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之后,A股将继续上演“循环牛”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调整之后,A股将继续上演“循环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华西总量周谈第三十六期 【宏观 孙付】12月物价数据分析&12月金融数据分析 【策略 李立峰】A股缘何调整?机构抱团取暖“重仓股”上车?下车? 【固收 樊信江】MLF缩量续作,春节前流动性怎么看? 【银行 刘志平】个股业绩快报陆续发布,增速转正兑现催化估值修复 【非银 魏涛】保险2020收关业绩尚可,2021可期 宏观 CPI将低位徘徊,PPI会继续回升──12月物价数据分析 (一)CPI将低位徘徊,PPI会继续回升 猪肉上涨、油价上行,致使12月CPI反弹。预计春节前,猪肉价格将处于偏强状态;节后将有所回落。考虑基数因素,2021年一季度CPI同比将维持在低位水平。 未来国内外需求继续复苏,工业生产持续向好, PPI将保持回升态势。 (二)12月CPI反弹 12月CPI同比0.2%,较11月回升 0.7个百分点;环比0.7%,价格较为显著反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1.2%,较上月反弹3.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0%,较上月反弹0.1个百分点。2020年全年CPI为2.5%。 (三)食品价格回升明显;油价上涨助推非食品价格 食品价格回升明显:受持续低温天气影响,鲜菜、鲜果的生产和储运成本增加,价格均显著上涨;伴随元旦春节到来,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增加,但受饲料成本有所上升、猪瘟疫情有所反复,以及新冠疫情下进口冷冻肉减少共同影响,猪肉价格由11月下降6.5%转为上涨6.5%;其他肉类及鸡蛋价格亦有所反弹。 非食品价格环比为0.1%,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受原油价格上涨影响,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回升。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基本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4%。 (四)弱美元叠加需求持续改善,12月PPI大幅上行 12月PPI同比-0.4%,较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环比1.1%,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2020年全年PPI为-1.8%。12月PPI大幅上行主要是:弱势美元,叠加全球经济继续恢复,特别是中国经济持续复苏,需求增强,能源、资源类和原料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同时,极端低温寒冬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生产资料同比-0.5%,回升1.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同比-0.4%,回升0.4个百分点。 主要行业: 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显著。随着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加之铁矿石和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较多,金属相关行业价格继续上涨。由于年底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供暖需求快速增加,带动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 风险提示:经济活动超预期变化。 《CPI将低位徘徊,PPI会继续回升——12月物价数据分析》;发布日期:2021-01-11;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50004 宏观 信贷平稳,社融回落——12月金融数据分析 (一)12月金融数据 企业信贷平稳扩张,社融受企业债券融资受阻和非标收缩影响而回落。伴随信用事件冲击减弱,债券融资恢复;制造业活跃度增强和投资意愿较强下,企业信贷和社融项下票据融资将保持扩张,后续社融有望恢复扩张。 (二)信贷规模保持同比多增:企业中长期贷款较为稳健,居民贷款有所回落 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6亿元,同比多增约1200亿元,主要为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 结构方面: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显著扩张,经济持续恢复下,特别制造业景气度较高,对长期融资需求较强;居民信贷有所回落。对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回升。 (三)企业债券融资受阻及非标较显著收缩导致社融回落 12月新增社融1.72万亿元,同比下降3830亿元,存量社融增速回落至13.3%,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信贷是增长主力(同比增加680亿元);永煤事件冲击下,企业债券融资受阻;政府债券融资上升;股票融资平稳扩张;非标融资较明显收缩:信托贷款缩幅继续显著扩大、票据融资降幅较大,前者主要受政策限制加强影响。 (四)伴随融资回落,货币增速均下降 12月M2同比10.1%,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M1同比8.6%,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社融回落相应导致存款增速下降,M1和M2增速均回落。 风险提示:经济活动超预期变化。 《信贷平稳,社融回落——12月金融数据分析》;发布日期:2021-01-14;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50004 策略 A股缘何调整?机构抱团取暖“重仓股”上车?下车? 1、A股市场自1月8日以来连续的下跌,其本质原因在于A股前期获利盘的丰厚,属于正常的一次调整。新年伊始,A股在2020年年末未发生指数调整的前提下继续上攻,“白酒、新能源、新能源车、军工”等行业股价涨幅较大,引发获利盘的阶段性调仓,进而使得近期市场出现调整; 2、公募产品年初发行火爆,但新公募产品申购资金部分是由于存量资金的腾挪,即赎回存量持有的基金而申购新基金,A股在连续成交金额上万亿的规模前提下,这种申赎回资金的腾挪(新增资金未能及时跟进)使得A股出现了阶段性的调整; 3、(1)全球资产配置荒环境依旧存在,美联储基调“鸽派”十足,超低利率和负利率仍是一季度流动性所处的环境,外资持续增持A股。“北上资金”连续7个交易日净流入,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362.85亿; (2)A股企业盈利呈现结构性亮点,“泛消费”行业、高端制造业等行业盈利均处于较快增长; (3)年初至今火爆发行的新权益基金将逢低建仓,这在一定程度上封住A股下跌空间。 4、投资建议:调整之后的A股将继续上演“循环牛”,A股后市不悲观。 诸多迹象来看,A股调整接近尾声,A股迎来将再次布局期(新发基金将逢低建仓)。行业配置方面:除了重视必需消费品配置外,受财政刺激的顺周期(“化工&高端制造”);另外,遵循美股映射仍是重要的配置思路,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有色、电新)、消费电子链”等。 其他因素:货币政策、地缘政治。 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90003 固收 MLF缩量续作,春节前流动性怎么看? (一)历史上,元旦-春节央行如何对冲资金缺口 2017:MLF+TLF+28D逆回购,累计投放流动性1.16万亿元。 2018:普惠降准+MLF+CRA+PSL,累计投放流动性1.84万亿元。 2019:普惠降准+降准置换MLF+TMLF+PSL+28D逆回购,累计投放流动性7,805亿元。 2020:全面降准+MLF+14D逆回购,累计投放流动性1.46万亿元。 央行在元旦-春节期间进行投放的工具按期限由长到短主要有:全面降准>降准置换MLF>普惠金融降准>TMLF>12个月MLF>6个月MLF>128天逆回购>63天逆回购>CRA>TLF>PSL>逆回购(28天、14天、7天)。 总的来说,从2017-2020年的样本来看,大体上存在这样一个规律:货币政策环境越是趋于宽松,央行在元旦-春节期间投放的货币就越偏长期;货币政策环境越是趋于收紧,央行在元旦-春节期间投放的货币就越偏短期。 从投放的节奏上来看,除了2018年较为特殊外,2017、2019、2020年央行基本在春节前第14、15个交易日开始净投放。 (二)历史上,元旦-春节期间资金价格有何规律 1、元旦前、后一个交易日通常会形成资金价格的第一个高峰 2017、2019、2020年,元旦后首个交易日DR007的5日移动均值分别录得2.60%、2.82%、2.38%,是该年度元旦前后资金价格的峰值;2018年的峰值则出现在元旦前最后一个交易日,DR007的5日移动均值为2.94%。 2、元旦后资金价格通常会形成一个波谷 3、临近春节资金价格会重新抬升 跨完元旦之后,2017-2020年资金价格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DR007的5日均值平均下行幅度为36BP,平均需要6个交易日完成;在波谷形成后,资金价格均会再次攀升形成春节前的第二个峰值,DR007的5日均值平均上行幅度为38BP,平均需要12个交易日完成。 (三) MLF缩量续作,2021年春节前流动性怎么看 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流动性缺口或在2.45万亿元左右。取现需求方面,预计2021年1月M0环比增加值在1.3万亿元左右,较2020年少3,060亿元。缴准方面, 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缴准规模在3,100亿元左右,较2020年减少约567亿元。财政收支方面,预计2021年1月政府存款的环比增幅或在3,000亿元,较2020年少1,373亿元。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处于以稳为主的环境中,同时元旦以后信用风险出现了开始缓释的迹象,信用债净融资规模有所提升、信用债利差较12月底下行10BP左右,因此央行通过全面降准来对冲春节前流动性缺口和信用收紧的必要性不大。同时从央行本次续作的情况来看,降准置换MLF的可能性也较小。但预计央行今年仍然会延续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政策,不过净投放资金规模可能有限。我们认为重启CRA的可能性较大。14天逆回购预计仍然会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 我们认为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资金价格的“波谷”可能已经形成,下一阶段或将进行“V型”走势的右侧。因此在流动性条件短期内可能无法得到延续的情况下,我们建议近期采取较为谨慎的债市策略,注重对前期投资成果的获利了结。 风险提示:信用环境存在收紧的可能性。 执业证书编号:S1120519100006 银行 个股业绩快报陆续发布,增速转正兑现催化估值修复 (一)行业的基本面情况 1、经济持续的持续恢复,不良新生成的压力下降;另外,目前关注类的贷款占比为15年以来的新低水平,16年最高为4%以上,关注类下迁的压力明显减轻;今年让利的利润主要用来核销处置不良,整体银行的不良率整体呈企稳的状态; 2、2021年行业整体业绩增速实现由负转正,甚至2020年的业绩好转也在陆续兑现。目前披露的上海、招商、兴业的业绩快报,均实现2020年业绩的年内转正,单四季度的业绩均实现30-40%的增速水平。其中营收和PPOP等核心盈利指标延续改善。 (二)投资观点 1、后续越来越多的银行将实现2020年业绩的陆续转正,经济企稳回升下行业业绩的陆续兑现整体将大幅提升板块的估值修复水平。在业绩快报的陆续催化下板块的估值修复节奏也将有所提前。 2、2021年部分上市银行的资本补充的诉求下业绩释放的动力较强,整体业绩的兑现也会有确定性。 3.因为让利的影响这次大行的拐点落后于行业,但整体的业绩在去年的低基数下也会有明显的提升;另外,目前的金融监管环境是有利于传统商业银行,特别是大行,大行基本面的回升下也有利于整体板块估值的回升,在目前的低位下建议积极关注。 4、个股上,重点推荐招行,兴业,平安、宁波,邮储,成都以及布局估值洼地的大行。 风险提示:1、经济回升不及预期;2、监管风险等;3、个股经营风险等。 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20001 非银 保险2020收关业绩尚可,2021可期 四家险企公布2020年1-12月保费数据,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在开门红后,同比保费数据持续边际下滑,反之中国平安同比改善显著,虽2020的新业务仍为-15.3%的增速,但改善效果明显。太平人寿与人保寿险都在二季度后保持保费同比改善趋势。我们2020年受疫情影响,保险行业承压于负债端,基于对保险股周期性的判断,2021预计行业上半年受低基数影响,同比有增压力不大。人保和平安财险公布2020年1-12月保费数据,2季度后同比数据均有所下滑,人保财险勉强录得正增长。车险竞争加剧使得保费增长乏力,预计2021车险行业竞争加剧维持,行业上行压力较大。但行业仍保持寡头垄断效应,头部平台规模优势明显,综合成本率低于100%,承保盈利压力不大。 风险提示:保费增速不及预期,利率下行估值承压。 执业证书编号:S1120519110003 如需完整报告,请联系对口销售经理 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若您并非华西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为华西证券研究所设立及运营。本订阅号不是华西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是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华西证券及华西证券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为使用本订阅号信息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华西证券对本订阅号及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华西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华西总量周谈第三十六期 【宏观 孙付】12月物价数据分析&12月金融数据分析 【策略 李立峰】A股缘何调整?机构抱团取暖“重仓股”上车?下车? 【固收 樊信江】MLF缩量续作,春节前流动性怎么看? 【银行 刘志平】个股业绩快报陆续发布,增速转正兑现催化估值修复 【非银 魏涛】保险2020收关业绩尚可,2021可期 宏观 CPI将低位徘徊,PPI会继续回升──12月物价数据分析 (一)CPI将低位徘徊,PPI会继续回升 猪肉上涨、油价上行,致使12月CPI反弹。预计春节前,猪肉价格将处于偏强状态;节后将有所回落。考虑基数因素,2021年一季度CPI同比将维持在低位水平。 未来国内外需求继续复苏,工业生产持续向好, PPI将保持回升态势。 (二)12月CPI反弹 12月CPI同比0.2%,较11月回升 0.7个百分点;环比0.7%,价格较为显著反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1.2%,较上月反弹3.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0%,较上月反弹0.1个百分点。2020年全年CPI为2.5%。 (三)食品价格回升明显;油价上涨助推非食品价格 食品价格回升明显:受持续低温天气影响,鲜菜、鲜果的生产和储运成本增加,价格均显著上涨;伴随元旦春节到来,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增加,但受饲料成本有所上升、猪瘟疫情有所反复,以及新冠疫情下进口冷冻肉减少共同影响,猪肉价格由11月下降6.5%转为上涨6.5%;其他肉类及鸡蛋价格亦有所反弹。 非食品价格环比为0.1%,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受原油价格上涨影响,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回升。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基本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4%。 (四)弱美元叠加需求持续改善,12月PPI大幅上行 12月PPI同比-0.4%,较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环比1.1%,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2020年全年PPI为-1.8%。12月PPI大幅上行主要是:弱势美元,叠加全球经济继续恢复,特别是中国经济持续复苏,需求增强,能源、资源类和原料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同时,极端低温寒冬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生产资料同比-0.5%,回升1.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同比-0.4%,回升0.4个百分点。 主要行业: 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显著。随着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加之铁矿石和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较多,金属相关行业价格继续上涨。由于年底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供暖需求快速增加,带动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 风险提示:经济活动超预期变化。 《CPI将低位徘徊,PPI会继续回升——12月物价数据分析》;发布日期:2021-01-11;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50004 宏观 信贷平稳,社融回落——12月金融数据分析 (一)12月金融数据 企业信贷平稳扩张,社融受企业债券融资受阻和非标收缩影响而回落。伴随信用事件冲击减弱,债券融资恢复;制造业活跃度增强和投资意愿较强下,企业信贷和社融项下票据融资将保持扩张,后续社融有望恢复扩张。 (二)信贷规模保持同比多增:企业中长期贷款较为稳健,居民贷款有所回落 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6亿元,同比多增约1200亿元,主要为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 结构方面: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显著扩张,经济持续恢复下,特别制造业景气度较高,对长期融资需求较强;居民信贷有所回落。对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回升。 (三)企业债券融资受阻及非标较显著收缩导致社融回落 12月新增社融1.72万亿元,同比下降3830亿元,存量社融增速回落至13.3%,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信贷是增长主力(同比增加680亿元);永煤事件冲击下,企业债券融资受阻;政府债券融资上升;股票融资平稳扩张;非标融资较明显收缩:信托贷款缩幅继续显著扩大、票据融资降幅较大,前者主要受政策限制加强影响。 (四)伴随融资回落,货币增速均下降 12月M2同比10.1%,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M1同比8.6%,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社融回落相应导致存款增速下降,M1和M2增速均回落。 风险提示:经济活动超预期变化。 《信贷平稳,社融回落——12月金融数据分析》;发布日期:2021-01-14;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50004 策略 A股缘何调整?机构抱团取暖“重仓股”上车?下车? 1、A股市场自1月8日以来连续的下跌,其本质原因在于A股前期获利盘的丰厚,属于正常的一次调整。新年伊始,A股在2020年年末未发生指数调整的前提下继续上攻,“白酒、新能源、新能源车、军工”等行业股价涨幅较大,引发获利盘的阶段性调仓,进而使得近期市场出现调整; 2、公募产品年初发行火爆,但新公募产品申购资金部分是由于存量资金的腾挪,即赎回存量持有的基金而申购新基金,A股在连续成交金额上万亿的规模前提下,这种申赎回资金的腾挪(新增资金未能及时跟进)使得A股出现了阶段性的调整; 3、(1)全球资产配置荒环境依旧存在,美联储基调“鸽派”十足,超低利率和负利率仍是一季度流动性所处的环境,外资持续增持A股。“北上资金”连续7个交易日净流入,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362.85亿; (2)A股企业盈利呈现结构性亮点,“泛消费”行业、高端制造业等行业盈利均处于较快增长; (3)年初至今火爆发行的新权益基金将逢低建仓,这在一定程度上封住A股下跌空间。 4、投资建议:调整之后的A股将继续上演“循环牛”,A股后市不悲观。 诸多迹象来看,A股调整接近尾声,A股迎来将再次布局期(新发基金将逢低建仓)。行业配置方面:除了重视必需消费品配置外,受财政刺激的顺周期(“化工&高端制造”);另外,遵循美股映射仍是重要的配置思路,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有色、电新)、消费电子链”等。 其他因素:货币政策、地缘政治。 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90003 固收 MLF缩量续作,春节前流动性怎么看? (一)历史上,元旦-春节央行如何对冲资金缺口 2017:MLF+TLF+28D逆回购,累计投放流动性1.16万亿元。 2018:普惠降准+MLF+CRA+PSL,累计投放流动性1.84万亿元。 2019:普惠降准+降准置换MLF+TMLF+PSL+28D逆回购,累计投放流动性7,805亿元。 2020:全面降准+MLF+14D逆回购,累计投放流动性1.46万亿元。 央行在元旦-春节期间进行投放的工具按期限由长到短主要有:全面降准>降准置换MLF>普惠金融降准>TMLF>12个月MLF>6个月MLF>128天逆回购>63天逆回购>CRA>TLF>PSL>逆回购(28天、14天、7天)。 总的来说,从2017-2020年的样本来看,大体上存在这样一个规律:货币政策环境越是趋于宽松,央行在元旦-春节期间投放的货币就越偏长期;货币政策环境越是趋于收紧,央行在元旦-春节期间投放的货币就越偏短期。 从投放的节奏上来看,除了2018年较为特殊外,2017、2019、2020年央行基本在春节前第14、15个交易日开始净投放。 (二)历史上,元旦-春节期间资金价格有何规律 1、元旦前、后一个交易日通常会形成资金价格的第一个高峰 2017、2019、2020年,元旦后首个交易日DR007的5日移动均值分别录得2.60%、2.82%、2.38%,是该年度元旦前后资金价格的峰值;2018年的峰值则出现在元旦前最后一个交易日,DR007的5日移动均值为2.94%。 2、元旦后资金价格通常会形成一个波谷 3、临近春节资金价格会重新抬升 跨完元旦之后,2017-2020年资金价格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DR007的5日均值平均下行幅度为36BP,平均需要6个交易日完成;在波谷形成后,资金价格均会再次攀升形成春节前的第二个峰值,DR007的5日均值平均上行幅度为38BP,平均需要12个交易日完成。 (三) MLF缩量续作,2021年春节前流动性怎么看 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流动性缺口或在2.45万亿元左右。取现需求方面,预计2021年1月M0环比增加值在1.3万亿元左右,较2020年少3,060亿元。缴准方面, 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缴准规模在3,100亿元左右,较2020年减少约567亿元。财政收支方面,预计2021年1月政府存款的环比增幅或在3,000亿元,较2020年少1,373亿元。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处于以稳为主的环境中,同时元旦以后信用风险出现了开始缓释的迹象,信用债净融资规模有所提升、信用债利差较12月底下行10BP左右,因此央行通过全面降准来对冲春节前流动性缺口和信用收紧的必要性不大。同时从央行本次续作的情况来看,降准置换MLF的可能性也较小。但预计央行今年仍然会延续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政策,不过净投放资金规模可能有限。我们认为重启CRA的可能性较大。14天逆回购预计仍然会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 我们认为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资金价格的“波谷”可能已经形成,下一阶段或将进行“V型”走势的右侧。因此在流动性条件短期内可能无法得到延续的情况下,我们建议近期采取较为谨慎的债市策略,注重对前期投资成果的获利了结。 风险提示:信用环境存在收紧的可能性。 执业证书编号:S1120519100006 银行 个股业绩快报陆续发布,增速转正兑现催化估值修复 (一)行业的基本面情况 1、经济持续的持续恢复,不良新生成的压力下降;另外,目前关注类的贷款占比为15年以来的新低水平,16年最高为4%以上,关注类下迁的压力明显减轻;今年让利的利润主要用来核销处置不良,整体银行的不良率整体呈企稳的状态; 2、2021年行业整体业绩增速实现由负转正,甚至2020年的业绩好转也在陆续兑现。目前披露的上海、招商、兴业的业绩快报,均实现2020年业绩的年内转正,单四季度的业绩均实现30-40%的增速水平。其中营收和PPOP等核心盈利指标延续改善。 (二)投资观点 1、后续越来越多的银行将实现2020年业绩的陆续转正,经济企稳回升下行业业绩的陆续兑现整体将大幅提升板块的估值修复水平。在业绩快报的陆续催化下板块的估值修复节奏也将有所提前。 2、2021年部分上市银行的资本补充的诉求下业绩释放的动力较强,整体业绩的兑现也会有确定性。 3.因为让利的影响这次大行的拐点落后于行业,但整体的业绩在去年的低基数下也会有明显的提升;另外,目前的金融监管环境是有利于传统商业银行,特别是大行,大行基本面的回升下也有利于整体板块估值的回升,在目前的低位下建议积极关注。 4、个股上,重点推荐招行,兴业,平安、宁波,邮储,成都以及布局估值洼地的大行。 风险提示:1、经济回升不及预期;2、监管风险等;3、个股经营风险等。 执业证书编号:S1120520020001 非银 保险2020收关业绩尚可,2021可期 四家险企公布2020年1-12月保费数据,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在开门红后,同比保费数据持续边际下滑,反之中国平安同比改善显著,虽2020的新业务仍为-15.3%的增速,但改善效果明显。太平人寿与人保寿险都在二季度后保持保费同比改善趋势。我们2020年受疫情影响,保险行业承压于负债端,基于对保险股周期性的判断,2021预计行业上半年受低基数影响,同比有增压力不大。人保和平安财险公布2020年1-12月保费数据,2季度后同比数据均有所下滑,人保财险勉强录得正增长。车险竞争加剧使得保费增长乏力,预计2021车险行业竞争加剧维持,行业上行压力较大。但行业仍保持寡头垄断效应,头部平台规模优势明显,综合成本率低于100%,承保盈利压力不大。 风险提示:保费增速不及预期,利率下行估值承压。 执业证书编号:S1120519110003 如需完整报告,请联系对口销售经理 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若您并非华西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为华西证券研究所设立及运营。本订阅号不是华西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是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华西证券及华西证券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为使用本订阅号信息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华西证券对本订阅号及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华西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