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0118内参:锂电池出大消息?中科院突然站出来,他一定是骗子

0118内参:锂电池出大消息?中科院突然站出来,他一定是骗子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海证券订阅号】/ 发布时间:2021-01-1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海证券《0118内参:锂电池出大消息?中科院突然站出来,他一定是骗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财经早报 全球股市| 要闻精选| 机会情报| 个股重大新闻| 停复牌消息| 今日股市头条| 全球股市| 1、全球股市 2、要闻精选 >央行:今年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2021年1月15日央行开展5000亿MLF >证监会:坚持“四个持续”,不断提升监管效能 >中科协主席:正在制定国家氢能产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 >中科院院士:电动车续航1千公里几分钟充满电一定是骗人 >支付宝、理财通等互联网平台不许再卖互联网存款产品 3、机会情报 春节临近新冠试剂近期需求高增长 随着气温骤降,多地发热门诊量直线飙升,新冠检测需求也随之激增,有地方医院表示,为应对需求,医院新冠检测已改革至24小时均可检测。 此外,春节临近,人口流动性加大预期,叠加目前国内河北等地疫情反复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预期新冠检测试剂需求向好;其中核酸检测试剂需求最好。 海叔觉得,在疫苗大规模接种完成前,核酸检测作为防控疫情的重要利器,将持续常态化运行,从环境、冷链到人口大面积的筛查,核酸检测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2021年无论是核酸试剂生产还是检测服务都将持续增加。A股中, 硕世生物(688399),在2020年1月10日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后,硕世生物仅耗时3天,即在全国第一时间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开发与生产,此外还新开发出冠状病毒通用型核酸检测试剂盒,实现对多种冠状病毒的同时检测。 圣湘生物(688289),是国内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获批上市的前6家企业之一,公司相关人士近日表示,元月份以来,新冠检测试剂的订单量比平时月份有40%-50%的增加,因规模采购,价格相对在降低,因而总体而言,对营收大约有二到三成的增长。 折叠屏时代真的要来了?苹果被传在屏幕上有大动作! 据彭博社消息,苹果公司已经开始对一款可折叠屏幕的iPhone进行早期研发工作。报道称,公司开发出了可折叠屏幕的原型用于内部测试,但实际发布的计划尚未列出。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项开发工作并未超出显示屏的范围,这意味着苹果公司尚未在其实验室中拥有完整的手机原型。但仍可以从苹果此举中,窥见其试水可折叠iPhone的意图。 海叔觉得,折叠手机市场持续向好,2021年或将成为折叠屏手机上市最为密集的一年。毕竟折叠屏的出现增强了手机移动办公和在线娱乐的场景,让2.0时代千篇一律的智能手机重新变得具有个性化。此前,华为、三星均已经推出了折叠手机,且每次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可见折叠屏手机的受欢迎程度是极大的。今年下半年,智能手机市场将至少到来8款折叠屏手机产品,除以上大厂外,LG、华硕、联想等厂也有推出新品计划。 长盈精密(300115),公司有完整的折叠手机转轴产品研发和制造能力。2020年度预计实现净利润5.3亿元-6.5亿元,同比增长532%-675%。 长信科技(300088),近年折叠屏手机屏幕的保护层,由CPI转向UTG(超薄玻璃),打开减薄全新成长赛道。公司UTG相关新品研发顺利,未来充分受益于折叠屏手机渗透率的提升。 4、个股重大新闻 广汽集团:广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进入实车量产测试阶段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广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目前已进入实车量产测试阶段,首款搭载车型为AION V,目前正在黑河做冬季试验,初定今年9月可以批量生产。1月16日,在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车能跑1000公里,几分钟能充满电,还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以目前的技术来讲,他一定是骗子。”对此,广汽新能源表示“今年1000公里续航的车肯定要出来。” 京东方A:抛出200亿定增计划 京东方A于1月15日晚间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200亿元,用于建设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对云南创视界光电增资并建设12英寸硅基OLED项目等。京国瑞基金拟以40亿元现金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 5、停复牌消息 【今起停牌】*ST永泰 【今起复牌】荣联科技 钱江生化 航新科技 *ST平能 6、今日股市头条 上周A股小幅震荡,大盘经历先跌后涨,再跌的行情。周五交易中,沪深两市延续了调整行情,但是分歧极大,多空双方又在盘中展开了非常激烈的较量。早盘多只白马蓝筹股跌停,盘中触板后多有拉升,机构抱团的股票依旧惨烈。临近中午收盘时候,指数出现了快速的下压,砸出来不少浮动的恐慌筹码,下午1点后,多方顶住了市场的抛压,使得沪指和创业板指能够逆转翻红。 光伏、锂电池、军工、白酒等主线抱团板块先后出现大面积崩盘大跌,而与此同时,长期超跌的注册制次新股以及科创板个股在被压缩到极致后,上演了大反击,在指数连续调整的时候,却大举向上拓展空间。 海叔认为,短暂的调整并不代表长期的行情,后面市场的逻辑应该还在震荡节凑中,但空间有限。 【央行重磅定调,今年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1月1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出席介绍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 陈雨露表示,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继续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央行会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灵活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以适度货币增长支持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点评: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继续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央行会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灵活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以适度货币增长支持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当前货币金融环境较为友好,年初以来一般存款增长形势较好,当前时点资金利率中枢要明显低于2018年年初水平,市场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充裕状态。 【2021年1月15日央行开展5000亿MLF】 1月15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开展5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1月15日MLF到期和1月25日TMLF到期的续做),中标利率为2.95%,与2020年12月持平。数据显示,本月MLF到期规模3000亿元,另有2405亿元TMLF到期。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梁斯分析说:“2020年下半年经济开始加速复苏后,央行货币政策已经逐步转向稳健。MLF利率保持不变,体现了‘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控思路。当前市场运行平稳、经济稳健复苏,如果没有不可测事件的冲击,调整MLF利率的必要性并不太大。” 点评:近期市场降准的呼声再起。尤其是此次1月15日央行开展的用于对冲1月15日到期的3000亿MLF,和1月25日到期的2405亿TMLF的5000亿MLF操作,近一步加剧了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本次央行采取小幅缩量续作的方式开展了MLF,阶段性结束了前期延续了超量对冲方式。海叔认为,今日央行缩量投放MLF,并非意味着货币政策全面转向收紧。事实上,在本次MLF报量中可以看到,部分一级交易商流动性较为充裕,对MLF的需求并不强烈。 【证监会:坚持“四个持续”,不断提升监管效能】 1月16日,以“中国资本市场30年”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2021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京举办。论坛总结了中国资本市场30年成就和经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中国金融如何进一步开放、中国资本市场如何走出低迷等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在论坛现场,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就上市公司质量提高的话题展开详述。 阎庆民表示,证监会坚持“四个持续”,不断提升监管效能。一是持续夯实法治基础,强化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保障。二是持续深化简政放权,纵深推进市场化改革。三是持续强化监管执法,全面提升监管的震慑力。四是持续加强风险防控,建设守住风险底线。 点评:近几年,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监管质效提升了很多。随着2020年新证券法的落地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平稳推进以及史上最严退市新规的落地实施,确实杜绝了很多市场乱象和违法违规行为,不断的给上市公司敲响警钟。这对保护咱们投资者的钱包有重要意义啊,家人们! 【中国新船接单量时隔两年重回全球第一】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不确定性的双重影响下,全球造船业处于近30年来的大萧条阶段,各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都出现大幅下降。从工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船接单量超过韩国,时隔两年重新夺回接单量全球第一。这份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和韩国的新船接单量占全球份额的比例分别为48.8%和41.4%。时隔两年中国重返全球第一,韩国位居第二,日本获得约7%的份额,排名第三。 点评:我国新船接单量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得益于我国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海外疫情爆发失控后,包括纺织服装,半导体产业链,家电在内的多个行业,均出现了订单大幅向中国转移的现象。时隔两年重新夺回接单量全球第一,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更加坚定了我国船舶行业发展的信心。 【海叔侃市】 从消息面来看,央行已经发话,表示2021年要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灵活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以适度货币政策支持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这也相当于给A股市场投资者吃了颗定心丸,毕竟流动性对A股的影响十分显著。预计至少在节前的时间段内,资金的流动性仍是宽松的,且就整个2021年来看,流动性也不会出现紧张的情况。 近几日的行情比较考验投资者的心脏和忍耐度,抱团股接连大跌,之前无人问津的小票像开了挂似的上涨。 投资者吐槽A股反人性,不讲武德。先是开年前几天机构抱团扎堆炒作大市值股引发A股指数“牛市”行情,贵州茅台、海天味业等权重股持续飙升,导致大盘指数蹭蹭上涨,而股民自己手头的股却逆势下跌,赔了不少。紧接着抱团股瓦解,跌跌不休,一些之前少有人问津的小市值,低价股成功站到了C位,券商、消费、中字头大基建、科技和银行等板块轮番“试探性”领涨。不少投资者摸不着头脑,刚跟了白酒股企图大赚一笔,没想到立马翻车了。 其实近期抱团股的瓦解,很大程度上是对前期累积的大涨幅做短暂消化。不过也确实给很多投资者敲了个警钟,追高有风险,慎重上车。 此外,海叔提醒投资者们,创业板上周回调最多,走势弱于上证,每当创业板走势弱于上证时,后市都曾多次出现过波段性下挫,本轮发出此等信号,还是要谨慎看待。 风险提示 *文中观点仅作分享,不代表本微信平台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 送信息仅面向国海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C3、C4、C5的普通投资者。 若您并非国海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C3、C4、C5的普通投资者,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 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点亮 ,告诉大家你也在看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