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他山金石】机构激辩抱团行情,是继续向上还是逐步瓦解?

【他山金石】机构激辩抱团行情,是继续向上还是逐步瓦解?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方证券财富管理】/ 发布时间:2021-01-1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他山金石】机构激辩抱团行情,是继续向上还是逐步瓦解?》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的本信息,仅面向东方证券客户中不低于中低风险承受级别的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风险承受级别的投资者,请勿阅读、转发或使用本信息。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 本周《他山金石》看点 策略方面:上周,A股继续向上突破,沪指也创下2018年的新高,但场内两极分化严重,抱团品种继续高举高打,诸多中小票持续杀跌,场内赚钱效应较差。 但是这种指数上涨、大市值权重股收益显著,而小市值股票持续下跌的行情特征,引发了市场对于“抱团”持续性以及“抱团”瓦解的担忧。配置方面,机构短期依旧看好主流抱团品种,但需提防二三线抱团瓦解,适当配置高性价比品种。 行业方面:估值低位,利润改善存在催化剂,乳制品后续有望领涨食品饮料板块! 今年8月份以来乳制品板块估值大幅下滑,目前处于估值较低的位置。从业绩情况来看,截至到Q3,乳制品板块的营收增速已恢复到正常水平; 目前进入新一波奶价上行周期,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原奶价格和乳制品企业的销售费率大致呈现负相关关系。在上半年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叠加原材料压力的增加,预计促销力度趋缓将成为共识,利润存在弹性。 一周短策略 抱团取暖,能否持续? 市场共识: 上周,A股继续向上突破,沪指也创下2018年的新高,但场内两极分化严重,抱团品种继续高举高打,诸多中小票持续杀跌,场内赚钱效应较差。 但是这种指数上涨、大市值权重股收益显著,而小市值股票持续下跌的行情特征,引发了市场对于“抱团”持续性以及“抱团”瓦解的担忧: 国泰君安认为,龙头抱团暂难见瓦解,当前风格切换的难度较大,主要源于: 1)聚焦龙头景气,风险偏好仍低,切换概率不大; 2)当前主导市场的边际资金在于国内,在于无风险利率下行预期带来的资金入市; 3)在流动性拐点出现之前,赛道、竞争格局等是增量资金考虑的前提。伴随资金投资的久期放长,蓝筹龙头仍是首选。 其实市场担心的高估值仅是表象,本质是A股优质资产的稀缺性与微观流动性骤增间的矛盾。极致的风格何时结束?需等待流动性拐点,但春节前出现该情形的概率极低。 国盛证券认为,资金向龙头抱团是机构化的必然趋势 机械地参考过去几轮“抱团”的历程已是“刻舟求剑”,需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机构增量资金主导下的市场,已与过去以散户、存量资金为主导的市场有了本质的不同。 2021年,随着疫情冲击平复,无论是经济基本面、还是市场流动性均将回归到宏观向微观下沉的趋势。机构优势凸显,叠加机构增量持续流入,机构牛、结构牛行情继续。 但中信证券认为,短期风格分化的程度会有所缓和,从市值大小分化转向行业内部优劣分化。 年初增量资金“抢跑”建仓,从全市场研究最充分、最优质的公司入手是效率最高的选择。一些跟风资金则简单地抛售中小市值公司,追逐龙头股,进一步加剧了年初风格的极致分化。 随着新发基金速度放缓,增量资金配置急迫性下降,投资者会将精力逐步扩散至中小细分行业龙头,市场极致的分化节奏也会有所放缓,预计不再简单以市值大小形成区分,而更多体现在各细分行业内部的分化。 开源证券认为,找不到继续“抱团”的理由 从估值上看,在本轮抱团前大盘股其实已经“不便宜”,其中大盘成长股成为估值抬升的主要构成。 交易结构出发:发现北上交易型资金、两融与主动偏股基金是本轮大盘指数上行的主要推动力,部分价值投资者或已被“挤出”,市场的不稳定性逐渐抬升; 最后,即便市场是基于行业的高景气判定龙头行情持续,然而研究发现在强需求带动行业整体景气上行的阶段,中尾部企业往往业绩弹性更大,进攻属性其实也更为明显。 行业共识: 对于军工、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景气品种的抱团或许依旧是下一阶段行情主线,但也要提防二三线品种资金抱团的瓦解,有机构认为,着眼于未来,更为广泛的机遇将存在于海外复苏与国内出口和制造业的产业链中,疫苗接种与疫情控制节奏的不同将继续让部分供给格局更好且需求更快的周期行业将先受益。 开源证券建议投资者为更好的周期行情做好准备,布局三条主线: (1)全球再通胀与海外复苏共振:油服、炼化、化纤、氟化工、铜、铝、焦煤; (2)出口与制造业复苏:钛白粉、照明、机械设备和家居; (3)随经济修复,资产端质量改善的银行以及在经济复苏中资产负债端均改善的保险,同样的,房地产的长期价值正在出现。 海通证券建议中短期继续关注后周期的金融补涨机会。 认为21年市场将进入牛市第三阶段泡沫期,而回顾05-07年和12-15年牛市期间,牛市第三阶段启动前往往出现滞涨板块补涨。 回到当下,资源股和金融股都属于后周期的滞涨板块。资源股的持续性还需看全球需求复苏后续如何,相比之下,金融确定性更高一点,因为目前大金融板块整体涨幅低、配置低、估值低、基本面回升。 兴业证券认为,行业配置角度来看,蓝筹搭台,成长唱戏是1月份较好的资产配置组合方向,成长阶段性有望成为市场资金主攻方向。 重点推荐的中国制造业高端化进程,开启新一轮设备投资的朱格拉周期,如军工(航空、航天)、机械、新能源车链等。 其次,在经过了半年-1年左右的调整,叠加经济逐步恢复正常后,部分业绩较好的TMT细分领域有望在军工、新能源后,市场呈现赚钱效应扩散的现象。计算机(云)、通信(光模块)、游戏等方向,迎来景气改善。 本周看点啥 估值低位,利润改善存在催化剂,乳制品后续有望领涨食品饮料板块! 今年8月份以来乳制品板块估值大幅下滑,目前处于估值较低的位置。从业绩情况来看,受到疫情的负面冲击,乳制品板块Q1、Q2的盈利情况处于食饮行业平均水平以下,而往年略高于行业均值。 截至到Q3,乳制品板块的营收增速已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归母净利润增速表现略差。当前存在利润改善的催化因素: 目前进入新一波奶价上行周期,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原奶价格和乳制品企业的销售费率大致呈现负相关关系。在上半年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叠加原材料压力的增加,预计促销力度趋缓将成为共识,利润存在弹性。 复盘上一轮奶价上涨对乳制品企业的影响可以发现,2010-2014年初是上一波奶价上行期,期间伊利、光明和三元的销售费用支出放缓;同时乳制品企业也顺势开启提价周期,2013年伊利提价幅度约为10%,蒙牛提价幅度约为5%; 此外产品结构升级亦带来均价的提升,抵消了原材料成本的上涨。通过控费+提价+产品结构升级,伊利的盈利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升,毛销差由2011年的9.81%跃升至2014年的14.03%。 2019年我国再次进入奶价上行期,考虑到奶牛的养殖周期在2年左右,预计供需的不平衡的状况会持续到明年 持续的产品结构升级和适当降费或成为企业面对新一轮奶价上涨的主要措施。由于提价红利已经在2013、2014年释放,当前的提价空间不大;近几年产品结构升级对伊利的营收增长贡献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未来几年在产品高端升级方面,乳制品企业仍有可挖掘的空间; 相比上一个奶价上涨时期,近年来两强的销售费率有明显提升,2018-2019年,伊利的销售费率在23-25%左右,蒙牛的销售费率在27%左右,其中广告费用占了大部分销售支出,具备缩减空间。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大部分乳制品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比较严重的下滑。大部分企业采取了控费措施,伊利、三元和光明今年二、三季度的销售费率无论从环比还是同比来看都有明显下调。 疫情下上半年销售减少,叠加奶价上涨的成本压力,行业内企业都有会减缓价格战的意愿,预计明年上半年,促销力度会相对理性。 关注标的:伊利股份、光明乳业。 投资顾问:朱红亮 执业编号:S0860618080006 财富管理业务总部 资产配置团队 电话:+86.21.63325888-3492 邮箱:zhuhongliang@orientsec.com.cn 【免责声明】 本报告(或刊物、资讯,以下统称:报告)由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总部编撰、制作及发布本营业部的客户。 本报告是基于本部门认为可靠的或目前已公开的资讯、信息进行摘录、汇编或撰写,本部门对报告所载内容始终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信息来源于各大券商研究所公开研究报告、wind资讯、东方财富网、中财网、证券之星等各大财经网站,本报告不能保证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本报告观点与以上信息来源无关,请投资者阅读时注意风险。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信息、意见、推测或观点仅反映本部门于发布报告当日的判断,且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发出邀请。投资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产品服务,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来判断是否借鉴、参照报告所载信息、意见或观点,独立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应风险。 在任何情况下,本部门及其员工不对任何人因援引、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及后果负有任何责任。 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本部门事先许可不得就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擅自引用、刊发或转载,亦不得将报告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赢利或其他未经允许的用途。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