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好事“郑花生”

好事“郑花生”

作者:微信公众号【中大期货一站通】/ 发布时间:2021-02-0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大期货《好事“郑花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证监会批准郑州商品交易所开展花生期货交易。 花生期货合约正式挂牌交易时间为2021年2月1日,挂牌基准价为9350元/吨。 从交割标准看,交割品品级介于通货花生和传统现货油料米之间,首批上市合约为PK2110、PK2111、PK2112、PK2201,均为21/22年度合约,PK2110合约或将成为主力合约,基准挂牌价定为9350元/吨,考虑到10月按照季节性属于新季花生上市期,现货升水符合预期,月间结构或呈现近弱远强格局。 推荐策略:单边:PK2110做多 月间:PK2110-PK2201反套 风险点:天气因素,豆类油脂收储不确定性,新冠疫情带来的宏观风险 花生期货 上市啦 花生生长周期关注点 花生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植物,适宜温暖气候、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生长周期较长,目前,我国花生种植分布广泛,除新疆、青海、香港外各地均有种植,由于其生长习性,尤以河南、山东生长最佳,因此形成了黄淮海花生优势产区,其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第一,此次花生期货基准交割区域设置在河南、山东和河北地区,非基准交割区域设置在辽宁和吉林地区。 花生根据播种期不同可分为春花生(占比50%)、夏花生(占比30%)和秋花生(占比20%)三种,各产区种植时间略有不同,南方春秋两熟区春花生播种较早,北方纬度越高春花生播种较晚,夏花生一般在一年两季种植区播种,播种时间较为一致。整个生长周期分为发芽出苗期、幼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饱果成熟期等五个生育周期。 周期中,对产量形成影响较大的时期是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开花下针期及结荚期是花生生长需水多、对水分敏感的时期,其田间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50%左右。开花下针期所开的花及所形成的果针有效率和饱果率直接相关,是后期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结荚期所形成的果数占最终单株总果数的60%-70%,是决定荚果数量的时期,吸收养分和耗水最多,对缺水干旱最为敏感。 花生刚收获荚果的含水量为 50%~60% 收获以后要及时晾晒以防霉变和腐烂,我国北方主产区多采用田间晾晒来自然干燥,待其水分低于9%时可长期贮存,但花生富含油脂和蛋白质,容易变性或受黄曲霉素感染,储存稳定性较差,夏天往往要进恒温库保存,储存成本较高,因此花生多在当年即产即销,没有结转库存,合约强弱仅与当产季花生供需平衡影响。 花生市场基本面分析 从供需平衡角度来看,对于2020/2021作物年度第三方平台的观点并不一致,根据天下粮仓数据,2020年度供给增加,消费增长,而根据USDA数据为减产年,消费同时下降,但从花生价格的波动情况以及花生油和豆油的价差扩大来看,供需两强的可能性更大。 1.供给端来看,单产及产量持续上升 我国花生产量虽是全球最大,但仍以小农经营为主,规模化程度有限,主要依赖人工种植,种植成本较高,种植面积波动较小,产量随着单产上升而增加,生长期天气对花生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 2.需求端来看,消费逐年增加,食用消费逐渐上升 我国花生的主要消费中油用花生约占总消费量的54%,食用花生的比重约为39%,饲料用花生的比重约为7%。近年来,我国花生消费总量逐年增加,消费增长率呈波动上升趋势。2019 年花生消费总量达到1832 万吨,消费增长率达到历史最高6.8%。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内市场的繁荣发展,食用花生消费量在2019年达到722 万吨,增长率在2017/2018年之前基本稳定在1.5%左右,从2018/2019年开始,消费增长率逐渐增大,2019/2020年的增长率达到4.6%。油用消费方面,消费量整体上逐年上升,但是消费增长率波动变化较大,在2016/2017年度增长率为负值-1.7%,之后转为正值,在2019/2020年达到最高8.2%。饲料用花生量最小,但波动程度大。从2013年至2015年,饲料用花生消费总量加速下降,2015年之后反弹增长,且增长率逐年增大,2019年饲料用消费总量达到近年最大值120万吨。 油用消费上,近年来我国花生压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目前鲁花、益海和中粮占全国花生压榨量的比重在50%,其他规模企业压榨量占30-40%,小作坊占10-20%,中小型压榨企业集中在山东和河南地区。 食用消费上,国外特别是美国的花生总产量约70%以上用于食品加工,而欧盟各国的花生油高达90%以上用于食用,国内食用花生消费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总的来看,国内油用消费较为刚性,呈现平稳上升态势;而食用消费需求弹性较大,但是上升潜力较大。 3.进出口来看,我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由于国内需求的不断上升,我国花生于2019年开始由净出口过转为净进口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形式是花生仁。我国花生仁主要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及欧盟等,进口来源地主要来自塞内加尔、苏丹等非洲国家,但由于这些国家生产效率增长缓慢,产能有限,后续我国需求继续上升下,从美国进口花生果以及从巴西、印度、阿根廷进口花生油将成为主要的进口补充。 从进口的季节性来看,国内进口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对国产花生的季节性供应减少做补充,到港时间为次年3-4月,未来进口花生对花生价格的影响或将增强。 综合来看,随着我国花生需求逐步上升,2021/2022作物年份或呈现供不应求,进口量上升的局面,基本面整体向好。 行情展望及相关策略 花生价格季节性较强,或呈现近弱远强格局 由于花生是典型的季产年销作物,且无结转库存影响,其价格季节性规律较为明显: (1)1月临近春节,油料米和食用米进入需求旺季,厂家节前备货积极性高,供需收紧,价格上升; (2)2-6月为花生播种生长关键期,市场上花生供应减少导致供给偏紧,但同时春节后花生下游产品需求转向清淡,厂家入市采购原料积极性一般,气温升高降雨增多不利于存储导致中间商维持快进快出原则,囤货意愿弱,市场需求疲软主导市场,价格下跌; (3)7-8月正值花生青黄不接高峰期,市场供给紧张,同时夏天是食用米需求旺季,供需局面偏紧支撑价格上升; (4)9-12月进入花生收获季,新花生集中上市导致供给压力增大,虽有中秋国庆双节支撑,花生价格也往往出现下跌行情。 因此我们在月间价差上需要重点关注季节性变化带来的影响,当前来看,流通库存紧张,农户库存仍高,加上进口到港预期增加,花生现货或承压下跌,新季花生方面,假使天气和种植面积不变,远期价格或呈现近弱远强的季节性价格结构。 最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期货端,首批上市合约为PK2110、PK2111、PK2112、PK2201,均为21/22年度合约,PK2110合约或将成为主力合约,基准挂牌价定为9350元/吨,考虑到10月按照季节性属于新季花生上市期,现货升水符合预期,月间结构或呈现近弱远强格局。按当前基准价计算,8%的保证金比例下,一手合约交易保证金为3740元。 值得注意的是,和其他农产品不同,根据花生的生产消费特点,交易所设置了10、11、12、1、3、4月合约,而没有设置5-9月合约。因花生在10月上市后,至次年4月为贸易流通最活跃的时间段,进入5月后,随着气温回升降雨增多,花生储存难度大、易发生霉变、酸价升高等问题,且流通库存减少,下游企业也往往在6月前备足库存,此后花生原料采购较少,而9月新花生刚上市,量较少,水分也较高。为保障可供交割品充足,交易所未设置5-9月合约。因此也可以看出,花生储存难度带来的成本和交易风险或导致月间结构体现相对不明显。 现货高升水给予一定的做多安全边际,短期内供需偏紧和季节性行情上涨,盘面或震荡偏多;但中长期来看,3月后种植情况确定以及油脂油料板块转向弱势的预期下,叠加花生消费季节性转弱,盘面价格或见顶调整。 推荐策略:单边:PK2110做多,套利:PK2110-PK2201反套 风险点:天气因素,豆类油脂收储不确定性,原油价格影响油脂板块,新冠疫情带来的宏观风险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参考,不直接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与我公司和分析师无关,版权仅为中大期货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版权说明】 贴图 /摄图网(可商用) 图表 / 自制(图例下方已标注来源) 供稿/ 农产品组 关注中大期货一站通 中大期货研究院出品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