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总量夜话】“蓝色浪潮”叠加“国会山风波”,影响几何?

【总量夜话】“蓝色浪潮”叠加“国会山风波”,影响几何?

作者:微信公众号【宏观长春】/ 发布时间:2021-01-0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总量夜话】“蓝色浪潮”叠加“国会山风波”,影响几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时间:2021-1-17(周四) 20:00-21:00 主持人:宏观分析师田玉铎 嘉宾:陈定定教授(海国图智研究院院长) 主讲人:陈显顺(国君策略首席分析师) 宏观分析师田玉铎: 各位投资者,大家晚上好,我是国君宏观的田玉铎。感谢各位领导拨冗参加我们的电话会议。 当前,民主党基本拿下乔治亚州两大参议院席位,超预期的控制了“两院”,实现了蓝色浪潮。而与此同时,特朗普的支持者们冲进了国会大厦,并试图占领国会,华盛顿市长被迫宣布开始宵禁。大选结果出炉后,略微恢复平静的美国政治再起波澜。 尽管据多家美媒报道,美国国会已经确认拜登获得当选总统所需的270张选举人票。特朗普也表示向拜登“有序”移交权力。但其背后的支持者是否还会掀起波澜,这次波澜起伏的大选对美国政治短期和长期的影响是哪些?拜登能否顺利实现权力交接以及上台后政策会如何摆布?针对以上诸多问题,我们有幸再次邀请到了我们的老朋友,海国图智研究院院长陈定定教授。陈教授曾坚定并准确地成功预测了拜登的当选,多次为大家解读美国政治局势。 此外,我们还邀请了策略首席陈显顺先生,针对当前蓝色浪潮后,科技股出现的调整等市场变化,解读如何影响国内市场走势。同时,我们策略团队发布了系列报告,解读春季躁动,后续如何演绎,哪些赛道更值得关注,也期待显顺首席的解读。 那么下面我们就首先请陈定定教授为大家解读美国当前的政局。 第一部分——陈定定教授介绍美国政治局势及影响 陈定定教授: 感谢田总,感谢花博的邀请,非常高兴有机会再次和国君的朋友一起交流一些观察。今天我有两个重点议题,这两天都有大事情发生,这些大事情我觉得最重大的意义在于中长期影响,而不是当下对政策的影响。 第一件事情是乔治亚州参议院的补选(因为该州特殊的法律)。虽然可能还有一些程序上的滞后认定,选举结果已经基本揭晓。这次可以说是民主党的胜利。在11月3号大选的时候,其实两位民主党人都是落后的,虽然落后的不多,但毕竟还是落后了。经过这两个月的发展,现在民主党在两会都是领先的,而且领先幅度比拜登11月3号领先的还要大一些。民主党在乔治亚州的势力在上升。原因有很多,就不在此一一分析了。大家都知道,美国的参、众两院,参议院非常重要,因为它掌握了很多人事任命,像高法任命,重大法案都需要两议院协调,参议院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比众议院更重要。民主党此次胜利造成参议院比例是50:50,因为民主党当选的副总统是议长,真正投票时只要不出现叛徒,投票结果将是51:50。之后大家关心的经济法案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的出台,都会有利于拜登执政。他赢得了battle(总统选举),又以微弱优势保住了众议院,同时又夺回了参议院,实现了全面执政。但是我们需要注意,这种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可能不会持续太久,两年的中期选举往往会翻盘。2008年奥巴马赢得大选,在任期前两年也是全面执政。所以目前这种情况不能完全保证拜登未来顺利执政。即便是少数派也可以采用辩论等手段干扰执政。特朗普执政的最后两年在法案上没有重要建树,主要原因就是众议院被民主党控制,参议院的一些少数派也具有重要影响力。因此不能过分解读这次获胜的意义,毕竟参议院是50:50,而众议院的优势也非常微弱,这注定了拜登能否顺利执政受到重大挑战。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乔治亚州这个风向标。乔治亚州是一个由共和党长期把持的传统红州,之前多年未曾出现过民主党议员。而这次出现的议员非常特殊——黑人、搞民权出身的牧师、年轻的犹太精英,与特朗普那些攻陷国会大厦的白人、低教育程度者是对立的。关键问题就是,乔治亚州会不会是美国未来的政治风向标?比如说,亚历山大州之后会不会也出现两个民主党的参议员,甚至于德州未来会不会也慢慢变蓝,现在已经有人称德州为“purple state”,还有其他州会不会有变化,这是我们投资者比较关心的。从政策角度,这肯定是短期有利于拜登政策的推行,特别是一些经济刺激法案、移民政策、与其他国家的协调、人事任命,甚至包括之后最高议院的提名。而民主党通常喜欢加税,一旦加税,很多行业,包括股市等都会受影响,通胀也需要考虑。 回到国会这个议题就更有意思了,我觉得比选举更有意思。因为选举可能只影响两年或者四年,基本就是轮流坐庄。而国会事件具有很强的象征性意义。今天报道的一些照片,可以说“前无古人”,估计也“后无来者”,比如佩洛西议长的办公室被暴徒占用。有人批评说,这是从英郡1814年攻入的200多年来以来,美国国会权力中枢第一次被自己人攻陷了。这可以说百年未有大变局,不是一件小事。200年不曾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其影响不可能两天、两年或者二十年就消失的。这样大变局的发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个人的判断和主流判断一致。第一,美国内部分裂已经到了相当危险的程度。因为今天国会占领行动不仅是占领了各个办公室,还有人死亡,同时警察还在陆续逮捕参与者。这些都反映出,不能说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可能是同情者,或者对特朗普言行不太在意者,数量很大。有人说特朗普像个哭闹的孩子,没什么大不了,但也有很多人非常悲观,认为这是对整个政治体制与民主制度非常大的挑战。今天特朗普是没有成功,如果他成功了,政治内战或文化内战可能就正式开始了。有人认为,从今天开始美国政治和之前就不一样了。特朗普不仅是特朗普,他背后7400多万甚至更多选民的力量不可小看。特朗普即使在1月20号顺利交接权利,他离开之后依然是美国政坛相当具有影响力的力量。他背后的选民、议员等政治力量,文化阶层会分裂的存在,这与全球化、美国内部政治分配不均、选举制度等有关系。但无论如何,这种现象不会在一两年内平息,特朗普一定会卷土重来,可能是他的儿女或者是接班人。这对美国未来的不确定性有影响。这也是美国的很多盟友,包括日本、韩国、欧盟等和中国签订投资协议的重要原因,都是出于对特朗普影响力的考虑。我们在11月4号选举复盘就提到,特朗普输了不代表是特朗普走了,他依然在舞台上( still on the stage),我们一定要注意他背后的力量、文化和政策导向,而且对拜登执政也有影响。特朗普推特被关闭根本不重要,因为他随时可以使用一个新软件,8000万粉丝进去再转发,影响力可能比Facebook、推特还要大。现在已经有一个软件了,只不过进去的人还不多。这种言论就更没有人去纠正了,这种软件肯定也不会去把它关掉。他还可以通过电视台、巡回演讲、募资捐款等等方法散播影响力。美国从1月6日打砸抢国会大厦开始就不会太平了,国会大厦事件是美国结构性矛盾和分裂在一定程度的爆发,这个爆发是自然的,但爆发的程度还取决于卷入其中个体的行动,这个是值得关注的。这使得拜登政府在一些重要议题上有很多顾虑,特别是经济政策上的。这两个是我目前根据观察能得到的一些想法,接下来还要看后续的就职典礼,就职前100天施政顺利程度也很关键。这些政策包括人事,经济政策,疫苗,这个对经济影响很大,还有国际协调,跟欧洲、亚太的协调,还有拜登自己的健康状况也是值得长期跟踪的。2月中旬左右我们春节,美国可能也会发生一些事情。今年美国的春天不会太平,美国国内政治还会有许多不确定性,拜登顺利上任不意味着美国政治太平,且今年以来的情况让这种可能性变得更小。接下来要关注一些风险点的出现,不仅是经济的,还有政治、社会的,比如,极端一点的情况,有人在街上开枪,涉及到议员之类的人,可能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我就先讲这么多,看有什么问题,我们再交流。 宏观分析师田玉铎:谢谢陈教授,观点非常鲜明。就短期影响而言,有利于推进相关议程包括抒困法案、移民政策、人事任命等市场预期是比较充分的。但是陈教授也强调毕竟参议院是50:50的格局,有可能存在叛徒,而且2年后还有中期选举,因此政策也不是畅行无阻。更为重要的是,陈教授提出了美国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甚至可以说是“200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国会大厦上一次被这样占领还是在1814年,当时英军试图夺回对美国的控制权。这凸显了美国内部的分裂和矛盾,这种影响会长期存在。特朗普并未离开舞台,其支持者可能会持续影响美国政治,而且特朗普也可能卷土重来。 此外,针对近期的观察时点,也提出了1月20日的就职典礼、上任前100天等观察时点,也要注重拜登的身体状况。 此外,就市场上关心的问题,我想向您提一个问题:目前市场担心拜登上台后科技股的压力,民主党在反垄断力度上会比较大,是否有这样的规律,拜登上台后根据人事安排,美国在科技公司的反垄断上是否有作为? 陈定定教授: 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拜登本身是centrist,不走极端,他自己没有说过要把大公司拆分。但他激进的左派阵营里是有这些人的,所以值得关注的是沃伦出任什么职位,这是一个风向标。现在司法部长的人选也不是一个激进的人。反垄断要得到司法部的配合,如果部长不是激进的人,也就没有那么容易,反垄断是旷日持久的官司。要关注的两个重点,第一,沃伦出任什么职位,第二,科技巨头本身做什么调整,跌的原因很多,以前获利太多涨的太凶也是原因。第三,关注拜登本人,他的观点也很重要,他比较中庸,不会为了打压而打压,为了反垄断而反垄断,美国还会在科技领域保持领先优势,还要考虑到和中国的国际竞争,打压美国的科技公司就是变相帮助中国的科技公司取得领先地位。美国更多可能会考虑到说服、劝说之类的方法,让科技公司多搞一些更好的创新。现在的现状不大会为打压而打压。下一步先看沃伦出任什么职位了,但目前来看没有什么更好的职位了,因为其他职位都基本已经固定了。个人觉得这也反映了拜登的谨慎,不愿意走极端。 宏观分析师田玉铎:谢谢陈教授,陈教授的观点非常明确,接下来关于市场的观点有请陈显顺首席为我们做一个专业的解读,另外有什么问题也可以与陈教授交流。 第二环节:策略首席陈显顺介绍策略观点 策略首席陈显顺:有一个问题,美国的动乱对中国是好是坏? 陈定定教授:总体来说是好事,美国没有办法来关注中国,这是最大的好事,比如香港问题啊,中国国内疫情等,美国注意力不够。但总体而言,也不应完全忽视,比如美国最近两个发言人都对香港问题表态了。美国的动乱对中国而言是个窗口期,这个窗口期应该会持续到夏天。白等1月20日上任,再加上施政初期的100天,就到5月了,5月要忙于人事、经济等,7、8月之前,美国没有太多的注意力给中国,而且拜登对中国没有聚焦的议题,不像特朗普有贸易战。华为等企业可能有压力,但没有特朗普时期那么大。等美国疫情稳定了、腾出手来了,可能会有另一种做法了。这是我的理解。 策略首席陈显顺: 谢谢陈教授。下面我再讲下策略观点。 重视《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调整,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一脉相承。在新发展阶段,需要以新理念,增长和风险是必须考虑的两面。增长维度,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把握好时度效,保持经济恢复必要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急转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就服务实体、发展战略产业做出相应调整。防范风险维度,一方面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防范化解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就推动信贷利率下行等方向做出调整。因此,综合来看此次办法的推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的延续,对于高质量经济增长、战略产业发展、金融供给侧改革都具有长足意义。 躁动的春天,能否再添一把火?从股票市场投资视角来看,此次商业银行评价文件的核心影响变量在于无风险利率。引导金融资源向实体倾斜,不仅仅是量更是价。在信用创造过程中,融资利率的下行会充分降低实际信贷利率,套利空间压缩之下倒逼金融空转、刚兑逐步退出,切实有助于无风险利率下行。此前市场核心担忧在于流动性收紧带来的杀估值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缓解了这样的担忧,但并未出现无风险利率进一步下行的迹象。就此我们认为此次评价办法意义重大,为无风险利率下行再添一把火,股市无风险利率在2021年有望出现进一步下行。 结构选择上,仍以高景气-低风险特征方向为主。当前市场的投资特征仍是聚焦低风险,换言之是高景气。围绕着绩效评价新规推出,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不断加强、无风险利率下行进一步催化的背景之下,盈利改善、景气上行的板块有望持续获得流动性溢价,龙头公司的微观抱团趋势有望进一步延续。从景气度出发,推荐:1)由情绪驱动转向业绩驱动的军工,十四五期间军工行业景气度将超出市场预期;2)国内与国外盈利修复、中观价格上行形成共振的全球原材料周期,包括铜/铝/石化/基化;3)中长期景气确定、短期产业链涨价密集的新能源汽车及光伏行业。 宏观分析师田玉铎:谢谢显顺。针对显顺首席刚刚提到的金融方面的系列政策,我们也出了专门的点评报告,我们有三点核心判断:①“地产-金融”旧有闭环将被打破,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行为模式与金融资源投向将被大幅改变;②实体融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行,这个下降大概率是银行让利(即息差缩小)带来的,LPR报价有望下行;③这些新规将成为包含制造业的实体经济繁荣的新起点,也将是权益市场“慢牛”(或称之为“新格局”牛)的基础。 那么今天的电话会议就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的参与。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内容均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表或引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