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全球花生供需格局

全球花生供需格局

作者:微信公众号【建信期货产业研究服务】/ 发布时间:2021-01-2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建信期货《全球花生供需格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76808 一、全球花生供需格局 在油料市场中,大豆、菜籽一直占据着前两大席位,而花生、棉籽、葵花籽三者的份额相差不大,皆属于世界前五大油料作物。从数据上来看,根据USDA,2020年全球花生产量约4756万吨,约占油料作物的7.89%;而全球出口额在426.8万吨,在大豆和菜籽之后,为第三大油料作物。本文之后会先从全球供需角度来介绍花生的全球基本面格局,之后再按国家之分,浅析几个主要花生生产国、出口国的供需情况。 1.1全球花生供给情况 从收获面积来看,花生种植稳中有升。根据USDA数据,2020年全球花生收获面积约2796.5万公顷,同比19年的2674.9万公顷,增幅约4.55%。其中印度(580万公顷)、中国(460万公顷)、尼日利亚(280万公顷)、苏丹(230万公顷)的种植面积居前,四者合计占比超全球的55%。而主要贸易国美国和阿根廷花生种植面积相对较低,分别约65.7万公顷和33万公顷。 从单产方面来看,水平差异较大,美国独领风骚。根据USDA数据,2020年全球平均单产约1.7公吨/公顷,按时间维度来看,总体上单产是稳步提升的状态。其中花生相关的主要国家中,美国单产最高,约4.59公吨/公顷,这一数据也居全球首位;阿根廷与中国单产水平同样也较好,分别约4公吨/公顷和3.8公吨/公顷,位居世界第三和第四;种植面积居首的印度单产水平偏低,仅约1.16公吨/公顷;非洲的塞内加尔和苏丹同样单产水平较低,分别约1.17和0.78公吨/公顷。 从产量来看,全球总体稳步增长,中国占比超三分之一。根据USDA数据,2020年全球花生产量又将创下新高,约4755.8万吨,较2019年的4586.8万吨,同比增幅约3.68%。其中中国花生产量约1750万吨,占比约36.8%,印度(670万吨)、尼日利亚(390万吨)、美国(301.3万吨)和苏丹(180万吨)分列二至五位。另外主要出口国阿根廷和印尼的产量约132万吨和97万吨。 1.2全球花生需求情况 消费方面,全球消费同样是稳中有涨的态势。根据USDA数据,2020年全球花生消费约4724.3万吨,较2019年的4697.4万吨,同比增幅约0.57%。与产量的波动相比,全球消费基本还是以稳步正增长为主,其中又可以细分为压榨消费和非压榨消费,压榨消费以稳为主,约有1890万吨的量;而非压榨消费则呈现逐年上涨的态势,约有2868万吨的量,也是历史的最高位。考虑到花生品种本身不易储存,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霉变,酸价提升等情况,历年的产销差基本很小,基本在100万吨以内,除了部分高油酸品种外,花生还是以当季产,当年销完为主。 细分国家来看,中国仍然是消费的主力军。根据USDA数据,2020年中国花生消费在1790万吨,占全球比约37.89%,历年来的消费量稳步提升。另外几大主要花生产国也是主要的花生消费国,其中包括印度(554万吨)、尼日利亚(395万吨)、美国(231.3万吨)和苏丹(179万吨)。 1.3全球花生贸易情况 出口方面,结构较为分散。根据USDA数据,2020年全球花生出口量约426.8万吨,占比全球产量约8.97%。其中最主要的一些出口国家包括阿根廷(95万吨)、印度(85万吨)、美国(72.6万吨)、中国(60万吨)、塞内加尔(35万吨)、年巴西(30万吨)、苏丹(16万吨)等。阿根廷和印度的出口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定的增长,而中国出口量则较之前有所减少。 从出口量占本国比重的方面来看,阿根廷超过70%的花生都用于出口,巴西也有接近60%,南美两国也是全球花生两个较为重要的出口国;中国虽然作为最大的花生主产国,但由于国内需求强劲,近些年来的出口量逐渐减少,进口量逐渐增多,主要进口花生仁来自非洲的苏丹和塞内加尔,主要进口的花生果来自美国,而根据我国海关的进口数据和USDA对非洲两国的出口预估数据进行比对,可以发现苏丹和塞内加尔的花生除了国内消费外,大部分的出口地就是中国,而美国除了出口至中国以外,有其他出口目的地;另外产量大国印度,其出口占产量比不高,约12.7%,国内消费量不低。 进口方面,中国、欧盟和印尼是最主要的花生进口国。根据USDA数据,2020年全球花生进口量约399.7万吨,总体对外依存度约8.46%。具体来看主要国家包括中国(100万吨)、欧盟(95万吨)、印尼(45万吨)、墨西哥(25万吨)、俄罗斯(22.2万吨)等。近20年来,欧盟进口量保持稳中小涨的趋势,在70至95万吨之间;而中国则是近五年的进口量猛增,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 按进口依存度来看,由于欧盟和俄罗斯本身国内并不种植花生,其花生消费基本完全依赖进口;而进口大国墨西哥也有接近8成的花生来源于进口;我国虽然是进口大国,但进口依存度并不高,仅为5.6%,考虑到我国种植面积稳定且单产水平稳步提升,未来进口量虽可能随着消费的增加而逐年提升,但总体对外依存度预计不会提升很多。另外一些主要的花生产国和出口国,例如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印度则非常少或基本不进口花生。 二、部分花生重要国家概况 2.1美国花生市场 美国花生整体播种面积并无递增的趋势,近20年来收获面积基本在65万公顷至70万公顷之间波动,属于偏低。然而美国的花生单产为世界最高水平,其4.59公吨/公顷的水平远远高于世界平均1.7公吨/公顷,且单产属于较为稳定的增长,故美国花生整体产量并不低,近20年波动范围在40万吨至125万吨之间,主要还是受种植面积影响较大。种植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美国的东南部及东部,其中乔治亚州为最大花生产区,占比约55%,阿拉巴马州、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也各占比约10%左右。种植时间与中国类似,基本是在春耕时4-5月下播,而到9-10月陆续收获。 消费方面,美国花生主要还是以食用消费为主,压榨需求和自留种及饲料需求偏低。具体来看食用消费基本以1%-5%左右的增速稳中有升,占国内总消费接近65%,考虑到美国整体花生质量较好,且国外本就有食用花生酱、花生制品的习惯,预计未来美国花生食品需求仍将保持稳中有升的状态。榨油方面,由于花生本身成本较大豆而言较高,其加工附加值整体不如大豆及菜籽,所以这一块的需求占比并不高,约17%,但考虑到美国目前高油酸花生的应用面积占比达30%,而高油酸花生榨取的花生油对于人体健康相对较为有益,故未来这一块的需求仍有挖掘的空间。 进出口方面,美国整体花生的进口量非常小,仅约5-10万吨;而出口量近些年提升显著,在50万吨至70万吨左右,约占产量的四分之一,是净出口国。由于美国整体花生质量较好,且高油酸品种在我国仍处于初步摸索逐渐推广的阶段,故我国也部分进口美国的花生果。根据天下粮仓的数据,我国2020年前11个月进口美国的花生果约16.6万吨,进口美国的花生仁约2.9万吨,合计占总进口比重接近20%。根据季节性来看,我国进口美国花生主要在5-9月份较多,这也弥补了我国花生收获后的空窗期。除了出口至我国外,美国花生也运往欧洲市场,以填补欧洲花生制品的需求。 期末库存方面,根据USDA的数据,近4年都偏高,在100至120万吨的水平,但由于近年来美国花生出口数据增加,本年度整体的库使比处于平均水平附近,USDA预计约34.5%,为连续的第三年下降。 2.2印度花生市场 印度是全球种植花生面积最大的国家,根据USDA,2020年其花生收获面积在580万公顷,是我国的126%,是美国的883%,近20年来其面积波动同样较大,在450万至800万公顷之间,与21世纪初相比,近些年印度种植、收获花生面积已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由于水资源匮乏以及花生品种等问题,印度花生单产属于较低水平,2020年的1.16公吨/公顷也显著低于世界平均1.7公吨/公顷的水平。虽然如此,印度由于种植面积巨大,整体产量居中国之后,位于世界第二,产量波动范围在550万吨至750万吨。种植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印度的西部与南部地区,其中古吉拉特邦产量约占4成,而后南部的安得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合计约占3成。印度花生主要在雨季和冬季种植,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年的80%和20%,其中雨季花生在季风季6-7月下播,而到了10-12月进行收获;早春作物花生一般在11-12月下播,到次年的3-4月收获。 消费方面,近些年印度总体国内消费量在500万吨左右,压榨消费占比较大。但从趋势上而言,压榨消费无论从占比,还是绝对消费量来说,都有下降的趋势,目前印度压榨消费在350万吨上下,占比国内总消费约68%;而食用消费在2020年预计约137.5万吨,虽绝对量偏少,但印度食用消费量逐步递增,占比也来到了25%,考虑到印度人口增速,以及其与美国花生国内消费占比的不同,预计印度花生的食用消费仍有不少的开发空间。 进出口方面,印度几乎非常少进口花生,而有一定的出口量,近些年的出口量在75至95万吨左右,约占产量的12%,在阿根廷之后属于世界第二大花生出口国。我国原先是有进口部分印度花生,而近些年由于对非洲花生政策的放开,印度花生的进口已经非常少了。 期末库存方面,21世纪初,印度期末库存保持在几万吨至十几万吨的较低水平,而近些年期末库存波动较大,在2016年有过8万吨的极低库存,也在2018年有过125万吨的天量,整体受当年的产量影响较大,USDA预计在2021年,印度花生期末库存约57.7万吨,其库使比在9.03%,属于平均偏高的水平。 2.3 阿根廷花生市场 阿根廷整体花生种植面积比较低,近些年收获面积在30-40万公顷之间波动,在几个比较重要的花生产销国中属于非常低的水平。而单产水平,阿根廷发展势头迅猛,USDA预计本年度其水平在4公吨/公顷,在主要国家中仅低于美国,也高于中国的3.8公吨/公顷的水平,单产水平随时间提升显著。故综合来看,阿根廷近些年140万吨的产量在全球也有一席之地。种植主要分布在阿根廷的中北部,特别是科尔瓦多省,其产量占比约74%;而最北部的胡胡伊省,其占比在16%。种植时间与北半球有明显的不同,一般在10月起陆续播种花生,而到次年的2月开始进行收获。 消费方面,近些年消费总量在35-40万吨,比较稳定。其中压榨消费占比较高,达到80%,食用消费占比则在15%,各项消费都是以稳步增长为主。但更多的阿根廷花生是用于出口。根据USDA数据,近两年阿根廷花生出口量在98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出口国,其出口占产量比在70%;阿根廷基本不进口花生。而我国直接进口阿根廷花生的占比极小,2020年仅占1%;我国更多的是进口阿根廷的花生油,根据天下粮仓数据,2020年前11个月我国进口阿根廷花生油约5.63万吨,占比约25%,仅次于印度花生油进口占比的34%。 期末库存方面,阿根廷库存水平一般保持在50万吨左右,库使比在本年度为41.9%,处于近些年的平均水平,但横向对比美国、印度、中国等主要国家,其相对库使比水平属于较高位置。 2.4 苏丹及塞内加尔花生市场 苏丹和塞内加尔是非洲花生主产国之二,两个国家都位于非洲的北部,苏丹靠东北,而塞内加尔靠非洲西北。种植时间方面,两者维度类似,整体进度也相类似,一般在6-7月份播种花生,从11月起陆续收获,最晚至1-2月结束。种植分布来看,苏丹主要集中在国内南部,北部地区很少种植花生;塞内加尔则主要集中在国内的西部地区种植。从收获面积来看,苏丹和塞内加尔本年度分别预计为230万公顷和120万公顷;两国单产水平都偏低,分别预计为0.78和1.17公吨/公顷,由此两国本年度的产量预计约180万吨和140万吨,属于世界前七的水平。从趋势上来看,两国产量都属于历史较高的位置。苏丹由于收获面积波动较大,近十年产量波动范围在100至290万吨之间,波动同样较大;而塞内加尔产量则在50至140万吨之间波动。 消费方面,苏丹压榨消费高于食用消费,而塞内加尔的食用消费高于压榨消费,而USDA对两国的自留种及饲用消费(Feed Waste Dom. Consumption)都预估较高,因为花生其实并不直接用于饲料,更多的是压榨的产成品花生粕用于饲料,而部分农户也有自留种的习惯,考虑到非洲整体数据透明程度偏低,所以笔者预估这一项更多的是类似调整项,即除开国内压榨食用消费及出口项之外的其他用途。可以看到这一方面非洲两国的余地还是比较大的,所以笔者大胆预估,即使产量变动不大的情况下,未来中国从非洲两国的进口仍有一定空间可挖。 进出口方面,两国都有一定的出口量,而都不进口花生。根据USDA预估,苏丹和塞内加尔在2019/2020以及2020/2021年度分别出口约45、16万吨;42、35万吨。而根据我国海关的数据,2020年前11个月,我国从苏丹和塞内加尔分别进口花生约29.4万吨及32.3万吨,合计占总进口量约61%,即两国绝大部分的花生出口,目的地都是我国。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的政策导向,进口非洲花生的关税为0,进口塞内加尔的花生甚至有一定的补贴,而作为对比,进口印度的花生关税为15%。所以未来来看,进口非洲的花生仍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其占比预计仍然偏高。 进口时间方面,由于非洲两国在11月之后陆续收获,一般运输到我国清关入境的时间在2月份之后,一般在3-8月进口量会偏多。 风险提示: 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投资者据此做出投资决策的依据。 建信期货研投 宏观金融研究团队 020-38909340 有色金属研究团队 021-60635734 黑色金属研究团队 021-60635736 石油化工研究团队 021-60635738 农业产品研究团队 021-60635732 量化策略研究团队 021-60635726 建信期货产业研究服务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ID :jxqhyfb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