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焦炭年报】亢龙有悔 盈不可久也
(以下内容从方正中期期货《【焦煤焦炭年报】亢龙有悔 盈不可久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回顾2020年受疫情的情况,焦煤、焦炭一季度期价大幅走低,而随着疫情的好转,下游需求迅速恢复,期价不断回升,特别是四季度煤矿安监趋严,以及4.3米焦炉的加速退出,焦煤、焦炭期价不断刷新年内新高,期价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2021年由于疫苗的问世,全球经济将从疫情影响中加速复苏。宏观方面对双焦将有一定的支撑。回到双焦自身供需基本面上看,由于焦炭新增产能陆续投放,故2021年焦炭供应将增加,难以在呈现2020年去产能导致焦炭供应偏紧的局面。但由于焦炭新增产能投放在二季度之后,前期依旧较偏紧。因此我们预计2021年一季度焦炭期价的整体重心将维持高位,而随着后期产能的陆续投放,供应偏紧局面改善,期价重心将逐步下移。焦化企业利润亦将从600元/吨的高位逐步回归至200元/吨中位数水平。从焦炭期货的结构上来看,当前期货处于back结构,市场对于远月焦炭供应增加的预期较为强烈。此时对于焦化企业而言,2021年焦化企业可以在一季度焦炭价格处于高位的时候,企业以积极出货为主,同时可以提前对上半年焦炭产量做出部分卖出保值,焦炭05合约2750元/吨上方做卖保对焦化企业而言,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而对于下游钢厂而言:由于焦炭后期价格重心将不断下移,此时企业的采购节奏可以适当放缓,企业的生产库存可以维持在一个中性偏低的水平。 对于焦煤而言,由于后续焦炭新增产能的陆续投放,焦煤需求将稳中有增,需求端对焦煤的支撑将进一步增强,预计2021年焦煤的走势将强于焦炭。故从套利的角度考虑,2021年可以着重考虑做多焦煤,做空焦炭即做空焦化企业盘面利润,该逻辑的确定性较高。后期随着疫苗的问世,以及此前中蒙绿色通道的开通,蒙煤进口量将逐步恢复,同时1月份之后,港口恢复通关,2020底焦煤焦煤供应阶段性偏紧的局面将会缓解。从焦煤的期货结构来看,当前期价依旧呈现近高远低的back结构,市场预期远期焦煤供应偏宽松。对于上游生产企业,采取积极出库,降低企业库存。而对于下游焦化企业而言,以刚需采购为主,企业焦煤的库存维持在中性水平。 正文 第一部分 2020年行情总结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首次出现负增长。我国对疫情采取了积极的防控措施,上半年经济增速同比有所回落,但下半年需求持续发力,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全年实现正增长。2020年双焦期价的整体走势同全年经济增速类似,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 回顾2020年焦煤行情,其价格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0.01.03—2020.03.17)、第二阶段(2020.03.18—2020.04.29)和第三阶段(2020.04.30-2020.11.30)。 第一阶段(2020.01.03—2020.03.17):该阶段期价主要以震荡上行的走势为主。该阶段价格反弹的主要逻辑属于供应端收紧的逻辑。2019年由于煤矿产量以及进口量的大幅增加,导致我国煤炭整体供应充足,炼焦煤亦维持宽松的状态,焦煤重心走低。从2019年12月份,由于煤矿煤矿事故频发,煤矿安监趋严,山西、陕西、内蒙部分煤矿停产,供应端开始收紧。进入一月份,特别是一月中旬之后,由于临近农历春节,部分完成生产计划的煤矿陆续停产,导致供应端进一步收缩,期价重心不断抬升。由于春节期间,受疫情的影响,外围市场大跌,春节之后开盘首日,焦煤补跌,但整体表现相对强势。随后,市场由于悲观情绪逐步回归基本面。由于疫情导致煤矿复工推迟,煤矿供应进一步收紧,部分地区主焦煤短缺,在此期间,蒙古国国家紧急情况委员会决定煤炭出口通道关闭,蒙煤进口量骤降加剧了焦煤短期短缺,期价自节后首个交易日低开之后大幅走高。二月中旬,国家积极组织煤矿企业复产复工,供应端偏紧的局面逐步缓解,焦煤上涨的动力逐渐衰弱,期价也有节后单边上涨行情转变为高位震荡。 第二阶段(2020.03.18—2020.04.29):震荡下行阶段。该阶段期价的下跌主要由于供应端重回宽松,叠加海外需求的走弱,期价重心不断下行。在3月中旬之后,焦煤供应继续增加,洗煤厂开工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此时供应端的压力进一步凸显。4月份受疫情的影响,印度实行封国,其他国家实行居家令,限制人口流动等措施,海外需求大幅下降。印度和日本由于疫情影响对于焦煤的进口保持低位,而两国占澳煤出口 40%以上,在需求疲弱的情况下,澳煤价格大幅下跌。澳洲中挥发主焦煤(CSR>60,vad≤25.5,ash≤9,S≤0.6,MT≤9.5)进口到岸价格从 4月份下降42美元/吨,跌幅 28.38%。在内外煤价差的边际影响下,内煤价格补跌,同时下游焦化企业由于四轮提降落地之后,焦化企业利润大幅压缩,补库积极性下降,导致煤矿出货受阻,而且焦炭利润低位焦化厂会长期维持低库存,持续压煤矿。焦煤重心不断下移。 第三阶段(2020.04.30-2020.11.30):触底反弹。该阶段焦煤价格出现的反弹主要是澳煤价格的止跌反弹以及两会前夕煤矿安监趋严导致供应端收紧,焦煤期价开始触底反弹。7 月份受汛期影响,煤矿主厂区山西,新疆纷纷进行安全生产检查,供应端出现阶段性收缩,期价继续回升。8月中旬之后,期价开始加速上涨。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由于内蒙古涉煤领域问题整治、煤管票严管,陕西省安全检查等制约产能释放的情况依旧存在,以及河北、山西煤矿安全生产监督趋严,供应端难以出现放量;其次,在下游焦炭不断提涨,焦化企业不断增加,补库积极性偏强,叠加三季度新增焦炉的投产,需求端对焦煤的支撑仍在;最后,进口煤问题。10 月份沿海钢厂已经停止进口澳洲炼焦煤,进口炼焦煤总量稳中有降。 焦炭方面:回顾2020年焦炭行情,按季度大致可以划分为:一季度震荡下行,二季度筑底反弹,三季度宽幅震荡和四季度加速上行。 2020年一季度焦炭震荡下行。2019年11月份以前,焦炭期价的运行逻辑主要是供应端的逻辑,由于2019年,环保限产趋于宽松,焦炭产量同比大幅增加,以及库存处于高位的情况下,市场整体趋于悲观。2019年11月中旬开始,焦化企业加速去产能,特别是山东地区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导致焦炭供应端收缩,需求端维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焦炭供应出现缺口,库存开始不断下降,期价重心从低位开始逐步反弹。库存随逐步下降,但由于整体库存仍处于同期偏高的水平,故焦炭自元旦之后至春节前夕这段时间,维持1830-1930元/吨的区间震荡。春节之后,焦炭的整体走势同焦煤类似,均呈现低开高走又回落的局面。受疫情的影响,春节期间,国外商品价格大跌,春节开盘收益,焦炭补跌。但由于疫情导致运输受限,以及原料短缺,部分焦化企业开始主动限产,供应端小幅收缩,同时成本端对焦炭亦有较强的支撑,焦炭随焦煤一起开始出现大幅的反弹。二月中旬,由于煤矿的逐步复产,以及运输逐步恢复畅通,前期焦化企业原料偏紧的局面化解,在焦化企业利润尚可的情况下,企业复产积极性较高,前期停产的开工率迅速恢复,供应端迅速恢复。由于下游复工的推迟,需求延后,导致钢材厂库和社会库存不断攀升,钢材价格回落,高炉检修开始增加,焦炭需求回落。在供强虚弱,以及成本支撑走弱的情况下,焦炭重心开始下移。受疫情的影响,下游建筑行业复工推迟,导致钢材厂库和社会库存不断增加,钢厂利润大幅下滑,且钢厂资金紧张。从 3 月初开始钢厂开始下调焦炭采购价,现货价格的回落带动期价震荡下行。 二季度焦炭触底反弹。4 月初由于 5 轮提降落地之后,焦化企业利润大幅下降,钢联统计的数据显示,四月前两周,焦化企业的利润绝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特别是山西、内蒙等主产区。在低利润下,成本端支撑较为明显,期价继续澳煤进口到岸价下降的空间有限。在低利润下焦化企业开始主动提涨。5月6日,由于高速公路恢复收费,焦化企业受生产成本的支撑一轮提涨落地。5 月中旬,两会前夕由于环保限产的影响,山西孝义地区 4.3 米焦炉限产30-50%,造成供应端的小幅收缩,进入5月下旬,山东“以煤定焦”文件出台,山东限产逐步趋严,同时市场有 6 月份江苏徐州 680 万吨产能淘汰的预期,焦炭供应端收缩不断发酵。下游钢厂高炉开工率处于仅三年同期高位,日均铁水产量维持在 239.5 万吨的高位水平,导致焦炭库存不断下降。6月份焦炭六轮提涨落地,累计提涨300元/吨,导致焦化企业利润从4月份处于盈亏平衡的边缘转变为单吨盈利300元/吨以上。 三季度宽幅震荡:在 5、6 月份焦炭连续六轮提涨落地之后,焦化企业的平均利润超过 350 元/吨,远远高于下游钢厂利润。在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平衡的情况下,钢厂开始对焦炭首轮提降,七月份焦炭三轮提降落地,现货的回落带动期价下行。随后焦化企业开始主动提涨,现货价格开始逐步走高。三季度焦化企业利润大幅改善,焦炉开工率维持高位,三季度下游钢厂高炉开工率一直维持在高位水平,需求端对焦炭有较强的支撑,焦炭处于供需双强的局面,期价维持宽幅震荡。 四季度焦炭加速上涨:美锦焦化于 10 月1日关停100万吨。10月13日清徐焦化厂开始关停,梗阳一厂八十万吨产能停止装煤, 15日清空焦炉。从10月份开始4.3米焦炉的退出导致焦炭供应偏紧。按照钢联统计的数据显示,山西10月已确认关停5家企业共计440万吨。11月份焦炭存在362.5万吨的产能增加,而12月份焦炭仍存在2610.6万吨的产能缺口,整个四季度焦炭存在2538.6万吨缺口。而下游高炉开工率依旧处于近三年高位水平,需求端支撑仍在。在供应持续偏紧的情况下,焦炭期价加速上行。 第二部分 焦煤:供需紧平衡 价格先抑后扬 2020年受疫情影响,1-2月份我国原煤产量出现阶段性下滑,1-2月份我国原煤产量为 48902.6 万吨,同比下降 4.8%。但从从2月10日开始,国家开始组织煤矿复产复工,煤矿开工率不断提高,二月底已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三月份就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后期维持平稳有序生产,原煤产量稳中有增。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我国原煤累计产量为31.27亿吨,同比增加3.62%。 2020年全年焦煤整体的供应量同原煤类似,整体呈现供应宽松的局面。从频率更高的洗煤厂开工来反观焦煤整体供应。1月份洗煤厂整体开工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是春节前夕,煤矿安监趋严,以及完成年度生产任务的煤炭停产。二月份受疫情的影响,洗煤厂开工率出现大幅的下降,最高降幅达30%,3月份初期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后一直维持着高位运行。 从月度的产量来看,炼焦煤产量同洗煤厂开工率高度相关。2月份产量最低为2919万吨,对应开工率最低。随着开工率的恢复,3月份炼焦煤产量超过4300万吨,为近6年来同期最高水平,后期煤矿生产基本维持稳定,产量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按照煤炭资源网统计的数据显示,1-10月份我国炼焦煤产量为39781万吨,同比增加925.65万吨,同比增幅2.38%。 从煤种细分看,2020年主焦煤、1/3焦煤和气煤整体仍维持增长态势,2020年1-10月主焦煤产量为1.34亿吨,同比增加2.59%,1-10月1/3焦煤精煤产量为7794.7万吨,同比增长0.98%,1-10月气煤精煤产量为7935.7万吨,同比增加13.94%。2020年贫瘦煤整体供应略有下滑,1-10月贫瘦煤精煤产量为2279.8万吨,同比下降8.12%。1-10月肥煤精煤产量为4448.5万吨,同比下降4.33%,1-10月气肥煤产量1511.6万吨,同比下降4.93%,1-10月瘦煤产量为2374万吨,同比增加0.96%。从数据上看,我国炼焦煤资源相对较少,主焦煤仅占焦煤产量的33.77%,主焦煤资源不足,强粘结性煤稀缺,而且分布不均匀。在炼焦的实际应用中,单品种煤是无法独自使用的,需要通过配煤的过程,将不同煤种的指标进行协调,达到炼焦所需的指标,同时各煤种价格不同,配煤过程需要同时考虑经济性。在大焦炉陆续投产及澳洲受限前提下,预计2021年优质焦煤紧张的局面会持续。 2020上半年我国净进口炼焦煤呈稳中有增的趋势,但从下半年开始我国进口煤政策收紧,通关时间延长,特别是10月份之后,澳煤的禁止进口导致下半年我国进口炼焦煤同比大幅下滑。2020年全年,我国进口炼焦煤整体维持稳中有降的趋势。按照中国煤炭资源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份我国净进口炼焦煤为6457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92万吨,降幅2.89%。 上半年炼焦煤净进口量的大幅增加主要体现在一月份,而这一部分的大幅增加主要受澳煤通关的影响。由于有成本优势,以及部分港口自元旦之后进口煤政策解除,澳煤进口量大幅增加。中国煤炭资源网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我国净进口炼焦煤990万吨,为近七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下半年进口量稳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一,进口煤政策趋严。通关时间从此前的45天延长至60天、不允许异地报关、严格的配额管控等等;其二,10月份开始我国沿海钢厂和公用事业单位停止澳大利亚动力煤和炼焦煤进口。 众所周知,我国炼焦煤进口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和蒙古国,2019年我国从以上两国的进口量占比超过全年进口量的85%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响,蒙煤一季度进口量大幅下滑,后期逐步恢复,而澳煤刚好与之相反。下面对澳煤和蒙煤情况做一下具体分析。 2020年1-10月我国进口澳煤累计进口量为3511.66万吨,同比增加24.66%。澳煤进口量大幅增加主要体现在前4个月份,由于澳煤的成本优势,年初澳煤集中通关,一月份澳煤进口量激增。二月份开始蒙古国口岸关闭,蒙煤进口量骤降,此时澳煤作为蒙煤很好的补充,进口量继续维持高位,直至3月底开始蒙煤进口量开始逐步恢复,澳煤进口量才逐步回落。5月中旬,国内所有电厂即将停止进口澳洲动力煤。当时尚未接到暂停进口澳煤的通知,但是考虑到风险,钢厂普遍已谨慎观望,进口量下滑。后期虽有所回升,但整体趋势维持下滑的趋势。10月我国沿海钢厂和公用事业单位收到通知,立即停止澳大利亚动力煤和炼焦煤进口。但有关当局并未明确消息。Kpler船运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进口澳大利亚动力煤量或将跌至纪录低点,反映出中国对澳煤进口政策越发严格。在10月份抵达中国的12船煤中,仅有2船来自澳大利亚,发运时间为10月3日,当时市场上进口限制消息还未传开。按照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炼焦煤198.3万吨,环比下降34.28%,同比下降38.76%。三季度我国从澳大利亚月均进口315万吨焦煤,后期在进口煤管控趋严的情况下,澳煤进口量将进一步下滑。 蒙煤这边,受疫情影响,蒙古国2与1日起已经关闭出口通通道,通关车辆为零,3月下旬蒙煤逐步恢复通关。通关初期288口岸通关车辆在100-200车左右,至 5 月底 288 口岸的通关车辆稳定在 600 车左右,甘其毛都口岸的通关车辆稳定在 400 车左右。故蒙煤进口从3月份开始逐步增加。7月8日,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与蒙古国外交部谈判合作制定发布了中蒙边境口岸“绿色通道”实施办法,该计划于2020年8月1日正式启动。自中蒙“绿色通道”启动运行以来,蒙煤通车数井喷式恢复,屡创新高。蒙古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蒙古国煤炭出口量为464.69万吨,较8月份的396.6万吨增长17.17%,连续第6个月增长。其中,出口中国煤占总出口量的96.4%。10月开始由于蒙古国本土爆发疫情,蒙古国已对蒙俄边境地区的部分公路口岸提前采取了关闭措施,但目前来看,蒙古国的疫情情况对中蒙口岸的影响尚未显现,中蒙主要的煤炭贸易口岸仍在正常运转。中国煤炭资源网了解,8-10月,甘其毛都口岸单月日均通关均在900车以上,11月上旬(11.2-11.14)日均通关731车,较10月减少170车左右,通关降至启动“绿色通道”以来低位,11月底甘其毛都口岸和策克口岸日通关车辆仅200车左右。从通关车辆的数据来看,2020年未来两个月进口量将较10月环比继续下滑。按照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2020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蒙古炼焦煤1972.57万吨,同比下降33.02。未来两个月环比10月仍将下滑,但以及同比有所增加,故2020年全年蒙煤进口量同比下降35%左右。 从库存的角度来看,2020年全年,炼焦煤整体的库存在2200-2500万区间波动,整体库存变化较为稳定。根据钢联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1月3日当周,我国炼焦煤总库存为2680.88万吨,至2020年11月27日当周下降至2377.2万吨,下降303.68万吨,降幅11.33%。 从各环节库存数据细分来看,煤矿整体库存在一月份小幅下降之后,二月份开始出现明显累库的迹象。煤矿库存一月份去库的主要原因仍是煤矿停产导致供应端的收缩,从二月中下旬开始,煤矿开始复工,供应端稳中有增,而此时下游焦化企业的利润在经历四轮提降之后,焦化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的边缘,补库积极性大幅下降,企业刚需采购为主,导致煤矿库存不断增加。随后煤矿库存维持在一个高位水平。从6月份开始江苏徐州4.3米焦炉的退出,以及此前山东“以煤定焦”政策的制定导致焦炭供应局部偏紧,焦化企业利润不断改善,在高利润的刺激下,企业生产积极性较高,高炉开工率维持高位,补库意愿增强,同时叠加10月份山西主产区煤矿安监趋严等因素的影响,煤矿炼焦煤库存不断下降。 港口库存方面:港口库存整体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上半年港口库存绝大多数均处于近几年同期高位水平,主要任何澳煤进口量大增有关。从3月份开始由于需求的恢复,港口库存开始小幅下降。8月份开始港口库存呈加速下降的趋势。主要是通关时间的延长、不允许异地报关、严格的配额管控等等。 从下游钢厂和焦化企业库存来看,其实上半年钢厂一直在处于去库阶段,主要是由于钢厂利润偏低,补库积极性不强,刚需采购为主,下半年,特别是9月之后,下游钢厂来利润逐步改善,补库意愿增加,库存有所增加。而焦化企业的库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库存变化的主要原因仍是焦化企业的利润,年初受疫情影响,运输受限,库存大幅下降,后期虽有所恢复,企业利润偏低补库意愿不强。随着山东4.3米焦炭的退出,5月份山东“以煤定焦”以及徐州产能的退出,焦炭供应开始收紧,导致焦化企业利润进一步走高,焦化企业库存意愿增强,库存增加逐步增加。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我国原煤累计产量为31.27亿吨,同比增加3.62%。后两个月煤矿安监和环保均有所趋严,但在国家“六稳六保”的政策下,预计2020年全年我国原煤产量将达到37.7亿吨,在原煤产量增加的情况下,2020年焦煤产量预计小幅增加至4.8亿吨以上的水平。2020年1-10月份我国净进口炼焦煤为6457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92万吨,降幅2.89%。10月份之后澳煤进口量将下滑,但蒙煤进口量在11月份将有所增加,而12月份受疫情的影响将略微下滑,故全年炼焦煤净进口量约为7400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虽今年4.3米焦化产能的退出,但焦化企业利润尚可,开工率维持高位,焦煤需求量将小幅增加,但由于需求增速不及供应增速,全年焦煤供应仍偏宽松。 展望2021年,我国煤炭生产供应将较为稳定个,全年维持37亿吨左右的产量,预计焦煤产量在4.75亿吨。明年中国经济恢复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必然带动煤炭消费有一轮新的需求,预计要比今年更为强势。随着新增焦化的陆续投产,焦煤需求量近进一步增加,而中澳关系的降温,澳煤进口量预计较2020年有所下滑,故焦煤整体供应偏紧,主焦煤仍将短缺。 第三部分 焦炭:阶段性供需错配 焦企利润持续改善 一、4.3米焦炉有序退出,焦炭供应偏紧 2020年我国焦炭产量明显下滑。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1-10月我国焦炭累计产量为39098.8万吨,同比下降181.2万吨,同比降幅0.46%。主要原因是环保限产的影响以及由于4.3米焦炉的退出。 2019年8月为完成国家确定的山东省十三五期间煤炭消费压减10%的任务目标,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清洁高效利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了山东省煤炭消费压减工作总体方案。2019年压减焦化产能1031万吨,2020年压减655万吨,两年共压减24家焦化企业1686万吨焦炭产能,其中2020年压减任务须于2020年4月底前完成。3 月 31 日式山东省三家企业宝鼎煤焦化、广富集团焦化、金光焦化有限公司关停,合计退出焦化产能180万吨。4月份山东涉及5家企业产能涉及产能430万吨,在4月度已完成退出。山东山东落后产能已按照预定计划在4月底全部完全退出。 5月21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文《关于实行焦化项目清单管理和“以煤定焦”工作的通知》。文件中围绕全省焦化行业焦炭产量不超过3200万吨的控制目标。对钢铁联合企业、装置产能100万吨及以上企业、装置产能100万吨及以下企业。炭化室高度 4.3米的上市企业原则上按照核定产能的76%、70%、60%和 60%确定每个企业的产量控制目标。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19年全年山东焦炭累计产量为4920.9万吨。2020年1-9月山东省焦炭累计产量为2458万吨。若按照以煤定焦文件要求2020年全年实现3070万吨的焦炭产量,则四季度,焦炭产量将控制在612万吨,月均产量控制在204万吨,但三季度山东月均产量为233.5万吨,后期产量仍将继续下降才能实现此前生产目标。 6月底江苏徐州地区4家焦企徐州东兴能源有限公司、徐州市龙山制焦有限公司、徐州中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徐州伟天化工有限公司行相关产能全部关闭,于晚上24点正式停止焦炉进煤,涉及产能680万吨。 三季度仅涉及60万吨产能的退出,而新增产能超过1000万吨,焦炭净增产能明显增加,从焦炭月度产量数据亦可以看出,三季度单月产量明显高于全年其他月份。 进入10月份,山西4.3米焦炉退出进入实质性阶段。美锦焦化于10月1日关停100万吨。随后,清徐焦化厂关停开始,梗阳一厂停止装煤,产能八十万吨,15日清空焦炉,美锦三厂8日以停止生产,产能六十万吨。10月山西省已确认关停5家企业共计440万,目前根据文件要求仍有23家焦企共计1432万待关停,其中部分已经开始停装煤,其余处于生产观望状态。 按照钢联统计的数据显示,11月份焦炭存在362.5万吨的产能增加,而12焦炭仍存在2610.6万吨的产能缺口,整个四季度焦炭存在2538.6万吨缺口,故焦炭四季度供应仍维持偏紧的局面。这也是为何四季度焦炭加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二、焦炭出口量下降而进口量激增 我国焦炭出口于东北亚(日本、韩国)、东南亚(印度、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南亚、南美洲以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韩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巴西和南非是我国主要出口的国家。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出现大幅下滑。印度、日本、巴西等国受经济下滑影响,钢铁行业发展回落,焦炭进口意愿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的焦炭出口。按照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1-9月我国焦炭出口量为261万吨,同比下降255.5万吨,降幅49.47%。 由于今年我国铁水产量同比呈现明显正增长,焦炭需求稳中有增,而海外受疫情影响,焦炭需求量大幅下降,故大量的海外钢厂,特别是日本一些钢厂,将过剩的焦炭转港至我国沿海港口,导致我国焦炭进口量激增。9月份我国焦炭进口量创出历史新高,按照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0年9月份,中国焦炭进口焦炭48.44万吨,环比上涨24.93%,同比大增9454.04%。1-9月份,中国共进口焦炭202.68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8.72万吨,同比增长982.69%。 三、需求维持高位 为保障经济稳定发展,国家加大了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六稳”、“六保”工作,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包括加快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对钢铁行业发展具有较为稳定的支撑作用。2020年我国生产产量大幅增加,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份,我国生铁累计产量为74159.9万吨,同比增长4.3%。 从钢联统计的全国247家独立钢厂日均铁水产量数据来看,年初受春节停工和新冠疫情影响,铁水产量有所下降,自3月底开始下游需求逐步恢复,钢厂高炉开工率稳中有增,日均铁水产量随着高炉开工率的增加而增加。从5月下旬开始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始终维持在近三年的同期高位水平,8月份日均铁水产量甚至达到250万吨以上的高位水平。 按照钢联统计的数据来看,2020年我国新增生铁产能4898万吨,淘汰产能3829万吨,全年新增产能1065万吨。特别是四季度新增生铁产能3107万吨,淘汰生铁产能1524万吨,故四季度新增生铁产能1583万吨。结合此前四季度焦炭产能收缩,而生铁产能增加,焦炭存在明显的供需错配,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何四季度焦炭加速上涨。 四、2020年焦炭库存持续下降 从焦炭和铁水累计产量可以看出,2020年1-10月焦炭累计产量同比下降0.46%,而铁水累计产量同比增加4.3%,故焦炭供应存在明显缺口,体现在库存上则是库存稳中有降。按照Mysteel统计的全国焦炭整体库存数据来看,年初焦炭整体为900万吨左右的水平,至11月27日下降至729.06万吨,整体下降170万吨,降幅18%以上。 从各环节库存来看:钢厂库存整体维持稳定的水平。春节期间受疫情的影响,高速封路,钢厂库存出现小幅的下降趋势,但随着运输的恢复,钢厂焦炭库存稳中有增。2020年钢厂绝大多数利润处在中性偏低的水平,钢厂单吨利润在300元/吨左右,在偏低利润的情况下,补库积极性不佳,整体维持刚需采购为主。故体现在库存数据上,整体库存基本持平,并未出现大幅波动。 从焦化企业库存来看:2020年焦化库存变化较大,特别是2月份高速封路,焦化企业憋库,焦企库存从年初40万吨水平迅速上涨至2月中旬100万吨的上方,随着运输的恢复,焦化企业库存不断下降。特别是进入3月份以后,下游需求逐步恢复,焦炭供应存在明显缺口的情况下,焦化企业库存不断下降。随着江苏徐州产能退出,山东“以煤定焦”政策的实施,供应持续偏紧,而下游高炉开工率维持高位的情况下,焦化企业库存持续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从港口库存数据来看,港口库存整体以小幅去库为主,库存呈现先降后增再降的趋势,主要原因仍和交通运输以及下游贸易商拿货心态有关。从四月底开始,由于运费价格的上涨,集港成本增加,港口货源持续偏紧,整体库存稳中有降。 五、焦炭供需平衡表 由于4.3米焦炉的推迟,而新增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焦炭供应略有下滑。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1-10月我国焦炭累计产量为39098.8万吨,同比下降181.2万吨,同比降幅0.46%。预计2020年全年焦炭产量维持在4.7亿吨水平,略低于2019年4.71亿吨的水平。进出口方面:今年我国焦炭进口量激增,由于受疫情影响,海外需求大幅下滑,而国内高炉开工率维持高位,部分国家将焦炭转出口至中国沿海钢厂导致焦炭进口量激增,而出口大幅下滑。 展望2021年,由于新增产能的陆续投放,叠加焦化企业利润维持在较高水平的情况下,2021年焦炭供应整体将呈现稳中有增的局面。预计2021年全年焦炭产量维持在4.75亿吨的水平。由于近年来,沿海钢厂焦炭进口量不断增加,随着新增产能的投放,后期焦炭进口量仍将维持稳中有增的趋势。明年海外经济逐步复苏,海外需求增加,我国焦炭出口量将略有回升,预计进口量和出口量将基本持平,故2021年我国焦炭的表观需求量仍将稳中有增。 第四部分 双焦季节性分析 焦煤自2013年3月份在大商所上市,通过对焦煤上市以来近8年的价格走势进行分析,发现焦煤作为工业品并不像农产品一样有较为明显的淡旺季,价格季节性走势特征不明显,但仔细观仍可发现,上涨概率超过50%的月份包括:2月份、7月份、8月份和9月份。其中,8月份焦煤价格上涨概率为全年最高,8次中出现6次上涨,上涨概率为75%;其次,为7月份和9月份,8次中有5次上涨,上涨概率为62.5%。下跌概率中3月份和12月份下跌概率较大,其中三月份下跌概率最高,8次中有7次下跌,下跌概率87.5%,12月份7次中有6次下跌,下跌概率85.7%。 相比于焦煤,焦炭季节性走势更不明显。焦炭自2011年3月份上市以来,近10年统计数据看出,焦炭上次概况超过50%月份为1月、7月、10月和11月,其中7月份焦炭上涨概率最高,在统计的10次中出现7次上涨,上涨概率为70%。10月份和11月份焦炭上涨概率为60%。焦炭下跌概率超过50%的月份为2月、3月、5月、6月、8月、9月。3月份焦炭下跌概率最高,从2011年-2020年仅2016年和2017年三月份出现上涨,其余年份全线下跌,下跌概率80%。9月份下跌概率次之,在统计的10次中,9月份上涨年份仅2012年和2016年和2020奶奶,其余年份均下跌。下跌概率为70。“金三”和“金九”两个旺季但在焦炭上表现并不明显。 第五部分 总结全文和2021年度操作建议 回顾2020年受疫情的情况,焦煤、焦炭一季度期价大幅走低,而随着疫情的好转,下游需求迅速恢复,期价不断回升,特别是四季度煤矿安监趋严,以及4.3米焦炉的加速退出,焦煤、焦炭期价不断刷新年内新高,期价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2021年由于疫苗的问世,全球经济将从疫情影响中加速复苏。宏观方面对双焦将有一定的支撑。回到双焦自身供需基本面上看,由于焦炭新增产能陆续投放,故2021年焦炭供应将增加,难以在呈现2020年去产能导致焦炭供应偏紧的局面。但由于焦炭新增产能投放在二季度之后,前期依旧较偏紧。因此我们预计2021年一季度焦炭期价的整体重心将维持高位,而随着后期产能的陆续投放,供应偏紧局面改善,期价重心将逐步下移。焦化企业利润亦将从600元/吨的高位逐步回归至200元/吨中位数水平。从焦炭期货的结构上来看,当前期货处于back结构,市场对于远月焦炭供应增加的预期较为强烈。此时对于焦化企业而言,2021年焦化企业可以在一季度焦炭价格处于高位的时候,企业以积极出货为主,同时可以提前对上半年焦炭产量做出部分卖出保值,焦炭05合约2750元/吨上方做卖保对焦化企业而言,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而对于下游钢厂而言:由于焦炭后期价格重心将不断下移,此时企业的采购节奏可以适当放缓,企业的生产库存可以维持在一个中性偏低的水平。 对于焦煤而言,由于后续焦炭新增产能的陆续投放,焦煤需求将稳中有增,需求端对焦煤的支撑将进一步增强,预计2021年焦煤的走势将强于焦炭。故从套利的角度考虑,2021年可以着重考虑做多焦煤,做空焦炭即做空焦化企业盘面利润,该逻辑的确定性较高。后期随着疫苗的问世,以及此前中蒙绿色通道的开通,蒙煤进口量将逐步恢复,同时1月份之后,港口恢复通关,2020底焦煤焦煤供应阶段性偏紧的局面将会缓解。从焦煤的期货结构来看,当前期价依旧呈现近高远低的back结构,市场预期远期焦煤供应偏宽松。对于上游生产企业,采取积极出库,降低企业库存。而对于下游焦化企业而言,以刚需采购为主,企业焦煤的库存维持在中性水平。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方正中期研究院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 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摘要 回顾2020年受疫情的情况,焦煤、焦炭一季度期价大幅走低,而随着疫情的好转,下游需求迅速恢复,期价不断回升,特别是四季度煤矿安监趋严,以及4.3米焦炉的加速退出,焦煤、焦炭期价不断刷新年内新高,期价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2021年由于疫苗的问世,全球经济将从疫情影响中加速复苏。宏观方面对双焦将有一定的支撑。回到双焦自身供需基本面上看,由于焦炭新增产能陆续投放,故2021年焦炭供应将增加,难以在呈现2020年去产能导致焦炭供应偏紧的局面。但由于焦炭新增产能投放在二季度之后,前期依旧较偏紧。因此我们预计2021年一季度焦炭期价的整体重心将维持高位,而随着后期产能的陆续投放,供应偏紧局面改善,期价重心将逐步下移。焦化企业利润亦将从600元/吨的高位逐步回归至200元/吨中位数水平。从焦炭期货的结构上来看,当前期货处于back结构,市场对于远月焦炭供应增加的预期较为强烈。此时对于焦化企业而言,2021年焦化企业可以在一季度焦炭价格处于高位的时候,企业以积极出货为主,同时可以提前对上半年焦炭产量做出部分卖出保值,焦炭05合约2750元/吨上方做卖保对焦化企业而言,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而对于下游钢厂而言:由于焦炭后期价格重心将不断下移,此时企业的采购节奏可以适当放缓,企业的生产库存可以维持在一个中性偏低的水平。 对于焦煤而言,由于后续焦炭新增产能的陆续投放,焦煤需求将稳中有增,需求端对焦煤的支撑将进一步增强,预计2021年焦煤的走势将强于焦炭。故从套利的角度考虑,2021年可以着重考虑做多焦煤,做空焦炭即做空焦化企业盘面利润,该逻辑的确定性较高。后期随着疫苗的问世,以及此前中蒙绿色通道的开通,蒙煤进口量将逐步恢复,同时1月份之后,港口恢复通关,2020底焦煤焦煤供应阶段性偏紧的局面将会缓解。从焦煤的期货结构来看,当前期价依旧呈现近高远低的back结构,市场预期远期焦煤供应偏宽松。对于上游生产企业,采取积极出库,降低企业库存。而对于下游焦化企业而言,以刚需采购为主,企业焦煤的库存维持在中性水平。 正文 第一部分 2020年行情总结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首次出现负增长。我国对疫情采取了积极的防控措施,上半年经济增速同比有所回落,但下半年需求持续发力,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全年实现正增长。2020年双焦期价的整体走势同全年经济增速类似,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 回顾2020年焦煤行情,其价格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0.01.03—2020.03.17)、第二阶段(2020.03.18—2020.04.29)和第三阶段(2020.04.30-2020.11.30)。 第一阶段(2020.01.03—2020.03.17):该阶段期价主要以震荡上行的走势为主。该阶段价格反弹的主要逻辑属于供应端收紧的逻辑。2019年由于煤矿产量以及进口量的大幅增加,导致我国煤炭整体供应充足,炼焦煤亦维持宽松的状态,焦煤重心走低。从2019年12月份,由于煤矿煤矿事故频发,煤矿安监趋严,山西、陕西、内蒙部分煤矿停产,供应端开始收紧。进入一月份,特别是一月中旬之后,由于临近农历春节,部分完成生产计划的煤矿陆续停产,导致供应端进一步收缩,期价重心不断抬升。由于春节期间,受疫情的影响,外围市场大跌,春节之后开盘首日,焦煤补跌,但整体表现相对强势。随后,市场由于悲观情绪逐步回归基本面。由于疫情导致煤矿复工推迟,煤矿供应进一步收紧,部分地区主焦煤短缺,在此期间,蒙古国国家紧急情况委员会决定煤炭出口通道关闭,蒙煤进口量骤降加剧了焦煤短期短缺,期价自节后首个交易日低开之后大幅走高。二月中旬,国家积极组织煤矿企业复产复工,供应端偏紧的局面逐步缓解,焦煤上涨的动力逐渐衰弱,期价也有节后单边上涨行情转变为高位震荡。 第二阶段(2020.03.18—2020.04.29):震荡下行阶段。该阶段期价的下跌主要由于供应端重回宽松,叠加海外需求的走弱,期价重心不断下行。在3月中旬之后,焦煤供应继续增加,洗煤厂开工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此时供应端的压力进一步凸显。4月份受疫情的影响,印度实行封国,其他国家实行居家令,限制人口流动等措施,海外需求大幅下降。印度和日本由于疫情影响对于焦煤的进口保持低位,而两国占澳煤出口 40%以上,在需求疲弱的情况下,澳煤价格大幅下跌。澳洲中挥发主焦煤(CSR>60,vad≤25.5,ash≤9,S≤0.6,MT≤9.5)进口到岸价格从 4月份下降42美元/吨,跌幅 28.38%。在内外煤价差的边际影响下,内煤价格补跌,同时下游焦化企业由于四轮提降落地之后,焦化企业利润大幅压缩,补库积极性下降,导致煤矿出货受阻,而且焦炭利润低位焦化厂会长期维持低库存,持续压煤矿。焦煤重心不断下移。 第三阶段(2020.04.30-2020.11.30):触底反弹。该阶段焦煤价格出现的反弹主要是澳煤价格的止跌反弹以及两会前夕煤矿安监趋严导致供应端收紧,焦煤期价开始触底反弹。7 月份受汛期影响,煤矿主厂区山西,新疆纷纷进行安全生产检查,供应端出现阶段性收缩,期价继续回升。8月中旬之后,期价开始加速上涨。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由于内蒙古涉煤领域问题整治、煤管票严管,陕西省安全检查等制约产能释放的情况依旧存在,以及河北、山西煤矿安全生产监督趋严,供应端难以出现放量;其次,在下游焦炭不断提涨,焦化企业不断增加,补库积极性偏强,叠加三季度新增焦炉的投产,需求端对焦煤的支撑仍在;最后,进口煤问题。10 月份沿海钢厂已经停止进口澳洲炼焦煤,进口炼焦煤总量稳中有降。 焦炭方面:回顾2020年焦炭行情,按季度大致可以划分为:一季度震荡下行,二季度筑底反弹,三季度宽幅震荡和四季度加速上行。 2020年一季度焦炭震荡下行。2019年11月份以前,焦炭期价的运行逻辑主要是供应端的逻辑,由于2019年,环保限产趋于宽松,焦炭产量同比大幅增加,以及库存处于高位的情况下,市场整体趋于悲观。2019年11月中旬开始,焦化企业加速去产能,特别是山东地区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导致焦炭供应端收缩,需求端维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焦炭供应出现缺口,库存开始不断下降,期价重心从低位开始逐步反弹。库存随逐步下降,但由于整体库存仍处于同期偏高的水平,故焦炭自元旦之后至春节前夕这段时间,维持1830-1930元/吨的区间震荡。春节之后,焦炭的整体走势同焦煤类似,均呈现低开高走又回落的局面。受疫情的影响,春节期间,国外商品价格大跌,春节开盘收益,焦炭补跌。但由于疫情导致运输受限,以及原料短缺,部分焦化企业开始主动限产,供应端小幅收缩,同时成本端对焦炭亦有较强的支撑,焦炭随焦煤一起开始出现大幅的反弹。二月中旬,由于煤矿的逐步复产,以及运输逐步恢复畅通,前期焦化企业原料偏紧的局面化解,在焦化企业利润尚可的情况下,企业复产积极性较高,前期停产的开工率迅速恢复,供应端迅速恢复。由于下游复工的推迟,需求延后,导致钢材厂库和社会库存不断攀升,钢材价格回落,高炉检修开始增加,焦炭需求回落。在供强虚弱,以及成本支撑走弱的情况下,焦炭重心开始下移。受疫情的影响,下游建筑行业复工推迟,导致钢材厂库和社会库存不断增加,钢厂利润大幅下滑,且钢厂资金紧张。从 3 月初开始钢厂开始下调焦炭采购价,现货价格的回落带动期价震荡下行。 二季度焦炭触底反弹。4 月初由于 5 轮提降落地之后,焦化企业利润大幅下降,钢联统计的数据显示,四月前两周,焦化企业的利润绝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特别是山西、内蒙等主产区。在低利润下,成本端支撑较为明显,期价继续澳煤进口到岸价下降的空间有限。在低利润下焦化企业开始主动提涨。5月6日,由于高速公路恢复收费,焦化企业受生产成本的支撑一轮提涨落地。5 月中旬,两会前夕由于环保限产的影响,山西孝义地区 4.3 米焦炉限产30-50%,造成供应端的小幅收缩,进入5月下旬,山东“以煤定焦”文件出台,山东限产逐步趋严,同时市场有 6 月份江苏徐州 680 万吨产能淘汰的预期,焦炭供应端收缩不断发酵。下游钢厂高炉开工率处于仅三年同期高位,日均铁水产量维持在 239.5 万吨的高位水平,导致焦炭库存不断下降。6月份焦炭六轮提涨落地,累计提涨300元/吨,导致焦化企业利润从4月份处于盈亏平衡的边缘转变为单吨盈利300元/吨以上。 三季度宽幅震荡:在 5、6 月份焦炭连续六轮提涨落地之后,焦化企业的平均利润超过 350 元/吨,远远高于下游钢厂利润。在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平衡的情况下,钢厂开始对焦炭首轮提降,七月份焦炭三轮提降落地,现货的回落带动期价下行。随后焦化企业开始主动提涨,现货价格开始逐步走高。三季度焦化企业利润大幅改善,焦炉开工率维持高位,三季度下游钢厂高炉开工率一直维持在高位水平,需求端对焦炭有较强的支撑,焦炭处于供需双强的局面,期价维持宽幅震荡。 四季度焦炭加速上涨:美锦焦化于 10 月1日关停100万吨。10月13日清徐焦化厂开始关停,梗阳一厂八十万吨产能停止装煤, 15日清空焦炉。从10月份开始4.3米焦炉的退出导致焦炭供应偏紧。按照钢联统计的数据显示,山西10月已确认关停5家企业共计440万吨。11月份焦炭存在362.5万吨的产能增加,而12月份焦炭仍存在2610.6万吨的产能缺口,整个四季度焦炭存在2538.6万吨缺口。而下游高炉开工率依旧处于近三年高位水平,需求端支撑仍在。在供应持续偏紧的情况下,焦炭期价加速上行。 第二部分 焦煤:供需紧平衡 价格先抑后扬 2020年受疫情影响,1-2月份我国原煤产量出现阶段性下滑,1-2月份我国原煤产量为 48902.6 万吨,同比下降 4.8%。但从从2月10日开始,国家开始组织煤矿复产复工,煤矿开工率不断提高,二月底已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三月份就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后期维持平稳有序生产,原煤产量稳中有增。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我国原煤累计产量为31.27亿吨,同比增加3.62%。 2020年全年焦煤整体的供应量同原煤类似,整体呈现供应宽松的局面。从频率更高的洗煤厂开工来反观焦煤整体供应。1月份洗煤厂整体开工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是春节前夕,煤矿安监趋严,以及完成年度生产任务的煤炭停产。二月份受疫情的影响,洗煤厂开工率出现大幅的下降,最高降幅达30%,3月份初期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后一直维持着高位运行。 从月度的产量来看,炼焦煤产量同洗煤厂开工率高度相关。2月份产量最低为2919万吨,对应开工率最低。随着开工率的恢复,3月份炼焦煤产量超过4300万吨,为近6年来同期最高水平,后期煤矿生产基本维持稳定,产量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按照煤炭资源网统计的数据显示,1-10月份我国炼焦煤产量为39781万吨,同比增加925.65万吨,同比增幅2.38%。 从煤种细分看,2020年主焦煤、1/3焦煤和气煤整体仍维持增长态势,2020年1-10月主焦煤产量为1.34亿吨,同比增加2.59%,1-10月1/3焦煤精煤产量为7794.7万吨,同比增长0.98%,1-10月气煤精煤产量为7935.7万吨,同比增加13.94%。2020年贫瘦煤整体供应略有下滑,1-10月贫瘦煤精煤产量为2279.8万吨,同比下降8.12%。1-10月肥煤精煤产量为4448.5万吨,同比下降4.33%,1-10月气肥煤产量1511.6万吨,同比下降4.93%,1-10月瘦煤产量为2374万吨,同比增加0.96%。从数据上看,我国炼焦煤资源相对较少,主焦煤仅占焦煤产量的33.77%,主焦煤资源不足,强粘结性煤稀缺,而且分布不均匀。在炼焦的实际应用中,单品种煤是无法独自使用的,需要通过配煤的过程,将不同煤种的指标进行协调,达到炼焦所需的指标,同时各煤种价格不同,配煤过程需要同时考虑经济性。在大焦炉陆续投产及澳洲受限前提下,预计2021年优质焦煤紧张的局面会持续。 2020上半年我国净进口炼焦煤呈稳中有增的趋势,但从下半年开始我国进口煤政策收紧,通关时间延长,特别是10月份之后,澳煤的禁止进口导致下半年我国进口炼焦煤同比大幅下滑。2020年全年,我国进口炼焦煤整体维持稳中有降的趋势。按照中国煤炭资源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份我国净进口炼焦煤为6457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92万吨,降幅2.89%。 上半年炼焦煤净进口量的大幅增加主要体现在一月份,而这一部分的大幅增加主要受澳煤通关的影响。由于有成本优势,以及部分港口自元旦之后进口煤政策解除,澳煤进口量大幅增加。中国煤炭资源网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我国净进口炼焦煤990万吨,为近七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下半年进口量稳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一,进口煤政策趋严。通关时间从此前的45天延长至60天、不允许异地报关、严格的配额管控等等;其二,10月份开始我国沿海钢厂和公用事业单位停止澳大利亚动力煤和炼焦煤进口。 众所周知,我国炼焦煤进口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和蒙古国,2019年我国从以上两国的进口量占比超过全年进口量的85%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响,蒙煤一季度进口量大幅下滑,后期逐步恢复,而澳煤刚好与之相反。下面对澳煤和蒙煤情况做一下具体分析。 2020年1-10月我国进口澳煤累计进口量为3511.66万吨,同比增加24.66%。澳煤进口量大幅增加主要体现在前4个月份,由于澳煤的成本优势,年初澳煤集中通关,一月份澳煤进口量激增。二月份开始蒙古国口岸关闭,蒙煤进口量骤降,此时澳煤作为蒙煤很好的补充,进口量继续维持高位,直至3月底开始蒙煤进口量开始逐步恢复,澳煤进口量才逐步回落。5月中旬,国内所有电厂即将停止进口澳洲动力煤。当时尚未接到暂停进口澳煤的通知,但是考虑到风险,钢厂普遍已谨慎观望,进口量下滑。后期虽有所回升,但整体趋势维持下滑的趋势。10月我国沿海钢厂和公用事业单位收到通知,立即停止澳大利亚动力煤和炼焦煤进口。但有关当局并未明确消息。Kpler船运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进口澳大利亚动力煤量或将跌至纪录低点,反映出中国对澳煤进口政策越发严格。在10月份抵达中国的12船煤中,仅有2船来自澳大利亚,发运时间为10月3日,当时市场上进口限制消息还未传开。按照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炼焦煤198.3万吨,环比下降34.28%,同比下降38.76%。三季度我国从澳大利亚月均进口315万吨焦煤,后期在进口煤管控趋严的情况下,澳煤进口量将进一步下滑。 蒙煤这边,受疫情影响,蒙古国2与1日起已经关闭出口通通道,通关车辆为零,3月下旬蒙煤逐步恢复通关。通关初期288口岸通关车辆在100-200车左右,至 5 月底 288 口岸的通关车辆稳定在 600 车左右,甘其毛都口岸的通关车辆稳定在 400 车左右。故蒙煤进口从3月份开始逐步增加。7月8日,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与蒙古国外交部谈判合作制定发布了中蒙边境口岸“绿色通道”实施办法,该计划于2020年8月1日正式启动。自中蒙“绿色通道”启动运行以来,蒙煤通车数井喷式恢复,屡创新高。蒙古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蒙古国煤炭出口量为464.69万吨,较8月份的396.6万吨增长17.17%,连续第6个月增长。其中,出口中国煤占总出口量的96.4%。10月开始由于蒙古国本土爆发疫情,蒙古国已对蒙俄边境地区的部分公路口岸提前采取了关闭措施,但目前来看,蒙古国的疫情情况对中蒙口岸的影响尚未显现,中蒙主要的煤炭贸易口岸仍在正常运转。中国煤炭资源网了解,8-10月,甘其毛都口岸单月日均通关均在900车以上,11月上旬(11.2-11.14)日均通关731车,较10月减少170车左右,通关降至启动“绿色通道”以来低位,11月底甘其毛都口岸和策克口岸日通关车辆仅200车左右。从通关车辆的数据来看,2020年未来两个月进口量将较10月环比继续下滑。按照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2020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蒙古炼焦煤1972.57万吨,同比下降33.02。未来两个月环比10月仍将下滑,但以及同比有所增加,故2020年全年蒙煤进口量同比下降35%左右。 从库存的角度来看,2020年全年,炼焦煤整体的库存在2200-2500万区间波动,整体库存变化较为稳定。根据钢联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1月3日当周,我国炼焦煤总库存为2680.88万吨,至2020年11月27日当周下降至2377.2万吨,下降303.68万吨,降幅11.33%。 从各环节库存数据细分来看,煤矿整体库存在一月份小幅下降之后,二月份开始出现明显累库的迹象。煤矿库存一月份去库的主要原因仍是煤矿停产导致供应端的收缩,从二月中下旬开始,煤矿开始复工,供应端稳中有增,而此时下游焦化企业的利润在经历四轮提降之后,焦化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的边缘,补库积极性大幅下降,企业刚需采购为主,导致煤矿库存不断增加。随后煤矿库存维持在一个高位水平。从6月份开始江苏徐州4.3米焦炉的退出,以及此前山东“以煤定焦”政策的制定导致焦炭供应局部偏紧,焦化企业利润不断改善,在高利润的刺激下,企业生产积极性较高,高炉开工率维持高位,补库意愿增强,同时叠加10月份山西主产区煤矿安监趋严等因素的影响,煤矿炼焦煤库存不断下降。 港口库存方面:港口库存整体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上半年港口库存绝大多数均处于近几年同期高位水平,主要任何澳煤进口量大增有关。从3月份开始由于需求的恢复,港口库存开始小幅下降。8月份开始港口库存呈加速下降的趋势。主要是通关时间的延长、不允许异地报关、严格的配额管控等等。 从下游钢厂和焦化企业库存来看,其实上半年钢厂一直在处于去库阶段,主要是由于钢厂利润偏低,补库积极性不强,刚需采购为主,下半年,特别是9月之后,下游钢厂来利润逐步改善,补库意愿增加,库存有所增加。而焦化企业的库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库存变化的主要原因仍是焦化企业的利润,年初受疫情影响,运输受限,库存大幅下降,后期虽有所恢复,企业利润偏低补库意愿不强。随着山东4.3米焦炭的退出,5月份山东“以煤定焦”以及徐州产能的退出,焦炭供应开始收紧,导致焦化企业利润进一步走高,焦化企业库存意愿增强,库存增加逐步增加。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我国原煤累计产量为31.27亿吨,同比增加3.62%。后两个月煤矿安监和环保均有所趋严,但在国家“六稳六保”的政策下,预计2020年全年我国原煤产量将达到37.7亿吨,在原煤产量增加的情况下,2020年焦煤产量预计小幅增加至4.8亿吨以上的水平。2020年1-10月份我国净进口炼焦煤为6457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92万吨,降幅2.89%。10月份之后澳煤进口量将下滑,但蒙煤进口量在11月份将有所增加,而12月份受疫情的影响将略微下滑,故全年炼焦煤净进口量约为7400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虽今年4.3米焦化产能的退出,但焦化企业利润尚可,开工率维持高位,焦煤需求量将小幅增加,但由于需求增速不及供应增速,全年焦煤供应仍偏宽松。 展望2021年,我国煤炭生产供应将较为稳定个,全年维持37亿吨左右的产量,预计焦煤产量在4.75亿吨。明年中国经济恢复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必然带动煤炭消费有一轮新的需求,预计要比今年更为强势。随着新增焦化的陆续投产,焦煤需求量近进一步增加,而中澳关系的降温,澳煤进口量预计较2020年有所下滑,故焦煤整体供应偏紧,主焦煤仍将短缺。 第三部分 焦炭:阶段性供需错配 焦企利润持续改善 一、4.3米焦炉有序退出,焦炭供应偏紧 2020年我国焦炭产量明显下滑。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1-10月我国焦炭累计产量为39098.8万吨,同比下降181.2万吨,同比降幅0.46%。主要原因是环保限产的影响以及由于4.3米焦炉的退出。 2019年8月为完成国家确定的山东省十三五期间煤炭消费压减10%的任务目标,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清洁高效利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了山东省煤炭消费压减工作总体方案。2019年压减焦化产能1031万吨,2020年压减655万吨,两年共压减24家焦化企业1686万吨焦炭产能,其中2020年压减任务须于2020年4月底前完成。3 月 31 日式山东省三家企业宝鼎煤焦化、广富集团焦化、金光焦化有限公司关停,合计退出焦化产能180万吨。4月份山东涉及5家企业产能涉及产能430万吨,在4月度已完成退出。山东山东落后产能已按照预定计划在4月底全部完全退出。 5月21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文《关于实行焦化项目清单管理和“以煤定焦”工作的通知》。文件中围绕全省焦化行业焦炭产量不超过3200万吨的控制目标。对钢铁联合企业、装置产能100万吨及以上企业、装置产能100万吨及以下企业。炭化室高度 4.3米的上市企业原则上按照核定产能的76%、70%、60%和 60%确定每个企业的产量控制目标。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19年全年山东焦炭累计产量为4920.9万吨。2020年1-9月山东省焦炭累计产量为2458万吨。若按照以煤定焦文件要求2020年全年实现3070万吨的焦炭产量,则四季度,焦炭产量将控制在612万吨,月均产量控制在204万吨,但三季度山东月均产量为233.5万吨,后期产量仍将继续下降才能实现此前生产目标。 6月底江苏徐州地区4家焦企徐州东兴能源有限公司、徐州市龙山制焦有限公司、徐州中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徐州伟天化工有限公司行相关产能全部关闭,于晚上24点正式停止焦炉进煤,涉及产能680万吨。 三季度仅涉及60万吨产能的退出,而新增产能超过1000万吨,焦炭净增产能明显增加,从焦炭月度产量数据亦可以看出,三季度单月产量明显高于全年其他月份。 进入10月份,山西4.3米焦炉退出进入实质性阶段。美锦焦化于10月1日关停100万吨。随后,清徐焦化厂关停开始,梗阳一厂停止装煤,产能八十万吨,15日清空焦炉,美锦三厂8日以停止生产,产能六十万吨。10月山西省已确认关停5家企业共计440万,目前根据文件要求仍有23家焦企共计1432万待关停,其中部分已经开始停装煤,其余处于生产观望状态。 按照钢联统计的数据显示,11月份焦炭存在362.5万吨的产能增加,而12焦炭仍存在2610.6万吨的产能缺口,整个四季度焦炭存在2538.6万吨缺口,故焦炭四季度供应仍维持偏紧的局面。这也是为何四季度焦炭加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二、焦炭出口量下降而进口量激增 我国焦炭出口于东北亚(日本、韩国)、东南亚(印度、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南亚、南美洲以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韩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巴西和南非是我国主要出口的国家。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出现大幅下滑。印度、日本、巴西等国受经济下滑影响,钢铁行业发展回落,焦炭进口意愿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的焦炭出口。按照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1-9月我国焦炭出口量为261万吨,同比下降255.5万吨,降幅49.47%。 由于今年我国铁水产量同比呈现明显正增长,焦炭需求稳中有增,而海外受疫情影响,焦炭需求量大幅下降,故大量的海外钢厂,特别是日本一些钢厂,将过剩的焦炭转港至我国沿海港口,导致我国焦炭进口量激增。9月份我国焦炭进口量创出历史新高,按照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0年9月份,中国焦炭进口焦炭48.44万吨,环比上涨24.93%,同比大增9454.04%。1-9月份,中国共进口焦炭202.68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8.72万吨,同比增长982.69%。 三、需求维持高位 为保障经济稳定发展,国家加大了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六稳”、“六保”工作,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包括加快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对钢铁行业发展具有较为稳定的支撑作用。2020年我国生产产量大幅增加,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份,我国生铁累计产量为74159.9万吨,同比增长4.3%。 从钢联统计的全国247家独立钢厂日均铁水产量数据来看,年初受春节停工和新冠疫情影响,铁水产量有所下降,自3月底开始下游需求逐步恢复,钢厂高炉开工率稳中有增,日均铁水产量随着高炉开工率的增加而增加。从5月下旬开始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始终维持在近三年的同期高位水平,8月份日均铁水产量甚至达到250万吨以上的高位水平。 按照钢联统计的数据来看,2020年我国新增生铁产能4898万吨,淘汰产能3829万吨,全年新增产能1065万吨。特别是四季度新增生铁产能3107万吨,淘汰生铁产能1524万吨,故四季度新增生铁产能1583万吨。结合此前四季度焦炭产能收缩,而生铁产能增加,焦炭存在明显的供需错配,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何四季度焦炭加速上涨。 四、2020年焦炭库存持续下降 从焦炭和铁水累计产量可以看出,2020年1-10月焦炭累计产量同比下降0.46%,而铁水累计产量同比增加4.3%,故焦炭供应存在明显缺口,体现在库存上则是库存稳中有降。按照Mysteel统计的全国焦炭整体库存数据来看,年初焦炭整体为900万吨左右的水平,至11月27日下降至729.06万吨,整体下降170万吨,降幅18%以上。 从各环节库存来看:钢厂库存整体维持稳定的水平。春节期间受疫情的影响,高速封路,钢厂库存出现小幅的下降趋势,但随着运输的恢复,钢厂焦炭库存稳中有增。2020年钢厂绝大多数利润处在中性偏低的水平,钢厂单吨利润在300元/吨左右,在偏低利润的情况下,补库积极性不佳,整体维持刚需采购为主。故体现在库存数据上,整体库存基本持平,并未出现大幅波动。 从焦化企业库存来看:2020年焦化库存变化较大,特别是2月份高速封路,焦化企业憋库,焦企库存从年初40万吨水平迅速上涨至2月中旬100万吨的上方,随着运输的恢复,焦化企业库存不断下降。特别是进入3月份以后,下游需求逐步恢复,焦炭供应存在明显缺口的情况下,焦化企业库存不断下降。随着江苏徐州产能退出,山东“以煤定焦”政策的实施,供应持续偏紧,而下游高炉开工率维持高位的情况下,焦化企业库存持续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从港口库存数据来看,港口库存整体以小幅去库为主,库存呈现先降后增再降的趋势,主要原因仍和交通运输以及下游贸易商拿货心态有关。从四月底开始,由于运费价格的上涨,集港成本增加,港口货源持续偏紧,整体库存稳中有降。 五、焦炭供需平衡表 由于4.3米焦炉的推迟,而新增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焦炭供应略有下滑。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1-10月我国焦炭累计产量为39098.8万吨,同比下降181.2万吨,同比降幅0.46%。预计2020年全年焦炭产量维持在4.7亿吨水平,略低于2019年4.71亿吨的水平。进出口方面:今年我国焦炭进口量激增,由于受疫情影响,海外需求大幅下滑,而国内高炉开工率维持高位,部分国家将焦炭转出口至中国沿海钢厂导致焦炭进口量激增,而出口大幅下滑。 展望2021年,由于新增产能的陆续投放,叠加焦化企业利润维持在较高水平的情况下,2021年焦炭供应整体将呈现稳中有增的局面。预计2021年全年焦炭产量维持在4.75亿吨的水平。由于近年来,沿海钢厂焦炭进口量不断增加,随着新增产能的投放,后期焦炭进口量仍将维持稳中有增的趋势。明年海外经济逐步复苏,海外需求增加,我国焦炭出口量将略有回升,预计进口量和出口量将基本持平,故2021年我国焦炭的表观需求量仍将稳中有增。 第四部分 双焦季节性分析 焦煤自2013年3月份在大商所上市,通过对焦煤上市以来近8年的价格走势进行分析,发现焦煤作为工业品并不像农产品一样有较为明显的淡旺季,价格季节性走势特征不明显,但仔细观仍可发现,上涨概率超过50%的月份包括:2月份、7月份、8月份和9月份。其中,8月份焦煤价格上涨概率为全年最高,8次中出现6次上涨,上涨概率为75%;其次,为7月份和9月份,8次中有5次上涨,上涨概率为62.5%。下跌概率中3月份和12月份下跌概率较大,其中三月份下跌概率最高,8次中有7次下跌,下跌概率87.5%,12月份7次中有6次下跌,下跌概率85.7%。 相比于焦煤,焦炭季节性走势更不明显。焦炭自2011年3月份上市以来,近10年统计数据看出,焦炭上次概况超过50%月份为1月、7月、10月和11月,其中7月份焦炭上涨概率最高,在统计的10次中出现7次上涨,上涨概率为70%。10月份和11月份焦炭上涨概率为60%。焦炭下跌概率超过50%的月份为2月、3月、5月、6月、8月、9月。3月份焦炭下跌概率最高,从2011年-2020年仅2016年和2017年三月份出现上涨,其余年份全线下跌,下跌概率80%。9月份下跌概率次之,在统计的10次中,9月份上涨年份仅2012年和2016年和2020奶奶,其余年份均下跌。下跌概率为70。“金三”和“金九”两个旺季但在焦炭上表现并不明显。 第五部分 总结全文和2021年度操作建议 回顾2020年受疫情的情况,焦煤、焦炭一季度期价大幅走低,而随着疫情的好转,下游需求迅速恢复,期价不断回升,特别是四季度煤矿安监趋严,以及4.3米焦炉的加速退出,焦煤、焦炭期价不断刷新年内新高,期价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2021年由于疫苗的问世,全球经济将从疫情影响中加速复苏。宏观方面对双焦将有一定的支撑。回到双焦自身供需基本面上看,由于焦炭新增产能陆续投放,故2021年焦炭供应将增加,难以在呈现2020年去产能导致焦炭供应偏紧的局面。但由于焦炭新增产能投放在二季度之后,前期依旧较偏紧。因此我们预计2021年一季度焦炭期价的整体重心将维持高位,而随着后期产能的陆续投放,供应偏紧局面改善,期价重心将逐步下移。焦化企业利润亦将从600元/吨的高位逐步回归至200元/吨中位数水平。从焦炭期货的结构上来看,当前期货处于back结构,市场对于远月焦炭供应增加的预期较为强烈。此时对于焦化企业而言,2021年焦化企业可以在一季度焦炭价格处于高位的时候,企业以积极出货为主,同时可以提前对上半年焦炭产量做出部分卖出保值,焦炭05合约2750元/吨上方做卖保对焦化企业而言,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而对于下游钢厂而言:由于焦炭后期价格重心将不断下移,此时企业的采购节奏可以适当放缓,企业的生产库存可以维持在一个中性偏低的水平。 对于焦煤而言,由于后续焦炭新增产能的陆续投放,焦煤需求将稳中有增,需求端对焦煤的支撑将进一步增强,预计2021年焦煤的走势将强于焦炭。故从套利的角度考虑,2021年可以着重考虑做多焦煤,做空焦炭即做空焦化企业盘面利润,该逻辑的确定性较高。后期随着疫苗的问世,以及此前中蒙绿色通道的开通,蒙煤进口量将逐步恢复,同时1月份之后,港口恢复通关,2020底焦煤焦煤供应阶段性偏紧的局面将会缓解。从焦煤的期货结构来看,当前期价依旧呈现近高远低的back结构,市场预期远期焦煤供应偏宽松。对于上游生产企业,采取积极出库,降低企业库存。而对于下游焦化企业而言,以刚需采购为主,企业焦煤的库存维持在中性水平。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方正中期研究院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 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