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花生国内供需格局及期货合约介绍

花生国内供需格局及期货合约介绍

作者:微信公众号【建信期货产业研究服务】/ 发布时间:2021-01-2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建信期货《花生国内供需格局及期货合约介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76808 一、花生基本介绍 1.1花生介绍 花生,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茎和分枝均有棱,叶纸质对生,花长约 8 毫米,苞片披针形,花冠黄色或金黄色,花柱延伸于萼管咽部之外,荚果膨胀,荚厚,6-8 月花果期。 整个的花生叫做果实、荚果,而花生仁是指去掉花生壳的那部分,事实上是花生的种子,花生仁的用途很广,既是主要干果食品又是制做食品、糖果、榨油的主要原料。花生的蛋白质含量为 25~30%,仅次于大豆,而高于芝麻、油菜和棉籽,与红肉类似。花生含脂肪 43~55%,其中 75%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 50%以上,不含胆固醇。花生仁含 10~13%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 E,叶酸的含量非常丰富。 花生原产秘鲁和巴西,在哥伦布远航时期,航海家将花生荚果带至西班牙,之后逐渐被传播到世界各地。而我国约在16世纪初叶或中叶,由华侨将花生种子引进福建、广东,然后逐渐引至他省,形成为中国的重要油料植物。 1.2花生分类 现货流通中,一般将花生妥为大粒花生和小粒花生,大粒花生以海花鲁花徐州68—4为主,小粒花生以小白沙为主。大花生每百粒花生仁重在80克以上,分布面积最大;小花生每百粒花生重在50克左右,适栽于沙地,主要分布于四川,广东,湖南,河南西南部等。大小花生均有出口,但大小花生出口的地方不一样,大花生出口量多于小花生。 从种植时间段来分,花生可以分为为春花生、夏花生和秋花生。春花生是指在“立春”至“立夏”播种的花生,属短光照性较弱的早熟或中早熟类型农作物,中国各地均有栽培。春花生北方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8月中旬- 9月下旬收获;南方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4月下旬,8月初-8月中旬收获;夏花生是指在立夏前后播种的花生,生产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地区,其种植方式主要包括麦垄套种、麦后直播两种形式,麦垄套种花生适宜播期在麦收前15—20天,麦后直播花生应抢时早播,播期一般不晚于6月15日。夏花生对干旱十分敏感,任何时期都不能受旱,尤其是盛花和大量果针形成下针阶段(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秋花生是“立秋”前后播种的花生,以一年种植两季作物区域为主(中国东南沿海各省),10月底至11月初收获,秋花生与春花生相比,饱满度相对较差,产量较低,一般是为了来年育种。 按生育期长短来分,可分为早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20—130天;中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45天左右;晚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65天左右。 1.3花生生长周期 花生整体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发芽出苗期、幼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饱果成熟期。 1、花生从播种到50%的幼苗出土并展开第一片真叶为种子发芽出苗期。春播花生出苗期长,可能需要8—15天,夏播花生出苗期则短很多,一般5—10天即可出苗。种子发芽出苗的好坏,主要决定于温度和土壤水分。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2~15℃,最适温度为25~37℃。播种时最适宜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 2、从50%种子出苗到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为幼苗期。春播幼苗期一般在25—35天,夏播幼苗期在20—25天。苗期若遇低温和多湿条件,容易引起死苗;若遇干旱,可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延迟开花。 3、从50%的植株开始开花到 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的幼果称为开花下针期,简称花针期。春播花生下针期在25—35天,夏播的则在15—20天。开花期温度以 23~28℃为宜,果针伸长以 25~30℃为宜。此时是花生一生需水量最多的时刻,土壤干旱会影响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也会影响开花下针,甚至使开花下针停止。但是,土壤水分过多也会对花生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当土壤含水量达到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时,又会造成植株的旺长,开花量减少。 4、从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到50%植株出现饱果为结荚期。春播在30—40天,夏播在20—30天。这一时期生长特点是大批果针入土形成幼果或秕果,营养生长达到最盛期,水肥消耗量耗水量达到最盛。 5、从50%植株出现饱果到大多数荚果饱满成熟为饱果成熟期,简称饱果期。春播花生饱果期在40—50天,夏播则在30—40天。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荚果产量约占荚果总产量的50%~70%。 1.4花生的储存 由于花生本身的品种特性,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受黄曲霉菌的感染,从而产生霉变、酸败等质量问题。而花生在刚收获荚果时,含水量在 50%-60%之间,所以一般而言收获后需及时进行晾晒,我国大多采用自然干燥法进行田间晾晒,若此时遇到阴雨连绵的气候,容易对花生品质产生影响。花生果的水份低于 9%时可长期贮藏。冬季空气湿度低于 15%时,花生果可在露天囤贮存,次年晚春转入仓内保管。 一般情况下,花生果的储藏稳定性高于花生仁储藏的稳定性,但花生果比花生仁多大约 2.5 倍的仓容,对仓容要求较高。而剥壳后花生仁的含水量一般在 20%左右,安全贮藏水分含量则要求在 10%以下,所以一般花生仁的储存需要干燥、低温、密闭等环境特点。 二、国内花生供求状况 2.1供应端: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单产、产量均稳中有升 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是大豆、菜籽、花生、棉籽、葵花籽等。按种植面积来看,根据USDA数据,20/21年度我国花生收获面积预计为4600千公顷,位居五大油料作物第三,占比约18.4%。作为对比,大豆9300千公顷;菜籽6650千公顷;棉籽3250千公顷;葵花籽1250千公顷。 自1972年以来,我国花生整体种植面积呈稳中有升的状态,在2000年至04年曾一度接近5000千公顷的收获面积,而后有所下降,近些年再次缓步回升。而整体花生收获面积占五大油料收获面积之比基本较为稳定,近8年在18%-20%之间波动。 单产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包括抗病抗旱的品种投产,我国花生单产水平逐年增加明显,从近20年来看,单产从2.97提升至3.8公吨/公顷,增长幅度约27.95%,按复合增长率来计算,大约每年有1%左右的单产进步。分区域来看,产量靠前的几个省份中,安徽省、河南省以及山东省的单产水平较高,基本在4.4-5.0 公吨/公顷的水平,其中河南省的单产增长趋势相对较快。而由于种植面积方面同样稳中有升,我国花生总体产量上升趋势明显。根据USDA数据,我国新一年度花生总产量预计在1750万公吨,较20年前的1443.7万公吨,增长约21.22%。 从产量结构来看,河南及山东是我国最大的花生生产及种植省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两者产量在2018年合计超过了全国的50%。其中,河南省产量近些年因为种植面积的提升,整体产量保持稳定的增长,占全国比在30%以上;而山东省产量则稳中有降,占比也从20%以上滑落至17.7%左右;其他省份中,广东、河北、湖北、吉林等有也一定份额的花生生产。总体来看,北方大花生区是我国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其中就包括山东、河北、河南的北部和东部、山西南部、辽东半岛和辽西走廊以及苏北和皖北等地区;而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则位列第二,主要集中于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的丘陵地和河流的冲积地以及四川盆地等。 2.2消费端:总体消费逐步增长,榨油消费及食用消费最多 我国花生消费主要分为榨油、食用和饲料消费三大类,而榨油、食用是最主要的两大消费。根据USDA数据,我国20/21年度花生消费预计约1790万吨,其中榨油用量预计925万吨;食用消费预计745万吨;饲料消耗预计120万吨;分别占比51.7%、41.6%、6.7%。 从消费增量来看,各消费环节近些年都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其中饲料消费由于本身基数较小,所以增量偏少;而榨油相比于20年前增加245万吨消费,增长约36.0%;食用相比20年前增加157.5万吨消费,增长约26.8%。 由于我国超过半数的花生还是用于榨油,所以对于花生油和花生粕的消费情况,笔者在这里也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花生油方面,USDA预计我国20/21年度消费约317.5万吨,较去年度的338.2万吨下滑6.12%,但拉长时间段,按整体趋势来看,我国花生油的消费势头增长稳健,在一般年份,我国花生油消费增速在2%-6%之间波动,对比2000年的211.6万吨的消费量,目前已增长超50%。而看整体油脂消费占比来看,新一年度豆油仍然是我国最大的植物油消费选择,占比约46%;而菜油占比约19%位居第二;棕榈油在算上工业用途后,占比约17%位居第三;而花生油整体消费占比并不算太高,约占8%位居第四。 花生粕方面,其需求目前主要集中在饲养业与饲料加工业,用于生产畜禽食用饲料,另外食品加工业、造纸业、涂料业、制药业等行业对花生粕也有一定的需求。USDA预计我国20/21年度消费约380.0万吨,较去年度的408.3万吨下滑6.93%,但同样的拉长时间段,按整体趋势来看,我国花生粕的消费势头增长稳健,一般的年份,花生粕消费增速在3%-8%之间波动,对比2000年的264.4万吨的消费量,目前已增长超43%。而看整体粕类消费占比来看,新一年度豆粕仍然是我国最大的粕类消费选择,占比约77%;菜粕在水产养殖中的运用也十分广泛,占比约10%位居第二;而花生粕和棉籽粕消费水平相当,各约占4%的消费量。 2.3 进出口:出口保持稳定,进口量近两年激增 花生进出口方面,在2014年以前,我国进口花生的量相当少,而2015开始我国逐步放大花生的进口量,15-18年期间,平均每年进口花生约38.4万吨;而2019年进口量来到135万吨,2020年预计进口100万吨,占产量比约5.71%。我国花生出口则相对比较稳定,近些年出口量在50-70万吨之间波动,USDA预计新年度我国花生出口约60万吨。综合来看,在2014年以前我国一直是花生的净出口国,而后随着花生进口的逐步增多,2019年及2020年我国逐步转变为花生的净进口国,预计未来在消费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我国花生进口数量会逐步提升。另外进口可以分为花生进口和未去壳花生进口,根据天下粮仓数据,2020年1-10月,我国花生进口约70.7万吨、未去壳花生进口约28.1万吨,合计约98.8万吨。分国别来看,非洲及美国是我国主要进口国,其中塞内加尔进口占比约33%;苏丹进口占比约29%,都是以花生形式进口;而进口美国的更多的是未去壳花生的形式,从美国进口占比约19%。我国花生出口方面则相对比较分散,主要出口地有日本、荷兰、菲律宾等国家,占比分别约9%、8%、4%。 花生油方面,我国是净进口国。自2008年以来我国就加大进口花生油的数量,根据USDA数据,我国2020年预计进口花生油约22.5万吨,与2019年的数据类似,为历史上非常高的数值,较2008年的2万吨增幅明显。由于我国油脂消费的逐年增长,预计花生油的需求同样同步提升,未来进口数量料不减。而出口数据则相对保持稳定,近些年都在1万吨左右。按国别来看,我国花生油主要进口国为印度、巴西、阿根廷、苏丹等,进口占比分别为31%、23%、23%及15%;而主要出口地则是中国香港,占比超80%。 花生粕方面,我国同样是净进口国。在 2016 年开始我国进口花生粕的量就一直保持在相对高位,进口数量一般在 6-12 万吨左右,但占产量比较低,进口国家基本集中在苏丹;而出口方面,2010 年以后,我国出口花生粕数量就微乎其微,集中出口至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由于基数太小,基本可以不作太多的考虑。 2.4 花生贸易格局及部分加工企业 我国花生榨油需求占到总需求的一半以上,而榨油工厂的分布相对较为集中,其中山东省是我国花生榨油加工的最主要集中地,河南省也有部分油厂,但无论是产能还是加工工艺方面都与山东省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整体花生的贸易格局可以概括为:东北地区以花生调出为主;河南地区调入部分花生,自身也进行花生的初级加工,更多的花生进行调出;山东地区以花生榨油加工为主,原料花生的调入已经产成品的调出为主,另外山东地区也兼并负责花生及花生制品的进出口;华南地区则是花生消费的主力,以原料花生和产成品花生调入为主。 负责花生压榨的油厂有以鲁花、益海、中粮等为代表的集团企业;也有以金胜、兴泉、玉皇、龙大为代表的地方性企业;另外也有部分小型压榨厂和小作坊。集团企业整体压榨份额占比在50%左右;地方性企业占比在30%-40%;小型压榨厂占比在10%-20%。根据中国品牌网的综合统计,其也列出了中国花生油的十大品牌,具体情况如下。 三、期货合约相关介绍 由于花生的季节性明显,每年自 9 月起国内花生陆续成熟,各大贸易商、生产商也开始陆续收购;而由于花生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较难储存,容易发生霉变等情况,一般油厂都赶在 7 月-8 月之前压榨,而在暑期停工,所以在合约设计方面,郑商所拟订的交割月份有 1、3、4、10、11、12 月;拟订的交易单位为 5 吨/手,最小变动价位为 2 元/吨;交割的方式有仓单交割和车板交割。 在设计基准交割品时,郑商所主要考虑了含油率、酸价、水分、霉变粒、杂质、色泽气味、筛上筛下率等指标。 含油率方面,由于国内花生近半的用途是用于压榨,所以含油率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了花生本身的价值的高低,此指标的设定交易所主要考虑了榨油企业的实际需求。目前基准花生含油率暂设定为大于等于 45%,小于 46%,另外高于基准 1%以上的升水 100 元/吨,2%以上的升水200元/吨;低于基准的,同样以每低1%贴水100元/吨的标准操作,低于 43%不允许交割。根据郑商所摸底检验数据回馈,低于 43%样本占比约 10.69%;43%-45%占比 27.48%;45%-47%占比 34.35%;47%以上占比 27.48%。 酸价指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是检验油脂的重要指标。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多,则酸价高,品质差。目前基准酸价暂设定为小于等于 1.5mg KOH/g,另外大于 1.5 小于等于 2 的贴水 200 元/吨,大于 2 小于等于 2.5 的贴水 500 元/吨,大于 2.5 mg KOH/g 不允许交割。根据摸底检验数据,约 90.46%可以满足基准交割品要求,而约 4.96%不允许交割。 水分和霉变粒方面,水分的限制为小于等于 9%,主要为了防止存放期间产生霉变和黄曲霉素,约 99.62%的样本都能符合要求;霉变粒方面,基准目前设为小于等于 1%,限制为 2%,绝大多数花生也可以符合此要求。 杂质方面的要求设定主要是为了保证花生仁的清洁度,目前交易所限制为1%,约 97.71%的样本可以符合此要求。 筛上筛下率,通常被称作出成率。由于花生主要用途是榨油和食用,一般而言在出油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个人较大的花生品种相对较好,也较受市场的青睐。筛上率的要求旨在确保货物中个头大的花生占比超过一定比例,保证了质量好的货物足够多。筛下率的要求旨在确保货物中个头小的花生占比小于一定比例,保证了质量差的货物没有那么多。目前郑商所暂定 7mm 筛上要求大于等于 60%,5.5mm 筛下要求小于等于 20%。 根据郑商所整体指标调研来看,总体达标率在 78%以上,单项达标率中色泽气味和水分较易容易达标;而含油率、酸价和霉变粒达标率相对来说较低。 交割地区设置方面,郑商所拟定产量及加工量较大的河南省、山东省及河北省为基准交割区域,而东北的辽宁省和吉林省为非基准交割区域。交割方式有厂库交割和车版交割两种。仓单方面,每年1月、4月第15个交易日(不含)之前注册的厂库标准仓单,应当在当月的第15个交易日(含)之前全部注销,每年4月第 15 个交易日至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含)不受理花生仁厂库标准仓单注册申请。 风险提示: 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投资者据此做出投资决策的依据。 建信期货研投 宏观金融研究团队 020-38909340 有色金属研究团队 021-60635734 黑色金属研究团队 021-60635736 石油化工研究团队 021-60635738 农业产品研究团队 021-60635732 量化策略研究团队 021-60635726 建信期货产业研究服务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ID :jxqhyfb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