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金股与1月A股策略
(以下内容从中原证券《2021年1月金股与1月A股策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中原证券1月金股组合 经济复苏的态势明显,市场具备继续向好的条件。随着疫苗的大规模接种、防疫应对能力增强,偶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大幅降低,全面控制疫情的可能性较高。内外部环境继续保持友好态势,RCEP、中欧投资协定签署为国内建立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奠定基础,美国政府更替可能缓和对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不急转弯”。需求重启后,企业盈利呈现持续改善趋势。严格的“退市新规”已经发布征求意见稿,将为全面实施注册制铺好路,社保基金、年金、保险等长期资金入市比例限额进一步提高,居民投资公募基金热情提高。市场向上的行情有望延续,结构性机会较多,核心资产逻辑依然可持续,消费、科技、农业、军工、复苏等主题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1)大盘走势表现不及预期;(2)公司业绩不及预期;(3)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4)本组合所依据的市场预期与市场实际运行情况不一致的风险;(5)本组合所依据的市场预期以月为运行周期。 分析师:刘智; 执业证书编号:S0730520110001; 详细请点击→→《中原证券1月十大金股组合》 一月观点 2020年在疫情冲击之下,市场剧烈波动,跌宕起伏。全球宽松的货币环境,减缓了疫情对经济造成的伤害,同时也推升了资产价格,促成权益类市场V型反转,下半年全球各大指数均大幅上扬。12月,海外疫情出现反复,新增确诊人数创新高,但各国政府反应更及时、措施更到位、医疗能力更强、疫苗已开始接种,疫情对经济和市场的冲击开始钝化。展望1月市场,乐观情绪或占上风,A股有望结束自7月中旬以来的区间震荡,选择向上发起春季攻势。 经济复苏加快,企业盈利改善 国民经济“三驾马车”恢复加快,从11月份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数据来看,经济复苏态势加快。11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回升至2.6%,较前值提升0.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回升至6.8%,较前值提升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5%,增速较上月提升0.7个百分点;按美元价计算,11月当月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7.8%,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4.9%;进口同比下降0.8%,贸易顺差5071亿元,同比增加92.6%。 12月国内制造业PMI录得51.9%,显示制造业继续处于景气扩张中。分项数据中,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分别处于53.6%和51.3%的较高景气区间,显示海内外需求复苏状况较好。虽然数据较11月略有回落,但经济复苏已经具备一定韧性。 企业盈利呈现加速改善态势。工业企业下半年盈利继续改善,11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020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增速比前10个月提高1.7个百分点,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国企盈利降幅大幅收窄, 1-11月国企税后净利润同比下降7.1%,较前10个月收窄4.3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工业企业盈利正加速改善。由于2020年1月低基数效应,1月盈利同比数据将将继续向好,这种态势有望在2021年一季度延续。 政策春风频送,外部环境趋友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为2021年宏观政策定调,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2020年第四季度例会表示要“综合运用并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和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财政部在2020年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中表示“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推进减税降费,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货币政策有望维持相对宽松的态势,财政政策将更为积极。特别是临近春节,央行将加大逆周期调节,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2020年中国签署RCEP、谈定中欧投资协定,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RCEP十五国拥有23亿人口,GDP总和超过25万亿美元,进出口额约占全球贸易25%,RCEP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自由贸易协定。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谈定有利于中国深化经济合作,中国是欧盟最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随着投资协定的生效,中欧相互投资将打开新局面。此外,美国新一届政府即将上台,对华政策可能有所缓和,中美关系有可能改善。 资本市场改革提速,吸引长线资金入市 “退市新规”完善A股市场基础性制度,将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良性发展。2020年12月31日,沪深交易所分别正式发布退市新规。将财务造假考察年限从3年减少为2年,造假金额合计数由10亿元降至5亿元,造假比例从100%降至50%,并新增营业收入造假指标。明确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均应当扣除。对于扣非净利润前后孰低者为负值的公司,应当在年报中披露营业收入扣除情况及扣除后的营业收入金额,会计师应当对此出具专项核查意见,以明确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完善交易类退市指标过渡期安排,明确股票收盘价在新规施行前后连续低于1元且触及终止上市标准的,按照原规则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科创板同步完善退市指标和程序,深交所统一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公司的交易类退市标准。明确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公司的相关主体,自相关行政处罚决定事先告知书或者司法裁判作出之日起至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并摘牌前,不得减持公司股份。 年金基金投资权益产品比例提高。2020年12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将年金基金投资范围从仅限于境内,扩大到可通过股票型养老金产品或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港股,同时还将年金基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提高了10个百分点至40%。目前全国建立年金的单位户数已经超过了100万户,参加职工6,500多万,积累资金近3万亿元,理论上可以为市场带来3,000亿增量资金。202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对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最高限额提高15个百分点。 机构投资者增长较快。以信用账户为例,截至2020年11月底,期末机构信用账户数30,552户,较去年同期+38.3%,增长较多;相对而言,期末个人信用账户数为5,508,997户,同比仅增长9.0%。截至2020年底,股票型与混合型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规模达到6.11万亿,同比增长89.9%。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日中国资本市场建立30周年座谈会上表示“加快推进投资端改革,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不断拓展市场深度、增强发展韧性”,管理层或出台更多有利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 历年一月和一季度行情 上证综指在最近10年仅有3次下跌,除2016年由于熔断机制导致市场恐慌下跌,只有2014年和2020年1月出现下跌,其他均呈现上涨态势。剔除2016年熔断机制和2020年疫情突发事件外,一季度市场上涨的概率较大。 一季度市场季节性效应与我国岁末年初管理层政策导向、两会政策预期、商业银行季节性行为有较大关系。岁末年初,特别是春节前,市场流动性需求较多,管理层会预判管理,提前释放较多流动性,避免流动性意外事件,为迎接春节创造良好条件。全国两会在3月初召开、地方两会一般在1-2月期间召开,均对未来政策导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市场会给予较高预期。商业银行一般在年初实施“开门红”政策,释放贷款积极,市场流动性水涨船高,若无重大意外负面冲击,一般都会对市场形成积极推动的作用。 复苏逻辑下的五条主线 2020年疫情是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上半年与疫情相关的行业,譬如医药、居家办公、必需品、黄金等行业表现较好;下半年全面复工复产后,经济复苏加快,汽车、白酒、新能源、有色金属等行业表现突出。餐饮旅游、电影、酒店、商贸零售等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复苏步伐缓慢,表现不佳。国内股票市场结构性牛市特征明显。食品饮料、新能源等行业不断创历史新高,核心龙头公司股价表现优异,呈现强者恒强,拥抱核心资产的逻辑继续强化。 2021年疫情因素将逐渐退出,经济复苏将成为驱动市场的关键因素。目前经济复苏的态势明显,市场具备继续向好的条件。首先,随着疫苗的大规模接种、防疫应对能力增强,偶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大幅降低,或能实现全面控制疫情。其次,内外部环境继续保持友好态势,RCEP、中欧投资协定签署为国内建立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奠定基础,美国政府更替可能缓和对华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1年 “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财政货币政策“不急转弯”。第三,企业盈利有望大幅改善,2020年多数企业受到疫情打击,盈利状况恶化,需求重启后,企业盈利呈现持续改善趋势。特别是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部署新一代通信设施、促进低碳减排经济发展,将使相关行业出现新一轮景气周期。第四,资本市场改革加快,出台严格的“退市新规”,完善的退市制度将为全面实施注册制铺好路,债券市场统一监管、市场交易制度改革正提上议事日程, 社保基金、年金、保险等长期资金入市比例限额进一步提高,居民投资公募基金热情提高。 随着市场长期资金的增多,这种态势将在2021年得到延续。当然,市场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中位数以上,市场预期收益率有所下降,若经济表现过于强劲导致无风险利率抬升,市场估值存在回落的可能。总体而言,2021年将是值得期待的一年,市场向上的行情有望延续,结构性机会较多,核心资产逻辑依然可持续,消费、科技、农业、军工、复苏等主题值得长期关注。 展望一月 市场有望结束2020年7月中旬以来的区间震荡格局,开启自2020年3月下旬以来的第二波上涨。仓位可以适度提高至8成左右。建议重点关注复苏逻辑下的五条主线: (1)上游价格推动的企业盈利改善,重点关注有色金属和石油石化,特别是特斯拉产业链的钴、锂; (2)科技创新战略推动的行业,重点关注电子(半导体)、通信(5G); (3)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的行业,重点关注食品饮料和新能源; (4)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农业领域,重点关注农林牧渔(种业); (5)资本市场改革推动的金融业,重点关注非银行金融(券商)。 分析师:周建华; 执业证书编号:S0730518120001; 详细请点击→→《中原证券1月月度策略》 向上滑动参见完整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风险提示】 证券分析师承诺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分析师执业资格,本人任职符合监管机构相关合规要求。本人基于认真审慎的职业态度、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与分析逻辑,独立、客观的制作本报告。本报告准确的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对报告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报告信息来源合法合规。 重要声明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由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制作并仅向本公司客户发布,本公司不会因任何机构或个人接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中的推测、预测、评估、建议均为报告发布日的判断,本报告中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价格、价值及投资带来的收益可能会波动,过往的业绩表现也不应当作为未来证券或投资标的表现的依据和担保。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本报告所含观点和建议并未考虑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以及特殊需求,任何时候不应视为对特定投资者关于特定证券或投资标的的推荐。 本报告具有专业性,仅供专业投资者和合格投资者参考。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本报告作为资讯类服务属于低风险(R1)等级,普通投资者应在投资顾问指导下谨慎使用。 本报告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机构、个人不得刊载、转发本报告或本报告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刊载、转发,本公司不承担任何刊载、转发责任。获得本公司书面授权的刊载、转发、引用,须在本公司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报告出处、发布人、发布日期,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 若本公司客户(以下简称“该客户”)向第三方发送本报告,则由该客户独自为其发送行为负责,提醒通过该种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注意,本公司不对通过该种途径获得本报告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特别声明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等各种服务。本公司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意见或者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潜在的利益冲突,勿将本报告作为投资或者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中原证券1月金股组合 经济复苏的态势明显,市场具备继续向好的条件。随着疫苗的大规模接种、防疫应对能力增强,偶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大幅降低,全面控制疫情的可能性较高。内外部环境继续保持友好态势,RCEP、中欧投资协定签署为国内建立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奠定基础,美国政府更替可能缓和对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不急转弯”。需求重启后,企业盈利呈现持续改善趋势。严格的“退市新规”已经发布征求意见稿,将为全面实施注册制铺好路,社保基金、年金、保险等长期资金入市比例限额进一步提高,居民投资公募基金热情提高。市场向上的行情有望延续,结构性机会较多,核心资产逻辑依然可持续,消费、科技、农业、军工、复苏等主题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1)大盘走势表现不及预期;(2)公司业绩不及预期;(3)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4)本组合所依据的市场预期与市场实际运行情况不一致的风险;(5)本组合所依据的市场预期以月为运行周期。 分析师:刘智; 执业证书编号:S0730520110001; 详细请点击→→《中原证券1月十大金股组合》 一月观点 2020年在疫情冲击之下,市场剧烈波动,跌宕起伏。全球宽松的货币环境,减缓了疫情对经济造成的伤害,同时也推升了资产价格,促成权益类市场V型反转,下半年全球各大指数均大幅上扬。12月,海外疫情出现反复,新增确诊人数创新高,但各国政府反应更及时、措施更到位、医疗能力更强、疫苗已开始接种,疫情对经济和市场的冲击开始钝化。展望1月市场,乐观情绪或占上风,A股有望结束自7月中旬以来的区间震荡,选择向上发起春季攻势。 经济复苏加快,企业盈利改善 国民经济“三驾马车”恢复加快,从11月份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数据来看,经济复苏态势加快。11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回升至2.6%,较前值提升0.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回升至6.8%,较前值提升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5%,增速较上月提升0.7个百分点;按美元价计算,11月当月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7.8%,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4.9%;进口同比下降0.8%,贸易顺差5071亿元,同比增加92.6%。 12月国内制造业PMI录得51.9%,显示制造业继续处于景气扩张中。分项数据中,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分别处于53.6%和51.3%的较高景气区间,显示海内外需求复苏状况较好。虽然数据较11月略有回落,但经济复苏已经具备一定韧性。 企业盈利呈现加速改善态势。工业企业下半年盈利继续改善,11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020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增速比前10个月提高1.7个百分点,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国企盈利降幅大幅收窄, 1-11月国企税后净利润同比下降7.1%,较前10个月收窄4.3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工业企业盈利正加速改善。由于2020年1月低基数效应,1月盈利同比数据将将继续向好,这种态势有望在2021年一季度延续。 政策春风频送,外部环境趋友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为2021年宏观政策定调,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2020年第四季度例会表示要“综合运用并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和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财政部在2020年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中表示“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推进减税降费,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货币政策有望维持相对宽松的态势,财政政策将更为积极。特别是临近春节,央行将加大逆周期调节,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2020年中国签署RCEP、谈定中欧投资协定,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RCEP十五国拥有23亿人口,GDP总和超过25万亿美元,进出口额约占全球贸易25%,RCEP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自由贸易协定。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谈定有利于中国深化经济合作,中国是欧盟最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随着投资协定的生效,中欧相互投资将打开新局面。此外,美国新一届政府即将上台,对华政策可能有所缓和,中美关系有可能改善。 资本市场改革提速,吸引长线资金入市 “退市新规”完善A股市场基础性制度,将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良性发展。2020年12月31日,沪深交易所分别正式发布退市新规。将财务造假考察年限从3年减少为2年,造假金额合计数由10亿元降至5亿元,造假比例从100%降至50%,并新增营业收入造假指标。明确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均应当扣除。对于扣非净利润前后孰低者为负值的公司,应当在年报中披露营业收入扣除情况及扣除后的营业收入金额,会计师应当对此出具专项核查意见,以明确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完善交易类退市指标过渡期安排,明确股票收盘价在新规施行前后连续低于1元且触及终止上市标准的,按照原规则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科创板同步完善退市指标和程序,深交所统一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公司的交易类退市标准。明确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公司的相关主体,自相关行政处罚决定事先告知书或者司法裁判作出之日起至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并摘牌前,不得减持公司股份。 年金基金投资权益产品比例提高。2020年12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将年金基金投资范围从仅限于境内,扩大到可通过股票型养老金产品或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港股,同时还将年金基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提高了10个百分点至40%。目前全国建立年金的单位户数已经超过了100万户,参加职工6,500多万,积累资金近3万亿元,理论上可以为市场带来3,000亿增量资金。202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对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最高限额提高15个百分点。 机构投资者增长较快。以信用账户为例,截至2020年11月底,期末机构信用账户数30,552户,较去年同期+38.3%,增长较多;相对而言,期末个人信用账户数为5,508,997户,同比仅增长9.0%。截至2020年底,股票型与混合型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规模达到6.11万亿,同比增长89.9%。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日中国资本市场建立30周年座谈会上表示“加快推进投资端改革,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不断拓展市场深度、增强发展韧性”,管理层或出台更多有利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 历年一月和一季度行情 上证综指在最近10年仅有3次下跌,除2016年由于熔断机制导致市场恐慌下跌,只有2014年和2020年1月出现下跌,其他均呈现上涨态势。剔除2016年熔断机制和2020年疫情突发事件外,一季度市场上涨的概率较大。 一季度市场季节性效应与我国岁末年初管理层政策导向、两会政策预期、商业银行季节性行为有较大关系。岁末年初,特别是春节前,市场流动性需求较多,管理层会预判管理,提前释放较多流动性,避免流动性意外事件,为迎接春节创造良好条件。全国两会在3月初召开、地方两会一般在1-2月期间召开,均对未来政策导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市场会给予较高预期。商业银行一般在年初实施“开门红”政策,释放贷款积极,市场流动性水涨船高,若无重大意外负面冲击,一般都会对市场形成积极推动的作用。 复苏逻辑下的五条主线 2020年疫情是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上半年与疫情相关的行业,譬如医药、居家办公、必需品、黄金等行业表现较好;下半年全面复工复产后,经济复苏加快,汽车、白酒、新能源、有色金属等行业表现突出。餐饮旅游、电影、酒店、商贸零售等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复苏步伐缓慢,表现不佳。国内股票市场结构性牛市特征明显。食品饮料、新能源等行业不断创历史新高,核心龙头公司股价表现优异,呈现强者恒强,拥抱核心资产的逻辑继续强化。 2021年疫情因素将逐渐退出,经济复苏将成为驱动市场的关键因素。目前经济复苏的态势明显,市场具备继续向好的条件。首先,随着疫苗的大规模接种、防疫应对能力增强,偶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大幅降低,或能实现全面控制疫情。其次,内外部环境继续保持友好态势,RCEP、中欧投资协定签署为国内建立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奠定基础,美国政府更替可能缓和对华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1年 “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财政货币政策“不急转弯”。第三,企业盈利有望大幅改善,2020年多数企业受到疫情打击,盈利状况恶化,需求重启后,企业盈利呈现持续改善趋势。特别是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部署新一代通信设施、促进低碳减排经济发展,将使相关行业出现新一轮景气周期。第四,资本市场改革加快,出台严格的“退市新规”,完善的退市制度将为全面实施注册制铺好路,债券市场统一监管、市场交易制度改革正提上议事日程, 社保基金、年金、保险等长期资金入市比例限额进一步提高,居民投资公募基金热情提高。 随着市场长期资金的增多,这种态势将在2021年得到延续。当然,市场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中位数以上,市场预期收益率有所下降,若经济表现过于强劲导致无风险利率抬升,市场估值存在回落的可能。总体而言,2021年将是值得期待的一年,市场向上的行情有望延续,结构性机会较多,核心资产逻辑依然可持续,消费、科技、农业、军工、复苏等主题值得长期关注。 展望一月 市场有望结束2020年7月中旬以来的区间震荡格局,开启自2020年3月下旬以来的第二波上涨。仓位可以适度提高至8成左右。建议重点关注复苏逻辑下的五条主线: (1)上游价格推动的企业盈利改善,重点关注有色金属和石油石化,特别是特斯拉产业链的钴、锂; (2)科技创新战略推动的行业,重点关注电子(半导体)、通信(5G); (3)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的行业,重点关注食品饮料和新能源; (4)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农业领域,重点关注农林牧渔(种业); (5)资本市场改革推动的金融业,重点关注非银行金融(券商)。 分析师:周建华; 执业证书编号:S0730518120001; 详细请点击→→《中原证券1月月度策略》 向上滑动参见完整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风险提示】 证券分析师承诺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分析师执业资格,本人任职符合监管机构相关合规要求。本人基于认真审慎的职业态度、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与分析逻辑,独立、客观的制作本报告。本报告准确的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对报告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报告信息来源合法合规。 重要声明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由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制作并仅向本公司客户发布,本公司不会因任何机构或个人接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中的推测、预测、评估、建议均为报告发布日的判断,本报告中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价格、价值及投资带来的收益可能会波动,过往的业绩表现也不应当作为未来证券或投资标的表现的依据和担保。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本报告所含观点和建议并未考虑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以及特殊需求,任何时候不应视为对特定投资者关于特定证券或投资标的的推荐。 本报告具有专业性,仅供专业投资者和合格投资者参考。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本报告作为资讯类服务属于低风险(R1)等级,普通投资者应在投资顾问指导下谨慎使用。 本报告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机构、个人不得刊载、转发本报告或本报告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刊载、转发,本公司不承担任何刊载、转发责任。获得本公司书面授权的刊载、转发、引用,须在本公司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报告出处、发布人、发布日期,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 若本公司客户(以下简称“该客户”)向第三方发送本报告,则由该客户独自为其发送行为负责,提醒通过该种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注意,本公司不对通过该种途径获得本报告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特别声明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等各种服务。本公司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意见或者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潜在的利益冲突,勿将本报告作为投资或者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