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专家解读:2021年上海地产调控新政影响几何?——教育与学区视角下的分析

专家解读:2021年上海地产调控新政影响几何?——教育与学区视角下的分析

作者:微信公众号【草叔消费升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专家解读:2021年上海地产调控新政影响几何?——教育与学区视角下的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专家解读:2021年上海地产调控新政影响几何?——教育与学区视角下的分析 时间:2020年1月22日 主讲人/草叔 主持人: 2021年1月21日晚,上海发布房地产调控政策,内容大体如下,主要是打新摇号,交易税费,贷款管理,离婚判定几个方面的影响。 2020年下半年开始,二手房,尤其是学区房迎来了较大涨幅,学区房的上涨是什么逻辑?未来趋势如何?调控对学区和教育会有怎样的影响?是我们本次交流的主要内容。 草叔各位应该比较熟悉,作为上海教育政策的研究专家,草叔对公民办教育体系及摇号政策这一块研究多年,对于整个学区政策也有深入的研究,今天草叔会和各位做一个线上的交流,主要包括对未来学区政策的判断,本次上海调控政策对学区房和学校趋势的影响等,以及其他内容包括公办民办学校,未来趋势推演,操作思路,如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择校规划/学区房等。欢迎草叔。 政策解读 1. 学区政策和房产政策紧密绑定。2021年1月,这个调控政策,也就是《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大体上来说是低于预期的。主要涉及四个问题:离婚和限购,交易增值税,信贷管理,打新摇号。 2. 关于打新摇号方面,这一方面政策比较有意义。以前是所有人无差别参与摇号,现在则存在优先级顺序:无房家庭优先于无房个人,无房个人优先于有房个人。这一政策上海落后于深圳/杭州等,深圳/杭州等早已有政策出台。会限制一部分人打新摇号,对于比较热门的盘,有房家庭感觉是比较难排进的。意料之外的是,没有出台限售政策。由于上海楼市打新火热,新盘和二手盘常有2-3万的差价,可能打新完毕就转手卖掉。 3. 关于信用贷,在贷款时可能有限制,但可能无法限制全款买房者,对于用信用贷、经营贷然后付全款的人,估计比较难限制。 4. 关于二手房增值税部分。非普通住宅买入不到五年全额增值,大于五年差额增值。增值税有所提高,转嫁给下家。 5. 关于离婚限购限制,是在限制假离婚买房,但依然存在一些可以规避的方式。 近期上海学区房价格上涨的原因 1. 2019.7国务院出台民办摇号政策。北京、深圳是特殊的公办学校(那部分可以自己挑选生源的不属于地方政府的公办初中)强,而上海此前最强的学校是民办初中,这是筛选决定的。2020年7月以来,大量家长为了规避不确定性,放弃了民办摇号,选择了公办。民办学校顶端生源削弱,公办学校流入顶级生源。另一方面,上实、上外、浦外这样的特殊公办学校更强了。 2. 学区房选择有四个方面的考量:人口流入、产业支撑、无回迁拆迁、虹吸效应。本质上,——什么是好学校?其实“大家觉得好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因为可以吸引优秀生源不断流入,有带动效应,而优秀生源带来的成绩提升,会进一步吸引新的优秀生源移迁进来。未来,上海人口流入越多的地区、产业越聚集的地区、相对没有回迁拆迁的新区,加上有一个“大家认为还不错”的学校可以虹吸学生的学区会变强,而同时,越小的学区价值越大。这些地区在过去一年涨幅大。(2021年1月)新的这个目前政策调控力度有限,预计学区房分化、聚集的趋势还会持续半年到一年。 3. 上海房价上涨模式和深圳等城市不同。深圳可以说是普涨,上海是以学区房为主的分化上涨,深圳只有200套大产权房,上海有800万套这个级别,供需关系还是相对缓和的。预计未来上海依然不是普涨,还是分化。 4. 有关“多校划片”。首先,浦东教委还没有把多校划片这个事提上日程,近期(预计一年内)应该是不会有的。其次,其实北京、深圳三四年前已经出台了大学区“多校划片”政策,实际影响比较有限,政策还是需要符合新老划断、就近原则,而不是大家预期中的等权摇号。 5. 总体而言还是要从区位上进行学区选择。另外,豪宅是不出好学区的,真正出学区的,是那种半贵不贵的地方,以金融/IT/快消等行业的白领为主的聚集区域。真正的富豪,一般也不太倾向去前滩,张江这类地方。 Q&A 1. Q:上海房子如果不再疯涨,趋向平稳,学区房和非学区房的差距是否会继续拉大? A:上海的房地产限购政策比全国慢一拍,政策会有产生一定影响。去年存在许多更换初中学区房的需求,学区房涨幅较大。未来,学区效应是聚集效应,聚集在产业强大、实际有购买力的人愿意去的区域。上海大概率不会普涨,实际房子供应量足够,区域分化情况会更加严重。 2. Q:上海市教委需要执行“公民同招”,但“公民同招”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房价上涨,市政府又需要调控房价,所以压力较大。如何看待这个矛盾?政府会如何调控? A:地方政府是希望政策可以平稳过渡的。地方上倾向于压缩二手房交易量和一手房限价。学区房整体的占比其实是较小的。 3. Q:由于985落户放开等政策,学区房真实需求存在。学区房的置换需求难以压制。未来的3-5年,上海和北京、深圳的学区房市场会有什么区别? A:上海不是普涨,是分化,很多地方的房子可能会3-5年都不怎么涨。我做个简单的判断,即上海3-5年依然可以买到总价不高、区位不算远的地方(比如宝山)。但核心地段由于需求涌入,这部分的板块可能会继续涨。 4. Q:既然学区房分化严重,那么对于学区房的购买力是否有上限?高层表态公平先于效率,但学区房似乎造成了效率大于公平。如何看待这一对矛盾? A:上海的学区房平均比北京、深圳低20-30%,房价并不夸张。民办摇号的政策是国务院提出的,而地方政府只能在公平效率方面打补丁。“就近”的原则是肯定会坚持的。而目前的学区房政策,比起之前的全面点招掐尖模式,实际上均衡性应该更好了。 5. Q:房价如果再上涨半年,会不会使得政府出台新的政策? A:目前看来,调控力度不大,半年后,政策可能会有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补充。 6. Q:防止假离婚的政策和信贷管控的政策实质效果如何? A:假离婚政策有一定限制效果,但依然有可以规避的路径。信贷管控政策也有规避手段。虽然拿经营贷首付,剩下的银行可以不批准,但如果不贷款,直接拿经营贷出来付全款,则无法限制。目前政策只能限制套首付出来再贷款的人。 7. Q:学区房和非学区房是否会采取区别政策? A:学区和非学区属于人为划分,无法区别对待,理论上,所有房子都是学区房,我们义务教育还是做的非常好的,但实际上,大家一般说的“学区房”,指的是“好学区房”,这是人为划分出来的。 8. Q:每个区的学区房政策不同,如果买学区房,如何选择?有何建议? A:需要明确一点,学区房不能保证成绩上升,其功能是提供良好氛围,良好反馈,竞争欢迎和学生价值观导向,从而形成一个相近价值观聚集的区域,形成正反馈。以个人定位、方向来看,不同学校气质不同,如何选择不能一概而论。没有一言以蔽的“好”学区,比如浦东某学区以后大概率会变成比较好的学区(顶端学生成绩好),但这是内卷选择出来的,所以这个学区的炮灰率也高,那这种学区算“好学区”吗? 9. Q:学区房的涨幅会蔓延到近郊吗? A:有可能,但需要值得上涨的原因,如产业、人口。上海主要的方向还是分化,如果近郊涨了,那核心区域肯定也是响应涨的,应该不会出现核心区不涨,而其他郊区涨的情况。 10. Q:学区房价格上涨和国家放开二孩政策是否有关系?未来人口出生下降是否会带来影响? A:这一轮上涨的是初中学区房,和二胎政策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学区房价格和有购买力、强竞争的人之间的竞争加剧有关,和整体人口趋势关系其实没那么大。 —————————————————————————————— 主讲人简介:草叔,民办教育政策研究专家,深入研究教育政策,著有《上海升学策略体系蓝皮书》,《“民办摇号”路径选择》,《上海学区房攻略》等文,曾多次受邀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政策建议和研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