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农业】周报:行业预期调整,养殖龙头α属性凸显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农业】周报:行业预期调整,养殖龙头α属性凸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报告导读 养殖方面,预期调整,周期与成长共舞,关注α机会;种业方面,技术革新带来玉米种子市场规模扩容,建议把握龙头公司投资机会。 摘要 1月养殖上市公司经历了两次集体大幅上涨,我们认为其中表面原因是猪价快速上涨,而猪价快速上涨的原因是冬季疫情持续蔓延带来供给端的波动;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供给问题和猪价上涨带来的预期调整。 生猪养殖行业预期调整:1)产能基本恢复,供给端比较稳定→疫情在北方再次蔓延,产能恢复速度可能比预期更慢,供给端仍有不确定性。2)周期结束→季节性生猪价格高,持续时间长,本轮周期可能比想象的更长。3)2021年全年生猪价格预期上调。 疫情变化带来Q4成本上升,生猪产能恢复速度受限,行业门槛提升,龙头公司α属性凸显。11~12月受疫病影响,母猪配种头数快速上升的势头受到抑制,12月母猪存栏量下滑且配种率下降。非瘟新毒株近几个月在北方局部发作,北方产能恢复速度可能比预期更慢,供给端恢复仍有不确定性。Q4疫情带来养殖成本波动,从年报公布公司自繁自养情况来看,牧原和新希望自繁自养成本Q4均有小幅上涨,北方疫情继续扩散将掀起北方养殖业的新一轮去产能,行业整体养殖门槛提高。在南北方新一轮去产能情况下,龙头公司α属性凸显,关注龙头公司低成本高出栏量增长下利润提升,市占率稳步提高。 种植种业:技术革新,行业扩容,龙头受益。《2021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方案》出台,2021年国家对转基因的重点转向优化完善品种审定制度,保障研发应用健康有序发展。我们认为《监管方案》体现出我国对转基因商业化推广的推广决心,2021年继续关注转基因商业化的流程推进。从产业链来看,未来转基因技术将集中在少数企业,且短时间内市占率快速提高,后续将进入政策或文本密集出台期,政策驱动性强,持续推荐相关标的。 投资建议 从成长角度推荐生猪板块: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温氏股份、大北农、天康生物等。种植链核心推荐玉米种业,推荐标的: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推荐农业优质标杆:海大集团、生物股份。推荐农业B/C端扩张企业:圣农发展、湘佳股份、天马科技等。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养殖疫病风险;自然灾害风险。 正文 1 预期调整带来的生猪养殖板块机会 我们以2021年1月1日为基准日来看整个生猪养殖板块的波动情况,在1月养殖上市公司经历了两次集体大幅上涨,分别是1月初和1月25~27日左右,我们认为其中表面原因是猪价快速上涨,而猪价快速上涨的原因是冬季疫情持续蔓延带来供给端的波动;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供给问题和猪价上涨带来的预期调整。 1.1.市场预期调整带来板块行情 1月养殖板块的预期调整如下: 1)产能基本恢复,供给端比较稳定→疫情在北方再次蔓延,产能恢复速度可能比预期更慢,供给端仍有不确定性。 2)周期结束→季节性生猪价格高,持续时间长,本轮周期可能比想象的更长。 3)2021年全年生猪价格预期上调。 预期调整前的观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末国家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上年末增长35.1%,生猪存栏同比上年末增长31%,产能恢复持续进行。基于数据可以看出产能顺利恢复,猪价逐步下跌,周期在本轮季节性高价后结束,猪价逐步下跌。 预期调整原因:近几个月受疫病影响,母猪配种头数快速上升的势头受到抑制,12月母猪存栏量下滑且配种率下降。本轮冬季疫病潮不仅包括古典猪瘟、蓝耳病等,还包括一些非瘟新毒株。过去新毒株只在北方零星散发,近几个月在北方呈现局部发作,未来北方的产能恢复速度可能比预期更慢,供给端的恢复仍有不确定性。因此北方供给不确定的情况下,本轮猪周期的高位持续时间可能比预期更久,周期持续时间可能更长,2021年的生猪均价可能高于此前预计。 预期外的供给不确定性带来猪价持续高位,2021年的猪价预期上调带动了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上调,由此带动了本轮1月生猪养殖板块的上涨行情。 1.2.Q4养殖成本增长,养殖门槛逐步提高,关注公司成长性 Q4疫情带来养殖成本波动,从年报公布公司的自繁自养情况来看,牧原和新希望的自繁自养成本均有小幅上涨,正邦科技成本小幅下降。行业领先水平的公司自繁自养成本在Q4有小幅上升,Q4行业整体成本上升,北方疫情继续扩散将掀起北方养殖业的新一轮去产能,行业整体养殖门槛提高。 在南北方再一轮去产能情况下,龙头公司的α属性凸显,关注龙头公司低成本高出栏量增长下的利润提升,市占率稳步提高。 1.3.投资建议 生猪养殖板块长期来看行业集中度提升,从成长角度推荐生猪板块: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温氏股份、大北农、天康生物等。种植链核心推荐玉米种业,选择既具备转基因技术储备的企业,又在传统杂交领域具备领先优势的标的,推荐标的: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饲料板块重仓比目前处于高位,推荐行业龙头企业:海大集团。禽养殖板块处于历史低位,长期来看,鸡肉产品上涨潜力较大,推荐消费品化企业:圣农发展、湘佳股份等。 2 重点覆盖公司及上周行业市场表现 2.1.上周行业市场回顾 上周SW农林牧渔指数下降0.59%至3925.60,成交额1658.42亿元。上周上证指数下降3.43%至3,483.07,两市共成交50,119.19亿元。农林牧渔行业相对上证指数超额收益为2.84%。 2.2.重要公司公告 牧原股份:公司于2021年1月28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同意公司与融通农业发展(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约定共同投资设立 “融通农发牧原(唐山)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生猪养殖业务;同意公司与融通农业发展(成都)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设立 “融通农发牧原(简阳)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生猪养殖业务。本次签订合作协议、设立合资公司,有利于在生猪养殖产业加强产业联动、实现产融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扩大公司生猪养殖规模,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高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实现全体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正邦科技:公司拟与融通农业发展(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并成立合资公司,发展公司生猪养殖主营业务。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5,390万元,出资占比49%;融通农发(武汉)拟以自有资金出资5,610万元,出资占比51%。本次投资完成后,公司为合资公司参股股东,合资公司将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公司本次以自有资金对外投资,一方面可以通过借助合作方的资源,更好的发挥公司的品牌、规模、行业技术及管理水平等优势,拓展公司主营业务;另一方面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寻求优质资源,服务于公司未来战略布局。 3 重要行业数据一览 3.1. 价格总指数:农产品价格季节性上涨 上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环比上升0.25%至139.96。菜价小幅上涨主要由于:1)从供给端看,本周全国多地气温直降“冰点”,气温下降将延缓蔬菜的生长,周期拉长,蔬菜上市受限;雨雪、天寒等不利天气也影响了蔬菜的生产和采收,导致产量下降,蔬菜供给减少。2)从成本端看,冷空气进一步到访,蔬菜的储藏、运输成本也随之上升。我们预计蔬菜价整体有望处于逐级上涨状态。 4 养殖行情 4.1.生猪养殖:存栏恢复,下行周期开启 生猪存栏方面,从农业农村部2020年12月份监测数据看,生猪存栏连续增长了11个月,能繁母猪存栏连续增长15个月。2020年年末,生猪存栏已经达到4.07亿头,比2019年增加了31%。能繁母猪存栏达到4161万头,比2019年年末增加了35%。生猪、母猪存栏都已经恢复到2017年年末存栏水平的92%以上。 生猪价格方面,本周22省市生猪价下降至33.46元/千克。我们预计猪价将开启季节性下降。原因主要是1)从供应端看,距离春节还有两周左右时间,养殖端压栏大猪,倾向出栏者趋增。2)从需求端看,南方腌腊高峰基本接近尾声,大猪需求将减弱。3)冷空气席卷南北,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影响不利于市场调运,猪价回调幅度受限制。 4.2.禽类养殖:价格震荡后筑底 本周毛鸡价格小幅下降至8.50元/公斤,鸡苗价格大幅上升至2.81元/羽。我们预计白羽肉鸡价格或将下跌,主要是由于:1)需求端来看,学校大都已经放假,餐饮食堂对于肉鸡的需求减少。2)供给端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毛鸡出栏难度加大,屠宰压价意愿较强,尤其是东北地区,加之新冠疫情人流管控加强,对整体消费形成抑制,贸易商高价囤货意愿不强。鸡苗方面,近期受鸡价趋弱,鸡苗供应量趋增,鸡苗销售竞争企业间竞争加剧,价差拉大,加之临近年关且饲料成本高企等影响,补栏较为谨慎,预计鸡苗价格将止涨回落。 黄羽鸡方面,根据新牧网数据,截止2021年1月29日,快大鸡价格6.58元/斤,中速鸡价格6.19元/斤,慢速鸡价格8.1元/斤,环比上周均小幅下降。我们认为黄鸡价格有望缓慢上行至年前,主要由于:1)需求端来看,12月之后,临近年关,随着南方逐渐进入冬季,终端腊鸡消费也开始进入消费旺季,黄鸡的需求逐步提升,在年前将达到顶峰。2)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近期肉鸡存栏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根据监测,2020年9月末,肉鸡存栏环比下降3.3%,但是同比仍增长5.4%,比近五年平均水平要高16.5%,鸡肉市场供应宽松。当前,养殖场户正在加快调整过剩产能,再加上春节消费旺季即将到来,农业农村部预计市场行情会逐步回暖。 4.3.水产品:价格整体维持稳定 本周海参价格维持至176元/kg,扇贝价格维持在10元/kg,鲍鱼价格下降至100元/kg。 5 种植行情 5.1.玉米、大豆:价格有望逐级抬升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国内玉米仍有产需缺口,缺口弥补方式主要通过放储、进口和小麦替代进行弥补。目前我国玉米临储库存几乎消耗完毕,玉米进口仍是配额进口,进口玉米总量仍有限。而随着玉米价格涨至与小麦价格基本持平,小麦有望替代玉米形成供给,并且目前国内小麦库存量极高,从而决定了玉米价格的顶部区域基本与小麦价格相同,而随着小麦对玉米的替代,小麦价格有望缓慢上涨。 国际方面,根据1月USDA预测,全球玉米消费量小幅下降至11.53亿吨;全球玉米期末库存较上月下降513万吨至2.84亿吨,库存消费比为24.62%。同时,全球玉米产量预测下调967万吨至11.34亿吨,农户种植积极性下降。 大豆方面,根据1月USDA最新预测,预测全球大豆消费量36982万吨,较上月上涨10万吨;同时,预测全球大豆产量36100万吨,预测全球大豆库存下降133万吨至8431万吨,全球大豆压榨量为32181万吨,库存消费比下降至22.80%。 5.2.饲料:价格将跟随原材料价格协同上涨 饲料价格方面,截至到1月13号,育肥猪配合饲料价小幅上涨至3.49元/公斤,肉鸡配合料小幅上涨至3.50元/公斤。 5.3.糖:外盘糖价逐级抬升,国内糖价仍需关注进口政策 上周柳州白糖现货小幅下降至5290元/吨,周环比下降为-0.38%。本周糖价小幅下降主要由于:市场整体成交偏淡,贸易商持谨慎态度观望。国内临近春节,疫情防控力度逐步上升,海运物流受限,节前备货基本结束,需求降低。叠加加工糖许可宽松、进口白糖上市等因素,市场供应充足,糖价下行压力增大。随着甘蔗糖压榨进程加速,国内食糖库存将加速积累,因此从产量阶段性回升的角度来看,中期不利于糖价上行。国际糖方面,原糖价格为15.74美分/磅,周环比为-0.13%。2020年我国累计进口糖527万吨,同比增加188万吨,同比增长55.46%。在进口盈利的刺激下,虽然进口量有增加的趋势,但是进口量大概率总体可控,政策调控是决定糖进口规模的关键因素,糖价不具备下行驱动力,而随着国际糖价的上涨,未来有望形成外盘驱动内盘上涨的态势。 6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 养殖疫病风险。 自然灾害风险。 国泰君安农业团队: 分 析 师 : 钟凯锋 分 析 师:李晓渊 分 析 师:王艳君 分 析 师:沈嘉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讯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做出保证。公众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资讯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人、本研究小组或国泰君安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关注「农业凯歌」 你值得拥有
本报告导读 养殖方面,预期调整,周期与成长共舞,关注α机会;种业方面,技术革新带来玉米种子市场规模扩容,建议把握龙头公司投资机会。 摘要 1月养殖上市公司经历了两次集体大幅上涨,我们认为其中表面原因是猪价快速上涨,而猪价快速上涨的原因是冬季疫情持续蔓延带来供给端的波动;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供给问题和猪价上涨带来的预期调整。 生猪养殖行业预期调整:1)产能基本恢复,供给端比较稳定→疫情在北方再次蔓延,产能恢复速度可能比预期更慢,供给端仍有不确定性。2)周期结束→季节性生猪价格高,持续时间长,本轮周期可能比想象的更长。3)2021年全年生猪价格预期上调。 疫情变化带来Q4成本上升,生猪产能恢复速度受限,行业门槛提升,龙头公司α属性凸显。11~12月受疫病影响,母猪配种头数快速上升的势头受到抑制,12月母猪存栏量下滑且配种率下降。非瘟新毒株近几个月在北方局部发作,北方产能恢复速度可能比预期更慢,供给端恢复仍有不确定性。Q4疫情带来养殖成本波动,从年报公布公司自繁自养情况来看,牧原和新希望自繁自养成本Q4均有小幅上涨,北方疫情继续扩散将掀起北方养殖业的新一轮去产能,行业整体养殖门槛提高。在南北方新一轮去产能情况下,龙头公司α属性凸显,关注龙头公司低成本高出栏量增长下利润提升,市占率稳步提高。 种植种业:技术革新,行业扩容,龙头受益。《2021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方案》出台,2021年国家对转基因的重点转向优化完善品种审定制度,保障研发应用健康有序发展。我们认为《监管方案》体现出我国对转基因商业化推广的推广决心,2021年继续关注转基因商业化的流程推进。从产业链来看,未来转基因技术将集中在少数企业,且短时间内市占率快速提高,后续将进入政策或文本密集出台期,政策驱动性强,持续推荐相关标的。 投资建议 从成长角度推荐生猪板块: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温氏股份、大北农、天康生物等。种植链核心推荐玉米种业,推荐标的: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推荐农业优质标杆:海大集团、生物股份。推荐农业B/C端扩张企业:圣农发展、湘佳股份、天马科技等。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养殖疫病风险;自然灾害风险。 正文 1 预期调整带来的生猪养殖板块机会 我们以2021年1月1日为基准日来看整个生猪养殖板块的波动情况,在1月养殖上市公司经历了两次集体大幅上涨,分别是1月初和1月25~27日左右,我们认为其中表面原因是猪价快速上涨,而猪价快速上涨的原因是冬季疫情持续蔓延带来供给端的波动;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供给问题和猪价上涨带来的预期调整。 1.1.市场预期调整带来板块行情 1月养殖板块的预期调整如下: 1)产能基本恢复,供给端比较稳定→疫情在北方再次蔓延,产能恢复速度可能比预期更慢,供给端仍有不确定性。 2)周期结束→季节性生猪价格高,持续时间长,本轮周期可能比想象的更长。 3)2021年全年生猪价格预期上调。 预期调整前的观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末国家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上年末增长35.1%,生猪存栏同比上年末增长31%,产能恢复持续进行。基于数据可以看出产能顺利恢复,猪价逐步下跌,周期在本轮季节性高价后结束,猪价逐步下跌。 预期调整原因:近几个月受疫病影响,母猪配种头数快速上升的势头受到抑制,12月母猪存栏量下滑且配种率下降。本轮冬季疫病潮不仅包括古典猪瘟、蓝耳病等,还包括一些非瘟新毒株。过去新毒株只在北方零星散发,近几个月在北方呈现局部发作,未来北方的产能恢复速度可能比预期更慢,供给端的恢复仍有不确定性。因此北方供给不确定的情况下,本轮猪周期的高位持续时间可能比预期更久,周期持续时间可能更长,2021年的生猪均价可能高于此前预计。 预期外的供给不确定性带来猪价持续高位,2021年的猪价预期上调带动了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上调,由此带动了本轮1月生猪养殖板块的上涨行情。 1.2.Q4养殖成本增长,养殖门槛逐步提高,关注公司成长性 Q4疫情带来养殖成本波动,从年报公布公司的自繁自养情况来看,牧原和新希望的自繁自养成本均有小幅上涨,正邦科技成本小幅下降。行业领先水平的公司自繁自养成本在Q4有小幅上升,Q4行业整体成本上升,北方疫情继续扩散将掀起北方养殖业的新一轮去产能,行业整体养殖门槛提高。 在南北方再一轮去产能情况下,龙头公司的α属性凸显,关注龙头公司低成本高出栏量增长下的利润提升,市占率稳步提高。 1.3.投资建议 生猪养殖板块长期来看行业集中度提升,从成长角度推荐生猪板块: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温氏股份、大北农、天康生物等。种植链核心推荐玉米种业,选择既具备转基因技术储备的企业,又在传统杂交领域具备领先优势的标的,推荐标的: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饲料板块重仓比目前处于高位,推荐行业龙头企业:海大集团。禽养殖板块处于历史低位,长期来看,鸡肉产品上涨潜力较大,推荐消费品化企业:圣农发展、湘佳股份等。 2 重点覆盖公司及上周行业市场表现 2.1.上周行业市场回顾 上周SW农林牧渔指数下降0.59%至3925.60,成交额1658.42亿元。上周上证指数下降3.43%至3,483.07,两市共成交50,119.19亿元。农林牧渔行业相对上证指数超额收益为2.84%。 2.2.重要公司公告 牧原股份:公司于2021年1月28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同意公司与融通农业发展(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约定共同投资设立 “融通农发牧原(唐山)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生猪养殖业务;同意公司与融通农业发展(成都)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设立 “融通农发牧原(简阳)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生猪养殖业务。本次签订合作协议、设立合资公司,有利于在生猪养殖产业加强产业联动、实现产融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扩大公司生猪养殖规模,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高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实现全体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正邦科技:公司拟与融通农业发展(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并成立合资公司,发展公司生猪养殖主营业务。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5,390万元,出资占比49%;融通农发(武汉)拟以自有资金出资5,610万元,出资占比51%。本次投资完成后,公司为合资公司参股股东,合资公司将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公司本次以自有资金对外投资,一方面可以通过借助合作方的资源,更好的发挥公司的品牌、规模、行业技术及管理水平等优势,拓展公司主营业务;另一方面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寻求优质资源,服务于公司未来战略布局。 3 重要行业数据一览 3.1. 价格总指数:农产品价格季节性上涨 上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环比上升0.25%至139.96。菜价小幅上涨主要由于:1)从供给端看,本周全国多地气温直降“冰点”,气温下降将延缓蔬菜的生长,周期拉长,蔬菜上市受限;雨雪、天寒等不利天气也影响了蔬菜的生产和采收,导致产量下降,蔬菜供给减少。2)从成本端看,冷空气进一步到访,蔬菜的储藏、运输成本也随之上升。我们预计蔬菜价整体有望处于逐级上涨状态。 4 养殖行情 4.1.生猪养殖:存栏恢复,下行周期开启 生猪存栏方面,从农业农村部2020年12月份监测数据看,生猪存栏连续增长了11个月,能繁母猪存栏连续增长15个月。2020年年末,生猪存栏已经达到4.07亿头,比2019年增加了31%。能繁母猪存栏达到4161万头,比2019年年末增加了35%。生猪、母猪存栏都已经恢复到2017年年末存栏水平的92%以上。 生猪价格方面,本周22省市生猪价下降至33.46元/千克。我们预计猪价将开启季节性下降。原因主要是1)从供应端看,距离春节还有两周左右时间,养殖端压栏大猪,倾向出栏者趋增。2)从需求端看,南方腌腊高峰基本接近尾声,大猪需求将减弱。3)冷空气席卷南北,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影响不利于市场调运,猪价回调幅度受限制。 4.2.禽类养殖:价格震荡后筑底 本周毛鸡价格小幅下降至8.50元/公斤,鸡苗价格大幅上升至2.81元/羽。我们预计白羽肉鸡价格或将下跌,主要是由于:1)需求端来看,学校大都已经放假,餐饮食堂对于肉鸡的需求减少。2)供给端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毛鸡出栏难度加大,屠宰压价意愿较强,尤其是东北地区,加之新冠疫情人流管控加强,对整体消费形成抑制,贸易商高价囤货意愿不强。鸡苗方面,近期受鸡价趋弱,鸡苗供应量趋增,鸡苗销售竞争企业间竞争加剧,价差拉大,加之临近年关且饲料成本高企等影响,补栏较为谨慎,预计鸡苗价格将止涨回落。 黄羽鸡方面,根据新牧网数据,截止2021年1月29日,快大鸡价格6.58元/斤,中速鸡价格6.19元/斤,慢速鸡价格8.1元/斤,环比上周均小幅下降。我们认为黄鸡价格有望缓慢上行至年前,主要由于:1)需求端来看,12月之后,临近年关,随着南方逐渐进入冬季,终端腊鸡消费也开始进入消费旺季,黄鸡的需求逐步提升,在年前将达到顶峰。2)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近期肉鸡存栏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根据监测,2020年9月末,肉鸡存栏环比下降3.3%,但是同比仍增长5.4%,比近五年平均水平要高16.5%,鸡肉市场供应宽松。当前,养殖场户正在加快调整过剩产能,再加上春节消费旺季即将到来,农业农村部预计市场行情会逐步回暖。 4.3.水产品:价格整体维持稳定 本周海参价格维持至176元/kg,扇贝价格维持在10元/kg,鲍鱼价格下降至100元/kg。 5 种植行情 5.1.玉米、大豆:价格有望逐级抬升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国内玉米仍有产需缺口,缺口弥补方式主要通过放储、进口和小麦替代进行弥补。目前我国玉米临储库存几乎消耗完毕,玉米进口仍是配额进口,进口玉米总量仍有限。而随着玉米价格涨至与小麦价格基本持平,小麦有望替代玉米形成供给,并且目前国内小麦库存量极高,从而决定了玉米价格的顶部区域基本与小麦价格相同,而随着小麦对玉米的替代,小麦价格有望缓慢上涨。 国际方面,根据1月USDA预测,全球玉米消费量小幅下降至11.53亿吨;全球玉米期末库存较上月下降513万吨至2.84亿吨,库存消费比为24.62%。同时,全球玉米产量预测下调967万吨至11.34亿吨,农户种植积极性下降。 大豆方面,根据1月USDA最新预测,预测全球大豆消费量36982万吨,较上月上涨10万吨;同时,预测全球大豆产量36100万吨,预测全球大豆库存下降133万吨至8431万吨,全球大豆压榨量为32181万吨,库存消费比下降至22.80%。 5.2.饲料:价格将跟随原材料价格协同上涨 饲料价格方面,截至到1月13号,育肥猪配合饲料价小幅上涨至3.49元/公斤,肉鸡配合料小幅上涨至3.50元/公斤。 5.3.糖:外盘糖价逐级抬升,国内糖价仍需关注进口政策 上周柳州白糖现货小幅下降至5290元/吨,周环比下降为-0.38%。本周糖价小幅下降主要由于:市场整体成交偏淡,贸易商持谨慎态度观望。国内临近春节,疫情防控力度逐步上升,海运物流受限,节前备货基本结束,需求降低。叠加加工糖许可宽松、进口白糖上市等因素,市场供应充足,糖价下行压力增大。随着甘蔗糖压榨进程加速,国内食糖库存将加速积累,因此从产量阶段性回升的角度来看,中期不利于糖价上行。国际糖方面,原糖价格为15.74美分/磅,周环比为-0.13%。2020年我国累计进口糖527万吨,同比增加188万吨,同比增长55.46%。在进口盈利的刺激下,虽然进口量有增加的趋势,但是进口量大概率总体可控,政策调控是决定糖进口规模的关键因素,糖价不具备下行驱动力,而随着国际糖价的上涨,未来有望形成外盘驱动内盘上涨的态势。 6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 养殖疫病风险。 自然灾害风险。 国泰君安农业团队: 分 析 师 : 钟凯锋 分 析 师:李晓渊 分 析 师:王艳君 分 析 师:沈嘉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讯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做出保证。公众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资讯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人、本研究小组或国泰君安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关注「农业凯歌」 你值得拥有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