

2月金股组合与2月A股策略

作者:微信公众号【中原证券】/ 发布时间:2021-02-0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原证券《2月金股组合与2月A股策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中原证券2月金股组合 政策试探性回归,稳杠杆要求降低货币投放增速。危机过后,回归正常货币政策是必然的选择。2021 年宏观杠杆率将呈现和 2010 年类似的情况,债务端的增长水平估计在 10%左右,较 2020 年有一定的下降。企业盈利持续改善的同时,也有一定隐忧。PMI 读数虽在高位,但出现连续 2 个月回落。中美博弈存在不确定性。从拜登上台后打电话的顺利来看,目前美国对外政策优先目标是巩固盟友。拜登政府可能重返 CPTPP 谈判,这将对中国贸易局面形成一定压力。经济数据较好,货币政策回归正常的呼声将较高,多空交织或成为 2 月的主流状态,需要把握好政策和市场节奏。市场总体可能延续 1 月末的下跌态势,上证综指可能在 3400-3500 点之间呈现区间震荡,整体策略转向防御。 风险提示:(1)大盘走势表现不及预期;(2)公司业绩不及预期;(3)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4)本组合所依据的市场预期与市场实际运行情况不一致的风险;(5)本组合所依据的市场预期以月为运行周期。 分析师:刘智; 执业证书编号:S0730520110001; 二月观点 展望2月,央行政策出现试探性转弯,无风险利率出现上行,市场风险偏好有所降低,市场情绪趋于谨慎,在沪深300指数接近2008年高点之际,核心资产上升动能边际放缓。春节长假将至,投资者也面临持股还是持币过节的抉择。经济方面,虽然鼓励就地过年对消费端有一定影响,但对生产端和出口有拉动作用,考虑工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三大生产端行业占GDP的比重超过45%,而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运行业占GDP的比重只有15%,就地过年政策总体有利于经济向好。经济层面的春风在二月将继续,但货币层面的变化牵动着市场温度。“不急转弯”不是“不转弯”,经济形势向好、通胀存在上行压力、局部泡沫问题显现,“适度转弯”可能被提上议事日程。当然“转弯”的力度和节奏可能比较温和,时紧时松,政策变换更灵活,需要适应新的政策和市场节奏。 政策试探性回归,稳杠杆要求降低货币投放增速 央行行长易纲在1月26日表示“将在支持经济增长和防控风险之间寻求平衡,中国将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并保持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同一天,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在中国财富50人论坛上建议“从今年开始应该永久性取消GDP增长目标,而把稳定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政策最主要的目标”,主张货币政策适度转弯,把M2增速控制在9%左右。同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仅投放20亿逆回购,当天净回笼780亿元。当天拆借市场利率大幅上行,股债市场均出现大幅下跌。这被看作是央行向市场试探性释放政策适度转向信号。1月27日央行行长易纲表示,央行不会过早退出支持性货币政策,央行官员们仍将留意诸如宏观杠杆率上升和不良贷款增加等风险;在上述表态的同时,央行当周在公开市场净回笼2,300亿资金,拆借市场利率大幅上行。央行正在通小幅收紧的操作来试探市场的承受能力,总体而言收紧力度还不大,但转向意味已经出现。 一般认为,央行在春节前夕不会收紧货币,为春节营造较好的氛围。但由于2020年特殊的宽松政策,导致宏观杠杆率较高、局部泡沫问题显现,出现一些无序加杠杆套利行为,局部资产泡沫风险正在累积。预计央行在春节前后几个工作日会保持市场适度宽松,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将有2,000亿MLF到期,投放对冲的概率较高。此外,海外市场的波动也将影响央行的操作方向和力度。 中期来看,危机时刻采取的应急政策,对稳定经济形势发挥了重大作用,其副作用就是金融风险累积,宏观杠杆率上升。在度过危机之后,逐步退出、回归正常货币政策是必然的选择。当前我国实体部门的宏观杠杆率已经很高,2020年第三季度末,实体经济部门宏观杠杆率达到270%,较2019年末提高了25个百分点。202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达到170%,较2019年末也提高了25个百分点。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宏观杠杆率也出现过快速上升,2009年末实体经济部门宏观杠杆率达到173%,较2008年末提高了31个百分点,2009年中国经济V型反转,到2010年政策效应逐渐退潮,实体经济宏观杠杆率较2009年末仅上升7个百分点。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来看,也呈现相同的趋势,2009年末该比率上升至115%,较2008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2010年较2009年则只提升了2个百分点。展望2021年,我们认为宏观杠杆率将呈现和2010年类似的情况,即使不出现下降,最多只会出现小幅增长。假如明年经济增长实现9%,债务端的增长的水平估计在10%左右,较2020年有一定的下降。 企业盈利回升,补库动能接近尾声 企业盈利继续改善。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4516.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3553.2亿元,比上年下降31.5%;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55795.1亿元,增长7.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5167.8亿元,增长4.9%。2020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5个行业减少。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4.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0.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0.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7.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0%,纺织业增长7.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9%,汽车制造业增长4.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83.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26.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1.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7.5%。 企业盈利持续改善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定的隐忧。首先,部分行业的盈利环比增速出现放缓;其次,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速处于最近几年的高点,企业补库存的动能可能出现减弱。再次,上游资源品价格上涨较多,对中下游企业利润有一定挤压。企业盈利增速的高点可能出现在2、3月份。 从上市公司业绩来看,在发布业绩预警的2,687家公司中,有1,507家公司业绩趋好,占比53.5%;1,190家业绩趋差。其中841家预增、282家略增、340家扭亏、44家续盈、336家预减、180家略减、450家首亏、224家续亏、不确定122家。在发布业绩快报的公司,业绩出现下降的有22家、增长在10%内的37家、增长10%-20%的22家、增长20%-30%的13家、增长30%-40%的8家,增长40%-50%的8家、增长大于50%的19家。总体而言,虽然业绩趋好的公司多于业绩恶化的公司,但业绩趋好公司占比较2019年的56.7%有所下降。 PMI小幅回落,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环比下降 1月份制造业PMI降至51.3%,连续7个月位于51.0%及以上区间,但自2020年11月高点以来,已经连续2个月回落。春节前后是制造业传统淡季,加之近期局部聚集性疫情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制造业总体扩张势头有所放缓。从分项数据环比情况来看,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都出现较大幅度回落,需求端出现边际放缓。此外,中型企业环比回落最多、大型企业次之,小型企业依然处于50%临界值之下,但环比出现回升。总体而言,PMI读数回落,意味经济预期出现变化,增长动能或将放缓。 中美博弈存在不确定性 从拜登上台后打电话的顺利来看,目前美国对外政策的优先目标是巩固盟友。拜登就任后首先打电话的对象是加拿大总理和墨西哥总统,之后是美国的3个主要欧洲盟友—英、法、德,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紧随其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则是美国新总统正式联系的第七位外国领导人。国务卿布林肯则主要和亚洲盟友日、韩外交部长通话。美国新政府部分人士声称延续前任政府对华的强硬姿态,但还未采取具体行动。不过,中国持续释放出沟通与合作的强烈信号。目前看来,美国仍需时间调整人员和检讨对华政策,两国关系短期内存在不确定性。 在贸易方面,拜登政府可能重返CPTPP谈判。据法新社报道,英国国际贸易部长特拉斯称,将于2月1日正式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目前CPTPP的11个成员国都是创始成员,如果英国成功加入,将会是首个非创始成员国,也是继日本之后,成员国中的第二大经济体。因为英美特殊关系,拜登和约翰逊可能已沟通好此事。美国重返CPTPP,将形成一个更高水平的贸易集团,主导和重塑世界贸易格局,这将对中国贸易局面形成一定压力。 展望二月 无论是从基数效应,还是PMI读数来看,2、3月份可能是经济增长的高点。疫情下宽松流动性推动的复苏动能将减弱。在较好的经济数据出来之后,货币政策回归正常的呼声将较高,当然也会有反对的声音。市场交易者也可能出现两派,多空交织或成为2月的主流状态。春节前,货币政策以稳为主,市场在跌至低位后不排除反弹,但节后若政策走向未见松动,市场可能继续下探;若政策继续宽松,则市场有望持续反弹。需要重点关注管理层与市场的互动。 展望2月,市场可能延续1月末的下跌态势,上证综指可能在3400-3500点之间呈现区间震荡。建议仓位降至6成左右。整体策略转向防御,建议关注五大防御板块: (1)银行,银行整体估值偏低,业绩相对较好,在市场调整中相对抗跌; (2)农业,两会在3月初召开,一号文件一般聚焦三农问题,转基因、种子安全问题或提上议事日程; (3)食品饮料,业绩稳定,调整中可为中长期布局; (4)医药,集采政策提倡应采尽采,范围更广,对部分龙头优势企业有利; (5)电子,消费电子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随着海内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电子需求趋势复苏。 分析师:周建华; 执业证书编号:S0730518120001; 详细请点击→→《中原证券2月月度策略》 向上滑动参见完整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风险提示】 证券分析师承诺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分析师执业资格,本人任职符合监管机构相关合规要求。本人基于认真审慎的职业态度、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与分析逻辑,独立、客观的制作本报告。本报告准确的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对报告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报告信息来源合法合规。 重要声明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由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制作并仅向本公司客户发布,本公司不会因任何机构或个人接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中的推测、预测、评估、建议均为报告发布日的判断,本报告中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价格、价值及投资带来的收益可能会波动,过往的业绩表现也不应当作为未来证券或投资标的表现的依据和担保。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本报告所含观点和建议并未考虑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以及特殊需求,任何时候不应视为对特定投资者关于特定证券或投资标的的推荐。 本报告具有专业性,仅供专业投资者和合格投资者参考。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本报告作为资讯类服务属于低风险(R1)等级,普通投资者应在投资顾问指导下谨慎使用。 本报告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机构、个人不得刊载、转发本报告或本报告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刊载、转发,本公司不承担任何刊载、转发责任。获得本公司书面授权的刊载、转发、引用,须在本公司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报告出处、发布人、发布日期,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 若本公司客户(以下简称“该客户”)向第三方发送本报告,则由该客户独自为其发送行为负责,提醒通过该种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注意,本公司不对通过该种途径获得本报告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特别声明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等各种服务。本公司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意见或者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潜在的利益冲突,勿将本报告作为投资或者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