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出口此消彼长,消费品放缓、中间品改善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12月出口此消彼长,消费品放缓、中间品改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2月出口此消彼长,消费品放缓、中间品改善 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秦泰 博士 贾东旭 申万宏源宏观 主要内容 12月出口增速小幅放缓符合预期,主因欧美供需缺口收窄消费品出口放缓,而日韩工业生产恢复对中间品出口形成拉动。12月出口(美元计价)同比18.1%,较11月回落3.0个百分点,主因欧美消费品供需缺口收窄拖累我国消费品出口,符合我们预期。12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上行2.0个百分点至6.5%,主要由煤炭以及中间品和汽车需求推动。12月货物贸易差额(人民币计价)5168.1亿。 出口增速小幅回落结构分化:欧美零售集中高增阶段过去,消费品供需缺口收窄,日韩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前期驱动我国出口增速持续上行的主要因素是欧美商品消费供需缺口:疫情后商品零售集中高增、而工业生产却低位徘徊。而近期欧美的这一缺口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收窄。一方面,疫情冲击直接导致的商品消费替代服务消费的高峰已过,加之防控措施升级影响下,欧盟11月零售同比下行达6.2个百分点至-2.4%、美国11月零售同比也下行1.2个百分点至7.1%;另一方面,欧洲自10月中旬开始的本轮强化防控未对工业生产形成明显冲击(与4月对比显著),11月欧盟工业生产回升2.4个百分点至-0.4%,预计12月也维持在前期水平附近。我国12月对欧美出口增速分别下行4.2、11.6个百分点至21.8%、34.5%。而日、韩工业生产分别自9月和10月起加速恢复,同比增速单月分别上行7.2和4.1个百分点,对我国中间品出口形成一定拉动。12月我对东盟(18.4%)、韩(16.4%)、日本(8.2%)、中国香港(25.4%)出口均有上行。 消费品出口放缓,中间品出口走强。出口商品结构能够应证上述判断。消费品出口整体有所放缓,除手机出口受知名品牌新品上市集中于11月、12月同比增速下行11.1个百分点至18.1%这一暂时扰动影响之外,家具(31.0%)、家电(58.6%)等消费品增速均有回落。而中间品出口则有所回暖,自动数据处理设备(34.6%)、集成电路(39.4%)改善均超过10个百分点。这一点与中日韩和东盟在机电产业链的紧密联系直接相关。 严寒燃料需求、以及2021年加工贸易需求共同推升进口增速。12月进口增速有所上行,主要受两大因素推动:其一是近期严寒天气推动煤炭进口单月同比大增905.2%,直接拉动进口增速1.4个百分点,但这一因素是暂时性的;其二是2021年加工贸易预计仍将稳定增长,加工企业备货原材料中间品,12月集成电路(26.5%)进口增速大幅上行达13.4个百分点。此外国内汽车消费需求旺盛,拉动汽车进口(56.0%)单月明显改善。而大宗商品进口增速普遍回落,原油(-43.8%)、铁矿石(29.8%)、铜(16.6%)分别回落7.8、14.6和14.4个百分点,或显示投资节奏将从过热向正常回归。 五、展望2021年初出口,预计欧美供需缺口缓慢收窄,但日韩产业链持续恢复、以及年初的低基数,仍将推动我国出口再度创出阶段性新高,3月起出口增速或将逐步回落但全年仍可获8%以上的出口增长。 12月数据出现两个边际变化:一是以欧美商品消费供需缺口开始收窄,我国消费品出口增长边际放缓;二是日韩工业生产持续恢复,拉动我国中间品出口改善。展望2021年初,美国新增9000亿美元财政刺激力度较弱,难以推动消费品零售增速再度走强,而工业生产预计缓慢恢复;欧洲本轮防控对工业生产冲击较小,而零售高增阶段也已过去,欧美商品消费的供需缺口可能持续收窄,我国出口消费品增长或将放缓。而日韩(包括东盟)工业生产的持续恢复或将带动我国RCEP框架下中间品出口的改善,从而出口商品结构可能呈现新的变化。考虑到2020年初出口低基数影响,预计2021年1-2月出口增速在40%左右。 以下为正文 一、12月出口增速小幅放缓符合预期,主因欧美供需缺口收窄消费品出口放缓,而日韩工业生产恢复对中间品出口形成拉动。 12月出口(美元计价)同比18.1%,较11月回落3.0个百分点,主因欧美消费品供需缺口收窄拖累我国消费品出口,符合我们预期。12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上行2.0个百分点至6.5%,主要由煤炭以及中间品和汽车需求推动。12月货物贸易差额(人民币计价)5168.1亿。 二、出口增速小幅回落结构分化:欧美零售集中高增阶段过去,消费品供需缺口收窄,日韩工业生产有所恢复。 前期驱动我国出口增速持续上行的主要因素是欧美商品消费供需缺口:疫情后商品零售集中高增、而工业生产却低位徘徊。而近期欧美的这一缺口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收窄。一方面,疫情冲击直接导致的商品消费替代服务消费的高峰已过,加之防控措施升级影响下,欧盟11月零售同比下行达6.2个百分点至-2.4%、美国11月零售同比也下行1.2个百分点至7.1%;另一方面,欧洲自10月中旬开始的本轮强化防控未对工业生产形成明显冲击(与4月对比显著),11月欧盟工业生产回升2.4个百分点至-0.4%,预计12月也维持在前期水平附近。我国12月对欧美出口增速分别下行4.2、11.6个百分点至21.8%、34.5%。而日、韩工业生产分别自9月和10月起加速恢复,同比增速单月分别上行7.2和4.1个百分点,对我国中间品出口形成一定拉动。12月我对东盟(18.4%)、韩(16.4%)、日本(8.2%)、中国香港(25.4%)出口均有上行。 三、消费品出口放缓,中间品出口走强。 出口商品结构能够应证上述判断。消费品出口整体有所放缓,除手机出口受知名品牌新品上市集中于11月、12月同比增速下行11.1个百分点至18.1%这一暂时扰动影响之外,家具(31.0%)、家电(58.6%)等消费品增速均有回落。而中间品出口则有所回暖,自动数据处理设备(34.6%)、集成电路(39.4%)改善均超过10个百分点。这一点与中日韩和东盟在机电产业链的紧密联系直接相关。 四、严寒燃料需求、以及2021年加工贸易需求共同推升进口增速。 12月进口增速有所上行,主要受两大因素推动:其一是近期严寒天气推动煤炭进口单月同比大增905.2%,直接拉动进口增速1.4个百分点,但这一因素是暂时性的;其二是2021年加工贸易预计仍将稳定增长,加工企业备货原材料中间品,12月集成电路(26.5%)进口增速大幅上行达13.4个百分点。此外国内汽车消费需求旺盛,拉动汽车进口(56.0%)单月明显改善。而大宗商品进口增速普遍回落,原油(-43.8%)、铁矿石(29.8%)、铜(16.6%)分别回落7.8、14.6和14.4个百分点,或显示投资节奏将从过热向正常回归。 五、展望2021年初出口,预计欧美供需缺口缓慢收窄,但日韩产业链持续恢复、以及年初的低基数,仍将推动我国出口再度创出阶段性新高,3月起出口增速或将逐步回落但全年仍可获8%以上的出口增长。 12月数据出现两个边际变化:一是以欧美商品消费供需缺口开始收窄,我国消费品出口增长边际放缓;二是日韩工业生产持续恢复,拉动我国中间品出口改善。展望2021年初,美国新增9000亿美元财政刺激力度较弱,难以推动消费品零售增速再度走强,而工业生产预计缓慢恢复;欧洲本轮防控对工业生产冲击较小,而零售高增阶段也已过去,欧美商品消费的供需缺口可能持续收窄,我国出口消费品增长或将放缓。而日韩(包括东盟)工业生产的持续恢复或将带动我国RCEP框架下中间品出口的改善,从而出口商品结构可能呈现新的变化。考虑到2020年初出口低基数影响,预计2021年1-2月出口增速在40%左右。 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宏观研究报告: 《12月出口此消彼长,消费品放缓、中间品改善——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证券分析师:秦泰 研究支持:贾东旭 发布日期:2020.01.14
12月出口此消彼长,消费品放缓、中间品改善 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秦泰 博士 贾东旭 申万宏源宏观 主要内容 12月出口增速小幅放缓符合预期,主因欧美供需缺口收窄消费品出口放缓,而日韩工业生产恢复对中间品出口形成拉动。12月出口(美元计价)同比18.1%,较11月回落3.0个百分点,主因欧美消费品供需缺口收窄拖累我国消费品出口,符合我们预期。12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上行2.0个百分点至6.5%,主要由煤炭以及中间品和汽车需求推动。12月货物贸易差额(人民币计价)5168.1亿。 出口增速小幅回落结构分化:欧美零售集中高增阶段过去,消费品供需缺口收窄,日韩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前期驱动我国出口增速持续上行的主要因素是欧美商品消费供需缺口:疫情后商品零售集中高增、而工业生产却低位徘徊。而近期欧美的这一缺口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收窄。一方面,疫情冲击直接导致的商品消费替代服务消费的高峰已过,加之防控措施升级影响下,欧盟11月零售同比下行达6.2个百分点至-2.4%、美国11月零售同比也下行1.2个百分点至7.1%;另一方面,欧洲自10月中旬开始的本轮强化防控未对工业生产形成明显冲击(与4月对比显著),11月欧盟工业生产回升2.4个百分点至-0.4%,预计12月也维持在前期水平附近。我国12月对欧美出口增速分别下行4.2、11.6个百分点至21.8%、34.5%。而日、韩工业生产分别自9月和10月起加速恢复,同比增速单月分别上行7.2和4.1个百分点,对我国中间品出口形成一定拉动。12月我对东盟(18.4%)、韩(16.4%)、日本(8.2%)、中国香港(25.4%)出口均有上行。 消费品出口放缓,中间品出口走强。出口商品结构能够应证上述判断。消费品出口整体有所放缓,除手机出口受知名品牌新品上市集中于11月、12月同比增速下行11.1个百分点至18.1%这一暂时扰动影响之外,家具(31.0%)、家电(58.6%)等消费品增速均有回落。而中间品出口则有所回暖,自动数据处理设备(34.6%)、集成电路(39.4%)改善均超过10个百分点。这一点与中日韩和东盟在机电产业链的紧密联系直接相关。 严寒燃料需求、以及2021年加工贸易需求共同推升进口增速。12月进口增速有所上行,主要受两大因素推动:其一是近期严寒天气推动煤炭进口单月同比大增905.2%,直接拉动进口增速1.4个百分点,但这一因素是暂时性的;其二是2021年加工贸易预计仍将稳定增长,加工企业备货原材料中间品,12月集成电路(26.5%)进口增速大幅上行达13.4个百分点。此外国内汽车消费需求旺盛,拉动汽车进口(56.0%)单月明显改善。而大宗商品进口增速普遍回落,原油(-43.8%)、铁矿石(29.8%)、铜(16.6%)分别回落7.8、14.6和14.4个百分点,或显示投资节奏将从过热向正常回归。 五、展望2021年初出口,预计欧美供需缺口缓慢收窄,但日韩产业链持续恢复、以及年初的低基数,仍将推动我国出口再度创出阶段性新高,3月起出口增速或将逐步回落但全年仍可获8%以上的出口增长。 12月数据出现两个边际变化:一是以欧美商品消费供需缺口开始收窄,我国消费品出口增长边际放缓;二是日韩工业生产持续恢复,拉动我国中间品出口改善。展望2021年初,美国新增9000亿美元财政刺激力度较弱,难以推动消费品零售增速再度走强,而工业生产预计缓慢恢复;欧洲本轮防控对工业生产冲击较小,而零售高增阶段也已过去,欧美商品消费的供需缺口可能持续收窄,我国出口消费品增长或将放缓。而日韩(包括东盟)工业生产的持续恢复或将带动我国RCEP框架下中间品出口的改善,从而出口商品结构可能呈现新的变化。考虑到2020年初出口低基数影响,预计2021年1-2月出口增速在40%左右。 以下为正文 一、12月出口增速小幅放缓符合预期,主因欧美供需缺口收窄消费品出口放缓,而日韩工业生产恢复对中间品出口形成拉动。 12月出口(美元计价)同比18.1%,较11月回落3.0个百分点,主因欧美消费品供需缺口收窄拖累我国消费品出口,符合我们预期。12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上行2.0个百分点至6.5%,主要由煤炭以及中间品和汽车需求推动。12月货物贸易差额(人民币计价)5168.1亿。 二、出口增速小幅回落结构分化:欧美零售集中高增阶段过去,消费品供需缺口收窄,日韩工业生产有所恢复。 前期驱动我国出口增速持续上行的主要因素是欧美商品消费供需缺口:疫情后商品零售集中高增、而工业生产却低位徘徊。而近期欧美的这一缺口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收窄。一方面,疫情冲击直接导致的商品消费替代服务消费的高峰已过,加之防控措施升级影响下,欧盟11月零售同比下行达6.2个百分点至-2.4%、美国11月零售同比也下行1.2个百分点至7.1%;另一方面,欧洲自10月中旬开始的本轮强化防控未对工业生产形成明显冲击(与4月对比显著),11月欧盟工业生产回升2.4个百分点至-0.4%,预计12月也维持在前期水平附近。我国12月对欧美出口增速分别下行4.2、11.6个百分点至21.8%、34.5%。而日、韩工业生产分别自9月和10月起加速恢复,同比增速单月分别上行7.2和4.1个百分点,对我国中间品出口形成一定拉动。12月我对东盟(18.4%)、韩(16.4%)、日本(8.2%)、中国香港(25.4%)出口均有上行。 三、消费品出口放缓,中间品出口走强。 出口商品结构能够应证上述判断。消费品出口整体有所放缓,除手机出口受知名品牌新品上市集中于11月、12月同比增速下行11.1个百分点至18.1%这一暂时扰动影响之外,家具(31.0%)、家电(58.6%)等消费品增速均有回落。而中间品出口则有所回暖,自动数据处理设备(34.6%)、集成电路(39.4%)改善均超过10个百分点。这一点与中日韩和东盟在机电产业链的紧密联系直接相关。 四、严寒燃料需求、以及2021年加工贸易需求共同推升进口增速。 12月进口增速有所上行,主要受两大因素推动:其一是近期严寒天气推动煤炭进口单月同比大增905.2%,直接拉动进口增速1.4个百分点,但这一因素是暂时性的;其二是2021年加工贸易预计仍将稳定增长,加工企业备货原材料中间品,12月集成电路(26.5%)进口增速大幅上行达13.4个百分点。此外国内汽车消费需求旺盛,拉动汽车进口(56.0%)单月明显改善。而大宗商品进口增速普遍回落,原油(-43.8%)、铁矿石(29.8%)、铜(16.6%)分别回落7.8、14.6和14.4个百分点,或显示投资节奏将从过热向正常回归。 五、展望2021年初出口,预计欧美供需缺口缓慢收窄,但日韩产业链持续恢复、以及年初的低基数,仍将推动我国出口再度创出阶段性新高,3月起出口增速或将逐步回落但全年仍可获8%以上的出口增长。 12月数据出现两个边际变化:一是以欧美商品消费供需缺口开始收窄,我国消费品出口增长边际放缓;二是日韩工业生产持续恢复,拉动我国中间品出口改善。展望2021年初,美国新增9000亿美元财政刺激力度较弱,难以推动消费品零售增速再度走强,而工业生产预计缓慢恢复;欧洲本轮防控对工业生产冲击较小,而零售高增阶段也已过去,欧美商品消费的供需缺口可能持续收窄,我国出口消费品增长或将放缓。而日韩(包括东盟)工业生产的持续恢复或将带动我国RCEP框架下中间品出口的改善,从而出口商品结构可能呈现新的变化。考虑到2020年初出口低基数影响,预计2021年1-2月出口增速在40%左右。 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宏观研究报告: 《12月出口此消彼长,消费品放缓、中间品改善——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证券分析师:秦泰 研究支持:贾东旭 发布日期:2020.01.14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