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系列篇之——花生价格和周期分析
(以下内容从中银国际期货《“妙笔生花”系列篇之——花生价格和周期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一.花生定价权分析 1.区域定价权 中国花生产量占据全球产量近四成,且中国为花生净出口国,进出口数量相对产量而言微乎其微,国内花生拥有完全的自主定价权。 印度作为全球花生第二大产量国,其花生消费也多在国内,用于出口的花生数量较少,对国际市场的花生价格影响不大。 2.产业定价权 图1:花生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银期货 从国内花生产业链来看,国内花生主要以农户种植为主,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以地区来看,河南、山东两地占据全国花生产量近四成,当地花生价格对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大。花生贸易商环节国内也比较分散,在产业链中没有话语权。终端消费环节,国内花生消费油厂占据53%,食品则为41%。三大花生油企业分别为鲁花集团、益海嘉里和中粮集团。虽然鲁花集团食用植物油压榨产能高于益海嘉里旗下金龙鱼品牌,但金龙鱼牢牢占据着我国花生油的市场份额。2017 年我国花生油品牌市场份额占比前三位的分别是金龙鱼23.86、福临门16.05%和鲁花13.15%。 图2:中国花生油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中银期货 花生下游油用企业相对比较集中,其对花生的定价权较大,需要重点关注。 花生另外一个重要的消费是食用,目前企业相对分散,也难有行业话语权和定价权。 “农产品看供应,工业品看需求。”这也是期货行业普遍认同的规律。花生作为农产品,多数时候,产量对于价格的影响较为关键。尤其是在产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对于价格运行方向有决定性作用。对于影响花生产量的种植面积、单产以及天气、病虫害情况需要重视。 3.仓单定价权 国内上市商品期货交割方式为实物交割,交割标的都有一套规范和完善的质量检测制度。在实际的交割中,满足要求的基准交割品在现实中的比例有多少?交割基准品与非标之间价差多少?从现货中挑选制成仓单的可行性,成本……这些都可能决定最终的交割数量,进而影响期价。尽管商品在上市之前,交易所希望交割标的贴近现货,为实体服务。但由于一些大宗商品本身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不足,导致交割时出现意外情况的事情时有发生。 期货市场“近月看仓单”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在正式交易一个商品期货之前,认真仔细研究交割标的很有必要。 即将上市的花生期货主要用途为油用花生,相对于食用消费而言,品质略低,更利于现货企业参与交割。不过,届时还需要详细研究花生交割规则。 图3:国内油脂消费情况 资料来源:中银期货 由于花生油企业相对集中,除了关注花生油企业的动向外,整个油脂价格的变化也影响花生油的价格,进而传导至原料端花生。国内油脂消费豆油居首,菜籽油其次,棕榈油居第三,花生油只占据不到一成的消费量。整体油脂的价格运行基本一致,但由于花生油多用于高端消费,其走势有一定的独立性。 二.供需平衡表 表1:中国花生供需平衡表(2020年12月) 项目/年度 2016/17 2017/18 2018/19 2019/20 2020/21 估计值 估计值 估计值 估计值 11月预估 12月预估 播种面积(万亩) 6800 7000 6911 7166 7560 7560 单产(吨/亩) 0.235 0.28 0.25 0.22 0.23 0.23 产量 1600 1610 1733 1577 1738 1738 期末库存 29 60 80 40 40 40 进口量 40 40 40 47 80 80 总供应量 1669 1710 1853 1664 1858 1858 国内消费量 1423 1435 1623 1444 1583 1583 其中:食用 707 715 795 695 745 745 其中:油用 716 720 828 749 838 838 种子用量 116 125 120 120 125 125 损耗量 20 20 20 20 20 20 出口量 50 50 50 40 50 50 总使用量 1609 1630 1813 1624 1778 1778 期末库存 60 80 40 40 80 80 资料来源:天下粮仓 中银期货(花生年度为当年10月至次年9月,除特别说明,其它单位均为万吨) 花生平衡表的数据,国内尚未形成权威的渠道和市场认可的机构。所以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会有较大的分歧。而期货价格波动频繁,短期花生及产业链的季节性波动规律对价格的指导和参考意义更大。只有供需数据发生较大调整时,才具有对价格的指导意义。 三、周期分析 1.花生种植和收获周期 (1)1 月临近春节,油料花生米和商品花生米等花生下游产品进入需求旺季,厂家节前备货积极性高涨,花生供需收紧,现货价格稳重上涨。 (2)2-6 月正值花生种植生长期,市场上花生供应量逐渐减少导致供给偏紧,同时春节过后花生下游产品市场需求逐渐转为清淡,花生油厂出货受阻导致入市采购原材料积极性一般,气温逐渐升高不利花生储存也导致中间贸易商维持快进快出原则,囤货意愿相对薄弱,市场需求疲软压制花生市场行情,花生现货价格稳中下跌。 (3)7-8 月正值花生青黄不接高峰期,市场花生供应紧张,同时夏天是商品花生米需求旺季,商品花生米供需格局偏紧支撑花生现货价格上行。 (4)9-12 月进入花生收获季节,新作花生集中上市导致供应压力较大,对冲中秋、国庆双节需求旺季的支撑效应,花生现货价格承压出现下跌行情。 图4:花生现货价格月度统计 资料来源:WIND 中银期货 2.价格涨跌周期 经过统计,可以看出一年中花生现货价格上涨概率超过50%的有三个月份,分别是1 月、8 月和11 月(上涨概率66.67%,在9 年里有6 年上涨)。下跌概率高于50%的有三个月,分别是4 月、6 月和9 月(下跌概率66.67%,在9年里有6 年下跌)。对月度涨跌幅计算平均数,涨幅最大的是11 月(平均涨幅1.34%);跌幅最大的是9 月(平均跌幅-3.10%)。进一步计算最大和最小涨跌幅差值可以看出,9 月差值最大,其次是5 月,说明9、5 月份市场波动幅度较大,易出现较为激烈的行情。2 月差值最小,说明2 月行情相对较为平稳。 图5:花生现货价格月度涨跌概率统计 资料来源:WIND 中银期货 四、规则和政策 不少基本面研究者在商品研究中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政策。辛辛苦苦供需数据一大堆,政策稍有变动,全部推倒重来,让人头疼不已。但是政策和行业规则又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他们是基本面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农产品,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资源,国家天然有保护本国农民和农业的职责,并制定相应的政策。花生作为国内农产品家庭中的一员,我们也需要关注现货行业的相关政策、进出口政策以及相关部门临时出台的政策。花生期货上市后,也需要详细了解交易所对花生期货的各项规章制度。 往期推荐: (1)花生|花生基础知识 (2)“妙笔生花”系列篇之——全球花生供需情况分析 (3)“妙笔生花”系列篇之——国内花生产业介绍 (4)“妙笔生花”系列篇之——国内花生企业介绍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一.花生定价权分析 1.区域定价权 中国花生产量占据全球产量近四成,且中国为花生净出口国,进出口数量相对产量而言微乎其微,国内花生拥有完全的自主定价权。 印度作为全球花生第二大产量国,其花生消费也多在国内,用于出口的花生数量较少,对国际市场的花生价格影响不大。 2.产业定价权 图1:花生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银期货 从国内花生产业链来看,国内花生主要以农户种植为主,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以地区来看,河南、山东两地占据全国花生产量近四成,当地花生价格对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大。花生贸易商环节国内也比较分散,在产业链中没有话语权。终端消费环节,国内花生消费油厂占据53%,食品则为41%。三大花生油企业分别为鲁花集团、益海嘉里和中粮集团。虽然鲁花集团食用植物油压榨产能高于益海嘉里旗下金龙鱼品牌,但金龙鱼牢牢占据着我国花生油的市场份额。2017 年我国花生油品牌市场份额占比前三位的分别是金龙鱼23.86、福临门16.05%和鲁花13.15%。 图2:中国花生油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中银期货 花生下游油用企业相对比较集中,其对花生的定价权较大,需要重点关注。 花生另外一个重要的消费是食用,目前企业相对分散,也难有行业话语权和定价权。 “农产品看供应,工业品看需求。”这也是期货行业普遍认同的规律。花生作为农产品,多数时候,产量对于价格的影响较为关键。尤其是在产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对于价格运行方向有决定性作用。对于影响花生产量的种植面积、单产以及天气、病虫害情况需要重视。 3.仓单定价权 国内上市商品期货交割方式为实物交割,交割标的都有一套规范和完善的质量检测制度。在实际的交割中,满足要求的基准交割品在现实中的比例有多少?交割基准品与非标之间价差多少?从现货中挑选制成仓单的可行性,成本……这些都可能决定最终的交割数量,进而影响期价。尽管商品在上市之前,交易所希望交割标的贴近现货,为实体服务。但由于一些大宗商品本身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不足,导致交割时出现意外情况的事情时有发生。 期货市场“近月看仓单”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在正式交易一个商品期货之前,认真仔细研究交割标的很有必要。 即将上市的花生期货主要用途为油用花生,相对于食用消费而言,品质略低,更利于现货企业参与交割。不过,届时还需要详细研究花生交割规则。 图3:国内油脂消费情况 资料来源:中银期货 由于花生油企业相对集中,除了关注花生油企业的动向外,整个油脂价格的变化也影响花生油的价格,进而传导至原料端花生。国内油脂消费豆油居首,菜籽油其次,棕榈油居第三,花生油只占据不到一成的消费量。整体油脂的价格运行基本一致,但由于花生油多用于高端消费,其走势有一定的独立性。 二.供需平衡表 表1:中国花生供需平衡表(2020年12月) 项目/年度 2016/17 2017/18 2018/19 2019/20 2020/21 估计值 估计值 估计值 估计值 11月预估 12月预估 播种面积(万亩) 6800 7000 6911 7166 7560 7560 单产(吨/亩) 0.235 0.28 0.25 0.22 0.23 0.23 产量 1600 1610 1733 1577 1738 1738 期末库存 29 60 80 40 40 40 进口量 40 40 40 47 80 80 总供应量 1669 1710 1853 1664 1858 1858 国内消费量 1423 1435 1623 1444 1583 1583 其中:食用 707 715 795 695 745 745 其中:油用 716 720 828 749 838 838 种子用量 116 125 120 120 125 125 损耗量 20 20 20 20 20 20 出口量 50 50 50 40 50 50 总使用量 1609 1630 1813 1624 1778 1778 期末库存 60 80 40 40 80 80 资料来源:天下粮仓 中银期货(花生年度为当年10月至次年9月,除特别说明,其它单位均为万吨) 花生平衡表的数据,国内尚未形成权威的渠道和市场认可的机构。所以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会有较大的分歧。而期货价格波动频繁,短期花生及产业链的季节性波动规律对价格的指导和参考意义更大。只有供需数据发生较大调整时,才具有对价格的指导意义。 三、周期分析 1.花生种植和收获周期 (1)1 月临近春节,油料花生米和商品花生米等花生下游产品进入需求旺季,厂家节前备货积极性高涨,花生供需收紧,现货价格稳重上涨。 (2)2-6 月正值花生种植生长期,市场上花生供应量逐渐减少导致供给偏紧,同时春节过后花生下游产品市场需求逐渐转为清淡,花生油厂出货受阻导致入市采购原材料积极性一般,气温逐渐升高不利花生储存也导致中间贸易商维持快进快出原则,囤货意愿相对薄弱,市场需求疲软压制花生市场行情,花生现货价格稳中下跌。 (3)7-8 月正值花生青黄不接高峰期,市场花生供应紧张,同时夏天是商品花生米需求旺季,商品花生米供需格局偏紧支撑花生现货价格上行。 (4)9-12 月进入花生收获季节,新作花生集中上市导致供应压力较大,对冲中秋、国庆双节需求旺季的支撑效应,花生现货价格承压出现下跌行情。 图4:花生现货价格月度统计 资料来源:WIND 中银期货 2.价格涨跌周期 经过统计,可以看出一年中花生现货价格上涨概率超过50%的有三个月份,分别是1 月、8 月和11 月(上涨概率66.67%,在9 年里有6 年上涨)。下跌概率高于50%的有三个月,分别是4 月、6 月和9 月(下跌概率66.67%,在9年里有6 年下跌)。对月度涨跌幅计算平均数,涨幅最大的是11 月(平均涨幅1.34%);跌幅最大的是9 月(平均跌幅-3.10%)。进一步计算最大和最小涨跌幅差值可以看出,9 月差值最大,其次是5 月,说明9、5 月份市场波动幅度较大,易出现较为激烈的行情。2 月差值最小,说明2 月行情相对较为平稳。 图5:花生现货价格月度涨跌概率统计 资料来源:WIND 中银期货 四、规则和政策 不少基本面研究者在商品研究中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政策。辛辛苦苦供需数据一大堆,政策稍有变动,全部推倒重来,让人头疼不已。但是政策和行业规则又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他们是基本面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农产品,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资源,国家天然有保护本国农民和农业的职责,并制定相应的政策。花生作为国内农产品家庭中的一员,我们也需要关注现货行业的相关政策、进出口政策以及相关部门临时出台的政策。花生期货上市后,也需要详细了解交易所对花生期货的各项规章制度。 往期推荐: (1)花生|花生基础知识 (2)“妙笔生花”系列篇之——全球花生供需情况分析 (3)“妙笔生花”系列篇之——国内花生产业介绍 (4)“妙笔生花”系列篇之——国内花生企业介绍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