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0108】【宏观】【金工】【个股】奥飞数据、吉利汽车、万华化学、广汽集团、信达生物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108】【宏观】【金工】【个股】奥飞数据、吉利汽车、万华化学、广汽集团、信达生物》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10108 From 东吴研究所 00:00 03:55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宏观 四季度GDP增速有多高? 2020年12月经济数据预测 观点 本周开始将陆续公布2020年12月和四季度经济金融数据。从目前的市场预期来看,市场对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出口、PPI预期仍存一定分歧。我们认为,虽然2020年已落下帷幕,但上述数据表现仍将影响市场对两会前经济和政策形势的判断,具体而言有如下三个问题值得关注:1)四季度GDP是否会超过去年同期(6%)?2)在高基数下,12月出口是否继续保持高增?3)稳健的信用扩张是否在12月延续? 四季度GDP是否会超过去年同期(6%)? 我们运用此前行业视角下的分析框架,模型预测四季度GDP增速为6.1%,略高于去年同期。 从12月的高频数据来看,全国钢厂的高炉开工率、螺纹钢产量、以及全国的水泥出货率均较11月有所下滑,尽管如此,考虑到今年12月的工作日较去年同期多了两天,我们预计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9%,仅较11月(7.0%)小幅回落。 从GDP核算的生产法口径来看,图2测算了10-11月,GDP中二产和三产主要行业增速相对去年同期的缺口,不难发现除了个别在三产中占比较低的行业外,四季度主要行业的产出缺口均已经转正,因此,有理由相信四季度GDP会增速超过去年同期。鉴于我们预测四季度GDP增速6.1%,2020年全年GDP增速为2.2%。 12月出口是否继续保持高增? 从四个维度判断12月份中国出口:(1)PMI新出口订单领先出口约3-6个月,以滞后5月PMI来看,12月对应新出口订单数环比11月改善,由此推测12月出口不差;(2)港口协会公布的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旬度数据与出口历来相关性较强,尽管11月份出现背离,但方向上也是出口大幅好于港口数据,12月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7%,较11月(8.4%)小幅回落;(3)疫情未退环境下,中国出口一国同比与该国相对中国的封锁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而12月美、日、韩、德、越等中国主要出口国相对封锁程度较11月环比加强;(4)12月韩国、越南出口同比均达10%以上,反映了全球需求的强劲回升。 综合以上四方面线索,考虑到2019年11、12月基数差别(分别为-1.3%、8.1%),我们预计12月中国出口同比在13%-18%。 社融增速是否能重回13.7%? 我们预计12月社融增速难以重回,企业债券和表外融资将是最主要的拖累。信贷方面,临近年末,银行放贷多以短期贷款和续贷为主,从12月票交所票据承兑和贴现金额创年内新高可见一般,中长期项目贷款可能延后到1月“开门红”放量,结合2020年年内新增“20万亿”信贷的目标,预计12月新增信贷1.2万亿,信贷同比增速为12.8%。社融方面,政府债券发行将出现明显增加,根据wind口径12月政府净融资超过7000亿是11月的两倍多。不过,信用风险的阴影并未散去,从wind统计数据来看,企业债净融资可能转负;表外融资的监管依旧在趋严,综合而言我们预计12月新增社融或略超22000亿元、高于11月(21343亿),同比增长13.6%,2020年全年新增超过35万亿。 风险提示:新冠病毒变异,疫苗失效。 (分析师 陶川) 金工 投资ETF:比管理费更重要的事 研究结论 ETF价格战愈演愈烈:近年来国际ETF市场中低费率ETF备受青睐,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国内市场也出现了ETF费率下调的风潮,低费率ETF所占比例显著提高,ETF的价格战愈演愈烈。 风险事件可能导致ETF指数跟踪能力下降:成分股长期停牌以及市场的剧烈波动是ETF投资中的风险事件,可能会导致ETF跟踪指数能力下降,出现大幅度折溢价。 ETF绩效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比各风险事件中同一标的指数不同ETF的折溢价水平对比,我们发现规模较大、流动性好的ETF产品在风险事件中受到的影响较小,可以维持较低的折溢价水平。此外,我们发现有做市商做市的ETF产品有更强的市场流动性,其折溢价水平更低。 从规模和流动性看ETF绩效表现:ETF一级市场跟踪误差仅与持仓有关,与ETF的规模、流动性相关性不大;二级市场跟踪误差、日均价格偏离与冲击成本会受到规模、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规模大、流动性强的ETF在二级市场上的指数跟踪能力更强。 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适合不同类型的ETF:我们还探讨了ETF、ETF联接与LOF基金的选择问题,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有不同的推荐:对于开立了证券账户的投资者来说,在二级市场交易ETF是第一选择,无论是一级市场跟踪误差还是二级市场跟踪误差,ETF都显著低于其竞争对手,是跟踪指数的最佳工具。对于未开立证券账户或资金不足以购买一手ETF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银行渠道、互联网平台申赎LOF型ETF联接基金,相对来说跟踪误差最小。 费率并不是影响投资者选择的唯一因素:对于新发行的ETF产品而言,采用低费率模式有助于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但ETF费率不应该成为投资者关注的唯一指标,应当结合自身投资需求,着重考虑ETF的规模、流动性、是否有做市商等因素,这些是比管理费更重要的事。 风险提示:本报告所有统计结果均基于历史数据,未来市场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分析师 高子剑) 个股 奥飞数据(300738) Q4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加速 业绩步入快速提升期 投资要点 事件:2021年1月4日,奥飞数据公布2020年业绩预告,2020年全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6亿元至1.59亿元,同比上升50.11%至53.48%。 四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加速,公司业绩步入快车道:2020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6亿元至1.59亿元。公司投资紫晶存储股票带来的投资收益较大,2020年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9亿元至1.22亿元,同比上升40.25%至53.87%。其中Q4单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05万元至3966万元,同比上升65.81%至80.00%。我们认为,公司当前机柜数量攀升,上架速度较快,扣非视角下的四季度业绩增速显著高于前三季度累计值,目前业绩增长已步入快车道,未来有望持续加速增长。 一线和环一线城市领先布局,行业红利持续: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自建数据中心业务的增长。截止2020年12月,公司累计交付机柜数量达到1.24万个,公司数据中心主要布局在广州、北京、深圳、海南等一线和环一线城市,2020年公司新增数据中心项目包括廊坊固安项目、广州南沙项目、上海浦东项目、云南昆明项目等,目前均已进入筹备和建设阶段。行业来看,当前新基建政策持续推进,国内数据流量出现加速向上态势,将持续带动数据中心下游需求,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增强公司凝聚力,助力公司长期发展:12月16日,奥飞数据公布2020年员工持股计划,此次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员为120人,拟募资不超过5000万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39.5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66%。此次员工持股计划中除10位上市公司高管外,其他员工合计认购份额为84%,相比2018年56%有显著提升,公司核心骨干员工持股份额进一步上升,管理层和员工利益与公司绑定程度深化,助力公司长期持续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持续看好奥飞数据未来业绩增长,我们预计2020年-2022年奥飞数据营业收入分别为9.66亿元、13.75亿元以及18.5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亿元、2.16亿元及2.98亿元,EPS分别为0.74元、1.02元及1.40元,对应的估值分别为50.29倍、36.59倍以及26.5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IDC产业政策持续收紧,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分析师 侯宾) 吉利汽车(00175) 12月销量劲增,2021目标销量快速增长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 12月吉利汽车销量154202辆,同比+18.57%,环比+2.45%。2020年全年实现销量1320217辆,同比-3.03%,完成本年销量目标,并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其中吉利星瑞销量12077辆,帝豪家族31649辆,博越家族30066辆,领克家族24853辆,新能源车7171辆。吉利确定2021年销量目标153万辆,同比+15.91%。 12月份全系销量高增长,领克品牌+吉利星锐表现靓丽。 11月吉利汽车销量150517辆,同比+5.08%,12月份同比涨幅扩大。吉利各品牌销量环比均实现高增长,高端品牌领克及“家轿颠覆者”星锐表现靓丽。领克品牌销量同比+129.97%,环比+9.01%;吉利星瑞上市次月环比实现72.11%高增长;博越销量维持高位,同比+23.09%,环比+15.04%;帝豪家族同比-14.49%,环比+4.20%。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27.57%,环比+5.01%。 剔除疫情影响2020表现较好,2021年目标销量快速增长。 2020年吉利汽车前三月、前六月、前九月及全年销量同比依次为-43.80%/-18.60%/-8.63%/-3.04%,降幅逐渐收窄。2020H1/H2销量同比依次为-18.60%/+11.25%,下半年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后,销量增长迅速。此外,吉利确定2021年销量目标为153万辆,同比2020年+15.91%。 吉利12月下旬折扣率微幅增加。 吉利12月下旬车型算术平均折扣率8.83%,环比12月上旬+0.21pct。其中博越折扣率16.35%,环比+1.86pct;缤越折扣率7.62%,环比-0.80pct;缤瑞折扣率10.84%,环比+0.10pct;ICON折扣率3.33%,环比+0.95%;帝豪NB折扣率20.94%,环比+0.08pct;领克01折扣率7.23%,环比+0.71pct;星瑞无折扣。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961.4/1053.0/1143.3亿元,同比-2.0%/+9.5%/+8.6%,归母净利润69.18/87.77/113.77亿元,同比-15.8%/+26.9%/+29.6%,对应EPS为0.71/0.89/1.16元,对应PE为30.92/24.67/18.93倍。看好吉利未来业绩迎来新一轮改善,维持吉利汽车“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下游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与沃尔沃合并协同效应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万华化学(600309) 业绩预告超预期,综合竞争力再次凸显 事件 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亿元到10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5.3亿元到基本持平,同比减少5%到基本持平。其中,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91%到113%。 投资要点 MDI价格强势上涨,Q4业绩创历史新高:公司前三季度纯/聚合MDI挂牌均价分别为1.74/1.46万元/吨,同比分别下滑26%和6%;第四季度纯/聚合MDI挂牌均价分别为2.53/2.32万元/吨,同比分别增长13.3%和28.9%,环比分别增长47.2%和49.7%。总体来看,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49亿元,同比下降32.28%,但三季度末随着全球化工行业下游需求快速好转,部分地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主要产品销量提升、销售价格上涨,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91%到113%,创历史新高。未来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复苏,MDI价格有望维持高位,看好MDI的景气持续性。 MDI行业景气上行,全球龙头充分受益:公司210万吨/年MDI产能稳居全球第一,在建新增(福建40万吨/年+美国40万吨/年)和技改(烟台50万吨/年+宁波30万吨/年)产能强化未来全球统治地位。地产、汽车、家电消费持续回暖,2021年MDI需求持续修复叠加海外供应不稳定,MDI景气上行,公司作为全球龙头将充分受益; 大乙烯项目投产,石化及新材料业务布局不断完善。石化板块中,公司大乙烯项目于2020年11月投产,叠加现有LPG-丙烯-丙烯酸及酯、SAP树脂、环丙及聚醚多元醇、叔丁醇及MTBE等项目,公司汇集C2、C3及C4产业链,大石化产业链基本齐备。新材料板块中,烟台PC二期年内完工,眉山一期25万吨/年高性能改性树脂项目即将建成,二期项目进入环评阶段,柠檬醛、尼龙6、TPU、可降解材料、锂电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群逐步完备,万华化学正向全球综合性化工龙头挺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72亿元、150.61亿元和181.22亿元,EPS分别为3.11元、4.80元和5.7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2X、21X和17X。考虑到公司强大的综合竞争力和不断巩固的龙头地位,我们将公司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防控不利对MDI出口造成压力;新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分析师 陈元君、柴沁虎) 广汽集团(601238) 12月产批同比表现较好,全年产量逆势增长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 12月广汽集团产量220679辆,同比+4.13%,环比-0.77%;销量209059辆,同比+12.37%,环比-3.95%。广汽本田产量84047辆,同比+17.56%,环比-1.31%,销量81281辆,同比+28.82%,环比-5.83%。广汽丰田产量81609辆,同比+19.70%,环比+4.25%,销量72159辆,同比+29.35%,环比-6.77%。广汽自主产量39975辆,同比-20.24%,环比-8.94%,销量38797辆,同比-1.44%,环比-4.38%。2020年全年实现产量203.5万辆,同比+0.5%,销量204.4万辆,同比-0.9%。其中广汽埃安产销分别为60066/60033辆,同比+43.0%/42.9%。 广汽12月批发同比涨幅较大,广丰广本表现靓丽,全年产量逆势增长 11月广汽产批同比分别为+12.41%/+11.38%。12月产量同比较11月略有收窄,批发同比涨幅扩大,广丰/广本产批同比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产批同比相比11月均有较大涨幅,表现靓丽。主要系去年12月基数较低。自4月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广汽产量实现连续同比正增长,全年产量同比+0.5%,逆势增长。 企业端广丰+广本+自主均小幅补库 根据我们自建库存体系显示,12月广丰+广本+自主企业端均小幅补库,企业库存当月分别为+9450辆、+2766辆、+1178辆。企业库存累计分别为+4654辆、-13983辆、+6683辆。(2017年1月开始)。 广汽12月下旬折扣率整体微幅扩大 广汽12月下旬车型算术平均折扣率8.34%,环比12月上旬+0.23pct,略高于行业整体涨幅。其中广丰算数平均折扣率5.21%,环比12月上旬-0.02pct;广本算数平均折扣率6.66%,环比12月上旬+0.42pct;自主算数平均折扣率6.42%,环比11月上旬+0.11pct。凌派2020+传祺GS3+飞度HB2021成交价降幅较大。 投资建议:2020-2021年汽车行业依然有望逐步复苏。广丰+广本景气依然向上+广汽自主减亏可期+广菲克有望见底企稳,看好广汽集团长期发展。我们预计广汽集团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6731/9464/11366百万元,分别同比+1.7%/+40.6%/+20.1%,EPS为0.66/0.92/1.11元,PE为18.80/13.37/11.13倍。维持广汽集团A+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自主品牌SUV价格战超出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信达生物(1801.HK) 创新药管线布局前瞻,肿瘤免疫疗法行业龙头 投资要点 信迪利单抗适应症扩大在即,奠定PD-1市场领先地位:信迪利单抗自获批以来,成为国内首款纳入医保目录的PD-1抑制剂。公司商业化能力得到验证,信迪利单抗在2019年取得了超10亿的销售额,即便2020年受疫情影响,销售额也将超过20亿。同时信迪利单抗积极布局大适应症,研发进度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两项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适应症已提交NDA申请,此外尚有肝癌、胃癌以及食管癌等适应症处于临床III期阶段或即将报NDA,尤其肝癌一线联合疗法的临床数据达到了优效标准,有望在2021年获批。我们预计,随着信迪利单抗大适应症的进一步获批,将为销售额的快速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预计信迪利单抗国内的销售额将于2020-2022年分别达到22.84、23.50、31.19亿元。 创新药管线布局宽广,从小分子到细胞疗法:信达生物积极布局创新药领域的开发,目前在国内肿瘤免疫疗法领域保持领先地位,除了信迪利单抗上市以外,还有三款生物类似药贝伐珠单抗、阿达木单抗、利妥昔单抗已于近两年获批上市,有望占据一定的先发优势。除已上市药品外,信达生物也从深度及广度两个方面积极布局创新药研发。深度上积极拓宽信迪利单抗的适应症并布局了具有前瞻性的热门靶点如CTLA-4(临床III期)、PCSK9(临床III期)、CD47(临床II期)、OXM3(临床II期)、OX40以及TIGIT等新兴靶点。广度上来讲,信达生物从小分子、双特异性抗体到细胞疗法均有布局,且其研发布局以及临床进展均处于领先地位,未来成药可期,有望为公司长期持续增长注入新鲜血液。 国际化战略实现管线商业价值最大化:信达生物坚持国际化+持续创新战略,与多家国际公司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如与礼来在多个抗体药的研发上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与罗氏达成战略合作,引进其双特异性T细胞抗体技术共同开发细胞治疗以及双特异性抗体。此外从Incyte引进三款小分子药物积极拓展化学药市场。在积极License-in的同时,信达生物也坚持“走出去”策略,将信迪利单抗的海外权益授予礼来,同时将贝伐珠单抗的海外权益授予Coherus。尤其以信迪利单抗的海外授权为标杆,是首家将PD-1单抗的海外权益授予Big-Pharma的国内药企,后续有望每年向信达贡献20~36亿人民币的净利润。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0-2022年,信达生物的收入分别为37.12、27.50、44.76亿元,相应增长率为254.4%、-25.9%、62.7%,并在2022年实现正式盈利。考虑到公司属于PD-1单抗头部企业,PD-1单抗的海外权益将大幅增厚公司利润,丰富的管线布局和海外合作有望带来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信迪利单抗新适应症临床以及获批进度不及预期;PD-1竞争激烈,降价幅度过大。 (分析师 朱国广、柴博) 一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10108 From 东吴研究所 00:00 03:55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宏观 四季度GDP增速有多高? 2020年12月经济数据预测 观点 本周开始将陆续公布2020年12月和四季度经济金融数据。从目前的市场预期来看,市场对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出口、PPI预期仍存一定分歧。我们认为,虽然2020年已落下帷幕,但上述数据表现仍将影响市场对两会前经济和政策形势的判断,具体而言有如下三个问题值得关注:1)四季度GDP是否会超过去年同期(6%)?2)在高基数下,12月出口是否继续保持高增?3)稳健的信用扩张是否在12月延续? 四季度GDP是否会超过去年同期(6%)? 我们运用此前行业视角下的分析框架,模型预测四季度GDP增速为6.1%,略高于去年同期。 从12月的高频数据来看,全国钢厂的高炉开工率、螺纹钢产量、以及全国的水泥出货率均较11月有所下滑,尽管如此,考虑到今年12月的工作日较去年同期多了两天,我们预计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9%,仅较11月(7.0%)小幅回落。 从GDP核算的生产法口径来看,图2测算了10-11月,GDP中二产和三产主要行业增速相对去年同期的缺口,不难发现除了个别在三产中占比较低的行业外,四季度主要行业的产出缺口均已经转正,因此,有理由相信四季度GDP会增速超过去年同期。鉴于我们预测四季度GDP增速6.1%,2020年全年GDP增速为2.2%。 12月出口是否继续保持高增? 从四个维度判断12月份中国出口:(1)PMI新出口订单领先出口约3-6个月,以滞后5月PMI来看,12月对应新出口订单数环比11月改善,由此推测12月出口不差;(2)港口协会公布的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旬度数据与出口历来相关性较强,尽管11月份出现背离,但方向上也是出口大幅好于港口数据,12月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7%,较11月(8.4%)小幅回落;(3)疫情未退环境下,中国出口一国同比与该国相对中国的封锁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而12月美、日、韩、德、越等中国主要出口国相对封锁程度较11月环比加强;(4)12月韩国、越南出口同比均达10%以上,反映了全球需求的强劲回升。 综合以上四方面线索,考虑到2019年11、12月基数差别(分别为-1.3%、8.1%),我们预计12月中国出口同比在13%-18%。 社融增速是否能重回13.7%? 我们预计12月社融增速难以重回,企业债券和表外融资将是最主要的拖累。信贷方面,临近年末,银行放贷多以短期贷款和续贷为主,从12月票交所票据承兑和贴现金额创年内新高可见一般,中长期项目贷款可能延后到1月“开门红”放量,结合2020年年内新增“20万亿”信贷的目标,预计12月新增信贷1.2万亿,信贷同比增速为12.8%。社融方面,政府债券发行将出现明显增加,根据wind口径12月政府净融资超过7000亿是11月的两倍多。不过,信用风险的阴影并未散去,从wind统计数据来看,企业债净融资可能转负;表外融资的监管依旧在趋严,综合而言我们预计12月新增社融或略超22000亿元、高于11月(21343亿),同比增长13.6%,2020年全年新增超过35万亿。 风险提示:新冠病毒变异,疫苗失效。 (分析师 陶川) 金工 投资ETF:比管理费更重要的事 研究结论 ETF价格战愈演愈烈:近年来国际ETF市场中低费率ETF备受青睐,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国内市场也出现了ETF费率下调的风潮,低费率ETF所占比例显著提高,ETF的价格战愈演愈烈。 风险事件可能导致ETF指数跟踪能力下降:成分股长期停牌以及市场的剧烈波动是ETF投资中的风险事件,可能会导致ETF跟踪指数能力下降,出现大幅度折溢价。 ETF绩效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比各风险事件中同一标的指数不同ETF的折溢价水平对比,我们发现规模较大、流动性好的ETF产品在风险事件中受到的影响较小,可以维持较低的折溢价水平。此外,我们发现有做市商做市的ETF产品有更强的市场流动性,其折溢价水平更低。 从规模和流动性看ETF绩效表现:ETF一级市场跟踪误差仅与持仓有关,与ETF的规模、流动性相关性不大;二级市场跟踪误差、日均价格偏离与冲击成本会受到规模、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规模大、流动性强的ETF在二级市场上的指数跟踪能力更强。 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适合不同类型的ETF:我们还探讨了ETF、ETF联接与LOF基金的选择问题,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有不同的推荐:对于开立了证券账户的投资者来说,在二级市场交易ETF是第一选择,无论是一级市场跟踪误差还是二级市场跟踪误差,ETF都显著低于其竞争对手,是跟踪指数的最佳工具。对于未开立证券账户或资金不足以购买一手ETF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银行渠道、互联网平台申赎LOF型ETF联接基金,相对来说跟踪误差最小。 费率并不是影响投资者选择的唯一因素:对于新发行的ETF产品而言,采用低费率模式有助于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但ETF费率不应该成为投资者关注的唯一指标,应当结合自身投资需求,着重考虑ETF的规模、流动性、是否有做市商等因素,这些是比管理费更重要的事。 风险提示:本报告所有统计结果均基于历史数据,未来市场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分析师 高子剑) 个股 奥飞数据(300738) Q4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加速 业绩步入快速提升期 投资要点 事件:2021年1月4日,奥飞数据公布2020年业绩预告,2020年全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6亿元至1.59亿元,同比上升50.11%至53.48%。 四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加速,公司业绩步入快车道:2020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6亿元至1.59亿元。公司投资紫晶存储股票带来的投资收益较大,2020年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9亿元至1.22亿元,同比上升40.25%至53.87%。其中Q4单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05万元至3966万元,同比上升65.81%至80.00%。我们认为,公司当前机柜数量攀升,上架速度较快,扣非视角下的四季度业绩增速显著高于前三季度累计值,目前业绩增长已步入快车道,未来有望持续加速增长。 一线和环一线城市领先布局,行业红利持续: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自建数据中心业务的增长。截止2020年12月,公司累计交付机柜数量达到1.24万个,公司数据中心主要布局在广州、北京、深圳、海南等一线和环一线城市,2020年公司新增数据中心项目包括廊坊固安项目、广州南沙项目、上海浦东项目、云南昆明项目等,目前均已进入筹备和建设阶段。行业来看,当前新基建政策持续推进,国内数据流量出现加速向上态势,将持续带动数据中心下游需求,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增强公司凝聚力,助力公司长期发展:12月16日,奥飞数据公布2020年员工持股计划,此次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员为120人,拟募资不超过5000万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39.5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66%。此次员工持股计划中除10位上市公司高管外,其他员工合计认购份额为84%,相比2018年56%有显著提升,公司核心骨干员工持股份额进一步上升,管理层和员工利益与公司绑定程度深化,助力公司长期持续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持续看好奥飞数据未来业绩增长,我们预计2020年-2022年奥飞数据营业收入分别为9.66亿元、13.75亿元以及18.5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亿元、2.16亿元及2.98亿元,EPS分别为0.74元、1.02元及1.40元,对应的估值分别为50.29倍、36.59倍以及26.5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IDC产业政策持续收紧,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分析师 侯宾) 吉利汽车(00175) 12月销量劲增,2021目标销量快速增长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 12月吉利汽车销量154202辆,同比+18.57%,环比+2.45%。2020年全年实现销量1320217辆,同比-3.03%,完成本年销量目标,并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其中吉利星瑞销量12077辆,帝豪家族31649辆,博越家族30066辆,领克家族24853辆,新能源车7171辆。吉利确定2021年销量目标153万辆,同比+15.91%。 12月份全系销量高增长,领克品牌+吉利星锐表现靓丽。 11月吉利汽车销量150517辆,同比+5.08%,12月份同比涨幅扩大。吉利各品牌销量环比均实现高增长,高端品牌领克及“家轿颠覆者”星锐表现靓丽。领克品牌销量同比+129.97%,环比+9.01%;吉利星瑞上市次月环比实现72.11%高增长;博越销量维持高位,同比+23.09%,环比+15.04%;帝豪家族同比-14.49%,环比+4.20%。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27.57%,环比+5.01%。 剔除疫情影响2020表现较好,2021年目标销量快速增长。 2020年吉利汽车前三月、前六月、前九月及全年销量同比依次为-43.80%/-18.60%/-8.63%/-3.04%,降幅逐渐收窄。2020H1/H2销量同比依次为-18.60%/+11.25%,下半年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后,销量增长迅速。此外,吉利确定2021年销量目标为153万辆,同比2020年+15.91%。 吉利12月下旬折扣率微幅增加。 吉利12月下旬车型算术平均折扣率8.83%,环比12月上旬+0.21pct。其中博越折扣率16.35%,环比+1.86pct;缤越折扣率7.62%,环比-0.80pct;缤瑞折扣率10.84%,环比+0.10pct;ICON折扣率3.33%,环比+0.95%;帝豪NB折扣率20.94%,环比+0.08pct;领克01折扣率7.23%,环比+0.71pct;星瑞无折扣。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961.4/1053.0/1143.3亿元,同比-2.0%/+9.5%/+8.6%,归母净利润69.18/87.77/113.77亿元,同比-15.8%/+26.9%/+29.6%,对应EPS为0.71/0.89/1.16元,对应PE为30.92/24.67/18.93倍。看好吉利未来业绩迎来新一轮改善,维持吉利汽车“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下游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与沃尔沃合并协同效应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万华化学(600309) 业绩预告超预期,综合竞争力再次凸显 事件 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亿元到10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5.3亿元到基本持平,同比减少5%到基本持平。其中,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91%到113%。 投资要点 MDI价格强势上涨,Q4业绩创历史新高:公司前三季度纯/聚合MDI挂牌均价分别为1.74/1.46万元/吨,同比分别下滑26%和6%;第四季度纯/聚合MDI挂牌均价分别为2.53/2.32万元/吨,同比分别增长13.3%和28.9%,环比分别增长47.2%和49.7%。总体来看,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49亿元,同比下降32.28%,但三季度末随着全球化工行业下游需求快速好转,部分地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主要产品销量提升、销售价格上涨,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91%到113%,创历史新高。未来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复苏,MDI价格有望维持高位,看好MDI的景气持续性。 MDI行业景气上行,全球龙头充分受益:公司210万吨/年MDI产能稳居全球第一,在建新增(福建40万吨/年+美国40万吨/年)和技改(烟台50万吨/年+宁波30万吨/年)产能强化未来全球统治地位。地产、汽车、家电消费持续回暖,2021年MDI需求持续修复叠加海外供应不稳定,MDI景气上行,公司作为全球龙头将充分受益; 大乙烯项目投产,石化及新材料业务布局不断完善。石化板块中,公司大乙烯项目于2020年11月投产,叠加现有LPG-丙烯-丙烯酸及酯、SAP树脂、环丙及聚醚多元醇、叔丁醇及MTBE等项目,公司汇集C2、C3及C4产业链,大石化产业链基本齐备。新材料板块中,烟台PC二期年内完工,眉山一期25万吨/年高性能改性树脂项目即将建成,二期项目进入环评阶段,柠檬醛、尼龙6、TPU、可降解材料、锂电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群逐步完备,万华化学正向全球综合性化工龙头挺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72亿元、150.61亿元和181.22亿元,EPS分别为3.11元、4.80元和5.7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2X、21X和17X。考虑到公司强大的综合竞争力和不断巩固的龙头地位,我们将公司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防控不利对MDI出口造成压力;新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分析师 陈元君、柴沁虎) 广汽集团(601238) 12月产批同比表现较好,全年产量逆势增长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 12月广汽集团产量220679辆,同比+4.13%,环比-0.77%;销量209059辆,同比+12.37%,环比-3.95%。广汽本田产量84047辆,同比+17.56%,环比-1.31%,销量81281辆,同比+28.82%,环比-5.83%。广汽丰田产量81609辆,同比+19.70%,环比+4.25%,销量72159辆,同比+29.35%,环比-6.77%。广汽自主产量39975辆,同比-20.24%,环比-8.94%,销量38797辆,同比-1.44%,环比-4.38%。2020年全年实现产量203.5万辆,同比+0.5%,销量204.4万辆,同比-0.9%。其中广汽埃安产销分别为60066/60033辆,同比+43.0%/42.9%。 广汽12月批发同比涨幅较大,广丰广本表现靓丽,全年产量逆势增长 11月广汽产批同比分别为+12.41%/+11.38%。12月产量同比较11月略有收窄,批发同比涨幅扩大,广丰/广本产批同比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产批同比相比11月均有较大涨幅,表现靓丽。主要系去年12月基数较低。自4月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广汽产量实现连续同比正增长,全年产量同比+0.5%,逆势增长。 企业端广丰+广本+自主均小幅补库 根据我们自建库存体系显示,12月广丰+广本+自主企业端均小幅补库,企业库存当月分别为+9450辆、+2766辆、+1178辆。企业库存累计分别为+4654辆、-13983辆、+6683辆。(2017年1月开始)。 广汽12月下旬折扣率整体微幅扩大 广汽12月下旬车型算术平均折扣率8.34%,环比12月上旬+0.23pct,略高于行业整体涨幅。其中广丰算数平均折扣率5.21%,环比12月上旬-0.02pct;广本算数平均折扣率6.66%,环比12月上旬+0.42pct;自主算数平均折扣率6.42%,环比11月上旬+0.11pct。凌派2020+传祺GS3+飞度HB2021成交价降幅较大。 投资建议:2020-2021年汽车行业依然有望逐步复苏。广丰+广本景气依然向上+广汽自主减亏可期+广菲克有望见底企稳,看好广汽集团长期发展。我们预计广汽集团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6731/9464/11366百万元,分别同比+1.7%/+40.6%/+20.1%,EPS为0.66/0.92/1.11元,PE为18.80/13.37/11.13倍。维持广汽集团A+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自主品牌SUV价格战超出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信达生物(1801.HK) 创新药管线布局前瞻,肿瘤免疫疗法行业龙头 投资要点 信迪利单抗适应症扩大在即,奠定PD-1市场领先地位:信迪利单抗自获批以来,成为国内首款纳入医保目录的PD-1抑制剂。公司商业化能力得到验证,信迪利单抗在2019年取得了超10亿的销售额,即便2020年受疫情影响,销售额也将超过20亿。同时信迪利单抗积极布局大适应症,研发进度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两项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适应症已提交NDA申请,此外尚有肝癌、胃癌以及食管癌等适应症处于临床III期阶段或即将报NDA,尤其肝癌一线联合疗法的临床数据达到了优效标准,有望在2021年获批。我们预计,随着信迪利单抗大适应症的进一步获批,将为销售额的快速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预计信迪利单抗国内的销售额将于2020-2022年分别达到22.84、23.50、31.19亿元。 创新药管线布局宽广,从小分子到细胞疗法:信达生物积极布局创新药领域的开发,目前在国内肿瘤免疫疗法领域保持领先地位,除了信迪利单抗上市以外,还有三款生物类似药贝伐珠单抗、阿达木单抗、利妥昔单抗已于近两年获批上市,有望占据一定的先发优势。除已上市药品外,信达生物也从深度及广度两个方面积极布局创新药研发。深度上积极拓宽信迪利单抗的适应症并布局了具有前瞻性的热门靶点如CTLA-4(临床III期)、PCSK9(临床III期)、CD47(临床II期)、OXM3(临床II期)、OX40以及TIGIT等新兴靶点。广度上来讲,信达生物从小分子、双特异性抗体到细胞疗法均有布局,且其研发布局以及临床进展均处于领先地位,未来成药可期,有望为公司长期持续增长注入新鲜血液。 国际化战略实现管线商业价值最大化:信达生物坚持国际化+持续创新战略,与多家国际公司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如与礼来在多个抗体药的研发上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与罗氏达成战略合作,引进其双特异性T细胞抗体技术共同开发细胞治疗以及双特异性抗体。此外从Incyte引进三款小分子药物积极拓展化学药市场。在积极License-in的同时,信达生物也坚持“走出去”策略,将信迪利单抗的海外权益授予礼来,同时将贝伐珠单抗的海外权益授予Coherus。尤其以信迪利单抗的海外授权为标杆,是首家将PD-1单抗的海外权益授予Big-Pharma的国内药企,后续有望每年向信达贡献20~36亿人民币的净利润。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0-2022年,信达生物的收入分别为37.12、27.50、44.76亿元,相应增长率为254.4%、-25.9%、62.7%,并在2022年实现正式盈利。考虑到公司属于PD-1单抗头部企业,PD-1单抗的海外权益将大幅增厚公司利润,丰富的管线布局和海外合作有望带来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信迪利单抗新适应症临床以及获批进度不及预期;PD-1竞争激烈,降价幅度过大。 (分析师 朱国广、柴博) 一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