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风险 理性投资 | 一只火鸡的命运告诉你:警惕投资中的“低价陷阱”
(以下内容从长城证券《认清风险 理性投资 | 一只火鸡的命运告诉你:警惕投资中的“低价陷阱”》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编者按:为引导投资者客观认识原油类产品的投资知识和投资风险,选择合适的产品理性参与投资,由深圳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市投资基金同业公会主办,深圳“投教同行”成员南方基金承办的第十一期“认清风险,理性投资”专项投资者教育活动于2020年6月启动。“投教同行”编写了系列文章。本期,让我们通过一只火鸡的命运,来看看以惯性思维总结规律导致的投资“低价陷阱”,学习防止陷入惯性思维下各项投资误区的方法。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思想家罗素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火鸡问题。 有一只火鸡,它发现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的早上,农夫都会带着一碗玉米来喂它。久而久之,火鸡对此形成了习惯。每当农夫早上走近鸡棚,它便知道开饭时间到了。 但是到了感恩节那天,农夫像往常一样走近,手里拿着不是玉米而是一把明晃晃的大刀。可怜的火鸡还像往常一样欢呼雀跃,殊不知自己死期已到! 为什么火鸡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呢?因为它靠着自己已有的惯性思维来总结规律,不幸的是结果却是错误的。那我们在生活里、投资中这种现象是否常见呢? 答案是肯定的。 例如我们个人投资者经常陷入的 “低价陷阱”,便是惯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导致的! 低价股 高价股 首先,来看下什么是 “低价陷阱”。 与“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不同,“低价陷阱”则是认为便宜的才是最好的。 这里问大家一个小问题: 你在投资股票时是买“低价股”多还是“高价股”多? 估计会有投资者对这个问题不以为然:当然是买低价的啊!低价不正意味着便宜、估值低,以后上涨空间大吗?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投资者并不少。券商中国记者根据上市公司2020年公布的一季报数据进行统计发现: 『个人投资者相较于高价股会更倾向于买一些低价股。』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在A股上市公司散户持有数量最多的十家公司中,散户数量最高达154万,最低也超过60万。 再细看这些股票的价格,有9只股票的价格低于6元,仅有一只超过70元,平均股价更是不足5元。 当然这里我们并不是说低价股不好,而是发现个人投资者受惯性思维影响,似乎更喜欢把股价作为判断是否值得投资的重要指标。 投资中的 低价陷阱 听到这里,那基民朋友们呢? 其实“低价陷阱”的误区也存在。例如,经常遇到投资者咨询:这只基金净值有点儿高,是不是不能买了?等它净值跌下来再买是不是更好? 其实非常理解有这方面担忧的投资者们,他们也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净值高的基金,相同成本买到的份额少,投资成本高; 二、高净值的基金后续上涨空间有限。 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考量一下却不是如此。只要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强、基金收益好,基金净值上涨的潜力其实并不会受到影响。 相反,在买基金时,我们更应重点考虑市场行情、基金经理、基金公司、基金业绩等影响要素,而不是只关注净值的高低! 如何避免陷入 低价陷阱 说到这里,我们破除 “低价陷阱” 的方法是不是就朝着高价去呢? 显然不是,因为这样或许又会让我们陷入“高价陷阱”的误区中。 投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市场变化这么快,依靠简单的惯性思维方法我们只能面临被淘汰的结局。 因此,为了防止陷入惯性思维下的各项投资误区,建议投资者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 第一:投资不能懒,一定要有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跳出思维框架。 惯性思维又称思维定式,指的是我们常用固定的模式或思路进行思考与分析。 第二:不断学习金融理财知识,提高辨别能力。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互联网传播如此迅速的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来源更为广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了解市场变化,我们才能提高辨别能力。 (来源:南方基金)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仅用于投资者教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制作方力求该宣传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使用该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编者按:为引导投资者客观认识原油类产品的投资知识和投资风险,选择合适的产品理性参与投资,由深圳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市投资基金同业公会主办,深圳“投教同行”成员南方基金承办的第十一期“认清风险,理性投资”专项投资者教育活动于2020年6月启动。“投教同行”编写了系列文章。本期,让我们通过一只火鸡的命运,来看看以惯性思维总结规律导致的投资“低价陷阱”,学习防止陷入惯性思维下各项投资误区的方法。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思想家罗素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火鸡问题。 有一只火鸡,它发现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的早上,农夫都会带着一碗玉米来喂它。久而久之,火鸡对此形成了习惯。每当农夫早上走近鸡棚,它便知道开饭时间到了。 但是到了感恩节那天,农夫像往常一样走近,手里拿着不是玉米而是一把明晃晃的大刀。可怜的火鸡还像往常一样欢呼雀跃,殊不知自己死期已到! 为什么火鸡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呢?因为它靠着自己已有的惯性思维来总结规律,不幸的是结果却是错误的。那我们在生活里、投资中这种现象是否常见呢? 答案是肯定的。 例如我们个人投资者经常陷入的 “低价陷阱”,便是惯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导致的! 低价股 高价股 首先,来看下什么是 “低价陷阱”。 与“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不同,“低价陷阱”则是认为便宜的才是最好的。 这里问大家一个小问题: 你在投资股票时是买“低价股”多还是“高价股”多? 估计会有投资者对这个问题不以为然:当然是买低价的啊!低价不正意味着便宜、估值低,以后上涨空间大吗?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投资者并不少。券商中国记者根据上市公司2020年公布的一季报数据进行统计发现: 『个人投资者相较于高价股会更倾向于买一些低价股。』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在A股上市公司散户持有数量最多的十家公司中,散户数量最高达154万,最低也超过60万。 再细看这些股票的价格,有9只股票的价格低于6元,仅有一只超过70元,平均股价更是不足5元。 当然这里我们并不是说低价股不好,而是发现个人投资者受惯性思维影响,似乎更喜欢把股价作为判断是否值得投资的重要指标。 投资中的 低价陷阱 听到这里,那基民朋友们呢? 其实“低价陷阱”的误区也存在。例如,经常遇到投资者咨询:这只基金净值有点儿高,是不是不能买了?等它净值跌下来再买是不是更好? 其实非常理解有这方面担忧的投资者们,他们也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净值高的基金,相同成本买到的份额少,投资成本高; 二、高净值的基金后续上涨空间有限。 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考量一下却不是如此。只要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强、基金收益好,基金净值上涨的潜力其实并不会受到影响。 相反,在买基金时,我们更应重点考虑市场行情、基金经理、基金公司、基金业绩等影响要素,而不是只关注净值的高低! 如何避免陷入 低价陷阱 说到这里,我们破除 “低价陷阱” 的方法是不是就朝着高价去呢? 显然不是,因为这样或许又会让我们陷入“高价陷阱”的误区中。 投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市场变化这么快,依靠简单的惯性思维方法我们只能面临被淘汰的结局。 因此,为了防止陷入惯性思维下的各项投资误区,建议投资者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 第一:投资不能懒,一定要有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跳出思维框架。 惯性思维又称思维定式,指的是我们常用固定的模式或思路进行思考与分析。 第二:不断学习金融理财知识,提高辨别能力。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互联网传播如此迅速的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来源更为广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了解市场变化,我们才能提高辨别能力。 (来源:南方基金)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仅用于投资者教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制作方力求该宣传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使用该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